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空性之法與空性涅槃(莫哥西亞多開示錄)
更新:西元 2024-12-30
中譯聲明: 出於法供養之心,試譯此文以饗法友。此譯文是一暫時性版本,會隨時空因緣儘可能訂正誖誤。囿於所學,請十方賢達不吝來函賜教錯謬與未臻完善處;並祈藉此拋磚引玉,眾法友能共襄盛舉,共同圓滿此譯事。 Nanda 謹識。
據英譯者—鄔達摩比丘交待,此譯文僅能免費與大眾結緣,作為法的禮物(Dhamma Dāna)。你可以在任何媒體上重新編製、重印、翻譯和重新發布這部作品。
1961年9月11日
聆聽空性(suññatā)之法是有益的。通過空性並證悟空性涅槃,這是極為重要的。佛陀教導摩伽羅闍(Mogharāja)說,若能見到空性,便能證悟涅槃。 [pt01-01-1]
有一次,阿難請求佛陀解釋世間的空性(suññatā loka)。觀照一切法皆無「我」及「我所」。該觀照哪些事物呢?觀察眼與色,了知非「我」,亦非「我所」。由眼與色接觸而生起的眼識,也非「我」,亦非「我所」。眼識及隨之而生的感受,皆因接觸(phassa)而起,這三者同樣非「我」,亦非「我所」。若能如此觀察,便能從死的領域中解脫。今天,我將討論這簡短且有效的法門。
為何我應教授空性?因為空性將隨涅槃而消逝。即使現在,在佛法中,談論名色(nāma-rūpa)也幾乎消失,人們對其理解不深,因為其中無我亦無眾生。若談及五蘊(khandhas)的生滅,僅有少數人願意關注。五蘊、處(āyatana,指六內處與六外處,即六根與六境)、界(dhātu)以及真諦(sacca真理)皆為空性之法(suññatā dhamma)。未來,甚至沒有人會教授這些內容,還會責難談論此法的人。在五蘊中,無「我」與無「我所」,意即無我無眾生。五蘊的生起與消逝亦無「我」與無「我所」。
〔此處長老以感受來教授空性〕「我感到痛苦」是一種邪見(diṭṭhi意為「見,但總是意指錯誤的見解,無需在前面加上正或邪)。接著,便會執著於此見取(diṭṭhupādāna見取著)並造業(kamma行為)。(參見十二緣起支)。由於感受而生起「我感覺」的錯誤概念,從而引發導向未來生存的三個因(即邪見、見取與業行)。因無法觀照其為空性,緣起的過程便持續不斷,而成為輪迴(Saṁsāra)。若此法滅失,佛法亦將滅失。若未洞察空性,「我」與「我所」將始終伴隨著眾生(「我」是邪見,「我所」是貪愛)。這是因為無法見到空性,從而導致墮入惡趣(duggati)。有人會說「無我」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實際上,無我通向涅槃。
內觀禪修的核心在於觀照與覺察。感受生起又消逝,其消逝證明它非「我所」。隨之而來的貪愛也因此消失,從而了知感受的空性。觀照的智慧(ñāṇa)轉為空性的智慧。貪愛是苦與五蘊的根本因。隨著苦諦之滅去,道智便生起,苦得以止息。因此,佛陀說:「由見空性,遠離死神」,即是涅槃。
以下是要點:通過了知法的生起,邪見得以滅除;通過了知其消逝,貪愛亦隨之消散。若未證得初果,便無法真正理解空性。這種理解並非源於書本知識,而是直接的覺知。例如,當身體出現一種愉悅的感受,通過直接了知其生起,「我」的概念便消失。這只是感受而已,與「我」無關,因而變成空於「我」。同樣地,這感受也非「我所」,因它已消逝。
因此,見到無常即是遠離「我」與「我所」。這便是空性的智慧。反覆觀察,便能成就聖道(magga)。(感受的)生起是苦,(感受的)滅去也是苦。透過對此徹底的了解(pariññā遍知、完全的理解),內觀智慧便能轉為道智。最終,一切生滅之法得以終結。「苦滅盡即是涅槃」(Dukkha nirodho Nibbānaṁ);「貪滅盡即是涅槃」(Taṇhā nirodho Nibbānaṁ)。道智理解苦聖諦,並見到涅槃。(隨著道諦實現,其餘三聖諦亦得以圓滿。《註疏》以渡船比喻:此岸為苦諦,河流為苦因,彼岸為苦滅,渡船為道諦。)無常之法即是無我與無我所的法。因此,通過觀照(思惟)無常,邪見與貪愛便得以消除。
空性主要摧毀邪見,同時亦包括(摧毀)貪愛。觀照觀照諸法(現象)之生起可克服身見(sakkāya diṭṭhi)及斷滅見(uccheda diṭṭhi);觀照其消逝則可克服常見(sassata diṭṭhi)。
備註
[pt01-01-1] | Mogharājamāṇavapucchā Sn. 1122 經集 彼岸道品 https://agama.buddhason.org/Su/Su70.htm |
更新:西元 2024-12-30
據英譯者—鄔達摩比丘交待,此譯文僅能免費與大眾結緣,作為法的禮物(Dhamma Dāna)。你可以在任何媒體上重新編製、重印、翻譯和重新發布這部作品。
中譯聲明:出於法供養之心,試譯此文以饗法友。此譯文是一暫時性版本,會隨時空因緣儘可能訂正誖誤。囿於所學,請十方賢達不吝來函賜教錯謬與未臻完善處;並祈藉此拋磚引玉,眾法友能共襄盛舉,共同圓滿此譯事。 Nanda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