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書香園地﹛第 08 期〔85('96).08.01〕﹜


  • 專書介紹---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 好書介紹。

    ◎專書介紹---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印順導師著; 正聞出版社發行,78 年 8 月初版)                  文/圓澄

    印順導師為盡一份佛弟子的責任,本著「為佛法而學」、「為佛教而學 」,希望為佛法的久住世間,而條理出不違佛法本義,又能適應現代人心的 正道。並且說明他所要闡揚「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思想。 

     本書內容依次由〈探求佛法的信念與態度〉到〈向正確的目標邁進〉, 計分十個單元。分別略述印老以「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的 信念與態度,著手探究印度佛教史,並從其思想演變中,探索其發展的脈絡 ,使佛法成為適應時代,有益人類身心的佛法。進而揭示人菩薩行必備的特 質及作法,以邁向自利利他的目標。

    以下為本書的重要理念:

      〈探求佛法的信念與態度〉中,闡述印老所深信的、所要弘揚的佛法, 是基於對佛法的不斷探究中,而抉擇出所要弘揚的法門。主張在不違反佛法 的本質,從適應現實中,振興純正的佛法。 

      由於初期佛法不能充分表達世尊的真諦。大乘佛法的應運而興,也有其 獨到的長處。所以宏通佛法,不應拘蔽於舊有的方便,應使佛法在這人生正 覺中,逐漸取得新的方便適應而發揚起來。

      《增壹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揭示「佛 出人間」,佛陀的教化是現實人間自覺覺他的正行;所以佛法是著重此時、 此地、此人的現實人間。 

      世間一切的苦迫,依眾生、人類而有,佛法是從現實身心去了解一切, 知道身心、自他、物我,一切是依因緣而存在。在相依而有的身心延續中, 沒有不變的──非常、沒有安穩的──苦、沒有自在的(自己作主而支配其 他)──無我。世間是這樣的,而眾生、人類不能正確理解緣起,對自己、 他人、外物,都不能如實知見而起染著造作,並因行業而有苦果。 

     說到「大乘佛法」的修行,主要是菩提願、大悲與般若。由於眾生根性 不一,修學菩薩行的,也有信願增上、悲增上、智增上的差異,但在修菩薩 行的歷程中,這三者是必修而不可缺少的。如有悲而沒有菩提願與空慧,那 只是世間的慈善家而已。有空慧而沒有悲願,那也不能成為菩薩了。所以大 乘菩薩行,是依此三心而修六度。

     另外,龍樹論闡揚的菩薩精神為:  

     一、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   

      二、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 

      三、三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      

       由於人的根性不一,佛法也以不同的方法──四悉檀,而引導眾生向佛 法的解脫道而進修。這是契合現代,順應人心,利樂世間,激發菩提心,而 修學菩薩行。

    本書中並略述〈人間佛教要略〉的含義:

      一、論題核心  

      「論題核心」,是「人、菩薩、佛──從人而發心修菩薩行,由學菩薩 行圓滿而成佛」。從人而發菩薩心,應該認清自己是「具煩惱身」,所以不 可裝腔作勢。而且要「悲心增上」,除了正信正見以外,一定要力行十善利 他事業,以護法利生。

      二、理論原則  

      「理論原則」是:「法與律合一」。「導之以法,齊之以律」,是「佛 法」化世的根本原則。重法而輕律,即使心在入世利他,也只是個人自由主 義者。「緣起與空性的統一」,是大乘法,尤其是龍樹論的菩薩精神特色。 「自利與利他的統一」: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身的淨化;否則「未能自度 ,焉能度人」?所以為了要利益眾生,再不離眾生的原則下,淨化身心一定 要以悲心廣學一切,那所作的正業,就是菩薩行。

      三、時代傾向   

      「時代傾向」:現在是「青年時代」,少壯的青年,漸演化為社會中心 ,所以必須重視青年的佛教。這並不是說老人不能學菩薩行,而是應該重視 少壯的歸信。人菩薩行的大乘法,是適應少壯青年唯一契機的法門。 

      佛法是以集體生活來完成自己,與中國人所說的隱遁,是根本不同的。 適應現代,不但出家的僧伽,要更合於佛化,在家弟子學修菩薩行的,也應 以健全的組織來從事利他而自利,而不是為謀取個人的名位與權利。

      四、修持心要       

      「修持心要」:菩薩行應以信願、慈悲與智慧為心要,依此而修利他的 一切。 

      「有信無智長愚癡,有智無信長邪見」;如信與智增上而悲心不足,就 是二乘;如信與慧不足,雖以慈悲心而廣作利生善業,不免是「敗壞菩薩」 (修學菩薩而失敗了)。所以在人間修菩薩行的,這三種德行是不能偏廢的 ! 

      「人間佛教」是重於人菩薩行的。佛法本來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是 佛教在發展中所形成的;一般稱根本佛教為小乘,想像為(出家的)隱遁獨 善,缺少慈悲心的。世尊宏傳的佛法,為適應當時的社會風尚,以出家(沙 門)弟子為重心,但也有在家弟子。出家與在家弟子,都是修解脫行的,以 解脫為終極目標。解脫行是以正確的見解,而引發正確的信願(正思惟── 正志)。依身語的正常行為、正常的經濟生活為基,而進修以念得定,引發 正慧(般若、覺)而解脫。

      佛法否定當時社會的階級制,否定求神能免罪得福,否定火供,不作占 卜、瞻相、咒術等邪命,而以「知善惡、知因果、知業報、知凡聖」來教化 世人。人類的前途,要從人類自己的正見(正確思想)、正語、正業、正命 ──正當的行為中得來;解脫也是這樣,是由如實修行所得到的。 

      出家弟子眾,是以慈悲和嚴肅、樸質清淨的形象,經常出現於人間,負 起啟發、激勵人心向上、向解脫的義務,稱為「法施」(依現代說,是廣義 的社會教育)。

     在家弟子也要有正見、正行。在家眾多修財物的施予,有悲田,那是慈 濟事業;有敬田,如供養父母、尊長、三寶;有種植園林果樹、造橋、鋪路 、建造福德舍、鑿井利生等,那是公共福利事業。  

      佛教有在家出家四眾弟子,而一般人總誤解出家為脫離人間。不知「出 世」是超勝世間,不是隱遁,也不是想遠走他方。從佛制比丘「常乞食」, 不許在山林中過隱遁的生活,可知「出家,更接近了人間」。

     佛法的究竟理想是解脫,而解脫心與利他的心行,是不相礙的。雖然受 時代的局限,不能充分表達佛陀的本懷,但絕不能說只論解脫,而沒有慈悲 利他的。如給孤獨長者好善樂施、摩訶男為保全同族而犧牲生命等,這都是 修解脫道而具道德意識的楷模。

     佛世的出家比丘,身無長物,當然不可能作物質的佈施,然如富樓那的 甘冒生命的危險,去教化麤獷的邊民;比丘們為心解脫而精進修行,並於乞 食中隨緣說法,能說沒有忘我為人的悲心嗎?如世尊某次去乞食,有位耕田 的婆羅門譏嫌世尊不種田(近於中國理學先生的觀點,出家人是不勞而食) 。世尊為他說以種田為譬喻的佛法。婆羅門聽了,大為感動,要供養豐盛的 飲食,世尊不接受,因為為人說法,是出於對人的關懷,希望別人能向善、 向上、向解脫,而不是自己要得到什麼(物質的利益)。所以解脫的心行, 絕不是沒有慈悲心行的。 

     〈人菩薩行的真實形象〉中,提示人菩薩行必備的特質及作法:    修學人間佛教──人菩薩行,以三心為基本,三心是大乘信願──菩提 心、大悲心、空性見。

      一、發(願)菩提心

     現實世間的眾生多苦多難,世間法的相對改善,當然是好事,但並不能 徹底的解決。佛法有徹底解脫的正道,所以志願修菩薩行成佛,以淨化世間 ,解脫眾生的苦惱。發大菩提心,先要信解佛陀的智慧深徹(智德)、悲心 廣大(悲德)、心地的究竟清淨(斷德)。依此而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的菩提心,但初學者不免「猶如輕毛,隨風東西」,所以要以佛為目標,修 習菩提心,志願堅定,以達到不退菩提心。

      二、大悲心

     佛法是以解脫眾生生死苦迫為最高理想的,如缺乏悲心,什麼法門都與 成佛的因行無關的。大悲心,是菩薩行的根本。是要從人類、眾生的相互依 存,到自他平等去理解修習的。

      三、空性見

        空性是緣起的空性。初學者,應於緣起得世間正見:知有善惡、有因果 、有業報、有凡聖。進一步了解世間一切依緣起,緣起是有相對性的,所以 是無常──不可能常住的。緣起無常,所以是苦──不安穩而永不徹底的。 這樣的無常故苦,所以沒有我(自性),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無我、我所 就是空。在菩薩行中,無我、我所空,正知緣起而不著相,是極重要的。  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三者是修菩薩行所必備的,並必須從切近處 學習起! 

      經上說:「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於此初發心」。如有福國利民的抱負 ,自己卻沒有學識,或生活靡爛,或一意孤行,如何能度他呢?所以菩薩發 心,當然以「利他為先」,要達成利他的目的,就不能不淨化自己身心。這 就是理想要高,而實行要從切近處做起。 

      菩薩在堅定菩提,長養慈悲心,勝解緣起空性的正見中,淨化身心,在 自身不斷的進修中,「隨份隨力」的利他,使自身的福德、智慧漸增,利他 的力量也就越大。而不是要等自己解脫,成了大菩薩,或成了佛再來利他。   修人菩薩行的菩薩:如維摩詰長者,六度利益眾生外,從事實業、政治 、教育、宣講正法等,普入社會各階層,使別人向善、向上,引發菩提心, 這是在家大菩薩的形象。        

     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善知識,初三位是出家的比丘;開示修學佛法的前提 ──是正確信解三寶的法門。除了善知識,比丘、比丘尼以外,有語言學者 、藝術工作者、數學家、醫師、國王、航海者、法官等,都是各階層的在家 菩薩;也有深入外道,以外道身分而教化外道入佛法的。 

      善知識們的誘化方便,都是以自己所知所行來引導眾生學菩薩行。也就 是從不同事業,攝化有關的人,共同邁向成佛的大道。 

      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在家庭中能盡到對家庭應盡的義務,使家庭更和諧 更美好。在社會上不論是那一行業,也都有共事的人群;如學佛者能成為同 事中的優良工作夥伴,除具備知識與能力以外,德性更重要,不只為自己, 更能關懷他人,有四攝法的表現,那一定能引化有緣的同事,歸向佛道的。 又如當醫師,為病人服務,治療身病、心病,更可為病人說根治身心苦惱根 源的佛法。   

      利他的菩薩行,不出於慧行與福行。慧行,是使人從理解佛法,得到內 心的淨化;福行,是使人從事行中得到利益(兩者也互相關涉)。 

      以慧行來說,說法以外,如辦學、出版、傳播、研究等教育、文化、學 術工作。以福行來說,如貧窮、疾病、傷殘、孤老、急難等社會福利事業的 推行;家庭、工作不和諧而苦痛,社會不同階層的衝突而混亂,佛弟子應以 超然關切的立場,使大家在和諧歡樂中進步。

        從事於慧或福的利他菩薩行,先應要求自身在佛法中的充實,以三心而 行十善為基礎,要站穩自己的腳跟才是。 

        〈向正確的目標邁進〉中,闡述對人菩薩行的特性:真正的人菩薩行, 要認清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而「適應此時、此地、此人的實際需要」。「 隨份隨力」從平實處做起,盡力而行。 

      人間佛教的菩薩行,不但是契機的,也是純正的菩薩正常道。時時以眾 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減少,慈悲心一天天的 增長,發願在生生世世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常行菩薩道。   


    ◎好書介紹

    文/妙喜

    《清淨道論》

    本論為南傳佛教重要典籍,由南傳巴利語系佛教的一位傑出學者──覺 音所著,中文翻譯由我國精通巴利文、英文,研究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著名學 者──葉均所翻譯。

    本論綜述南傳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詳細、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 是研究南傳上座部教理必讀之書。

     內容以戒定慧三學為綱,作者以南傳上座部的立場,詳細闡述如何由凡 夫而入三學,邁向解脫的歷程。是現代佛教徒在實踐上最佳的參考資料之一 。

    《信心銘、心經》書冊

    《信心銘》自古廣受禪家重視,相傳為禪宗三祖僧璨大師所作。全文由 四言韻文所成,始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終於「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計 146 句,584 字。 內容闡明信心不二的禪思想,對後世禪思想之形 成極具影響力。

    《心經》則為《大般若經》之精華所在,全文 260 字。

    為提供教界朋友練習書法之帖本,特請國寶級書法家以每字十公分正方 ,親筆書寫,本書不但可以提供練習書法臨摹之用,更可以品味祖師之至理 名言。

    《山西佛教彩塑》

    本書就山西全省之名剎,擷造像之精英,附以文字解說。將山西佛教藝 術色彩明快淡雅、神情虔靜端莊、氣象超脫凡俗等特色一一呈現出來,並且 彰顯了佛教藝術之盛美。

    宗教藝術家精妙的藝術遺物永垂典範,成為探索前人藝術創作經驗取之 不盡的源泉。

    本書圖片由香港宏勳法師攝影,分為殿像、佛、菩薩、羅漢、護法尊天 等類。文字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撰寫,提供精闢翔實的內容說明。

    《朱玖瑩書法選集》

    書道為我國國粹,是一項獨特的文字表現藝術。不但具有形態的美感, 更能表達精神的內涵。使實用的文字書寫提升到書法藝術美學之境界。

    玖公的書法涵蓋性極廣,楷、行、草、隸、篆等體,皆結構優美渾厚, 字字獨立;運墨筆筆中鋒,氣勢雄渾豪邁,超然繩墨,處處充滿禪機妙諦。

    本書為國寶級書法家朱玖瑩先生之書法精選作品, 全書 351 頁,並於 每幅作品皆附有中英文作品賞析,是我國近代一部國際性之書法作品賞析。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