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第 二 章: 無與倫比的人誕生
──降 誕──
釋尊的生年
關於釋尊的生年,現在依然缺少學術上明確的決定。西元一九 三四年(昭和九年)日本的佛教徒,舉行佛誕三千六百年的祝典。它所依據,是 所謂的『眾聖點記』,所以現在的日本佛教徒,是一律以西元前五六六年,做這 個無與倫比的人的降誕佳年。
『眾聖點記』,是齊武帝時,於廣州竹林寺,譯出『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 的沙門僧伽跋陀羅,與它的梵本一起帶回來的附屬記傳。於佛入滅第一年的結集 時,安居期滿,自恣儀式終結後,那個律藏誦出者的優波離,供奉香華,在該冊 裡所記上的一點為第一點,以後於每年的安居時各加一點,繼續做紀年計算它的 經緯,據『歷代三寶記』所記如下開:
『齊武帝世,外國沙門僧伽跋陀羅,於齊曰僧賢。師資相傳曰:佛涅槃後, 優波離已經將律藏結集訖,即於是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華供養律藏,便 下一點置於律藏之前。年年如斯。優波離將欲涅槃,付於弟子陀寫俱,陀寫俱將 欲涅槃,付於弟子須具,須具將欲涅槃,付於弟子悉伽婆,悉伽婆將欲涅槃,付 於弟子目犍連帝須,目犍連帝須將欲涅槃,付於弟子旃陀跋闍。
如斯,師資相付,至於今之三藏法師。三藏法師,持律藏至廣州,臨由舶上 ,反還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羅。羅,以永明六年,與沙門僧倚一同,於廣 州竹林寺譯出此善見律毗婆沙。因共安居,永明七年庚午歲七月半夜,受自恣竟 ,如前師法,以香華供養律藏訖,即下一點,於是年計之,得九百七十五點。點 即一年也。』
即,當釋尊逝世的第一年安居結集的會座終結時,由該優波離在眾人之前敬 謹地記下第一點,爾來九百七十五年之間、師資相繼繼續點記,的確是很可敬佩 的淨行,並藉這個來樹立佛誕佛滅的紀年,從該傳說的性質來說也是至當的。而 且,它與學術研究的諸結果,相距也很短。所以,我們想在等學術研究確定這個 無與倫比的人的生年之前,現在暫且根據這個『眾聖點記』,姑且以西元前五六 六年做佛誕的紀年。
那麼,這個人的誕生,是在由今天起二千五百餘年的昔時,在什麼地方、怎 麼樣發生的。古經之一說:
『有一個人,出現於這個世間,的確是很可慶幸的。那一個人,是什麼人? 他就是如來,就是應供、正等覺者。』
那一個人的誕生,是怎麼樣的經過。我們以很遠的後來的佛弟子身份,對於 此事,必須要以適合於我們的方法,重新將它尋找。
『他不是生下來就成為聖者』
我在前面說過,為著要瞻仰這個無與倫比的人活 生生的形象,為著要用我們的耳朵聽這個人活生生的聲音,除了向阿含部諸經裡 去找以外,沒有別的方法。它那裡,有釋尊親自回顧他本身所經歷的路徑,而為 弟子們述懷他的體驗的幾部經典。有時,很具體地敘述出家前他的生活是怎麼樣 ,又關於出家的動機是什麼,也很明確地以他的話語告訴他們。於某部經典,他 淡淡地說,在年輕力壯時,進入於出家行乞沙門生活的經緯,或者反覆詳細地述 說,他坐在那菩提樹下,終於達到最後解脫的前後情形。可是,我們在那些述懷 的任何一個,都找不到有關這個人的誕生所說的可靠章句。那個並不是沒有理由 的。
關於它,我想起了『經集』的一節有下開的一句:
『不是因出生而為聖者。也不是因出生而為非聖者。人們是因他的行為而為 聖者,因他的行為而為非聖者。』
這是,這位大師給人類帶來的教示,即佛教的根本原理之一,『業』即廣義 的行為,人們的身、口、意的一切所作。結局─業報會在該人身上結實,這就是 自作業自得果。『自作惡自污、不自作惡自淨。各人自淨、自不淨。人不能使他 人淨。』那部『法句經』的一句所說的,也不外是這種意思。
從這事的反面來說,就是任何人的生涯,都不是由他的出生來決定的。並不 是因他的出生,而註定為聖者,也不是因他的出生,而註定為下賤人。素質和環 境,雖然不能不說是左右各人人生行路的要因。可是,更重要的條件,必須是在 於他自己的所作所選擇的是什麼─所志願的是什麼,所說的是什麼,所作的是什 麼。這些決定了他做人的生活方式。釋尊所依據的立場,不是預定說,也不是宿 命論,而是業感緣起。自己不作惡,自己為淨人;自己積善行,自己為聖人。所 以,人並不是因出生而為聖人,同時也不是因出生而為非聖人。
既然這樣,那麼釋尊告訴他的弟子們的,有助於他們的人生向上的話語,一 定不是他的出生和他的門第,應該說不關於出生,是關於行為。一定是說我是這 樣地想,是這樣地做,是這樣地建立我的人生。
『智慧深的、有賢慮的、能辨別正道與非道,而達到最上義的人,我叫這種 人做聖人。』
『像宿在蓮葉上的露珠那樣,像放在鐵錐尖端的芥粒那樣,不為種種欲所污 染的人,我叫這種人做聖人。』
『不用粗暴言語,經常說充滿著教訓的真實話語,不用言語使任何人生氣的 人,我叫這種人做聖人。』
『於有惡意的人們當中沒有惡意,於手執刀杖的人們當中溫柔,於執著很深 的人們當中沒有執著的人,我叫這種人做聖人。』
『人不能夠因他的風采和姓名而為聖人。具有真實和正法的人,他是有幸的 ,他纔是真正的聖人。』
釋尊如是想,如是行。而他自己,又成為如是的聖人,所以他教他的弟子說 :『你們也要向這條路走去。』也同時這樣地招呼我們。阿含部的諸經所記載的 是聖人的釋尊,為他的弟子,講說所應該遵奉的教示,指示他們所應該踐行的道 ,垂示他們所應該瞻仰的楷模的。他們的回憶絲毫不敢有所違背地加以結集傳承 ,所以,我們現在,假如不能夠在該經典中,找到有關佛陀的誕生的可信憑章句 ,至少不是沒有理由。
關於空想的傳說類型
因此,在釋尊的四大事(誕生、成道、最初的說法、 入滅)中,特別是他的誕生,便深深地被關閉在傳說和空想中。
而那些空想的傳說,大體上被一種意圖所貫穿。該意圖,是將這個人加以聖 化,以為出現這樣卓越的大師,除非來自崇高地方,並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無 與倫比的人是不會出生在這個世間的。或者,他是因為從幾劫的過去世連綿不斷 的積功累德,纔會有這個無等、無比的世尊產生。那個時代的人們,會那樣想, 毫不足怪。因為,在那個時代的那種想法很普遍。
有一個思想家檢討古代印度人的想法,批評它說:『他們都是朝背看的。』 意思是,對於所碰到的不可理解的特優特劣之人物,和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尋找 理由時,一定要向過去去尋求。譬如,在這裡有一個很富裕有福氣的人。那是值 得人們所羨慕的,所以不得不發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地富裕,而且為什麼會這樣 地有福氣。在那個時候,他們都是『朝著』過去世去看,去尋找它的理由。
對於這位大師,也同樣在尋問這超絕比類的聖人是怎麼樣地出生時,他們便 立即向老遠的過去世去尋求他的因緣。──『佛、世尊、如來、應供、正覺者、 是於無量百千萬劫勤修諸行的』──而關於這個聖人的前生因緣故事『本生譚』 的龐大篇幅,不久便在經典中占有了它的地位,那個跟馬太傳福音書,在它的第 一章很漫長地記載著『阿伯拉罕之子、大衛之子、耶穌.基督的家譜』是同出於 一軌的。那裡有被古代人共通想法所『踏得很堅固的路』。所以我們要知道『老 往過去世看』的,並不限於古代印度人。
從舊佛傳的記載看,關於這位大師的神聖受胎、華麗隆誕,也可知那是由古 代的人們所喜歡的類型傳說和空想,很顯著地加以聖化操作的。『菩薩,以正覺 自兜率下,託於淨飯王第一大妃,摩耶夫人右脅,住已。是時,大妃於睡眠人, 夢見有一六牙白象。其頭朱色,以七支挂地,以金裝之牙,乘空而下,入於右脅 。』這無疑地,是古代的人們廣汎地為聖化所愛用的空想類型之一而已。因為他 們並不以為,這樣地神聖的存在,會跟常人一樣,由單純的夫婦交合而出生的。
那麼,能夠怎麼樣想呢?關於它的想法類型,已經在他們的周圍就有了準備 ,只要他們將它套上其中的一個就好。銳敏的觀察家,在讀舊佛傳本身時,就可 以在那裡看到那些想法的類型。譬如,佛傳之一讓占夢的婆羅門這樣說:『所夢 的瑞相,我當具說。如我所見,往昔神仙諸天於經書典籍所載。……若母入於夢 ,見日天入於右脅,彼母所生子必為轉輪王,若母入於夢,見月天入於右脅,彼 母所生子,必為諸王中之最勝。若母入於夢,見白象入於右脅,彼母所生子,於 三界為無上尊,能利諸眾生,怨敵悉皆平等,度脫千萬眾生超出煩惱深海。』又 ,能夠廣汎觀察的人,也當然可以知道,這些空想的傳說,是使古代的所有聖者 們莊嚴化的很普通手法。
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例子之一是耶穌.基督的母親瑪利亞以處女而懷胎的那 個傳說。但是,關於那些傳說,現在不想再加以檢討。不過,基督教徒中有良識 的人們,能越過那些古代傳說,想使對於耶穌的信仰能更加活在近代,而費了很 多努力的形跡,對於我們佛教徒,也應該將它當做他山之石而加以學習。
關於誕生偈
關於釋尊的誕生,對於我們最親近,而且最莊嚴的傳說,是那 個以『誕生偈』為中心的言論。那是──佛陀誕生後,即周行於四方各七步,以 右手指天,以左手指地,獅子吼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們還年少時候 ,頭一次所接觸到關於大師的傳說,就是它。在被春天美麗野花所裝飾的花朵寶 座裡,用手指著天和地而站立著的誕生佛,我用甜茶洗濯他。這是在我生涯中, 有關這位大師的最初回憶。而那個回憶是不是也是單純的空想產物而已呢?
對於它的回答,也同樣必須一應是『然也』。因為據我們所知道,文獻資料 傳說最初出現的,是過去佛的故事。於那裡,首先被傳述的,是有關毗婆尸佛的 故事,它說該過去佛的降誕,就是這樣。其次有關其他過去諸佛的誕生也同樣。 為諸佛的常法,依照同樣方式將它構造的。而最後,瞿曇佛(釋尊)的誕生也同 樣,為諸佛的常法也是這樣的。
即,於這裡也同樣,首先產出的是類型,並依照類型的常法,在不久被演繹 成為佛陀的誕生事蹟。這種論理,也同樣是古代人們的常套做法,這些對於他們 雖然很有魅力,可是在所要求更嚴密的合理性和實證性的近代人們的面前,它已 經不起批判,這一點我們不能不虛心坦懷地加以指出承認。
不過,我們也同時應該要知道,該莊嚴的『誕生偈』所表現的,對於這位大 師,絕不是無關的。近代的我們,對於剛生下的嬰兒會獅子吼的佛傳,不能做單 純的接受。可是,我們應該要想起釋尊在他的大悟後不久,說出這種話語。那是 ,他離開菩提樹下,要前往婆羅捺的鹿野苑途中的事。偶爾在路上碰到外道叫做 優波迦的問他,『你是什麼人的弟子?信奉什麼人的教法?』時,釋尊毅然回答 他,用偈這樣地說:
那是佛陀本身在他初轉法輪(最初的說法)以前所作的自覺宣言。成為該自 覺內容的不外是為一切智者,一切勝者,於人天世間沒有比類的正覺者。換言之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也不外是釋尊對於為人的最高方式的佛陀的自覺表 白而已。所以,邇後瞻仰頌讚這位大師的人們,經常讚頌他是『無等、無比』, 或『人中的最勝』。古經也這樣說:『有一人,於世間,為無等、無比、人中之 最勝者。該一人為誰?就是如來、應供、正覺者。』
他所以能夠成為這種最高存在,是因為他求道,長時間精進,終於在菩提樹 下大悟。這是可信憑的資料所告訴我們的。無論如何,這個人,是無等、無比, 而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存在,無與倫比。而這個無與倫比的人,是在距今二千 五百餘年的古時,跟我們一樣,為「人」而誕生於這個地上的。也只有這樣,才 使我們超越一切的傳說和空想『好幾次地將它回想,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