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第三章《法句經》諸種漢譯本之比較

第一節 《法句經》系統諸經典之比較


  「法句」是從佛說中錄出的偈頌集,相傳是佛在世時,隨機說教,對出
家、在家的弟子們所宣說的法語,佛去世後由弟子結集合誦成定本,《智度
論》(三三)說:這是「佛弟子抄集要偈」。一切有部的傳說:「佛去世後
,大德法救(Dharmatrata)輾轉隨聞,隨順篡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
立為無常品,乃至梵志頌立為梵志品」,即指「法句」而說,依法救尊者所
撰之《法句經》(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第一章開宗明義即自稱「聽我所說
,撰記佛言」,可見「法句」出自佛說無可置疑,三國時代吳之譯經名家支
謙的《法句偈》(西元二三0年頃作)序說:「五部沙門,各自採經中四句
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例為品,故名法句」。法救為西元前一世紀人,他
應該是改編者,從五部沙門的各集法句來說,大抵先有名為「法句」的偈頌
集,等到部派佛教分流,各部又各有增減,改編,但均不出佛經所說,因此
,本經之撰集,早在法救尊者之前就有撰述,後經法救尊者改編修正,又經
過後代人的增加品目,並對頌文之次第作了適當的整理,因而產生了諸多異
本流傳,如支謙的《法句偈》序說:「《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
七百偈及五百偈」。

現存南傳巴利文《法句經》從〈雙要品〉到〈婆羅門品〉,共計二十六 品四百二十三頌,為銅牒部所傳巴利文語本,編為南傳巴利聖典《小部》第 二《法句經》,後有覺音著《法句註》,註本中附有三百零五篇故事,北傳 《法句經》有四種譯本:   (一)、《法句經》,法救撰,吳維祇難、竺律炎共譯,       從〈無常品〉到〈吉祥品〉共計三十九品,分上、下兩卷。   (二)、《法句譬喻經》,(又名《法句本末經》、《法喻經》),西晉       法炬、法立共譯,       從〈無常品〉到〈吉祥品〉,多一〈護戒品〉,共計四十品,       (根據大正藏本,〈教學品〉第二與〈護戒品〉第二係重覆,       故依序實為四十品)。   (三)、《出曜經》,又名《法句錄》、《出曜論》,姚秦 竺佛念譯,       從〈無常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三品,(根據大正藏本,      〈無放逸品〉第四與〈放逸品〉第五應為同一品,故實為三十三       品)。   (四)、《法集要頌》,趙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譯,       從〈有為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三品。 以上四種譯本,《法句經》與《法集要頌》均為純粹偈頌;《法句譬喻 經》與《出曜經》則有故事穿插於偈頌之間,分別解說法句偈頌之因緣,一 方面可以知道佛陀說法的因緣,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偈頌之了解,《出曜經 》且多偈頌之註釋,形成該種譯本之特色。

《法句經》有二系統:一為巴利文系,一為梵文系。

屬於巴利文系的叫做「曇缽 Dhammapada」,意譯法句,現行維祇難譯本 即屬此系;此外,現行南傳本,有覺音尊者作註,編撰三百零五篇故事,收入巴 利文小部經典中,亦屬此系。

  屬於梵文系的叫「優陀那 Udana-Vagga」(或作憂陀那,鄔陀南), 又譯「自說」。《大智度論》(三三)云:「又如佛涅槃後,諸弟子抄集要 偈,集無常偈等作<無常品>,乃至婆羅門偈等作婆羅門品,亦名優陀那」 ,《大毗婆沙論》(一)云:「猶如一切鄔陀南頌(此句涼譯婆沙作『如《 法句經》』)皆是佛說,謂佛世尊於處處方邑,為種種有情隨宜宣說。佛去 世後,大德法救,展轉得聞......乃至集梵志頌立為梵志品。」又《俱舍光 記》(一)說:「鄔陀南,此云自說,即十二部經中第五《自說經》也,無 人問佛自說故」。現行漢、藏兩種《法集要頌經》譯本及漢譯《出曜經》即 屬此系。

  但不論是巴利文系的法句還是梵文系的優陀那品,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就是全部都由偈語構成,此外,有幾種經,於偈語外,更用長行(散文)分 別解釋布演這些偈語的緣起,這也有兩系,屬於巴利文系的有《法句譬喻經》 (為西晉法炬、法立共譯),品目和次第大致和北傳《法句經》相同,它的 體制是於各品中,在舉示《法句經》中的一偈或數偈之前,用偈頌來突出要 旨,而每一品中有一個或數個獨立的故事,四十品中共有七十九個故事。現 行巴利文的南傳《法句經》(二十六品)亦於每個故事之前,就此故事因緣 為誰而說,及講說之地點列載詳盡,(例如<雙要品>中有一故事是為護眼 法師而說,演說地點在舍衛城,<不放逸品>乃係為 SAMAVATI 王后而說, 演說地點在沙彌羅國....),中間陳述本緣,末了再以偈頌做結;其中僅 一五三,一五四兩頌沒有偈頌因緣,相傳是佛自說,因為說法當時,佛剛開 悟不久,法喜充滿,無人問,而佛自說。

  謹就大正藏本之漢譯本《法句經》,其語系,傳本,譯者等與南傳法句 列表如后:

經名(或書名) 傳 本 語 系 譯  者 備  註
法句經 北傳 巴利文 39 吳維祇難
竺律炎共譯
純偈頌
法句譬喻經
(又名
《法句本末經》
、《法喻經》)
北傳 巴利文 40 西晉法炬
法立共譯
穿插故事79篇
出曜經
(又名
《法句錄》、
北傳 梵文系 33 僧伽跋澄將炎與
姚秦竺佛念共譯
故事穿插
法集要頌經 北傳 梵文系 33 宋天息災譯 純偈頌
南傳法句 南傳 巴利文系 26 近人釋了參譯 四二三頌,
一九五三年
根據南傳巴利本
翻譯偈頌部分。

  此外,於1892年,在于闐附近發現以佉盧文(Kharosthi)寫成的
古寫本。此古寫本有西北印度方言(Prakrit)的特徵,近代學者推定為西
元二世紀的作品,稱之為犍陀羅語(Gandhari)本。其內容與梵、巴二本皆
不一致,可能係另一部派之誦本。(註一)


(註 釋):

(註一)參看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冊。台南:中華      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94年元月出版,第五冊,第2947頁。



  • 回到上一頁(論文目錄)

  • 回到南傳法句經。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