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之道

 

大念處經析解與問答

 

 

 

大念處經經文

 

 

 

 

 

 

 

 

 

 

 

 

 

緬甸帕奧禪師講解

弟子合譯


            (標示的頁碼為原書的)

帕奧禪師序                                                                             III

                                                                                       VII

入門                                                                                  1

大念處經經文                                                                          7

                                                                                      451


            帕奧禪師序

 

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奧難懂,關於這點從佛陀在《中部.聖尋經》(Ariyapariyesanā Sutta)的開示即可得知:

 

「對於我以前亦覺得甚難達到之法,就別再想要教了,因為它不能被那些活在貪欲與瞋恨中的人了知。那些被貪欲與瞋恨蒙蔽之人將無法透視此深奧之法,因為它逆著世俗之流前進、微細、深奧且甚難知見。」

 

別說是所有四聖諦,單是第二項聖諦──緣起法──亦已非常難懂。這是為何佛陀在《長部.大因緣經》(Mahānidāna Sutta)裡向阿難尊者說:

 

「阿難,這緣起的確深奧,也顯得深奧。由於未能以隨覺智與通達智透徹地知見緣起,有情被纏住在生死輪迴裡,就好像一團打結的線,或像織巢鳥的巢,或像找不到頭尾的草製擦腳布,而且他們無法脫離惡趣輪迴。」

 

佛法深奧得連大智如辟支佛者亦無法言傳與他人;如今我們能夠說法是因為佛陀教法的緣故。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謹記那是佛陀的教法,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法,因為那深奧之法並不是我們發現的。有些人把我遵循及用以與他人分享、記載於巴利聖典及註釋中的佛法稱為帕奧禪法,但是如此稱之是完全錯誤的。那不是我的禪法,而是佛陀的禪法。

身為佛陀謙遜的比丘弟子,我們應當只教佛陀的教法,豈可認為自己有足以傲世的獨創之法?跟佛陀及其八十大弟子比較起來,我們只是微不足道的後學而已。我們應當向佛陀謙遜的諸大弟子學習;當其他比丘要求他們解釋佛陀的某一項教法時,許多大弟子都謙遜地回答道:

 

「諸位賢友,猶如一個需要心木、尋覓心木、四處尋覓心木之人,略過一棵大心木樹的根部及樹幹不理,而以為能在其枝葉之中尋獲心木。諸位尊者,你們也是如此,在遇到世尊時不問,而以為應該問我有關此法之涵義。」

 

即使佛陀的大弟子都如此謙虛,我們豈可妄自尊大?因此在修學佛法時擁有正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部.蛇喻經》(Alagaddūpama Sutta)裡,佛陀以捉蛇的譬喻來形容錯誤與正確的修學佛法之道:

 

「於此(教法),諸比丘,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學習佛法:經、祇夜、義釋、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談、稀有及方廣諸法。但是在學習之後不以智慧來探討佛法之涵義,不能領悟它們。他們學習佛法只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而沒有獲得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錯誤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傷害了自己,將會遭受很長久的痛苦。

猶如一個需要蛇、尋覓蛇、四處尋覓蛇之人,在看到一條大蛇時,捉住蛇的身體或尾巴。該蛇即回過頭來咬他的手、臂或肢體,而他即會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為何如此?這是因為他捉蛇的方法錯誤。如是,於此(教法),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學習佛法……他們學習佛法只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而沒有獲得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錯誤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傷害了自己,將會遭受很長久的痛苦。

於此(教法),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學習佛法:經、祇夜、義釋、偈頌、自說、如是語、本生談、稀有及方廣諸法。學習之後他們以智慧來探討佛法之涵義,並且能領悟它們。他們學習佛法不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因而獲得了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正確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將會獲得很長久的快樂。

猶如一個需要蛇、尋覓蛇、四處尋覓蛇之人,在看到一條大蛇時,正確地以木叉夾住牠,然後捉住蛇的頸項。那時候,即使該蛇用身體纏住他的手、臂或肢體,他也不會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為何如此?這是因為他捉蛇的方法正確。如是,於此(教法),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學習佛法……他們學習佛法不是為了批評他人及辯論獲勝,因而獲得了學習佛法的利益。他們以正確的方法來學習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將會獲得很長久的快樂。」

 

討論佛法時,我們不應樂於批評,只應依據巴利聖典及其註釋來討論事實,而且心中謹記我們的目標──解脫輪迴之苦。這就好像在討論戒律時,我們只是依照佛陀所制的戒來討論,而無意批評那些持戒不嚴謹的比丘。若說每當討論戒律時就算是在批評別人,那麼就沒有人能夠討論戒律,因此也就沒有人能夠學習戒律。如是,我們討論佛法並不是為了批評別人,而只是為了息滅自己的煩惱及證悟涅槃,這點佛陀在《長部.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裡已經講得很清楚:

 

「諸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單一道路,那就是:四念處。」

 

希望大家都能時時刻刻將此最終極的目標謹記於心,而且毫無偏離地朝向正道邁進。

在結束拙序之前,我想要向所有協助完成此書的人致謝。本書內容有許多是引用自蘇瑪長老(Soma Thera)所譯的《念住之道》(The Way of Mindfulness──一本包含《中部.念處經》及其註疏的英譯本。感謝我的弟子們幫我編輯英文版及將它譯成中文;感謝佛教弘誓學院及檳城佛學院提供電腦、列表機、印刷紙等設施,方便編譯本書的工作;也感謝慷慨助印本書以利大眾的各位施主。

最後,我謹以此開示及回答問題的功德同等地與一切眾生分享,願他們都能盡速證悟涅槃。

 

 

 

帕奧禪師

200113

 

 

 


回目錄        

本書譯自帕奧禪師於兩次禪修營期間的英話開示與問答,時間在西元二千年至二千零一年之間,地點分別於台灣佛教弘誓學院與馬來西亞檳城佛學院。

禪師講解《大念處經》時引經據論、遵循註疏及剖析實修要點,由淺及深,次第分明,令禪修者得窺佛法奧妙,以利依教履踐,親證受益;問題回答則除疑解惑,契理契機,義趣分明,引人深思。如此詳盡闡述《大念處經》涵蘊之開示尚屬罕見,其珍貴可見一斑。然此僅是禪師數十年研修融貫所得之少分講解而已,有心深入探究整個佛法禪修體系者應當研讀禪師之緬文巨著《趣涅槃道》(Nibbānagāminīpaipadā)(五大冊共三千餘頁,尚未譯成他國語文)。

本書以「註釋」代表解釋經論之著作(aṭṭhakathā; commentary),而以「疏鈔」代表解釋註釋之著作(ṭīkā; subcommentary);遇到所引之文不確定出自註釋或疏鈔時則用「註疏」代表之。譯義不明或易生誤解之處往往加註腳說明,其內容多是參閱相關典籍或請示禪師之後依適宜所作。本書後面之《詞語匯解》摘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乃為方便不熟悉論典專有名詞之讀者查閱之用。

儘管經過多人殫精竭力日夜辛勞才完全此書之編譯,然而失誤之處仍恐難免,期望諸讀者海涵與指正,更望賢能者起而賡續訂正,令本書漸趣完善,造福追求正法者。

 

                                             200115 譯者 謹誌


回目錄            安般入門

 

 

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修行安般念[1]以培育定力的基本原則。

佛教的禪修方法有兩大類,即止禪與觀禪。止禪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觀禪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這兩種方法當中,止禪是觀禪的重要基礎,因此佛陀在《諦相應》(Sacca Sayutta)裡說道:‘Samādhi 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 pajānāti.’──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所以我們鼓勵初學者先修行止禪,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後修行觀禪,照見諸法實相。

在止禪的四十種方法當中,我們通常教導初學者先修行安般念,因為多數人能藉著修行此法門成功地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應部》(Sayutta Nikāya)裡建議弟子們修行安般念,他說:「諸比丘,透過培育與數數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定力是寧靜且殊勝的,它是精純不雜的安樂住處,能在邪惡不善念頭一生起時就立刻將它們消滅與平息。」《清淨道論》則說:「在一切諸佛、某些辟支佛及聲聞弟子藉以獲得成就與當下樂住的基本業處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因此大家應當對這個法門深具信心並且以至誠恭敬的心來修行。

接著我要介紹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點。

第一點:身體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鬆

你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坐姿。如果盤腿有困難的話就不需要盤腿;你可以將兩腿並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將一腿壓在另一腿上。使用適當高度的坐墊可以讓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

接著從頭到腳一部份一部份地放鬆全身,不要讓身體有繃緊的現象。如果發現任何部位繃緊,就藉著放鬆與保持自然來將它舒解。若沒有充分放鬆,在你坐久之後繃緊的部位會造成疼痛或不適,因此在每一次開始靜坐時務必先將全身放鬆。

第二點:放下萬緣,保持平靜安詳的心

你應當思惟一切緣起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它們不會順從你的意願,而只會依照它們自己的過程進行,因此執著它們是沒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禪修時暫時把它們放下。

每當雜念生起時,你可以提醒自己現在是拋開一切憂慮的時刻,而保持心只專注於禪修的目標──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認為必須仔細地思考一番,你也不應在禪修時那麼做。你可以將它記錄在隨身攜帶的記事本裡,然後將它拋在一邊,繼續專心禪修。

如果真心想成就安般念,就必須將一切雜務放下。有些禪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卻又不能放下對世俗事的執著,結果他們的心變得非常散亂,時常在呼吸與世俗事之間來回奔走。即使他們努力要使心平靜下來,卻都無法辦到,原因就只是他們不能放下對其他目標的執著。這種執著是禪修進展的一大障礙,所以你應當立下堅定的決心,在禪修期間暫時拋開世間的萬緣,以平靜安詳的心來修行。

第三點:藉著不斷的練習來熟悉呼吸

在你確定全身已經放鬆,內心無憂無慮之後,就將你的心安置在呼吸與鼻孔外面皮膚接觸的地方,亦即在鼻孔與上唇之間的區域。試著了知這個區域裡的呼吸。當你能在此區域裡的任何地方發現呼吸時,就讓心一直知道那裡的呼吸。應當像旁觀者一樣,以客觀的態度來覺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變它,因為那樣會導致呼吸辛苦、胸口發悶。

讓你的心覺知正在通過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隨著呼吸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講述一則守門人的譬喻:守門人不會去注意已經走入城裡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檢查正在通過城門的人。同樣地,接觸部位好比是城門,禪修者不應注意已經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的呼吸,而應注意正在經過接觸部位的呼吸(氣息)。

另一件應當注意的事情是:應當專注於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裡四界(四大)的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氣息)的硬、粗、重、軟、滑、輕(地界的特相)、流動、黏結(水界的特相)、熱、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動(風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種,其餘的特相也會變得愈來愈明顯,因而會干擾你的定力。你應當做的只是以整體的概念單純地覺知呼吸本身。

有些禪修者不能覺察自己的呼吸,因為他們的呼吸很微細,而他們還不習慣於覺知微細的呼吸。他們應當以冷靜與警覺的心,將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現的部位,並且了解自己還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還在呼吸就夠了,不要故意使呼吸變得明顯。在這個時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警覺心與耐心,漸漸地他們就能覺察微細的呼吸。若能習慣於覺知微細的呼吸,這對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幫助。

你應當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適度的精進來修行。精進力不要用得過度,因為那會造成很多困擾,如繃緊、頭痛、眼睛疲勞等等;精進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為那會使你落入白日夢或打瞌睡。因此應當付出適度的精進力,讓自己能夠持續地知道呼吸就夠了。

當你內心生起妄想時,不要去理會妄想,而要將心引導回來注意呼吸。對妄想或對你自己生氣都是無濟於事的,只會使你的心更加掉舉。然而藉著不理會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漸漸疏遠妄想;藉著經常覺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漸漸熟悉呼吸。這就是處理妄想的正確方法。

如果你的心經常妄想紛飛,你可以在覺知呼吸的同時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藉此幫助心安住於呼吸。或者用數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固定地從一數到那個數目。例如你選擇數到八的話,則可以在吸氣時心中默念「吸」;呼氣時心中默念「呼」;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一」。同樣地,在第二次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二」……如此從一數到八,然後再從一數到八,一再地重複。如此數息時,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數字,因為數字只是幫助你將心安住於呼吸的工具而已。應當持續地數息,直到你的心平靜穩定為止,然後可以停止數息,而單純地只覺知呼吸。

第四點:專注於呼吸

當你能持續不斷地覺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那表示你已經相當熟悉呼吸了,就可以將注意力的焦點集中於呼吸。在上一個要點裡,在覺知呼吸的同時你也知道接觸部位;而在這一個要點裡,你試著將心的注意範圍縮小到只集中於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來愈專注。

第五點:專注於每一刻的呼吸(全息)

當你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呼吸,時間達到三十分鐘以上時,那樣的定力已經相當好,你可以專注於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當每一次呼吸從頭到尾(開始、中間、結尾)的氣息經過時,你都在接觸部位毫無遺漏地專注到它們。如此專注於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將會愈來愈強、愈來愈深,因為沒有空隙讓你的心去想其他的事情。

你會知道有時呼吸長,有時呼吸短。這裡的長短是指時間的長度,而不是指距離。當呼吸慢時,呼吸的時間就長;當呼吸快時,呼吸的時間就短。然而不應故意使呼吸變長或變短,應當保持自然的呼吸。無論呼吸長或短,你都應當專注於全息。

若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會愈來愈穩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靜坐時都持續地專注於呼吸一小時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靜坐,如此持續至少三天,不久你會發現呼吸轉變成禪相[2]nimitta),那時就能進到更上一層的境界。

以上所說的是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點,大家應當熟記每一個要點,並且切實地奉行。無論身體處在那一種姿勢,都應當如此修行。在每一次靜坐結束時仍然要繼續修行,不要間斷。意思是當你睜開眼睛、鬆開雙腿、站起來等時都要繼續覺知呼吸。日常活動中行、住、坐、臥等任何時候也都要持續地覺知呼吸。

不要去想呼吸以外的其他目標,讓修行間斷的時間愈來愈少,乃至最後能夠持續地修行,幾乎沒有間斷。從清晨一醒來開始,到晚間睡著為止,這中間的時間裡都應當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若能如此精進,你就很可能在這次禪修營期間達到安止定(即禪那),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安般念應當被培育與數數修行的理由。

除了向指導老師報告及絕對必要的時候之外,大家應當禁語,尤其是在臥室裡面。舉辦這樣的禪修營不是容易的事情,主辦者和協助者很辛勞地安排一切所需,讓大家能專心禪修。施主們供養各種必需品,乃是基於希望大家修行成功及與大家分享功德的善願。各種理由都顯示大家應當精勤地修行。

然而不要期待樣樣都十全十美。大家應當珍惜現有的每一項方便設施,而忍耐任何不方便之處。不要有所抱怨,而要時時刻刻將心安住於你的呼吸。請大家現在就開始做。

願大家修行成功。

 

回目錄


回目錄          大念處經

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

總說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俱盧國的一個市鎮,名為劍磨瑟曇。那時世尊稱呼諸比丘說:「諸比丘。」諸比丘回答說:「世尊。」世尊如此開示:

「諸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單一道路,那就是四念處。

何謂四念處?在此,諸比丘,比丘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受為受,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心為心,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法為法,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

回目錄    身念處身隨觀念處

甲、安般念(呼吸念;入出息念)

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觀身為身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空地,盤腿而坐,保持身體正直,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的呼吸)。他正念地吸氣,正念地呼氣。吸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長。』呼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長。』吸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短。』呼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短。』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呼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呼氣。』

就像善巧的車床師或他的學徒,當他做長彎的時候,他了知:『我做長彎。』當他做短彎的時候,他了知:『我做短彎。』同樣地,當比丘吸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長。』呼氣長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長。』吸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吸氣短。』呼氣短的時候,他了知:『我呼氣短。』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覺知(氣息的)全身而呼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吸氣。』他如此訓練:『我應當平靜(氣息的)身行而呼氣。』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乙、四威儀

再者,諸比丘,行走時比丘了知:『我正在行走。』站立時他了知:『我正站立著。』坐著時他了知:『我正坐著。』躺著時他了知:『我正在躺著。』無論身體處在那一種姿勢,他都如實地了知。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丙、正知(明覺)

再者,諸比丘,向前進或返回的時候,比丘以正知而行。向前看或向旁看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屈伸肢體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穿著袈裟、執持衣缽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吃飯、喝水、咀嚼、嚐味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大小便利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走路、站立、坐著、入睡與醒來、說話或沉默的時候,他以正知而行。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丁、不淨觀(可厭作意)

再者,諸比丘,比丘思惟這個身體,從腳掌思惟上來及從頭髮思惟下去,這個身體由皮膚所包裹,並且充滿許多不淨之物:『在這個身體當中有頭髮、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液、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液。』

諸比丘,就像一個兩端開口的袋子,裡面裝滿了各種穀類,如粳米、米、綠豆、豆、芝麻、精米。一個視力良好的人打開袋子,檢查它們,說:『這是粳米、這是米、這是綠豆、這是豆、這是芝麻、這是精米。』

同樣地,諸比丘,比丘思惟這個身體,從腳掌思惟上來及從頭髮思惟下去,這個身體由皮膚所包裹,並且充滿許多不淨之物:『在這個身體當中有頭髮、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液、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液。』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戊、界分別觀(界作意)

再者,諸比丘,無論身體如何被擺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種界來觀察這個身體:『在這個身體裡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諸比丘,就像一個熟練的屠夫或屠夫的學徒,屠宰了一頭母牛之後,將牠切成肉塊,然後坐在十字路口。

同樣地,諸比丘,無論身體如何被擺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種界來觀察這個身體:『在這個身體裡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己、九種墳場觀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死後經過一天、二天或三天的被丟棄屍體,那屍體腫脹、變色、腐爛。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被烏鴉、老鷹、禿鷹、蒼鷺、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種蟲所噉食。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已經變成只剩下(一些)血肉附著的一具骸骨,依靠筋腱而連結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已經變成一具沒有肉而只有血跡漫塗的骸骨,依靠筋腱而連結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已經變成沒有血肉的骸骨,依靠筋腱而連結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已經變成分散在各處的骨頭:這裡一塊手骨、那裡一塊腳骨、這裡一塊腳踝骨,那裡一塊小腿骨、這裡一塊大腿骨、那裡一塊髖骨、這裡一塊肋骨、那裡一塊背骨、這裡一塊胸骨、那裡一塊頸椎骨、這裡一塊下顎骨、那裡一塊牙齦骨、這裡是頭蓋骨。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已經變成貝殼色的白骨。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已變成經過一年以上的一堆骨頭。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再者,諸比丘,比丘在墳場中見到被丟棄的屍體,骨頭已經腐朽成骨粉。他拿自己的身體來和那具屍體作比較,內心思惟著:『確實地,我的身體也具有同樣的本質,它將會變成那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身為身、安住於觀照外在的身為身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為身。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身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身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身為身的方法。

受念處(受隨觀念處)

再者,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觀受為受呢?

在此,諸比丘,感到樂受時,比丘了知:『我感到樂受。』感到苦受時,他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樂受時他了知:『我感到不苦不樂受。』感到有愛染的樂受時,他了知:『我感到有愛染的樂受。』感到沒有愛染的樂受時,他了知:『我感到沒有愛染的樂受。』感到有愛染的苦受時,他了知:『我感到有愛染的苦受。』感到沒有愛染的苦受時,他了知:『我感到沒有愛染的苦受。』感到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他了知:『我感到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感到沒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他了知:『我感到沒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受為受、安住於觀照外在的受為受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受為受。他安住於觀照受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受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受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受』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受為受的方法。

心念處(心隨觀念處)

再者,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觀心為心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有貪欲的心為有貪欲的心,了知沒有貪欲的心為沒有貪欲的心;了知有瞋恨的心為有瞋恨的心,了知沒有瞋恨的心為沒有瞋恨的心;了知有愚痴的心為有愚痴的心,了知沒有愚痴的心為沒有愚痴的心;了知收縮的心為收縮的心,了知散亂的心為散亂的心;了知廣大的心為廣大的心,了知不廣大的心為不廣大的心;了知有上的心為有上的心,了知無上的心為無上的心;了知專一的心為專一的心,了知不專一的心為不專一的心;了知解脫的心為解脫的心,了知未解脫的心為未解脫的心。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心為心、安住於觀照外在的心為心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心為心。他安住於觀照心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心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心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心』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安住於觀心為心的方法。

法念處(法隨觀念處)

甲、五蓋

再者,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依五蓋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蓋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在此,諸比丘,內心有欲欲[3]時,比丘了知:『我內心有欲欲。』內心沒有欲欲時,他了知:『我內心沒有欲欲。』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欲欲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已經在他內心生起的欲欲如何被滅除;他了知已經被滅除的欲欲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內心有瞋恨時,他了知:『我內心有瞋恨。』內心沒有瞋恨時,他了知:『我內心沒有瞋恨。』他了知尚未生起的瞋恨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已經在他內心生起的瞋恨如何被滅除;他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瞋恨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內心有昏沉與睡眠時,他了知:『我內心有昏沉與睡眠。』內心沒有昏沉與睡眠時,他了知:『我內心沒有昏沉與睡眠。』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昏沉與睡眠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已經在他內心生起的昏沉與睡眠如何被滅除;他了知已經被滅除的昏沉與睡眠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內心有掉舉與追悔時,他了知:『我內心有掉舉與追悔。』內心沒有掉舉與追悔時,他了知:『我內心沒有掉舉與追悔。』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掉舉與追悔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已經在他內心生起的掉舉與追悔如何被滅除;他了知已經被滅除的掉舉與追悔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內心有懷疑時,他了知:『我內心有懷疑。』內心沒有懷疑時,他了知:『我內心沒有懷疑。』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懷疑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已經在他內心生起的懷疑如何被滅除;他了知已經被滅除的懷疑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法為法、安住於觀照外在的法為法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法為法。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法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依五蓋而安住於觀法為法的方法。

乙、五取蘊

再者,諸比丘,比丘依五取蘊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取蘊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這是色,這是色的生起,這是色的壞滅;這是受,這是受的生起,這是受的壞滅;這是想,這是想的生起,這是想的壞滅;這是行,這是行的生起,這是行的壞滅;這是識,這是識的生起,這是識的壞滅。』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法為法、安住於觀照外在的法為法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法為法。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法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依五取蘊而安住於觀法為法的方法。

丙、十二處

再者,諸比丘,比丘依六內處與六外處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依六內處與六外處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耳根,了知聲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身根,了知觸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塵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了知尚未生起的結如何生起,了知已經生起的結如何被滅除,了知已經被滅除的結如何不會再於未來生起。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法為法、安住於觀照外在的法為法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法為法。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法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依六內處與六外處而安住於觀法為法的方法。

丁、七覺支

再者,諸比丘,比丘依七覺支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依七覺支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諸比丘,念覺支存在比丘內心時,他了知:『念覺支存在我內心。』念覺支不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念覺支不存在我內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念覺支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圓滿已經生起的念覺支。

擇法覺支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擇法覺支存在我內心。』擇法覺支不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擇法覺支不存在我內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擇法覺支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圓滿已經生起的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精進覺支存在我內心。』精進覺支不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精進覺支不存在我內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精進覺支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圓滿已經生起的精進覺支。

喜覺支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喜覺支存在我內心。』喜覺支不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喜覺支不存在我內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喜覺支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圓滿已經生起的喜覺支。

輕安覺支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輕安覺支存在我內心。』輕安覺支不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輕安覺支不存在我內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輕安覺支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圓滿已經生起的輕安覺支。

定覺支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定覺支存在我內心。』定覺支不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定覺支不存在我內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定覺支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圓滿已經生起的定覺支。

捨覺支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捨覺支存在我內心。』捨覺支不存在他內心時,他了知:『捨覺支不存在我內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捨覺支如何在他內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圓滿已經生起的捨覺支。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法為法、安住於觀照外在的法為法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法為法。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法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依七覺支而安住於觀法為法的方法。

戊、四聖諦

再者,諸比丘,比丘依四聖諦而安住於觀法為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聖諦而安住於觀法為法呢?

在此,諸比丘,比丘如實地了知:『這是苦。』如實地了知:『這是苦的原因。』如實地了知:『這是苦的息滅。』如實地了知:『這是導致苦息滅的修行方法。』

一、苦諦

諸比丘,何謂苦聖諦?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

諸比丘,什麼是生呢?無論是任何眾生,在任何眾生的群體,都有誕生、產生、出現、生起、諸蘊的顯現、諸處的獲得,諸比丘,那稱為生。

諸比丘,什麼是老呢?無論是任何眾生,在任何眾生的群體,都有衰老、老朽、牙齒損壞、頭髮蒼白、皮膚變皺、壽命損減、諸根老熟,諸比丘,那稱為老。

諸比丘,什麼是死呢?無論是任何眾生,在任何眾生的群體,都有死亡、逝世、解體、消失、命終、諸蘊的分離、身體的捨棄、命根的毀壞,諸比丘,那稱為死。

諸比丘,什麼是愁呢?任何時候,由於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惱的法而有憂愁、悲傷、苦惱、內在的哀傷、內在的悲痛,諸比丘,那稱為愁。

諸比丘,什麼是悲呢?任何時候,由於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惱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聲悲歎、高聲哀呼,諸比丘,那稱為悲。

諸比丘,什麼是苦呢?任何身體的痛苦感受、身體的不愉快感受或由於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諸比丘,那稱為苦。

諸比丘,什麼是憂呢?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於心理接觸而產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諸比丘,那稱為憂。

諸比丘,什麼是惱呢?任何時候,由於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惱的法而有憂惱、大憂惱,以及由於憂惱、大憂惱而感受到的苦痛,諸比丘,那稱為惱。

諸比丘,什麼是怨憎會苦呢?在這裡,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討厭的、不愉快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懷惡意者、心懷傷害意者、心懷擾亂意者、心懷危害意者,與這些人會合、交往、聯絡、結合,諸比丘,那稱為怨憎會苦。

諸比丘,什麼是愛別離苦呢?在這裡,任何人有想要的、喜愛的、愉快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懷善意者、心懷好意者、心懷安慰意者、心懷安穩意者、母親、父親、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親,然後喪失了與這些人的會合、交往、聯絡、結合,諸比丘,那稱為愛別離苦。

諸比丘,什麼是求不得苦呢?諸比丘,會遭受生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無法藉著願望而達成,這就是求不得苦。

諸比丘,會遭受老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變老!』然而此事無法藉著願望而達成,這就是求不得苦。

諸比丘,會遭受病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無法藉著願望而達成,這就是求不得苦。

諸比丘,會遭受死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然而此事無法藉著願望而達成,這就是求不得苦。

諸比丘,會遭受愁、悲、苦、憂、惱的眾生內心生起這樣的願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憂、惱,希望我沒有愁、悲、苦、憂、惱!』然而此事無法藉著願望而達成,這就是求不得苦。

諸比丘,『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是指什麼呢?它們是: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簡而言之,這五取蘊是苦。

諸比丘,這稱為苦聖諦

二、集諦

諸比丘,何謂苦集聖諦?

造成投生的是愛欲,它伴隨著喜與貪同時生起,四處追求愛樂,也就是:欲愛、有愛、非有愛。

諸比丘,愛欲在那裡生起,在那裡建立呢?

在世間有可愛與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愛欲就在那裡生起,在那裡建立。

在世間什麼是可愛與可喜的呢?在世間眼根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耳根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鼻根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舌根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身根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意根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色塵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聲塵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香塵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味塵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觸塵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法塵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眼識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耳識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鼻識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舌識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身識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意識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眼觸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耳觸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鼻觸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舌觸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身觸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意觸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眼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耳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鼻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舌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身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意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色想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聲想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香想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味想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觸想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法想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色思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聲思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香思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味思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觸思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法思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色愛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聲愛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香愛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味愛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觸愛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法愛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色尋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聲尋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香尋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味尋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觸尋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法尋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在世間色伺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聲伺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香伺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味伺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觸伺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在世間法伺是可愛與可喜的,愛欲就在這裡生起與建立。

諸比丘,這稱為苦集聖諦。

三、滅諦

諸比丘,何謂苦滅聖諦?

那就是此愛欲的完全消逝無餘、捨離與棄除,從愛欲解脫、不執著。然而,諸比丘,如何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呢?

在世間有可愛與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就在那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什麼是可愛與可喜的呢?在世間眼根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耳根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鼻根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舌根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身根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意根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色塵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聲塵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香塵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味塵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觸塵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法塵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眼識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耳識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鼻識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舌識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身識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意識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眼觸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耳觸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鼻觸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舌觸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身觸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意觸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眼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耳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鼻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舌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身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意觸生受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色想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聲想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香想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味想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觸想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法想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色思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聲思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香思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味思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觸思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法思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色愛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聲愛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香愛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味愛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觸愛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法愛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色尋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聲尋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香尋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味尋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觸尋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法尋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在世間色伺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聲伺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香伺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味伺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觸伺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在世間法伺是可愛與可喜的,就在這裡捨棄愛欲、滅除愛欲。

諸比丘,這稱為苦滅聖諦。

四、道諦

諸比丘,何謂導致苦滅的道聖諦?

那就是八聖道分,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丘,什麼是正見呢?諸比丘,正見就是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滅的智慧、了知導致苦滅之道的智慧。諸比丘,這稱為正見。

諸比丘,什麼是正思惟呢?出離思惟、無瞋思惟、無害思惟,諸比丘,這稱為正思惟。

諸比丘,什麼是正語呢?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諸比丘,這稱為正語。

諸比丘,什麼是正業呢?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諸比丘,這稱為正業。

諸比丘,什麼是正命呢?在此,諸比丘,聖弟子捨離邪命而以正當的方法謀生,諸比丘,這稱為正命。

諸比丘,什麼是正精進呢?在此,諸比丘,比丘生起意願、勤奮、激發精進、策勵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惡不善法生起。他生起意願、勤奮、激發精進、策勵自心、努力降伏已經生起的邪惡不善法。他生起意願、勤奮、激發精進、策勵自心、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生起意願、勤奮、激發精進、策勵自心、努力使已經生起的善法持續、不衰退、增長、廣大、成就圓滿。諸比丘,這稱為正精進。

諸比丘,什麼是正念呢?在此,諸比丘,比丘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身為身,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受為受,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心為心,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他以熱誠、正知、正念安住於觀法為法,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及憂惱。諸比丘,這稱為正念。

諸比丘,什麼是正定呢?在此,諸比丘,比丘遠離愛欲,遠離不善法,進入並安住於具有尋、伺及由遠離而生之喜、樂的初禪。平息了尋、伺之後,藉著獲得內在的清淨與一心,他進入並安住於沒有尋、伺,但具有由定而生之喜、樂的第二禪。捨離了喜之後,他保持捨心,具備正念與正知,如此他以身[4]感受快樂,正如聖者們所說的:『此快樂是安住於捨心與正念者所感受的。』他進入並安住於第三禪。由於捨離了苦與樂及先前滅除了喜與憂,他進入並安住於超越苦樂及由捨與正念淨化的第四禪。諸比丘,這稱為正定。

諸比丘,這稱為導致苦滅的道聖諦。

如此,他安住於觀照內在的法為法、安住於觀照外在的法為法或安住於觀照內在與外在的法為法。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現象、安住於觀照法的壞滅現象或安住於觀照法的生起與壞滅現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獨立地安住,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事物。諸比丘,這就是比丘依四聖諦而安住於觀法為法的方法。

修行念處的成果

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七年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不用說七年,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六年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不用說六年,諸比丘……

不用說五年,諸比丘……

不用說四年,諸比丘……

不用說三年,諸比丘……

不用說二年,諸比丘……

不用說一年,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七個月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不用說七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六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五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四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三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二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一個月,諸比丘……

不用說半個月,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處七天的人,可望得到兩種成果之一:今生證得阿羅漢果;若還有煩惱未盡的話,則證得阿那含果。

這就是為什麼說:『諸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單一道路,那就是四念處。』」

世尊如此開示之後,諸比丘對世尊的話感到愉悅與歡喜。

 

◇◇◇◇◇◇◇◇◇◇◇◇◇◇◇◇◇◇◇◇◇◇◇◇◇

回目錄

 

 



索引     

一畫

一切品                           394

一切處業處sabbatthaka-kammaṭṭhāna 137

一來sakadāgāmī            77

一時的解脫samayavimokkha       323

一境性                           101

二畫

入出息行者assāsapassāsakammika     102

入出息身assāsapassāsakāya 56

入出息念ānāpānasati  7,89

入流sotāpanna               77

入捨pakkhandana painissagga     368

七日藥                           352

七葉窟sattapaṇṇilea     34

七種聖財satta ariya dhanāni 279

七覺支bojjhaga 19,69,270

八聖道分           29,117,376

九分教                           251

九種墳場觀navasivathika 11,189

十二處āyatana         18,261

十種結                           265

三畫

大心材喻經

Mahāsāropama Sutta     319

大方廣經Mahāvedalla Sutta 211

大友長老Mahāmitta    277

大寺Mahāvihāra             52

大因緣經Mahānidāna Sutta  33,126,130,211,395

大名居士Mahānāma    391

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 362,377

大長老Mahāthera         157

大財長者子Mahādhanasetthiputta       381

大善生優陀夷經Mahāsakuludāyi Sutta       208

大象跡喻經Mahāhatthipadopama Sutta      207,402

大疏鈔Mahāṭīkā           395

大教誡羅(+)羅經Mahārāhulovāda Sutta     207,402

大龍大長老Mahānāga Mahāthera        267

小心材喻經

Cūḷasāropama Sutta       325

小方等經(小方廣經)Cūla Vedalla Sutta  84,211

小因緣經Cūḷanidāna Sutta 211

小須摩三藏長老Elder Tipiaka-Cūḷasuma  36

小須陀洹                       253

小愛盡經Cūḷatahāsakhaya Sutta      211

小龍三藏長老Elder Tipiaka-Cūḷanāga       36

三十二身分     130,174,192

三摩地經Samādhi Sutta 180

三種輪轉                        111

上智經Abhiññā Sutta     78

山達帝大臣Minister Santati 38

四畫

止行者                      56,389

止滅paipassaddha       224

止禪                                   1

不可動搖的心解脫       324

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āra    88,230

不時解脫asamayavimokkha 323

不淨觀paikūlamanasikāra 9,137,174

不還anāgāmī                 77

不動適應經Āneñjasappāya Sutta 33,211

不遍知經(不通解經)Aparijānana Sutta   60,395

不痴正知asammoha sampajañña 132

心生色                      57,103

心行citta-sakhāra       364

心材喻經Sāropama Sutta

                                         33

心的定法citta-niyāma  225

心念處cittānupassanā 15,58,219

五十相                           276

五自在                           101

五取蘊pañcūpādānakkhandha      18,255

五戒持者                       280

五蓋                          16,229

五禪支                           101

五蘊般涅槃Khandha Parinibbāna        393

六六經Chachakka Sutta

                                         55

六內處                           262

六外處                           262

六界                               401

六處相應                       395

六蓋                                 72

分別諍事論Vibhagappakaraa   170

分別論Vibhaga 72,207,383

中部Majjhima Nikāya 84,126,211,337,362

中部註                    323,411

火吠舍Aggivessana      212

火界tejo dhātu       146,164

天使經Devadūta Sutta 277

天眼通                           322

文句為最者padaparama 390

王舍城              34,319, 334

比達末羅長老Elder Pītamala       52

水界āpo dhātu       146,164

瓦卡利長老Vakkali Thera 252,273

內處                               262

五畫

四大                                   3

四法集                           301

四界                            3,180

四界分別觀dhātumanasikāra       69,102,176,180

四念處                          7,61

四邪行agati                    59

四食āhāra                59,385

四執取upādāna               59

四威儀                        8,118

四聖諦sacca            21,290

四種資具                         73

四軛yoga                        59

四漏āsava                       59

四瀑流ogha                    59

四繫縛gantha                 59

正見                          29,306

正知sampajāna or sampajañña     9,67,132

正念sati               29,67,311

正定                          30,312

正命                          29,310

正思惟                      29,308

正等正覺佛陀                 77

正業                          29,309

正欲sammāchanda      383

正語                          29,309

正精進                      29,310

正勤sammappadhāna    82

正斷samuccheda          224

正斷捨斷samuccheda-pahāna      267

出家pabbajjā                201

出離nissaraa               224

出離nekkhamma          201

出離依止受nekkhammasitavedanā      201

世界cakkavāḷa              243

世俗諦                    230,290

世間果報心                   221

世間唯作心                   221

世間通稱我見               230

世間善心                       221

世間道lokiya magga    224

永恆之滅accanta nirodha 378

永遠的解脫asamayavimokkha     323

用品聖物paribhogacetiya 410

布古沙帝王King Pukkusāti  411

可厭作意paikūlamanasikāra       9,174

皮帶束縛經Gaddulabaddha Sutta 38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ñāṇa       109,186

目犍連尊者            212,248

古入達拉Khujjuttarā    245

尼柯耶                           250

外處                               262

卡巴塔Kappaa             344

六畫

安止                                 99

安般念ānāpānasati 1,7,89,357

安般念經Ānāpānasati Sutta  362

安般禪相                         98

名分別智nāma pariccheda ñāṇa   396

名色分別智nāma rūpa pariccheda ñāṇa       108,396

名色差別智nāma rūpa vavaṭṭhāna ñāṇa       108,396

 

名身nāmakāya                56

名業處nāma kammaṭṭhāna 102

色分別智rūpa pariccheda ñāṇa     396

色遍                               176

色非色攝受智rūpārūpa pariggaha ñāṇa       108

色聚                                 63

色業處rūpa kammaṭṭhāna 102

色攝受rūpa pariggaha  102

色攝受智rūpa pariggaha ñāṇa      108

有分心                    100,153

有生命體的不淨觀(有識不淨觀)saviññāṇaka asubha    191,233

有因無常經Sahetuanicca Sutta    187

有益正知sātthaka sampajañña     132

有餘涅槃Saupadisesa Nibbāna     393

有愛                               295

有愛染的受                   200

有學聖者sekha               77

因緣生智見paccayato udaya ñāṇa dassana  112

因緣滅智見paccayato vaya ñāṇa dassana    113

因緣生滅智見paccayato udayabbaya ñāṇa dassana    113

因緣生滅paccayato udayabbaya   109,379

行捨智sakhārupekkhā-ñāṇa        300

行處正知gocara sampajañña        132,135

死隨念                           137

地界pahavī dhātu 146,164

各別法觀禪anupadadhamma vipassanā       213

收縮的心                       222

吉達Citta                      226

成相nibbattilakkhaa   256

列迪長老                       382

如實知見                       390

全息                              5,94

合行道                             36

自相salakkhaa              86

共相sāmañña lakkhaa  86

                                     97

七畫

kāya                             56

 

身行kāya sakhāra         95

身至念業處kāyagatāsati kammaṭṭhāna        126

身至念經Kāyagatāsati Sutta 126

身見sakkāyadiṭṭhi        203

 

身表kāya viññatti         119

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 7,58,89

究竟法                           391

究竟諦                    230,290

究竟滅accanta-nirodha 307,368

究竟離accantavirāga    368

沙門的任務(沙門法)samaadhamma     49,141

沙門果經Sāmaññaphala Sutta      208,382

邪見                   77,220,392

邪執micchābhinivesa     65

利根                                 56

見行人diṭṭhicarita          56

作用密集kicca ghana 62,185

吠陀veda                         76

似相paibhāga nimitta    98

                                   101

佛隨念                    137,369

 

沒有愛染的受               201

伽耶迦葉Gayākassapa 212

那提迦葉Nadīkassapa  212

我想                               230

別住                               354

八畫

阿吉拉瓦帝河Aciravatī 44

阿拉威城Āḷavī             351

阿私陀隱士Asitaisi      376

阿說示尊者Venerable Assaji        212,394

阿毗達摩論                   380

阿毗達摩藏 61,103,121,169,211,219,

236,256,279

阿那含anāgāmī       77,203

阿那律尊者                   336

阿拉瓦加夜叉Āḷāvaka yakkha     78

阿拉威Āḷavī                   78

阿闍世王King Ajātasattu 354,382

阿羅漢                      77,203

阿諾羅富羅Anurādhapura 52,234

阿難陀經Ānanda Sutta 126

阿難尊者                  34,125

法句經                 47,73,392

法句經註                343,411

法住智                           388

法念處dhammānupassanā 16,58,229

法施長老Dhammadinna Thera     267

法施比丘尼Dhammadinnā 84

法聚論                           256

 

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     38,42

波逸提罪pācittiyā 165,352

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

                                 38, 341

波羅奈城                       344

波羅夷罪                       353

波羅蜜                     50, 405

所引導者neyya             390

所生身karajakāya 56,103,208

所知遍知ñāta pariññā 60,396

所緣緣ārammaapaccayo 156

長爪經Dīghanakha Sutta 212

長爪梵志Dīghanakha paribbājaka        212

長老偈                           234

長部          126,211,392,395

呼吸行者assāsapassāsakammika 102

呼吸身assāsapassāsakāya

                                  56,103

呼吸念ānāpānasati      7,89

受相應Vedanā Sayutta 211

受念處vedanānupassanā 15,58,197

受攝受經Vedanāpariggaha Sutta  212

非色攝受arūpa pariggaha 102

非色攝受智arūpa pariggaha ñāṇa 108

非有愛                           295

依止緣nissayapaccayo 156

依處vatthu             103,208

舍利弗尊者 212,336,355,394

舍衛城          42,48,325,334

空法suññata dhamma     86

空界ākāsadhātu            164

念處的成果              31,318

念覺支                           270

明覺sampajāna            9,67

定覺支                           284

昏沉睡眠蓋              81,246

果輪轉vipākavaṭṭa        111

往返任務gata-pacchāgata-vatta   129,135

初禪pahama jhāna       202

剎那滅khaanirodha    368

兩家尊者Bakkula Thera 381

帕奧禪林                       403

知見ñāṇadassana          322

九畫

相應部Sayutta Nikāya   

  1,38,52,60,84,126,187,211

相應部註                       355

相續密集santati ghana 62,185

                                   156

界分別經Dhātuvibhaga Sutta     207,211,402

界分別觀(界作意)dhātumanasikāra 10,180

迦瓦拉瓦里亞聖地Gavaravāliya Shrine      52

迦毘羅衛城Kapilavatthu 125

迦葉佛                    341,355

āhāra                         385

食生色                      57,103

食經Āhāra Sutta           386

苦諦dukkhasacca 21,116,290

苦隨觀dukkhānupassanā

                                    66,84

帝釋問經Sakkapañhā Sutta  211

帝釋天王Sakka       53,141

剎那生滅khaato udayabbaya      109,379

剎那生滅智見khaato udayabbaya ñāṇa dassana        113

思惟智sammasana ñāṇa 109,186,397

思食cetanāhāra             385

毗舍離                             78

毘舍佉Visākha or Visākhā 84,203

毘舍佉長老Visākha Thera 244

前行道                             36

祇園精舍(祇樹給孤獨園)        45,325

迦蘭巴落處僧寺           143

度遍知tīraa pariññā      60

風界vāyo dhātu 121,146,152,164

後五十經篇                   126

突吉羅罪dukkaṭā         165

律藏                               351

指蔓                               353

耶輸陀羅                       382

段食Kabalikārāhāra   385

十畫

俱生緣sahajātapaccayo 156

俱盧國Kuru          7,33,407

純觀行者                       389

純觀行阿羅漢sukkhavipassaka arahant       314

時解脫samayavimokkha 323

時節生色                  57,103

殊勝義註Aṭṭhasālinī      83

 

根本方便經Mūlapariyāya Sutta   76

根本業處mūlakammaṭṭhāna 49,136

根本復註Mūlaṭīkā         83

烏提那王Udena            245

烏迦瓦里卡Uccavālika 267

娑婆世界主梵天Brahmā Sahampati    35,141,301,389

涅槃 35,55,60,116,202,387,393

悅行Paṭācārā             38,42

師利摩Sirimā        134,245

耆利摩難陀經Girimānanda Sutta 233

神通的利益abhiññā- nisasa       314

修行念處的成果satipaṭṭhānabhāvanānisaso     318

迷惑冰消                       383

逆緣起法pailoma paiccasamuppāda  387

般涅槃Parinibbāna       393

十一畫

清涼經Sītibhāva Sutta 175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 1,3,49,207,348,408

chanda                        93

欲欲蓋 kāmacchandanivāraa       72,229

欲愛                               295

捨心upekkhā                   93

捨遣隨觀painissaggānupassanā  66,85

捨覺支                           286

寂滅的利益nirodha- nisasa       314

寂滅隨觀nirodhānupassanā  66,85

眼淨色                           262

眼門心路過程               153

梵行生活                       324

梵網經                           392

曼都馬帝城Bandhumati 40

密集ghana                       62

組合密集samūha ghana 62,185

掉舉追悔蓋              81,249

婆醯尊者Bāhiya Dārucīriya 145,411

國美王妃Queen Janapadakalyāṇī 150

āyatana               155,261

莊嚴山寺Cittalapabbata Vihāra    198,244

貪根心lobhamūlacitta  219

莎瑪瓦蒂王后Sāmavatī 245

常童形梵天                   301

現法樂住diṭṭhadhamma-sukha- vihāra        313

乾觀行阿羅漢sukkhavipassaka arahant       314

終生藥                           352

淨飯王King Suddhodana 356,376

棄捨vassagga painissagga 368

敏知者ugghāṭitaññu     390

十二畫

無生命體不淨觀aviññāṇaka asubha    191,232

無有緣natthi paccayo   156

無常anicca                    230

無常隨觀aniccānupassanā 66,84

無我隨觀anattānupassanā

                                    66,85

無間緣anantara paccayo 156

無明蓋                             82

無想有情天asaññāsattā devā        375

無為涅槃Asakhata Nibbāna       393

無餘涅槃Anupadisesa Nibbāna    393

無礙解道Paisambhidāmagga      37,66,323

無礙解智                       128

無邊世界ananta cakkavāḷa 243

須菩提尊者(Subhuti   245

須陀洹sotāpanna            77

須師摩經Susima Sutta 387

須跋陀                      35,203

喬達摩                             38

喬達摩佛                         46

最上見佛Anomadassī Buddha      214

最後有者pacchimabhavika   380

最勝華佛Buddha Padumuttara     45,129,281

喜(喜悅)pīti         93,101

喜覺支                           280

善行種子                       406

善法                               204

善欲sammāchanda       383

善梵經Subrahmā Sutta 151

勝色                               280

勝義諦                           230

發趣論Paṭṭhāna 110,300,384

提舍長老Elder Tissa      48

                                   101

集諦samudayasacca 23,116,294

鈍根                                 56

渴愛tahā                       76

斯陀含sakadāgāmī  77,203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尊者Ven. Puṇṇa Mantāniputta      126

等無間緣samanantara paccayo    156

散亂的心                       222

                                   265

智慧種子                       406

提婆達多                       319

十三畫

聖典結集                         35

聖財ariya dhanāni        279

聖道ariyamagga             87

聖種姓經Ariyavasa Sutta  55

滅諦nirodhasacca 26,116,302

滅盡定nirodha-samāpatti 314

滅離khayavirāga          368

經分別                           351

經藏                                 35

經集                                 39

慈心觀             137,238,371

慈心解脫                       237

慈愛經                           239

業生色                      57,103

業輪轉kammavaṭṭa      110

業緣kammapaccaya     110

煩惱般涅槃Kilesa Parinibbāna   393

煩惱輪轉kilesavaṭṭa     111

意門心路過程               153

意願chanda                     93

達卡斯拉Takkasila       344

達郎迦拉Talagara      267

道諦maggasacca 29,116,306

愛行人tahācarita          56

過患隨觀                       189

遍滿慈                           241

農夫洞Kassaka Lea    277

愚人智者經     337,340,343

當下剎那                       397

新德里                           407

十四畫

銅牙Tambadāṭhika       411

銅鍱洲Tambapaṇṇī Island

                                         52

精進                               247

精進覺支                       276

廣大的心                       223

廣演知者vipañcittaññu 215,390

僧吉帝Sakicca     245,381

僧殘罪                           353

厭離隨觀nibbidānupassanā  66,85

疑蓋                          81,251

滿慈子尊者Ven. Puṇṇa Mantāniputta         126

                                   203

                                            

輕安覺支                       282

聞隨行經Sotānugata Sutta 301

瑪麗佳皇后Mallikā     342

維部大師Webu Sayadaw 358

旗幡經Dhajagga Sutta 369

賓伽羅果加Pigalakoccha 325

十五畫

審察遍知tīraa pariññā 60,397

審慮經Parivīmasana Sutta 211

摩那埵                           354

摩犍地耶經Māgandiya Sutta       33,211

摩訶弗沙長老Mahāphussa   141

摩訶尸婆長老Elder Tipiaka Mahāsiva       168,189,204,408

摩訶那伽長老Mahānāga 142

摩訶提舍長老Mahātissa 131,234

增上心經Adhicitta Sutta 175

增上生利益bhavavisesavaha-nisasa 314

增上戒adhisīla             357

增支部Aguttara Nikāya

           100,206,243,301,405

瞋恨蓋                      78,236

瞋根心                           221

熱誠ātāpī                        67

遮波羅塔cāpālacetiya    78

潛伏性煩惱anusaya       86

劍磨瑟曇城Kammāsadhamma     7,33

墳場觀sivathika       11,189

彈指之頃章accharāsaghāṭa chapter

                                       100

                                   101

適宜正知sappāya sampajañña      132

豬掘洞sūkarakhata cave 214

暫時捨斷tadaga-pahāna 267

慧解脫者                       388

憍陳如尊者                   390

十六畫

paccayo                     156

緣起                               378

緣經Sayutta Nikāya, Paccaya Sutta  383

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ñāṇa 108,186,396

sacca                         290

諦分別Saccavibhaga  300

諦相應Sacca Sayutta    1

樹譬喻經Rukkhūpama Sutta        33,211

隨眠煩惱anusaya          86

親依止緣upanissayapaccayo        156

頻毗娑羅王                   212

龜喻經Kummūpama Sutta 233

擇法覺支                       271

十七畫

禪支                               101

禪定的五項利益           313

禪那                                 99

禪那行者jhānakammika 102,105

禪相nimitta                 5,97

優波難陀Upananda        73

優陀羅Uttarā                244

優樓頻螺林Uruvelā     212

優樓頻螺迦葉Uruvelākassapa     212

彌拉戛Milaka               355

彌醯經Meghiya Sutta  193

臨死速行心maraṇāsanna javana  72

應用業處pārihāriya-kammaṭṭhāna       136

十八畫

薩若毘耶梨子Sañjayabelaṭṭhaputta     212

薩迦耶見sakkāyadiṭṭhi 203

雙解脫                           389

雙論Yamaka                 380

檳城佛學院                   402

斷遍知pahāna pariññā 60,397

蟲觀                               192

顏色                               264

 

暫時捨斷tadaga-pahāna 267

轉法輪經                279,390

十九畫

羅陀比丘Radha              51

羅剎戛提舍尊者Losakatissa        355

離去緣vigatapaccayo paccayo      156

離名行nāmavirāga bhāvanā  375

離欲隨觀virāgānupassanā

                                    66,85

                                   155

蘊品相應Khandhavagga Sayutta       126,180

難陀尊者                       150

難陀母Nandamatā        244

識界viññāṇadhātu        164

識食viññāṇāhāra          385

壞滅khayanirodha        307

壞滅隨觀智bhaga ñāṇa 397

顛倒vipallasa                  58

懷疑蓋                      81,251

二十畫

蘇巴普陀Suppabuddha 411

蘇巴瑪天神                     54

蘇那長老Soa Thera    274

觸等五項(名法)phassapañcamaka   104,208,298

觸食phasssāhāra           385

覺支bojjhaga              270

覺支善巧經Bojjhagakosalla Sutta     175

二十一畫

護國經Raṭṭhapāla Sutta

                                  33,211

攝阿毗達摩義論           408

二十二畫

驕慢māna                       77

二十四畫

靈鷲山                           319

二十五畫

觀行人                             56

觀智                               204

觀禪的利益vipassanā- nisasa    313

觀禪                            1,398

觀禪正見                       378

觀慧佛Buddha Vipassī   40


◇◇◇◇◇◇◇◇◇◇◇◇◇

回目錄



[1] 安般念:保持正念專注於呼吸的修行方法。

[2] 禪相:修行禪定時內心專注的目標。

[3] 欲欲(kāmacchanda):對欲樂的欲求。

[4] 這裡的「身」是指「名身」而言,不是指「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