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 Saṅgha


「僧伽」一辭的起源

所謂僧伽也譯為僧眾。是「集團」的意思。又稱為和合眾。在佛教以前,這個詞彙也用來形容印度一般社會上商工團體及政治團體。此外,也用來形容當時的宗教團體,也就是教團。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佛教也採用這個名稱來稱呼佛教教團。所謂僧伽的佛教團體,到底所包含的內容範圍是什麼﹖依據傳統立場來講,包含了比丘僧伽(比丘眾)與比丘尼僧伽(比丘尼眾)。也就是指受過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團體而言。


   四眾與七眾

  本來佛教徒的團體可分為出家與在家兩大部份,在家眾有優婆塞與優婆夷;出家眾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正學女等。出家與在家合稱為「七眾」。而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則合稱為「四眾」。

  優婆塞upāsaka ,信士、信男)︰是男性的在家信徒。他們皈依佛法僧三寶,並誓守在家五戒。在家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過著這種家庭生活的男子就稱為優婆塞。

  優婆夷upāsikā ,信女)︰是女性的在家信徒。和男性信徒一樣,是皈依三寶、守在家五戒的人。

  除了皈依三寶,遵守在家五戒之外,在家信徒還須守八齋戒。就是每月有六天(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三十日)或者四天(除去六天中之十四與三十兩天)做為齋日。在齋日中全天都要嚴守近乎出家人那種禁欲生活的八齋戒。所謂八齋戒就是除去下述沙彌十戒的第十戒(不受金銀戒),並合併七、八兩戒為一戒所成的八條戒律。但實際上是包含了九戒。後代對於這八齋戒也有不同的說法。

  比丘 (bhiksu、 bhikkhu ,苾芻、除饉)︰是受過具足戒(二五0戒)的出家男子。須年滿二十歲才可受具足戒。

  比丘尼 (bhiksuni、 bhikkhunī ,苾芻尼、除饉女)︰是受過具足戒(三四八戒)的出家女子。年滿二十歲才可受具足戒,但是已婚女性在二十歲以前,若已經過「正學女」這個階段的話,也可受具足戒。

  沙彌 (s'ra-manera、 sāmaṇera , sa-manera,勤策)︰就是候補沙門的意思,是指已經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具足戒的男子。因為必須滿二十歲才能受具足戒,所以其身分就僅止於沙彌而已。沙彌必須遵守以下十戒︰

  不殺生戒,不偷盜戒,

  不淫戒(禁止男女間的性關係),

  不妄語戒,不飲酒戒,

  不非時食戒(禁止在中午以後進食),

  不塗飾香𤪌2髟曼戒(禁止裝飾打扮),

  不歌舞觀聽戒(禁止觀賞歌舞音樂),

  不用高廣大床戒(禁止使用奢侈舒適的臥床),

  不受金銀戒(禁止接受金銀等錢財)。

  沙彌尼 (s'ra-maner、 sāmaṇerī , sa-maneri,勤策女)︰已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尼具足戒的女子。與沙彌一樣,未滿二十歲的出家女子就稱為沙彌尼,也必須遵守十戒。

  正學女 (s'iksama-na、 , sikkhamānā , sikkhā學 + mānā正在,ppr,式叉摩那)︰已出家但尚未受比丘尼具足戒的已婚婦人。由於不知道這位已婚婦人是否懷有身孕,因此須先以兩年的時間為「正學女」。若已懷孕,則生產育兒至少須時兩年。兩年之後,幼兒離開母親,這位母親便可正式受戒出家。為了方便正學女生產育兒,所以戒律不像沙彌尼、比丘尼般嚴謹,比較寬鬆,但也必須遵守以下的六法戒︰

  不淫戒,⑵不偷盜戒,⑶不殺生戒,⑷   不妄語戒,⑸不飲酒戒,⑹不非時食戒。


  僧伽的範圍

  從原始佛教以來到部派佛教為止,在這個傳統的立場下,所謂僧伽,是指在佛教全體七眾與四眾之中之比丘與比丘尼的出家團體而言。尤其比丘僧伽,更是僧伽的主體;比丘尼僧伽則是比丘僧伽的附屬團體。因此像出家的沙彌、沙彌尼、正學女,以及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等信眾,都不包括在僧伽範圍裏。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合稱為四眾,此處,「眾」的原語是 parisad、 parisā ,並不是 saṅgha 。 saṅgha 這個字只用來形容比丘與比丘尼僧團而已。

---- 摘錄自《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第二章 〈僧伽〉--- 水野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