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第三章《法句經》諸種漢譯本之比較

第三節 《法句經》各種譯本故事內容之比較


  由以上各種譯本品目之對照以觀,北傳《法句經》,《法句譬喻經》,
《出曜經》等,雖然品目比南傳《法句經》多出十餘品不等,然大抵均以南
傳法句為底本擴編而成,且在翻譯之初,譯者顯然已滲入自己主觀之見解,
並融入中國之風俗民情,將故事本土化了,使之更適合中國人閱讀,因此往
往同一偈頌,在南傳的法句故事裡與北傳之《法句譬喻經》、《出曜經》裡
所載之故事內容大異其趣,或者類似的故事卻出現在不同的品目或偈頌當
中,茲舉數例:

一、<愚闇品>(南傳<愚品>)

  「有子有財,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有子財。暑當止此,寒當止此, 愚多預慮,莫知來變,愚矇愚極,自謂我智,愚而勝智,是謂極愚」(北傳 法句,<愚闇品>第十三第4~6頌)

  在《法句譬喻經》的故事如後:   「昔佛在舍衛國,時城中有婆羅門,年向八十財富無數,為人頑闇慳貪 難化,不識道德,不計無常,更作好舍,前茅後堂,涼臺暖室,......時婆 門恒自經營,指授眾事,佛以道眼見此老翁命不終日當就後世,不能自知而 方匆匆,形瘦力竭精神無福甚可憐愍,佛將阿難往到其門慰問老翁得無勞倦 ,今作此舍,皆合所安。老翁答言:前茅待客,後堂自處,......佛語老翁 :久聞宿德思遲談講,偶有要偈,存亡有益,欲以相贈,不審可小廢事共坐 論不也。老翁答言:今正大懅,不容共語,後日更來當共善敘,所云要偈便 可說之,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有子有財,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有子財 。暑當止此,寒當止此,愚多預慮,莫知來變,愚矇愚極,自謂我智,愚而 勝智,是謂極愚」』婆羅門言:善說此偈,今實太懅,後來更論之。於是 世尊傷之而去。老翁於後自授屋椽,椽墮打頭,即時命過......佛去未遠便 有此變。佛到里頭逢諸梵志有數十人,前問佛言,從何所來,佛言屢到死翁 舍,為翁說法,不信佛語,不知無常,今者忽然已就後世,具為諸梵志更說 前偈義,聞之須然即得道跡。於是世尊而說偈言:『愚闇近智,如瓢斟味, 雖久狎習,猶不知法,開達近智,如舌嘗味,雖須臾習,即解道要。愚人施 行,為身招患,快心作惡,自致重殃。行為不善,退見悔 ,致涕流淚,報 由宿習。』時諸梵志重聞此偈,益懷篤信,為佛作禮,歡喜奉行。」 (註二)

  同此一偈,在南傳巴利本的故事是這樣的:   昔舍衛城有一富翁叫阿難達,家財萬貫卻為富不仁,慳貪成性,從來不 肯布施分文,還常對他的兒子慕拉席力說:「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很富有就恣 意浪費,你仍然要不斷積聚,否則財富會越來越少。」他的兒子慕拉席力於 是也漸漸養成了慳吝的習性。阿難達漸漸老了,臨終前,他將五罈黃金埋在 他家的地下,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他的兒子慕拉席力。阿難達去世後不 久即投生到離舍衛城不遠的村落一個乞婦的家中,乞婦自從懷孕開始即諸般 不順,乞討的收入日漸減少,村人都認為乞婦和她肚裡的胎兒,他們之中一 定有一個是邪惡的,就將乞婦趕出村落。乞婦離開村子之後,生了個兒子, 長得「其貌不揚」,讓人看了就起厭惡之心,如果是乞婦自己一人去乞討, 還可以像從前那樣,乞到一些食物,但如果帶著兒子一起出去,每一次都空 手而回,所以,當她的兒子稍長,足以自謀生計時,乞婦就叫兒子自己出門 去乞討。有一天,當他走到舍衛城的時候,他突然憶起了自己的老家和前世 的種種,他下意識地走進了自己前世的家中,他的孫子──他兒子慕拉席力 的兒子,當時還小,看到乞兒醜陋的面貌,嚇得嚎啕大哭,僕人聞聲跑來將 小乞兒──阿難達的再生,打出門去。

  佛世尊舒金色臂觀到此段因緣,就將乞兒帶回並告訴他過去生中的種種 ,同時派人請慕拉席力來至佛所,當佛陀告訴慕拉席力,這個小乞兒就是他 過世的父親時,慕拉席力豈肯相信,佛陀就叫乞兒到慕拉席力的家中,指出 生前埋藏五罈黃金的地點,慕拉席力終於相信此事,並向佛陀懺悔,虔誠的 皈依佛陀座下。

  世尊即說偈言:「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

  上開《法句譬喻經》<愚闇品>第十三頑闇慳貪的八十老翁,猶興茅舍 ,旋被屋椽墮地打死的故事,卻出現在《出曜經》的<無常品>中,但故事 卻簡略多了:   「暑當止此,寒雪止此,愚多豫慮,莫知來變。昔有長者造立屋舍,春 秋冬夏各立堂室,任情自用,不奉禁戒,......財富無數,慳貪不施,亦不 給予沙門婆羅門,亦不信有今世後世,放意自恣,慳貪難化,不識道德,不 計無常,更作好室,前茅後堂,清涼之臺冬溫之室,東西起舍數十餘間,刀 風解形,忽然無常,佛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見此長者卒便命終,存在之日無 有慈恩加被眾生,但有勞役於餘人民,......爾時世尊在諸大眾中,...... 尋集大眾而說頌曰:『暑當止此,寒雪止此,愚多豫慮,莫知來變』時諸會 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而同偈頌「有子有財,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有子財。暑當止此,寒 當止此,愚多預慮,莫知來變,愚矇愚極,自謂我智,愚而稱智,是謂極愚 。」部分文字稍有變異,亦出現於同經(《出曜經》)<無常品>第一,另 一個不同的故事單元:   「昔佛在毗舍離獼猴池側高講堂上,爾時眾多童子等善知射術,筈筈相 柱於射術上彼最為第一,自恃高族與世無雙,處閰浮利內無及我等,正使有 憂慮者,子今與世無雙,豈有姦賊侵欺我等,......各相憑俟竟不自濟,無 常對至迸在異處,......與流離王共鬥以箭相射,或殘眉毛或殘鬚鬢,無所 傷損,流離王尋欲退還,諸臣前諫諸釋種等,奉行戒律皆成道果,雖有射術 無所損害,時流離王漸皆前進諸釋退還,固守城門遣使白佛,...... 世尊告曰,若開門者有傷損,不開門者無所傷損,......其中釋種宿緣牽者 皆稱開門,無宿緣者承如來教不肯開門,舍馬釋種先在城外,與流離王戰殺 七萬眾生,拔象牙傷殺無數眾生,舍馬釋種語流離曰:室婢生子要莫退還, 須我入城更備戰具,是時城中諸釋,聞舍馬傷害人不可稱計,即遣喚舍馬釋 呵止責數,『非釋自稱釋,污染我釋種,汝今已毀名,速出國去不須住此城 ,速去不須住』時舍馬釋即出城去......時流璃王復逼城門,時麼訶男釋語 流離王曰:『聽我一願,若見許者便當自陳。』......『聽我入水經時,令 諸釋種各得兔脫』,時麼訶男釋即入水以髮繫樹根沒死水底,時諸釋種皆得 逃走,時流離王遣人入水看......尋入水云,麼訶男釋已死於水,時流離王 取七萬釋種成須陀洹果者,生埋在地暴象踐殺,宿緣對至無所恃怙,爾時 世尊語毗舍離諸童子等:『空可為地,地可為空,宿對因緣,不可逃避。』 以此因緣,尋究本末,為後世眾生現示大明,亦使正法久存於世,在大眾中 而說頌曰:『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此所迫,無親可怙。』時諸四輩之眾 ,聞佛所說,歡喜而去。」(註三)

  而與南傳<愚品>首富阿難達(譯音)類似的故事則出現於《出曜經》 <欲品>第二之中:   「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為財愛故,害人亦自害。」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長者名曰難陀,饒財多寶,金銀珍寶 ,......服飾田業不可限量,居一國之富無有過者,雖處榮富無有信心慳貪 妒嫉,......虛空上安鐵籠疏,恐有飛鳥食噉穀米,四壁牆下以白噤泥,恐 鼠穿穴傷缺財物,然彼長者無常對至,唯有一子名栴香,即喚子前敕告曰: 『......設我無常後所有財寶七珍之具勿妄費耗,亦莫施與沙門婆羅門,有 乞匈者莫持一錢施與,此諸財寶足七世父母食噉。』作此教敕即取命終,即 生舍衛城中處盲栴陀婦腹中,經八九月出生在外,生盲無目,......爾時 世尊將侍者阿難,在祇洹精舍門外經行,奮手而說曰:『禍災禍災。』是時 阿難叉手長跪白佛言:『向者世尊稱言禍災,有何因緣,願聞其意。』 佛告阿難:『汝頗聞舍衛城中有長者不耶。』阿難白佛:『舍衛城裡曾有 長者久以命終。』世尊告阿難:『此長者神還處舍衛城裡,為盲栴陀婦作子 ,生無兩目,昔所居業豪富無量,觀者斯為所在,象馬七珍不可稱計,然復 慳貪妒嫉禁忌,是故曰禍災。』......是時盲母養兒年八、九歲,堪能行來 ,母以杖一枚食器一具而告子曰:『吾今養汝堪能行來,宜求自活,不須住 此,吾亦無目復當乞求以濟餘命。』此盲小兒家家乞求,漸至栴檀香長者家 ,......時守門人......即前捉手遠擲深坑,尋傷左臂復打頭破,所乞飯食 盡捐在地,中有臨坑見者堪憐愍傷,往語盲母,時母聞已柱杖,到盲兒所抱 著膝上,而說頌曰:『汝今有何愆,子今速說之,與誰誰與子,遭此苦厄難 。』......爾時世尊慈育眾生如母如父,興大慈悲欲有所濟,過食後著衣端 嚴,比丘僧前後圍繞,入舍衛城至栴檀香長者門外,爾時城裡長者人民,見 如來非時入城,必當有緣,或能演說過去當來現在事,盡共翼從隨如來後, 普共至栴檀香門外,至盲小兒所,......爾時世尊告小兒曰:『汝是難陀非 也?』小兒報曰:『實是難陀』。佛復重問是難陀耶,即報佛言即是難陀, 其城中人民聞佛小兒相問字,皆共愕然,云何難陀長者乃受此形,爾時 世尊欲與栴檀長者拔地獄苦、除慳貪心、安立福田,佛告栴檀香而說偈言: 『昔父今難陀,慳貪意纏裹,本不造善行,遭此眾苦惱,設當從此終,當入 無擇獄,成惡眾生室,繫以宿緣強。』爾時栴檀長者悲泣墮淚,不能自止, 頭面禮足前白佛言:『唯願世尊慈愍見憐拔濟罪根......』爾時世尊為彼 長者默然受請,時世尊明清旦著衣持缽,比丘僧前後圍繞至彼長者家,各次 第坐,長者躬自行水清淨飯食,供養飲食已訖,論講如來深奧之藏,...... 爾時長者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世尊呵難陀長者而說此 偈:『愚者喪財貨,亦非自為己,愚者貪財貨,自沒溝為獄,如是貪無利, 當知從痴生,愚為此害賢,首領分于地。』......時諸大會聞佛所說,歡喜 而去。」(註四)

二、<述千品>第十六(南傳<千品>第八)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誦多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這一偈誦,北傳《法句譬喻經》<述千品>第十六有這樣的故事:昔 佛在舍衛國,有一長老比丘,字般特,新作比丘,稟性闇塞,佛令五百羅漢 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國中四輩皆知其愚冥,佛愍傷之,即呼著前 授與一偈,『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時般特感佛慈恩,歡 欣心開,誦偈上口,佛告之曰:『如今年老,方得一偈,人皆知之不足為奇, 今當為汝解說其義,一心諦聽。』般特受教而聽,佛即為說身三口四意三所 由,觀其所起,察其所滅,三界五道輪轉不息,由之昇天,由之墮淵,由之 得道,涅槃自然,分別為說無量妙法,時般特豁然心開,即得羅漢道。爾時 有五百比丘尼別有精舍,佛日遣一比丘為說經法,明日般特次應當行,諸尼 聞之皆豫含笑,明日來者,我等當共逆說其偈令之慚愧無所一言,明日般特 往諸比丘尼,大小皆出作禮相視而笑,坐畢下食食已澡手請令說法,時般特 即上高座自慚否曰:『薄德下才,末為沙門,頑鈍有素,所學不多,雖知一 偈,粗識其義,當為敷演願各靜聽』諸年少比丘尼欲逆說偈,口不能開,驚 怖自責稽首悔過,般特即如佛所說,一一分別身意所由,罪福內外,昇天得 道,凝神斷想入定之法。即時諸尼聞其所說甚怪其異,一心歡喜皆得羅漢道。 後日國王波斯匿,請佛眾僧於正殿會,佛欲現般特威神,與缽持隨後而形, 門士識之留不聽入,『卿為沙門,一偈不了,受請何為,吾是俗人,由尚知 偈,豈況沙門無有智慧,施卿無益,不須入門。』時般特即住門外,佛坐正 殿,上行水已畢,般特即擎缽申臂遙以授佛,王及群臣、夫人、太子、眾會 四輩,見臂來入不見其形,怪而問佛是何人臂,佛言是般特比丘臂也,近日 得道,向吾使持缽,門士不聽來入,是以申臂授吾缽耳,即便請入威神倍常 ,王白佛言:『般特本性愚鈍,方知一偈何緣得道?』佛告王曰:『學不必 多,行之為上,般特解一偈義,精理入神,身口意寂淨如天金,人雖多學, 不解不行,徒喪識想,有何益哉?』於是世尊即說偈語: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 一義,聞行可度。雖誦多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佛說偈已,三百比丘得阿羅漢道,王及群臣夫人太子,莫不歡喜。」 (註五)

  而此偈在南傳的故事是這樣的:

     <尊者昆得利給喜>   「彼誦百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法句,聞已得寂靜。」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這兩偈法句,是佛陀住在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對昆得利給喜尊者所說 的。

  在王舍城,有一個富翁的女兒,她的名字叫做昆得利給喜,過的日子非 常舒適。在她十六歲的時候,已經長得美麗動人。有一天,她瞥見一個即將 被帶去行刑的小偷,她立刻愛上他。於是她的父母就付錢為小偷贖身,讓他 們結婚。雖然她深愛她的丈夫,但是因為他當過小偷,他只是喜歡她的財產 和珠寶。

  有一天,他叫她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貴的珠寶,他要帶她去拜山 神。因為山神曾經在他將要被殺時救他的命。

  於是她穿戴好,跟著他去。當他們到達山頂時,小偷露出邪惡的笑,說 :「我要殺了你,並且要妳的珠寶。」

  她願意讓他奪她的珠寶,只請求他不要傷害她的生命。可是,一點兒也 沒有用,他不肯聽,堅持一定要殺她。

  她醒悟過來,如果沒有辦法離開她的丈夫,就一定會被殺。所以她就溫 柔地告訴他說:「我們結婚相處過一段時間,如果一定要殺我,請讓我再最 後一次禮拜你。」他高傲地站著,任由她恭敬地繞行,走到第三圈時,她在 他背後停下來,猛然將他推向懸崖。她心裡想著:他應該死的,這不是我的 錯誤。

  她的丈夫死了以後,她不想回家。於是,脫下她所有的珠寶,掛在一棵 樹上,決定走她自己的路。

  她不知道何去何從,漫無目標地走著。她來到了一個外道女眾苦行者的 地方,就跟著苦行者出家。

  她們指導她一千個辯論必勝的技巧。由於她聰穎過人,不久就學成了。

  然後她的老師們告訴她說,可以出去外面,找人辯論,如果辯輸的話, 就當對方的學生,繼續跟他學。

  昆得利給喜到過許多地方,跟很多人辯論過,每次辯論,她都得勝,因 此名聲大噪。

  有一天,她到了舍衛國,進城托缽之前,她堆起一些砂,用樹枝豎立一 個告示牌,上面寫著:如果有人要與我辯論,就請推倒這個樹枝。

  很多小朋友圍繞在那邊玩,舍利弗看到了,就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小 朋友說有人要辯論......

  舍利佛說:「你們就可以把這個告示牌推倒。」

  小朋友們說:「我們害怕,我們不敢。」

  舍利弗說:「你們不要害怕,我來辯論就可以了。那個人回來的時候, 你們告訴她,我住的地方。」

  她回來時,看到砂堆上倒下的樹枝,就罵小朋友們:「為什麼推倒樹枝﹖ 你們太小,我不想跟你們辯論。」

  小朋友說:「不是我們做的,是一個出家人的意思。妳可以去他那兒找 他。」

  昆得利給喜去到舍利弗那裡,問道:「是不是你推倒樹枝﹖」

  舍利弗說:「我叫小朋友推倒的,是我要跟妳辯論。請妳先提出問題, 由我來回答。」

  於是,昆得利給喜問了一千個問題,舍利弗毫不遲疑地回答了這一千個 問題。

  輪到舍利弗提問題了。

  舍利弗第一個問題問說:「第一個是什麼﹖」

  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說:「這個問題,從來未曾聽過,好像是咒語 一般。」

  舍利弗說:「這正是佛陀的咒語。」

  昆得利給喜說:「請告訴我,這是什麼意思﹖」

  舍利弗說:「如果妳也像我們這樣出家,我就可以告訴妳。」

  舍利弗就請比丘尼們讓她出家,她出家以後,舍利弗就告訴她答案─一 切眾生食為主。

  不久之後,她就成了阿羅漢。

  之後,比丘們問佛陀:「比丘尼昆得利給喜只聽了少許的法,就証得阿 羅漢,可能嗎﹖」

  比丘們並且說:昆得利給喜在變成苦行者之前,還曾經贏過她的小偷丈 夫。

  佛陀說:「我們如果聽了一千句沒有意義的話,倒不如一句有益的話。 贏過外面的小偷,不如贏過內心的雜染。」

  於是佛陀說出這兩偈法句:   「彼誦百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法句,聞已得寂靜。」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這教說令許多人深獲利益。

  而上開般特比丘的故事,在南傳《法句經》裡則出現於<不放逸品>第 二,第二十五頌:「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且其故事內容更較北傳詳細:

  在王舍城有一大富人家的女兒,因為父母的嚴厲管束,禁止女兒與外界 來往,反而促成了女兒與家僕的一段戀情,進而畏罪私奔,兩人到了一個不 為人知的地方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之後妻子懷孕了,臨盆之前,她想到夫 妻兩人要撫養一個小孩很辛苦,於是建議丈夫一起回到她父母身邊,做丈夫 的唯恐主人怪罪,遲遲不敢答應妻子的請求,妻子也知道丈夫的顧慮,但自 己究竟是他們親生的女兒,無論如何,父母還是不會為難她的,主意既定, 於是她將家中整理一番,並請鄰居代為轉告她丈夫,就獨自回家去了。誰知 在路上孩子就出生了,所幸丈夫即時趕來,兩人認為已無回家的必要,就相 偕踏上歸程,並將那在路上出生的嬰兒取名叫做『路』(Panthaka )。

  不久,她又再度懷孕,一切經過如同上次一樣,第二個男孩同樣地在回 父母家的路上出生,於是老大取名『大路』(摩訶槃陀伽Mahapanthaka), 老二取名『小路』(周利槃陀伽Culapanthaka),夫妻倆帶著兩個孩子又回 到原先居住的地方。

  小孩漸漸長大,看到別的小孩有很多叔叔、伯伯,就問他們的母親:「 我們沒有親戚嗎?」「是的,孩子,在這裡我們沒有親戚,但是在王舍城, 你有一個非常富有的外祖父,以及很多的親戚在那兒。」「那為什麼我們不 到那兒呢?」兒子問道。夫妻倆經過一番商議,終於帶著兩個兒子回到王舍 城。她請人送信給自己的父母,告訴他們已帶著兩個兒子回到了故鄉,她的 雙親聽到這個消息後如此說道:「在生命的輪迴中,誰不曾互為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呢?只是,在這一世中他們那麼深地傷了我們的心,要再讓他們 生活在我們眼前,已是不可能的事,叫他們帶著這些錢到他們喜歡的地方去 過活,不過,還是讓他們把孩子送到這兒來吧!」於是夫妻倆不得不依著雙 親的意思將兩個孩子託付信差,帶著雙親給的錢,傷心的離開王舍城。

  兩個孩子在外公、外婆家漸漸長大,小路還小,大路卻已能和外公一塊 兒去聞佛說法,因為常親近佛,聆聽法音,心中乃升起出家的念頭,外公得 悉非常高興,就帶大路去跟隨佛陀出家,大路出家後,十分精進,而且深解 佛陀教法之義諦,不久即証得阿羅漢果,並度他的弟弟--小路出家,然而 小路生性闇鈍,大路教他一個偈頌:「注視著佛陀的光耀,讚嘆佛陀的光明 ,如清晨紅蓮之綻放,亦如麗日中天。」小路花了四個月仍學不會此偈,原 來在迦葉佛時代,小路曾經是個聰敏慧黠的出家人,因為開玩笑的模仿一位 遲鈍比丘的模樣,妨礙了那位比丘因被嘲弄而不願再學習,也不願再複誦他 所學,由於此一業因,小路此世生為呆鈍之人,每每學了一字就忘了前面所 學的一字,如此四個月過去了,即使他很努力的學,還是記不得那個簡單的 偈誦,大路只好對他說:「花四個月的時間都不能記好一個偈,如何能做好 一個出家人呢?你還是離開吧!」然而小路喜愛佛法,並不想還俗過在家的 生活。

  有一天耆婆長老前來邀請佛陀和他的弟子們明日去接受供養,大路負責 安排僧眾應供的執事,就將小路排除,不令前往,小路知道後非常傷心,他 想:「尊者接受那麼多比丘應供的事宜,獨獨將我除外,顯然我兄長對我已 失望透頂,我留在僧團還有什麼意義?倒不如還俗回家,多行布施等善行, 過在家生活。」隔天清晨就離開僧團準備回家,佛陀在這天清晨以神通觀察 娑婆世界,得悉此事,就比小路更早到他所經過的路上,並在門前漫步,小 路看見佛陀就前去頂禮,佛陀問明原委,就叫小路到佛陀身邊學習,佛陀以 佈滿千輻輪的細軟手掌撫摸小路的頭,並將他帶到小香屋,讓他在跟前坐 下,而後佛陀用神通變化一塊淨布給小路,對他說:「小路,你好好留在這 裡,面對著東方,用心的搓揉這塊布,並隨時記住一句話:『把污穢除去, 把污穢除去』。」

  應供的時間到了,佛陀率領比丘眾到耆婆長者家中,坐在已舖設好的座 位。而小路也面對著太陽坐著,邊搓邊念:『把污穢除去,把污穢除去』, 但那塊布被他一搓,竟愈搓愈髒,於是他心想:「這塊布原是非常乾淨的, 因為我的緣故,改變了它原來的樣子,變得這麼髒。因緣和合的事物的確是 無常的!」他心中於是產生了對變異、毀壞的深切體悟。佛陀知道小路心中 的感受,就以神通力再進一步對他說:「小路,這塊布因為灰塵而弄髒了, 你不想想你心中也有如塵灰般激動不穩的情感嗎?去除掉這些」並說偈言: 「貪著是塵垢,亦非真塵垢,塵垢乃貪著,住於佛陀正法之比丘,不為塵垢 所縛。瞋恚是塵垢,亦非真塵垢,塵垢乃瞋恚,住於佛陀正法之比丘,不為 塵垢所縛。愚痴是塵垢,亦非真塵垢,塵垢乃真愚痴,住於佛陀正法之比丘 ,不為塵垢所縛。」   佛說偈已,小路立即體悟證果,同時具足四無礙解,一切三藏的義理全 了然於心,事實上,小路過去生中曾是個國王,當他繞城巡行時,汗水從他 的額頭淌下,他用乾淨的布一拭,布變髒了,他心中有所感:「因為這身體 ,如此乾淨的布改變了它的形態而變髒了,因緣和合的事物的確是無常的。 」因為對無常的思惟,成就他開發智慧的重要助緣。

  (在耆婆長者家),長者為佛陀送上供水,佛陀用手蓋住他的缽,問道 :「還有比丘在寺院中嗎?」大路尊者答道:「世尊,沒有比丘在那兒了。 」

  佛陀對耆婆長者說:「還有,還有。」

  於是耆婆長者差遣一人前往寺院一探究竟。

  那時在寺院中的小路尊者想:「我兄長說寺院中已無比丘,我要讓他們 看看尚有比丘在此。」於是,整個芒果園到處是比丘眾--有人在縫製僧服、 有人在染衣、有人在閱讀,所變化出來的一千個比丘各自做著不同的工作。 打探消息的人一看這一情景,回來報告耆婆長者說:「主人,整個芒果園到 處是比丘僧,小路尊者也在那兒」小路尊者變化出一千個像他一樣的比丘 後,就坐在美麗的芒果園,等著接受邀請。佛陀對那回消息的人說:「你到 寺院裡去說佛陀傳喚小路尊者」他去之後,依此傳喚,誰知一千張嘴竟都回 答:「我是小路,我是小路。」那人再度回來說:「世尊,他們每個人都叫 小路尊者。」世尊告訴他說:「你再去,看誰第一個說『我是小路』的,你 就抓住他的手,其他的就會消失不見了。」他照著做,一時一千個比丘都不 見了。小路尊者就和他一道前往耆婆長者的家。

用齋結束時,佛陀傳喚耆婆長者,對他說:「耆婆,握住小路尊者的缽, 他將為你說齋後的祝願與開示。」耆婆依教奉行,小路尊者即如年輕的獅子 般,以三藏的甘露法義做一次如獅子吼般的飯後祝願與開示,而後,佛陀即 離坐,率同僧眾回到精舍。

  傍晚時分,比丘們聚坐一處,論佛威德,大家都認為無上正等正覺佛世 尊,只在一頓飯之間就令小路尊者證得阿羅漢果,同時具足四無礙解,了解 三藏法義,佛陀的威德不可思議。

  佛陀在小香屋以清淨無礙眼觀知此事,就出小香屋來到法堂中央,佛光 四射,即開示大眾:「比丘們,小路尊者不只此世是呆鈍的,過去生亦是如 此,而且他亦不只是此世依止我,過去世亦依止我,不過過去生我使他獲得 世間的財富,現在則令他擁有出世間的財富。」

  比丘們於是要求佛陀詳述過去的故事:昔時,波羅奈城有一個人到竺剎 尸羅大學求學,因為為老師服務,在五百個求學者中,他成為師長的學法住 校生,從為老師按摩腳到所有的事他都做,但因為他呆鈍,並沒學到任何東 西,老師心想:這學生對我幫忙太大,我有心教導他成為有學養的人,卻因 為他的資質不夠而不能,但為了回報他對我所做的一切,我要為他創編一個 咒語。

  老師帶他到林間,將所創編的咒語--努力,努力,為何如此努力?對 此,我很清楚,我很清楚--重覆地教了他好幾百次。之後對他說:「人一 旦擁有一項技藝是永不會忘失的,去吧!好好記住這咒語,每天要不斷不斷 地背誦,不要忘記了。」說完就送他回家了。

  當他回到波羅奈城的家中,母親以極高的敬意與榮耀,心想:「我的兒 子已學成回來了。」

  當時,波羅奈的國王想要了解民情,並想了解百姓對他治理國事的看 法,有一天就微服出巡。

  那時,有兩個小偷正在挖一條通向兩戶人家的地道,國王就躲在屋子的 陰影中看著他們,當他們挖好地道潛入屋中正在尋找財物時,那個從竺剎尸 羅回來的學生正好醒來,口中背誦著他老師所教的咒語:「努力,努力,為 何如此努力?對此,我很清楚,我很清楚。」小偷聽到後以為行竊被發現, 嚇得落慌而逃。國王看到這一幕,回到宮中後,第二天就傳喚一個人來對他 說:「你到某某地方去有被挖了地道的房子,那兒有個從竺剎尸羅學成回來 的年輕人,把他帶來。」使者依旨前往將年輕人帶回王宮。國王就對他說: 「將你所學的教教我吧!」年輕人就把老師教的咒語傳授給國王,國王就給 他一千個金幣當做報酬。那時,城中的將軍以一千金幣賄賂國王的理髮師: 「當國王刮鬍子時,你假裝幫他刮鬍子,然後用剃刀切斷他的喉嚨,屆時, 你是大將軍,我就是國王了。」國王刮鬍子那天,理髮師用香水在國王鬍子 上塗肥皂,手持鋒利的刀,握住國王的前額,心想:「一定要一刀切斷他的 喉嚨,這剃刀有點兒不夠鋒利。」於是走到一旁去磨剃刀。此時,國王記起 自己的咒語,隨口誦道:「努力,努力,為何如此努力?對此,我很清楚, 我很清楚。」理髮師一聽頓時嚇得直冒冷汗,將手中的剃刀掉落在地,匍匐 在國王的跟前,國王心知有異,就對他說:「嘿!惡劣的理髮師,你以為國 王什麼都不曉得嗎?」「陛下,請原諒我。」「可以,不用害怕,將事情原 原本本說出來。」「陛下,將軍給我一千個金幣,要我在幫國王刮鬍子時切 斷國王的喉嚨,他要當國王,我當將軍。」國王大怒,就將將軍放逐。接著 傳喚老師,對他說:「老師,因為你的關係,保全了我的性命。」之後對他 崇敬有加,並賜與尊榮。

  佛陀說完過去生的故事後說:「小路尊者過去生中亦是呆鈍的,因他曾 依止我,故獲致世間的財富得以自立。比丘們,不只現在依止我,以前也是 。過去生中,我令他擁有世間的財富,現在,我則令他獲得出世間的財富, 那時,小富翁的學生就是小路尊者,而會觀星相的智者就是我。」

  「比丘們,在我的教法中,只要是精勤不懈的人,一定可獲得超越世間 的法益。」佛因此而說偈言: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伏,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佛說此偈已 ,會中多人證得須陀洹等果位,這教法助益了整個教團。

三、<雙要品>(南傳<雙品>第二頌)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於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佛說此偈之因緣,《法句譬喻經》的記載是這樣的:   「昔舍衛國國王名波斯匿,來至佛所,下車卻蓋,解劍脫履,拱手直進 ,五體投地,稽首足下,長跪白佛:『願以來日於四街道,斯設微食欲使國 人知佛至尊;願令眾生遠鬼夭蠱,悉奉五戒,以消國犯。』佛言:『善哉! 夫為國主,宜有明導,率民以道,求來世福。』王曰:『至真請退嚴辦。』 手自為饌,身往奉迎佛與眾僧,俱至四衢,佛至就座,即行澡水,手自斟酌 ,佛飯食畢,於四道頭為王說法,觀者無數。時有兩商人,一人念曰:『 佛如帝王,弟子猶忠臣,佛陳明法,弟子頌喧,斯王明矣,知佛可尊,屈意 奉之。』一人念曰:『斯王愚哉,爾為國王將復何求,佛者若牛,弟子猶車 ,彼牛牽車東西南北,佛亦如是,子有何道而下意奉之。』二人俱去,行三 十里,亭宿沽酒共飲,平論屬事,其善念者四王護之,其惡念者太山鬼神, 令酒入如火燒身,出亭路臥轉轍中,晨商人車五百轢殺之焉。伴明日求之已 殺,曰,還國見疑殺人取物去,不義輕身委財。逝至他國,國王崩亡,無有 大子,讖書,中土有微人當王斯土,故王有神馬任至必屈膝,即具嚴駕馬印 綬行求國王,觀者數千商人亦出國,太史曰:『彼有黃雲之蓋,斯王者氣也 。』神馬屈膝舐商人足,群臣豫作香湯浴,拜為國王,於是遂處位聽省國事 ,深自思曰:『余無微善何緣獲此,必是佛恩使之然也。』即與群臣向舍衛 國遙稽首曰:『賤人無德蒙世尊慈恩得王此國,明日願與應真眾俱乘意顧斯 。』一時三月,佛告阿難敕諸比丘,『明日彼王請,皆當作變化,令彼人民 歡喜。』各作神足往到彼國,皆次就座如法儼然,下食畢訖,澡手為王說法 ,王曰:『吾本微人素無快德,何緣獲斯。』佛告王曰:『昔彼大王飯佛於 四衢道。』王心念言,佛如國王,弟子猶臣下王種斯,今自獲果。後一人云 佛者若牛弟子猶車,後人自種車轢之核,今在太山地獄為火車所,轢自獲其 果然,非王勇健所能致矣,為善福隨為惡禍追,此為自作,非天龍鬼神所不 能與此,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車轢於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 自追,如影隨形。』佛說此偈已,王及臣民聽者無數,皆大歡喜逮得法眼。 (註六)

 而同一偈頌,於南傳《法句經》又有不同的本緣故事:   從前佛陀住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時,有一個年輕的婆羅門名叫摩特昆得 利,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少年。他的爸爸名叫俄丁納布柏各,是一個非常吝 嗇的人,雖然十分富有,財產超過十億,卻從來不肯布施。由於吝嗇小器, 這個爸爸在為兒子打造金耳環時,還親自動手以節省工錢。

  摩特昆得利十六歲時,得了疾病。俄丁納布柏各捨不得花錢請醫生來診 治。等到兒子的病況日趨嚴重,快要死了,爸爸才去問醫生。醫生知道他很 吝嗇,就告訴他,用樹葉、樹皮熬汁當藥給兒子吃。於是兒子的病情就更加 惡化了。

  鄰居的人知道少年病重,都來探望。吝嗇的父親怕鄰居看見他的財富, 就把兒子搬移到走廊上。

  那一天早上,佛陀在定中以慈悲觀,觀照到摩特昆得利病危躺在走廊, 想要度他,就帶領比丘們往摩特昆得利他們家的方向去托缽。

  這年輕的病人看見佛陀來,雖然不能起身向佛陀禮拜,但是他的內心清 淨,非常快樂。佛陀看看少年的臉色,知道他很快樂,對他來說,這樣就夠 了。

  等到佛陀離開他的視線,他就死了。死了以後往生忉利天。

  摩特昆得利從忉利天望見他的爸爸每天為了兒子的死亡傷心痛哭,便化 身為一個小孩,每逢婆羅門哭,他也在後面大聲哭。

  婆羅門俄丁納布柏各聽到有小孩哭,就停下來問他說:「為什麼哭?」

  小孩子也反問他說:「你為什麼哭?」

  婆羅門回答說:「我失去了一個像你這麼可愛的孩子,所以我傷心地 哭。」

  小孩說:「你這樣哭沒有什麼意思。我也缺少了東西,所以才要哭。」

  婆羅門關切地問:「你缺少什麼東西?我願意給你,不要哭,快告訴 我!」

  小孩子說:「我做了一輛車子,但是缺少兩個輪子,我想要月亮和太陽 當做輪子,不要別的。我沒有得到的話。我就要每天來跟著你一起哭。」

  婆羅門罵他:「你真愚痴!這麼遠的東西怎麼可能拿得到?」

     小孩說:「誰是愚痴?看得到的東西都有可能拿不到,更何況看不到的 東西又怎麼能得到呢?我為了看得到的東西哭,你為了看不到的東西哭,是 誰愚痴?請告訴我!」

  婆羅門聽了以後,覺得自己很愚笨,便問道:「你說的這些話是從那裡 學的?」

  小孩子說:「我原是你的兒子,死了以後昇到忉利天,不相信的話,你 可以去問佛陀。」

  於是婆羅門跑去問佛陀:「摩特昆得利沒有什麼功德,為什麼可以去到 忉利天?」

  佛陀回答說:「最重要的是必須心意清淨無污染,內心有喜悅就可以到 忉利天。因為一切法都是以心為主導啊!」

  接著,佛陀便說了一首偈: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 如影不離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的兒子死之前,我去探望他,看到我去,他非 常高興,心中有喜悅,所以他可以去到忉利天。」

  聽了佛陀這一番話,婆羅門非常感動,以前吝嗇的習氣全都改了,變成 歡喜、肯佈施的人,並盡力護持佛法。從此以後,他的日子過得非常快樂。 」

  至於出曜經<雙要品>第三十,則無此偈頌,故事亦付闕如。

  由上數例,大約可窺知《法句經》北傳本雖係以南傳本擴編而成,但其 偈頌裡頭故事之穿插則各有巧妙安排,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故事對 豐富法句的內涵而言,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初學佛法的人因為這些故事 的諄諄善誘,轉而能明白因果,計念無常,進而深解佛法義趣,是故支謙譽 為「始進者之鴻漸」「深入者之奧藏」,誠哉斯言!

(註 釋):

  • (註一)參看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冊。台南:中華      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94年元月出版,第五冊,第2947頁。

  • (註二)參看《大藏經》(大正藏本)第4冊本緣部第586頁。

  • (註三)參看《大藏經》(大正藏本)第4冊,本緣部第630頁《出曜經      》<欲品>第二。

  • (註四)參看同上第六三0頁《出曜經》<欲品>第二。

  • (註五)參看同上第588頁《法句譬喻經》<述千品>第十六。

  • (註六)參看同上第582頁《法句譬喻經》<雙要品>第九。



  • 回到論文目錄

  • 回到南傳法句經。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