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更新日期: 87('98)/11/23


第七章 出入息念-由空息相依到與佛印心

前言

以出入息為念是將自己的注意力放置在呼吸內,這是要練習呼吸和空形成相通的關係,叫做空息相依。透過空息相依,可以體會佛陀及所有聖弟子的心境,即與佛印心。

若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會有很微妙的作用。因為我們的呼吸是一種風,風是很無常的,在風裡面很容易體會到無常,很容易體會到苦,很容易體會到無我。

出入息是所有聖弟子及佛陀,每一天的生活方式,每一位修行人有事沒事,他的心、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他的呼吸。

學習出入息念,不只是在打坐,平常等人、等公車、看電視、上下班開車、去超市買東西,不管站著、坐著、走路,有事、沒事,隨時隨地都可以抽「空」觀呼吸。

只要有一點點時間,我們就回來安住呼吸,回來感覺吸氣、呼氣和身體的關係,回來感覺吸氣、呼氣和精神的關係。

我們隨時隨地去體會,吸氣是一種提神,讓我們不昏沉;呼氣是一種安神,讓我們不散亂,這是最簡單的感覺。然後我們可以感覺,吸氣是一種緊,呼氣是一種鬆;感覺吸氣是一種收,呼氣是一種放;感覺吸氣是一種內拉,呼氣是一種外推。再來我們可以感覺,吸氣是一種收縮、呼氣是一種膨脹。

我們由心底來感覺那個吸氣,由心底來感覺那個呼氣,感覺一吸一呼,一鬆一緊,一收一放,一拉一推,把呼吸當成一種按摩,一種推拿。

這個必需要體會,你若有非常的體會,就很容易進入出入息的要領。出入息的要領除了「用心」呼吸之外,就是可以感覺到吸氣是一個拉進來﹙內拉﹚的力量,呼氣是一個推出去﹙外推﹚的力量;可以感覺吸氣是一種收縮、呼氣是一種膨脹。

我們可以將出入息推拿的心法,應用到一切法與一切觸境上。

界蘊處與出入息

我們可以去感覺每一個呼吸和五蘊的關係,吸氣的時候,感覺色蘊收縮;呼氣的時候,感覺色蘊膨脹。吸氣,感覺色蘊的緊;呼氣,感覺色蘊的鬆。吸氣感覺對色身的執著;呼氣感覺執著鬆掉。

受蘊本身也是在收縮、膨脹;也是有鬆、有緊;有起、有落。吸氣感覺它生起來;呼氣感覺它落下去。吸氣感覺它有緊;呼氣感覺它比較鬆。吸氣感覺受蘊收縮;呼氣感覺受蘊膨脹。

五蘊的每一蘊,色、受、想、行、識,都在收縮、膨脹,感覺到那個收縮、膨脹,就是無常;感覺到那個用力就是苦;感覺到那個動,不能不動,就是無我。

也可以做界作意,去看不只是呼吸在收縮膨脹,一切的大地都在收縮膨脹;整個大自然的火力、能源都在收縮膨脹、都在用力;整個氣候、整個天氣的變化都是一種收縮膨脹;甚至連空間都在收縮膨脹,都隨著我們的心在收縮膨脹;境在收縮膨脹、我們的心也在收縮膨脹;整個六界,地、水、火、風、空、識都在收縮、膨脹。

我們熱的時候,身體會膨脹;冷的時候身體會收縮,動物是這樣,植物也是這樣。一切都是地、水、火、風、空、識的組成,地在動、水在流、火在燒、風在吹、識在分別取角、空在收縮、膨脹,一切都在收縮膨脹。

不只是我們的身心在收縮、膨脹,全身每個細胞都在呼吸、都在收縮膨脹;整個世間都在收縮、膨脹;整個宇宙都在收縮、膨脹。

我們的眼睛看到光就會收縮,在暗處就會膨脹,我們的心情也如此影響六根。心情好,眼根較收攝,心情不好,眼根反而膨脹;心較靜則較收攝,心不靜就較膨脹。吸氣時瞳孔會收縮,呼氣時瞳孔會膨脹。去注意吸氣的看和呼氣的看有什麼不同?吸氣的聽和呼氣的聽有什麼不同?鼻子最明顯了,吸氣的嗅和呼氣的嗅當然不一樣。

去感覺六根和呼吸的關係,這樣六根就會很敏感,對六根的用力會很敏感,敏感之後就會懂得如何省力,懂得省力就比較不會造業。

我們在呼吸的時候,去感覺六根的收縮、膨脹;感覺六根的用力;感覺六根的鬆緊;感覺六根的動,六根不停的在動,很難停在一個定點,非動不可,這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無我。

十二緣起與出入息

面對苦,我們就看到十二緣起最外層的輪轉,吸氣,感覺那個輪轉拉進來;呼氣,感覺那個輪轉推出去,去感覺那個苦。

十二緣起,每一個輪轉都是一個收縮和膨脹,都有一個拉進來和推出去的力量。吸氣,拉進來,感覺自己在十二輪轉的那裡?呼氣,推出去,看自己在那裡?這個推和拉的感覺叫做推拿、叫做按摩。

不管我們現在在那裡,我們看到,吸氣感覺;呼氣感覺。把所有的苦惱,有續也好、強取也好、渴愛也好、六根的攀緣也好、識的不能過濾消化也好、衝動也好、無明也好,不管好的,壞的,我們都去感覺它拉進來和推出去的力量,把它當作一種身心的推拿和按摩。

這個態度就是對十二輪轉,沒有排斥,完全的接受,完全的承擔,是什麼就是什麼,看到、知道,心裡有數、心知肚明、正知正念。

我們只安住出入息,去感覺一切都在收縮、膨脹,一切都在內拉、外推,一切都在起落、生滅。一切的膨縮、拉推、起落都是身心的按摩,以出入息推拿一切境。

四法印與出入息

我們透過出入息的體會,會讓我們的感覺更敏銳。吸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感覺無常,呼氣時,感覺不用力,感覺涅槃寂靜。吸氣,感覺苦,呼氣感覺涅槃寂靜。吸氣,感覺無我,呼氣感覺涅槃寂靜。雖然還無法完全體會,但至少要讓那個感覺漸漸生起來。

無常:來去是為不來去,生死是為不生死,聚散是為不聚散。

苦集是為苦滅。

無我是為離「我是、我在、我能、我有、我欲」之慢。

寂靜一心是為見緣起。

慈悲喜捨與出入息

悲心是來自見苦,吸氣,去感覺世間的苦。一個吸氣,那個悲的感覺沒有出來,第二個吸氣,第三個吸氣?一直去感覺,感覺眾生的苦,感覺彼此無法瞭解、無法諒解、無法互相接受、眾生欲望衝突的種種苦?感覺到眼淚流下來。

如果你在打坐的時候昏沈、掉舉或散亂,就去注意這個悲心,注意眾生的苦,注意自己執著色身、執著五蘊的苦,一直去感覺,感覺到眼淚流下來,昏沈就不見了,散亂就不見了,愛著、礙著、欲望就不見了。

吸氣感受眾生的苦,呼氣就以慈心作意,去承擔,去注意減少互相的苦。我們只選擇無條件的對別人好,我們只選擇善待因緣,永遠不選擇惡待因緣。因為每一個起心動念想要對別人不好都是很用力的,自己什麼好處也沒有。

人的心情,不是貪瞋癡,就是慈悲喜捨,你選擇讓自己駐留在那一個?你有沒有選擇的餘地?要看到我們的確有這個選擇的空間。我們永遠選擇兩件事,一個是無條件、無所求的對別人好,一個是休息。這個別人不一定是親人?可以是一切眾生,可以是森林。

如果覺得對別人好很累的話,我們就閉關,這個閉關不一定是關起門來,這個閉關是指收攝六根。收攝六根是不再攀緣外境,不抓取、不排斥,不因接觸外境而去想、去判斷,只集中安住一處,只安住於自己的正念﹙如出入息﹚正知﹙如當下的姿勢、動作、表情、口氣﹚。

不去理我們不能對他好的對象,這個不理不是冷漠、不是我慢、不是賭氣,是有所不為,是我選擇至少我不對人家不好。

放下時,一切重新開始。心沈潛內斂,安靜不再騷動,看到自己原來可以選擇,不必承擔那麼多貪瞋癡,那麼多我慢。

所以,真的!我們要修這個慈悲不難,一點都不難,是在你沒有負擔、是在你有餘、在你承擔得起的時候,你不需要勉強。如果要對別人好就無條件、無所求,它不難,不難的原因是只要你覺得不願意,你就不要,你就閉關,就表示你沒有餘,沒有餘就不要勉強。

再來呼吸與見苦、離苦同步,吸氣不斷感受苦是圓?是扁?是啥屬性?清清楚楚去見苦的模樣;呼氣,釋出苦,有如長嘆一口氣,但不從口出,從鼻出,同時感受喜樂迴向、寂靜迴向。

能知見「自己就是世間,不但是世間而且是世間的中心。」每一個呼吸都迴向世間。吸氣時為世間分擔苦難,呼氣時迴向世間喜樂與寂靜。吸是苦入,呼是樂出,吸緊呼鬆,逐漸心平氣和。

配合喜心作意,一切境都是最好的修行之境。觸境取相,不管取了什麼相,也都喜心作意,一切相都是最好的相。不要對相厭嫌,才能完全接受、承擔,然後於相尋伺,看到每一個相的不寂靜,看到相的不寂靜是苦,每一個相都能有助於見苦,所以每一個相都是最好的相。

這個「最好」也只不過是一個取代一個,因為每一個都最好,所以每一個都可以不抓而流過。

任何境界都不離心的取相,境界是世間的終點,也是世間的起點。面對終點,只有接受;面對起點,只有承擔,不管境界多麼惡劣,你的起心動念都是新的起點。

接受已生,接受一切境,在接受中鍛鍊俯仰屈伸、推拿按摩。堅持慈悲喜捨,天人自會感動相助。單純無所求,遠離一切人我對待,無怨無尤。

隨時回到當下,接受當下因緣,沒有見諍、沒有欲諍,回到呼吸,重新開始。在慈悲喜捨中,靈活取角,轉向自在,不逞強、不抓、放下。沒有「我是」之慢,才沒有內心的嘮騷,完完全全沒有內心的牢騷,是名「牟尼寂靜」,此即捨心作意。

接受過去已經發生﹙已生已滅﹚,不想控制支配未來﹙未來未生﹚,只一心「善待」,因應眼前境界,對此境界或觸境:

吸拉呼推

吸悲呼慈

吸捨呼喜

吸無常呼寂靜

吸苦呼寂靜

吸無我呼寂靜

吸緣起﹙見苦緣生﹚呼緣起智﹙見苦緣滅﹚

以上七種出入息念與法配合,須極度熟稔。

八作意次第

要領/步驟/修﹙作意﹚証﹙不作意﹚程序

數:欲單純;原點作意﹙每一個呼吸都是第一個呼吸,也是最後一個呼吸﹚。

隨:﹙現見﹚:進出,長短,粗﹙重﹚細﹙輕﹚,淨濁,滑澀,冷暖,五蘊昇降、無常。

觸:繫念在前。分別三心所吸、呼、觸相。預作定﹙全神注意﹚:以遍處為所緣生取相。近分定﹙捨離五蓋﹚:剎那定;未到地定,以取相為所緣,配合法印作意生後相﹙似相﹚。安止定:以後相為所緣,生增益相。

止:安止定得禪支─五自在,以增益相與五種自在為增上,不墮有續的意識流。

觀:觀無常、苦、無我,心無貪縛。

還:信受四諦,轉識成智。

淨:六根清淨,不為境染,斷結縛。

返:法法校正。彼等之各別觀。

為什麼要打坐

接下來,我們講八作意次第。這個八作意是歷代聖弟子整理出來的打坐八個步驟,是出入息念的止觀。

有人問:為什麼要打坐?打坐是種沉澱,把日常生活中的雜質作沉澱,做個大掃除。

另外,打坐是一種歸零,把我們的動作還原到最簡單的狀態,最容易觀察的狀態。

在經典上我們常常看到正知正念,這個正知正念有一種意思,就是對我們當下的每一個動,每一個動作,都清清楚楚。

在行住坐臥裡面,初學者除非動作很慢,不然的話,可以說不可能做到所謂念茲在茲。

而原始佛教的念茲在茲,是清楚當下的每一個動,問題是,當下有太多的動,一下子哪裡癢癢,一下子這裡熱熱,一下子抓頭抓腦,一下子動腳、動手、動口,一下子身體左右搖晃,甚至連打坐的時候都很難避免。

當下有那麼多動,如何可能做到正知正念?於是打坐變成一個最簡單的方式。

打坐的時候,最容易做到先有念頭後有動作。譬如你想左右搖晃,前後搖晃,你先有念頭再有動作,很有可能你念頭出來以後,本來想動的動作不想動了。能夠先看到念頭,不但能夠省下很多動作,而且比較能夠正知當下每一個動,清清楚楚。

當我們把動作還原到最簡單的時候,我們依然看到我們的腹部在動,呼吸在動,幾乎這是兩個最難避免的動。只要有呼吸,丹田一定有起伏,鼻孔一定有進出。

這個時候,我們把每一個動,都看成是欲望。去感覺吸氣的衝動,去感覺呼氣的衝動,去感覺吸與呼之間、呼與吸之間的逼迫感。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當下的動,才有可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的欲望。能觀察動,才能觀察欲望;才能減少動,才能減少欲望,才能趣向涅槃寂靜。

每天至少打坐一小時,這個時間須選精神最好的時候。這個時間是「供養三寶與十方眾生」,這個時間一定得給自己。這個時間是放下萬緣,最誠實地面對身心五蓋。

打坐不是應酬或應付,所以不要選精神不好的時候。這個時間最好是早起第一個小時﹙或時辰﹚,印度人稱之「梵時」,中國人稱之「活子時」。

打坐之前,上坐﹙入坐﹚之後,先做橫膈膜呼吸﹙深呼吸﹚。吸氣時,腹部往外、然後胸腔往外、再腹部內縮;呼氣時,腹部向外,之後再內縮。先做幾個深呼吸,然後靜下來。

再來是自然的呼吸、不用力。沒有刻意的快、沒有刻意的慢,沒有刻意的長、也沒有刻意的短。是以從容不迫、不急不緩、很輕鬆、很安靜的心情來靜坐;來感覺自己的呼吸。

唯一與日常生活呼吸的不同是,如實觀察吸氣、如實觀察呼氣。因為要如實觀察,只好心靜;因為要少苦,只好拜託吸不要逼呼、呼不要逼吸、呼與吸不要互相逼迫,各有各的機會,這樣才能從容不迫、不快不慢。

由從容不迫進入輕鬆﹙呼吸不緊張﹚安定,進而感覺呼與吸不互相逼迫真好,完成一個呼氣再吸氣,觀察呼氣有無逼迫吸氣?吸氣有無逼迫呼氣?呼吸從容不迫,更加輕安。徹底體會吸氣收縮、呼氣舒張對身心的不同影響。取出入息張縮相,體會身息相依,心息相依。

修出入息念,第一個步驟,就是在感受呼吸與身心柔軟的關係。看到那個關係以後,就找到了要領,表示你知道出入息念的法。你見到出入息念的法,就會很樂意安住於呼吸,你開始樂於這樣做。

你如果沒有看到呼吸與身心柔軟的關係,你就沒有動力,就不會很樂於做出入息念。

做事要有動力,最大的動力來自於你看到法。沒有看到法,不知道為什麼要做出入息念?為什麼要觀呼吸?一觀呼吸就覺得無聊、不耐煩、甚至昏沈。觸境,想觀呼吸就拉拉扯扯,然後就說觀呼吸沒有用,說自己做不到,對法沒有信心,對自己也沒有信心。

信心來自體驗,有體驗就有信心,有信心就有動力,然後有輕安、有法喜。輕安、法喜交替輾轉令你身、口、意的衝動盡降服、消失掉。如此,繼續坐,更安定,沒有不耐煩,坐著,感覺很喜樂。

數息

數就是以數數字的方法,來取代妄想,取代雜念。我們做「數息」時,要單純到自己的欲望只是要好好「數」,好好數這個數字,沒有多餘的欲望。這樣的好處就是看自己的欲望和妄想是不是太多。

平常我們的心大部份都是散亂的,我們的心散亂到什麼程度?自己也不曉得。要用什麼來量呢?佛教的量法是用這個「數」來量。

從1數到9,再從9數到1,沒有妄念進來,連續三次,這樣就算數得不錯,這個可以騙別人,不能騙自己的。

你若無法從1數到9,再從9數到1,來回連續三次,沒有妄想雜念進來,你說你的心有多靜,那都是騙人的。心靜不下來,叫做苦,你若不知道這是苦,在佛教裡,叫做「愚痴」。

我們可以先數1,再吸氣、呼氣。然後數2,再吸氣、呼氣?一直數到9,再倒數。

也可以數1再吐氣、吸氣。然後數2吐氣、吸氣?數到9,再倒數。

比較昏沉或血壓低的人,可以數吸氣;比較散亂或血壓高的人,數呼氣。

如果開始雜念很多的話,也可以數呼吸本身。就是說吸氣,全程數,看看從1數到幾,這樣可以知道吸氣的長度、知道呼氣的長度。

比如我們手掌左右交疊,姆指銜接,姆指銜接處有脈動。你可以感覺一個吸氣,脈搏跳幾下,一個呼氣,脈搏跳幾下,可以知道呼吸的長短比例。

知道呼吸長短以後,還是回到原來的數息法。數1吸氣、呼氣,或數1呼氣、吸氣,這個要自己去體驗、去體會,看看那一種適合你。

再有雜念進來,沒有關係,讓我們學習一種「不著急」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現在要練習的東西。我們把每一個呼吸都看成是第一個呼吸,也是最後一個呼吸,這就是出入息念的「原點作意」,我們隨時都可以歸零,不抓過去。

看到雜念,我們心平氣和的接受,接受現在的心沒有能耐收攝,我們歸零重數,不受過去、未來的束縛。

這是一種功夫,功夫就是要練。不要說一時練不成就很著急,或是心灰意冷,認為大家都是一天過一天,何必要修心?散亂就讓他散亂,睡眠品質不好就讓他不好,不要管他,不去注意就算了。這樣就是愚痴。

我們若想要修行,就要將自己的身心調整得好一點,這就需要練習。一時練不成不要緊,慢慢來,我們沒有「趕緊」﹙台語﹚,也沒有「無要無緊」﹙台語﹚。

我們學習出入息念,是用呼吸來按摩身心的苦,用呼吸來推拿世間的苦;用呼吸來感覺無常;用呼吸來感覺無我。

為什麼會感覺苦?沒有能耐專心數息就是苦;心靜不下來就是苦,心不能收攝就是苦,呼吸本身要用力就是苦。呼吸的用力影響很大,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影響我們的疲勞,影響整個精神狀態。

如果身體有緊,例如眉心緊時,不數,改用出入息「吸拉呼推」法,按摩「緊處」,直到鬆開才數。再發現身體有緊時,不數,改只做出入息「吸拉呼推」,如是反覆練習。如果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壓力,我們也一樣透過出入息的方法,來作調節,讓自己的壓力,慢慢的放鬆。

去感覺吸氣是一種緊,吐氣是緊的放鬆,就是連想要將身心放鬆的念頭也沒有,只管感覺,一直去感覺,吸氣緊、吐氣鬆,吸氣緊、吐氣鬆?這一鬆一緊就是一種按摩。

如果感到抽象、不清楚,那就從頭部看到腳底,吸氣去看那一部份比較緊,吐氣去感覺它有比較鬆,每個部位看一、二分鐘。從頭到腳做一次,從腳到頭再做一次。

一下子不能鬆的,不管它,還是觀下一個部份。然後再從頭到腳,做重點式的,不能鬆的部位多做一點點,還是不能鬆,仍然不管它,繼續下一個部位。

等到整個都鬆了,就去感覺呼氣,感覺呼完氣那種鬆的感覺,等於說你的身心就坐在那個鬆的感覺,坐在那個空的感覺裡面,這樣再來數息。

我們也可以用出入息配合界作意來看。從緊到鬆、從鬆到緊,都算是一種水的流動。我們固定在一點看,叫做看「地」。看到緊和鬆之間的變化叫做「水」。注意力可以透過呼吸一直集中、一直收攝,可以調節身體的溫度,去感覺身體從頭到腳的溫度變化,為什麼會變暖?為什麼會變冷?能調整身體的冷暖,又可以使身體局部的緊擴散到全身,那就是「火」的作用。再來就是調風,讓身體越來越柔軟,呼吸越來越順暢、沒有緊迫。

觀呼吸的過程中,身心真的可以轉化,心的空間會擴大,這是很微妙的地、水、火、風、空、識。這個空,可以從呼吸來創造。我們能夠專注呼吸,內心的空間會很大,有空間才有時間;沒有空間,就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就很容易緊張、著急。

識代表我們的心量。識作意﹙注意﹚在呼吸就是風作意。風作意不但能創造心量空間、令識清淨,還能調和身心,使身心柔軟、輕安。

世間沒有一件事比身心粗重更苦。身心若不覺輕安、柔軟、無論你擁有什麼,都不算快樂。所以我們要透過識界、風界的作意來調身、調心,達到輕鬆的狀態。

隨息

做好數息,再來做隨息。隨就是感覺。要用心來呼吸,不是用身體呼吸,是直接用心的感覺來體會。隨息就是正知出入息,呼氣正知呼氣、吸氣正知吸氣、止息正知止息。出息要完全,入息要充足,是全身呼吸,不只是橫膈膜深呼吸。

出息要覺察全身一節節有氣感﹙有如喝下熱開水,水溫暖遍全身,節節推出﹚一節節鬆開,入息要覺察全身一節節拉緊、收縮。

不要無意識地任由「習慣」呼吸,要「用心」、「全身」一節節呼吸。若未覺察「需要」出入息,就止息,「止息」之後自然知道需要出入。

這樣的出入息是「身念住」的出入息,以全身的收縮、膨脹為注意點。不要讓「全身」變成名相,是真的感到全身裡外通透。

這樣的出入息非常「沒時間」讓雜念進來。「萬一」有雜念,也要學習接受,一點也不排斥,但也不要理睬,只管隨息。

這要練到一個吸氣由腳底吸到頭頂,一個呼氣由頭頂呼到腳底。每一口氣都清清楚楚地正知。完全做到「意動才氣動。意不動就氣不動。」

能在吸氣的時候,感覺吸氣是一種全身的收縮;能在呼氣的時候,感覺呼氣是一種全身的放鬆。能夠感覺,吸氣是一種收、一種緊;呼氣是一種放、一種鬆。所以,吸氣有提神的作用讓我們不昏沈;呼氣有安神的作用讓我們不散亂。這個作用要自己去感覺,當我們感覺到的時候,我們對出入息的感受會更體貼,更能夠受用。

用我們整個心來品嚐。用整個心,從心底由衷的去感覺,呼氣對身心的影響;從內心深處來感覺,吸氣對身心的影響。去品嚐、去體會,呼吸跟身體互相的影響,去感覺呼吸跟精神互相的影響,這是一種身息相依、也是心息相依。

一開始這樣看若有困難,我們就先看吸氣,丹田向外膨脹,外表它是往外,但其實內在它是一種收縮。看呼氣,丹田向內縮入,外表它是往內,其實內在的感覺是一種放開來、一種鬆開來。

吸氣時丹田膨脹、橫膈膜下降;呼氣時丹田縮入、橫膈膜上升,這是外表比較明顯。

內層的變化是吸氣時,心臟偏向收縮;吐氣時心臟偏向膨脹擴張。吸氣時瞳孔收縮,吐氣時瞳孔擴張。再看下去就感覺全身的五臟六腑,都是在吸氣時收縮,吐氣時膨脹。

不只五臟六腑如此,每一個細胞都是這樣。感覺愈來愈細微,功夫就愈來愈細微。不只我們當下身心在收縮、膨脹,全世間都在收縮、膨脹,整個宇宙都在收縮、膨脹。所有的地、水、火、風、空、識都在收縮、膨脹,你看到的每一個東西都在收縮膨脹。

可以一項一項的感覺。可以感覺到吸氣是收縮、呼氣是膨脹,這樣叫全身的按摩。普通的按摩都是在身體外部推拿,不能按摩內部,但呼吸可以推拿內臟,不但可以治普通的病,也可以治癌,它可以化解身體的腫瘤,最輕的可以化解鼻子過敏,治療呼吸器官的疾病。

當然佛教的目的不是為治療身體的疾病,佛教的目的是利用出入息來創造精神的空間,讓自己的心量廣大。

當我們能夠觀察、體會呼吸,可以感覺吸氣是收縮、呼氣是膨脹,感覺到最後發現收縮中有膨脹;膨脹中有收縮,這樣按摩就出神入化,出神入化後,那個感覺就是在消化呼吸,呼吸若有消化,空界就會生出來。

當然之前要先有忍耐性。那個地方較緊、較麻、較酸、較痛都要忍,能夠堪忍才能繼續觀察、體會。

隨息時呼吸分三個階段。有二種分法,第一種分為:初﹙開始﹚、中﹙中間﹚、後﹙結束﹚。全心全意去體會,這三個階段不同的感覺是什麼?猶如吃東西,開始嚼味,嚼到一半的味又不同,嚼到最後味又不同。東西在口中嚼動,味覺在變化;我們對呼吸也是如此去體會。這都是在培養對呼吸的正知正念,讓我們的敏銳度愈來愈強。

第二種分法:上﹙鼻﹚、中﹙兩乳之間﹚、下﹙丹田﹚。去感覺吸氣由鼻孔進入、經過胸部中心位置、到丹田;再由丹田呼出、經過胸部中心位置,從鼻孔呼出。感覺這三個點有空氣進入、有空氣流出,沒有間斷。

我們用的是自然呼吸,沒有刻意的長或短,也沒有忽長忽短,有任何長短變化,都是漸近的。感覺吸氣,從開始吸、吸到一半、吸到快要結束,沒有間斷。感覺呼氣,從開始呼、呼到一半、呼到最後,沒有間斷。吸與呼之間、呼與吸之間都沒有間斷。在現階段的練習,間斷代表散亂、代表昏沈。有散亂、有昏沈,呼吸就很容易間斷。

很自然、很單純、一心一意去感覺呼吸,身體自然會靜下來,心自然會靜下來。因專注而呼吸逐漸變短、變細,因專注而心逐漸統一,就變得很省力。

當呼吸變得微細時,很容易陷入昏沈。所以此時更要清楚什麼叫初、中、後,並且不能間斷。

不要以為自己沒有呼吸,打坐時很容易以為自己沒有在呼吸,你還沒有進入四禪,怎麼可能沒有在呼吸。以為沒有在呼吸只是一個不良的呼吸習慣。

有些人一打坐,大概有作意的關係,一下子呼吸就變得很小,他在隨的過程中,呼吸沒有調得很好,他的身心還沒有預備到這個狀態,他的呼吸量變小是沒有用的。他的身心需要很大的呼吸量,但他的心跑太快了,他身體所需的呼吸量遠大於他正在進行的呼吸量,所以,他會有氣暈的感覺。隨作得好,這種氣暈的感覺就不會發生。你身心狀態到底需要多少的呼吸量,是透過這個隨來感覺的。當隨作得不好時,就退到數,繼續作數息。

再來是感覺吸氣較清、呼氣較濁;吸氣較滑、呼氣較澀;吸氣較細、呼氣較粗;吸氣較涼、呼氣較暖;吸氣較短、呼氣較長;吸氣較輕、呼氣較重。

就是去感覺吸氣和呼氣性質的不同,如此感覺越來越敏銳。呼吸的需要量越來越少,呼吸變細﹙接近短,不是長﹚,有點若有、若無﹙但不是停止呼吸﹚。越是微細,越分不清是在吸還是在呼,這時越要注意到底是在吸,還是在呼。呼吸可以很微細,但仍要明覺其微細的進出,初、中、後。

能夠如此正知當下生滅,生時知生,滅時知滅,初、中、後清清楚楚。且明顯感覺初、中、後之間的空,與出入息之間的空。

「隨」本身已經要生「空」,這才可能進入「止」的前方便──觸點的尋伺,到相的尋伺。

觸就是找到一點,那個點有敏銳的觸覺力,能夠直接從觸點來感覺是在吸氣,或是在呼氣。直接從呼吸的清濁、滑澀、粗細、涼暖、長短、輕重,直接去感覺而知道自己是在吸氣或呼氣。不是用反省、也不是用想的。直接從觸點,很敏銳的去感覺,如此才能「明」,否則只靜不明。要在觸點上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是吸氣或呼氣,自然形成一個明點。

觸點有可能在人中或上唇端,有可能在鼻腔內側,甚至可能是咽或氣管上頭或橫膈膜,因人而異。任何點,有明顯的收縮、膨脹,都可試著做觸,直接去感覺自己是在吸氣,或是在呼氣。

感覺到以後,那個觸點會收縮、膨脹。因為專注在觸,你進入明觸時,腦波開始緩慢,進入一種將睡,但不是睡的狀態。整個自我都已經降服了,有種類似催眠的狀態,但不是催眠。

因為很專注明覺的關係,會生出相來。這個相可以是作意的,可以是自然現前的。最簡單的方式是平常去看太陽、看星星、看月亮,看到閉眼如睜眼般,相仍在前,即叫取相,是一種預作定。

可以延長觸點的明覺時間,自然會生相,不必急著生相。能明覺於觸點,持續一段時間,就是有尋有伺,之後喜樂轉強,「相」反而容易出現。

不安穩的相要捨。不管什麼現象現前,都要作意無常、苦、無我。對無助於安止的相,不要理它,回到觸點明覺,直到出現能令心收攝、安住的相。

要能夠分別、明覺三種心,我們稱它為三種心所:吸、呼、觸。明覺吸、明覺呼、明覺觸和身心的感覺。注意力專注在觸、安住在觸上,即使沒有相,也能進入未到地定、剎那定或無相心三昧。

這個步驟至少要體會在觸上有尋有伺。也就是能夠找到觸點,感覺到這個觸點的安穩、明覺,整個注意力不再被外境所拉,能夠一心專注在這個觸點的境上,觸點就是境界,這個境界變得很有吸引力。

八作意次第是靠著相而入定的。沒有「隨」,當然不可能「觸」,沒有專注於「觸」就不會生「相」,沒有相就入不了定。

觸是入定很大的關鍵,要透過觸點生相。相就是你專注時所生起的如夢境般的相。

觸點所生的相,可能是光,可能是顏色,可能是湖泊、是彩虹、是藍天或月亮?。我們捨去會干擾的相,選擇一個令心很收攝、安止的相。

此時不管呼吸及觸,只專注尋伺觸所生的相。這個相會令人有一種很安定的感覺,安定之後,心就更加收攝。再看到相本身的收縮和膨脹,那就是一種不安定、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無我。看到這個相時,心更加安靜,在這個相上再尋伺,那個尋伺會愈來愈細微,心會愈來愈安定。

取相在佛教裡叫遍處,意思是說它能遍一切處。相是一種內心的想像,相在變化時,可以擴散到上下四方,能遍一切處。

修初禪技巧上分三個步驟:預備定:這是修「遍處」,可以依地、水、火、風?依青、黃、赤、白?依慈、悲、喜、捨?依無常、依空、依識?就是你開始取一個遍處,以這個為對象,很專注,一心一意的專注在上面,這個叫預備定。

然後由預備定生相,叫取相。它是很清晰的一種相,比如你取一個朝陽相,不必很大,取到眼睛閉起來,還是好像看到一樣,就是你要烙印進去你的腦海裡面。然後要能以眼見「所依」遍一切處的「相」,如依光,就見「光」遍一切處,整個世界為之一亮,這樣叫後相。

生相後在此相上「尋伺」,生「喜、樂﹙平靜﹚」。此時「相」凝聚,變得更「清明安穩」,就進入近分定。

在此「清明安穩」的相上「尋、伺」,生「喜、樂」,以後相為所緣生增益相。

生增益相就是此時「相」能隨心所欲,自在變化,相動心動,心不動相不動,完全進入「心與相」百分之百的密合相依

完全體會離相就是離欲,這就是所謂「離生喜樂」,在此「不動相」上入定叫安止定。

安止定也叫「取後相」﹙或翻譯成「似相」﹚,好像你看綠色看久了,會變成紅色一樣。這個似相﹙後相﹚比前面的取相更清晰、更安定,而且隨心所變。

為什麼相可以隨心所變呢?因為,此時你的心很柔軟,在安止定時,你對事情的取角極度靈活,不會執著某一個角度,不再有所謂的堅持。因為心非常靈活、柔軟,所以相能隨心所變。

此時你會選擇一個很安定、很清淨而無染的相,依那個相入定,叫初禪。

然後整個初禪的尋伺都尋伺在這個相上。整個定的境就是這個相,是境,也是相。尋這個相、伺這個相、心一境性。它給你一種內心不動的感覺,有喜、有樂的感覺,這就是初禪。

這三種相,我們分成三種定,禪定講的就是第三種安止定。比如念佛,念到佛像現前,叫取相,叫預作定。念到佛遍佈十方、上下、前後、左右、遠近、大小都一樣,叫近分定,近分定只是一種未到地定。看到這一些相都是唯心所現,不會執著那個佛像就是佛,即是安止定,安止定還要具足五禪支功德才叫初禪,得五種自在,才叫得初禪定,才算得定。

初禪一定要練到五種自在,很熟練,否則,如愚癡的牛,會退、會墮的。

有五種自在才稱之熟練,初禪若未熟練,最好莫入二禪,二禪有五自在才入三禪,三禪有五自在才入四禪,你初禪熟練以後,二禪、三禪、四禪就很容易了。

五自在分別是:入定自在、在定自在、轉向自在、出定自在、返觀自在。

修初禪,最基本的要先做到無間根本作意↓正知正念↓無時不見苦,這些基本的做不到,不容易生起與法印﹙無常、苦、無我、涅槃﹚相印的「相」,會事倍功半,運氣好或碰巧,偶而契入初禪,但很難得五種自在。

真正的「觀」是「照明」,沒有一點五蓋,沒有能觀﹙主﹚、所觀﹙客﹚與任何人我對待。

由定起觀是觀無常、苦、無我,看自己的欲貪、束縛。這時候的看,那個力道不一樣,此時是以無欲的狀態去看,整個心識的柔軟不一樣,比無間根本作意多上幾百倍深刻。此時來看無常才是真正的看到,平時的看都是一種概念,不算是真正的觀,不算是自己的覺受,因為如果是自己的覺受的話,你看到無常的時候就看到苦;看到苦的時候就看到無我。

入初禪後,隨著呼吸來看,一個一個,作意﹙注意﹚看。看貪,吸氣看貪、呼氣看貪消失。瞋,吸氣看瞋、呼氣看瞋消失。掉,吸氣看掉、呼氣看掉消失。舉,吸氣看舉、呼氣看舉消失。昏沈﹙消沈﹚,吸氣看昏沈、呼氣看昏沈消失。疑,吸氣看疑、呼氣看疑消失。

看法印,吸氣看無常、呼氣感覺涅槃寂靜。吸氣看苦、呼氣感覺涅槃寂靜。吸氣看無我﹙無我能、我是、我在、我有、我欲﹚、呼氣感覺涅槃寂靜。吸氣,看緣起﹙見苦緣生﹚、呼氣,看緣起智﹙見苦緣滅﹚。

出定後以未到地定,那種很寬廣,很空闊的心量,再來觀無常、苦、無我。看定本身也是無常,有無常即有一定的苦迫,故無我﹙各種條件因緣的形成﹚。看到無常、苦、無我時、對世間、對過去黏著的東西,再看一次,現在俱無黏著。所有貪、瞋、癡的毛病俱消失,再看無常、苦、無我,就非常容易接受。以未到地定,一再起觀,一再起觀,越觀越深刻,離繫的力量一次比一次強。

由止起觀,重要的是能觀無常、苦、無我,出定後才不會隨境轉,能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觸不動﹚,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保持未到地定。定的作用在能五蘊離繫,掙脫業力的習慣。

觀之後我們的心識開始有一種轉換。整個心識非常柔軟,完全沒有恐懼、沒有攀緣。完全的信受四諦,完全的接受世間就是苦,接受世間就是無常、就是無我。看苦、看十二緣起、看滅、看道,毫無勉強,對法毫無疑惑,此時就很容易證入初果。轉識看到四諦時就見到法。

一個聖弟子,從見到緣起、見到法開始,他的我慢一天天的減少,他的煩惱習氣、貪瞋癡一天天的斷。故聖弟子在外相的展現上,身心變得很柔軟,他的慈悲喜捨、柔軟度一天天的增加。所有的欲望只會減少不會增加,沒有慳吝、沒有嫉妒、沒有佔有欲。從當下起只有見苦、離苦。

能用四諦來過濾一切心、意、識以後,此時六根清淨,不為境染。可以看自己淨到什麼程度?降伏了什麼?看自己斷了什麼樣的結?斷三個結即初果,斷五個結即三果。

第七步的淨,看你到什麼程度,聖弟子的淨是講斷結,凡夫的淨是講短期間,昏沈、掉舉、貪瞋五蓋的降服。

返﹙校正﹚

最後我們要做一個反省、校正。反省必須在離開境界、離開五蓋、心很平靜時、來作一個回顧,這樣的反省會比較有效。通常佛教的反省、思惟都是放在後面。

我們來檢查前面七個步驟,法法校正。這是很嚴格的,因為修行很容易我慢,很容易出現幻象,很容易高估自己,所以他必須不斷的返觀。

從數開始檢討,是否很快進入狀況?數之前是否有正念正知?是否有六根守護?

檢討為什麼今天打坐有些困難?為什麼很慢進入「隨」?為什麼很慢進入「觸」,檢討各各快慢、檢討各各缺點。

檢討觸生相時,是干擾的或有助入定的?若生干擾相,要檢討為何而生此干擾相?是否平時沒有守護六根?

如此從一至七項,一一檢討有何缺失、缺漏,法法校正,作總檢討,以便下次打坐能很快進入狀況。

出入息念十六勝行

現在講出入息念的四念住。

我們講四念住裡面的身念住,身念住裡面的出入息念。十六勝行是呼吸的四個念住,呼吸法在四個念住上的運用,是出入息與四念住的結合。

一至四勝行:是出入息念的身念住。

五至八勝行:是出入息念的受念住。

九至十二勝行:是出入息念的心念住。

十三至十六勝行:是出入息念的法念住。

四念住本來就須在「行」、「住」、「坐」、「臥」中練習,並且「隨時隨地」安住在呼吸上。但四念住比較不講次第,至少不像十六勝行講究嚴格的練習程序。十六勝行必須在打坐中來做,當你打坐熟練之後,你也有可能在走路中展現這十六勝行。

比如做四念住的受念住可以觀苦受是苦﹙指行蘊之苦﹚,但十六勝行的受念住則非有喜、樂受不能進行。而要有喜、樂受的先決條件是透過身念住,安住呼吸,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即使沒有初禪,至少也要有喜樂具足,如果前面四個勝行沒有生喜、樂,五、六、七、八就不用練了。

接著受念住,在十六勝行至少要做到心是心,受是受,無尋有伺的未到地定才能做九、十、十一、十二。有十一得定,才能做十二令心解脫。

接著才能真正起「觀」:十三無常、十四離欲染、十五滅﹙眾苦﹚、十六捨﹙世間負荷﹚遣﹙證出世間道果﹚。

剛開始練習要先熟練一、二,再熟練一、二、三,再熟練一、二、三、四,接著再熟練一、二、三、四、五,依此類推,每次都要從頭開始。

細說十六勝行

吸長,知道吸氣長;呼長,知道呼氣長。

第一步開始練習呼吸,先練習八作意,你先能夠數、能夠隨、心念能夠專注,身心開始安靜下來以後,呼與吸之間沒有逼迫感,開始不用身體來呼吸了,開始用心,從心底來呼吸,你的呼吸開始變長了。

吸氣長,知道吸氣長對身體的感覺;呼氣長,知道呼氣長對身體的感覺,不只是知道吸氣長,呼氣長,要知道呼吸長短對身心的影響,這樣才叫知道。

吸短,知道吸氣短;呼短,知道呼氣短。

短指微細,非指粗淺,這是經歷第一步身心粗安,而出入息長以後的輕安,開始很省力的呼吸,呼吸不再是一種壓迫。剛開始打坐,會覺得呼吸是一種壓迫,一種用力,這是一個過程,一開始呼吸可能比較短,慢慢進入狀況呼吸會變長,變長一段時間以後,又好像變短,其實是從心底呼吸以後,呼吸的需要量越來越少了,呼吸變得微細了。

徹底體驗身行﹙身息相依,明覺呼吸長短粗細對身體的影響﹚。吸氣、呼氣,如是練習。去感覺吸氣和呼氣過程的初、中、後,體驗、了知。體驗出入息長短粗細與色蘊的關係,明覺身息相依。互相的影響叫相依,身體粗、呼吸粗,身體細、呼吸細;反之呼吸細、身體細,呼吸粗、身體粗,去感覺,這叫身息相依。

一、二、三每一個步驟都要進行一段時間,進行第一項然後進行第二項的時候,你開始很專注,呼吸量變小、變微細,你再去體驗身息相依,如果不能體驗的話,你呼吸再加長。

身行安住﹙心息相依,明覺息觸,有尋有伺,安住呼吸﹚。吸氣、呼氣,如是練習。呼吸變得若有若無,念頭極度單純,此時容易分不清在吸或在呼,就更要明覺。要在出入息的觸點上尋、伺,去感覺觸點本身的收縮、膨脹,靠著明觸知道自己在吸或在呼。

經歷身息相依,會看到心為主導,能體驗心息相依,體驗尋、伺,明覺於出入息觸點,清清楚楚,體驗、了知每一個呼吸,都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跟我們身心的柔軟有很大的關係。

前四步,配合八作意,從觸點來明覺呼吸,專注明觸,容易生相,相任其變化,直到相很安定,取一令心收攝、安住的相,有尋﹙專注、用心﹚有伺﹙明覺﹚,一心一相,息更微細↓身更寂靜↓心更寂靜↓息更微細。此時容易入定。

徹底體會喜受﹙清新、歡喜、滿意﹚。吸氣、呼氣,如是練習。

徹底體會樂受﹙舒坦、平靜、滿足﹚。吸氣、呼氣,如是練習。

經歷了前四步驟,自然生喜﹙源自尋伺衝動的降伏﹚。這個喜是一種奧妙的力量,它是一種引力,當你的呼吸很平靜、身心很平靜之後,會感覺到一個力量,把你拉進去,整個身心如泉湧般,全身麻麻的感覺,好像被電電到,好像波浪,一波一波的感覺,好像要飛起來,感覺全身都很輕,你覺得身心好像被洗過一樣,一種洗滌的作用,一種清涼、清新、歡喜、滿意的感覺,有一種開心的感受,你感覺整個人都浸在法裡的那種喜。

有喜,才能對治生「相」前後的恍惚夢幻,與身體不習慣衝動止息所引起的昏沉。因為身心安定下來會想睡覺、會昏沉,此時要透過喜樂來提神。

在打坐裡面,喜樂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覺得自己要昏沈了,你要作意喜,喜有提神的作用,喜沒有出來,那很麻煩,你就會昏沈。如果你內心開始散亂時,你要作意樂,樂有安神的作用,作意樂,心就會安定下來。所以喜樂是很根本的,你要入禪定,它是很根本的,如果一呼一吸不能給你帶來喜受和樂感的話,你不可能進入禪定,因為你不是昏沈,就是散亂。

尋伺對了,喜就會出來,所以一開始要懂得尋伺。如果你對這個法有很多疑問,克服疑問唯一的方法就是體會。有體會就不會多疑,沒有體會,疑蓋就很多。

能夠知道喜的作用,於喜收攝安住。感覺到生理上的樂,毛細孔收縮、舒張,感覺到身體舒展開來的滿足感。這時能體驗無所求的滿足、寧靜,這就是禪定的樂。

徹底體驗心行﹙心受相依、明覺喜、樂分別影響心的振奮、收攝﹚。吸氣、呼氣,如是練習。體驗心行就是說,感覺到微細的受,所引起的微細的想。

這裡的想是指:喜受影響心的提神,帶來振奮;樂感影響心的安神,帶來收攝,振奮了就不會昏沈;收攝了就不會散亂,透過受而起很大的作用。這些受都來自於你的專注、來自你的明覺、來自你的有尋有伺,能徹底體驗心受相依。

心行﹙喜、樂受﹚安住﹙心是心,受是受,無尋有伺﹚。吸氣、呼氣,如是練習。感覺到受、想止息,不再尋,不再想,但仍會感受是否妥當,叫做無尋有伺。

受想指的就是第七勝行喜樂受所相應的提神與安神、清喜與寧靜。這些仍是衝動,但已具有非常殊勝的微細受想。此時連這麼微細的受想也能知見其生滅,知見其起落,知見其持續的干擾,對這樣的干擾能夠接受,能夠安住,離開喜的衝動、離開樂的衝動。喜受在那裡,樂受在那裡,你只是看著,但你沒有一直要在這裡,這叫心行安住。這時能得無上的酥息,很好的休息效應。

為什麼能夠安住?因為你看到喜受、樂受的味與患,患就是它還是無常,還是一種聚散,這樣叫出入息念的受念住。

五至八步驟都是在看喜受、樂受,所以,如果前面四個步驟沒有生喜、樂,後面就不用做了。

覺受心:徹底一個個體驗種種心所﹙參考心念住項目﹚。吸氣、呼氣,如是練習。覺受心就是體會心的一抓一放,看到、知道心念的無常。此時對心念的無常更敏銳了,一點點的變化就看得清清楚楚。因為六根、六境離繫而離欲,那種離繫是不用力的,因為離欲清淨而見無常。

感覺法喜充滿。吸氣、呼氣,如是練習。這種法喜,是一種心滿意足的感覺。這種滿足感來自於正觀無常,而遠離世間的喜貪迷執,有種殊勝的信心和決心﹙合稱「勝解」或「勝信」﹚。

心滿意足的意思,就是對這個法完全沒有疑問,他連信也不用信了,他真的看到無常,對這個世間完全的不再抓了。他不需要信,他已經超越那個信了,因為他已經完全的體驗了,那種感覺就是無尋無伺。

感覺心得定。吸氣、呼氣,如是練習。看到心很定,此時身心已分離,身是身、心是心,進入未到地定,當下是觀的狀態,心很平靜,六根觸境變得慢一點,心不被身束縛,不被六根牽引,不想要什麼,一無所取,是身心脫離的狀態。它不是禪定。它接近於離五蓋,但不具初襌的五種特性。

此時體會整個心都收束於一處,猶如傳統佛教所說的「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它那個收束、置心一處,完全的不用力,去體會那種一心的感覺。吸氣,體會。呼氣,體會。

此時心得定,是指具足五禪支,心很安穩,如如不動。五禪支能使五蓋無所依附。有尋則不昏沉。有伺則不疑﹙疑是三心兩意﹚。有喜則不起恚礙想。有樂則安住而不掉舉。一心一境﹙相﹚則不起喜貪迷執。

感覺心解脫離繫﹙四取、五蓋、見一個捨一個﹚。吸氣、呼氣,如是練習。此時收束後的心開使放鬆,開始轉向自在。開始一個一個看,先看心離五蓋,一個蓋一個蓋看,看心離欲貪,吸氣,體驗、了知;看心離欲貪,呼氣,體驗、了知。看心離欲瞋、離掉舉、離昏沉、離疑,一個一個吸氣,體驗、了知;呼氣,體驗、了知。進入初禪。

第二步看心離開了尋,吸氣,體驗、了知;呼氣,體驗、了知。離開了伺,﹙以下呼吸省略﹚進入二禪。

再來看心離開了喜,進入三禪。

看心離開了苦樂,進入四禪。

看心離開了四顛倒想﹙常、樂、我、淨﹚,次第上是先離「常、我」再離「淨、樂」,這是由定起觀。

看到心厭離我欲、我見、我慢使﹙過去喜愛迷執的東西﹚。

看到心離欲,這個離是自然的脫離、自然的不再依附了。看到有欲則有依,有依就有不安、就有苦,不能不隨依轉,很難不動。看到世間的好處就是壞處,看到世間有愛就有礙,完完全全的看到了,體驗即味即患即離。

看到所有煩惱的集消失了,此時你的心就是一個捨的狀態,一切世間的取,所有往日不捨的,全捨了。你內心很清淨潔白、毫無雜穢、沒有任何污垢,柔軟、堪任、不動,這都是第十二項的特色。

你從第十二項出來的時候,無論人家罵你、或對你怎樣,你的心都很柔軟,都很慈悲,你不會生氣,你對這個世間都是放下的,整個心都是向著阿羅漢,向著苦集滅道。

隨觀無常:不斷觀無常﹙苦、無我、空、如是、因緣﹚。吸氣、呼氣,如是練習。這個勝行在觀察五蘊的無常,離欲是正見當下五蘊生滅無常的關鍵。它的奧妙是同樣的在看五蓋、面對五蓋,看它生、看它滅;看它起、看它落;看它膨脹、看它收縮。

能看到五蓋是一個收縮、膨脹,就能把五蓋看成一種身心的推拿。這時對五蓋就沒有排斥,可以完全的接受,完全接受它生就滅、生就滅;起就落、起就落,這樣就看到空。看到生生滅滅很不實在,看到五蓋是一個不實在的東西。

當你的心解脫了,沒有任何繫縛了,此時來看無常,就看得很清楚了,你就能夠不斷的觀,這個不斷是不需要作意的,是沒有間斷的。不會間斷的看到無常、看到苦、看到無我、看到空、看到如是、看到因緣。吸氣,你第一次看無常就可以了,第二次看苦?,然後吸氣、呼氣。

隨觀離貪:不斷觀貪取,欲染脫落。吸氣、呼氣,如是練習。

看到欲是一種染色,是一種礙。欲界是礙,使我們看不到色界;色界也是礙,使我們看不到無色界;三界都是礙,使我們看不到涅槃界。所以,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是礙,都有一個緊張性,都不是一心。真正的一心是整個心完全打開的感覺,它的注意力是全方位的。

離欲染時,就是說他的注意力已不在三界內,這時就是一種轉識,就是說他不再取世間的相,不再取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連法都有法相,連這個法相都不取,叫無相,此時所有的欲染完全脫落。

吸氣,看到自己離貪了,種種欲染脫落了,呼氣,看到種種苦的取,依次熄滅了,吸氣、呼氣。你要看到種種苦,必須對種種苦很清楚,此時不能再思維種種苦,必須平常就知道什麼是種種苦,對名相、對它的內容,平常就很清楚了,你此時一作意,它就出現了。

隨觀滅盡:不斷觀滅﹙種種苦依次止息﹚。吸氣、呼氣,如是練習。再來就是體會滅,體會一無所有,體會我什麼都不是,連最微細的欲望都沒有,連最微細的我慢也沒有。

觀察漏滅,見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一個一個看。

見漏是各種邊見、常見、斷見、種種見諍。欲漏是不想修梵行,接受現狀成欲愛。有漏是對現狀的不滿,想繼續、想變成什麼、想比現在更好,一種世間的成就感,與修行不相應,即愛取有的有。無明漏是很多煩惱的無明,整個世間緣起的漏。看到一切的漏,都沒有了。

隨觀出離:不斷觀捨﹙世間負荷﹚遣﹙出世間道果﹚。吸氣、呼氣,如是練習。

第十六勝行觀察捨,看到涅槃。此捨原文翻譯為捨遣,捨遣之意是不好的都能捨,又能回到境界。回到境界已無欲染,是離欲狀態,在境界中不動心。

有這個捨,就能舉止得宜,舉就是有擔當,止就是有收攝,可以止觀雙運,這就是一個解脫者,他的身、口、意已經住在空、住在無相、住在無所有,他一切的觸叫空觸、無相觸、無所有觸。

這就是第十六勝行捨遣隨觀:在生滅中見證不生不滅,在一切境中根寂靜、意寂靜。

開示與問答

學生問:修行不做八作意,不打坐,不經行,有影響嗎?

導師答:那我們做前面的就好了。做慈悲喜捨、做無間根本作意、做界作意、蘊作意、處作意、做正知當下就夠了。

因為要做出入息念,先要有正知正念的基礎,先要有無間根本作意和正知當下的基礎,你沒有基礎的話,做出入息念會事倍功半。

但是,不因為你沒有做這些基本的就不能打坐,因為有些人的根器很適合打坐,雖然他沒有修慈悲喜捨,他打坐也是很受用。

只是,如果你要契入佛法的話,不能只靠打坐,還是要從慈悲喜捨下手。因為你不從慈悲喜捨下手的話,我們的粗煩惱沒辦法降服,我們的貪、瞋、癡、慳吝、嫉妒,沒辦法降服,這樣人我比較就不可能降服。

學生問:除了利用滅盡定產生滅受想的能力,來除去我見以外,未具足滅盡定的人,如何去除我見?

導師答:去除我見不需要有滅盡定,去除我見只要有未到地定就可以了。

它的下手處在見苦,見苦不分彼此。在見苦裡面看到我就是世間,看到自己的身心五蘊就是世間。看到心就是境的流入,境就是心的流出,看到心和境,沒有分別。

你看到那個沒有分別,你的心就不再是你原來所想的那個心了,所以你就很容易做到心境離繫,你的我見就破了。

破身見的過程中,會看到受蘊無內無外,感覺沒有疆界﹙限﹚,會看到一切外在的可意、不可意,都與當下五蘊的可意、不可意息息相關。

當下五蘊的苦、樂,全係當下五蘊對世間可意、不可意的取角。當下五蘊與世間不一不異﹙合不來也分不開,只能離繫三眛﹚,眾生苦與自己苦如海水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