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14 期〔86('97).02.01〕﹜


三法印(中)

傳道法師 主講於妙心佛學讀書會◎1996年1月31日  方捷、圓昭 整理

四、能研究的方法

 因為性空緣起,在時間上一定是諸行無常,諸行包括生理、心理、物 理;在空間上,一定是無我,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存在;從當下直觀, 就是涅槃寂靜(無生)。

那麼能研究的方法呢﹖是佛法的根本法則──三法印。三法印是性空 緣起的三個樣態:一是時間,一是空間,一是直觀的體驗。體驗是難以用 語言文字敘說的,等到你真正體證無生,那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不是 叫你不要做工作、不要看,而是你看的時候照樣看,吃飯的時候照樣吃, 不會生起煩惱,應對人事照樣平常心。所以證到無生的人──無生法忍即 涅槃寂靜,就是破我執──現證無我的法空性。

   性空緣起,從時間而言是無常變化的,而當下直觀所體證的涅槃寂靜 ──無生,卻是恆常不變的,這似乎矛盾?事實上透過「無我」,即能將 兩者貫通起來。但原始佛教是從無常起觀,進入無我,最後才無生證入涅 槃。    

 不管從無常觀漸次進入,或直從無生頓悟體證,真正的重心在無我。 如果證悟無我,還有誰說常、說無常? 

 例如釋迦牟尼佛滅度了,真正開悟證果、無我的人說:「世尊滅度, 一何疾哉!」而那些沒有開悟證果的弟子,卻哭得很慘了!以世間的眼光 來看,這些哭的人,好像比較孝順;事實上並不如此。佛陀說真正能報三 寶恩的佛弟子,是沒有貪、瞋、痴,沒有煩惱,能如法修行、淨化自己, 證悟後也能夠教育別人的。因此,知道世尊入滅,他只感覺:無常怎麼這 麼快呀!他能夠體會到,那是心念的一種念念不住,一種生滅過程,所以 他不會難過。

印順導師說,無常的就讓它歸還無常,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如此而 已。但是凡夫卻不然,生了就歡喜得慶生,不知生的那一天就鐵定要死。 不但生是緣起,滅也是緣起。滅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緣起的另一種狀態 的存在。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憂。       

 比如:你們在自己的家裡,現在是不是滅了,而在這裡生了?就因為 我們認為滅了什麼都沒有,所以才會害怕。如一個人離開甲公司要到乙公 司,因為不知道乙公司好不好,所以會害怕,那還情有可原。如果乙公司 比甲公司好多了,大概慶祝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哭呢﹖以前女孩子要嫁 出去的時候,為什麼會哭﹖因為是指腹為婚、媒妁之言,事前都不認識對 方,也沒看過對方,去了以後不知道能不能適應,既恐懼又害怕,一想到 在家裡媽媽這麼疼愛,就哭了。那是無知嘛!所以,生是緣起,滅也是緣 起,如果從無我方面去切入,比較容易呈現事實的真相。

(一)諸行無常法則

   依諸行無常法則,佛法在不斷的演變中,無論制度、修行方法,或是 生活起居,一定是因時、因地、因人而改變的。  

 然則,《雜阿含經》上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 法界。」這是在顯示諸法恆常的法空性,具有不變性、普遍性、必然性、 本然性,那是依證入而後說的。證悟無我性空而沒有煩惱,這是不變的, 是人人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平等。一旦你要把真理表達給世間上還沒開 悟證果的人了解,必訴諸語言、文字、概念,那必然要受到諸行無常法印 的影響。    

 但是隨著時間、因緣,對方程度的高低,你所講的都不可以一成不變 ,例如你對小孩子講話,和對大人講話一定不一樣;所以要變,這是必然 的。從諸行無常的法則,不斷的變化才是對的。至於事相的制度呢﹖表現 佛法的法物呢﹖那更是不斷地在變化。

以佛像為例,比如泰國只有佛像和羅漢像,所塑的釋迦牟尼佛像一定 是瘦瘦削削的;斯里蘭卡的佛像,眼睛大大的,看起來像原住民,但是他 們卻認為很好,因為很像斯里蘭卡的人;來到中國,都是肥肥胖胖的;到 日本呢﹖就像仁丹的商標,日本人喜歡有兩撇鬍鬚。這都是隨著環境、地 區、民俗、習性而變化,所以沒有對和錯,而是約定成俗的。

  但是有一個不變的,就是為什麼要有這些佛像、法物﹖為的是希望引 起眾生的信心。所以,以外面的法物,來莊嚴我們的身心,使我們的身心 能安靜、恭敬,從恭敬到淨化,這是一致的。       

  我常常應邀去演講,大家用花圈、花籃,把講台佈置得很莊嚴,說是 要獻給我、祝福我演講成功。但是,我看最美麗的那一面,都是向著觀眾 ;不好看的那一面,都是向著我。其實,那是為了莊嚴道場、莊嚴眾生的 心;因為大家看見場面那麼莊嚴,心裡就淨化了,自然就調柔了,我還沒 開始講,就已經產生預先的效用。  

  由此我們理解到,法像、法物、寺院,也都因為民族性,以及時空的 不同而有變化。所以不要說一定要如何才對。

 所有的戒律都是在止惡、行善、淨心,這是共通的,至於戒條怎麼講 ,法律怎樣遵守,那是各有不同,所以入國要問禁。如:美國總統(布希 )到了澳洲去,大使欲向他報告當地的禁忌;他說以前去過,不用報告了 。訪問的過程都很好,到最後要走的時候,他做了一個在美國是勝利的手 勢(v),在澳洲卻是一種侮辱的意思,因此,大使館馬上被包圍起來, 經溝通才釋懷。可見,表達也是沒有定法的。

 至於制度,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由於他們的品行、德行、 學問都很好,所以他沒有立戒律,只有說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友 之間應該如何尊重,把自己知道的教給別人,稱為法味同受。佛教的教育 方式是雙向的,所以要互相教授、互相勸勉、互相警策、互相關懷。告訴 這樣而已,大家都知道而且做到了。等到佛成道十二年(一說六年)後, 弟子一天比一天多起來了,有的動機不純、發心不正確的也出家了,出家 眾良莠不齊,因為行為不好了,所以必須制定共同生活應遵守的規範。

  可是為什麼有的制定了又開,開了又制呢?比如:不能離座食(就是 不離這個座位再去別處吃),是因為有些弟子這邊吃飽了,人家再供養別 的,他又再跑過去吃,信徒知道了就說:「釋迦牟尼佛教育出來的弟子這 麼差!」大家聽到以後很難過,釋迦牟尼佛就請大眾做羯磨(開會議事) ,會議三讀通過。並請犯錯者向大家懺悔認錯改過,那就不能離座食了。  後來,有些人臉呈苦相,說肚子餓、胃痛。「為什麼?」「今天不是 有供養嗎?」「是有供養啊!但是我們後來才到,剩下沒有多少,沒吃飽 啊!等到人家再供 養的時候,我們不能再去呀!」     

  後來決議,像這樣的情況可以離座食,結果制了又開了。所以,有些 制了又開,開了又制,到最後,就演變成因為弟子之間的思想與環境不同 ,而分化出大同小異的部派僧團。   

  佛陀的意思是在任何制度下,不論是單獨一個人自修或是共修,以不 妨礙別人上進,不生煩惱,能夠促進正面、建設性的為原則。如果這個不 要、那個不要,就發展成比較瑣碎、保守的上座部。有的比較自由,如大 眾部,就走上隨宜的適應,那就比較開放、且具前瞻性。

  事實上,不僅佛教如此,所有的國家、政治、宗教、哲學都一樣,每 個時代都有保守、前衛、折衷三派,這是必然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以戒律為中心,要做什麼事情,或是做錯了,都需 要大家開會全數通過;你應該受到什麼處罰,就怎麼處罰。比方說今天你 犯了錯,今天人家供養的,你就沒有份,或是罰掃廁所幾天。服完勞役, 你就清淨了,任何一個人,不能再提起這件事情。

 所以懺悔,是懺悔現在這一生這一世的過錯,自己做錯了,就認錯、 改過。但是演變到現在,不僅過去的、現在的,最匪夷所思的,連未來的 過錯也可以懺悔!這似乎有預備犯錯的嫌疑!   

  佛陀在世,以戒律為中心。到中國,最初還是如此,後來,律寺之外 ,別立禪院,修定──禪那、修觀,慢慢的演變為叢林。到現在,更不一 樣了;從印度的以戒律為中心,到中國的以禪定為中心,現在是偏重修慧 ,以義學為中心。因為時空不同,所以我們要注意到無常的生、滅都是緣 起的法則。    

  從時間去觀察性空緣起,就是諸行無常,諸行的「諸」,是一切的意 思。我們在邏輯上有假設稱為公設,這是大家所共同承認的;如果不是這 樣,就是錯。公設以假設證明別人,卻沒有辦法證明自己。 

  對於一般的假設,雖然沒有絕對性,卻有相對的安定性,比方說他用 英呎來量是一百七十公分,那我用另外一種尺來量,是十七公分,就表示 我的比例一定比他大。同樣的,他量的是一百六十公分的,我來量,一定 是十六公分,這就是具有相對的安定性。在我們共同生活的世間,這是有 用而且必要的,但是對真理而言,是沒有用的。

 我們從諸行無常法印來講,諸行就是一切法,從生理、物理、心理這 三方面來觀察。我們先來看物理,外界的山河大地,還有星球、星際,都 不斷地在成住壞空──形成、持續、變化、毀滅當中,在宇宙間都是這樣 的運轉,所以常恆、不變性不可得,這就是無常。     

  講到生理,有生、老、病、死,是不是都在變化!它是本然性、安定 性、普遍性,都沒有例外的。我們人從生到死,生老病死是無常的本質, 是本來這樣,而不是現在的人才這樣,常性不可得,所以叫做無常性。包 括釋迦牟尼佛本身都沒有例外,他既然出生,還是會老、病、死,這證明 了諸行無常,是本來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    

  再講到心理,我們一個心念生起來、持續、變化、消滅,叫生住異滅 。從生理、心理、物理三方面來看,變化性最快的,是心理。如:我們需 要某個物品、某件事情,或者某人,還沒有得到的時候,渴望得到;可是 一旦得到了,佔有欲和支配欲滿足了,也就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就討厭了。

  從時間上來講,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還是這樣,有生必有 死,早死、晚死而已,生必然會死,這叫必然性,而且是普遍性,凡是生 物都是會死的;不論動物、植物、礦物,都會生滅的。從生那一天開始, 就必然走向滅,所以若要不滅,除非不生;生了就必然會滅。從這一法則 來講,過去的人有生有死,現在的人有生有死,將來的人有生還是有死。  從時間去觀察是諸行無常:生理、心理、物理,因為無有常性,沒有 一個不變的自性,所以由時間去豎觀一切,無非是念念不住,前一個念頭 和後一個念頭,是相似而不等於,又相續而不是沒有關係。因為前面的經 驗,會影響後來,前前的雖然滅了,但其潛能還是會持續影響後後的。

  比如:各位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已經很多時間了, 是不是在每一個階段完成之後,就離開了那個學校?可是那些經驗和習慣 ,都會影響到現在。這個習慣和那個習慣,雖然不是一樣,但卻是相似而 相續。     

  這樣的生滅過程,在中華書局出版,梁啟超先生寫的《佛學研究十八 篇》中,把人的行為──「業」,比喻為泡茶的茶漬。茶壺每泡一次,雖 然把它洗乾淨了,但事實上它已經有茶漬滲透進去;第二次再泡、再洗, 有第二次的茶漬;第三次再泡……,泡久了以後,即使倒乾淨沒有茶葉了 ,將熱熱的開水沖進去,等一下倒出來就有熱茶的味道,因為每一次的茶 漬都累積起來的緣故。      

  因此,不論我們講好話、壞話,做好事、壞事,雖然都過去了,卻仍 留在潛意識中,變成潛能,影響到次一秒鐘,或者是下一輩子的動能。所 以我們平常講話、做事,都要想好的、講好的,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從 這樣開發出來的人生觀,也就充滿著希望與可能性,那就不必崇拜權威, 因為不是常常這樣的。由許多定律被推翻,更可以了解到無常的法則。    一般人認為:因為無常,所以不要爭啦,凡事都是無常的,人都會死 亡的,再高的地位都會掉下來啦!再漂亮都會老啦!再有錢都會死掉!佛 教不是講消極面的,而是講無常法則,所以是可塑性、可教育性強,也就 有無限的可能性。因為是性空,所以一個人可能壞,可能好,沒有固定性 ,端看你如何掌握因緣,怎麼轉化因緣。    

  中國受到宿命論的影響,就說那一個人註定要娶那一位,那一位要嫁 給那一個人;那一個人一定在那一個地方吃飯。若果真如此,那才真正沒 有辦法翻身!要不然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唉呀!還是一個「天命」,還 是不符合真理。

 佛教講緣起無自性,所以這是無常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只要你的觀 念改變,言行就隨著改變;行為改變了,整個就改變,人際關係自然都改 變!       

  比方你以前遇到人就一個苦瓜臉,但是你現在可以學習發歡喜心,我 今天又遇到一位新的朋友,又可以多為一個人服務,結一個善緣,笑一笑 也是過啊。從此以後,不用多久的時間,人際關係就改變了,因為是無常 。但是不要因此而得意、驕傲哦!因為驕傲是失敗的因緣、條件,失敗的 因素摻雜進去了,那就又會變哦!

 所以印順法師曾寫到:在外國有一個人想要畫耶穌基督的像,就找一 位相貌堂堂,而且很仁慈的男子來當模特兒,結果這位畫家得獎後,就分 給那位男子很多錢。   

  二十年後,這位畫家又想畫魔鬼撒旦,就去牢獄中找那看來最凶惡的 。當他要畫的時候,被畫者說:「好啦!你不要畫了。」畫家問:「為什 麼﹖」被畫者說:「我就是二十年前,你畫耶穌基督的那位模特兒。」畫 家納悶的說:「怎麼可能﹖」被畫者坦誠地回答:「是啊!因為以前你給 我很多錢,我亂花,花完了。高消費的習慣養成了,我又沒有那麼高的收 入,所以我就搶劫、殺人、逃獄、販毒,後來,就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其實不要說他啦,我們時時刻刻也都在變,如果你每天早上剛醒過來 ,晚上要睡覺之前,各坐十分鐘,看看自己心念的變化!看自己為什麼高 興,為什麼不高興,真正知道其所以然,你就會明白自己光是一天之中, 心念的變化有多大!所以這只是相似相續的生滅過程,是可改變的,改變 是操之在自己的!制度、修行、研究方法等莫不如此,這就是諸行無常法 則的體認。(待續)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