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十六:喜品(《法句經》, Dhammapada, Piyavaggo, 白話文版, 蘇錦坤 著(含巴利文法分析,2021)



十六:喜品 目錄
Dhp_209 Dhp_210 Dhp_211 Dhp_212 Dhp_213 Dhp_214
Dhp_215 Dhp_216 Dhp_217 Dhp_218 Dhp_219 Dhp_220
本品(Piyavaggo)總結          

Dhp. 209

Ayoge yuñjamattānaṃ, yogasmiñca ayojayaṃ;
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 pihetattānuyoginaṃ. (209)

作了自己不該作的事,不作應當作的事,
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209)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

「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 pihetattānuyoginaṃ」。「piyaggāhī piheti attānuyoginaṃ」。主詞為「piyaggāhī 執取喜的人,執取五欲的人」(單數);動詞為「piheti 欣羨、羨慕」(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受詞為「attānuyoginaṃ 致力於義利的人」,此段句子為「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在此之前有一動名詞片語「Atthaṃ hitvā 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所以整句為「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 前面還有兩個動名詞片語形容這位「piyaggāhī 執取五欲的人」:

  1. 「Ayoge yuñjamattānaṃ 作了自己不該作的事」
  2. 「yogasmiñca ayojayaṃ 不作該作的事」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違道則自順、順道則自違,
 捨義取所好,是為順愛欲。」(CBETA, T04, no. 210, p. 567, c12-14)。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喜品〉,編號為 Uv 5.9。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專注不當事,不專於應作,
棄道取愛欲,卻羨成就者。」(CBETA, N26, NO. 9, P. 34, A11 // PTS. DHP. 31)。


T210《法句經》第三句翻譯為「捨義取所好」,隱約可以看到「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這是把「Atthaṃ」翻譯作「義利」。

元亨寺版《法句經》第三句翻譯為「棄道取愛欲」,「Atthaṃ 義利」的字義就不明顯了。

第四句只是一個字「pihetattānuyoginaṃ」,對古代譯者是一個難題。

近代的翻譯如:「envies one who is pursuing the purification of mind.」(羨慕一位追求清淨心意的人),這是將「attānuyoginaṃ」作「意譯」。(http://buddhism.lib.ntu.edu.tw/....../reading/gatha209.htm)

諾曼翻譯作「envies one who applies himself to the goal.」(羨慕一位專注於義利的人),這是將「atta」當作「義利 attha」,而將「anuyoginaṃ」解釋為「專注地追求某個目標的人」。他引述波特那《法句經》作「attha」以及《優陀那品》作「artha」 來支持他的解釋。

Thera Nārada 翻譯作「envies one who exerts himself.」(羨慕一位精勤的人)。這樣的翻譯似乎有一點敷衍。

了參法師翻譯為「卻羨自勉者」,與 Thera Nārada 的翻譯相同。

淨海法師翻譯為「卻羨慕能自律的人」,這與原意差距更大了。

黃寶生翻譯為「卻又羨慕自我約束者」,顯示相同的問題。


Dhp. 210

Mā piyehi samāgañchi, appiyehi kudācanaṃ;
Piyānaṃ adassanaṃ dukkhaṃ, appiyānañca dassanaṃ. (210)

不要與喜愛者聚會,也不要與不喜愛者聚會,
見不到喜愛的人會痛苦,而見到不喜愛的人也痛苦。(210)


此首偈頌包含兩個句子:

  1. 「Mā piyehi samāgañchi, appiyehi kudācanaṃ」。主詞為「tvaṃ 你」(單數,省略);動詞為「samāgañchi 聚會」(第二人稱單數動詞過去式,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為 samāgacchi),「ma samāgañchi 不要聚會」,副詞有三個:1) 「kudācanaṃ 任何時候」, 2) 「piyehi 與喜愛者」(工具格); 3) 「apiyehi 與不喜愛者」(工具格)。此句為「任何時候不要與喜愛者聚會,也不要與不喜愛者聚會」。
  2. 「Piyānaṃ adassanaṃ dukkhaṃ, appiyānañca dassanaṃ」。主詞為「adassanaṃ piyānaṃ 不見喜愛者」(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省略),形容詞為「dukkhaṃ 痛苦的」;「ca 和」(連接詞,連接另一個句子),主詞為「dassanaṃ appiyānaṃ 見不喜愛者」(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省略),形容詞為「dukkhaṃ 痛苦的,省略」。此句為「不見喜愛者是痛苦的,見不喜愛者也是痛苦的」。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
 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CBETA, T04, no. 210, p. 567, c14-15)

《出曜經》卷8〈念品 6〉:

「莫與愛念會,亦莫不念俱,
 愛念不見苦,不念愛憂[5]慼,
 於中生愁慼,消滅人根原。」(CBETA, T04, no. 212, p. 651, b2-4)。

《法集要頌經》卷1〈愛樂品 5〉:

「莫與愛念會,亦莫不念俱,
 念愛不見苦,不愛念憂慼,
 於中生愁慼,消滅人善根。」(CBETA, T04, no. 213, p. 780, a4-6)。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喜品〉,編號為 Uv 5.5。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勿與愛者會,勿會不愛者,
不見愛者苦,見憎人亦苦。」(CBETA, N26, no. 9, p. 34, a12 // PTS. Dhp. 32)


Dhp. 211

Tasmā piyaṃ na kayirātha, piyāpāyo hi pāpako;
Ganthā tesaṃ na vijjanti, yesaṃ natthi piyāppiyaṃ. (211)

因此,不要執取任何事物為可喜的,與自己喜愛的人、事、物分離是難受的,
對於不執取喜愛或不喜愛者,那樣的結縛不存在。(211)


此首偈頌包含三個句子:

  1. 「Tasmā piyaṃ na kayirātha」。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kayirātha 應做,認為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祈使態 optative,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為 karoti),「na kayirātha 不應做」,受詞為「piyaṃ 可喜、可愛的(人、事、物)」;「Tasmā 因此、所以」。此句為「因此,不要執取任何事物為可喜的」。
  2. 「piyāpāyo hi pāpako」。主詞為「piyāpāyo 愛別離,與心愛的人、事、物分離」(單數),動詞為「hoti 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省略),形容詞為「pāpako 不好的、難受的」。
  3. 「Ganthā tesaṃ na vijjanti, yesaṃ natthi piyāppiyaṃ」。主詞為「ganthā 繫縛、結縛」(複數),「tesaṃ ganthā 那些繫縛」,動詞為「vijjanti 存在」(第三人稱複數動詞現在式),「na vijjanti 不存在」,此一動詞有一個副詞子句:「yesaṃ natthi piyāppiyaṃ」。「yesaṃ 對那些人」(關係代名詞,屬格),「piyāppiyaṃ 可愛、不可愛,可喜、不可喜」,「natthi, na atthi 不存在」。此句為「對於不執取喜愛或不喜愛者,那樣的結縛不存在」。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是以莫造愛,愛憎惡所由,
 已除[30]縛結者,無愛無所憎。」(CBETA, T04, no. 210, p. 567, c16-17),[30]縛結=結縛【宋】【元】【明】。

《出曜經》卷8〈念品 6〉:

「是故不生念,念者是惡累,
 彼則無諸縛,無念無不念。」(CBETA, T04, no. 212, p. 650, c22-23)。

《法集要頌經》卷1〈愛樂品 5〉:

「是故不生念,念者是惡累,
 彼則無諸縛,無念無不念。」(CBETA, T04, no. 213, p. 779, c29-p. 780, a2)。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喜品〉,編號為 Uv 5.8。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是故勿愛者,愛別離為苦,
若無愛與憎,彼人無桎梏。」(CBETA, N26, no. 9, p. 34, a13 // PTS. Dhp. 32)


閱讀巴利《法句經》此品的前三頌時,發現 210頌的敘述有一點奇怪。210頌的「samāgañchi 聚會」,有「同事、交往、聚會」三種不同的意義,一般是解釋為「不要與喜愛者聚會(或交往),也不要與不喜愛者聚會(或交往)」;諾曼 KR Norman 則解釋為「不要與可喜的事物有關連,也不要與可喜的事物有關連」。如果照著做,就必須一人獨居過生活。

因此,這是三首偈頌連結在一起解釋。主要是211頌的敘述「對於不執取喜愛或不喜愛者,那樣的結縛不存在」,如果做不到此點,就會「見不到喜愛的人會痛苦,而見到不喜愛的人也痛苦」(210頌)。

帖主認為,以在家學佛者而言,「不要與喜愛者聚會,也不要與不喜愛者聚會」(210頌),這是「反諷式」的敘述,既然辦不到這一狀況,遵循 211頌的教導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

不知讀者以為如何?歡迎發表你的看法。


作了自己不該作的事,不作應當作的事,
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209)

不要與喜愛者聚會,也不要與不喜愛者聚會,
見不到喜愛的人會痛苦,而見到不喜愛的人也痛苦。(210)

因此,不要執取任何事物為可喜的,與自己喜愛的人、事、物分離是難受的,
對於不執取喜愛或不喜愛者,那樣的結縛不存在。(211)


Dhp. 212

Piyato jāyatī soko, piyato jāyatī bhayaṃ;
Piy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212)

從愛喜生憂愁,從愛喜生恐懼,
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愛喜產生的憂愁不存在,恐怖要從何處來?(212)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Piyato jāyatī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piyato 從愛喜」(從格)」。此句為「從愛喜生出憂愁」。
  2. 「piyato jāyatī bhayaṃ」。主詞為「bhayaṃ 恐懼」(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piyato 從愛喜」(從格)」。此句為「從愛喜生出恐懼」。
  3. 「Piy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piyato soko 從愛喜產生的憂愁」,動詞為「n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na atthi 不存在」,此一動詞有一個副詞:「vippamuttassa 對已解脫者」(屬格)。此句為「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愛喜產生的憂愁不存在」。
  4. 「kuto bhayaṃ」:「kuto 從何處來?」(疑問代名詞),「bhayaṃ 恐懼」。

《法集要頌經》卷1〈愛樂品 5〉:

「由愛生憂愁,由愛生怖畏,
 若遠離念愛,遂捨狂亂終。」(CBETA, T04, no. 213, p. 779, c25-27)。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喜品〉,編號為 Uv 5.1。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由愛生憂患,由愛生畏怖,
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怖畏?」(CBETA, N26, no. 9, p. 34, a14 // PTS. Dhp. 32)


Dhp. 213

Pemato jāyatī soko, pemato jāyatī bhayaṃ;
Pe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213)

從愛生憂愁,從愛生恐懼,
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愛產生的憂愁不存在,恐怖要從何處來?(213)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pemato jāyatī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pemato 從愛」(從格)」。此句為「從愛生出憂愁」。
  2. 「pemato jāyatī bhayaṃ」。主詞為「bhayaṃ 恐懼」(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pemato 從愛」(從格)」。此句為「從愛生出恐懼」。
  3. 「pe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pemato soko 從愛產生的憂愁」,動詞為「n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na atthi 不存在」,此一動詞有一個副詞:「vippamuttassa 對已解脫者」(屬格)。此句為「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愛產生的憂愁不存在」。
  4. 「kuto bhayaṃ」:「kuto 從何處來?」(疑問代名詞),「bhayaṃ 恐懼」。

漢譯《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由愛生憂患,由愛生畏怖,
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怖畏?」(CBETA, N26, no. 9, p. 35, a1 // PTS. Dhp. 32)


Dhp. 214

Ratiyā jāyatī soko, ratiyā jāyatī bhayaṃ;
Ratiyā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214)

從歡樂生憂愁,從歡樂生恐懼,
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歡樂產生的憂愁不存在,恐怖要從何處來?(214)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ratiyā jāyatī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ratiyā 從歡樂」(從格)」。此句為「從歡樂生出憂愁」。
  2. 「ratiyā jāyatī bhayaṃ」。主詞為「bhayaṃ 恐懼」(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ratiyā 從歡樂」(從格)」。此句為「從歡樂生出恐懼」。
  3. 「ratiyā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ratiyā soko 從歡樂產生的憂愁」,動詞為「n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na atthi 不存在」,此一動詞有一個副詞:「vippamuttassa 對已解脫者」(屬格)。此句為「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歡樂產生的憂愁不存在」。
  4. 「kuto bhayaṃ」:「kuto 從何處來?」(疑問代名詞),「bhayaṃ 恐懼」。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好樂生憂,好樂生畏;
 無所好樂,何憂何畏?」(CBETA, T04, no. 210, p. 567, c19-20)

《出曜經》卷4〈欲品 2〉:

「好樂生憂,好樂生畏,
 無所好樂,何憂何畏?」(CBETA, T04, no. 212, p. 627, c19-20)

《法集要頌經》卷1〈愛欲品 2〉:

「從愛生煩惱,從愛生怖畏,
 離愛得解脫,無怖無煩惱。」(CBETA, T04, no. 213, p. 778, a6-7)。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 欲品〉,編號為 Uv 2.3。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由貪欲生憂,由貪欲生怖,
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怖畏?」(CBETA, N26, no. 9, p. 35, a2 // PTS. Dhp. 32)


Dhp. 215

Kāmato jāyatī soko, kāmato jāyatī bhayaṃ;
Kā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215)

從五欲生憂愁,從五欲生恐懼,
對已解脫者而言,從五欲產生的憂愁不存在,恐怖要從何處來?(215)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kāmato jāyatī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kāmato 從欲樂、五欲」(從格,kāma 一般指「感官欲樂,從眼、耳、鼻、舌、身感受的感官快樂」)」。此句為「從五欲生出憂愁」。
  2. 「kāmato jāyatī bhayaṃ」。主詞為「bhayaṃ 恐懼」(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kāmato 從五欲」(從格)」。此句為「從五欲生出恐懼」。
  3. 「kāmato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kāmato soko 從五欲產生的憂愁」,動詞為「n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na atthi 不存在」,此一動詞有一個副詞:「vippamuttassa 對已解脫者」(屬格)。此句為「對已解脫者而言,從五欲產生的憂愁不存在」。
  4. 「kuto bhayaṃ」:「kuto 從何處來?」(疑問代名詞),「bhayaṃ 恐懼」。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貪欲生憂,貪欲生畏;
 解無貪欲,何憂何畏?」(CBETA, T04, no. 210, p. 567, c20-22)

《出曜經》卷4〈欲品 2〉:

「愛欲生憂,愛欲生畏,
 無所愛欲, 何憂何畏?」(CBETA, T04, no. 212, p. 627, c8-9)

《法集要頌經》卷1〈愛欲品 2〉:

「因慾生煩惱,因慾生怖畏,
 離慾得解脫,無怖無煩惱。」(CBETA, T04, no. 213, p. 778, a4-6)。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 欲品〉,編號為 Uv 2.2。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由欲樂生憂,由欲樂生怖,
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怖畏?」(CBETA, N26, no. 9, p. 35, a3 // PTS. Dhp. 32)


Dhp. 216

Taṇhāya jāyatī soko, taṇhāya jāyatī bhayaṃ;
Taṇhāya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 kuto bhayaṃ. (216)

從欲貪生憂愁,從欲貪生恐懼,
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欲貪產生的憂愁不存在,恐怖要從何處來?(216)


此首偈頌包含四個句子:

  1. 「taṇhāya jāyatī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taṇhāya 從欲貪」(從格)」。此句為「從欲貪生出憂愁」。
  2. 「taṇhāya jāyatī bhayaṃ」。主詞為「bhayaṃ 恐懼」(單數),;動詞為「jāyatī 被生出」(第三人稱單數被動式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主動式動詞現在式為 janati),「taṇhāya 從欲貪」(從格)」。此句為「從欲貪生出恐懼」。
  3. 「taṇhāya vippamuttassa natthi soko」。主詞為「soko 憂愁」(單數),「taṇhāya soko 從欲貪產生的憂愁」,動詞為「natthi 不存在」(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現在式),「na atthi 不存在」,此一動詞有一個副詞:「vippamuttassa 對已解脫者」(屬格)。此句為「對已解脫者而言,從欲貪產生的憂愁不存在」。
  4. 「kuto bhayaṃ」:「kuto 從何處來?」(疑問代名詞),「bhayaṃ 恐懼」。

漢譯《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梵文《法句經》無對應偈頌。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由愛欲生憂,由愛欲生怖,
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怖畏?」(CBETA, N26, no. 9, p. 35, a4 // PTS. Dhp. 32)


Dhp. 217

Sīladassanasampannaṃ, dhammaṭṭhaṃ saccavedinaṃ;
Attano kamma kubbānaṃ, taṃ jano kurute piyaṃ. (217)

眾人敬愛具戒與正見、住於正法、
知真諦、盡己職責的人。(217)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taṃ jano kurute piyaṃ」。主詞為「jano 人群」(單數);動詞為「kurute 做」(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kurute piyaṃ 親愛、敬愛」,受詞為「taṃ 他」。此句為「人們敬愛他」。「taṃ 他」有四個形容詞:

  1. 「Sīladassanasampannaṃ 具見與戒」
  2. 「dhammaṭṭhaṃ 住立於法」
  3. 「saccavedinaṃ 知曉真諦」
  4. 「Attano kamma kubbānaṃ 盡自己的職責」。「kubbānaṃ」為「doing 做」(動詞 karoti 的現在分詞),「Attano kamma」有兩種解釋:1)「自己的職責」(KR Norman 翻譯為「doing his own tasks」,元亨寺版《法句經》翻譯為「圓滿自己行」),《法句經註》指「Attano kamma」為「戒、定、慧」三學。 2) 「自制」。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貪法戒成,至誠知慚,
 行身近道,為眾所愛。」(CBETA, T04, no. 210, p. 567, c22-23)。

《出曜經》卷8〈念品 6〉:

「樂法戒成就,誠信樂而習,
 能自勅身者,為人所愛敬。」(CBETA, T04, no. 212, p. 654, a16-17)

《法集要頌經》卷1〈愛樂品 5〉:

「樂法戒成就,成信樂而習,
 能誡自身者,為人所愛敬。」(CBETA, T04, no. 213, p. 780, b7-9)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愛喜品〉,Uv 5.24。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具戒與正見,住法知真實,
圓滿自己行,彼為世人愛。」(CBETA, N26, no. 9, p. 35, a5 // PTS. Dhp. 32)


Dhp. 218

Chandajāto anakkhāte, manasā ca phuṭo siyā;
Kāmesu ca appaṭibaddhacitto, uddhaṃsototi vuccati. (218)

願求涅槃法的人,心將擴充、遍滿的人,
心意不再傾向感官欲樂的人,他可以被稱作是逆流而上的人。(218)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uddhaṃsototi vuccati」。主詞為「sa 他」(單數,省略);動詞為「vuccati 被稱為」(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動詞,被動語態),受詞「uddhaṃsototi 逆流而上的人」。此句為「他被稱為『逆流而上者』」。「sa 他」有三個形容詞:

  1. 「Chandajāto anakkhāte 對涅槃生起欲求者」,「Chandajāto 生起欲望、意願」,「anakkhāte 對涅槃」(位格)。
  2. 「manasā ca phuṭo siyā 心將擴充、遍滿的人」,「siyā 將是、將成為」(optative 祈使態),「manasā 心」,「phuṭo 擴充、遍滿」。
  3. 「Kāmesu ca appaṭibaddhacitto 心意不再傾向感官欲樂」。「Kāmesu 於感官欲樂、於五欲」(位格),「appaṭibaddhacitto」為「心不傾向的」。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欲態不出,思正乃語,
 心無貪愛,必截流渡。」(CBETA, T04, no. 210, p. 567, c23-24)。

《出曜經》卷4〈欲品 2〉:

「欲生無漏行,意願常充滿,
 於欲心不縛,上流一究竟。」(CBETA, T04, no. 212, p. 629, b13-14)。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2 欲品〉,Uv 2.9。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希求不可說〔涅槃〕,富有思慮心,
諸欲心不縛,被稱上流人〔近涅槃者〕。」(CBETA, N26, no. 9, p. 35, a6 // PTS. Dhp. 32)


Dhp. 219

Cirappavāsiṃ purisaṃ, dūrato sotthimāgataṃ;
Ñātimittā suhajjā ca, abhinandanti āgataṃ. (219)

譬如有人離家時日久遠,從遠地而平安返家,
親朋好友為他而慶樂。(219)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Ñātimittā suhajjā ca, abhinandanti purisaṃ」。主詞為「Ñātimittā suhajjā ca 親戚與朋友」(複數);動詞為「abhinandanti 高興、慶幸」(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受詞「purisaṃ 人」(單數)。此句為「親戚與朋友為這個人慶幸」。「purisaṃ 人」(單數)有三個形容詞:

  1. 「sotthimāgataṃ 安全歸來」。
  2. 「dūrato 從遠方」。
  3. 「Cirappavāsiṃ purisaṃ 離家時日久遠」。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譬人久行,從遠吉還,
 親厚普安,歸來歡喜。」(CBETA, T04, no. 210, p. 567, c24-26)。

《出曜經》卷8〈念品 6〉:

「譬人久行,從遠吉還,
 親厚普安,歸來喜歡。」(CBETA, T04, no. 212, p. 653, c1-2)。

《法集要頌經》卷1〈愛樂品 5〉:

「譬如久行人,從遠吉却還,
 親厚亦安和,歸來懷慶悅。」(CBETA, T04, no. 213, p. 780, a28-b1)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愛喜品〉,Uv 5.20。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久在異鄉者,由遠地安歸,
親友及知己,羨喜歡迎彼。」(CBETA, N26, no. 9, p. 35, a7 // PTS. Dhp. 32)

「羨喜」似為「欣喜」。


Dhp. 220

Tatheva katapuññampi, asmā lokā paraṃ gataṃ;
Puññāni paṭigaṇhanti, piyaṃ ñātīva āgataṃ. (220)
如此,福德也迎接這位從此世間去到另一世間的造福者,
如同親戚歡迎他們的至親好友歸來。(220)


此首偈頌為一個句子:「katapuññam pi puññāni paṭigaṇhanti」。主詞為「puññāni 功德、福德」(複數);動詞為「paṭigaṇhanti 接受(此處意為「迎接」)」(第三人稱複數現在式動詞),受詞「katapuññam 已做功德、福德的人」(單數),「pi 也」,有一片語「asmā lokā paraṃ gataṃ 從此世間去到另一世間」形容「katapuññam 已做功德的人」。此句為「如此,福德也迎接這位從此世間去到另一世間的造福者」。

這個句子還有「tatheva, tatha eva 如是,以同樣方式」,此一方式指上一頌(219頌)。

最後是副詞子句形容動詞「paṭigaṇhanti 歡迎」:「piyaṃ ñātīva āgataṃ, piyaṃ ñātī va āgataṃ」。

此一子句:「va 正如」(連接詞),主詞為「ñātī 親戚」(複數),動詞為「paṭigaṇhanti 歡迎」(沿用上半偈),「piyaṃ āgataṃ 歸來的親愛者」。


《法句經》卷2〈好喜品 24〉:

「好行福者,從此到彼,
 自受福祚,如親來喜。」(CBETA, T04, no. 210, p. 567, c26-27)。

《出曜經》卷8〈念品 6〉:

「好行福者,從此到彼,
 自受福祚,如親來喜。」(CBETA, T04, no. 212, p. 654, a10-11)。

《法集要頌經》卷1〈愛樂品 5〉:

「好福行善者,從此達於彼,
 自受多福祚,如親厚來喜。」(CBETA, T04, no. 213, p. 780, b1-3)

梵文《法句經》對應偈頌位於〈5 愛喜品〉,Uv 5.21。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作福業亦是,由此生彼世,
福業如親族,迎彼愛來者。」(CBETA, N26, no. 9, p. 35, a8 // PTS. Dhp. 33)。


本品(Piyavaggo)總結

書房夜話 420: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6品〈喜品〉結語

第15品〈樂品 Sukha vaggo〉和第16品〈喜品 Piya vaggo〉,以漢字而言,很難具體描述「樂 sukha」與「喜 piya」的差別。

依據 PTS (巴利聖典學會)的《巴英字典》,兩個字均有「pleasant 愉快的」和「agreeable 可意的」兩個意思。但是「樂 sukha」比較是「happy 快樂」、「happiness 幸福」。

而「喜 piya」則偏重於「dear, beloved 可愛的、親愛的、心愛的」和「pleasure」。元亨寺版《法句經》將第15品〈樂品 Sukha vaggo〉翻譯為「安樂品」,而將第16品〈喜品 Piya vaggo〉翻譯為「愛好品」,也許是出自這種考量。

雖然不是全部偈頌都如此,但是以多數偈頌而言,第15品〈樂品 Sukha vaggo〉的「樂」大都與「法樂、涅槃樂、正向意義的樂」有關;而第16品〈喜品 Piya vaggo〉的「喜」,則偏向「喜愛、喜歡」。


本品第一頌 209頌為:

Ayoge yuñjamattānaṃ, yogasmiñca ayojayaṃ;
Atthaṃ hitvā piyaggāhī, pihetattānuyoginaṃ. (209)

作了自己不該作的事,不作應當作的事,
放棄了自己的義利之後,執取五欲的人羨慕致力於義利的人。(209)

諾曼將後半頌翻譯作「abandoning one's goal and seizing what is pleasant. one envies one who applies himself to the goal.」(放棄自己的義利而去執取可喜的事物,他羨慕一位專注於義利的人),這是將「attānuyoginaṃ」的「atta」當作「義利 attha」,而將「anuyoginaṃ」解釋為「專注地追求某個目標的人」。他引述波特那《法句經》作「attha」以及《優陀那品》作「artha」 來支持他的解釋。(犍陀羅《法句經》似乎也是作 artha)。

Thera Nārada 翻譯作「envies one who exerts himself.」(羨慕一位精勤的人)。這樣的翻譯似乎有一點敷衍。

了參法師翻譯為「卻羨自勉者」,與 Thera Nārada 的翻譯相同。

淨海法師翻譯為「卻羨慕能自律的人」,這與原意差距更大了。

黃寶生翻譯為「卻又羨慕自我約束者」,顯示相同的問題。


在巴利《法句經》的1, 2 兩頌的「manomayā 為心所造」,在其他語言版本的《法句經》均為「manojavā 為心所驅使」,學者認為以「manojavā 為心所驅使」為恰當。

上述的 209頌的「attānuyoginaṃ」,在其他語言版本的《法句經》的用字均相當於「atthānuyoginaṃ」。諾曼認為,原本的偈頌應是以「放棄義利的人」和「專致於義利的人」作對比。

也就是說,巴利《法句經》的背誦與傳抄,不能保證是百分之百的正確。


漢譯《法句經》的〈24 好喜品〉有12首偈頌,其對應狀況大致與巴利〈16 喜品〉相符,以下帖主以巴利〈16 喜品〉的次序編列 T210《法句經》的對應偈頌。

(209),【〈24 好喜品〉(1)】
(210),【〈24 好喜品〉(2)】
(211),【〈24 好喜品〉(3)】
(212),【〈24 好喜品〉(4)】
(213),【-------------------】
(214),【〈24 好喜品〉(5)】
(215),【〈24 好喜品〉(6)】
(216),【--------------------】
(217),【〈24 好喜品〉(7)】
(218),【〈24 好喜品〉(8)】
(219),【〈24 好喜品〉(9)】
(220),【〈24 好喜品〉(10)】

也就是說,除了兩首偈頌之外,巴利《法句經》第16品〈喜品〉與漢譯《法句經》(T210)的〈24 好喜品〉大致相符。


巴利《法句經》從第一品〈雙品〉到第16品〈喜品〉為止,總共有 220 首偈頌,對應的 T210 《法句經》從第九品〈雙要品〉到第24品〈好喜品〉共有 259 首偈頌(22 + 20 + 12 + 17 + 21 + 17 + 10 + 16 + 22 + 14 + 14 + 13 + 14 + 21 + 14 + 12= 259),這 16品如果純粹是翻譯自巴利《法句經》,顯然不可能「無中生有」而翻譯出比 220 首還多的偈頌,所以,西元 224 年之後支謙翻譯及編輯此經時,一定是從其他來源翻譯而安插進來。而這一「來源」可能不會是現行所見 Bernhard 編輯的《優陀那品》(Udānavarga),因為少數額外的漢譯偈頌也未出現於《優陀那品》之中。

在此,我必需再提醒一次:此處的文法經過我的演繹和詮釋,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而需要進一步訂正。

此一專題希望建立一個討論平台,來呼應此項需求,希望有人接棒持續改進。


巴利《法句經》第16品為〈Piyavaggo 喜品〉,以下文獻有「喜品」的篇章:

巴利《法句經》〈16 Piyavaggo 喜品〉
犍陀羅《法句經》,(缺)
波特那《法句經》,(缺)
梵文《法句經》,〈5 喜品〉。
漢譯《法句經》的相關品名如下:
T210《法句經》,〈好喜品 24〉,12首偈頌。
《法句譬喻經》,〈好喜品 24〉,5首偈頌。
《出曜經》,〈6 念品〉,24首頌。
《法集要頌經》,〈5 愛樂品〉,25首頌。


本群組在「巴利《法句經》」的目錄下,介紹了第16品〈喜品〉209-220頌,接著要從下列三個角度來審查這些文獻: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16品。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1. 從巴利偈頌本身檢視巴利《法句經》的第 16品:

巴利《法句經》213-216 頌與 218-219頌未出現與「喜 piya」相關的用字。

  1. 從巴利《法句經》的視角閱讀漢譯《法句經》(T210):

巴利《法句經》有二首偈頌(213, 216)在漢譯《法句經》(T210)無對應偈頌。

  1. 從漢譯《法句經》(T210)的視角閱讀巴利《法句經》:

漢譯《法句經》(T210),〈好喜品 24〉第 11頌的巴利對應偈頌在〈6 智者品〉(77)。第 12頌無巴利對應偈頌。


讓我們繼續閱讀,來看看兩者的關係吧!

(原貼: 書房夜話 420:巴利《法句經》與漢譯《法句經》,第16品〈喜品〉結語



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