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寺(府城)


法華寺創建於明永曆十八年(西元1664年),位於台南市區東南的法華寺,屬於佛教的曹洞宗,與開元寺並稱為台南兩大古剎。法華寺原是明鄭遺老李茂春的故居,舊名「夢蝶處」,由於「竹籬茅書,若在世外,閒花野草,時供枕席」,所以又稱「夢蝶園」。李茂春去世以後,茅舍被僧人們改為陶瓦,規模略加擴大,更名「準提庵」。

清康熙四十七年(西元1708年),鳳山知縣宋永清鑑於火神崇祀的重要,在重修時便把前殿改為火神廟,中殿供奉大土,後院另設禪房,並將佛寺取名為法華寺。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年)法華寺已成為都城的名勝,台灣知府蔣允熹為了使人能在這裡陶情養性,特別加建圍牆。翌年乙酉,又在寺前挖了一座可以供端午節競渡的大池塘,命名為「南湖」,因為形狀像半目,所以也叫「半月池」,池的南邊還建了一幢榭台叫「半月樓」。池的外圍,構築學書講堂,成為後世弟子誦習詩書的場所。

雖然法華寺目前大部分的建築重建後為仿木結構,但因其於歷史中的意義且其建築整體規制上仍依循傳統,遂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列為3級古蹟。


法華夢蝶

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臺南市文獻會將「法華夢蝶」列為府城十二勝景之一,而在過去便有不少文人在此吟詩,例如:

“嚮晨趨野寺,泉籟共幽清。法雨敲仙唄,疏煙濕磬聲。 蟲吟物外想,蝶夢幻中生。頓覺無塵礙,道心處處明。” ——康熙時貢生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竟成禪室新迦葉,無復名園舊主人。漫說當年迷蝶夢,而今誰是獨醒身?” ——巡臺御史六十七,《重修臺灣府志》(乾隆十一年,1746年)

“舊時書舍幾經遷,翠柏修篁引客憐。人去蜨回渾是夢,僧歸花落已多年。 茶廚不認辭煙鶴,竹徑猶存暎月川。一片紅塵何處洗?南華此日有新篇。” ——乾隆時庠生黃之弼,《重修臺灣縣志》(乾隆十七年,1752年)

“野寺鐘初起,香台竹半遮。松蔭堪繫馬,曲徑不容車。吠客穿籬犬,窺人隱樹鴉。老僧談妙諦,古佛坐蓮花。

何處尋莊蝶,還來問法華。樓高雲未散,山靜日將斜。園木生佳果,齋廚煮素茶。徘徊憐景色,歸路繞煙霞。” ——乾隆時生員王名標,《續修臺灣縣志》(嘉慶十二年,1807年)


參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