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更新日期: 87('98)/11/23


第八章 四念住-劍在人在

前言

本來是念在人在,現在用「劍」來形容「念」,以劍在人在來說明正知正念的重要性。

佛陀當年說修四念住的譬喻是,好像頭頂著一碗滿滿的、熱燙的油,在街道上走,如一不小心滴落一滴油到碗外的話,就要被在旁的劊子手斬首處決,有那樣的嚴重。所以正知正念若要真實修沒有那麼簡單,意思是說我們要有很好的基礎,尤其在四念住之前要有八正道的基礎,基礎要夠紮實,不然只能算是在修正知正念,不能算真正在修四念住。

在修行次第上:親近善知識。聞思正法。根本作意。法次法向。

法次法向就是三依一向: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捨是涅槃寂靜、究竟解脫。即是一切所依都要迴向解脫,迴向涅槃寂靜。

進入法次法向就是要真的進入八正道,則首先要有「正知正念」,甚至要有某種程度的七覺支,這七覺支是較淺的,裡面要有一個擇法,一個選擇,就是要有擇法覺支,才能真實的進入八正道。

為什麼說這時的法次法向一開始是正知正念,因為此時你還沒有練到很精進。一般講八正道,在四念住之前要有正勤。正勤是整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修行,每日二十四小時都進入修行才是真的在修四念住。一般修四念住都是在禪七時,整個時間,全部精神都專注在正知正念。真正要修四念住的人都是已經準備要證果的,準備解脫的意思。

在還沒有做到正勤,不能二十四小時都專心在修行的,那只能算是一種正知正念,還不能算是八正道的四念住。八正道的四念住是任何一個動作,都在他的正念正知中。如他有一個動作沒有正念,他還要再重複那一個動作,回到那個動作再做一次。譬如我的手伸舉一下,我若不清楚,則還要回到原先的動作再作一次,再摹擬一次,如錄影帶畫面倒帶重播一樣,要再倒帶一次,看剛才的手是如何的經過,腳是如何走。

所以他所有的動作,一舉一動都會儘量減少,為的是要觀察。他不是為了動作很少而觀察,他是因為要觀察而變得動作很少,因為他要觀察所以不可能動作很多,是這個意思。

他要知道每一個動作都不是「我」要動作,是「心」要動作。如在經行,走步時起腳、落腳,不需要有一個「我」要起腳,「我」要落腳。我們很專心在看起腳,落腳,這裡面沒有一個「我」出現。

看到每一個舉止,每一個動作裡面都沒有一個「我」。起腳、落腳,起落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我」的念頭,那個「我」的念頭是多餘的。只是心,有心就有動作,不是我要動作,與呼吸是一樣的。所有的動作都與呼吸一樣,是心在呼吸,不是我在呼吸,不是這個「我」在呼吸就對了。

正知正念一樣是在體會這個東西,而在四念住中則變成無間斷的正知正念,因為他必須以正勤做基礎,在八正道中是正勤、正念、正定,綿綿密密不間斷的。

若進入法次法向後,第一個就是正知正念,正知當下。一直練習正知正念,練習之後有一個擇法,感覺我們現在到底是置心於世間法中,還是在出世間法中,我們會有一個選擇,選擇日常生活中時間的安排,睡眠的安排,漸漸來符合出世間的八正道。世間法的八正道,是要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一定是為了要解脫。出世間法的八正道是為著要解脫,為著要涅槃寂靜。所以此時的生活需要做很大的調整,調整之後才有辦法真正進入八正道。

八正道的第一個內容就是無時不見苦,無時不見無常,無時不見無我,這就是正見。但是正見起初感覺是較粗的,到四念住的功夫就綿綿密密,會密得每一個念頭都看到,不是「量其約」,不是大約的,是每一個念頭都看到無常、苦、無我,同時也看到涅槃寂靜,一個剎那,一個剎那都是那個東西,以時間觀念來說他變成一秒一秒的接續都沒有停,都在某種程度的三摩地。所以這「念」叫做一種觀三昧,也是我們常說的毗婆舍那﹙vipassana﹚觀三昧。

三昧就是心都收攝回來。如金剛經所說六根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塵相中,從六根收攝進來,收攝進來之後去看識,看識有沒有住在五蘊裡面。用金剛經的觀念來說就是從無相拉進來到心經的五蘊皆空,五蘊皆空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識不住在色身,不住在我們的感受裡,不住在我們的想中,不住在我們的意向﹙指不住在行蘊中,行是意向和衝動的意思。﹚不住就是不停留,不住著、不堵塞,是通透、是空。

色受想行這四個蘊是識所依的境界,他變成一個境界,可以將境界看成是一個刺激,色身的刺激,感受的刺激,取相的刺激,意向的刺激。這個刺激進來時,識沒有去抓,讓它流過。

讓它流過叫通透無礙,好像風吹過,遠遠的飛機的聲音掠空而過,遠遠的鳥叫的聲音傳過,或者說遠遠的地方有蟋蟀叫聲、或昆蟲叫聲,我們聽到了並沒有去抓聲相,沒有主觀的感覺聲音很吵雜在妨礙我們。此時就是一心,一心的時候可以對準焦點明觸,一心若對焦時可以穿透名色,可以穿透身心。身心穿透之後,感覺整個心會開啟來,體會到無量心,可以體會到從心底出來的那一口氣是什麼?從心底出來的那個名色是什麼?分別體會名色﹙五蘊導向﹚的已生與未生,這就是在說四念住。

四念住就是識沒有住在身、受、心、法裡面。沒有住著的時候就穿透名色,這時就可以體會心的無量與心的光明,真正的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經過這樣訓練來的。

身念住觀身是身

出入息念配合界作意﹙識、空、風、火、水、地﹚

正知起落生滅

四大行儀﹙行住坐臥﹚

身至念與不淨想

界分析

身念住就是辨認你當下的心念能否安助於呼吸,安住於你的姿勢,安住於你的動作,安住於你六根對六境的觸,你內心的當下能安住於地、水、火、風、空、識。

在身念住裡有好幾種的訓練方法,比如在走路、坐下、站著,躺下的時候,動作變化的時候,在每一個姿勢都看到,我們的動作是有利益的,是為了要離苦,是可以歸零的,任何時間都可以歸零。在我們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動作的變化,都帶有這樣的正知。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決定要說話和不說話,都沒有起一個「我」要說或「我」不說,只有看到為什麼要說話,有幫助否?可以減少苦嗎?沒有看到「我」那種念頭。

只有看到對互相有幫助否?就是說我要去擔當時,只有一個擔當的念出來,沒有認為「我」要擔當。只注意對互相有幫助否?能減少苦惱否?這樣就是有正知正念在裡面。在一切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一切的舉止行為,每一個碰動觸摸都看到互相的利益,都看到互相苦惱的減少。這樣的注意,這樣的看,這裡面沒有起一個「我」要怎樣,或要對方怎樣,只是很單純的想:對互相有好處,減少互相的壞處,完全是一種慈悲心,但沒有「我要」慈悲的念頭,只有慈悲的意向,沒有「我要」慈悲的念頭,沒有那個「我」就對了。

就好像現在吸氣,之後要吐氣,不必說「我」要吐氣,吸氣之後,若不吐氣,我們會難過,吐氣之後,若不吸氣,我們也會難過,所以我們的呼吸是為了要減少苦,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為了互相的健康,因為我們的氣一直在互相交換,每個人都是你的空氣,空氣不好,能怪誰,不能怪。我們的注意力都貫注在這裡,貫注在對互相有好處,貫注在減少互相的苦惱,而沒有生起一個「我」的念頭。一切的動都好像呼吸一樣,很自然的只為了少苦、離苦,不需要有「我」,這樣就算有正知正念。

有了正知正念還要有擇法,因為正知裡面含有很強的目的性,要知道自己到底在作什麼?下一步要作什麼?正念則比較屬於知道世間的無常、苦、無我;知道我們一舉一動的生生滅滅,起起落落;知道手舉起、放下、腳走、踩踏,眼睛看左、看右、、或是知道裡面的收縮、膨脹,這種知道比較屬於正念。

如果是帶有目的性的,裡面有一個擇法,知道我們要走的方向,知道下一步要如何進行,這就屬於正知,而裡面的觀察就屬於正念。

無論是正知或正念都沒有一個「我」要正知正念。這些在我們聞思正法和根本作意的階段都已經知道了。好像呼吸一樣,很自然的呼吸,不需要有「我」。我說話,不必生一個「我要」說話的念頭,你聽我說話,也不必生一個「我要」聽你說話的念頭。那個「我」還沒有出來就可以聽到說話的聲音了。只要很單純的聽,想聽就是心,聽就是色、聽、在聽,就是動。裡面沒有「我要」聽或「我不要」聽,有要有不要,就有喜歡和不喜歡,沒有那個我喜歡聽,我不喜歡聽,沒有那個東西,你知道那都是心在動。知道心在動,知道聽的目的是為了智慧,為了慈悲,為了擔當,為了減輕世間的苦難,學佛不是為了提高我的社會地位,或提高自我的形象,都沒有那個「我」的想法就是正知正念。

再來是觀察我們的身體叫身至念,看三十二個身體的組成: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脾、肺,食道、胃、腸、糞、腦,膽汁、痰、膿、血、汗、肥﹙脂﹚,淚、膏﹙汗油﹚、唾、涕、關節液、尿。

有人說修這個也沒什麼感覺,不是很快就有感覺,一般人沒那麼快就有感覺,你就是要憨憨的修。一般傳統的修法是一次修五項,例如: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連續十五天都在修髮、毛、爪、齒、皮,看人都只看這五項,看自己也只看這五項,完全不去想別的,沒有想到我是男的或女的。十五天之後,又看自己的肉筋骨髓腎,一直看,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那裡,就會改變我們對色身的看法,會整個的改變。

也有人只修一項,修一項的意思是比如他對牙齒最敏感,他感覺他的牙齒很難看,就專門修牙齒,專門看自己的牙齒也看別人的牙齒,看到人,他沒有看到男人或女人,只有看到牙齒而已。因為你真正在看牙齒時,就沒有男女相。牙齒就是牙齒,那有分男人的牙齒或女人的牙齒,又不是驗屍的法醫在鑑定。主要就是說,不論你是監察院長,或是販夫走卒,你看到的只有牙齒,你的注意力只在牙齒上。

修這個的好處就是要除去對色身的執著,因為我們對色身都有很強的執著。所以也有只看牙齒,只注意牙齒就注意到開悟見法。所有的正知正念,任何注意的對象都可以讓我們開悟見法,不一定要修到法念住才能夠開悟見法。

我們在修法念住之前,在修正知正念之前已經有根本注意,根本注意在某種程度算是法念住,因為根本注意在看事情的角度都是無常、苦、無我。所以他有可能在根本注意之後,就很精進,再有身念住裡的身至念其中的一小項,他就有可能開悟見法。他有可能只看這個東西一直看看到開悟,甚至他有可能在坐下的動作,走路的動作他就開悟見法了。

我們肯去注意看,去注意看到是心在動,不是我在動,看到這個世界都是心在動,不是我在動,這就是名色分界智,從名色分界智就能夠進一步去看到心和身是兩回事,能看到這個身體在受苦,不是心在受苦。我們的苦受都是五蘊在受苦,這個心是五蘊的意思,但心不屬於五蘊,它和五蘊的關係是不一不異,不是同一個,也不是不同的一個。不一指不是五蘊,這個意思是他不屬於五蘊,不被五蘊束縛住。但你又很難說「心」是什麼?如果一定要說心是什麼,心就是十二緣起的生滅相。

你知道心,心是一個「知道」,「知道」是五蘊裡的那一個?都是也都不是,他是整個作用,是五蘊整體的作用。這個作用裡面不需要一個「我」,這個「我」是一個莫須有的東西,是我們去抓才有的,你不去抓就沒有。

再講身至念,若看不見心在那裡,肝在那裡,可以參考動物的,或參考人體解剖圖,或在路上有被壓死的青蛙、貓等,腸子都跑出來,我們就去看,甚至還可以聞一聞是什麼味道,這個目的就是要取相,那個「相」是整個吸入烙印在你的心田裡。譬如你現在聞到死貓的腐臭味,你聞到你就記牢,你若忘記的話還要再去聞一遍。取這個相就是讓我們清清楚楚,歷歷在目,活鮮鮮,如在眼前。

比如你對牙齒不清楚,你就再詳詳細細,一齒一齒看清楚,想辦法用鏡子或什麼來照都沒關係,就是要看個清楚,你帶有一點想像也不要緊,我們在看東西本來就有想像,這是無法避免的。你只能盡量如實的看,但無論你多如實,你看到的都是一個影相而已,所以,這沒有關係。你就注意的看,看你的牙齒、皮膚、指甲、看得越清楚越好,比如看頭髮,有分叉就看分叉,從頭到尾是什麼顏色,有什麼不一樣?一根頭髮掉下來有什麼不同,頭髮黏在頭皮上時髮根有稍微的不同,你去觀察。看得詳詳細細,就算你的眼睛閉起來,你還是看到它的樣子。

有人說「觀身不淨」,但很難感覺這個身體是不淨的。身體淨或不淨?你若沒洗澡就會感到不淨,洗完澡就不覺得。但是隨便找一個人的指甲剪下來放進你的粥裡,飯裡,或你要喝的湯裡,你的不淨感就會出現。比如別人的體毛放在你要喝的湯裡,你就會感到不淨,或者有老人的牙齒突然掉落你的湯裡,你也會感到不淨。

我們身體內所有的東西,有人去照了胃鏡,他說胃鏡照出來,胃是紅潤潤的,很漂亮。真的很美嗎?要不要我們切一片胃放在你要吃的東西上,那時候你的感覺就沒有那麼美了,你的不淨感就跑出來了。

為什麼我們會感覺一個人美,實際上我們感覺一個人漂亮,都是我們自己的排列組合,我們只看自己喜歡的部份,選擇我們喜歡看的角度。我們要看一個人醜,很簡單,重新排列組合,去看我們不喜歡看的東西,就會覺得他醜。任何人我們都可以看他的美,也可以看他的醜,都在於我們如何去排列組合,如何去看,如何去取角取相。

我們做身至念就是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的人,你看到他就是看到身至念中的一項東西而已。起先可以一項一項的看,到最後你會感到看一項就夠了。比如你看到對方的牙齒,無論他有多美,你所有的欲望都沒了;你看到自己的牙齒,你對色身的欲望就沒了,如果你看一項就很受用,你就拿來用,就不用修太多項了。修身至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色欲完全不起,確確實實可以,確確實實非常有效,只怕你不練,只怕你失去性欲之後不知怎麼辦,對你的另一半很難交代,不可以怪我,這是佛陀教的,非常有效、非常有力的方法。

還有一種傳統的不淨觀,是去看人死後屍體腐爛的過程。在南傳的國家都有信徒在遺囑上交代供養他的遺體,讓屍體自然腐爛,讓修行者去觀察。

死屍放在寺院的後山,距離較遠的地方,大家輪流去看,看到整個身軀都是蟲,裡裡外外的蟲都在蠕動,鑽來鑽去,還有隨之而來的味道,沿路就聞到那屍臭味,會讓你印象深刻,畢生難忘。你如果忘了,還要再去看、去聞,直到你不會忘,這樣才算取相。你若沒有機會去看屍體,聞屍臭,也可以找親戚朋友在早晨起床時,拜託他嘴巴打開讓你聞一下,這樣你也會永遠難忘。你若會忘記,每天早晨再繼續聞,非常的有效,不怕你練,練了就很有效。

再來是看我們身體的緊繃、粗重。這叫界作意,一種界的注意,也是身念住的一種。第一個是看地,地的特性就是軟和硬。這個看不只是看軟硬而已,從頭頂到腳尖,要看那裡有緊。看那個緊是圓的,或扁的,是三角形,或是梯形、長方形?要看出他的形狀。還要看他的體積有多大,面積有多大,他的邊界在那裡?看得詳詳細細。譬如說你在酸痛,那個酸痛是陣痛、刺痛、抽痛,是酸、麻、癢那一種性質?要看出他的性質。

看出他的形體和性質,看久了,他就會開始變形。他的形態不是固定的,你若看得清清楚楚,這地就開始變化。他會開始流動,開始看到他的脈,甚至看到脈在跳,部位的脈開始震動,震動就是開始軟化,軟化後就變水,就開始流動。流動就是水的性質開始出來,水的性質出來之後,自局部擴大散開,那個緊本來是氣結整團的,那個整團就開始軟化,軟化了叫做水。開始散開,從局部擴散到全身,這樣叫做火,擴散到外面叫做風。他那結成團的氣就散開了。

所以,若要治腫瘤,練習這個界作意就有效。你不用緊張,我們不是要和腫瘤衝突、牴觸,或對立,只是要讓他比較軟化一些而已,這就是界作意。

這界作意也是都沒有一個「我要」如何,都沒有「我」,只是看到緊,很自然的,有看到緊,這個色身就會想放鬆一些,若沒有看到緊,這個色身就不會想要放鬆。注意,是這個色身的「想」,不是「我想放鬆」。

另外我們要觀察地、水、火、風、空、識這六界都不是我、不是我的。人,又不得不依附地、水、火、風、空、識,否則生命就沒有辦法存在。

地:生命都有地,有礦物質、鈣質,才能支撐身體。這地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但生命沒有它又不可,地本身就是無我。

水:水每天要有進、有出、要喝、要尿、要流汗。水和汗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但沒有它又不行,水也是無我。

火:我們要維持體溫,需要太陽能源,需要吃東西才能維持體溫。火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沒有它卻不可,火也一樣無我。

風:要吸,就要呼,沒有呼吸就不能動。吸進去的氣不是我、不是我的,呼出去的氣不是我、不是我的。沒有呼吸又不行,風也是無我。

整個人體是由這些非我、非我所而組成的,這些非我非我所所組成的「我」還是非我,非我所,還是無我。

沒有人要你呼吸,你也沒有要呼吸,它在呼吸,呼吸不是我要的,也不是我不要的,它就是在呼吸。心臟在跳,也不是我要它跳,但它就是在跳,這都是無我。

空:也是非我、非我所,沒有空,地、水、火、風就沒有辦法交換。什麼叫沒有空?像運河,水和土壤被水泥隔開叫運河。什麼叫河流,水土隨時可以交換氣,所以自然不自然,在於它能不能交換,不能交換叫不自然。

人體是自然的,地、水、火、風一直在交換,裡裡外外,無裡無外。身體有各種孔,血液和空氣可以互相交換,有孔就有空,空塞住了就會出毛病。空有距離,有平衡的意思。任何事都要有距離,沒有距離,就會出問題。地、水、火、風也要平衡,沒有平衡,就會出毛病。所以,空很重要,如鼻塞,鼻子不通,就是空間縮小,就是沒有空。

識:識是我嗎?識是依賴無我、無我所的地、水、火、風、空才有識,所以,識也是非我、非我所。眼識,不是你要有就有,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依賴,不是你要怎樣就能怎樣,這就是無我。

我們透過界作意來看到六界非我、非我所。修這地水火風,風若出來空就出來,空若出來我們的識就清淨了,我們的心就開始清淨。因為我們有了空間,有空間我們就會清淨,沒有空間我們就鬱悶,很煩燥。空間是很主觀的東西。

身念住,昨天講的出入息念也是身念住。今天不重複說。再來就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一般是說法念住最微細,應該說微細是發生原因,身體是結果比較粗,比較粗的容易觀察,所以一般都從身念住做起。

你若在修身念住的時候,就不要修受念住;修受念住就不要修心念住,修心念住就不要修法念住。法念住很像根本作意,但和根本作意的不同處,是法念住更無間斷,更綿綿密密。

身念住不但要觀自己的身軀,也要觀別人的身軀,我們如何看自己的舉止行動,如何看自己的呼吸,也是這樣子去看別人。但是,這個「看」的意思,是把對方當成一面鏡子來看我們自己。所以,修身念住要觀身內、觀身外、及觀身內外。觀身內就是看自己,觀身外就是把對方當成一面鏡子來參考,就像是別人在看自己。什麼叫觀身內外,就是看自己時,感覺自己消失了,沒有感覺是在看自己,好像是別人在看這個人,有這樣的味道,要有這個味道出來才算觀身外和觀身的內外。

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也是一樣。我們就不再重覆講受外和受內外;心外和心內外,法外和法內外。我們現在說受內、心內、法內就好,觀我們自己就好,暫時先不要去觀別人。這樣才不會複雜。

受念住觀受是受

樂受以住為樂,以變異為苦,貪隨眠所使;苦受以住為苦,以變異為樂,瞋隨眠所使;不苦不樂受以知為樂,以不知為苦,無明隨眠所使。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如實知集滅味患離。

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滅。

觀受念住,在任何時間都去體會現在是愉快或不愉快或沒有愉快也沒有不愉快。知道愉快怎麼樣生出來,怎麼樣消失。知道不愉快怎麼生起、消失。生起時看到生起,消失時看到消失。

什麼叫不苦不樂受?意思是你不知道現在是好,還是壞,但你就是要這樣。就好像有人說這段感情我也不是愛,也不是不愛,但我就是要繼續,那就是不苦不樂受。當你在一個境界裡面,在某一個刺激裡面,你對這個刺激的感覺不是爽快也不是不爽快,但是你要繼續,你有一個要繼續就是不苦不樂受。就是說受是帶有黏著性的東西,你沒有辦法分別苦受或樂受,但是你有一個黏著性,捨不得離開,這樣就叫做不苦不樂受。

苦受的時候知道苦受,樂受時知道樂受是很重要。因為受是一個令我們的心能不能開啟的關鍵。我們若去否認這個受,排斥這個受,就沒有辦法去觀察,所以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

不論苦受也好,樂受也好,把苦樂當成一體兩面,去體會苦受是一個拉緊、內拉的感覺,樂受是一個推出去。把苦、樂當做是一種推拿、一種按摩,用這種態度來接受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看著苦受、沒有排斥、看著樂受,也沒有高興。苦受就是苦受、樂受就是樂受,苦受本身也在收縮膨脹,樂受本身也在收縮膨脹。

過度的收縮叫做鬱,鬱悶的鬱,過度膨脹叫做躁,急躁的躁。我們一般精神病學稱為躁鬱症。現代人多多少少都有躁鬱症,有時很急躁,有時很消沈,有時過度膨脹,有時過度收縮。

我們看到感受,就這樣看著,看它有沒有在起伏,看它的強度有沒有正在變化?比如苦受剛生起來是九分,漸漸變八分、七分;看到樂受漸漸生起,由三分變四分,變五分,就看著它強度的變化,看著它的生起、下降。

我們把苦受當成一個舉,把樂受當成一個止,把不苦不樂受當做一個捨。這個舉當做是火,這個止當做是水,捨當成休息,一個空間。這個比喻好像我們在鍊金,我們要煽風加火,也要用水,用水潑過之後再休息一下,又再加火,又再潑水,再休息一下。

我們對自己的感受也是用這種的態度。我們把苦受當成舉,承擔這個苦受,把他承當起來。把樂受當成止,當成水,看能不能收束?有時候舉止通通要放下,看我們能不能不舉也不止,把這個不苦不樂受轉做捨,捨就是說我沒有「強強要」,這樣叫做捨。

心念住觀心是心

貪欲心有否、恚礙心有否、迷惑心有否、心能攝聚否﹙狹縮、散形﹚、高廣心有否﹙心地無量﹚、躁鬱心或我勝、我劣心、定心有否、無縛否?

心念住,一般把它分成八對,十六種心。就是去看我們現在有沒有貪欲心?有,也不說好,也不說壞;沒有,也不說好,也不說壞。就像有性欲,也不說好,也不說壞;沒有性欲,也不說好,也不說壞,就是看著。

看有沒有恚礙心?有沒有迷惑心?心過度往內縮即狹縮,心過度往外膨脹即散形,看心能不能收攝,收攝過度就變得比較偏激,擴散過度就變成沒辦法集中的掉舉。高廣心就是心地有量無量,心地寬廣與否?躁鬱心是過度收縮、過度膨脹所形成的優越感或自卑感。有沒有定?當下能不能一心,能不能專心。有沒有束縛?自由否?

這些心都不做好壞的判斷,只是看著。接受它,接受以後才能看著它的變化。看它有沒有變化,因為它不會一直在那裡的,因為心是無常的。所以,當它生起、看到,生起、看到。看到這個貪欲心,就不叫貪欲心,看到就是看到。貪欲心生起就是貪欲心,看到貪欲心生起,這個看到就是一種明覺。

看到的時候,可以配合出入息念,看著出入息對這個貪欲心、恚礙心的影響,出入息會影響貪欲心、恚礙心的收縮膨脹,去感覺在呼吸的時候,貪欲心、恚礙心的變化。甚至可以看到貪欲心生起的時候是吸氣、還是呼氣?在吸氣的時候,貪欲心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呼氣的時候,貪欲心在增加、還是在減少?

這樣的看,就等於把注意力轉移了,提高回到當下的能力。只要回到當下,那些不安的心就消失了,因為所有不安的心都受到過去,未來的束縛,都是沒有活在當下的結果。

所以,當我們回到呼吸,就是回到當下,回到當下,那個正知正念就提起來了,提起來以後,那個貪欲心就減少,恚礙心就減少,迷惑心就減少,心地狹窄的心就減少,躁鬱心就減少,不安定的心就減少,這是心念住。

法念住﹙蓋結由強轉弱,覺支由弱轉強﹚

五蓋

五蘊取

十結﹙身見結?﹚六內外入處,有依而生結,知未生結如何生,知已生結如何棄捨,知所捨離之結於未來不生。

七覺支

四聖諦﹙見苦即見集、滅、道。﹚

法念住一般分成五種。去看蓋結,看那個蓋和結,看到由強轉弱。看七覺支,由弱轉強。正知當下的生起,知道怎麼聚集過來,正知它的消失,就是滅。能看到它怎麼樣的集起來,怎麼樣的消失。

第一個能夠看到五蓋。看一個一個的蓋是怎麼樣生起?它的蓋,那個頭在那裡,叫蓋頭。我們說掀起你的蓋頭來,就是看到它的相。

昏沈蓋有昏沈蓋的相,散亂蓋,掉舉蓋,有散亂蓋,掉舉蓋的相,恚礙,就是瞋也有它的相,要看到它的影像。看我們的貪瞋痴、散亂昏沈,這和心念住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法念住把五蓋看成一種相,要看它出現的是什麼樣的相。看到這個相,感覺到它的起落是一種收縮膨脹,這樣去體會叫法念住。

是先有愛著,恚著的相,才會生出那個蓋來。看著,不做好壞的判斷。那個看本身就是一個正知正念,因為正知正念的關係,那個蓋就會由強轉弱。第二個是看五蘊的增減。看到色蘊的增減,所謂增就是色蘊的緊,所謂減,就是色蘊的鬆。看到五蘊的抓取,抓得很緊,看到五蘊的不抓取,就是接受,沒有排斥,當真的接受的時候,它就放下了,五蘊身心就平穩了。看到五蘊的結集、出現、消失。

第三個是看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的關係。看到我們站在鏡子前面,人和鏡中的人有沒有關係,這個關係就是有沒有連結,對它有沒有好處,有沒有愛著﹙礙著﹚,有沒有打結?看到我們自己所依的是什麼?有依就生結,我們到底依賴什麼?我們有沒有依賴別人的欣賞?需要別人的欣賞是一種依賴,需要自己的欣賞也是一種依賴。

看到眼睛和色境的關係,看到耳根和聲境的關係,看到那種愛著﹙礙著﹚的關係。然後知道那個愛著是如何生出來,愛著是一種結,知道這個結是如何的消失,如何可以放下。也知道所放下的結,將來不再生出來,等於是說,看到它的患。這不是判斷它是壞,是看到它的患,這時不是我們離開欲望,是欲望離開我們。好比你到一個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你的感覺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外面的境界變成一種背景,因為我們的心,跟境離得很遠,不相應。因為境界裡面沒有我們所要的東西。如果境界裡有我們所要和不要,就會產生相應,要和不要都是相應。因為你開始對那個要產生渴求,對那個不要產生排斥,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心沒有量,心沒有量,心沒有空間,心不安住。如果心安住的話,和那個境就不會相應。六內外入處就是這樣看。

第四個是看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看那個覺。明覺有沒有出來?有沒有在增加?我們下一堂課會專門來講七覺支。

第五個看四聖諦。有沒有看到苦諦?有沒有看到集諦?有沒有看到滅諦?有沒有看到道諦?我們對四聖諦的理解,有沒有愈來愈清楚?有沒有愈來愈明?

這些就是法念住。前面三個,看五蓋,五蘊取,五蘊取就是四識住,就是說我們的識住於色,識住於受,識住於想,識住於行,我們的識執著這個身體,執著這個感受,執著這個想蘊,執著這個行蘊,這四項執著,叫做四識住。看五蓋有沒有減少,看四識住有沒有減少,看六根觸外境的結有沒有減少。前面三個看有沒有減少。後面二個,七覺支和四聖諦則看有沒有增加,有沒有變強。

結語

一般在身念住,比較容易看到苦諦,受念住比較容易看到集諦,心念住比較容易看到滅諦,法念住比較容易看到道諦。但也沒有絕對的關係,事實上,每一個念住都可以看到四聖諦。

如果基礎動作,基礎功夫做好,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根本作意﹚作得很好,正知當下作得很好,都有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勤,都作到了,都走在八正道上的時候,你就是作身念住,一樣可以證阿羅漢,你沒有作受念住,心念法、法念住,也一樣可以證阿羅漢。

所以,主要的是基礎動作,進入四念住就是準備証果,不是用四念住來改善身心狀態而已。要改善身心狀態,正知當下就夠了,觀呼吸就很夠了,就非常非常夠了!

四念住就是以根本作意,以出入息念,以正知當下來配合,來加強它的功力。

四念住是一體四面,以身為所緣的安住,叫身念住;以受為所緣的安住,叫受念住,以心為所緣的安住,叫心念住,以法為所緣的叫法念住。每一個念住都包括見苦諦即收﹙見苦即見無常、無我﹚,都有當下五蘊離繫,八風不動的力量。

譬如「現在熱」,只是如實知現在熱,卻可以是四念住的題材。如做不淨觀、身至念﹙觀汗油、汗水﹚、界作意,四威儀﹙姿勢﹚、出入息即是身念住。如對現在熱做出受的反應,即變成以受為所緣,所觀的念住。如對熱做出心結反應,即變成以心為所緣,所觀的念住。看到身、受、心的反應之「所依」﹙依五蓋或依七覺支﹚,就是法念住。

心念住是觀心結的心﹙法念住偏向看心結的結﹚,如看到貪、瞋、痴、慢、疑,當下看到諸行是苦,安住於離↓捨。看到貪的念頭,當下覺知衝動、難以收攝,即所謂看到行苦。不是看到念頭就是心念住,需是念頭與心結有關的才算。

真正的心念住是看到抗拒、煩躁是苦﹙無常、無我﹚,當下安住於離。

法念住是指看到無常、苦、無我,當下安住於離、安住於捨。捨有順境、逆境一概不動心的味道。

做法念住是見五蓋即當下見修止觀的業障,當下安住於離、安住於捨。

見五蘊取即當下見我,我所的相,當下安住於離、安住於捨。

見六內外處法,指在六根、六塵交接處見到欲結、見結、疑結、嫉結、慢結、無明結等等,即當下見「心的繫縛」,當下安住於離、安住於捨。

見七覺支,即安住於念﹙正知正念﹚,安住於擇法↓精進↓不悔↓喜樂↓輕安↓定↓捨。有順勢而下的味道。

見四聖諦是當下見苦、見苦集、見苦集之滅、見苦滅之道。

佛說四念住是一乘道,又廣說四諦八正道。八正道以正見為首,就是看到世間生滅無常,內拉外推,有依不能不隨轉,正見所依﹙當善分別種種界﹚,依四大、依空、依識﹙染淨﹚。好好地去尋伺守護,依慈悲喜捨發心,此即正﹙意﹚思。

正﹙意﹚思能改善一切關係,得天人守護,令心柔軟、身、口、意三行調伏。

正知正念能滌除一切障蓋,令心犀利。起時知起,落時知落,外推知外推,內拉知內拉,明明覺覺。見法的先決條件有二:

正﹙意﹚思而心極柔軟。

正知正念而心極犀利。

心柔軟、心犀利,正見「集諦」諸結次第斷。解脫,知見解脫。諸結指的是見結、疑結、恚礙結、嫉結、慢結、無明結。

觀身,正﹙遍﹚知生滅﹙引力、壓力﹚推拿,不抗拒、不迎取,無常﹙一定消散殞落﹚,苦﹙來來去去、起起落落,牽牽扯扯,有愛有礙﹚、空﹙空是生滅無常之所依﹚、無我﹙依空而住,一呼一吸、一舉一動、觸空、觸無相、觸無所有﹚。識無所住,此即身念住。

觀受、觀心、觀法、亦復如是。

要怎樣才能時時提起正念

法的次第極為重要。法是無時的,但卻是有次第道跡的。一定要次第過關,才能真正落實。

做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守護六根﹙尤其是眼、耳、意根﹚與三妙行﹙尤其是語行﹚。

緊接著做到四根本作意。面對一切連番刺襲的境觸,能看成起落、膨脹、推拉、吸斥的無常。看到無常無內無外、無人無我、無遠無近、無高無低、無粗無細、無勝無劣、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只有推拉起落的生滅,只有「有生就有相食」、「有引力就有斥力」、「有吸就有呼」、「有要就有不要」、「有愛就有礙」的苦。

有生就有食,食即有吃與被吃,你選擇吃人或給人吃?有食就有苦,吃人是苦,給人吃也是苦,能不能不吃人也不給人吃,超越人我對待?

世間活著,非吃不可,一切的苦要能視做如癰、如刺、如殺、如癌、如剪不斷、理還亂的皮膚病變。要接受、推拿、吸收、消化。

一切為少苦,不是少你的苦、不是少他的苦,是少世間的苦。世間就是五蘊,世間就是相依相食,世間有依有食就是無常,無常就是苦。接受相依相食的苦﹙不安之苦﹚,接受才能如實知見無常的脈動、筋絡。苦非關人我,不是無我就不苦,而是見苦於五蘊離繫,離繫就是完全接受五蘊﹙世間﹚無常、苦、無我而寂靜迴向:吸悲呼慈;吸捨呼喜;吸慚呼愧;吸苦、呼無我、止息觀無常。

遇不可意觸﹙境﹚看成天使,遇可意觸﹙境﹚看成魔。天使與魔都是鏡子,都在提醒,沒有他們還有誰能提醒你?天使與魔不在心內、不在心外,他們就是世間的縮影,幫助聖弟子看到世間實相。

看到後只有兩個選擇:改善世間,心離我慢,或是寂靜迴向,法界無礙。一花一世界,處處是心,見此即見緣起緣滅,一切是心,一切無心,此即見性。

不斷交互練習,才能進入

正知:一切動,每一個動都為離苦。

正念﹙依正知修正念﹚。這樣的正念才是無能所、無人我、無內外的觀照世間的身受心法。此世間不再是自己,雖仍是當下五蘊,但此當下五蘊與世間已經變成相融相攝。見我即見世間,見世間即見我,此身與世間不一不異;見心即見境,見境即見心,心與境不一不異。

一切歸零,歸空,由空﹙無相、無所有、無願﹚再緣起四無量心﹙內悲外慈、內捨外喜﹚、四根本作意、正知正念,乘風破浪、騰雲駕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