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版)
由於科技的發達、文化交流的頻仍,各種資訊的便捷,無形中縮短國際間的距 離,促使科技、文化、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不能冉囿於本位主義,而必須走向 「整合」,才能再創新機!
佛教學的研究、實踐,當然也不例外。就整體佛法而言,除了現存已譯成華語 的三藏外,西藏、西域傳習的典籍,暨南方巴利文系聲聞三藏的翻譯研究,尤其重 要:甚至歐美各國的學者研究成果,都是值得參考的資料。綜合以上的各種資料與 研究方法,將會更清晰而完整地展現佛陀本懷的風貌!
有「革命和尚」之稱的近代高僧─太虛大師,在抗戰期中,自南洋訪問回來感 嘆的說:「南方的教理是小乘,行為是大乘;中國的教理是大乘,行為是小乘。」 為什麼會這樣?在眾多的因緣中,有二種原因特別重要:誠如印順長老在其《自利 與利他》中說:「南方的佛教,雖是聲聞三藏,由於失去了真正的聲聞精神,幾乎 沒有厭離心切、專修禪慧而趨向解脫的。缺乏了急求證悟的心情,所以反而能重視 世間的教化,做些慈善文化事業 (甚至捐贈眼角膜等器官) 。而中國呢?不但教理 是大乘,頓超直入的修持,也是大乘的最大乘。稱為大乘的最大乘,實是大乘佛教 而復活了聲聞的精神─急求己利,急求證入。失去了悲濟為先的大乘真精神,大乘 救世的實行,只能寄託於唯心的玄理了!」此其一。因惑於「夷夏」情結,再加上 輕視聲聞三藏為小乘,連最基礎的施、戒、定,或五戒十善,都少於嚴謹的研習, 遑論解脫或捐贈器官等悲濟行!此其二。幸而虛大師座下的學生─葉均,在留學斯 里蘭卡回國後,將覺音尊者所著的巴利文《清淨道論》,譯成簡體華語,使南傳法 寶能展現在國人面前。
因應國內各寺院、佛學院等對這部「綜述南傳上座部佛教思想最詳細、最完整 、最著名的作品」需求殷切,曾去函北京中國佛教協會,商洽訂購或翻印事宜,經 回信告知,二版已罄暫時無法再版。遂將其所贈之簡體華語本,重新打字排印,更 增收由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委會,提供的「譯者簡介」與長井真琴氏之《解脫道論 與清淨道論的比較研究》二文,僅供助印暨各佛學院、佛研所研習而已,餘概不流 通,特此聲明,以免索書向隅是幸。謹祝贊助本書暨研習者
正見增上,悲智雙運!
佛曆二五三四年(一九九0)十一月十七日傳道謹識於妙心書齋
註:傳道法師加注語!巴利文經典最突出的特點,同時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讀者最感厭倦的特點,就是單字、語句和整段文節的重複。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體所產生的結果。 …,…,…,
…,…,…, 這種文句冗長的特性,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長時期中三藏經典只以口授相傳。 …,…,…,
…,…,…, 巴利文經典令人生厭的機械性的重覆敘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於僧伽羅人(Sinhalese)不願遺失外國傳教師傳授給他們的聖語 …,…,…,
…,…,…, 重覆敘述不僅是說教記錄的特點,而且也是說教本身的特點。我們持有的版本,無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說教壓縮成為編有號碼的段落和重覆敘述的產品。佛陀所說的話一定比這些生硬的表格更為活潑柔軟得多。
(節錄自: 巴利系佛教史綱 第六章 聖典 二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