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08 期〔85('96).08.01〕﹜


佛法座談會(上)

傳道法師 主講於台南市法雲文教協會      時間:1993年9月9日 郭 恆 志整理

  問:受持五戒對社會道德風氣的作用﹖

  答:五戒是不殺生、不予取(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教 的基本精神是尊重生命,所以遵行不殺生等五戒。掌握此點即可知其對社會 具有何等意義;假使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時,應不會胡作非為、殺生、吸毒 。

  學佛的人三皈依、受五戒,形同所有的戒皆受持;皈依佛──學習佛的 德行,皈依法──以真理為模範,凡不合理的,皆不做、不說;皈依僧── 和合眾,身心、感情、理智要調和,自、他要調和,這些都是「戒」的展現 。一、正信的佛教徒不可殺人,也包括不可自殺。二、不予取:不給予的取 有明、暗之別,暗取為偷,明取為搶,物資、金錢等是社會人類賴以為生的 資具,偷與搶形同間接殺生;凡所有的物資皆有其屬與者,除拋棄的、共有 的日月空氣以外,分辨清楚,絕不「不予」而取以免傷害生命。三、正當的 夫婦以外,不感情走私──婚外情,以確保生命出生的安全與責任。雖社會 當中仍有許多男女不平等的陋習存在,夫妻間相互敬重、珍惜對方不二心。 男女平等,家庭和諧對社會安定助益頗大。四、不妄語,語言的力量效應很 大,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須謹言為要,若對他人無利益者可不必說,包括 不作偽證。不兩舌──挑撥是非、不惡口──尖酸刻薄或冷嘲熱諷,多說有 建設性、有意義的,對社會也就有實質幫助的語言。五、不飲酒,喝酒易亂 性,過量傷身不尊重生命;喝酒時不易控制恰當適量,喝過量,酒後開車發 生意外事件頻仍。不喝酒主要意義是不亂性,時常保持清淨的身心,才不致 酒醉後做出傷風敗德,或戕害自他而形成社會問題。  

 總而言之,受持五戒是尊重生命、重視生活品質,提升社會道德風氣。

 問:環保與佛教的人間淨土、戒律有何關聯,請 師父開示﹖

  答:環保是現今社會每一份子皆應重視的。人類活存於時間、空間的宇 宙當中,空間就是環境,若環境髒亂,怎適合居住其中。你我他的生存空間 本是息息相關,應相互尊重、共同淨化,提昇日常生活品質、環境。 

  菩薩有二件事要做:第一教育人類,成熟眾生,使其身心能夠清淨;這 也是心靈的環保。第二莊嚴國土、美化環境:這就是外在的環保,指環境保 護、生態保育了。讓我們回顧佛陀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按照當時印度人 的理想所描述而成的,四通八達的平坦道路不說,池塘、花鳥、樹木成蔭, 心靈清淨的諸上善人,在鳥語花香、游泳池畔、森林浴裡徜徉,好美啊!因 印度地處熱帶區,時常酷熱氣候致人於死,很需要水池;又高山峻嶺被視為 阻礙,所以只有平原。 

  釋迦牟尼佛為了眾生的需求而創造人間淨土,希望每一個地方都能成為 人間淨土,所以佛陀足跡所至,競相植樹,尊為環保運動的肇始者,應不為 過!而這片淨土是由心理開始,「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佛門無量義, 一以淨為本。」心中無貪、瞋、癡──清淨時,才能真正對生態保育、環境 保護的行動落實、提升的。

 佛教的經典、戒律所教導的,就是在指導我們如何淨化心靈,美化環境 。心靈若清淨、高尚圓滿,就會要求生活環境更良好;反之,若觀念雜亂無 章,其行為也必不良。戒律所強調平常無事,不可以亂砍草木,亂墾土地, 對於生態保育、水土保持、溫度調節、清淨水源等,都有直接、間接的關係 。詳閱大乘經典、四阿含經等,將更能瞭解環保的完整意義。

  問:戒定慧三學之含義與相互關係如何﹖

  答:戒的一般定義是他律、制約;由別人來限制自己,此為較粗淺之意 。在阿含經的闡述,其意為自通之法,相當於儒家的恕道──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自己覺得不合理的行為,偷、搶、侮辱他人等,不施予他人,能覺 醒、自律,也就是德行。戒的真正意義亦是德行,淺的層次止惡防非,所作 所為對自己無益、對他人妨礙,這些都不做。積極的層次──行善,如何淨 化自己的心靈,明理,貪瞋癡永不再生。戒的功能於此,起先由淡淺而漸增 ,人與人之間彼此相互的所言所做,包括事業,正語正業正命,賺錢做到合 情合理,不損及他人,也不傷害眾生。

定──定力,使自己的心神集中、精神統一。以好的德行(戒)做為基 礎來修習,定力較為安全、單純。打坐為初入門徑,靜中取靜,進而動中取 靜,行往坐臥皆能精神集中、統一。動靜一如稱為「定力」。定力要好必須 以戒為基礎;否則易流於邪定、走火入魔等弊病產生。

慧──智慧,由聞思修而來,見聞、聽聞、思考,慎思明辨,靜中細細 思考道理的緣由,為了要修定而持戒,修戒而後修定。修定是為要修慧,修 慧是為要解脫自己、他人的煩惱、生死。這就是戒定慧三增上學。從理論到 實踐是相聯貫,非此一時修戒,彼一時修定的機械式分割。剛開始在學,有 深淺之別,到最後則通通運用於日常生活,整個一體運轉循環。

戒亦有清涼的意思,若行為舉止皆無說錯、做錯,心就不煩躁、懊惱, 會很清涼。反之,胡作非為,德行不好,心就不清涼了。或平時雖守戒很嚴 謹,但言談、行為卻損人不利己,那也不是戒。戒是止惡、行善、自在解脫 。假若無戒、定的「慧」那會是邪慧,無戒、慧的「定」是邪定,會使人發 狂!

  問:死後助念、誦經的意義何在﹖

 答:佛教所宣揚的教義是主張重視活的、在生的人間佛教;死後助念、 誦經是因佛教東傳後受到中國文化的「慎終追遠」觀念影響所致,生者想為 死者做些終極的安慰所發展開來的作為。若於死亡之後助念誦經,其效果不 大,於彌留狀態,對其助念、開示,會有作用;佛教有所謂三隨: 一、隨重業──大善大惡:具備上升天堂或人間的大善業者,像油會浮 升在水面的自然。積聚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的大惡業者,如石頭會沉落 水底的必然理則,任何人在這「緣起中道」的真理前面都是平等的。 二、隨(強有力的)習氣:那種「一日不可無此君」程度的習慣,如同 一棵樹原傾向西方 45 度以上,將之砍倒、或枯死時,必也倒向西方。日常 生活養成良好習慣,想做壞事的機率就減少;反之亦同。各種物以類聚的社 團,即此「串習」凝聚的必然效應。若人雖無大善大惡的重業,卻已養成或 惡或善的強力習氣,臨命終時,必然隨其強力的善惡業習而往生善、惡道。 所以學佛──修行的根本要目,在於平時培養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良善言行 習慣,而非死後的助念!

三、隨念頭──小善小惡:假使生前既沒有大善大惡的重業,亦缺乏強 有力的善惡業習,唯有小善小惡的雜染業行,那臨命終前,與善的念頭相應 就往生善處,若與惡的念頭相應,就往生惡處。所以於彼彌留時助念、誦經 、開示是有效的!如對其敘說:『你已皈依,平時所做那些義舉善事,現在 身體已敗壞,應放下萬緣,提起正念,繫念佛、法、僧三寶,施、戒等功德 ,可安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善處』導引之。

這三項有一共同大原則:於活著有生之年曾做過的善惡業習,形同原有 多國的簽證護照,隨重業或習氣重者,視那一較重的業、較願意去的國度就 前往該國;三心二意者隨他人的牽引、誘導才前去該處;誦經、助念、開示 本意,基於假設死者生前既無重業,亦無強力業習,尚還彌留狀態時所作的 補救辨法,身為佛教徒、同參道友相互盡點心力,誠屬佳舉,而且臨終氣氛 也會較祥和莊嚴。如果平時不皈依三寶、種善根,實行三學八正道,只想依 靠死後助念、誦經,那不但失去方便意義,而且危險!(待續)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