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註釋(我的人生道路——阿瞻 蘇查自傳)
詞彙註釋
論(Abhidhamma): (1) 在《巴利藏經》的論述中,這個詞簡單地說就是 "更高的法",是對佛陀教義的定義,和理解其相互關系的系統性嘗試。(2) 後來根據(佛陀)開示中的教義分類列表,而編寫的分析性論文集;在佛陀離世後幾個世紀,(陸續)被添加到佛典中。
阿瞻(Ajaan, ajahn, achaan, etc.): (泰語)相當於巴利語Ᾱcariya,譯作阿闍黎,意思是老師或導師;也用於尊稱長老比丘。學生尊稱老師時用這個詞,例如阿瞻曼和阿瞻摩訶布瓦。
非我(Anattā): 一切現象中並沒有任何一法是「我」的真理。這意味著在物質與心理組合的個人(五蘊)中,沒有單獨或組合的實體,心(citta) 中也沒有一個自我。因此,人們所經驗到永恆的自我,只不過是由無明和虛妄所投射出來的產物,剎那生滅而不穩定,並且為苦所束縛。
無常(Anicca): 不穩定、變化、生滅的性質,是一切層次的存在共有的現象。換句話說,一切生起滅去,變化不居,由於這個特性,使得世人無法滿足安住,而成為苦的原因。
阿羅漢(Arahant): “圓滿證悟者”或“清淨者”。指跟隨佛陀解脫之道,已徹底熄滅內心煩惱,因此絕對肯定一切無明虛妄已完全被消除,不會再出現於心中。由於已徹底切斷過去驅使他輪迴生死的結使,他將不再投生。所以,阿羅漢是已證明涅槃者,雖然在去世前他的五蘊還繼續存在,可是他的心(citta) ——已解脫於一切染污因素——絕對清淨。死亡時,身體和意識(mind)分解,剩下超越世俗概念-心(citta)無為、絕對清淨的本性。
無明(Avijjā): 根本上的無知;對自身真實本性的無知。
班恩、奔(Baan): (泰語) 村莊。
力(Bala): 力量,能力,健康,精力。
覺支(Bojjhaṅga): 菩提分;七覺支,包括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因為它們導致覺悟,所以稱為覺支。
禪修(Bhāvanā): 心的鍛鍊、修習。在本書中,多譯作「禪修」,也稱靜坐。
比丘(Bhikkhu): 佛教僧侶;佛教僧團中已出家並接受大戒的男眾。在今日的上座部佛教國家,比丘構成佛教社會的核心。比丘的出家生活遵守安貧、獨身、戒律和禪修為基本原則,生活中的食物等必需品完全依賴人們的布施。
佛隨念(Buddhānussati): 憶念佛陀。
佛陀(Buddho): 圓滿覺悟。傳統上把圓滿覺悟者-「佛陀」 (buddho)這個詞,用來當作禪修入門的念誦詞。修行時心裡不斷重複「佛陀」,同時憶念佛陀的功德。最簡單的方法是,禪修時全神專注在重複「佛陀」上,不斷想「佛陀」這個字。禪修者必須完全排除一切,只是覺知重複每一「佛陀、佛陀、佛陀」。一旦能持續不斷,這簡單的重複就會帶來內心的平靜和定。
衝動,意誌,願 (Chanda): (1) 意志、願望; 做事的意願;決心; 熱情; 慾望; 衝動; 希望; 熱愛的興趣; 對真理和理解的渴望。 (2) 同意; 缺席者宣布同意官方行為;代理投票。
塔(Chedi, Phra Chedi): (泰語)相當於巴利語之 Cetiya 指:(1) 值得崇拜的人、地點或對象;提醒。 (2) 墓碑;佛塔;神龕;舍利塔;鐘形佛塔(有細長的尖頂);錐形佛塔。
心(Citta): 心(或譯為「質多」)是意識(mind) 所知道的根本特性,是一切生命知道功能的根本特徵。當與身相對論時,它是指意識(mind)或一般稱謂的心(heart)。由於心受到根本的無明所染污,它往外流顯現成受、想、行和識,結果導致它捲入自我欺騙的圈套中。它蒙蔽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心的本性是它只是「知道」。沒有能知、所知,沒有二元對立;它只是知道。心不會生起或滅去,它不受生死。
通常,心「知道的特性」是超越時間、無垠和光明的,可是這真正內在的特性被煩惱所覆蓋。由於根本無明的力量,當觀察外在世間時,一個「能知者」形成這知道特質的中心。這個錯誤的中心創造了“我”,在意識往外流時就產生二元對立的“能知者”與“所知者”。結果導致心糾纏於生、老、病、死中,純大苦聚集因此而生。
在本書中,心通常是指一般用法的心(heart) ,兩者一樣。心形成身中的核心。它是身中的中心、本體、根本。它是最根本的基礎。從心生起的狀態,例如想,從這裡生起。善、惡、快樂、悲傷皆在心中。三摩地的禪修讓行者確定心的意義,當心把它所有的外流匯集在一點時,就進入三摩地的寧靜和定的境界。從禪修者的角度而言,他會在胸口中心體驗到這匯集點。在這體驗中的定、光明和覺知都清楚地顯示在心口這部位。心知道的特質在這裡顯現。所以識位於心口這個部位。因此,應明智地避免認為意識在腦中運作,主要只有思考作用。一般總是以為意識純粹只是在人腦內複雜的運作產生出來的,所以當腦死,意識即消失。這種機械化的觀念是根本上的錯誤。當我們能證明某些心理功能與頭腦的某些部分有關,並不就表示頭腦產生意識。本質上,頭腦只是一具複雜的運算器官。它接受從受、想、行和識輸入的訊息,然後加以處理,可是它並不產生這些心理功能,也不產生意識覺知。那些全在心的領域之內。
布施 (Dāna): 慷慨;給予,寬宏大量;奉獻,施捨。具體來說,就是將四種必需品中的任何一種給予僧團。 更廣義地說,是指不求回報的施捨傾向。
教說,說示(Desanā): 宣說;論述;講道;指導;佛法開示。
法(Dhamma): 無上真理;真理的根本原則;心靈最高的素質;佛陀的教導。首先,法的本性本質上圓滿和諧地存在,與一切現象無關,但卻存在於有情眾生的一切層面。法是萬物正確的自然秩序,存在於一切,但它不受任何存在所限制。最後,法包含所有無上的素質,例如離執、慈愛和智慧,令心和諧的圓滿修證。要再加以補充的是,法也包括佛陀教導的基本原則,包含個人與自然法則相應的修行。
《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梵文:Dharmacakra Pravartana Sūtra): 《轉法輪經》是一部佛教經典,被認為是佛陀成道後首次開示的記錄。根據傳統,佛陀在印度鹿野苑向五位苦行僧(佛陀曾與他們一起度過了六年的苦行)傳授了這一教誨。四聖諦是佛教的核心教義,為所有佛教思想提供了,一個統一的主題或概念架構。本經還介紹了佛教的中道、無常、緣起等概念。
頭陀行(Dhutaṅga): 苦行。 頭陀行是佛教僧侶自願進行的 13 種專門苦行。 它們在每種情況下的目的都是為了對抗特定的心理煩惱(煩惱)。 他們是:1)只穿用廢棄布料製成的袈裟; 2)只穿三種主要袈裟,不穿其他袈裟; 3)每天不斷地托缽; 4)托缽時,不遺漏任何想供養的房屋; 5)每天只吃一餐; 6)直接吃布施於缽中的所有食物; 7)拒絕接受托缽後供養的食物; 8)住在森林裡; 9)住在樹下; 10) 住在露天-不是在樹下或屋頂下; 11)住在墓園; 12) 满足於現有的床位或休息場所; 13)禪坐者的修習;也就是說,可以坐著、站著、走著,但絕對不能躺著。
苦(Dukkha): 痛苦、疼痛、不舒適;一切現象無法令人滿足的本質。苦是一種根本的不安,存在於所有眾生的內在本質中。由於世間的一切皆無常、不可依靠,因此即使是最快樂的經驗也潛在著不滿足的感覺,這不滿最終必然會破壞快樂的經驗。所以輪迴中的生命皆有苦的本質。
苦受(Dukkha-vedanā): 痛苦的感覺;不愉快的感覺。
伊閃(Isaan): (泰語)泰國東北部地區。
業(Kamma, Skt. Karma): 導致存在狀態和誕生的有意行為。
業處(Kammaṭṭhāna): Kammaṭṭhāna 的字面意思是“工作的基礎”,指的是佛教修行僧侶的“職業”:即沉思某些禪修主題,這些主題有助於僧人從心中根除貪、瞋、癡等污穢力量。
在受戒過程中,新僧侶要學習五種基本的業處,為觀身奠定了基礎:頭髮、體毛、指甲、牙齒和皮膚。推而廣之,業處包括所有 40 個經典佛教禪修主题。業處一詞最常用於識別由阿瞻韶 Sao 和阿瞻曼 Mun 創立的特定泰國森林傳統和傳承。
迦提那衣節慶(Kaṭhina): 在雨季的第四月舉行的一種儀式。在這種儀式中,一個比丘僧團接受居士贈送的布匹,將其贈與其中一位成員,然後在第二天黎明前將其製成袈裟。
身念(禪觀)(Kāyagatā-sati): 沉浸在身體中的正念。這是一個涵蓋多個冥想主題的總稱:將呼吸牢記於心; 注意身體的姿勢;注意自己的活動;將身體分析成各個部位;將身體分析為其物理屬性;思考身體不可避免地會死亡和分解的事實。
蘊(Khandha): 字面意思是“群體”或“集合體”。在複數形式中,「蘊」指的是人格的五個身心組成部分(身體、感覺、記憶、思想、意識;古譯:色、受、想、行、識)以及一般的感官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由於它們是渴求個人存在的對象,因此也被稱為“執著的聚合體”。事實上,它們只是一類不斷生滅的自然現象,沒有任何持久的自我認同。
煩惱(Kilesa): 心理染污。煩惱是一切眾生內心中的負面心理和情緒力量。這些染污最根本的有三種:貪、瞋和癡。它們全都使人墮落,染污人們的思想、語言等,使人的生命從內越來越墮落沉淪,無法出離輪迴。這些煩惱顯現出各種各樣,包括貪愛、嫉妒、羨慕、驕慢、虛榮、自負、吝嗇、傲慢、瞋、怨恨等,以及各種微細的不善和有害的心境。這些都帶來不善的後果。各種的煩惱心境互相混雜產生的行為,使人們不斷受苦,並為世間帶來擾亂。
善(Kusala): 善、善巧、好的、功德。具有這種道德品質(善業)的行為,必然(最終)會帶來幸福和有利的結果。與之相反的行為(不善業)則會導致悲傷。
孤邸(寮房 Kuṭī): 佛教僧侶或沙彌的居所;僧侶的小屋或住所。
龍波(Luangpor): (泰語)。“尊父、上師”,是對年長僧侶的尊稱。
龍普(Luangpu): (泰語)。“尊(父)祖、祖父”,是對年長僧侶的尊稱。
龍達(Luangta): (泰語)。尊(外)祖",是對年長僧侶的尊稱。「達」是外公之意,用於年紀很大的僧人,「達」也是眼睛的意思,原本是摩訶布瓦尊者謙遜自稱詞,但因為弟子對他的恭敬,後來就跟著摩訶布瓦尊者稱呼他"龍達"。
道(Magga): 道路;通常指通往涅槃的八正道。
道、果及涅槃(Magga, phala, and Nibbāna): 出世間道、它們的果證與涅槃。根據阿瞻摩訶布瓦的用法,道、果以及涅槃是指佛教修行中出世間性質,主要的目標是使修行者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透過連續層次的解脫,最終證得絕對的自由——涅槃。
摩訶(Mahā): 通過巴利語三級(Parien 3)考試的僧侶。這不是等級,而是學位。
中(Majjhimā): 中間; 適當; 恰到好處。
慈(Mettā): 慈心;友善;純潔的愛。
孟兜(Mondop): (泰語)。 相當於巴利語“Maṇḍapa”,指的是亭子;臨時棚屋;方形尖頂亭子。
引導(Opanayiko): 向內引導--(心靈的)導引;指引;攝入。(佛)法的別稱。
涅槃(Nibbāna): 意思是“熄滅”,涅槃可比喻為燈或火的熄滅。這是說,貪、瞋、癡由於缺乏燃料,而從心中熄滅。這個熄滅讓心解脫於使它輪迴生死、受苦的一切束縛。涅槃是絕對的自由、無上的快樂。因此,它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它不生、不滅、無為,由於它已徹底超越一切世間概念,所以關於涅槃是或不是什麼,完全超越世間的語言文字所能描述。
巴利語(Pāli): 巴利語是一種古老的梵語變體,是早期佛教徒的文學語言也是保存原始佛典文本的語言。
糞掃衣(Paṁsukūla): 糞掃衣是指去撿被丟棄在垃圾堆中的破舊的衣服,而把這些衣服裁製成袈裟。
智慧, 般若(Paññā): 智慧; 直覺的洞察力
波羅蜜(Pāramī): 完美的品格。菩薩在許多生世中培育出的十種品質,在巴利藏經中僅在《本生經》(Jātaka)中作為一組出現:布施( Dāna ) 、持戒( Sīla ) 、出離心( Nekkhamma ) 、慧(Paññā)、精進(Viriya)、忍辱(Khanti)、真實(Sacca)、決心(Adhiṭṭhāna)、慈(Metta)和捨(Upekkhā)。
學得,教法(Pariyatti): 透過閱讀、研究和學習獲得對佛法的理論。
波羅提木叉, 別解脫戒, 比丘戒(Pāṭimokkha): 佛教僧侶的基本戒律。它包含 227 條行為規則,通常每兩週在僧侶大會上逐條背誦一次。佛教僧侶的基本戒律,由比丘227 條戒律和比丘尼 310 條戒律組成。
帕(Phra): (泰語)。尊者。用作僧人(比丘)名字的字首。
托缽(Piṇḍapāta): 持缽遊行街市,以化緣乞食。
拉伊(Rai): (泰語)。面積單位,相當於 1,600 平方公尺 (40 m × 40m),用於測量土地面積。它目前的尺寸精確地源自「公尺」,但既不屬於現代公制(國際體系),也不被現代國際公制體系(國際體系)認可。它在泰國很常見,面積相當於 16 公畝。
門廳,棚(Sālā): 寺院中的會堂,是僧侶聚會和用餐的大廳。該大廳也用於僧團內部的活動和佛法講座。
三摩地,三昧,定(Samādhi): 禪修的寧靜和定。修行者不管修什麼禪修法門,為了使內心的情緒波動和心理障礙平靜下來,而不斷專注在一個特定的對像上,直到心沒有其他雜念,完全滲入這個對象,形成一個單純合一的覺知境界,這境界即三摩地。
專注於一個對象,平常往外攀的雜念和妄想會逐漸匯集於內在一點、一個靜止、寧靜、定的境界,即三摩地。但這不是意味著心努力集中於外在的一點,而是以念住依照方法精進,心自然而然地匯集於一覺知的境界。這境界的效果使修行者體驗到無法形容的純淨以及融和美妙的感覺。從三摩地境界退出來,這寧靜和專注的定力可以用來作為修行觀慧的基礎,成功地觀察一切法的本質而產生智慧。
僧伽(Saṅgha): 佛陀弟子的團體。在傳統層面上,它指的是佛教僧團。在理想的層面上,它指的是那些佛陀的弟子,無論是俗家弟子還是受戒弟子,他們至少已經證得四聖道中的第一道,最終達到阿羅漢果。
行(Saṅkhāra): 作為一個通用術語,行(Sankhāra)指的是身心現象世界中形成或限制事物的所有力量,以及由此產生的那些形成或制約的現象。作為人格的第四個組成部分(行蘊),它指的是思想和想像力;也就是說,不斷在頭腦中形成的思想和個人感知的概念化。行(Sankhāra)創造了這些想法,然後將它們交給想(Saññā),後者對它們進行解釋和闡述,並對它們的意義做出假設。
念(Sati): 為了行文的順暢,本書多譯為「唸住」。意思是注意;是指把注意力專注於所選物體上的能力。在一切形式的禪修中,這意味著一段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在所選的禪修對象,或是集中在正在發生的觀察對象。無論什麼禪修法門,念都是修行時所需要用到一個重要的能力。沒有念,心必然不能穩定下來,致使修行無法達到目標。
念住,念處(Satipaṭṭhāna): 正念的基礎;參照系-身體、感受、心和心理事件(法)在它們發生時就其本身進行觀察。
戒(Sīla): 道德; 道德行為;道德五戒。
樂受(Sukha-vedanā): 愉快的感覺;愉快的感受。
經(Sutta): 佛陀的開示或講道。佛陀入滅後,他向弟子們宣講的經文按照完善的口述傳統,以巴利語流傳下來。 它們最終於公元前100 年左右在斯里蘭卡被寫成文字,並構成了我們今天佛陀教義的基礎。
愛,渴望,貪欲,執著(Taṇhā): 貪愛-對欲欲、有、無有的貪愛; 苦的主要原因。
上座部(Theravada): 「長老們的說法」。是以巴利語傳承至今最古老形式的佛教。上座部是早期佛教宗派中唯一仍活躍至今的一派。目前泰國、斯里蘭卡和緬甸的佛教主流即是上座部佛教。
三相(Ti-lakkahaṇa): 諸行有三種性質,即無常、苦、非我。
三藏經典(Tipiṭaka): 《上座部的教義》。它以巴利語流傳下來,是佛陀教義最古老的形式。上座部佛教是早期佛教流派中唯一倖存至今的流派之一。目前,它是泰國、斯里蘭卡和緬甸佛教的主要形式。
捨(Upekkhā): 平等。十波羅蜜( Paramīs ) 之一, 「四梵住」(Brahmavihara)之一。
捨受(Upekkhā-vedanā): 無動於衷的感受(既不是快樂也不是痛苦);中性的感覺。
授戒大廳(Ubosot): (泰語)或簡稱「bot」是佛教寺院中的建築物。它是最神聖的祈禱室,也稱為“授戒大廳”,因為這是舉行授戒儀式的地方。相當於巴利語“Uposathagāra”,指的是用於舉行布薩日(佛教安息日)儀式的殿堂,每月有四次,分別是滿月、新月和月圓後的第八天。
雨安居(Vassa): 每年三個月的雨安居期間,比丘必須留在單一道場閉關。
(感)受(Vedanā): 感覺-快樂(輕鬆,樂受)、痛苦(壓力,苦受),或既不快樂也不痛苦(不苦不樂受)。
律(Vinaya): 比丘的行為和紀律準則。
內觀(觀禪, Vipassanā): 清晰直觀的洞察力。借助清晰、安靜的禪修平靜狀態,內觀是能自發地洞察對身心現像生起和滅去,看到它們的真實面目:本質上是無常和不穩定的,與痛苦和苦難有關,並且是空虛的。没有任何可以被認定為“自我”的東西。
精進(Viriya): 毅力;活力。五種精神能力之一(參見「五力」),七覺支之一(參見「覺支」),與八正道相同(參見「道」)。
瓦(Wat): (泰語)。修道院; 寺院-修道院;寺廟。
- 本書 目錄
本傳統中文體版取材自: 同名(《我的人生道路》) 簡體中文版 PDF 〔2016, 1月; 譯自 2014, 11月 阿瞻 蘇查 (Ajahn Suchart Abhijāto) 英文版 My Way- An Autobiography by Ajahn Suchart Abhijā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