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自己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就兩本為世界 各國所熱烈推崇的東方哲學巨著──《道德經》與《法句經》,作一番 研究比較。兩書同為闡示世間永恒的真理,寫出了人類真正的道德依皈。 《法句經》是大藏經裏最富趣味,最言簡意賅,最能直接顯示佛陀思想 的一部經典,理論平凡易解,不似其他經典深奧難懂;《道德經》全文 雖僅五千餘言,卻涵蓋了老子整個的思想體系。影響所及,《道德經》 成為中國道家哲學最主要的一部論著,不少帝王引為政治上「無為而治 」的治國寶典,自莊子,韓非「解老」,「喻老」以來,各家爭相作解 注釋者,不下五百多家,迄今譯成之外文亦有百餘種。而《法句經》又 堪稱佛教倫理道德觀的珠玉篇,三國時代吳之譯經名家支謙《法句經》 序說:「此乃始進者之鴻漸,深入者之奧藏」,迄今錫蘭等國仍然以 《法句經》為初學者之入門書。除了南傳各國外,由近代佛教文獻所知 ,《法句經》的流傳,自從丹麥人浮士倍爾(Fausbell)於公元 一八五五年刊行了用拉丁文對譯的巴利文原本以後,在西方,美、加、 英、德、俄、法等先進國家,也都有《法句經》的各種譯本,而東方, 日本就有三種和譯本,還刊行了巴利文、漢文對照及南北對照的英譯、 和譯本,成為一本現今國際社會流行的佛書。
然而,就另一方面而言,由於時空背景,語言文字的隔閡,以及譯 者本身所採取的角度及其主觀意識之不同,對原書經文所咐囑之深義, 難免有曲解、誤說之嫌,眾說紛云,莫衷一是,凡此尤以《道德經》諸 多譯本為甚。
在思想方面,《法句經》對「法」與《道德經》對「道」的詮釋, 亦多相通之處,例如:老子所闡示的「道」,在其第一章開頭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實的道是不可言說,無法用概 念表達的,勉強地用「道」來稱呼它,只是為了方便起見。而「道」之 為物,「惟恍惟惚」,是無形無象的,然天地萬物由「道」所生,「無 ,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是故老子天地萬物「有無相生」的道理,與佛法「空有不二」,「實相 無相」,「本來如是」的真理,是相通的。因此,就廣義而言,老子所 說的「道」與佛陀所說的「法」,基本上都是指宇宙間永恒不變,自然 具備的理法。就狹義而言,「道」體固然是無形而不可見,恍惚而不可 隨,但其作用於萬物時,即表現了某種規律,這些規律都可作為我們人 類行為的準則,以期達到自然無為,返樸歸真的圓滿境地;而佛法之「 用」於世間,就是所謂的世間法(相對於出世間法),這世間法乃是「 教法之法」,是佛陀為告示眾生,轉迷成悟的一切言教,眾生依此言教 修証,以期超脫現實的痛苦,達到寂靜涅槃,正覺安樂的境地。是故, 就狹義而言,「道」與「法」同為人類追尋圓滿究竟的人生,所需遵循 的正軌。
對指導人生修身養性趨於至善的要旨及其注重內觀的修持方面而言 ,《法句經》與《道德經》亦多不謀而合之處,如佛陀勸捨貪瞋痴,「 攝護身忿怒,調伏於身行」,與老子「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 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聖人為腹不為目」等,均 有異曲同工之妙。
又兩書均為詩歌格言類之文體,「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雜 草害田地,欲望害他人,施與離欲者,故得大果報」(南傳法句三三九 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經》第一章及第八十一章)凡此信手拈來,均能朗朗上口,輕鬆 自得,頗見潛移默化之功。
再者,《法句經》是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悲愍眾 生無始以來為無明所蓋,不得解脫,乃從事宣揚自証之妙法,盡其形壽 ,說法四十五年,其所說之法均包括於《法句經》內,「法句」是佛弟 子從佛說中錄出的偈頌集,大凡一部經,都是釋迦世尊親口宣說,由眾 弟子結集的,《法句經》亦不例外。當今的《法句經》漢譯本,南北傳 均有多種版本,北傳的漢譯本作者擬就大藏經裡的四種譯本:《法句經 》、《法句譬喻經》、《出曜經》、《法集要頌》等為主要的比較重點 ,這四個譯本中,《法句譬喻經》和《出曜經》均有故事穿插,《法句 譬喻經》七十九篇,《出曜經》甚至比《法句譬喻經》多出很多故事, 其餘兩經為純粹偈頌;南傳的漢譯本品目比北傳的少十三品,僅二十六 品,四百二十三頌,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偈頌的譯本,沒有故事,依據 覺音尊者所撰巴利文版的南傳《法句經》共計三百零五篇故事,幾乎為 北傳《法句譬喻經》的三、四倍,而這些故事就是佛陀說偈的緣起。佛 陀在菩提樹下証悟之後,觀察眾生的貪瞋痴等無明,應機說教,故事中 的人物、地點,至今仍可考據,北傳的《法句譬喻經》據說是依據法救 尊者所撰而翻譯的,譯者又配合中國當時的風俗民情,將故事本土化了 ,因此南北傳常出現一樣的偈頌,卻有不一樣的故事內容。
再看中國的《道德經》註釋本,更是琳瑯滿目,目不暇給,《道德 經》分道經三十七章,德經四十四章,合計八十一章,上篇道經蓋取一 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字,下篇德經蓋取三十八章首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德」字,合稱為「《道德經》」,然出土之 《帛書老子》篆隸二本,均不分章,且「德」經在前,「道」經在後, 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應合稱「《德道經》」,蓋「德」者,得也,疑即老 子著述其得道之心得,亦即悟道之意境也。
《道德經》古今註本五百餘家,已如前述,一般較常採用的是河上 公註本和王弼註本,河上公本尤為仙家者流及民間所採用,學術論者則 偏好王弼本。作者此番探究亦擬以此二註本為軸心。
老子稱「道」,佛陀說「法」,兩書各自蘊涵兩位聖哲的思想精髓 ,中國早在唐朝,就有高僧玄奘法師,將《道德經》翻譯成梵文,流通 西域,續高僧傳記載:「唐玄奘奉敕譯老子五千文為梵言,以遣西域」 ,由此亦可見老子的「道」與佛陀的「法」,在實質意義上的密切關係 。似乎到目前為止,此項研究報告尚付闕如,作者身為三寶弟子,以自 己對佛法多年之認識和對《道德經》之興趣,乃不揣淺陋,這是我為文 探究之動機,尚祈學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