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三法印,是佛學研究與修學佛法的最高準則。如果沒有掌握三法印的 法則,不但會導致研究方法的錯誤、研究成果的變質,甚至修行方法也會 走樣。所以,從這些層面來看佛教的三法印,實在是太重要了。
三法印,是佛陀所證悟的。所以佛教有「從證出教」這一句話,是指 由體證之後,再用語言、文字、動作把它詮釋教化出來。所以,三法印的 應用,無論研究那一宗、那一派,或自修,或是教導別人,都不可以不了 解的。
在探討佛法,了解三法印之前,我們必須先對佛法的內容做個了解; 再來探討如何將三法印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二、所研究的內容
談到所研究的內容,先談談除了所研究的之外,一定有能研究的,所 以稱為能邊、所邊,這在佛教和邏輯學上常常使用,就是能認識、能修、 能證這一邊,和所研究、所認識、所修的這一邊。
什麼是能邊、所邊?兩者是賓主關係、所屬的關係。而我們所研究的 佛法,是指佛法的一切內容──教、理、行、果。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云:「於法寶中有其四種:一者教法,二 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 為教法;有無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無為妙果名為果法。」
(一)教
「教」,是指經、律、論等言教;除了經、律、論以外,還包括一切 能彰顯、表達佛教的「無常」、「無我」、「無生」的觀念與行為,或佛 教的藝術品。所謂「六塵皆為教體」,就是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用來表達 緣起、無常、無我、無自性的觀念。
(二)理
「理」,是一切義理、究竟深義。從淺的道理,比如:做一個端正的 人應該具備施、戒、定,就是要有犧牲奉獻服務的精神;再來有德行:就 是講出來、做出來,對自己、對別人有障礙、有害的言行不要做;反之, 對自己、對別人有利益的、有增上的,應該積極去做。所以消極的止惡, 積極的行善,是很重要的。
如果層次高一點,那就要修定,使心能覺,精神能集中,讓錯誤減到 最低。所以在日常生活,要觀察自己,做事情有沒有集中精神,心有沒有 安定下來。
如果每個人都把五戒十善修好,即使沒有開悟,也可以讓今生的生活 很愉快,大家都很和諧相處,這叫端正法。修五戒十善會有福報,而且身 體很端正,這是人天的教理。
再來,如果討厭世間,要出離世間者,佛陀就教以聲聞、緣覺的四聖 諦、十二因緣等二乘的教理。有的人雖然知道世間是短暫、是苦,可是他 悲心特別殷切,所以佛陀就教他悲智雙運的六度萬行,並以四攝法:「布 施、愛語、利行、同事」攝受所屬,使大家能夠過著很安和樂利,不執著 、有尊嚴、自在的生活,這就是大乘的教理。
(三)行
那麼「行」呢﹖是個人的修行方法,和大眾和合的規律,就是指自他 生活規範(戒律)、與定慧觀照的內化等工夫。
一般而言,「行」,有自修和共修。獨處的時候,怎樣止惡、行善、 淨心的生活;共處的時候,怎麼樣沒有擾亂別人、障礙別人,進而利益、 淨化他人。換言之,亦即是:三學八正道、六度四攝等,落實於日常生活 的實踐,這是很重要的!
(四)果
那「果」呢﹖是聲聞、緣覺和佛菩薩的聖果──四雙八輩、十地、妙 覺等果證,也就是涅槃寂靜的現證;所證的果位有深、淺、高、低不同。 不要問什麼時候開悟、證果,而是問自己該修的,修了沒有;該改的,改 了沒有?這是很平實的,不是找別人對你印心,或是證明你開悟、成佛了 。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個性好不好、有沒有改變嗎?因此,是要自己比對 內化的檢視驗證!
所以教、理、行、果是佛法的一切內容,是我們所要研究的範疇;亦 是學佛──信、解、行、證的完整歷程。
三、緣起性空
在探討能研究的方法──三法印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緣起性空」 的觀念。
到底佛陀證悟到什麼﹖佛教的特質又在哪裡呢﹖
佛教的特質,不外「緣起性空」;就是佛教以外,其他宗教、科哲學 所沒有的。緣起,是佛陀所體證的,如果不是自性空,絕對不會緣起。從 相對而進入絕對界說,法是空性真如;從絕對一法性而展開以差別界說, 那就是緣起的三法印。所以「緣起」即「性空」。
印順導師在其《空之探究》第四章說:以無自性明緣起即空,《中論 》〈青目釋〉也說:「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 自性故空。」《大智度論》也一再說:「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 若無自性,即是空。」……自性,是「自有」自成的,與眾緣和合而有, 恰恰相反。……進一步說,由於一切法無自性空,所以一切依因緣而成立 ,《中論》卷四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此「緣起即空」的定 論,顯示了龍樹學的特色。
因為本來是性空的,而不是釋迦牟尼佛證悟了才是性空的,所以說: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不論釋迦牟尼佛有沒有 出現,有沒有成佛,諸法緣起無自性空,是本然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 此的,所以叫做法性、法住、法界。
法性,就是本然性,本然就是本來無自性的,法住就是有安定性。那 麼法界呢,就是普遍性,界就是類,如從生物類,不論什麼門、綱、目, 都是無自性的,也就是沒有一法例外。
為什麼會緣起,因為性空故緣起,也就是無自性的緣故,所以會緣起 ;反之,因為緣起故性空,緣起的必定是無自性空,這是雙向的命題。
因此,「緣」是條件因素;「緣起」,是條件因素組成在一起,由於 某些條件在一起,它必然呈現某種變化的法(理)則。
緣起是講法則,為什麼會變這樣。比如一位笨的人,為什麼會變成聰 明?一位善良的人為什麼會變成強盜?真正了解這個法則,任何一個人具 備這些條件必然這樣,沒有例外的。
人的高興與不高興也會隨環境、情緒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除非精神 失常,否則不會沒有原因的哭或笑。因此,性空的緣故,所以是緣起;緣 起的緣故,所以是自性空。因為每一件事情的形成,都是條件因素的組合 。某些條件因素湊在一起,必然會形成某種的現象。
如果少一樣或多一樣,它的變化就必然又不同;所以一切事物,都是 由很多因緣湊合在一起的。因為不是單獨存在的,也沒有辦法單獨去主宰 ,所以叫做性空。凡是緣起的,只要有一個因素起變化,則所有關聯的都 會起變化。因為不變性不可得,所以凡是緣起的,一定是自性空。 「有」是存在的意思,是存在於條件因素等現象之下的。「有」,是 緣起的存在,「空」是自性空,自我本體空、獨存性空、不變性空,還有 主宰性空,所以是「緣起有而自性空」。
佛教因為沒有本體論,所以很多哲學家用許多怪異弔詭的名詞來研究 佛教,並且感到很頭痛。因此,印順導師主張「以佛法研究佛法」,如果 用音樂、美術、宗教、科學、哲學、戲劇來研究佛教,那都只是類比而已 。比如:我好像你,就不是你;所以以後別人說你好像小偷,你不要生氣 ,「好像」就不是嘛!這是很顯然的。
佛陀體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緣起性空」。以本體論來講,「沒 有本體即其本體」,也就是沒有一個獨在、主宰、不變的「我」。所以在 《阿含經》中,空是無我無我所,也就是離我見、我所見的。有的人說沒 有「我」,「無我」怎麼辦﹖「無我」更好啦!如果做事沒有一個以自我 為中心,那不是更客觀、更接近事實嗎?
宇宙人生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沒有例外的,實實在在是獨存性不可得 、主宰性不可得、不變性不可得,都是緣起的,這是實實在在的樣相,所 以叫做「諸法實相」。因為是真正如此的,也叫做「真如」,英文寫成〞 What as that 〞現象界(如實如同實界)那樣就是那樣, 本來怎麼樣, 就還給它怎麼樣。
所以在時間上一定是無常的,因為是無常的,所以你還給它無常,你 就不必說我老了以後,皮膚皺了要拉皮。因為是必然這樣、普遍這樣。如 果你的臉皮用了七、八十年後,還像小孩子那樣細嫩,那才不正常!因為 那時候的美,並不是在外表,而是內在人性的光輝,以及修養、智慧和慈 悲的展現。所以外國人照相比賽,是比看誰皺得比較漂亮。所以文學家說 :「紋路,是時光在臉上,刻下了歲月的痕跡。」這很美,但是我們通常 不了解什麼叫真如?什麼叫空性?什麼叫一實相?
依佛陀所體會的,方便來說:能認知者就是智慧,所認知的理就是真 如,也就是緣起性空,是真實的實在樣相,所以叫一實相法印,也叫做三 法印。
性空緣起的三法印,是從相對的緣起而言,無論男女、大小……等, 都是空性,都是緣起的,都是條件因素組合的,方便施設假名說是一種絕 對性,這絕對性叫做空性。
緣起的三法印,從時間、空間、當下的直觀,來體會性空緣起的真理 。了解佛陀之所以為佛陀,他為什麼成佛,就是證到這個真理;換句話說 ,如果我們體驗到這個真理,了解這個真理,叫做見佛,就是見到佛的法 性。所以禪宗說:「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同一個鼻孔出氣。」那就是 說自己與諸佛所理解的真理相同。從理性上的了解,就是領悟的見佛,如 果從果證來講,就是成佛。
空的意義,就是空掉了貪心、瞋恨心、愚痴心、嫉妒心等不良的行為 ,即使良好的執著也要去掉。
比如你常常在乎成就感,也是一種障礙。例如:有的人因為人家給他 虛名,所以就常常拉親戚、朋友去那個單位,賣力的做,做得很有勁,就 說那個單位很好,怎麼好?打聽一下,原來他當頭領導。改天說那個單位 不好了,為什麼?因為他辭掉了,或者沒有當選。所以你要在這些人、事 、物的緣起變化中,無論成敗、得失表現空無我性,就可以自在無礙,所 以性空要在順逆的緣起中表現。(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