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第二章、《法句經》概述



第一節 解釋經題

  「法句」是譯自梵語 Dharmapada 或巴利語Dhammpada 。 Dharma(或 Dhamma )義為法,教法,真理,理法,法則等; Pada 義為足,足跡,句語等。所以 Dharmapada(Dhammapada ) 含有三義:(一)法之句,即真理的章句或真理的語言。(二)述 說佛陀教法的偈語。(三)作引伸之義,即依佛陀所說真理的道跡, 可以達到涅槃。

 「法」:有「法性之法」和「教法之法」的差別。

  所謂「法性之法」又名理法,這是指宇宙間永恒不變,本來如是的 真理,此又分為「自然具備的理法」和「法則之法」,「自然具備的理 法」正是指的本來如是,不假造作而現成,且恒常不變的法性,而「法 則之法」是以一定的法則,可使宇宙人生更改為善或為惡者。佛陀以苦 集滅道四諦來說明這「自然具備的理法」:(一)此是苦,逼迫性── 苦諦。(二)此是集,招感性──集諦。(三)此是滅,可証性──滅 諦。(四)此是道,可修性──道諦。這就是說,這世間是痛苦的,所 謂痛苦,就是迫逼著身心,使身心不得舒服,所以名之為苦,這世間的 痛苦是「本來就這樣」的現象,而這痛苦的現象是從何而有呢?佛陀說 :「此是集,招感性」,所謂「集」是聚集,這聚集的內容包括「惑」 和「業」,由於迷惑顛倒之心,造諸惡業,由這惡業招感世間的苦果, 這是世間痛苦的一重因果。其次從超現實的理想界來說,佛陀之所以說 法度眾生,就是希望一切眾生,能超脫現實的痛苦世間而到達理想的安 樂世間,佛陀說:「此是滅,可証性」,所謂「滅」,是消滅世間的苦 因苦果而到達涅槃的境地,這涅槃的境地是可以証到的,所以說:「此 是滅,可証性」,而要達到這涅槃的境地,必須依循佛陀所修行過的教 法去修持,如修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等法門,依這些法門去修持, 就能斷除苦因苦果,而至涅槃,所以佛說:「此是道,可修性」;換言 之,世間本來是苦,只要生存在這世間,難免嚐到苦味,由於起惑造業 ,必定感受苦果,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誰也沒有辦法改變它,所以名 之為「自然具備的理法」。而依著三十七道品、四攝、六度等法門去修 行,必定能消滅惑業,解脫苦果,達到正覺安樂的境地,此乃離苦得樂 的必然法則,稱之為「法則之法」。

  所謂「教法之法」是「教化眾生的方法」,佛陀悟得宇宙間永恒不 變,本來如是的「法性之法」後,以言教告示眾生,使眾生轉迷歸悟, 離苦得樂,所以,凡是佛陀所宣說的一切言教,都屬於「教法之法」 ──包括「法性之法」。

  「句」:含若干詞類或短語組成,具有完整的意思,叫做「句」。 合四字為一句,或五字一句,合四句為一偈頌,(也有六句一偈者), 這些偈頌為佛教經典的一大特色,容後再論,《法句經》有四字一句或 五字一句者,而大部份都是合四句為一偈,這些文字偈頌,都是記載 佛陀的言教,這些言教,無一不蘊含宇宙人生永恒不變的真理,因此名 之為「法句」。

「經」:梵語修多羅,翻譯成中國的意義叫做「契經」,契是契合 ──契合真理和契合機宜的意思。佛陀宣說之法,上能契合過去一切諸 佛所說的真理,下能契合一切人類的機宜──適合人類的心理需求,所 以叫做「契經」。若詳細論之,「經」有:湧泉、出生、顯示、繩墨、 結鬘五種意義。所謂湧泉,是說經典的文字,包含著無窮無盡的義理, 猶如不斷湧出泉水,取之不盡,例如當我們研究經典的時候,乍看之下 ,看不出什麼深奧的道理,可是,當你閱讀再三,仔細吟味的時候,每 每都能發見很多微妙的道理出來,這足以証明經典的文字,猶如湧泉一 般,義味無窮。所謂「出生」,是能出生微妙義法的意思,經典裏面所 提示的,不但是叫人們修五戒十善的世間有漏義法,更注重我們修四諦 、十二因緣、六度等出世間的無漏微妙善法,如能依經典的提示去修持 ,就能得到出生的微妙善法,所以叫做「出生」。「顯示」是顯示正理 的意思,經典所記載的文字,都是顯示著宇宙人生正確的真理,故曰「 顯示」。「繩墨」,是楷定邪正的意思,經典不但顯示正法,同時也把 邪法提示出來,猶如木匠用的「墨繩」,能楷定一條繩線,以便裁割木 料,所以稱之為繩墨。所謂「結鬘」是以花貫縵為譬喻──將散的花, 用絲線串成一個花環,比喻經典文字的記載是貫穿一切佛法的,將佛法 有系統的貫穿在一起,使它不致散失,名之為「結鬘」。 (註一)

  綜合起來說:這部經是將佛陀所說的教義、教法,以一句一偈,集 成的經典,所以題名為《法句經》。

  釋尊名云釋迦牟尼,釋迦,其義為能,是釋尊的姓,屬剎帝利種的 一族,牟尼,義為寂默,是釋尊的名,為寂默賢人的意思,合而言之, 意為釋迦族中的賢人,是對釋尊的尊稱。釋尊實名悉達多,生於西元前 六世紀頃(五六五──四八五)的北印度迦毘羅城(即今尼泊爾南境) ,父名淨飯王,母摩耶夫人。生後七日,母摩耶夫人去世,由姨母波闍 波提撫養,受教於跋羅尼。十六歲取耶輸陀羅為妃,二十九歲獨子羅喉 羅出生不久,悉達多太子出遊四城門,觀人之生老病死諸苦,乃毅然捨 俗出家,成為一個苦行者,以尋求他的答案,在恒河流域行腳六年,參 訪各教名師,修習最嚴格之苦行,一無所得,即悟苦行之無益,而欲靜 坐思惟,乃入尼連禪河洗去一身污垢,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至畢缽 羅樹(佛成道後改名菩提樹),鋪吉祥草,東向而結跏趺坐,端身正念 ,發大誓願說:「我今若不証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座」 (方廣大莊嚴經),終於夜睹明星,廓然大悟,成就一切種智,証無上 正等正覺,時年三十五歲。(註二)

  佛成道後,悲愍眾生無始以來為無明所蓋,不得解脫,乃從事宣揚 自証之妙法,盡其形壽,說法四十五年,其所說之法均包括於《法句經 》內,「法句」是佛弟子從佛說中錄出的偈頌集,大凡一部經,都是 釋迦世尊親口宣說,由眾弟子們結集的,「法句」亦不例外。


第二節 《法句經》之要義

  《法句經》的內容組織,很簡單扼要的提示佛教的重要真理,所集 錄的,都是實際道德的教訓,堪稱是一部佛教倫理道德的珠玉篇。因為 這部經以道德為根本,所以內容所說,都是以善惡的對立為主題,可是 為善或做惡,是介在人類身體的行為,而佛教道德的究竟,應該是涅槃 的境地,「涅槃」的字義就是以智慧光明,吹熄煩惱的意思。如本經所 說:「行淨無瑕穢,自知度世安」,「棄垢行清淨,可以獲大安」,這 就是說,消滅放縱的情欲以及除祛垢穢的行為,而過清淨無染的生活, 就在現世的身體上解脫憂患煩惱,而得涅槃。所以涅槃不是否定實有的 虛無寂滅,而是以智慧明了覺照,以慈悲愍念眾生,悲智雙運的對現實 的迷妄,私欲的否定,斷除我執的渴愛等一切無明,這不是空談理論, 而是真正落實在身體力行上的,道德是注重身修體驗的,這部經的可貴 也就在此。
(註三)

  進而論之,本經實涵蓋了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六度是六種行之可 以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本經開卷第一無常品,即叫我們觀生死事大,無 常迅速,「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其後之老耗 品、世俗品、生死品,亦無一不在闡述無常之幻化,「不修梵行」,如 「守伺空池」。其次以沙門品、梵志品說明佛道修行者所達到之境域, 但如行者不精進,違背佛教所應有的警誡,即為刀杖品、地獄品,其他 諸品即說明達到証果之方法,即六度之行持,列述如后:

  智慧--教學品、多聞品、愚闇品、明哲品、塵垢品、心意品。

  禪定--惟念品。

  精進--篤信品、述千品、放逸品、道行品、廣衍品。

  忍辱--安寧品、忿怒品。

  持戒--戒慎品、慈仁品、言語品、雙要品、華香品、惡行品、愛       身品、好喜品、奉持品、象喻品。

  布施--利養品。

  本經開卷第一章置無常品的目的,主要係要我們對此迷界生厭離心 ,時時警惕生死近促,無常迅速,常將「解脫生死」掛心頭,有了這種 警惕,就必須要有照破無明的智慧,否則終無法解脫,這就是般若波羅 蜜。有了智慧,必須要有學問,說明這種學問的,即是教學品,所以經 內有「敏學攝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句。又學問必須賴於先輩或善 友之指導而來,說明這種道理的即是多聞品,其內有:「學而多聞,持 戒不失;學而寡聞,持戒不完」,及「斯聞為第一」,「聞為第一藏」 等句。我們必須由此種聽聞,或所學漸次研磨愚闇,去棄塵垢,以達明 心明理之境域,其後之愚闇品、塵垢品、心意品、明哲品,就是說明這 種道理,所以愚闇品有「開達近智,如舌嚐味,雖須臾習,即解道要」 ,塵垢品有「當求智慧,以然意定,去垢勿汗,可離苦形」,心意品有 「意微難見,隨欲而行,慧常自護,能守即安」,明哲品有「若人壽百 歲,邪偽無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學正智」。上述之警誡並非只是觀 念上之問題,必須要能躬身力行,否則流於空談,所以必須要將精神集 中,表明這種道理的即是禪定波羅蜜--惟念品--其內曰:「起止學 思惟,坐臥不廢忘」。同時,這種思惟,必須持久不變,要有勇猛精進 之勇氣,說明這種精進的,就是精進波羅蜜,篤信品、述千品、放逸品 、道行品、廣衍品,這些品目都是說明堅固所信,重視實踐的;篤信品 說:「信能度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述千品說:「雖 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放逸品說:「慧智守道勝 ,終不為放逸,不貪致歡喜,從是得道樂」,道行品說:「生死非常空 ,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但當勤行道」,廣衍品說:「比丘乞求難 ,何可不自勉,精進得自然,後無欲於人」。可是雖有這種精進之勇氣 ,仍須有持戒之精神方能安止,這就須要尸羅波羅蜜,因為戒有止惡行 善之功用;如惡行品,愛身品,好喜品,愛欲品,都是說明止惡,而慈 仁品,奉持品等,是解說行善的,奉持品說:「奉持法者,不以多言, 雖素少聞,身依法行,守道不忘,可謂奉法」、「所謂智者,不必辯言 ,無恐無懼,安善為智」。然持戒非有忍辱心不行,因此其下之安寧品 、忿怒品,即說明此種忍辱波羅蜜,忿怒品:「有力近兵,無力近軟, 夫忍為上,宜常忍羸;與眾輕之,有力者忍,夫忍為上,宜常忍羸」。 又於持戒中,如有愛染心者亦不得成就,布施就是捨去愛著之心,愛欲 品,利養品就是解說布施的道理,利養品:「天雨七寶,欲猶無厭,樂 少苦多,覺者為賢」。(註四)

  是故本經之要義,在使修行者能於行住坐臥之間,時時提高警覺去 修行,若能不斷修習,躬身實踐,則達到究竟道果,並非遙不可及的事 。

第三節 偈頌--佛教經典的特色

  佛經的開頭,通常都冠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與大比丘眾 ......俱」,以確認佛陀說法的不可懷疑性,然後再演述這一次要講述 的內容,最後,或每一品,每一獨立篇章之後,大都加入「偈頌」,( 句數從四句到數十句不等),作為全經要義的濃縮、提示,末了再以一 個簡略的結語,如「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之類,作為落幕詞。

  佛經的穿插「偈頌」是通例,但有些經文,亦有散文到底的,但究 竟少數。佛經的文字組織,是先「散文」長行,後偈頌末了,再散行作 結。「偈頌」是畫龍點睛之筆,以此來突出主題,加深聽眾的印象。

  偈或頌是佛經中最簡單的文體。偈頌的組織結構,一般是四言一句 (也有五言、六言、七言不等),合四句為一偈是最普遍的,也有六句 一偈或六句以上的,全部用偈頌寫的著作,除了《法句經》及其系統經 典(如《法集要頌》)外,諸如後來的《中觀論頌》、《唯識三十頌》 等,也都全部用偈頌表達。

  偈頌通常不用韻,也缺乏音律安排,在梵文或巴利文原本中有些是 押韻的,但譯成華語之後已經沒有了,但有少數經典的偈或頌之中,偶 然還會留有它底音律性韻味。

反觀中國古籍,如「《尚書》、《周易》、《左傳》、《禮記》、 《論語》、《孟子》......」都是散文,這些書從未在任何地方加以頌 詞或偈語的,即使引述前人的詩歌,也是夾在「長行」中,不另以詩偈 形式排列。中國的詩經,是古代唯一以詩歌形式表達的書,它用韻,有 音樂性,甚至可以入樂,流行於民間來唱,這又與佛經邊以「偈頌」插 入不同。佛經偈頌之穿插,影響中國文學的,可能要數唐宋之後,在中國 長篇小說中,間雜一些詩詞歌賦,或是駢文的敘述,是佛經形式的運用。 (註五)

  偈頌,是佛教經典的特色,而《法句經》全部以偈頌構成,可說是 特色中的特色了。

(註 釋):

  • (註一):參看《法句》,妙心叢書(二),台南小東山妙心寺,      慈恩婦女會民國八十年五月恭印,《北傳法句》經前提要      8-13頁。

  • (註二):參看林傳芳著《佛學概論》。高雄市:佛光出版社民國      七十九年五月再版。

  • (註三):參看同註一,《北傳法句經》淨心著「經前提要」第七      、八頁。

  • (註四):參看張漫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一00冊,      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出版,第九十一冊《      經典研究論集》第一九五~一九九頁,慧吉祥著「法句經之      性質和要義」。

  • (註五):參看,陳慧劍譯註《法句譬喻經今譯》,台北市:靈山      講堂民國七十九年五月三版。


  • 回到上一頁(論文目錄)

  • 回到南傳法句經。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