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書香園地、生活萬象﹛第 28 期〔87('98).04.01〕﹜


生活萬象

  • 天台大師智顗的禪病對治理論(三)/藍吉富
  • 日本佛寺之美──長谷寺/陳麗冬
  • 再別佛光山/葉玉偉
  • 信是苦樂的關鍵/黃子維

    書香園地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天台大師智顗的禪病對治理論(三)

                               文/藍吉富 七、智顗禪病理論的思想淵源 上述禪病理論,都是從智顗的禪法著述中整理出來的。在中國古今佛 教大德的著述中,像智顗的著述一樣能將禪法作專著出現、或專章處理的 情形,極為罕見。就智顗禪法著述的質與量來看,說他是印度禪法在中國 最偉大的集大成者,應該不算過譽。因為迄今為止,他在禪法方面的成就 ,在中國佛教史上仍然是空前絕後的。 翻閱智顗的各種禪法著述,往往會使人覺得那些著述似乎都是他個人 經驗的累積。但是如果我們稍為深入地解析,就會發現這些著述的內容, 其實是有多種淵源的。茲略述如次: (一)師承 依據道宣《續高僧傳》〈智顗傳〉的敘述 ( 註 23), 智顗出家後, 曾到光州大蘇山追隨當時著名的禪師慧思學習禪法。慧思「又從道於就師 ,就又受法於最師。此三人者皆不測其位也。」 ( 註 24) 最師,就師、 慧思三人被道宣稱為「不測其位」的神祕高僧,由此可見他們的修行成績 在當時人心目中的份量。此外,慧思又特別教導智顗以四安樂行、法華三 昧等法門。在光州七年間,在慧思的調教、熏陶之下,智顗的禪法基礎乃 穩如磐石。因此,從他的經歷及修學過程來看,其著述中的禪病理論,有 部份必然得自師承的啟發或教導,自是可以想見。 (二)智顗本人的修禪經驗 智顗在光州隨慧思習禪七年,後又赴金陵瓦官寺弘揚禪法。不久,在 金陵一帶引起習禪旋風,當時佛門大德爭相來學。其後,弘法各地,也都 不忘教授禪法。其一生經歷,有大半與禪法有關。因此,其所累積的修禪 經驗與對禪病的看法,自必甚為可觀。其所撰書中的見解,當然有甚多個 人的修禪經驗。 (三)禪經(印度禪法的專著)及其他佛典 禪病的原理及治法,在禪經中往往有具體的論述。智顗之時,已經譯 出的印度禪法專著(禪經類與三昧經類),依《大正藏》所收,可知至少 有三十餘種之多。而其中之《大安般守意經》、《修行道地經》、《禪祕 要法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思惟略要法》、《達摩多 羅禪經》、《五門禪經要用法》、《治禪病祕要法》等禪經,也都有甚多 可以引用的禪學資料。 在智顗的《摩訶止觀》等著作裏,除了引用數十部三藏佛典之外,在 禪經方面也多所取資。如《治禪病祕要法》、《安般守意經》、《坐禪三 昧經》、《禪法要解》……等禪經也都常見引用。 從智顗的禪學著述中可以看出,智顗是以他個人的坐禪經驗,加上汲 取豐碩的佛典知識及其他條件,乃形成他個人的禪法思想體系。在各項條 件中,無疑的,禪經及其他印度佛典應該是智顗禪學及禪病理論體系的主 要思想基礎。 (四)醫學理論及道家實修法 除了佛學著述之外,智顗禪病理論的思想來源的一部份是傳統醫學理 論與道家實修法。在《釋波羅蜜》與《摩訶止觀》等書中,常可以發現某 些像是醫書的文字。茲引《摩訶止觀》〈觀病患境〉若干例如次: (1) 「上醫聽聲,中醫相色,下醫診脈。……若脈洪直,肝病相。輕 浮,是心病相……。」 ( 註 25) (2) 「酸味增肝而損脾,苦味增心而損肺,辛味增肺而損肝……。」 ( 註 26) (3) 「眼緣青,多動肝。緣赤,多動心。……舌緣醋,多動肝……。 」 ( 註 27) 此外,《摩訶止觀》也有方術治法、六氣治法等項。其中,六氣治法 至今仍廣為氣功師所沿用。《摩訶止觀》〈觀病患境〉文云: 「用氣治者,謂:吹呼呵噓。皆於唇吻吐納,轉側牙舌,徐詳運心, 帶想作氣。……六氣治五臟者,呵治肝,呼吹治心,噓治肺,治腎,治脾 。」 (註28) 這在道家養生術中或氣功界,謂之「六字歌訣法」、「吐納補瀉法」 、或「六字氣治病法」。這原是道家養生術之一種。源出陶弘景的《養性 延命錄》〈服氣療病篇〉,以及京里先生的《神仙食金櫃妙錄》〈行法〉 篇。 京里先生被學術界判定為唐代人 ( 註 29), 但是陶弘景的年代是 456-536,比智顗的年代要早八十幾年。 可見這是智顗學自道家的方術, 並不是佛教本身的修行法。然而,也由此可見,智顗的著述態度是博取百 家而匯於一爐,並不只是拘拘於個人的心得而已。 八、智顗之後中國所流傳的禪病理論 ──以《起信論》、《楞嚴經》之所述為例 智顗以後的中國佛教界,談論印度禪學與禪學的著述甚少,在唐代禪 宗、淨土宗逐漸流行之後,傳統印度禪法在中國逐漸乏人問津。自唐代迄 今,在流行的佛典裏曾經較具體地言及禪病的,智顗的《小止觀》等書之 外,當以《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較為人所知。 《起信論》一書之真偽,茲不贅述。但是,該書出現於南北朝末期, 且在中國曾甚為後世佛教界所推崇,則係一歷史事實。這部書的卷末部份 (修行信心分)曾有與禪病有關的文字,內容大略如次 ( 註 30): (1) 魔邪擾亂:「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 惑亂。或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針對這些現象,對治的 方法是「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2) 現形說法、得通起辯:「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 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戒……,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 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這種魔 事,最容易讓初學者著迷。如果行者得到上述這些「神通、感應」,但又 同時自覺,貪著世間名世之心也逐漸浮現,那麼就必須警覺,必須「勤於 正念、不取不著」。 (3) 性情變幻:「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準。……或卒起精進,後便 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這也是勘驗 自己或其他修行者的方法。勘驗禪定是正是邪的標準之一,不在其人是否 有神通感應,而是其人內心是否能夠平衡、情緒起伏是否不至大起大落。 (4) 得相似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 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 少。顏色變異。」這種現象也不是真正的三昧,因為身心仍不平衡、不篤 定。乍起乍落,與禪定現象相違。 對於上述這些現象,《起信論》都勸人「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 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 按,《起信論》並不是一部專論禪定方法的書,上文所述只不過是將 修習禪定時之某些問題略加提示而已,與智顗諸書之能大量網羅禪法理論 於一爐者,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所要提醒讀者的是,如果僅依《起信論》所說,而以為禪病僅此 而已,這種看法當易罹過度簡化之失。只要稍稍翻閱前述智顗之各種相關 著作,即可得知有關禪病的原理、現象、治病法等等,都較《起信論》所 說,要複雜、豐富甚多。 《起信論》之後,影響中國佛教甚深的《楞嚴經》出觀。該經普遍為 佛教各宗及一般文化界所接受,影響層面既深且廣。近人呂澂云: 「(《楞嚴經》)文辭纖巧,釋義模稜,與此土民性喜鶩虛浮者適合 ,故其流行尤遍。賢家據以解緣起,台家引以說止觀,禪者援以證頓超, 密宗又取以通顯教。宋明以來,釋子談玄,儒者闢佛,蓋無不涉及《楞嚴 》也。 一門超出,而萬行俱廢……遂使佛法奄奄欲息,以迄於今。 」 ( 註 31) 《楞嚴》是否偽著,此暫不論。然而其書自唐代之後影響中國佛教之 大,呂澂所說,則也是一項歷史事實。由於該經之中,有一套自成體系而 且內含禪病思想的禪定修習論,因此,隨著天台宗的衰落與智顗的禪病理 論逐漸乏人問津之時,《楞嚴經》的禪病論遂成為箇中顯學。 《楞嚴經》的禪病論,主要特質有下列幾項: 1. 重視斷淫:該經卷六云:「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 成飯,經千百劫,只名熱沙。」 ( 註 32) 修禪者必須斷淫,是一般禪書 的常談,但是大多將淫事放在三毒之貪毒之中,並未特別強調。而《楞嚴 經》則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不斷淫事、修禪必落魔道」的觀念。 2. 重視斷殺,主張修禪者不可食肉:該經卷六云:「如不斷殺,必 落神道。……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食 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非佛弟子。」 ( 註 33) 出家 眾可食三淨肉,原為戒律所許可,然而《楞嚴經》則另有此等說詞。 3. 提出五陰魔相論:這是《楞嚴經》禪病論最膾炙人口的部份。在 該經第九、第十兩卷中,用相當大的篇幅描述在「色受想行識」五種陰境 的魔事現象,並囑修禪者預防其事。 從《楞嚴經》上述三項特點,來與智顗的禪病思想體系相較,除了可 以看出《楞嚴經》禪病論的特色之外,也可以看出這是智顗之外的另一種 禪病體系,這兩家思想雖然有所交集,但是著重的方向並不全同。因此, 在中國佛教史上,《楞嚴經》的禪病論〈尤其是魔事論〉,是智顗之外的 另一系思想。 九、結語 宋代禪淨雙修之名僧長蘆宗賾在他的〈坐禪儀〉文中,曾經說道: 「竊謂坐禪乃安樂法門,而人多致疾者,蓋不善用心故也。……道高 魔盛,逆順萬端,但能正念現前,一切不能留礙。如《楞嚴經》、《天台 止觀》、圭峰《修證儀》, 具明魔事,預備不虞者,不可不知也。 」 ( 註 34) 宗賾所謂的「坐禪乃安樂法門而人多致疾」一語,可以看出一直到宋 代,禪病還是佛教界的一大問題。文中所列的三種參考書,《楞嚴經》上 文已曾論及, 而圭峰《修證儀》指的是圭峰宗密的《圓覺經修證儀》 ( 註 35)。此書卷十七〈坐禪法八門〉中曾經抄錄《小止觀》文,重新潤文 、編排而成為該書介紹坐禪法之入門文字。宗賾似乎不知道宗密這篇坐禪 文字的來源,因此才與《天台止觀》並列介紹。 儘管《天台止觀》與《楞嚴經》共同被這位宋代禪師列為對治禪病的 要典,但是,從「《楞嚴經》註疏之多及研習者眾、以及天台宗的逐漸衰 落」這一情勢來看,我們已經可以覺察到天台止觀法門及其禪病理論逐漸 不被重視的信息。這種情勢,到明清二代更是明顯。 無論如何,對於智顗留下的這種一千多年前的禪病對治理論,現代人 是必須要加以價值重估了。對一個現代人而言,面對智顗這些理論,至少 可以朝向二方面去思考。其一是在坐禪時該如何去應用智顗的這些理論: 其二是如何以科學、理智的態度與方法,來重新檢查智顗的這些說法。 ( 註 36) 筆者相信,不論是站在宗教修持的角度、或醫學角度來衡量,只要方 法與態度正確,智顗這些看法必定可以被提煉出若干有益於人類的文化結 晶。像這樣的重新檢查與提煉,其實是可以馬上開始的。 註釋: 註 23:《續高僧傳》卷十七, 收在《大正》 50 冊 564-568 頁。 註 24:同上, 564b。 註 25:同註 17,1704、1705 頁。 註 26:同前註,1711 頁。 註 27:同前註,1714 頁。 註 28:同前註,1726-1727 頁。 註 29:《道藏提要》 601頁,199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 註 30:此下所引之《起信論》文,依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380- 382 頁,1988 年正聞七版。 註 31:呂澂《楞嚴百偽》,收在《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一,370 頁, 1991 年齊魯書社版。 註 32:《大佛頂首楞嚴經》,台北.佛教出版社校正本(出版年份不詳 )192頁。 註 33:同前註,194 頁。 註 34:長蘆宗賾〈坐禪儀〉,收在《禪苑清規》卷八。《禪宗全書》81 冊 158 頁,1990 年台北,文殊版。 註 35:收在新版《卍續藏》 74 冊(即《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註 36:筆者有日本學者福永勝美《教醫學事典》、與川田洋一《法醫 學》二書,都是對佛教醫學的全面整理。書中對天台智顗的禪病 理論曾稍有提及,但並未深入討論。

    日本佛寺之美

      ──長谷寺

    文/陳麗冬  巡禮簡介 寺名:長谷寺(飯山觀音)  宗別:高野山真言宗  寺址:神奈川縣厚木市飯山五六○五 新綠躍動,櫻花飛舞的四月,在日本是一個令人歡欣沉醉的季節。植 有名花,庭園襯景的佛寺或神社,處處可見賞花嬉春的人潮。 每年新曆四月八日的浴佛節,時逢璀璨繽紛的花季,不論各宗派、大 小寺院都會舉行規模不一的「花供養」法會來紀念佛陀的誕生。然而,位 於神奈川縣厚木市的長谷寺,在這一天,卻稀奇地多保存了一項自古就流 傳下來的奇特風俗。 說奇特倒不如說溫馨有情來得好。原來,該寺的本尊「飯山觀音」, 在許多信徒的心目中,恰猶如一位為人尋找幸福的善心紅娘似地廣受尊崇 。每年僅在四月八日這天寺院才將其對外開放,供人禮拜。 寺院廣場上栽植的兩株「夫婦松」及「相親松」,是人們聚集進行媒 妁的場合。據說當天在松樹下相親認識的男女,日後踏上地毯另一端的成 功機率,高到近乎百分之百,極不可思議。也因此,盛裝前來參拜的青年 男女,多如繁星。 而在松樹下相親成婚的新婦們,是日更配合著本尊僅有一天的開放, 個個身著華服,前來謝恩禮拜,演變至今已成為對對的新婚夫婦齊來參拜 的習俗。日本寺院的人間化,在此習俗上,可見一端。 長谷寺的座落處,地形豐富、秀麗。它的地理位置與關東大地震之震 源地「丹澤」十分接近。丹澤地形險峻,鮮有人煙,素有「魔的丹澤」之 稱。 長約一公里的參道,座落著三、兩間溫泉旅館、穿過小川後繼續與白 山的山麓相通。參道兩旁充斥櫻樹,花季期間,櫻花燦爛得令人眩目;人 潮的沸點更在四月八日那天達到極致。 踏離山麓石階上的山門不遠後,盡頭高處即是有名的「飯山隱鐘」。 溫潤渾厚的鐘聲,曾經撫慰許許多多的訪客。關於隱鐘的得名,當地盛傳 這樣的說法: 某日,院內的住僧,疏忽了敲打夕鐘之寺務。不多時、雷電交加得刮 來風雨一陣。頃刻,大鐘的去向渺無蹤跡。慌亂的住僧在夢中經指點後, 埋藏地底的大鐘才重返世面。 此外,另有一則關於治病的傳言。據說:「耳聽飯山鐘聲響,口唸觀 世音菩薩」,誠心地同時祈求,病痛會奇妙地消失,也使得大鐘矇上幾許 神祕的色彩。 繞過鐘樓,寬廣的境內,在老樹層密地覆圍下,顯得份外寧靜。 本堂內奉置的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高一八○公分,神態祥和,線 條優美。據傳出自行基菩薩使用與大和(奈良)長谷寺本尊相同一塊的木 材雕刻而成的(註)。大約在八一○年左右,由一位老僧攜帶而來。 鎌倉時代,一二○一至一二○三年間,因功受祿而享有該寺土地的飯 山權太夫,傾其所有,在領地上,完成興建寺宇的心願,正式將這尊十一 面觀世音菩薩供置起來。之後,經將軍源賴朝下令增建,飯山長谷寺的規 模,更具完備。目前的本堂,是一四四二年間大火後重建遺留下的建物。 年齡已有五百年的本堂,古樸得令人怦然。堂後不遠處聳立的白山, 有如大塊的綠色屏障,挾其逼人的氣勢,凌空而降,使得境內原有的那份 寂靜有著不可言喻的力量。 不論是一年一度有如嘉年華會似的喧鬧,或是平常時分的空靈幽寂, 長谷寺仍是長谷寺,它們之間呈現的差異,對一位虔誠的參訪者而言,意 義其實並無不同。 註:奈良長谷寺,建立於八世紀中,以其二丈六尺高的十一面觀音聞名。 在關東地區以長谷寺或新長谷寺命名之寺共約二十餘座。

    再別佛光山

    文/葉玉偉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徐志摩新詩〈偶然〉~ 即將離別的日子,我踏一湖輕霧,然而還眷戀著──遍植花木的寺院 ,晨曦中的金黃色,黃昏有星的芳跡,有麻竹和殿堂撲鼻的檀香,有…… 向鴿子群投出一瞥,這日已盡。 晚課的鐘聲悠悠地飄來,我願佇立,然後或坐或臥;人聲靜在山寺之 中了。 夜暮下的師父一路諷頌而來,飛塵在身後亦步亦趨的追逐,是近晚時 刻了。莊嚴的佛光山,此時,是一首美麗的詩── 踏過生活的沸點 此刻 我什麼都不想 就愛 就愛坐在佛光山的夜幕下 看山寺宏院的莊嚴 麻竹葉的飄落 聽一些微微的梵音來自殿宇 來自心與心的交響 大地靜止 露 星子 滴落 滴落於 紅沙的滾塵 心靈的淨土 此刻 我什麼都不想 如果我能感受清心沉著 我願閉起雙眸 讓繽紛的繁華埋葬 埋葬在智慧的彼岸 埋葬在這佛光山夜的寧謐 蓊鬱的麻竹,竹枝下落遍深色的陰影;風一帚,竹葉千拂,方成羅列 ,一得如此瓣落。月亮升起。一枝香哪!一曲梵音哪!如此平淡的生活, 如此不求更多的顏色生活。我沉醉於那些麻竹葉聲,與淡淡檀香氣息裏。 喜不喜歡那壁上的偈語呢?禪意,是在無形的字行間誕生的;這夜,彎彎 的月,輕握季風的至真;一池水漾一池漣漪,大錦藤與小錦藤攀石附壁─ ─詩在此,禪也在此,說有情,情便在了。 一點遙遠中的光,閃動。 天空出現一道銀白。 鐘聲在山上的寺院鳴出悠遠。這時,天空浮動薄雲,這時很靜。晨光 在我身體滑落;靜聽雲雀在紫竹中吟哦,一脈素淨在窗下織成朵朵絮語。 我祝福這日子,願其串成八萬四千顆珠;有心栽一湖蓮華,栽千株或萬株 ,以華蕾編成圓滿的禱語。輕金色的光照在北迴歸線之南,清晨有芬芳的 氣息;我來到院間的小徑,想寫一首長詩,又一首短詩,然後撕成碎片拋 向空中,由它散去。 同師父們踽行於普賢殿下的碧道;這地方靜謐而美好得教人不忍離去 。在這裏找不到都市的顏色,聽不到喧囂──我享受平淡和安靜,願忘掉 一切;在心園中拔除混雜以陳舊的遐想。領受師父們的洒脫自在,領受人 間的至真。 你可曾留意一尊羅漢的神情?靜聆著沉默,沉默於一瞥間的真實平靜 。親聆師父的叮嚀,洗滌了我的瓦塵;覺得此時晴朗,簾外的山含嵐,群 林更綠。這是佛光山,一個素淨的地方,不是假裏滿足;願端詳她的一切 。 霧升起,嵐如帚,幾許金色,睹蝶隨風飛──我碎步於千葉萬葉之間 ,迎著輕風,兜住了一瓣落葉。 鐘聲徐來,鐘聲徐來,寫一篇琉璃於十里清漪;得一些法喜,得幾許 沉思中的輕顰。山寺中的薄霧有它的自得,這些已夠我心中甸實,把一些 塵囂投入湖中,湖在淤塞。 從山寺上眺望這琥珀色的夕陽,我給她一首詩── 夕陽的霞綺最美  千山的鳥聲最清越  宛若繽紛的花朵  于空氣中飛躍  凝視夕陽如緋紅的花朵  看花萎落 看群山卸卻深紫色的衣裳  且披上純黑的歛裳  黃葉飄下 露珠凝結  唱一支歌吧  今夕落花都要歸去  我佇期山峰青翠  則欲掬飲一握虔誠 一抹晚照  自宇宙垂睫 暮色沉思之 對於人生,去與來,來與去,我不宜加以註釋;而庸蝶總在一份真假 中製造似假的滿足。簫聲吹一曲離別夢──隨著漂鳥而去,不帶走目睹的 一切;找尋些什麼?它就在我的身邊。 淡淡的煙在昇起,由它飄去,縷縷地在風裏。(願將此文,謹獻那些 默默拱月的寒星;他們的善良與才情,讓我傾心,他們寧為大機器中的小 齒輪,為大德光環的幕後英雄,他們的精神與所做的一切,使我肅然起敬 。)

    信是苦樂的關鍵

    文/黃子維  什麼是苦呢?老人說老、死,窮人說貧、困,又有的人說戰爭。生、 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路;若能知足,雖貧不苦;雖然戰火無情,不 過我相信在良心的開導下,會慢慢的消失。那到底什麼是苦呢?莫若言而 無信,食言而肥。俗語說:「信用落地,如鏡之破,不能再圓。」一個一 再的失信的人,不僅朋友離去,還會因沒有了為人處世的資本而傾家蕩產 ,妻離子散。答應人家的事沒有做、欠了別人的錢沒有還,不僅日日夜夜 躲著他,到了下輩子還要來還。就算躲得過他人,也躲不了自己的良心呀 !只要想起那件事,就無地自容,要躲也沒處躲。     俗語說:「嚴正由信用與尊敬產生之。」一個沒有了信用的人,那是 多痛苦的呀!日日夜夜都要受到良心的責備,閉上眼睛也好像有人在對著 你指指點點。朋友之交貴在於信,如果一個人沒有朋友可共享樂、同吃苦 ,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離開別人而獨自生 存;沒有人可以幫你分憂的話,就算你能力再強,也只不過是一木難支, 最後也只能化為一堆碎磚瓦片而已呀!     反過來說,什麼是最快樂的事呢?做事說到做到,自然是快樂的事了 。俗語說:「信用二字,能助人之成功,乃無形之資本。」像解放黑奴的 美國總統林肯,以前就是開雜貨店的,因為人守信用,所以生意越做越好 。有人說:「一握信用者,十握黃金也。」一個人守信,不論在什麼地方 都贏得別人的尊敬,無入而不自得;由此可見守信的重要。有了信用,你 自然會擁有不少的朋友,如果一生中結交了不少真誠的好朋友,就不會留 下遺憾。而且「真實之朋友,是勝於一切物件之最確實的資本。」因此結 交好友是很重要的。   有人說:「苦是由不守信產生的,那我就不答應別人任何事,不就好 了麼?」其實,對自己立誓要做好一些事,那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對自 己能力的期許。如果想要卸去這種責任,那你必須一直活在二、三歲;因 為童言無忌,你可以不用對說出的話負責。不過,就算你想也是不可能的 ,長大不是你能控制的;而且你希望永遠一事無成、沒沒無聞的白走了這 一遭嗎? 

    一部綜合性、全面性的佛學百科全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是一部綜合性、全面性的佛學百科全書,全書 共計十冊,其內容及特色,可分為三個部份: 一、正編:八冊,內容除了包含佛教辭彙的系統性說明文字之外,有 不少條目附有古代的相關文獻,或現代學術界的研究論文。在大部份條目 的後面,附有參考書目。因此,本書不祇可供一般讀者作辭典式的查索, 也可供研究者作較深入的參考與研究。 二、資料編:一冊,收輯〈常用佛典〉、〈佛門必備課誦本〉、〈佛 書書名索引〉、〈當代台灣佛教資料〉、〈台灣佛教名剎圖片集〉等五種 內容。其中,〈佛書書名索引〉是為幫助讀者尋覓佛書出處的工具書。 三、索引:一冊,包含(首字)筆畫索引,(首字)注音索引、分類 索引、外文索引。 關於本書的編輯方針,大體可以分兩點來說明: 其一,將近百年來海內外的佛學研究成果,儘可能介紹給讀者。 其二,為信仰佛教的讀者提供一部較為深入的、查索信仰內涵的工具 書。    ◎為慶祝 2542 年佛陀誕辰, 87 年 4 月 26 日至 87 年 5 月 25 日止,凡贊助百科編印經費一萬二千元以上者,即贈送《中華佛教百科全 書》一套結緣。機會難逢,敬請把握良機。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地址:台南縣永康市 710 勝利街 11 巷 10 號  電話:(06) 2389613 (同線傳真)  郵撥帳號:0 3 8 7 7 3 7 3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