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飢渴交加(魔羅的來信)


「魔羅,我渴了;我們可以休息一下,喝點蘇摩 [05] 嗎?」秘書嘟著嘴說。

「‘所有眾生皆由營養維持…’」

她從水晶酒壺裡倒出一杯閃閃發光的頂級甘露。「親愛的,那是什麼?」

「沒什麼......只是我很久以前在一本書上讀到的。」

「你真是太有知識了...... 」她輕聲說,重新坐回他的腿上,翻動著她的備忘錄。


我強大而可怕的第三軍!我向你們致以問候!

與我心愛的第一軍相比,你的手段可能有些粗糙,但卻很強大。你產生的慾望甚至比性的渴望更原始。畢竟,他們只是想像自己離不開性。食物和飲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以維持生理機能。

我會永遠記得,是你們,飢餓的奴才們,將現在被稱為人類的種族誘入我的魔掌。啊!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幾十億還是三十億年?我記憶猶新,好像就在昨天一樣!大地上無形無相、虛空無我,住在其中的眾生光輝燦爛、自性光明、以禪悅為食。 [06]

呸!我們對它們無能為力;這是一種乏味的狀態。所以我們讓海洋產生了營養豐富的泡沫,然後它們中的一些就變得有點好奇了。我們耐心而狡猾地在它們神聖的耳邊低語了幾千年 「嗯......好吃」。它們一個接一個地用指尖蘸了蘸,然後細緻地舔了舔。他們一個接一個開始吸收粗糙的物質,而他們自己的形態也變得粗糙。漸漸地,不知不覺間,它們的形態越來越粗糙,需要的食物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粗。 哈哈!現在我們有著一群傻瓜在排隊吃油膩的漢堡!

當然,肚子空空的純生理反應並不是我們真正的武器,而是想像中的飢餓——對味道的貪婪、對美味的慾望。他們可能會對食物相當著迷,而且這種著迷可以有許多有趣的形式。花大錢吃異國料理的美食家、迷信節食的健康狂熱者、讓體內卡路里超載的貪食者,以及因病態虛榮而飢餓的厭食者;所有人都處於一種誇大食物現狀重要性的幻想中;然而,歸根結底,這些食物不過是有機體的燃料。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對身體感覺缺乏忍耐力。生物總是希望得到滿足;永遠不要讓他們懷疑,正是這種滿足恰恰是我們完全無法提供的一件事。

儘管如此,較為粗糙的饑餓形式,即真正的食物需求,仍然能達到我們的目的。由於需要維持身體,生物會在世界上進行各種活動,從事農場和工廠工作;而行為就是業力,業力驅動感官領域的形成。你很清楚這一點。

我們偉大的對手了解第三軍的危險–他總是以令人抓狂的直接方式,教導我們走中間道路,穿越這片沼澤。他自己也嘗試過極端禁食,這通常和貪食一樣能達到我們的目的,但他拒絕採用這種方法。他為僧侶們訂立的規則,規定飲食要有節制;並採用有限度的斷食形式;每天有一半時間不進食。儘管如此,你們這支飢餓大軍,仍是我對付僧侶逃亡的主要武器之一。我們常常可以用美味食物的形象,來擾亂他們的心靈和夢境。要記住,對於獨身僧侶來說,食物是他們感官欲望的主要出口。對於那些不遵守戒律的僧侶,我們在這方面常常取得很大成功,創造了不少快樂的塔克修士(Friar Tuck)! [07]

要記住的主要事情是防止他們用心進食。如果一個人能保持清醒,有意識地進食,思考所引起的感覺和感受,那麼她就能學到很多東西。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幸運的是,這是一項困難的練習,而我們都知道他們很不喜歡困難的練習。

綜觀今日世界的狀況,你似乎非常成功。世界上有一半人在挨餓,另一半人則是肥胖。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都沉迷於食物。讓他們保持這種狀態,他們就不會把心思轉到我們領域以外的事情上。


備註

[3-1]魔羅在這裡的討論是基於《世間起源經》(起世因本經,長部第27 經)中發現的宇宙神話。這段經文描述人類如何從神一般的實體墮落。當人類嚐到漂浮在海面上的原始營養精華時,就開始了這種退化,導致它們發育出粗糙的肉身。
[3-2]最常見的是,塔克被描繪成一位胖胖的、頭髮稀疏的僧侶,擁有良好的幽默感和對食物及啤酒的極大熱愛,通常兩者常常一起出現。有時,這種塔克的描繪成為故事中的喜劇元素。 However, most commonly, Tuck is depicted as a fat, balding monk with a good sense of humour and a great love of food and ale, often together. Sometimes, the latter depiction of Tuck is the comic relief of the ta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iar_Tuck)


備註

[05]

蘇摩(梵語:सोम)是早期印度婆羅門教儀式中飲用的一種飲料,得自於某種至今未知的植物(或真菌)的汁液。在伊朗的拜火教中有一種完全對應的飲料,稱為「豪麻」。這兩種飲料的來源是相同的,來自早期雅利安人的文化習俗。在梨俱吠陀的一些頌歌中,蘇摩被人格化,成為代表這種飲料的神祇的名字。因此吠陀中的蘇摩一詞既可指飲料本身也可指主管該飲料的神。梨俱吠陀中有大量頌歌是單獨獻給蘇摩的,其數量僅次於因陀羅和阿耆尼。有一首關於婚禮的頌歌是講到他與蘇利亞(娑維陀利或蘇利耶的女兒)的婚姻的。後來,蘇摩的形象進一步人格化,成為月神的一個別名。在梨俱吠陀里,眾神尤其是因陀羅和阿耆尼經常豪飲蘇摩汁,以增強他們的神力。

雖然中文文獻經常將這種飲料翻譯為「蘇摩酒」,但嚴格說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蘇摩是一種酒精飲料。比較準確的名稱是「蘇摩汁」。印度神話中真正的酒女神是伐樓尼,水神伐樓拿的配偶。

梵語和阿維斯陀語中的蘇摩(豪麻)一詞來自原始印度-伊朗語詞根*sav-,「擠,榨」。所有文獻都表示,這種飲料是某種植物的根或莖榨出來的。到底是哪一種植物,學術界尚未達成統一的看法。早期的一些意見認為伊朗拜火教徒仍在使用的豪麻汁就是原始的蘇摩,其配方至今未變;但更多研究者反對這種看法。關於蘇摩究竟是一種麻醉劑、興奮劑還是致幻劑,也沒有達成一致看法。著名的理論包括:大麻 麻黃 毒蕈

蘇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6%91%A9

[06]魔羅在這裡的討論是基於《世間起源經》(起世因本經,長部第27 經)中發現的宇宙神話。這段經文描述人類如何從神一般的實體墮落。當人類嚐到漂浮在海面上的原始營養精華時,就開始了這種退化,導致它們發育出粗糙的肉身。
[07]最常見的是,塔克被描繪成一位胖胖的、頭髮稀疏的僧侶,擁有良好的幽默感和對食物及啤酒的極大熱愛,通常兩者常常一起出現。有時,這種塔克的描繪成為故事中的喜劇元素。 However, most commonly, Tuck is depicted as a fat, balding monk with a good sense of humour and a great love of food and ale, often together. Sometimes, the latter depiction of Tuck is the comic relief of the ta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iar_T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