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慈悲喜捨─
人類情緒最美感的展現傳統佛教有一句話叫四無量心﹙四梵住﹚,是修止觀的基礎,修出入息念的 基礎。六根觸境,若沒有慈悲喜捨的作意,就一定是貪、瞋、癡、慢、疑,你一 天到晚跟人家對立,你會起煩惱的,你的睡眠品質要改善,打坐要進入狀況很困 難的,你說你只有修止觀,而不修慈悲喜捨,是不得要領的。 慈悲喜捨是修止觀的基礎,不但是基礎,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修慈 悲喜捨,你要破我見﹙斷身見﹚是極度困難的。因為身見最大的特徵,就是分彼 此,你是你,我是我,這是我的,這不是我的,經常在是我,不是我的見解、思 考上作反應,有這樣的反應,就是沒有慈悲喜捨,就不可能斷身見﹙我見﹚。 為什麼要說慈悲喜捨,而不說直接去看無常、苦、無我,看法印作意﹙如理 作意﹚,因為這較不容易看到,但慈悲喜捨是符合人類的特性。 我們常說人之所以像人,是因為他有慈悲心、有慚愧心、有想要修行的心。 慚:就是覺得自己不夠慈悲。愧:是從別人眼中感覺自己不夠慈悲、所以用別人 的眼睛來看自己,感覺自己對人不夠慈悲、善良、對苦不夠承擔,這樣叫慚愧, 有慚愧才會想要修行。所以;慈悲心是一種動力,因為慈悲心會讓我們生起慚愧 心,而慚愧心會讓我們生起想要修行的心。 不然,我們為什麼要慈悲,為什麼要修行,都與慚愧心有關。慚愧心,要由 慈悲心來,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慚愧心。慚愧自己不能夠對人家好, 對別人不夠柔軟,這樣才叫慚愧。有這個慈悲喜捨的修行,識才能過濾。 慈悲喜捨,是針對我們的粗煩惱,克服我們的慳吝與嫉妒,粗煩惱若不能降 伏,大我慢就沒有辦法消除。 慈:就是說:我們很自然會想要對別人好,幫助別人減少他的粗煩惱,幫助 人家修行﹙法施、財施、無畏施﹚,這就是慈心作意。不但能慈心作意,又能培 養十波羅蜜的美德,清靜的性地﹙個性﹚。 修行不只是要改變我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的個性與心行﹙習 氣﹚,修行以後,個性都沒有改變,只是觀念改而已,那不是在修行。講話的態 度都沒有變,不夠柔軟,對人不能微笑,那不是修行,你腦海中記很多經典,甚 至開口閉口都是經典,好像很有知識,那不是修行。 修行是在講話中,眼睛是如何看待人,眼睛有瞪人否?有攻擊性否?有殺意? 聽話的時候,有用慈悲喜捨的眼神去看對方否?我們是用這樣來說,你有沒有修 行。若不能把這個基本的做好,通通是假的。 悲心的意思,是我們沒有辦法,看到眾生在受苦,而我們不覺得苦,這就是 人性。人性就是沒有辦法,看到眾生的苦,而自己不苦。 喜:無條件的正面對待,無論對方對我們有多不好,我們都要感謝,感謝對 方有節制,沒有對我們更不好;人家對我們好,我們也要感謝,因為他可以不用 對我們這麼好。所以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要感謝,人家對我們好,我們更要感 謝。 喜:就是你要很堅定的做下去,同款的月亮、星星、雲彩,每個人所欣賞的 角度,都會有所不同。同樣的境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展現,看彩虹,要 站在度角,才能看得到它,你若不站在度角,你就看不到彩虹。每一個境界 裏面,都有一道彩虹在裏面,那叫喜心作意。靈活取角:你沒有辦法更好,現在 就是最好。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這樣堅定做下去就是喜心 作意。 一個人之所以不會微笑,是因為他覺得世間欠他。一個人能不能微笑很重要。 遠山含笑,我們笑,境界跟著我們笑,我們不笑,境界也跟著我們不笑,我們笑, 世間跟著我們笑。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諒青山見我亦如是。 目鍵連尊者,看到地獄道的眾生肚破腸流,仍然能微笑,這是一種最寂靜、 最輕鬆的心情迥向。境界已經夠糟糕了,我們要以最寂靜、最自然的心來迥向。 如同慈悲也是一種最自然的流露,因為你沒有辦法看到別人在受苦時,你沒有感 覺。 有一天你若涅槃、寂靜、就像是太陽光那樣,自然的照射,不是為誰在照射, 慈悲本身是無所求,自然流露卻不為誰。 捨:對境如鏡,對待每一個境界,都要看成一面鏡子,要有這種聯想的能力。 從這個鏡子看到我們內心的不平衡,從境界裡面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無常、 苦、無我﹚,看到境界的當下就看到五蘊皆空,因為你是一面鏡子。 無法見到五蘊皆空,識就過濾不清淨,識不清淨,就會造成名色﹙身心﹚的 餘毒:貪、瞋、癡、慢、疑,對人、對自己、對真理不信任。為什麼不相信呢? 因為他不曾真正對人慈悲過,不曾真正有過慈悲喜捨的體驗,所以他不相信。 捨心作意很重要是要在異中求同。世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世間是種種 三角關係,你若看不清楚世間,你就會因此計較。佛教不說誰是誰非,而是要計 較自己有沒有貪、瞋、癡,若不肯斷世間思惟,就永遠走不出三角關係。 慈悲是一種永遠都覺得自己的柔軟不夠,永遠都有一種慚愧心,但是慚愧又 要來自於面對,又要能接受自己。世間本來就很有限,最起碼要做到不害,柔軟 對待,能承擔就幫忙承擔,每一個人都沒有資格對別人不好,對別人粗澀。 放下世間人相、我相的標準,一切為了離苦。安住當下,無所求,一切歸零, 重新來過。過去已經過去,從當下起,如何對待?不能慈悲時,要懂得離境,離 境是為了給彼此空間,有空間才有迴旋的餘地,才能重新來過。 慈悲喜捨與戒定慧 慈悲喜捨包含了戒、定、慧。 戒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明知道這件事情,做下去對互相都有幫助而沒有壞處, 我們才去做。我們不要去做一些令我們產生煩惱,造成我們痛苦、不快樂的事。 除非你是要做地藏王菩薩,明知是火坑,明知痛苦,仍然要去。明知山有虎,偏 向虎山行。這還情有可原,若真的是這樣,你真的走下去,你也會較甘願,對苦 也較願意承擔。 戒不只是說,避免做一些讓我們不能歡喜、快樂的事,還要積極的去做一些 讓彼此快樂的事,這種快樂不是一般人所說的那種短暫的快樂,而是會讓我們很 歡喜,持久又安穩的快樂、行善、做好事,會讓我們快樂,會讓我們有一種特殊 的感覺。做壞事我們會沒有歡喜心,頂多是竊喜說:對方被我害到了,這不義之 財被我賺到了,但不能持久。因為你賺到了,還想再賺;你害了人家,你也會不 安,因為別人也能害你,這個世間害人的心是很恐怖的。你有害人之心,就會與 有害人之心的人在一起。一個有慈悲心的人,自然會與有慈悲心的人相吸。俗語 說:物以類聚,這就是慈悲喜捨戒的意義。它很微妙的創造另一種清淨的世界。 為什麼慈悲喜捨能得定呢? 慈啊!就像大地,它有一種承擔,願意去承擔彼此的苦,眾生的苦。比如說: 我們遇到苦,就深深的吸一口氣,把苦吸進去,配合呼吸把苦吸進去,去感覺那 個苦是什麼,已經是苦了,就不要再增加那個苦,而幫忙承擔,這就是慈,肯去 承擔,所以我們的心會清靜,心很清靜就會和禪定的三禪相應。 注意力都放在慈,說:苦總要有人承擔,你會轉念,他今日之所以對我不好, 是因為他感覺世間對他不好。今天剛好讓我們遇到,我們要去承擔世間對他不好 的苦。當這個承擔的注意力跑出來的時候,心就這樣靜下來、收攝於清靜,我們 的心會很清靜無染。 無論眾生有什麼苦,我們都會願意幫忙承擔,無論別人對我多不好,我們都 能夠承擔,都能夠去看到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很苦,他不快樂,他感覺世間 對他不夠好。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幫忙承擔,讓他覺得這個世間,還有人願意 幫忙承擔他的苦。還有人不因為這樣,而對他不好,這是慈作意。這個慈作意能 引發心地的清靜、收攝,類似三禪的定力。 悲心像水,能讓我們心地廣大,無礙無分,無礙無分的意思是,看到眾生的 苦,就像是自己在受苦一樣,看到自己的苦,也等於看到眾生的苦一樣,當我們 在受苦時,我們很難讓別人快樂,我們看到別人受苦時,我們也很難歡喜,所以 我們很難分別說,這是你的苦,我的苦。我的苦就是眾生的苦,眾生的苦就是我 的苦,世間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是世間的痛苦、不分啊! 看到世間的苦時,就感覺苦不分彼此,心就會開起來,心地就會變大,就會 有一種什麼都無礙的感覺。一直去注意苦不分彼此。你的苦我見到了,我不能沒 有感覺;我的苦別人見到了也很難沒有感覺。我們若不能笑,別人見了也很難微 笑,別人若不能微笑,我們見到了也很難微笑,這世間的苦都在互相迥向。面對 苦,我們會有一種悲心升上來,不會想要再去增加彼此的苦。 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我們都不會產生衝突,心就會開,這就是無色界的一種 空無邊處作意,空無邊處的無色界定。 喜心作意:注意力若放在喜作意,就沒有怨、嫌棄,對事情能夠靈活取角。 看事情的角度,會想說,遇到好的事情不敢得意忘形,因為我們知道那是一種無 常。遇到不好的事情,對我們也是一種考驗,而且覺得這個不好也是世間整個的 現象。我們住在這世間,就要去承擔接受,從不好的境界當中,我們也能學習到 很多東西,這就是喜心作意,喜心作意就能觸到無色界的識無邊處。識無邊處就 是,真的感覺心不分你我,那個時候就能進入,無色界的識無邊處,心開了,識 就無邊。 捨心作意:比前面的慈悲喜更強,更不分你我,不分內外。看到世間,我們 真正能讓自己快樂,我們就能給別人快樂,自己能微笑,世間就跟著自己微笑, 我們的心能靜,世間就跟著寂靜。看到世間沒有什麼好爭的,就會無懟、無諍。 無懟無諍就是說,我爭到,你損失,對我也沒有什麼好處,你爭到、我損失,對 你也沒什麼好處,慢慢的去看到,真正對我好的事情,就是對你好,真正對你好 的事情,也能夠對我好,那才是真正的好,要不然那個好都是假的,那種好都會 有一種對立,有相對性、有爭,有爭就不會快樂,所以捨心作意,就會進入無所 有處定。 我們若不能慈悲喜捨,就不得不選擇貪、瞋、癡、慢、疑,心若放在慈悲喜 捨,就不會有不安,﹙要有定力,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有不安﹚,心有不安就很難 打坐。你白天沒有慈悲喜捨的心,晚上要打坐就很困難。我們會想到我們怨恨別 人,別人也在怨恨我們,一想到別人也在怨恨我們,你說你的心要靜下來很困難 的。 我們若住在充滿慈悲喜捨裏面,打坐時,都會感覺有護法神的保護,要不然 越靜越危險,你很自然就會胡思亂想。慈悲喜捨是一種保護自己,若沒有慈悲喜 捨要勉強靜下來打坐,那不太容易。有戒、有定,我們的智慧就容易開展﹙因此 慈悲喜捨能幫助我們開展智慧﹚。 什麼叫智慧?佛教所講的智慧是有看破、看透,把世間的苦看得透透徹徹, 看到世間為什麼沒有快樂,而有苦,能讓世間少苦,就是智慧。 世間有什麼苦,苦包括生老病死苦,喜歡的人不能在一起,不喜歡的人卻偏 偏碰在一起,這是苦。所求的東西得不到也是苦,認為色身是我、我的,用我、 我所與人對立,這也是苦。無常變異也是苦。若再講深一點的,就是所有的欲望 都是苦。我們沒有辦法在當下得到快樂,就是苦。當下不能坐著不動,心不能集 中就是苦,身心不能不動就是苦。 佛教所說的身心不能不動,講話講到一半被切斷,剛要說話時,對方卻說他 要走了,這也是苦。每一個動作的變化都是苦。你若覺得當下很好,你又為什麼 要動,你要動是因為你覺得苦,覺得不舒服,睡覺睡到一半起來上廁所也是苦, 早上被鬧鐘吵醒也是苦,起床很趕時間,上班遇到塞車也是苦,你不覺得苦,那 是因為你身心粗重,所以你不覺得苦。 那已經這麼苦了要怎麼辦,你說,那麼苦那我用怨恨心來對待。那樣會更苦, 我們若能說這些苦就是我想要的,意思是說,你已經遇上了,你離不開這些境界, 所以這些苦就是我們要的,你非要不可。你若不想要,要有能力離境,而且是心 甘情願的離,沒有能力離境,就要歡喜接受。不能更好,現在就是最好,境界已 經夠糟糕了,不能再苦上加苦,這就是智慧。 慈悲喜捨的另一個涵意,感情若不能無條件就會苦,想愛又愛不著,愛到了 卻又黏著都是苦。如何處理感情問題,除非把感情轉為慈悲喜捨。感情若不能轉 為慈悲喜捨,就表示它是有條件的,只要是有條件的,它就很容易變化。當條件 變化時,我們會有恐懼不安、痛苦,我們把它轉為慈悲,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對 方如何對待是對方的事,他不能慈悲他也苦,我們不能慈悲,我們也苦。所以我 們只能選擇慈悲喜捨,若不能慈悲就要離開境界,若不能離開就要選擇慈悲喜捨、 歡喜接受。 十波羅蜜與十一種功德 修十波羅蜜─由世間度彼岸的橋樑。 十波羅蜜是早期佛教修行時所要具備的基本美德,這十種美德,對修行會事 半功倍,十波羅蜜會讓我們的心更寬廣。 施─財、法、無畏﹙證量﹚。 在經濟上、佛法上、修證上、給予人家幫忙。選擇無條件的善待對方,我們 沒有權力對別人不好。那他怎麼有權利對我們不好,他不是有權利,而是無法選 擇,他若能有選擇就不會對我們不好,他之所以對我們不好,是代表什麼?代表 他當下不快樂,他沒有剩餘﹙容量﹚。 比如有人摘了一些蔬菜,自己吃不完,一定會分給左鄰右舍,不然吃不完放 著也是壞掉,又不能廣結善緣。你說你是億萬富翁,別人有困難你卻幫不上忙, 那叫沒有剩餘,你仍然是貧窮。施的意思是你有剩餘,你很有量,所以你能夠給 人家,就像微笑、快樂,你能微笑、快樂,你會願意分享。 法施:佛法的佈施,我們若知道佛法是什麼,可以告訴人家佛陀修證的法是 什麼,在佛法上互相鼓勵、互相幫忙。 無畏施:我們用自己修行的心得與證量、幫忙人家,因為這樣的心得、見證, 會讓人家得到信心而內心沒有恐懼、不安。 戒─少殺少厭煩,不取不與取少貪,柔軟語﹙非粗澀﹚少瞋慢,不求人短, 故生信順語。 戒不是要創造對立,不是說你有持戒,你沒有持戒、戒裏面有很大的包容, 不要常常去看人家的短處,在語言上、在心態上,講話要柔軟、不粗澀,尤其是 對自己的人,你講話粗澀,會容易生起驕慢心與瞋恨心,首先受到傷害的是你自 己,也傷害別人,所以講話柔軟會減少自己的瞋慢。在行為上,我們儘量不殺, 這個世間無法不殺生,無法避免有吃就有殺的矛盾,儘量不以冷漠心、厭煩心、 害意的心殺,因為瞋心會讓我們不快樂的,所以要儘可能的創造乾淨的環境。儘 量不拿別人沒有給我們的東西,儘量不做會讓我們不快樂的事。所以戒不只是自 己不做壞事、看到別人做時,我們會有一種包容,戒不是拿著戒尺到處去量別人, 戒是要反觀回來量自己。 離─離欲、離見、離求變﹙期待心﹚、離五蓋,離依賴才能真自由。 我們的欲望如果不多,就可以減少那種求不得的苦,因為欲望與真正的快樂, 往住沒有多大的關係。有人說:沒有慾望,社會會進步嗎?問題是我們的欲望真 的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嗎?我們有很多的欲望往往是沒有目的,而不是真正的為了 自己的心安、自己的快樂,所以我們要能離開讓心不安的行為,多欲多苦。 淨智─信自己能內淨其意。法句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智 慧是來自內心意念清淨,意念若不單純、清淨,智慧就不能開展。 活力勤─鳶飛魚躍、日照風吹。 就是找一個著力點,能讓我們很有精神,又不費力、不懈怠,角度找到了, 活著會讓我們覺得很有活力、信心。 耐心承擔堪忍─接受各自不同的因緣,雖不同意也無諍,沒有無奈,此是 不隨衝動而安住的忍律儀。 忍耐波羅蜜,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很多事情要緊事緩辦。耐心就是說要去 接受不同的因緣,遇到很多不同的意見,我們也能放下。不隨衝動而轉,安住當 下的動作或呼吸,給彼此時間、空間,不急著要改變對方。 真誠─無覆藏的心機、單純、為增上。以境為鏡、接受自己。 對朋友對自己都要有真誠,越單純越好,目的是為了改善,為了增加互相修 行的因緣。每一個境界都是我們修行的一面鏡子,無論我們在境界﹙鏡子﹚裏面, 看到自己多糟糕,都要接受,不能接受自己,就不能改善,唯有真的能接受自己, 真的肯面對自己,才能改善境界。 寫日記時,雖然白紙黑字,也要接受我們貪、瞋、痴、慢、疑的想法,清楚 知道我們在想些什麼,接受以後才會感覺「貪、瞋、痴、慢、疑」是一種苦,才 會感覺不快樂的心是什麼,去感覺怨恨心、嫉妒心、驕慢心會造成我們的不快樂, 這不是別人能說服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要看到、要感覺得到。 堅毅果敢、百折不回─不是頑執逞強。 堅持不是逞強,逞強是沒有能力,又硬要承擔。但卻可以進二步,退一步的 面對境界,不能承擔時就要退,離境以後,還是要再回來面對境界,叫百折不回, 若覺得能減少彼此的痛苦,就試著做看看,若沒有能力承擔,就要暫時放下,給 彼此時間和空間,有那個因緣再回來面對。 慈─如母對子,但不是溺愛、如夫妻膠黏、子女束縛,這些是錯愛。 就像母親對待孩子,無所求,只要教導孩子,好好的長大,長大以後能夠適 應世間,適應社會。 慈就是真的能無條件的善待眾生,我們不用去擔心,他對我們不好,別人要 對我們不好,我們無法控制,只要求自己無愧於心。 捨─知輕重比例,無條件的正面對待,異中求同不對立。 對待所有的事情,要能超越兩邊,儘量能無條件的正面對待,遇到對立爭執, 能異中求同,事情已經遇到了,要知道如何解決,如何妥協。 修慈心作意─得十一種功德。這十一種功德是說我們做慈心作意的好處,同 時它也是在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沒有看到這十一種現象的話,它提醒我們可能做 得不夠得體和柔軟。 眠樂:睡眠時的安樂。覺樂: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安樂。人愛樂、非 人愛樂:感覺跟六道眾生、動物、甚至非人,人以外的人相處時有更多的安樂。 諸天守護:感覺受到諸天的守護。不見惡夢:在夢中不容易做惡夢。不受 火器、刀杖、毒害。速疾入於心定:是不是很快的能夠收攝我們的心進入三摩 地,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夠很快的收攝,那可能在提醒我們自己在慈心作意上做得 不夠好。容顏寧靜:好像我們隨時帶著鏡子,照照自己的臉孔是否容顏寧靜。 不蒙昧而命終:接著這個比較不容易提醒自己,雖然還沒有命終,但還是有二 個現象可以提醒。常常覺得自己無精打彩,生活無趣,很容易生氣、或者從早上 到晚上睡覺前,有多少昏沈與蒙昧的狀態,有可能在提醒我們在慈心作意上做得 不夠好。或往生梵天、或證羅漢果。 慈心作意是善法欲,在古代論書,南傳經集的註解上稱它為一種欲,善法欲 能夠導向彼此的幸福和快樂,所以稱它為慈悲。 六道輪迴 一個人整天是否很有精神、不會懈怠、散亂,都決定在我們的注意力恰當否? 注意力要恰當,決定在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人性。 什麼是人性。儒家孟子:人若不能將心比心,失去惻隱之心,人就不像人, 衣冠禽獸,他只是披著人皮的一隻狼。最近很多動物學家講:人與動物沒什麼差 別,這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佛經講:人有三個特性,有慚愧心,記憶力好,堪 忍。 我覺得人類跟動物最大的不同,是在於人看到眾生在受苦,而自己內心無法 不感覺苦,這個是什麼,這叫「悲心」。 比喻說,你看到一隻雞,被人家斬了頭,身體卻還在地上跳,你能說你沒有 感覺嗎?你看到一隻猴子被架上木製的箱子,身體不斷的轉動著,露出恐懼與不 安的眼神,然後有人拿起鐵鎚,狠狠的敲在猴子的腦袋上,猴子痛徹心扉,淒慘, 哀傷地哇哇大叫,只因為人類說這樣猴腦才新鮮。你說:你看到活生生的這一幕 時,你能沒有感覺,沒有惻隱之心嗎?你能不苦嗎? 人類最大的特性,最有救的因素,是在於他沒有辦法不感覺到別人,甚至是 別的眾生在受苦。 全世界最有悲憫之心的動物是海豚,海豚看到其它的動物在受苦時,它內心 會有一種悸動。而人類這個特性更強,人類要不要在地球上長久安住,要不要讓 正法流傳,這是一個最大的關鍵,就在於人能不能像人,能不能讓悲心源源不絕 地湧現,人有悲心才可能對自己有信心,不然的話,我們都是在逃避,﹙趨樂避 苦﹚眼不見為淨。 用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地球上從來沒有那麼多人在受苦, 因為地球上從來沒有那麼多人過,地球上也從來沒有人類能那麼方便地使用科 技,相對的地球上也從來沒有那麼髒過。人類有能力發明科技,但卻是人類有史 以來,最沒有能力解決自己廢物的時候,就這一點來講,他是不如動物的,動物 很少為自己的大小便,為自己所製造的垃圾煩惱,但是人類卻為了自己所製造的 垃圾在煩惱。 人類在慈悲喜捨的發展上,失去了捨,失去了平衡,人類把動植物逼到一種 絕境,讓動植物沒有生存的空間,相對的人類也沒有生存的空間。表面上是人口 過多,實際上是人類把動植物逼到絕境,也把自己逼到絕境,這是一種很深,很 深的悲哀。 慈悲喜捨是一個絕對的可能,是唯一建立信心的根源,也是人類之所以為人 類,還相信自己是萬物之靈的唯一可能。 佛教常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不一定要等到死後,佛教說的六道輪迴,包 括每一天心境的變化。我們的心若很容易快樂,我們現在的心就在六道,對人很 容易生氣,仇恨心很重,常常被人佔了便宜,就想要報復,你的心就處在阿修羅 道。我們人若不能分辨是非善惡,不知什麼叫慚愧心,不知道所做的事情對不起 自己,也對不起別人,叫畜生道。無論吃什麼,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得到滿足, 永遠都覺得不夠,就是餓鬼道。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覺得礙到,無論看什麼 都不滿意,都感覺到很痛苦,那就是地獄道。 我們人有可能每天六道都經過,也有可能整天都在地獄道或阿修羅道,我們 人死後的輪迴,就決定於一天當中,哪一道佔最多。心常處在人道,下輩子出生 為人的機會較多,這輩子若都很快樂,也不去關心別人的痛苦,下輩子就往生天 道。若很吝嗇,報復心極強,下輩子就往生阿修羅道。 六道裏面最好的是人道,而不是天道,因為人道才有可能修行。佛陀講人身 難得,主要是說,唯有人才會想要修行,其餘五道都有它不好的環境,阻礙它的 修行。天道太快樂了,他看到別人不快樂時,常常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你會不快 樂呢?他沒有辦法去體會,其餘五道的人為什麼不快樂,無法看到世間的苦,所 以他沒有辦法修行。 餓鬼道:是他無論如何都不滿足不快樂,他也不相信說有東西可以修行。 阿修羅:只想報復,這個人若不修理,報復心若不完成,我就不修行。 地獄道:每天的心情都很痛苦,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痛苦上,人家跟他講什 麼,他也沒有心情聽。唯有人道最特別。 畜生道:本身都是靠著它的本能,直覺在過日子,畜生道也有很好的家庭生 活,家庭生活不是人類的特性。比如烏鴉,大家族的生活過得很好,父母、兄弟 姐妹都能互相照顧。所以家庭圓滿,不是人類特性,人類的特性是慈悲心。 慈悲心和慚愧心是動物所沒有,高等的動物,多少會有同情心,但是同情心 只限於同類,尤其是同家族的人,比如象,親族之中若有人死去,它會表現出很 悲傷的樣子,看見親族裏面若有死在路邊的,它們會群體在屍體旁繞上三天三夜, 甚至一個禮拜來懷念牠,你會感覺,它很像一種宗教的行為,但只限於同類。 但人更是超越其它動物,有時候看到一隻螞蟻死去都會覺得不忍心,那就是 慈悲心的源頭,他不只關心人類也關心動物甚至昆蟲,所以看到萬物的痛苦,他 會有一種惻隱,不忍之心叫慈悲心。 他會想:我能不能減輕眾生的痛苦,讓眾生得到安樂,這是所有動物所沒有, 其餘五道所沒有的,這就是人性。失去慈悲心,人就不像人,人在心態上已變做 五道的眾生。 我們都知道人的特性是慈悲心,但是我們是否從早上醒來到晚上睡覺的時 候,都保持慈悲心,或者說看到別人受苦,你會覺得他是應該的,如果是這樣, 那你的心有可能漸漸離開人道了。失去慈悲最大的壞處,就會沒有因慈悲心所帶 來的歡喜,歡喜若不以慈悲為基礎,那種歡喜都有點捉狂﹙興奮﹚有點竊喜。 慈悲的意思,你看到人家的痛苦減少,所以你很歡喜,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忙 人家,看見人家受苦,我們幫不上忙,我們會覺得自己很窩囊。 所以我們若能從早上醒來到晚上睡覺,都把注意力放在慈悲喜捨,則不只是 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能看到自己有什麼苦,幫忙自己少苦,也是少世間苦。 照鏡子時,要照看自己能不能無所求的微笑,不要只照看自己有沒有漂亮。 美不美實在是很主觀,這個主觀都是各人的取角,你覺得美,別人不見得也認為 美,美很難傳染,但是微笑卻能傳染給週遭的每一個人,慈悲也會傳染。善心的 人會和善心的人在一起,吝嗇的人會和吝嗇的人在一起,嫉妒心的人會和嫉妒心 的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六道的眾生,主要是說,餓鬼道眾生自然會和餓鬼道的眾生在一起,動物和 動物在一起,人與人之間,又有同樣心態的人與同樣心態的人在一起。 四無量心三昧 為什麼要講「慈、悲、喜、捨」?因為「世間是苦」,世間若沒有苦,我們 就不需要修行,也不需要慈悲喜捨。所以我們要注意、要常常聞思,能不能不講 苦而修行?不講苦,就沒有苦集,也沒有苦滅,也沒有苦滅之道,通通沒有,沒 有苦諦,其他的諦通通沒有了。 所以,修行不必急著要去修四念住,先放下我們捨不得對別人好的慳吝,是 修行的第一步,先放下不能對人微笑的那種緊,是修行的第一步。 如果我們修四念住卻不能微笑,如果我們修四念住卻不能慈悲,那就離開了 佛陀所教誨的法門。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東西來檢驗、校正,如果沒有東西來檢驗、校正,就會 以為「我在」修行、「我能」修行、「我是」修行人,這樣就會有偏差。 我們的入門、下手處是「慈悲喜捨」,因為它非常符合人性。很多人說貪瞋 癡是人性,事實上,慈悲喜捨更符合人性。很多人說修行是在逆我們的習氣,何 嘗不能說,修慈悲喜捨更順應我們的習氣。我會選擇從慈悲喜捨下手,是因為他 更適合人性,所謂適合就是慈悲喜捨會讓你非常安心,而貪瞋癡卻會讓我們連睡 眠都不安穩,睡眠不安怎麼是我們的習氣呢? 我們一開始先做慈悲喜捨,再做根本作意、三依一向,又回來做慈悲喜捨, 這樣來回往返,見苦的力道就有了,出世間的力道就有了。所以一開始的慈悲喜 捨是世間法,它還是會有紛爭對待,還不一定依遠離,還不一定見苦見得徹底, 他只是順應我們的人性、順應我們的同情心、順應我們的隨喜心、我們從這裡契 入蠻容易進入那個感覺裡面,然後經過根本作意和三依一向,它就變成了出世間 的慈悲喜捨,所以,慈悲喜捨是我們從世間到出世間,最基本最重要的橋樑。 修「慈悲喜捨」,能令我們的心拓展到無量無邊﹙心量廣大﹚,所以又叫「四 無量心」。 這四種無量心,都是慈悲中有喜捨、喜捨中有慈悲,而且,都是見苦離繫, 見苦不分彼此,因為如果分彼此,一定會黏著,所以叫「四無量心三昧」,不要 把慈悲喜捨和三昧斷掉。 悲心作意 什麼是悲心? 悲心就是我們真的可以將心比心。 悲心就是我們無法看見別人在受苦而心不苦。 你做一個人,是否像人的主要關鍵,就是有沒有惻隱之心? 佛教所講的悲心,範圍非常大,包括看到對方的我慢、看到對方的猜疑心、 嫉妒心很重、很偏激,都可以看到他的苦,照樣可以「將心比心」,進入他的心 去感受。即使看到他對我們不好,我們仍然看到他的不快樂,一個人如果快樂, 就不會對人不好。看到他的不快樂,我不會再計較;看到他的苦,我願意承擔, 願意承擔才叫「悲」。 人的心情不是貪、瞋、癡,就是慈悲喜捨,你選擇讓自己駐留在那一個?看 到對方的無明、貪、瞋、癡苦,可以生瞋,也可以生悲,你選擇那一個?你有沒 有選擇的餘地?能知對方比自己苦,就是悲,悲心不比瞋心好受嗎?何必讓自己 非瞋不可? 不間斷的體會,世間就是六道輪迴,取一個「六道眾生輪迴苦難相」,完全 的將心比心,「要我是他,我也會跟他一模樣」,真正瞭解他,就是完全接受他 的身、口、意,能這樣,才是瞭解他、接受他。靈活進入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學 習去承擔每個人內心的苦。 不間斷的問自己:每天從早到晚、從醒到睡,我們是在選擇離苦﹙寂靜對待﹚? 還是避苦﹙不寂靜對待﹚? 悲心就是一直去看苦,看自己的苦、看世間的苦、看見眾生沒有選擇的苦、 看見眾生以五蘊為「我、我所」、種種欲望衝突的苦,一直去看,一直去感覺? 感覺到眼淚掉下來。 把整個人都泡在苦海無邊裡,泡在對苦的理解裡,事實上你我都在苦海裡, 都在世間的種種欠缺裡,看到苦無法分彼此。 你有十個所愛的人,九個人都很快樂,只要有一個人不快樂,你就很難快樂。 地球上有六十億人口,有三十億人過得很好,但有二十億人都過得很苦,你知道 的話,你能不苦嗎?你要不苦只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冷漠,第二種是慈悲,第 三種是涅槃。但若冷漠,冷漠本身就是苦,你若慈悲,除非是進入慈悲三昧,那 個苦才會過濾掉,但是慈悲三昧也是無常,那個無常也是苦,所以要不苦,只有 涅槃,否則世間就是苦。 世間確確實實有幾十億人在受苦,我們會不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我們知道 卻認為那跟我沒有關係,非洲人受苦跟我沒有關係、中南美洲人受苦跟我沒有關 係、別人受苦跟我沒有關係,「跟我沒有關係」那就是「身見」,有這樣的感覺 就是冷漠、就是分別心,這個冷漠、分別心就是苦。 事實上,你越不能感覺到世間的苦,你就越會隨著自己的苦而轉,當你越能 感覺到世間的苦,反而你離繫的力量越強,這就是「習苦生信」,因為你常常泡 在苦海裡、常常泡在眾生的苦難裡,常常取眾生苦難相、常常覺得眾生的苦難跟 我分不開,那樣的一種取相,就是在破我們的身見。 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破身見,身見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彼此,你是你、 我是我;你的苦不是我的苦、我的苦不是你的苦,經常在「我、我所」的思維上 做反應,這就是身見。 我們要破身見,不要從見解入手,你分析無我、無我所;分析五蘊非我、非 我所,都不如直接從你的覺受下手,直接去感受面對一個人的苦難,你能否無動 於衷?我們直接來觀想眾生的苦難,我們來思維,這個思維是要去感受的,它不 是很難。 當你感受到的時候,每一個眾生的苦就是你的苦。破身見的時候,就是每一 個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我的苦就是眾生的苦。看見別人在受苦,我們的心很難 微笑、很難不感受到苦;我們若不能微笑,別人見了也很難微笑、很難不感受到 苦,這就是世間苦,都在互相迴向。 所以,悲心就是在看六根觸境當下有沒有苦?最根本、最內在的是看自己有 沒有苦?再看出去對方有沒有苦?整個注意力都是在看苦,和苦的消失。 比如講一句話,心起作意:「這句話跟離苦有什麼關係?」又比如聽一個人 講一些很無聊的話,此時作意:「這已經是苦了」,而不要說:「你講這個好無 聊」,這樣想就是對立、就是世間粗俗的反應,自己起了好惡心,心不能收攝, 就是苦上加苦。 我們能觀到苦,就有一種「不忍之心」,在佛教來講叫「苦能軟堅」,苦能 軟化我們的執著和僵硬,讓我們那種沒有彈性的個性活潑起來,讓我們面對境界 時,心念流暢、能夠迴轉,不會停滯在一個角度看事情。 所以從現在起,有人對你傲慢、有人對你猜疑、有人排斥你、攻擊你、不喜 歡你、和你對立,你看到的是什麼?你是看到對方的苦,也看到自己不能安住的 苦,這樣的苦,已經夠了,你就安住在那裡,不忍再增加一絲一毫,這就是「見 苦即收」,就是「悲心湧現」。 悲心的好處,讓我們的心常常處在一種看到自己的苦、看到別人的苦,感受 到苦是不分彼此的。看到只要有苦,我怎麼去避,那個苦還是在那裡,苦是不能 避的,苦只能離啊!離與避最大的不同是,離來自於自己能安住當下、內心平靜, 轉到一種積極的,想要做一些事來減少世間苦。不但消極的不增加,更積極的想 要幫助,這就是佛教講的「離苦」。 佛教講的悲心就是這樣一種見到眾生苦,內心惻隱悸動、感同身受、完完全 全的接受,卻沒有傷悲,沒有那一種悲傷、挫折、沮喪、憂愁。所有的悲傷、挫 折、沮喪、憂愁,常常都是與自我有關,因為在感受的當下,如果沒有住在過去、 沒有住在未來的話,他是不會生出悲傷、挫折、沮喪、憂愁的,因為這一些都與 比較有關,都有一種人我比較的成分。 悲心只是很單純的看到「苦」是來自貪瞋癡慢疑的不消化,看到每個人都是 做不了主的「境」,去體會「我」不是人,「我」只是一個境界。心苦是因境﹙相﹚ 苦,境﹙相﹚若不苦,心也不會苦。離境不是避苦,是轉相,背後原動力是慈悲 心,看到自己的苦與世間互相迴向,心生不忍。 對待自己好像對待過去五蘊已滅的再生人,這個「再生人」從零歲開始,從 誰也不認識誰開始,這是一個歷「劫」歸來卻歷久彌新的五蘊,對此五蘊唯一的 認識是「他還是無明所覆、愛結所繫,還是我慢熾盛,經不起五蓋誘惑」,身為 聖弟子,你如何給他由衷的「建議」「提醒」,幫助他少苦少依。 然後做到待人如己,由衷地站在對方立場與處境,去「設想」對方可以少依 少苦、離依離苦的因緣,在體會對方因緣困難的同時,也看到法界的無所不在, 看到真的有法肚﹙度﹚,只要肯「界相聚」﹙廣結善緣、深結出世緣﹚,只要肯 放下、放鬆,一定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打從心肝底﹙內心最深處﹚願意無條件、 無所求地「協助」走向離苦、離依之道。 慈心作意 慈心就是我們永遠選擇無條件、無所求的對人好;永遠只對人好,不對人不 好。 能夠對人好,表示我們「有餘」,如果我們不能無條件、無所求的對人好, 那表示是我們需要休息的時候。我們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慈悲、一種是休息, 休息夠了,再去對人慈悲。 人家若對我們不好,表示什麼?表示他沒有「量」,沒有量的意思是說他沒 有餘,沒有多餘啦!他沒有多餘的量對人好,因為他有所不足、有所欠缺,好像 我們要向他借錢,他沒有多餘的錢借給我們。他對人不好,實在是表示他沒有選 擇、表示他不快樂。一個人快不快樂就決定在他的心量,你心量越大就越快樂; 你心量越小就越不快樂。 如果有人對我們好,是因為他有餘;我們對人好,也是因為我們有餘,這個 「有餘」不求回報,叫做無所求。猶如微笑,如果有所求就不叫微笑;散步有所 求就不叫散步。 我們從醒來到睡覺,有多少時間是無所求的?修行一開始,就是要增加無所 求的對待;增加無所求的時間,是我們修行的第一步。 不斷看到自己有餘,就能無所求的對人好。不斷的體會,能夠真正對人好, 就是對自己好;能夠真正的對自己好就是對人好。我們說只對「人」好,不對「人」 不好,人沒有「你、我」,也沒有「先對自己好」的先後思維。沒有一種好,是 對人好而沒有對自己好;也沒有一種不好,是對自己不好而沒有對人不好。 慈悲喜捨不是為了別人,實在是唯有如此才能心安,才能睡個好覺,實在說, 不是為誰,甚至也不是為自己,純粹只為減少世間苦,淨化世間貪瞋癡。 世間是此身之所住,世間是地、水、火、風、空、識,慈悲喜捨為的只是地 水火風空識這六界,這六界不是你的、不是我的,微妙的是,只要不以慈悲喜捨 對待、迴向,六界回報的也不會是「我見青山多嫵媚,諒青山見我亦如是」。 一個修行人只有一種關係,就是他和世間的關係,沒有一切人我對待,整個 發心就是對世間,每一個動都是為世間少苦離苦。 如何瞭解世間、如何對待世間,是一個修行人的心。對一個人講話,就是對 全世間講;做一件事就是對全世間做。你要確定這一點,如果不確定的話,你還 是在世間思維,還是在三角關係。 一個修行人,他永遠感到自己的慈悲是不夠的;面對世間,永遠有一種慚愧 心,內心深深的感受到,可以選擇對人好,卻沒有對人好是了去﹙台語﹚;可以 不對人不好,卻對人不好也是了去;可以有能力承擔,卻沒有承擔也是了去。那 種感覺要用「死」去感受,一旦他死了,或者你死了,都會覺得遺憾,那種感覺 要抓到。 「有慚有愧」是一個修行人最基本的心。慚愧心要由慈悲心來,沒有慈悲心,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慚愧心。慚愧自己不夠慈悲、不夠柔軟、對苦不夠擔當,這樣 才叫慚愧。 慚是在自己的眼中,感覺自己不夠慈悲。 愧是在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不夠慈悲。 慚是知量、知道分寸、知行合一,知道就意到、說到也做到,這叫自重。 愧是愧對老師、愧對一切阿羅漢正等覺。法界無礙,覺者不死,他們正盯著 你看,這又叫世間增上。 有慚﹙自增上﹚、有愧﹙世間增上﹚、有信﹙信法次第、信一切阿羅漢正等 覺與老師的道跡﹚,就進入法次法向。 真正的慚愧是知苦、離苦,不是「受苦」﹙住在苦受,作繭自縛﹚,是知「過 猶不及」,是再接再勵。能夠轉逃避﹙避苦﹚為面對,才能轉消沈為慚愧,慚愧 是種奮發圖強的增上力,如實的面對苦、按摩苦、消化苦,用最寂靜的心來迴向。 喜心作意 喜心就是永遠無條件的正面取角、永遠無所求的正面對待;不斷的歸零、不 斷的回到原點、不斷的重新做人;無論在多惡劣的環境之下,都能站在度角, 看到那一道彩虹。這是世間法裡最重要的東西,你懂得無條件的正面對待,你的 世間法就全部解決了。 什麼叫無條件的正面取角、無所求的正面對待? 今天有人對我們好,我們會很感謝,因為他可以不必對我們那麼好。 有人對我們不好,我們也很感謝,因為他可以對我們更不好。他罵我,還沒 有打我;他打我,還沒有殺我;他殺我,還沒有殺我的親戚朋友,連他對我不好, 我都感謝,因為他的確有能力對我更不好,但是他沒有,感謝他的節制。這就是 無條件的正面對待,這是一切世間善法的總結。 如何面對橫逆的環境,一樣深情款款的看著對方的眼神微笑?這是我們要練 習的心情。同樣的境界,萬般的心情,你是你看到境界的主人?還是犯人? 我們今天走到一個地步,已經很糟很糟了,這表示什麼?表示你沒有辦法更 不好了,「沒有辦法更不好了」表示再來只會更好,不會更不好,這就要歡喜, 要以歡喜心來面對,已經跌到谷底了,現在就要開始爬起來了,應該歡喜才是。 想一想,已經夠糟了,你還不笑,難道還要更糟嗎? 如果還沒跌到谷底,我們當然歡喜,不但歡喜,還要感謝,因為境界還不是 最壞,還可以更壞。如果你不歡喜,難道你要做境界的犯人嗎?不值得啊! 永遠記住,如果我們不能使當下更好,那麼當下就是最好。「不能更好,就 是最好」。如果不能減少苦,就要用涅槃寂靜的心來迴向。 比如我給毒蛇咬了,我還是一樣可以生起歡喜心,我第一個想法是:哦!從 來沒有過的經驗!內心一樣有一種喜,而且沒有一點點著急,因為你一著急,那 個毒只會跑得更快。並不是我要讓毒蛇咬,而是已經咬了,就當作一種體驗,要 如何的面對境界?要用怎樣的心來迴向?修行的功德就在這裡展現。 又比如我長得很醜,我如何無條件的正面對待?哦!我長得很醜真好!因為 每一個人看到我都覺得他自己很漂亮;我長得很醜還可以安慰很多人,真好!真 的!真的可以這樣想,而且你會讓自己很快樂,你不必為了自己很醜,而覺得難 過,你也不必說: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你不必啊!你真的可以讓每一個看到 你的人都感到安慰、感到快樂,你真的可以! 喜心也是一種歸零的心。什麼叫歸零? 歸零就是回到原點,這個原點是「截斷眾流」,一切恩怨情仇通通死去,重 新做人。 你可能會說「世間是各種關係葛藤」「有時你想斷,對方不肯斷」,修行的 答案傾向於「總要有人先斷」。 我常說「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如果我有貪瞋癡,你不需要認識我;如 果你有貪瞋癡,我也不需要認識你,如果你我都沒貪瞋癡,我們彼此不需要認識, 因為早已心心相印,與佛一鼻孔出氣!」 每一個人幾乎都希盼「代誌」﹙事情﹚可以重新再來,重新再活過一次、彼 此再認識一次,再給「我」一次機會。其實只要肯真的放棄「成見」﹙對人我已 有的認識﹚,真的肯對自己說「其實我們彼此都不認識」,從當下起,我們從陌 生人開始交往,重新從四無量心開始,只對人好,不對人不好。 對自己,重新開始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從來沒有過的一天,面對每 天都有如回到原點,這個原點是起點也是終點,既可重新開始也可當下結束。 如果發心就是捨、就是涅槃,那開始就已經結束,每一個開始都是每一個結 束,你沒有趕時間,也從來沒有浪費過時間。從世間﹙俗諦﹚眼光看,也許沒有 結果,從出世間眼光﹙真諦﹚看,結果早就開始。這就是回到原點、回到當下。 凡事起頭難,只要一開始發心正了,就可能產生蝴蝶效應。能常常回到原點, 回到「過去已徹底死去」的當下﹙這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一個全新的人, 一個對苦樂很敏感,對彼此苦窘無分的人,一個一定選擇離苦得樂,不會選擇趨 樂避苦的人,一個不再玩生死﹙苦樂﹚輪轉遊戲的人。 「上午稍好,下午就不行」,那就下午再回到原點,再讓過去死去,再重新 做一次新人,好像數息,如數豆子幾顆般,數錯了,不急不悔,重頭再數,這個 重頭,就是重新做人。 然後完完全全的正面對待,而且,這個對待是從零開始,從我什麼都不是, 從我什麼都沒有,我有的,只是對法、對世間無常、苦、無我的認識,從這裡, 重新開始,一切現在所有的,都變成慈悲喜捨的工具,然後我可以什麼都沒有, 我可以什麼都不是,只有慈悲喜捨,只有簡單的謀生提供我生存下去,其他一切, 我可以完全放下。 真正歸零就是讓自己、讓別人都不認得我,我也不認得你。如同瞎眼的人, 第一次睜開眼;如同耳聾的人,第一次聽聲音,重新去聽、重新去看、重新去取 角,重新從無常、苦、無我來取角,重新從涅槃寂靜來取角。 不斷回到初發心,回到當初受極大苦而欲解脫、信解脫的心,真的是「緣苦 生信」,緣信而得喜悅遠離。遠離即是「看破」,這個「離」字可以讀做「失去」, 因為「色想」也是業習「得來」,這種「得來」有如興趣,而今看破、看透,即 「失去」興趣,失去「我勝、我等、我劣」的興趣,一切以見苦為作意﹙注意力 的著力點﹚,真的見到「有生即有苦」「苦滅即無生」,看破才能活在當下,離 欲離蓋才能輕安三昧。 一心一意的對焦,過去讓它過去,一切歸零,重新對待,重新鎖定目標,回 到當下,不斷問自己:「當下是什麼?」正知當下的集、滅、起、落,正知什麼 在生起?什麼在囤積、在聚集?什麼在消失? 境是世間的結束,是眾生心的匯流沈澱凝縮;是過去已經過去、已生就是已 滅,已生是境、未生是心;已生是五蘊、未生是五蓋,見五蘊在集﹙無明觸的顛 倒妄想﹚即見五蓋在生誘惑、攀緣分心。由衷願意歸零,從自己一無所是、一無 所有開始,重新認識五蘊、六內外入,重新對待,沒有過去的包袱束縛,重新看 待每一個眾生都是世界的中心、每一棵樹都是菩提樹、每一株草都是忘憂草。 把每一個今天都當成最後一天,把每一個人都看成是他的最後一天,你如何 對待一個最後一天的人呢? 把一切都看成自己,再把自己看成零。可意、不可意、不苦不樂都好,都無 條件的正面取角。看到一切真的能重新開始,自己真的能重新做人,做一個實在 不認識任何人的人,真的能無所求地對待,沒有比高比低,只有無量無盡的愛, 帶有喜樂的不忍,與無量柔軟清淨的慈心。 喜是因為你看到苦的減少;看到對方貪瞋癡慢疑,自己也能慈悲;當你看到 對方苦的減少,自己苦的減少,你會有喜,這也是一種慈悲,由慈悲而來的喜, 你會有信心,對一切修行會有信心。 有人說:這很難!我想凡事都有第一次,都要有經驗,走這條路就是要下決 心,褲管捲起來,真正要「撩下去」﹙台語﹚,真正要渡苦海,每天不斷的演練, 法好比筏,只有渡與不渡?沒有做不到的問題。 由喜心作意,你就會看到活力勤,看到勤是一種歸零、一種對焦、一種省力, 真正渡下去你才能乘風破浪、騰雲駕霧、才能駕輕就熟、才能上軌道,看到慈悲 喜捨與法對焦,是最省力的人生,能夠很省力的精進,才能堅持不退轉,充滿毅 力、恆心,而百折不回。 不斷喜心作意、不斷回到當下,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做到「正知正念」「正勤」 進入「識無所住」。識無所住就是四念處,可以觀身、受、心、法而不留相,進 入無相心三昧。進入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 來」。 捨心作意 看破、看透世間苦,用慈悲的眼神、用喜捨的心情,看待世間﹙生、老、病、 死、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 捨掉過猶不及的激情,做好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寂靜來迴向世間。不要一直 想做什麼、想改變什麼,先做到不想做什麼、不想改變什麼,「無來無去無代誌」, 先靜得下來,經得起「閒來無事」,享受「無事」「寂靜」,再緣起悲心,為離 苦、少苦而動。這樣就見到「一切靜是為了動,一切動又是為了靜」的捨作意。 比如當別人不接受自己慈悲,或自己慈悲不起來的時候,要能夠不逞強、要 懂得撤退、懂得沈默,讓自己心靜下來。各種因緣條件不具足,就要離、要捨, 捨了以後就有進退的空間,進則承擔、退則安住,捨有離境、安住,換取平衡, 再回境界不動心的意思。這個捨也就是不執著,連慈悲都不執著。比如在談話時, 如果看到因緣不具足,就要選擇沈默,不要為了自己有很好的見解,一直想發表, 那就是我慢。 把每一個境界都當成在修行,當成上師在給我們考驗,你的阿闍黎、你的親 教師在給你考驗。把每一個境界都當成一面鏡子,對境如對心,你看到境界就好 像看到一面鏡子照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心跟著境界在亂,然而有看到亂比沒 有看到亂好;知道心亂比不知道心亂好,這又是喜心作意,而看到境界就照見自 己的心,這叫做捨心作意,你看到境界就看到心;看到心就看到境界,你感覺心 和境在那裡迴流、迴向。問自己境界已經很亂了,心還要跟著亂嗎?境界的亂是 不是要從自己的心靜開始?這就是一種捨心作意,覺得世間已經這麼苦了,還要 苦上加苦嗎? 對待每一個境界,都要看成一面鏡子,從這個鏡子看到我們內心的不平衡, 從境界裡面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照見五蘊無常、苦、無我的意思,看到境界的當 下就看到五蘊皆空。 若無法見到五蘊皆空,識就過濾不清淨,識不清淨就會造成名色﹙身心﹚的 餘毒﹙貪、瞋、癡、慢、疑﹚,對人、對自己、對真理就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 因為他不曾真正對人慈悲過,不曾真正有過慈悲喜捨的體驗,所以他不相信。 世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世間是種種三角關係,你若看不清楚世間,你 就會因此計較,世間思維不斷,就永遠走不出三角關係。佛教不說誰是誰非,只 問苦多苦少?向解脫否? 世間是一個漩渦,到處都是漩渦,每一個境都在拉,拉你的眼根、拉你的耳 根,不是嗎?每一個境界都正在把我們的眼根拉過去、耳根拉過去、鼻根拉過去、 把我們的六根都拉過去,那就是世間,哪一個世間不是如此?你去到哪裡,沒有 一個東西在拉你的六根?你的捨心作意一生起,問自己:六根可以不被拉嗎?這 就是在娑婆世界修行較快的意思,這麼亂的世間有可能讓我們修行更快,所以它 是一個逆增上緣。世間很吵、很亂,愈吵心愈靜;愈亂心愈看到世間苦;愈苦心 愈不住在苦裡面,心就愈遠離,用心的寂靜來迴向世間苦,這是最慈悲的。 修行就是在境鏡中,看到心離五蓋,看到一切心地的包裝、造作,都是多餘 的勉強、用力,而全然放下,讓他流過,愛著、礙著的心思鬆開了,掉舉、消沈 減少了。 觸境如鏡,事過境遷,面對境轉個身,不再看見那鏡中「楚楚可憐」或「顧 盼自得」的「我相」;面對境能離境,不再有人我對待的「人相」、「礙相」。 不以現前境界為所緣,當機立斷,很單純的回到一呼一吸的法印作意。以出 入息推拿世間眾生以「五蘊」為「我、我所」的苦,推拿不肯棄捨「五蓋」的苦。 吸時知吸、呼時知呼,五蓋生時知五蓋生,感謝「生」的苦迫提醒,真的「提」 才真的「醒」,體會「五蘊不集則五蓋不生」。 本來無事﹙寂靜﹚,緣於慈悲才起想、才有事﹙共修事﹚,看到每一個動靜 往來﹙俯仰、屈伸、應對、進退、語默、眠醒﹚都是為離苦,不是為受苦,看到 苦是世間、是境、也是相,不是你的、我的。看到世間苦,心不寂靜,則「心染 眾生染」;看到世間苦,心寂靜則「心淨眾生淨」,以寂靜對待一切相。 心是世間的開始,是眾生心對每一個觸境的想像取角。把心看成境、把心看 成身﹙也把身看成心﹚;把過去看成未來、把未來看成過去,把現在看成過去與 未來的十字路口﹙有紅燈、綠燈、黃燈,分別代表止、進、退﹚;把有事看成沒 事、把沒事看成有事;把重看成輕、輕看成重﹙這才能舉重若輕﹚;可意看成不 可意、不可意看成可意,能這樣看,就不會「著相」﹙男女相、得失相﹚,不會 「著相」才是「捨」。 看到世間就看到自己,接受世間就是接受自己。世間是六根、六塵、六識。 世間是我們內心的解釋、是我們內心的取相,你今天之所以苦,是因為你看到世 間苦;你今天之所以樂,是因為你看到世間樂;你的苦樂就是世間的苦樂,世間 的苦樂就是你的苦樂。感覺你我不分,你微笑,世間跟著你微笑;你定世間跟著 定,真正的對你我都好才是真正的好,這是一種無對無諍的捨心三昧。 真的見人如見己﹙慈﹚、見己如見人﹙悲﹚、見境如見心﹙喜﹚、見心如見 境﹙捨﹚,就能見境非境、見境不留影﹙相﹚。於可意、不可意能轉「相」,靈 活取角、轉向自在,不逞強、不抓,放下世間一切現象,再美滿也不值得執著。 如實知世間一無所有,「我」什麼都不是,沒有想再擁有什麼,無依無靠,對治 受挫、冷漠、衝動、掉悔,與能慈、能悲、能喜的我能、我是、我在之慢。 從此放下過猶不及的法執欲染,面對世間浮沈起落、得失、毀譽、稱責、樂 不樂,沒有順求執著,也沒有棄嫌逆違,此是不動心解脫。
開示與問答
學生問:悲心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導師答:一個人只要做到一天小時在身口意上,沒有對任何人有一絲一毫的 不好,不用好喔!光是沒有對人不好,這樣就會很快樂。 因為只要做到這一點,那種感覺就是﹃無礙﹄。無礙啊!你的心量就開始擴大 起來。這一擴大你開始覺得,你真的有那個能量對別人更好。 當我們發現別人對我們不好的時候,最好的反應是對別人好一點。可是一開始 先不必做到這一點,先做到﹃無論別人怎樣對待我,我在身口意上就是不對別人 有一絲一毫的不好﹄。你只要在心裡面一直堅持、一直堅持,堅持小時,你的 心量就會開始大起來。 你一直去注意,我可不可能在身口意上﹙身就是行為、口就是語言、意就是思 維、念頭﹚,都沒有對別人有一絲一毫的惡意,或對人不好的念頭,做到小時, 包括睡覺。那你為了怕作夢對別人不好,你睡前就要作意:我作夢一定不能對人 不好。 確確實實的做到小時,你就會快樂起來!你會覺得你更有餘、更有心量、可 以對別人更好。那時候你會發現,一切的問題都在這裡。 當你看到心量大起來,你發現那不是你故意的,你就發現那個心量不聽指揮的 大起來。嗨!你就會很有法喜!那種感覺一出來,就叫悲心三摩地﹙三昧﹚,悲 心三摩地啊!當你有悲心三摩地以後,你就會慢慢看到慈心三摩地。 學生問:如何練習慈悲喜捨? 導師答:一早醒來,就把心放在慈悲喜捨上。問自己當下是苦?還是離苦? 坐在床上十分鐘,閉目觀想今天可能遇到的人與事,用慈眼面對對方的眼神, 用慈耳面對對方的說話,觀想自己的六根,慈悲的眼根是如何展現?慈悲的耳朵 是如何觸聲?慈悲的心如何面對境界?……一一的沙盤推演。 等於是有點做氣象預測的味道,要有辦法作今天情緒的預測,每天都要預測, 早上的情緒是什麼?上班的情緒是什麼?飯前的情緒是什麼?飯後的情緒是什 麼?快下班的情緒是什麼?今天的氣象報告要非常的準,你每天要記錄自己的氣 象報告。 你預測今天情緒的高潮、低潮要很準,只有透過慈悲喜捨來預測才會準,否則 你是不會準的。這是要練習的,沒有辦法一開始就很準,等練到你完全能預測今 天的氣象,你就成功了。 睡前十分鐘,回顧今天有沒有慈悲面對境界?若有則以感謝心回應,若沒有則 觀想對方的眼神「由衷」的說:對不起!把今天所遇到的人,忘了說對不起的, 都說對不起;忘了說謝謝的,都說謝謝。 我們常常有感謝的心,心就會往外推、往外擴大,我們常常有慚愧的心,心就 會很收斂、會減少我慢。能夠常常在內心世界說感謝說對不起,就是向法界說感 謝說對不起,法界無礙。 常常「由衷」的說對不起、「由衷」的說感謝,說的時候至少自我是沒有辦法 出現的,因為只要有一點點的我慢,「由衷的感謝、由衷的對不起」,就沒有辦 法說出口。 學生問:老師常常強調﹃離苦得樂﹄,要如何認識苦和樂? 導師答:佛教講的苦和樂,可能和一般人對苦樂的瞭解不太一樣。佛教講的苦 是﹃不寂靜﹄,內心靜不下來就是苦啊!內心靜得下來就是樂。所以我們常常問 一個問題:「你靜得下來嗎?」如果你靜不下來的話,那麼一切的快樂都是假的, 都是在掩飾你的不安。 這是很衝擊性的說法,也許你正在快樂,這樣的一句話丟過去,你好像被人潑 了一盆冷水,但,事實是這樣。一個人真的很寂靜的話,他就能體會,沒有一種 東西比寂靜更快樂,沒有,絕對沒有。 我想在中文﹃苦﹄這個字的翻譯不是很好,苦的原意是討厭﹃空﹄、是對﹃無 常、苦、無我﹄的抗拒,是一種﹃不寂靜﹄的意思。當我們愈去感受那一種世間 的不寂靜的時候,我們的心不得不寂靜下來。世間一個很現實的真相,就是不寂 靜,當我們愈不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反而會有一種趨樂避苦的現象產生,當 我們愈去思考苦的問題,我們會發現,內心愈有那個容量去接受世間的不寂靜, 反而容易離苦得樂。 今天一個修行人,能不能進步,能不能有脫胎換骨的變化,完全決定於是否看 到世間的不寂靜,然後他不再對這個世間趨樂避苦,因為他完全看到自己的欲望 是來自內在的不寂靜,所有欲望的追逐,都只是為了要阻擋、要掩蓋這個不寂靜。 如果看不到這一點,無論你怎麼努力修行,你都不可能有很大的進步,既使修行 到老死,也是停在原地跑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