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特別企畫﹛第 40 期〔88('99).04.01〕﹜

敬祝印公導師九秩晉四嵩壽


  • 《印順.呂澂佛學辭典》序/開證
  • 人間菩薩的典範/傳道
  • 印順法師之佛學思想的特質及歷史意義/藍吉富
  • 博論通經的人師──印順導師/邱敏捷

  • 《印順.呂澂佛學辭典》序

    文/開證 中國歷代佛教高僧、居士大德輩出,而在近代,首推印順導師、呂澂 居士的佛學造詣,最為高深。 呂澂居士,一生奉獻於佛學研究,達七十五年不遺餘力。其治學領域 廣闊,對印度、中國、西藏地區的佛學義理,皆有其重要的見地。 然而,因身處中國大陸,在「文革」開始之際,正逢思想圓熟之年( 約七十歲),耳聰目明,卻二十餘年未有新的著作留傳於世,當是有感於 時局的緣故吧? 而印順導師,無視於肉身的疲累,書一本一本的印行。導師在台灣佛 教界,地位重要;也因其大作,而更加提昇中國佛學的地位。 在佛法的修學中,導師體會到現實佛教的問題,皆由於思想方面發生 了危機,因而立志為佛教、眾生而修學佛法。又因「不忍聖教衰,不忍眾 生苦」,而想對佛教思想起一澄清的作用。 導師是一位德學俱優、悲智莊嚴的長者,被稱譽為「玄奘以來不作第 二人想」,成為國內教徒所敬仰的思想導師,也備受國際佛學界所推崇。 民國三十三年八月初,導師曾於太虛大師在縉雲山所召開的「佛法能 否改善現實社會」座談會中發言,其要點如下: 「一、佛法以有情為本,其利益之標準,須以大眾為對象。二、改善 社會的方法,一面以小乘佛法修養之精神,高尚之人格,從側面以影響社 會,使其改進;一面以大乘菩薩之精神,改善世間。」(註一) 足見導師對於人間佛教肯定的信念,他闡述佛法所以確有改善世間的 功能,在於依社會脈動,適時以佛法改善社會風氣,進而建設人間淨土。 導師一生本著人間佛教的修持心要──信願、慈悲與智慧,為這娑婆 惡世,鍥而不捨的修學佛法,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並播 下了「契理契機人間佛教」的思想種子,其悲心、智慧與毅力,以及寬厚 的胸懷,實為我們效法學習的最佳楷模。 對於佛法的真義,導師除了隨著自己夙緣所可能的,盡心盡力、自動 自發的去尋求、了解、發現和貫通,內化為自己不可分的部分以外;並且 從不間斷的講說與寫作中,獲得無限的法喜與為法的願力,支持其清懼的 身體。   此外,導師在《我之宗教觀》中也提及: 「大乘的利他,論對象,不只是人類,而遍為一切眾生。論時間,不 但是現在,而盡未來際。論空間,遍為一切世界,不捨棄一個眾生。」( 註二) 由上述中,更可體會到其「人間佛教」所闡述的──忘己為人、盡其 在我、任重致遠的菩薩精神,將提攜我們承先啟後,永為人間菩薩而努力 。 在佛法的領域中,導師無論在修持或義理的見解上,都有其獨特而卓 越的成就。近年來,國內、外經常舉辦講座、座談會,或撰文、著書,以 闡揚其思想精神;這都是幫助我們了解導師思想的前方便。而由其等身的 著作之中,更能發現其深入淺出、難能可貴的見解;所以,導師之著作, 不但是「始進者之鴻漸」,更是「深入者之奧藏」! 因此,民國七十九年,台南妙心寺傳道法師,為了紀錄導師的懿德風 範,運用現代科技產物,加以錄影珍藏,將導師的生平與思想,簡要地留 下鴻爪,歷經三年,製成《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印順導師》錄影帶,留 傳於世。 民國八十四年七月,昭慧法師受邀撰寫導師的生平事蹟、思想與著作 ,由東大圖書公司出版印行的《人間佛教的播種者》一書,更彰顯了這樣 一位近代佛學思想的長老。其「平淡過日、嚴明慎思」地遊心於法海近七 十年,有著體大思精的等身著作,影響後輩既深且廣。   本會擬出版「印順導師佛學辭典」計畫之際,曾考慮增加民初諸大師 的特見,經多方取捨,為凸顯因應現代化的需求,僅徵引呂澂居士的卓見 ,以為研讀的參究。 本辭典係以海峽兩岸,深研佛法義理雙璧的精闢見解,分條選錄相關 內容,以奠定讀者學佛之基。 最後,要感謝本辭典的主編藍吉富居士、本會的執行長傳道法師暨編 輯同仁等,同心戮力地完成這項編印校對工作。更要感謝菩妙長老、傳妙 長老、傳悔和尚、傳孝法師、圓教法師、純定法師及大眾師、林櫻花居士 ,和教界大德的關懷。 但願,本辭典之編印有助於國人對佛法義理之釐清與理解,以及信仰 修學時查閱,最後更要感謝導師的指導與關懷,並以之祝願導師法體康泰 ,正法久住世間! 註: 一、昭慧法師,《人間佛教的播種者》,頁49。 二、印順導師,《我之宗教觀》,頁64。

    人間菩薩的典範

    文/傳道  再過幾天(農曆三月十二日),就是印公導師的壽誕了,台灣佛教各 界以至於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佛教界,想必都會有一番衷心的祝賀活動。 本來像我這樣一個未忝列門牆的私淑弟子,實在沒有資格添花附驥,貽笑 大方。但回想二十餘年來平生種種,心中油然生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激之 情,也就不揣淺陋的在此贅言幾句。  自從離開中國佛教研究院之後,對於佛法方面的修學,多半只能靠著 自修摸索;同儕之間,甚至師長方面,已較難有所助益。每當靜夜展卷, 疑情生起時,常苦於不知如何解惑。這樣的困境,在心中持續多年,雖深 為所苦,卻又無可奈何。只有在心中默默祝禱,祈願因緣早日成熟,終有 撥雲見日的一天。  我心中這一大塊迷團烏雲,一直到後來漸漸深入《妙雲集》,咀嚼得 其中況味後,方才日漸開朗;也終於在導師開示原始佛教的佛陀本懷中, 找到個人宗教生命的安立之所。  關於印公導師的種種真知卓見,大家儘可以在他的數十本著作,與近 百篇論文中得到啟示,不需我在此班門弄斧。但每當想起光復以後,台灣 這個深受中國政治及日本居家佛教影響的所謂佛教界,在當時其實並不為 一般社會人士所尊重;就算是身處教門的人,一樣沒多少自覺,一樣每天 奔波經懺,混沌度日。我常想,光復至今的台灣佛教,如果少了導師這盞 明燈,我們這些末學後進,將不知還要在暗夜中煎熬多久,才能在佛教界 中找到真正的出路。  雖然我們經常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但當我們面對浩瀚法海時,縱 使沒有契理的問題,卻也還有契機的困擾。以我個人的管見,總認為不論 其人提出的法門如何高超殊勝,若不能針對現存世間的「此時、此地、此 人」的眾生有所助益的話,就覺得還是有所缺憾,未盡完善。其次,一位 宗教師之所以能夠深刻的感動後學、攝受大眾,其關鍵絕不只是天縱英才 的慧解而已,一定還必需要有些為法忘身的宗教情操,才足以令後進風簷 展讀,光耀顏色。  放眼當今國內外佛教界,提倡人間佛教的現世關懷者有之;能卓然成 一家之言的佛學者有之;能畢生精研、著作等身者有之;然皆各偏一隅, 難以兼揉;獨有印公導師一人,明明已集三方之大成於一身,卻泰然隨緣 ,不以為意。導師其人,堪為當今佛門學、教二界中的國寶級大師,彼卻 極謙沖柔和,生活起居更是清簡恬然,還常對子弟輩戲稱,因不善誦經宏 法,所以只得著書立說,以消信施。  印公導師的著作,給我們大家對佛法深義的瞭解和佛陀本懷的承續, 具有無上的啟迪作用,不僅是人間佛教的播種者,更是未來佛教的領航者 !其恩德之大,自不待言,這早已是國內外所有親炙及私淑弟子、大眾等 共所週知的事。但在閱讀導師著作及親近請益的過程當中,真正最感動我 的,絕不只是導師殊勝卓然的見解而已,導師一生光風霽月的風骨,一心 為法忘軀的情懷,一意提攜後進的慈悲,在在處處,都流露出一股無人可 及,言行如一、悲智交融的菩薩典範。我想,這才是大家在研讀《妙雲集 》之後,除了中觀正見之外,所更應該學習的吧!時當導師壽誕之際,謹 掬虔敬表達對導師的感激與感動之情,除祈願導師法體康泰、法輪常轉。 妙心且將成立「人間佛教研修院」,研究、實踐人間菩薩的精神,以報導 師法乳深恩!更盼一切領受導師教法的發心菩薩們,都能真正學習到導師 智慧如海,而又言行一如的善識風範!本著正常菩薩道,弘揚正覺之音。

    印順法師之佛學思想的特質及歷史意義

    文/藍吉富 一、前言 從一九五○年代到今年( 1999 年)的四十幾年間,印順法師是在佛 學思想上對台灣、香港、東南亞等地華人佛教徒影響最深最大的出家人。 迄今為止,他的佛學著作仍然是上列地區佛教界的熱門讀物。他在佛學上 的地位,仍然被大部份華人佛教徒仰望為當今的泰山北斗。 印公是一位以著述貢獻佛教的大德。就古人之「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分類法來看,他明顯地是因為「立言」而卓然有所樹立的。如果 以慧皎《高僧傳》的十科分類來看,他應是屬於「義解」科上的高僧。因 此,就風格而言,他一生所顯現的是相當清晰而單純的。 迄今為止,印公著述之行世者,共有四十一種(其中有六種於一九九 三年併入《華雨集》中)。此外,還編輯過《太虛大師全書》等四部書。 就著述言,可分為二類,即《妙雲集》與《妙雲集》以外的作品。而就內 容言,可以分為三類: (一)經論講記:如《中觀論頌講記》等。 (二)通俗性著述:多為通俗性的弘法演講記錄。 (三)專書:如《妙雲集》中的《中觀今論》、《唯識學探源》等書 ,及《妙雲集》外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等書。 二、思想背景 印公出生於一九○六年,出家於一九三○年。這個時代,就傳統中國 佛教的發展史來看,是屬於強弩之末的衰微期。中國佛教的衰頹現狀,與 佛法的變質,使印公深有感慨。但是,這個時代也正是我國文化史上的鉅 變時期。佛教界有心革新的大德也不在少數。其中,出家眾的太虛大師與 在家眾的歐陽漸,就是個中翹楚。他們對佛教思想、佛教教團與制度,都 有與傳統不同的看法。對這些迥異於傳統教界的革新傾向與態度,印公自 是不能毫無所感。加上當時陸續輸入的日本佛學研究成果,印公也不能毫 無所見。 因此,印公思想成長的時代,可以說是新舊思想相互激盪的時代,也 是現代日本佛教學術成果開始輸入我國的時代。太虛、歐陽漸等新潮流思 想對舊有佛教傳統的批判,日本的新式佛教研究與傳統中國佛學的差別, 都對印公的研究生涯,有相當程度的衝擊。 如果全面地透視印公的思想,上述這些新舊思想與他本人的思想之間 ,是有差別的。即使是影響他最大的太虛大師,其與印公之間,對佛法的 判攝、抉擇等方面仍有甚大的差異。因此,印公所受到的時代衝擊,是在 複雜多面的外在因緣刺激下的思想反省,並由此而作某種義理上的抉擇與 樹立。並不是單純地對新時代思想的無條件模仿。 三、個性與佛學成就 四十幾年來,印公能夠在佛學上留下如許眾多的成果,這與其人的個 性應該不無關聯。依據筆者的觀察,下列這些獨特個性所衍生出來的條件 ,應是使他能夠累積如是功力、成就鉅大佛學成績的主要原因: (一)冷靜、理性、喜歡獨處,及不擅應酬的生活習慣。 (二)治學時,一味求真求實,期能研求出真正的佛法。他不迎媚時 流,更不為中國既往的傳統所拘宥。即使面對的是他心目中所最欽仰的太 虛大師,如果在佛學領域中有不同的看法,他也不致因為彼此情誼而扭曲 己見。 (三)毫無宗派成見,絕不落入傳統宗派的窠臼。 (四)具有歷史意識。他雖然未曾受過學院的史學訓練,但仍具有過 人的史識與精審的史法。他的治學特色,是先行探求歷史發展的真相,然 後再給各義理體系作客觀的批評。 (五)不迎合信徒,不走世俗經營寺院的路線,能夠甘於枯淡,而將 「研求佛法」作為畢生堅持的目標。 這些個性上的條件,加上他曾累積甚多傳統佛教學者所應具備的資糧 (他曾數次通閱大藏經),又對二十世紀的新式佛學研究法頗有取資。能 如此融匯新舊佛學研究精華於一身,乃使他在未受過學院訓練,又不通曉 外文的情況下,仍能著述等身,卓然有所樹立。 縱觀印公的著作,其比較突出的學術成果,大體有下列幾項: (一)強調、而且弘揚《雜阿含經》等原始佛典的重要性,並繼呂澂 之《雜阿含經刊定記》之後,再作精密的探索,而有《雜阿含經論會編》 行世。 在弘揚《雜阿含經》等原始佛典方面的努力,已使台灣地區佛教界產 生了不少專研《阿含》或重視《阿含》的佛教人士。而他在整理《雜阿含 經》方面的成績,也得到國際學者的認同。日本的原始佛教權威學者水野 弘元,即曾撰專文讚揚印公在這方面的成就(註一)。 (二)將印度佛教的發展,分為「佛法」(包含根本佛教、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大乘佛法」、「祕密大乘佛法」三階段。並以為上述三 階段的不同佛典,是四悉檀的分別開展。「佛法」的「第一義悉檀」,是 一切法的根源,代表經典是以《相應部》(雜阿含)為主的《四阿含》。 「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教」,相當於「對治悉檀」;後期的「 真常不空如來藏教」,相當於「為人生善悉檀」。而「祕密大乘佛法」, 則猶如「世間悉檀」(註二)。 (三)發現大乘佛法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佛涅槃以後,佛弟子對佛 的永恆懷念」所逐漸發展形成的。他以為這一原因,正是理解從「佛法」 發展到「大乘佛法」的總線索(註三)。 (四)對大乘佛法的思想,作新穎的判攝。主張大乘佛教思想可分為 :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等三系。這是創說於一九四一年的著名 「大乘三系教判」(註四)。 (五)對於佛法中的空義──《阿含》的空與龍樹思想中的空,有透 闢的發揮與解析。他以為「《阿含》的空,是重於修持的解脫道。部派的 空,漸傾向於法義的論究。《般若》的空,是體悟的深奧義。龍樹的空, 是《般若經》的假名、空性、與《阿含經》緣起、中道的統一。」(註五 ) (六)我國的中觀學發展到唐代,由嘉祥吉藏集其大成。但是吉藏之 後,則後繼無人。千餘年之後,才由印公再興斯學。他的《中觀論頌講記 》、《中觀今論》、《性空學探源》等書,不祇對龍樹的中觀思想有精闢 的抉發,而且對中觀的思想淵源也有超邁前人的透識,他以為中觀思想是 《阿含經》思想的通論,並且以為《阿含》、《中觀》思想是一系相承的 佛法核心。 (七)對中國佛教的主流思想,有大異於明清以來傳統佛學界的看法 。此外,其《中國禪宗史》一書,對印度禪如何演化為中華禪的關鍵所在 ,也有新穎而深入的解析。 (八)在佛法的信仰價值方面,他主張(原始)佛法比大乘佛法、祕 密大乘佛法更為純正。在大乘三系中,以「性空唯名系」最為近真,而「 真常唯心系」則較為偏離。並主張人間佛教比天乘佛教(密教)更可信。 四、印順思想的特質及其歷史意義 傳統的中國佛教思想以大乘佛法為核心,但是中國佛教徒所汲取的大 乘佛法,與印度佛教並不全同。印度大乘,以中觀學派與瑜伽行派為主流 。真常(如來藏)思想則是支系。這種主從位勢,與中國佛教恰恰相反。 中國佛學雖然也曾發展出三論宗與唯識宗,但是,這兩個可以擬配印度中 觀、瑜伽二派的宗派,在中國流行的時間都不長,也不是中國佛學的核心 。中國所盛行的是在印度並非顯學的真常唯心系思想。 這種發展趨勢,自明清以來尤其顯著。在佛學思想上,《楞嚴經》、 《圓覺經》、《起信論》等真常思想的佛典是中國佛學界的熱門經典,而 中觀、唯識等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思想在近代我國佛學界則乏人問津。這 種趨勢的長久發展,當然使中國佛學距離印度主流佛學愈來愈遠。 印公研佛,從三論、唯識入手,長年的研求,使他對印度大乘佛法的 核心教義有清楚的認識,加上對阿含教法的體認,對菩薩道之宗教精神的 把握,乃使他的佛教思想與宋代以來的傳統佛學大異其趣。 印公以為(註六)佛教經過長時間的、不同地區的流傳,產生了很多 為適應新時代新環境而有的改變。在這些改變之中,有些是合乎佛法原理 的發展,有些則是悖離佛法原理的過度適應。在印度的佛教發展史中,他 重視原始佛法及初期大乘思想。在大乘佛法的空、有、如來藏三系思想中 ,他以為龍樹的中觀系與無著世親的瑜伽行系較為合乎佛法本義。至於如 來藏系的理論核心,則距離佛法較遠而接近印度神教的真我、真心思想, 是為適應世俗而流行開來的。 在印公的著述裡,如來藏系思想被命名為「真常唯心系」。真常唯心 系的經論主張眾生的生命中有「真我」;主張一切眾生本來就具足如來藏 、我、佛性、與自性清淨心。印公以為這是「佛德本有(本來是佛)論」 ,是佛法為適應印度教神學所引起的誤解。這種誤解,終於在印度大乘佛 教後期成為一股思想界的逆流,而掩沒了佛法的真實面貌。 基於這種認識,印公對中國佛學也有與傳統佛學界不同的看法。他以 為: (一)印度後期大乘佛教的真常唯心系思想,是一種偏離佛法本義的 思想逆流,而中國天台、華嚴、禪等宗的思想則皆承繼此系思想而來。因 此,中國佛學的信仰價值自不如原始佛法與初期大乘佛法。 (二)中國佛學的特色是:理論至圓、方法至簡、修證至頓。具有這 種特質的佛法,信徒往往急求修行成就,推崇隱逸自修。至於對大乘菩薩 道之重視布施利他的大悲行持,以及集體修行的團隊精神,往往付諸闕如 。 印公以為要對治中國佛教之積弊,必須「立本於根本(即初期)佛教 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 ,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而在根本立場上,他是「堅持大 乘的」。對大乘佛法的看法。他「以性空為主,兼攝唯識與真常。在精神 上、行為上,倡導青年佛教與人間佛教。」(註七)。這裡所謂的「青年 佛教」,是指「在真誠、柔和、生命力充溢的情意中,融合了老年的人生 的寶貴經驗」的佛教。所謂「人間佛教」,則是指「脫落神化,回到現實 人間」的佛教(註八)。 像他這樣的思想傾向,在中國佛教史上並不多見。其所顯現的特質及 歷史意義,至少有下列幾點: (一)求真與批判的風格:印公大部份著述的核心目標,是在釐清二 千多年來中印佛教發展過程中的若干質變現象,並指出佛法的核心義趣所 在。其對傳統中國佛學的全面批判,並不是宗派之間不同立場的義理爭辯 ,而是對佛法在中國傳播中所造成的失真現象所作的全面反省。就表面看 ,印公有貶抑中國佛學、而重視印度佛學(阿含及初期大乘)的傾向,但 是就實際內涵而言,他所從事的思想工作,是在指出何者是佛法的純正本 義,何者是歷史流變後的偏頗看法。這種思想上的反省,彰顯的不祇是求 真求實的學術精神,而且也凸顯了不受傳統所拘囿的批判精神。這種風格 ,與講究圓融、不敢批判的傳統佛教界是相當不同的。 (二)主智論傾向:如前所述,佛法的真是真非,是印公一生所致力 釐清、凸顯的目標,對於傳統佛教信仰界的含糊籠統,他是不以為然的。 追求清晰、 合理而不含混的佛教信仰, 講求依法不依人的主智論( intellectualism )態度, 反對不求甚解、 依人不依法的反智論( anti-intellectualism )信仰風氣,是印公著述所煥發出來的風格。 這 樣的風格,也是中國佛教史上所罕見的。早期佛法的「如實觀」、「般若 智」等觀念,都在啟示後人「求真精神」的可貴。印公的主智論風格,正 是求真精神的一種象徵。 (三)中國佛教發展方向的指引者:印公在上述求真、批判、主智論 風格下,所展現的思想成就,就是為中國佛教的發展,指出一條可資遵循 的大方向。就我國傳統佛教的偏頗發展而言,他所指出的大方向與前此傳 統佛教所依循的顯然不同。因此,要走上這一新方向,可能是佛教發展趨 勢的一種根本扭轉。印公的思想,就像佛教歷史發展路線上的路標。透過 這一路標的指引,後人如果繼承得宜,那麼佛教史的發展,是很可能轉向 的;中國佛教史,是很可能有嶄新的一章的。 ◎本文原載一九九一年新文豐版之拙著《二十世紀的中日佛學》書中 。此次轉載,有相當程度的增刪。藍吉富謹識。 附註: 一、參見《雜阿含經之研究》四九──一○三頁。一九八八、高雄、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二、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十二章第三節。一九七八、台 北、印順自印本。 三、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自序。一九八一年、台北 、正聞。 四、印順:《無諍之辯》一二五──一五○頁。一九七二、台北、印 順自印本。 五、印順:《空之探究》序。一九八五、台北、正聞。 六、此下四段文字,引自拙文《現代中國佛教的反傳統傾向》。 七、印順:《遊心法海六十年》一七──一八頁。一九八五、台北、 正聞。 八、同前註。一八──一九頁。

    博論通經的人師──印順導師

    文/邱敏捷  我從師專二年級起陸續接觸佛教、閱讀佛典,惟認真沉浸、研究佛學 著作是近幾年的事。從窺探到進入導師的佛教著作,要感謝皈依師父傳道 法師的接引。民國八十五年後,數次隨師父至台中華雨精舍謁見導師,獲 得叩問的機會。四年來在楊惠南教授的熱心指導下,去年底以《印順佛教 思想研究》順利地通過博士學位考試。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認為從學術的角度切入,以探索、了解、掘發導 師的佛教思想是方便途徑之一。導師是一個以著書立說的方式來豁顯佛法 修為與教化之功的宗教家。可惜有人誤解導師的著作是純學術性的,與修 行無關。實際上,導師是為佛法而研究佛法。  導師的志業恢宏遠大,他在《說一切有部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言指 出:「佛法的信仰者,不應該珍惜過去的光榮,而對導致衰落的內在因素 ,懲前毖後嗎?焉能作為無關於自己的研究,而徒供庋藏參考呢!」顯而 易見,導師是不為學術而學術的,更不是僅為個人之修行而已。在他看來 ,修行除一己之事外,如何使佛教在整個歷史潮流中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應是為人為己、為佛教的大事。  導師非常注重「辨異」的工夫,他除了竭力於佛教在世諦流布中演化 現象的考索、釐析外,對於佛教不共其他宗教與世俗學問之處,也勤於對 勘、分辨。在《佛法概論》中,導師提到:「世間離苦得樂的方法,每每 是舊問題還沒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總是扶得東來西又倒!這是由於 枝末的而不是根本的。……要解除痛苦,必須對此五蘊和合的有情,給予 合理的解脫才行。所以佛法對於生產的增加、政治的革新等,雖也認為確 要,但根本而徹底的解脫,非著重於對有情自身的反省、體察不可。」( 頁 46-47 )於此,導師楬櫫了佛教在現實世間的根本價值。 可以說,導 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是「治本」的,他展現的就是佛教修行、解脫與化世等 方面的義諦。 回顧論文完筆,寄給導師斧正,並商請明聖法師安排,導師慈悲讓我 作了兩次訪談。導師對我的論文提出一些寶貴意見,並勉勵道:「讀經論 要有信仰,從信仰的角度來讀就受益,不要僅作學術研究。」佛法不同於 一般學術研究,佛法不但重於宗教情懷與宗教情操,尤重於宗教體證,這 乃是宗教的活水源頭與生命。   導師的著作充滿宗教精神,所以雖然義理深奧、嚴密,但讀起來卻親 切而貼心,他那溫和的文字與平心的論調,總是不斷滋潤、撫慰讀者的心 坎;更可佩的是,他對一切經論之博通與熟諳,似乎一切是信手拈來、了 無痕跡。這種造詣完全是導師用心治學而來,在《平凡的一生》中他自述 :「對佛法的真義來說,我不是順應的,是自發的去尋求、去了解、去發 見、去貫通,化為自己不可分的部分。我在這方面的主動性,也許比那些 權力炫赫者的努力,並不遜色。 」(增訂本,頁 3 )且他平易近人的背 後,對經論所下的深徹工夫,從不在著作中誇耀;對自己研究的種種發現 與突破,總是如流水般清唱而過,毫不矜恃。這種謙虛、淡泊、無私、無 我、不爭的人格,是世所罕見的!   猶記得在撰寫論文期間,曾請教藍吉富老師,藍老師說導師的著作與 成就,就算頒給他一百個博士學位也不為過。雖然日本學者只有水野弘元 等少數人比較注重導師的著作,其他學者因為導師不諳梵文、巴利文,未 賦予導師有關印度佛教著作應有的地位,但是導師對經論的宏觀、博通、 廣識、深諳是日本學者比不上的。   在佛教儼然成為台灣當代顯學而看似興盛的情形之下,導師的著作更 是彌足珍貴,它需要有人來探討、講述、發揚。當然我們也不以讀導師的 著作為已足。回歸經藏、深入佛乘,從自身修養起,並關心當下社會,自 覺覺他,才真正讀通導師佛教思想,才真正服膺力行佛教大悲大智大雄力 的真義。   今天,我們有幸得與仁者同在,實是一大善緣。值導師九秩晉四榮慶 ,願導師身體康泰、篤祜崇齡!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