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中有關「病」之教誡


以下所列各經(包括此經): 含經文檔



《雜阿含經》第103經

雜阿含經卷第五,T02n0099_005,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三)

參考資料:

  • CBETA漢文大藏經(電子佛典集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雜阿含經T02n0099_005 第5卷

  • 法雨道場另一鏡像站 ) → 閱讀三藏雜阿含經注;明法比丘(Metta Bhikkhu)注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 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103經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五

    • 對應經典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蘊相應22〉 第89經差摩經 相應部22相應89經

    • 讀經拾得

      • 病中修行

        在《阿含經》中,有許多佛弟子在生病痛得死去活來時,進修於佛法的例子,有的人可以因為對於佛法的體悟,減輕甚至滅除病苦。以本經為例,差摩比丘在痛苦中,觀察五受陰是無我的,因此雖然身痛,終於心得解脫,病也康復了。

        《雜阿含經》卷二十還有幾個類似的例子,佛弟子們在生病時修習四念處,或是依四不壞信修習六念,而能減緩痛苦。

        也有尊者在生病時,思惟苦集,觀察苦的集與滅,觀空,而能除斷苦。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六〈利養品13〉第7經 (CBETA, T02, no. 125, p. 575, c11-23) 記載須菩提尊者觀空滅病苦的經過。

        也有尊者誦習七覺支,病竟然就好了,例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經 (CBETA, T02, no. 125, p. 731, a26-b4) 記錄均頭尊者如何從重病好轉。

        若是絕症或身體已完全毀壞的,也能好走,證得涅槃。在《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25經 (CBETA, T02, no. 99, p. 267, c7-p. 268, a18) ( 本文檔: 《雜阿含經》第1025經 ) 就有記載一位剛出家的落魄比丘,生了重病,因為佛陀的一番教誡,他雖然仍過世了,但證得了阿羅漢,解脫輪迴。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1266經和卷三十七第1023~1038經是「病相應」的內容,也有記錄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時的說法。( 本文檔: 《雜阿含經》第1266經 )

      • 斷身見,但還沒解脫

        初果聖者斷身見、戒取、疑,其中「斷身見」即斷除「五陰是我」等見解。本經中差摩比丘已破除了「五陰是我」的見解,但還有我慢、我欲、我使的習氣。就佛學的角度來看,差摩比丘當時應該最少已證初果,甚至可能斷了五下分結而證三果,但尚未斷盡煩惱,還不是阿羅漢。在經過和上座比丘們的佛法論辨後,於五受陰「增進思惟」四聖諦,差摩比丘才斷盡煩惱,證得解脫。

      • 本經中花香譬喻什麼?

        本經中「花香」或許譬喻「我慢、我欲、我使」,「根莖葉鬚精麤」則譬喻「五受陰」。

        差陀比丘不認為五陰是我,但還有「我慢、我欲、我使」的殘餘習氣,猶如人們不認為花香等於花的某一部分構造,但就是聞得到花香。

        科學上來看,花香源於花瓣中一種油細胞不斷分泌帶有香味的芳香油,芳香油隨水分一起揮發,這就是人們聞到的花香。因此花香的確不是花的某一部分構造,而是分泌物揮發的味道。修行人縱使沒有「我見」了,還可能有「我慢、我欲、我使」的殘餘習氣繼續散發。

        另一方面,花香是因緣生滅的,我慢、我欲、我使也是因緣生滅的,可增進思惟四聖諦而滅之。

      • 為何上座在聽差摩比丘說法後才證果?

        「上座比丘」是出家年數較多的比丘,但不一定出家年數較多就已證果。本經中有很多位上座比丘,其中也有原先尚未證果的,在聽聞差摩比丘說法後證果。

      • 瞻視病人

        佛陀教導弟子要探望、關懷生病的弟子,佛陀本人也常探視病人,甚至說探望病人的功德和探視佛陀的功德一樣,如《增壹阿含經》卷五〈壹入道品12〉第4經:「其有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有看病者,則為看我已。」(CBETA, T02, no. 125, p. 569, c1-2)

        本經正是佛弟子們彼此互相關心、探病,進而對法義有更進一步的體會的例子。

    •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第107經

雜阿含經卷第五,T02n0099_005,雜阿含經 第5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七)

參考資料:


《增壹阿含經》13品第4經

T02n0125_006,增壹阿含經卷第六,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利養品第十三,(四)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1023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二三)

參考資料:

  • CBETA漢文大藏經(電子佛典集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雜阿含經T02n0099_037 第37卷

  • 法雨道場另一鏡像站 ) → 閱讀三藏雜阿含經注;明法比丘(Metta Bhikkhu)注

  • 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1023經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 導讀:病中修行;病相應 (2/2)

      生病的痛苦常是讓人難以忍受的,此時也考驗著一個人對於佛法的了解,例如無我、四聖諦等,只是嘴巴說說,還是能應用到病苦當中。

      縱使是修行功深的人,遇到重病也可能失去定力,如本卷第1024經記載阿濕波誓尊者的情況,此時赤裸裸的面對病苦及死亡,須要究竟的智慧。

      經中記載了許多佛弟子在生病痛得死去活來時進修於佛法,有的人可以因為對於佛法的體悟,減輕甚至滅除病苦。例如卷五第103經( 《雜阿含經》第103經 ) 的差摩比丘,在極大的痛苦中觀察五受陰是無我的,因此雖然身痛,終於心得解脫,病也康復了。另外還有佛弟子們在生病時依四不壞信修習六念,或修習四念處、七覺支,或思惟苦的集與滅,而能斷苦,詳見「病相應」的各經、卷二十第540經、554經、《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經、《增壹阿含經》卷六〈利養品13〉第7經等經文。

      若是絕症或身體已完全毀壞的,也能從中覺悟,證得涅槃,如本卷第1023經、1025經所載。 ( 本文檔: 《雜阿含經》第1025經 )

      《雜阿含經》「病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四十七第1265~1266經和本卷第1023~1038經,記錄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時的說法。( 本文檔: 《雜阿含經》第1265經《雜阿含經》第1266經)

    • 對應經典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6〈大品6〉第56經

    • 讀經拾得

      • 善相圓寂

        有同學問:「叵求那比丘『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氣色好像不錯的樣子,為何還會死呢?」

        古印度認為人要活著必須具足煖(身)、壽(命)、識(心),也就是說除了身心正常運作外,由業而來的壽命還要夠長。

        叵求那比丘會死亡自然是因為壽命已盡,但由於佛法所以他身苦而心不苦,沒有一般重病死者五官扭曲變形、痛苦掙扎的死相,而是安祥地圓寂,因此「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卷九第252經也記載優波先那比丘中了蛇毒快死時,面容完全沒有異狀,即是因為:「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CBETA, T02, no. 99, p. 61, a3-4)

      • 臨終證果

        佛陀表示臨終時可由六種方式證果:

        1. 聽聞佛親自說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
        2. 聽聞佛弟子說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
        3. 思維以前聽過的佛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
        4. 聽聞佛親自說法,先前斷五下分結者漏盡解脫(證阿羅漢)。
        5. 聽聞佛弟子說法,先前斷五下分結者漏盡解脫(證阿羅漢)。
        6. 思維以前聽過的佛法,先前斷五下分結者漏盡解脫(證阿羅漢)。

        本經也可說顯示了臨終的人聽聞、思維佛法的重要性。

    • 進階辨正

      研討:諸根喜悅的病比丘為何非死不可


增支部6集56經 --波估那經(AN.6.56 Phaggunasuttaṃ)

請參: 莊春江工作站 -- 增支部6集〈大品6〉56經/波估那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187.htm)


《雜阿含經》第1025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二五)

參考資料:

  • CBETA漢文大藏經(電子佛典集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雜阿含經T02n0099_037 第37卷

  • 法雨道場另一鏡像站 ) → 閱讀三藏雜阿含經注;明法比丘(Metta Bhikkhu)注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 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1025經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 導讀:病中修行;病相應 (2/2)

      生病的痛苦常是讓人難以忍受的,此時也考驗著一個人對於佛法的了解,例如無我、四聖諦等,只是嘴巴說說,還是能應用到病苦當中。

      縱使是修行功深的人,遇到重病也可能失去定力,如本卷第1024經記載阿濕波誓尊者的情況,此時赤裸裸的面對病苦及死亡,須要究竟的智慧。

      經中記載了許多佛弟子在生病痛得死去活來時進修於佛法,有的人可以因為對於佛法的體悟,減輕甚至滅除病苦。例如卷五第103經( 《雜阿含經》第103經 ) 的差摩比丘,在極大的痛苦中觀察五受陰是無我的,因此雖然身痛,終於心得解脫,病也康復了。另外還有佛弟子們在生病時依四不壞信修習六念,或修習四念處、七覺支,或思惟苦的集與滅,而能斷苦,詳見「病相應」的各經、卷二十第540經、554經、《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經、《增壹阿含經》卷六〈利養品13〉第7經等經文。

      若是絕症或身體已完全毀壞的,也能從中覺悟,證得涅槃,如本卷第1023經、1025經所載。 ( 本文檔: 《雜阿含經》第1025經 )

      《雜阿含經》「病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四十七第1265~1266經和本卷第1023~1038經,記錄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時的說法。( 本文檔: 《雜阿含經》第1266經 )

    • 對應經典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六處相應35〉第74經病(一)經。( 相應部35相應74經 )

    • 讀經拾得

      在和重病比丘的對話中,如果重病比丘有遺憾,佛陀總是先問他「汝得無犯戒耶?」一方面這反映了持戒的重要性,二方面持戒清淨則不墮三惡道,重病到死的最差狀況都不怕了,何必遺憾。若是遺憾尚未證果的佛弟子,佛陀則為他開示,讓他證果,自然也就沒有遺憾了。


《雜阿含經》第1027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二七)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1028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二八)

參考資料:


相應部36相應07經 --生病經第一(SN.36.7/(7) Paṭhamagelaññasuttaṃ)

請參: 莊春江工作站 -- 相應部36相應7經/生病經第一(受相應/處篇/修多羅)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59.htm)


《雜阿含經》第1029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二九)

參考資料:


相應部36相應08經 --生病經第二(SN.36.8 Dutiyagelaññasuttaṃ)

請參: 莊春江工作站 -- 相應部36相應8經/生病經第二(受相應/處篇/修多羅)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60.htm)


《雜阿含經》第1030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一〇三〇),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1036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三六)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1033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三三)

參考資料:


相應部55相應33經 --福德之潤澤經第三(SN.55.33/(3) Tatiyapuññābhisandasuttaṃ)

請參:


增支部 4集52經 --福德之潤澤經第二(AN.4.52 Dutiyapuññābhisandasuttaṃ)

請參: 莊春江工作站 -- 增支部4集52經/福德之潤澤經第二)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634.htm)


《雜阿含經》第1034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三四)

參考資料:

  • CBETA漢文大藏經(電子佛典集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雜阿含經T02n0099_037 第37卷

  • 法雨道場另一鏡像站 ) → 閱讀三藏雜阿含經注;明法比丘(Metta Bhikkhu)注PDF.docdoc (Foreign1 字型)

  • 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1029經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 對應經典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預流相應55〉第3經長壽經。( 相應部55相應03經 )

    • 讀經拾得

      • 臨終陪伴者的智慧

        長壽童子重病時,心中放不下祖父樹提長者,而樹提長者則要他放下,一心憶念佛陀所說的法。人在臨命終時陪伴者的智慧也是很重要的,有智慧的陪伴者能勸家人不必留戀,減少執著。

      • 常現在前

        長壽童子說:「我於一切諸行當作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常現在前。」其中的「常現在前」即「無間等」,洞察;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這是證果所須要的功夫。

      • 六明分想

        本經的「六明分想」是: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明分」是指升起「明」(「無明」的對稱)的成分,「明分想」是指能升起明的成分的觀想,因此只要能達成這個目的,就算是明分想,不限於本經所列的六種,例如其餘經中有列出類似意義但不同數目的想:

        【七想】《中阿含經》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經諸法本經:「若比丘得習出家學道心者,得習無常想,得習無常苦想,得習苦無我想,得習不淨想,得習惡食想,得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得習死想。」( CBETA, T01, no. 26, p. 602, c22-25 )

        【九想】《長阿含經》卷九第10經十上經:「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CBETA, T01, no. 1, p. 56, c22-24 )

        【十想】《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46〉第9經:「其有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通作證,漸至涅槃。云何為十?所謂白骨想、青瘀想、膖脹想、食不消想、血想、噉想、有常無常想、貪食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CBETA, T02, no. 125, p. 780, a17-21 )

        【二十想】《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47經:「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CBETA, T02, no. 99, p. 198, a20-24 )

        另外,《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2經表示安那般那念也能成就明分想:「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CBETA, T02, no. 99, p. 206, a10-12 )


相應部55相應26經 --給孤獨經第一(SN.55.26 Paṭhama-anāthapiṇḍikasuttaṃ)

斯里蘭卡版藏經(Sri Lanka Buddha Jayanti Tripitaka Series) 則名: Paṭhama Dussilya or Anāthapiṇḍika Suttaɱ 破戒經第一 或 給孤獨經 (參 http://obo.genaud.net/backmatter/indexes/sutta/sutta_toc.htm )

另請參:


《增壹阿含經》51品第8經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九,T02n0125_049,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非常品第五十一,(八)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1031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三一)

參考資料:


相應部55相應27經 --給孤獨經第二(SN.55.27 Dutiya-anāthapiṇḍikasuttaṃ)

斯里蘭卡版藏經(Sri Lanka Buddha Jayanti Tripitaka Series) 則名: Dutiya Dussilya or Anāthapiṇḍika Suttaɱ 破戒經第二 或 給孤獨經(第二) (參 http://obo.genaud.net/backmatter/indexes/sutta/sutta_toc.htm )

另請參:


相應部46相應16經 --病經第三(SN.46.16 Tatiyagilānasuttaṃ)

請參:


參考: 評判漢巴差異經文的誰是誰非,以四部阿含經為例台語與佛典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 ..., ...,

3. 《增壹阿含39.6經》:「均頭白佛言:『七覺意者,何等為七?所謂念覺意,如來之所說,
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是謂,世尊!有此七覺意者,正謂此耳
。』爾時,尊者均頭說此語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無有眾惱。」

( CBETA, T02, no. 125, p. 731, a26-b1 ) (本文檔: 《增壹阿含經》39品第6經

世尊探病,令患重病的均頭自誦七覺支而病癒。

對應經典《相應部46.16經》的敘述則是:世尊患重病,均頭來探病,世尊令均頭誦七覺支而世尊病癒。

===========

筆者認為:

..., ..., ...,

   3. 世尊去探病,而善巧地令重病的均頭自誦七覺支,均頭因而痊癒,這種情節比較合理。

     如果說,世尊患重病,均頭去探病,世尊令均頭為他誦七覺支,因而讓世尊痊癒。這種說法不合理。

     此經應是漢譯較合情入理。

《雜阿含經》第1122經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一二二)

參考資料:


相應部55相應54經 --病經(SN.55.54 Gilānasuttaṃ)

相應部55相應54經

斯里蘭卡版藏經(Sri Lanka Buddha Jayanti Tripitaka Series) 則名: Gilāyanaɱ Suttaɱ 病經 (參 http://obo.genaud.net/backmatter/indexes/sutta/sutta_toc.htm )

另請參:


《雜阿含經》第575經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T02n0099_021 雜阿含經 第21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五七五)

參考資料:


相應部41相應10經 --見病經(SN.41.10. Gilānadassanasuttaṃ)

請參: 莊春江工作站 -- 相應部41相應10經/見病經(質多相應/處篇/弟子記說)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156.htm)


《雜阿含經》第1265經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T02n0099_04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二六五)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1266經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T02n0099_04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二六六)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1289經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T02n0099_048 雜阿含經 第48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二八九)

參考資料:


相應部01相應38經 --碎石片經(SN.1.38/(8). Sakalikasuttaṃ)

請參: 莊春江工作站 -- 相應部1相應38經/碎石片經(諸天相應/有偈篇/祇夜)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38.htm)


《雜阿含經》第540經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 ,T02n0099_020,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五四〇)

參考資料:


增支部10集60經 --基哩曼難陀經(AN.10.60 or AN V 112, 16; Girimānandasuttaṃ)

請參: 莊春江工作站 -- 增支部10集60經/基哩曼難陀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592.htm)


慣行業


《雜阿含經》第930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T02n0099_03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九三〇)

參考資料:

  • CBETA漢文大藏經(電子佛典集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雜阿含經T02n0099_037 第37卷

  • 法雨道場另一鏡像站 ) → 閱讀三藏雜阿含經注;明法比丘(Metta Bhikkhu)注

  • 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930經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 對應經典

    • 讀經拾得

      • 隨業受報

        本經提到摩訶男因為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所以命終縱使狂暴而死、忘了念佛、念法、念僧,也會往生善處。

        對於凡夫的命終往生去處,《阿含經》中強調業力是根本,例如本經所說:「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 CBETA, T02, no. 99, p. 237, c5-7 ),《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2〉則以重石沈水比喻惡貫滿盈的人:「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CBETA, T01, no. 26, p. 440, b1-2)

        凡夫命終在隨業受報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其餘因素影響,例如《中阿含經》卷四十四〈根本分別品2〉:「或復死時生善心,心所有法正見相應,彼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 CBETA, T01, no. 26, p. 708, b20-22 ) 相當於「隨念」的影響,尤其是六念以及對三寶的敬信有助於往生善處,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38〉:「眾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 CBETA, T02, no. 125, p. 725, a29-b2 )

        不過臨終的念頭如何,是凡夫難以掌握的,平日持久地修習佛法,才是往生善處的根本。

      • 釋氏摩訶男捨身救人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2經《出曜經》卷三〈無常品1〉下《五分律》卷二十一 等經律記載,琉璃王揮兵入釋迦族的城中時,摩訶男請求琉璃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琉璃王答應後,摩訶男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幫許多釋迦族人爭取到逃命的時間。

        或許,佛陀在本經曾經作的這番開示,讓摩訶男對死亡較無畏懼,而能從容捨己救人。

    • 導讀:六念

      「六念」是六種能收攝心念乃至證得涅槃的禪修方法,包括:

      1. 念佛:憶念佛陀的德性,例如如來十號,此時即不起貪欲、瞋恚、加害他人的意圖,不染著於五欲,安住於正念、正智,直心沒有後悔,自然獲得輕安,進而心定,乃至成就涅槃。
      2. 念法:憶念正法、律能讓人離欲,解脫煩惱,當下體證,此時即不起貪欲、瞋恚、加害別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3. 念僧:憶念聖眾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應當恭敬供養,此時即不起貪欲、瞋恚、加害別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4. 念戒:憶念戒德,成就清淨戒,此時即不起貪欲、瞋恚、加害別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5. 念施:憶念布施,高興地離於吝嗇與貪心,沒有執著,平等布施,此時即不起貪欲、瞋恚、加害別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6. 念天:憶念有信、戒、施、聞、慧的修行人,命終得生天上,我也應該要有信、戒、施、聞、慧,此時即不起貪欲、瞋恚、加害別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修行六念能將心擺在能引導解脫的善念上,此時自然就不會犯戒,也不會有不好的念頭,漸漸而能得定,再因定發慧。

      《雜阿含經》卷三十第857經 表示最好於行、住、坐、臥隨時能繫心六念,而可成就定境(三昧),例如證得念佛三昧,一切時、一切處皆在念佛。

      本卷第931經是《雜阿含經》中解說六念的重要經文,並可對讀《雜阿含經》 卷二十第550經卷三十第857經《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 的解說。

      《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中將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寂靜)」、「念安般」、「念身」、「念死」,成為「十念」,不論「六念」或「十念」都是佛教中很常見的修法。

      修行六念有什麼好處?經上說修習六念或十念可以「出苦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 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 ),「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 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 ),「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o.125,p.554,a9-11>`__ )。


《別譯雜阿含經》第155經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八,T02n0100_008,失譯人名今附秦錄,(一五五)

參考資料:


《增壹阿含經》41品第1經

T02n0125_035 增壹阿含經,第35卷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五,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莫畏品第四十一,(一)

參考資料:


相應部55相應21經 --摩訶男經第一(SN.55.21 Paṭhamamahānāmasuttaṃ)

請參:


《中阿含經》第101經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五,T01n0026_025,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一〇一)中阿含因品增上心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第389經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T02n0099_037,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一〇二三)

參考資料:

  • CBETA漢文大藏經(電子佛典集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雜阿含經T02n0099_015 第15卷

  • 法雨道場另一鏡像站 ) → 閱讀三藏雜阿含經注;明法比丘(Metta Bhikkhu)注

  • 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389經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 讀經拾得

      • 佛陀是大醫王

        佛陀以治療疾病為例,說明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1. 善知病:詳實觀察問題的現象。
        2. 善知病源:找出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
        3. 善知病對治:針對根本原因,探究解決方法。
        4. 當來更不動發:實施解決方案,解決當下的問題,並徹底避免未來問題再度發生。

        將這樣的方法,運用在每個人必然得面對的問題: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就是四聖諦:

        1. 善知病:苦諦。
        2. 善知病源:集諦。
        3. 善知病對治:道諦。
        4. 當來更不動發:滅諦。
      • 佛陀不否定世間醫療的功效

        由此經及許多律藏中的記載可知,對於世人生病,佛陀認為可由醫師作適當的診斷及治療,並未否定世間醫療的功效。「醫方明」也是世間「五明」之一,是對於行走人間有幫助的學術。

        究竟來看,佛陀則教導弟子以四聖諦從根本解決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問題,而為大醫王。

      • 現在以後就是「未來世」

        有同學提問:「本經提到『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有醫師這麼厲害,能預防下一輩子的病嗎?」

        其實在佛經中「未來世」不一定指下一輩子,只要是在「現在」以後的都可以是「未來世」。同理,十二因緣中的「生」不一定指下輩子的出生,對修行人來說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可能是新的出「生」,因此十二因緣是可現見的,而佛法是可現證的。

        所以本經說「於未來世永不動發」只是說醫生治好病、斷了病根,就不復發了。本經也將此形容為「當來更不動發」,可見「未來世」即「當來」,在本經中並不是指下輩子的來世。

    • 進階辨正

      什麼是「如是比種種對治」

      什麼是「應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


《雜阿含經》第592經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T02n0099_022,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五九二)

參考資料:

  • CBETA漢文大藏經(電子佛典集成)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雜阿含經T02n0099_022 第22卷

  • 法雨道場另一鏡像站 ) → 閱讀三藏雜阿含經注;明法比丘(Metta Bhikkhu)注

  • 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592經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阿含藏專案列表雜阿含經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 對應經典:

      此經應該還有很多對應經典,例如《十誦律》卷三十四〈八法中臥具法第七〉、《五分律》卷二十五〈第五分之二臥具法〉、《四分律》卷五十〈房舍揵度初〉等等。

    • 讀經拾得

      • 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是佛世時著名的在家居士及布施者,也是位證果的聖者,在經典中留下許多記載。例如長者以黃金鋪地,買地修建「祇樹給孤獨園」供養佛陀,就是眾所週知的事蹟之一。

      本經則記載了長者最初皈依佛的因緣。他第一次聽說佛陀,就非常歡喜,並且至心希望拜訪佛陀。他至心的念佛入睡,因此起了明相,以為天亮了。一位城門神幫助了給孤獨長者的歸佛,提供照明,讓他在半夜極暗時能見路找到佛所。這些記載,與《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8〉記載「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及丘塚間,皆有鬼神。」是呼應的。

      長者初次見佛,即成就四不壞淨,證得初果。由於對佛、法、僧、戒的信心充滿,所以皈依佛之後,給孤獨長者在日常生活裡,對佛的說法都是歡喜信受奉行的。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1經。

      日後,給孤獨長者生重病,在病中,長者對阿難尊者、舍利弗尊者這兩位長年的好友兼善知識,仍經常津津樂道於自己當年最初皈依佛的情景。佛陀及尊者們探病的相關記載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0~1032經、《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經、《中阿含經》卷六〈舍梨子相應品3〉第28經教化病經。

      後來給孤獨長者疾病命終,往生天界,往生後第一件事仍是回來謁見佛陀,詳見下一經。

      • 佛陀對剛接觸佛法的人說法次第

      佛陀對於剛接觸佛法的人,說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本經所說:「諸法無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

      在《增壹阿含經》及《長阿含經》所載的次第也一樣,佛陀通常先說「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再說「欲為不淨,斷漏為上,出家為要」,等到聽法的人心開意解後,才說「諸佛所可常說法者,苦、集、滅、道」等解脫法。

      先談如何做個好人,才談如何做個聖人 :-)

    • 進階辨正


《別譯雜阿含經》第186經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九(丹本第九卷初准),T02n0100_009,失譯人名今附秦錄,(一八六)

參考資料:


《增壹阿含經》13品第7經

T02n0125_006,增壹阿含經卷第六,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利養品第十三,(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