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堂(府城)


建於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位於當時府治東安坊右營埔,是先天派齋教的祖堂。創建時為一簡陋草堂,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重修。光緒十二年(西元1888年)信徒們為永久計,仍集貲鳩工重建,改為瓦石構造的齋堂,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日本人徵收報恩堂改建臺南醫院,主事鄭良謨遂利用補償費和信徒捐款,遷建至現址。 臺南報恩堂有「台南最美好的傳統木造建築物」美稱。

堂為三開間三進兩廂,周護高牆的傳統民宅建築。前堂立面壁堵石刻几腳、靈芝蔓草紋飾,尚存古意;石刻門印與銅質八卦門鈸,也具古風。穿過隔屏,天井明亮,塑造清幽恬淡的氣息。

經過水廊而上拜亭,拜亭以減柱設計,簷廊與拜亭連成一氣,空間擴大。堂內空間寬敞安寧,呈現齋堂修身養性的氣質。左、右室以八卦隔屏連通左右室,延伸空間變化,分別奉祀齋友、信徒神主牌位,常享香火。


雖為齋堂修行場所,但其外型與一般民家相去不遠,不像一般寺廟般重視彩繪、雕塑等外在裝飾,是一座樸素的木構建築,屬傳統民居建築。

建築坐東朝西,一座二進兩廂房的規模型制。入口為單脊板瓦屋頂的有罩牆門,形式簡潔,門內為前庭,花木扶疏,環境清幽。第一進為前堂,第二進為正堂,供奉觀音佛祖與教祖,堂內木雕精緻,尤其是柱邊的花罩及八卦月門更是古色古香。正堂樑枋下的面狀木雕或格扇,是傳統建築分隔室內空間的手法之一;此處花罩不但用來區別左右廳房,也被用來區分神龕的內外空間。正堂的神龕可以看見先天派遺風,佛像前方的陰、陽茶水,及代表先天派最高層次的「老母燈」。堂前帶一座捲棚拜亭。

第三進為後堂,供住居使用,堂後有院,院後再設後門,以供出入。報恩堂外圍有牆環繞,雖然堂貌斑駁,但院落寬敞清靜,宛若世外桃源,確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參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