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法句經》偈頌對照表--〈23 安寧品〉14頌(依支謙譯《法句經》編序)


蘇錦坤 製表

支謙譯《法句經》〈23 安寧品〉
《法句經》(T210)〈23 安寧品〉14頌 《出曜經》(T212)〈31 樂品〉46頌 巴利《法句經》(Dhammapada)〈15 安樂品〉12頌
T210-23-001 我生已安,不慍於怨,眾人有怨,我行無怨。(1) T212-31-042 諸欲得樂壽,能忍彼輕報,忍者忍於人,不忍處諸有。 (42) PLSu-15-197 在瞋恨之中,讓我們非常快樂地住於無瞋恨,在有瞋恨的眾人之中,讓我們住於無瞋恨。(197)
T210-23-002 我生已安,不病於病,眾人有病,我行無病。(2) T212-31-043 諸欲得樂壽,於惑而無惑,惑者惑於人,我無有斯惑。(43) PLSu-15-198 在煩惱之中,讓我們非常快樂地住於無煩惱,在煩惱的眾人之中,讓我們住於無煩惱。(198)
T210-23-003 我生已安,不慼於憂,眾人有憂,我行無憂。(3) —————— PLSu-15-199 在渴望之中,讓我們非常快樂地住於無渴望,在渴望的眾人之中,讓我們住於無渴望。(199)
T210-23-004 我生已安,清淨無為,以樂為食,如光音天。(4) T212-31-044 諸欲得樂壽,終己無結著,當食於念食,如彼光音天,恆以念為食,意身無所燒。(44) PLSu-15-200 我們非常快樂地住於一無所有,就像光音天的諸天一樣,我們將以樂為食。(200)
T210-23-005 我生已安,澹泊無事,彌薪團火,安能燒我?(5) —————— ——————
T210-23-006 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爭自安。(6) T212-31-001 勝則怨滅,負則自鄙,息則快樂,無勝負心。(1) PLSu-15-201 (勝利者)從勝利產生憎恨,失敗者則痛苦地睡臥,捨棄了勝負之後,寂靜者快樂地睡臥。(201)
T210-23-007 熱無過婬,毒無過怒,苦無過身,樂無過滅。(7) —————— PLSu-15-202 沒有比貪欲(更猛烈)的火,沒有比瞋怒(更兇猛)的惡,沒有比五蘊(更厲害)的苦,沒有任何快樂勝過寂靜。(202)
T210-23-008 無樂小樂,小辯小慧,觀求大者,乃獲大安。(8) —————— ——————
T210-23-009 我為世尊,長解無憂,正度三有,獨降眾魔。(9) —————— ——————
T210-23-010 見聖人快,得依附快,得離愚人,為善獨快。(10) T212-31-026 得覩諸賢樂,同會亦復樂,不與愚從事,畢故永以樂。(26) PLSu-15-206 見聖賢樂,與他們同住樂,由於見不到愚人,他總是快樂的。(206)
支謙譯《法句經》〈23 安寧品〉
《法句經》(T210)〈23 安寧品〉14頌 《出曜經》(T212)〈31 樂品〉46頌 巴利《法句經》(Dhammapada)〈15 安樂品〉12頌
T210-23-011 守正道快,工說法快,與世無諍,戒具常快。(11) —————— ——————
T210-23-012 依賢居快,如親親會,近仁智者,多聞高遠。(12)
T212-31-027 不與愚從事,經歷無數日,與愚同居難,如與怨憎會,與智同處易,如共親親會。(27)
T212-26-019 莫見愚聞聲,亦莫與愚居,與愚同居難,猶如怨同處,當選擇共居,如與親親會。〈26 親品〉(19)

PLSu-15-207 與愚人同住將長期受苦,與愚共住如同和敵人相處一樣痛苦,與智者相處如同和親友相處一樣快樂。(207)
T210-23-013 壽命鮮少,而棄世多,學當取要,令至老安。(13) —————— ——————
T210-23-014 諸欲得甘露,棄欲滅諦快,欲度生死苦,當服甘露味。(14) —————— ——————




蘇錦坤 Ken Su, 獨立佛學研究者 ,藏經閣外掃葉人, 台語與佛典 部落格格主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