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何佛教有那麼多的佛、菩薩像?是否會過於繁多而無法辨認﹖
答:以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一樣的事物形象;好比拍照時,能以各種不 同的角度取景,主角雖同,照片結果卻互異。佛教雖有許多佛、菩薩,表示 佛教的內容豐碩,由無數前人的驗證而漸漸將之發揚光大。況且人的個性不 盡相同,譬如花有千百種,卻也有人認為只要一種花即可;宗教也只一種就 好了,太多種類沒有益處;(若宗教裡只有唯一的教主,教義會過於偏頗, 聖經的內文非全由耶穌個人所言所述,多半由其門徒,以及後人的轉述記載 而成。)佛教經典的記載,並非皆為佛陀當初行教化時的個人言語;且當時 不似現代有錄音機、錄影機的設備,並不能夠將原始的內容原樣保存留傳下 來。但重要的是佛陀所說的真理、精神,任何人只要依循著佛陀的精神,自 覺覺他、覺行圓滿,教育自己、別人,到達圓滿無礙時,稱為「佛」。不濫 發脾氣,無貪、瞋、癡,幾千年來,許多人的學佛修證、有所成就菩薩、成 佛的很多。從其手印、所持物等,則可辨別其所修法門及聖像。剛開始在學 習自覺覺他,不很圓滿,叫做「菩薩」;若只關心淨化自己的完成叫做二乘 ──聲聞、緣覺,其極果為「羅漢」、「辟支佛」──獨覺。雖只關心自己 的淨化也很不錯,假使每個人也都關心自己的品行、個性、修養, 將長處發 揮得淋漓盡致,這也是人間很好的事情;卻是難能可貴的!有些人因環境、 個性不同所致,會以整體性觀念宏觀考量,關懷別人,回饋社會大眾,所以 有「菩薩」出現。也有些人雖明瞭事理而意志較薄弱時,退而求其次,只顧 自己,顧不到他人。宗教亦是道德的修為,自動自發,不似法律,不是政治 的強迫性。
關於佛、菩薩像的出現,乃佛陀滅度以後,「佛弟子對佛陀永恆的懷念 」所需而造像。後人看到莊嚴的佛像,可聯想到佛陀的慈悲、智慧、願力而 效法之,這就是佛、菩薩像的現代意義。雖佛典記載非全為佛陀所說,但這 本不重要,佛經由五種人所說匯集而成:一、佛;二、菩薩;三、佛弟子; 四、外道;五、變化人──鬼神。他們說出來的內容若是真理,且對人世間 有真正裨益,都是「廣義」的佛法,這才重要。所以廣義的說:「一切微妙 善法,皆是佛法。」有一回,佛陀行至樹林中,揀些樹葉置於手中問弟子們 :「是手中的樹葉多,還是樹林中的的葉子多﹖我所說的道理,就如同手中 的樹葉,未說的,像樹林中的葉子」,那是佛陀因時、地、人所說契理契機 且有益的法要,而時間、地點、對象不同時,所說的法亦不同,其做法很有 彈性;若藥店裡,只有一種藥,卻要治療百病豈不糟糕﹖
雖然每個人的個性、程度、環境、風俗習慣不同,而形成個別的「別願 」不一,而有藥師佛、觀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陀的差別;但只要把 握住佛陀救世的精神,有智慧、願力、有擔當,實踐學佛的「通願」──四 弘誓願:「願度無邊眾生,願斷無盡煩惱、願學無量法門,願成無上佛道。 」即是學佛法要。
問:多拜佛,經中說有五種功德,請 師父開示﹖
答:現今社會人士對拜佛的本意不求甚解,拜佛不是只五體投地膜拜, 徒具形式而已;禮佛,「禮」者「理」也,近乎儒家的克己復禮,克服自己 的私欲,所作所為都能合理,稱為禮。又「禮」者「宜」也,言行舉止得體 ,合宜圓滿。拜佛,廣義是禮敬諸佛,是大乘十法行(一者禮敬諸佛,二者 稱讚如來……)之一,依據佛陀的言行,學習效法,對之禮敬。而我們的想 法、做法彷彿釋迦牟尼佛時,當然氣質會變好,相貌會很美──此為美言美 德的表相,不是原本相貌醜陋,禮拜以後就能立刻化為美好;否則,與因果 不合。依循佛陀的教化,節制私欲生活的所作所為,不妨害身心健康,當然 會身心祥和。虔誠的膜拜、禮佛,對於平時少運動或年長者,具有促進血液 循環、律動健身效果,值得倡導。
所謂功德改為功效較為恰當,其實禮敬諸佛的本意,依循佛陀教導的慈 悲奉獻的言行,去貢獻社會、服務人群,修戒──德行、品行漸提昇、良好 ;修定力,不再以自我為中心的定慧相應。這樣做的話,超凡入聖都有可能 ,豈只是升天堂等五種功德呢﹖若只一味地膜拜,卻道理不願瞭解,觀念、 言行沒有改變,只一味祈求功德,那無異緣木求魚!
問:宇宙的生滅與宗教有何關係,地球若毀滅人類何去何從﹖又本來無 一物的真義何在﹖
答:宇宙包括時間與空間,眾生對其感受個別迥異。人類與昆蟲感受時 間的意義不同,隨各己的業報,感受差異有別;如貓能於夜間清楚看見物形 ,狗的嗅覺特別靈敏。人類與動物的業不同,相同處於時間、空間之中,而 修養程度、層次較高時,空間、時間的觀念也會不同,甚至時空不會限制我 們的身心──超脫時、空的自在。
佛教有一基本道理:「緣起」,緣是條件,所有存在的事物皆由條件、 因素組合而成,產生此與彼的現象,如溫度、溼度。心念的生住異滅、生理 的生老病死、物理的成住壞空等,都是眾多的因緣共業之互動,所呈現的總 相、別相。假若人人言行、思想都合宜美好,那此地就會呈現清淨的宇宙、 世界,亦是「人間淨土」;如果大家依著自私野心,發展核武戰爭,「人間 地獄」於焉呈現!地球若毀滅,人類當然隨業往生其他世界,只是好壞不等 而已。
「本來無一物」,是指緣起無自性──空性非有、無,非心、物可表詮 、思議。總而言之,假設將來可能會如何?杞人憂天本無益處,必須腳踏實 地的工作、生活,淨化身心,方為急務。(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