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書香園地、生活萬象﹛第 16 期〔86('97).04.01〕﹜


  • 永遠的、悲智莊嚴的青年導師──印順導師。
  • 參學記──隨訪印順導師。

    永遠的、悲智莊嚴的青年導師──印順導師

                   文/善思

    ◎前言

     妙心佛學讀書會在進行《妙雲集》研讀時,第一單元為作者介紹。期 間閱讀《平凡的一生》(增訂本)、《人間佛教的播種者》、《法海微波 》、《遊心法海六十年》和《印順導師學譜》等相關書籍。茲將導師的生 平行誼簡要的整理,希望能讓更多學人了解導師的懿行風範,以啟迪後進。  導師在嚴明、慎思、平淡的生活中,博學三藏, 並有體大思精的等身 著作。從其著作中,充份呈現「人間佛教」的思想義涵,更強調「青年佛 教」的重要性;因此,他不只是一位「人間佛教的播種者」,更是一位「 永遠的、悲智莊嚴的青年導師」。

    ◎一生難忘是因緣  

    從導師描述自己:「如水面的一片落葉,向前流去,流去。忽而停滯 ,又忽而團團轉。有時激起了浪花,為浪花所掩蓋,而又平靜了,還是那 樣的流去。 」(註 1 )中,可以看出導師不論遇到任何橫逆,皆在順應 因緣、盡己所能的理念中渡過,而讓因緣決定了一切。

    但是在探求佛法真義這方面,導師卻是自動自發的去尋求、了解,發 現與貫通,從中獲得無限的法喜,並將之內化為生命中的一部份。對於這 樣的處世原則與探求真理的態度,是值得晚生後輩學習的。

    ◎尋求皈依的歲月

    導師出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西元 1906 年)。十三歲到中醫師家 裡學醫,,並研讀《抱朴子》等道書。後來到小學任教,受師友的啟發, 研究老、莊思想,發現獨善隱遁的生活,不能給予社會積極的助益,因而 走出仙道的夢想。之後,飽覽儒書,從中也無法有堅毅的信念。

     在徬徨中,經友人介紹基督教,並研讀《舊約》、《新約》及相關雜 誌;因不相信耶穌可以為人贖罪而離開。偶然間讀到馮夢禎的〈莊子序〉 ,而開始向佛法中探求消息。

    民國十七、八年間,導師的母親、叔祖、父親相繼過世,導師由內心 的沉悶抑鬱,而決定邁向出家的旅程。

     從離鄉背井,來到普陀山「藏書極富,主持者有道行」的般若精舍, 拜訪昱山上人,並由上人的指引,來到福泉庵,促成出家因緣。

    ◎普陀閱藏的心得

    導師於二十七歲至三十一歲間,在普陀佛頂山慧濟寺閱讀藏經三年, 對於探求佛法的未來方向,有重要的影響。昭慧法師於《人間佛教的播種 者》中,歸納為四個要點:

    一、造就宏觀的視野:「從所讀的大藏經中,發見佛法的多彩多姿, 真可說『百花爭放』、『千巖競秀』!」(註 2 )所以, 導師能從整體 佛法的角度,來談論事情。

    二、醞釀「大乘三系」理論:「知道法門廣大,所以不在局限於三論 與唯識。對於大乘佛法,覺得虛大師說得對,應該有『法界圓覺』一大流 。」(註 3 )所以提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三系的看法。

    三、見出(知)大乘經的特色:「大乘經不是論書那樣的重於理論, 到處都勸發修持,是重於實踐的。」(註 4 )

    四、肯定《阿含經》的重要:「讀到《阿含經》與各部廣《律》,有 現實人間的親切感、真實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經,表現於信仰與理想之中 。」(註 5 )

    ◎生死隨緣的態度

    導師由於先天不足(早產),後天失調(缺乏營養),從小身體瘦弱 ,臉色蒼白,正如導師所說:「身體虛弱極了,一點小小因緣,也會死過 去的。」(註 6 )

    三十七歲時,因過度疲勞跌落山坡,卻沒有因為一點小小因緣而死去 ,於是體會到:「業緣未了,死亡是並不太容易的。 」(註 7 )後來, 在種種的病苦中,導師一直以從聞思中所獲得的法喜,來支持他的生命。

    ◎修學佛法的方法

    「佛法以篤行為尚,而篤行必先之於勝解。 」(註 8 )「我立志為 佛教、為眾生──人類而修學佛法。……重於考證,是想通過時地人的演 化去理解佛法,抉示純正的佛法,而丟下不適於現代的古老方便。」(註 9 )

    導師於修學佛法中,發現佛法與現實佛教的差異,以「不忍聖教衰, 不忍眾生苦」為治學的原動力,發願理解教理、澄清佛教思想。其治學方 法如下:

    一、從論入手:「因為論書,不問小乘、大乘,都要說明生死流轉的 原因何在。知道生死的癥結所在,然後對治、突破,達成生死的寂滅。抉 發問題,然後處理、解決問題;這是理智的而不只是信仰的。……論書條 理分明,至少修學幾部簡要的,對於佛法的進修,明智抉擇,一定是有幫 助的。」(註 10 )

    二、重於大義:重視佛法的整體性,也就是不出於「釋(世)尊化世 的方法與精神,制律攝僧的意義,法義的重要理論,修持的主要方法。」 (註 11 )

         三、重於辨異:由於導師從修學論書入手,所以記得不少異論,能超 越宗派的看法,以佛法的立場、超然的態度去理解異論,並探求異說的原 因。

    四、重於思惟:「經過思惟,片段(斷)的便能連貫起來。有時候在 固有的知識堆裡,忽而啟發得新的理解,觸類旁通。」(註 12 )如思惟 不得,必須適可而止,寧可存疑,以待來日釐清。並在不斷思惟、存疑、 解惑、修正的過程中,進修佛法。

    此外,諸如筆錄資料、分類集錄、科判內容等,也都是導師曾經使用 的方法。導師並且認為應「以佛法研究佛法」,才不致於使佛法變質、走 樣,因而提出:所研究的佛法,應包括佛法的一切內容──教、理、行、 果;主張以佛法的根本法則──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來研究佛法,才能把握佛法的精神與要義。

    ◎不朽的篇章

    導師一生體弱多病,卻能有著等身的著作,實為少見。

    其《妙雲集》被國人稱譽為「佛教的小藏經」,內容「不止是法義的 客觀陳述,也兼而啟發宗教情操、堅定宗教信念、條陳修學門徑,是信智 合一、解行並重的良書。」(註 13 )

    《華雨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原始佛教聖典之集 成》、《空之探究》、《中國禪宗史》、《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 想史》、《如來藏之研究》、《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等書 ,都是導師影響國人頗深的著作。

    ◎人間佛教的精神

         導師在閩院求學時,深受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的影響,認為現實 佛教的問題,源自於思想問題,並從原始佛教的經律中,找到大乘的源頭 ,尊崇偉大的菩薩行,於其著作中,貫徹「人間佛教」的思想理路。 導師本著「為佛法、為佛教而學」的精神,希望佛法久住世間。以「 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的信念與態度,著手探究印度佛教 史,並從其思想演變中,探索其發展的脈絡,使佛法成為適應時代,有益 人類身心的佛法。進而闡揚「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思想,揭示人菩薩行 必備的特質及作法,以邁向自利利他的目標。

       導師說:世尊之本教,言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 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因此,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 化,「忘己為人」、「盡其在我」、「任重致遠」的菩薩精神,應是建設 人間淨土的重要課題。

       「人間佛教」是重於人菩薩行的。人菩薩行的大乘法,也是適應少壯 青年唯一契機的法門。其修持心要以信願、慈悲(大悲心)與智慧(空性 見)為主,而修習利他的一切。所以,人間佛教是從人發菩提心、修菩薩 行,進而圓滿成佛的。 

    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三者是修菩薩行所必備的。菩薩在堅定菩 提、長養慈悲心、勝解緣起空性的正見中,淨化身心,在自身不斷的進修 中,以三心修六度、力行十善為基礎,認清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而「適 應此時、此地、此人的實際需要」,於「隨份隨力」的利他當中,使自身 的福德、智慧漸增,使眾生從理解佛法,得到內心的淨化;從事行中得到 利益。

    人間佛教的菩薩行,不但是契機的,也是菩薩的正常道。時時以眾生 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減少,慈悲心一天 天的增長。不急求自證,直入大乘的菩薩道,不但是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 ,更是世尊人間成佛的本懷。

    ◎永遠的學佛青年導師

    大乘佛教都是從青年大眾中開展的。導師在《青年的佛教》中,以《 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善財童子為佛教青年的典範。

    並揭示佛教青年是情智的綜合,結合冷靜究理的智慧,與熱誠濟世的 悲心,並「在真誠、柔和、而生力充溢的青年情意中,融合了老人的人生 的寶貴經驗。」(註 14 )

    所以青年佛教的「青年」二字,是著重於精神與行為層面的青年化, 而不含生理方面的衰退與老化。

    因此,「唯有青年的童真──純潔的、真誠的、和樂的、活潑的,不 厭倦的精神,才與『利他為先』的大乘精神相吻合,才敢有決心趣求究竟 圓滿的佛果,才能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荷擔起弘法利生的責任!」(註 15 )

    導師說:「現在,我的身體衰老了,而我的心卻永遠不離(佛教)少 壯時代佛法的喜悅!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 身。」(註 16 )

    由此,更可看出導師熱誠濟世、不厭倦的悲心,願意生生世世在這苦 難的人間,傳播正法。導師的睿智與悲願,正如佛教青年的精神一般;因 此,導師可說是現代佛教青年永遠的楷模。

    ◎結語

     看了導師的自傳,以及教界緇素大德對導師的讚歎與解讀,其無畏於 外在環境的風雨,與世事的紛爭,專心浸淫於法海,直探佛陀的本懷,重 視「人菩薩行」,宏揚「人間佛教」、「青年佛教」的精神,是值得我們 效法學習的。

    註釋:

    1. 印順導師著,《平凡的一生》(增訂本),頁1。 2至5. 同上,《華雨集(五)》,頁9。 6. 同上,《華雨香雲》,頁27。 7. 同上,頁31。 8. 同上,頁255。 9. 同上,《華雨集(五)》,頁50。 10. 同上,頁40。 11. 同註10。 12. 同註10,頁 42-43。 13. 昭慧法師著,《如是我思》(新版),頁 113。 14. 印順導師著,《華雨香雲》, 頁 158。 15. 同上,頁 238-239。 16. 同註14,《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頁 69。

    參學記──隨訪印順導師

                   文/邱敏捷

    ◎前言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九日,是一個難得的好日子,我們有幸隨同傳道師 父北上台中華雨精舍,進謁印順導師。這是我期盼很久的日子,因緣具足 ,滿心歡喜的親眼目睹印老的道貌風采。 

     我喜歡看出家師父,非常喜歡跟出家師父結緣。「出家師父」是我的 善知識,隨時提醒我,讓我知道人生還有一條不同於世俗、不共於世間的 大道,為人生提供另一個意義層次的思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雖然佛 像、經典就能淡淡透出世俗學問沒有的清香,但僧寶在現實世界中更有它 特別莊嚴與難得的一面。  

    我由衷的敬重出家人,不管是在寧靜的佛寺中,或在繁擾的城市中, 「出家人」那種從修行中散發出來的慈悲、瀟灑與自在,不是世間學中可 學可尋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普通學校中求學,但仍選擇佛學為我研究的對 象,並以之為理解人生、修養人生與解決人生生死煩惱的理由。

    我們確信人世間有凡夫有聖人,但到底是凡夫多而聖人少。如果我們 可以在人世間見到一個真心撒種以莊嚴人間的「出家人」,那無疑在我們 解脫煩惱的大路上增強不少信心。「典範在眼前」,那種感動、激勵與共 鳴有無形的攝受力量!尤其是凡夫眾生,更須要得道高僧的鼓勵與指引, 可以說,高僧乃是世俗眾生中的明燈與南針。讓我們知道不是天下烏鴉一 般黑,世間確實有凡、聖之別。  

    我喜歡讀印老的書,很多人把他當學問僧看待,但是印老豈是作學問 的心態?他要釐清佛法的流變,指出不共世間的、徹底究竟解脫成佛的不 二法門。如實的點出的背後,其實是有他很深厚的宗教情懷與宗教修驗的 。這一次參訪,令我親切感受到印老那種無我與慈悲的佛教的精神,那豈 是一個學問僧而已。  

    他是從「知」再來談佛法的修行,釐清佛法流變中的了義不了義,也 把修行中的曲曲折折作了清楚的交代。何況,「知」也是行的一部分!    他不是一個關起門來作學問,並想從中得到世間名聞利養的人,也不 是一個善於渲染誇大,且得少為足的「自了漢」。上次仁俊老法師在台南 妙心寺「談印老」時也說到了這一點。果然,印老的心宛如與虛空打成一 片,是柔軟的、成片的,沒有崖岸的!不為成名,不為留名,是真為眾生 、為轉生死煩惱而學。

      他是認真關切佛教的發展,絕不是為學問而學問。當傳道師父與印老 談到推廣人間佛教的情形時,印老是認真的。那種認真不是世間名利的眼 神,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慈悲。所以在佛教界中,他雖表面上不 像幾位響叮噹的人物,但他的影響會是久遠的、深長的!

    ◎訪問紀錄

     機緣難得,我們順道請教印老一些問題。沒有辦法隻字不漏的記下印 老所回答的,只能把大體的意思說一下:

     傳道師父代表大家提出了五個問題:

      一、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中,「毘尼是世界中實」,怎樣詮敘 比較恰當?

      印老的意思大要是:「毘尼」是戒律,為現實世界的產物,各時代、 地區的習俗不一;所以,為順應環境生活的戒律,當然是因時、因地而制 定的,有其時代與地域的適應性,絕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印老認為大乘三系中,中觀的「性空唯名」,是比較接近佛陀的 本懷,後期大乘的「真常唯心」,有一點變質;至於密教則距離最遙遠。 那麼中國禪宗祖師秉持「真常唯心」的思想,又如何開悟?

      印老說:悟,沒有一悟再悟這回事,那些所謂大悟多少次,小悟無數 次的,只能說是有境界而已;原始佛教講破我執,那才是真開悟。世間的 一切問題都是自我的問題,這個自我問題其實就是一個「我執」;而且儘 管知道別人比我們好,但內心不服,仍然會說:「你有什麼了不起!」而 且人從年輕到老,其實變化就很大,可是眾生還隱隱約約的認為有一個不 變的「我」在,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於是父母、兄弟、姊妹互爭,民族與 民族、國家與國家爭,紛爭不斷。這個「我執」問題沒有解決,世間的爭 執還是會不斷!沒錢的苦惱,有錢的快樂了嗎?沒出名的苦惱,已經出名 的快樂了嗎?所以,真正學佛修行,要勘破煩惱的根本──「我執」,在 生活行為中有所改善,才談得上開悟。已破我執證空無我性者,當然不會 再執有一「真常唯心」了!

      三、請問禪定次第化的問題。

     印老說:有關四禪八定,是假想觀的禪定次第化,非真實的勝義觀, 假想觀是「定」當中的心理境界,如四空處是定中境界,是世俗觀、假想 觀、非勝義。勝義是指空、無我、無常、苦,不管你認不認識,都是如實 的。

      四、禪定之止觀,是「定」中觀,還是「出定」後觀?

     印老說:是在「未到定」的精神集中觀。如「般舟三昧」之「取相」 觀,是取相之一點,靜定清楚以後再加以擴大,觀到整個佛像現前,還會 講話問答,此乃假想觀。想一想:我沒有去佛的地方,佛也沒有真正來, 而且可以問答,啊!這是唯心所現。所以唯心思想都是從「修定」發展出 來,「唯識所現」還是從定中體驗而來。這種「定」可以修,但要知道這 是共外道的世間定,一般人就可以修此定,不一定要佛法。如數息觀,數 息心就定下來。又如氣功,有一股氣通到後面來,打通任、督二脈,有所 謂小周天、大周天。密宗也是如此修,觀中脈。氣功是真的,這氣功不能 說沒有用,但要知道這不是佛法所重,是共世間的。所以有人抹殺一切, 說氣功是假的,那不對!真正氣功學好的話,可感受到他的氣。氣功學好 可以強身,學不好會有毛病,但這都是世間法。「真正的佛法,是講現身 修菩薩道」。

      五、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捨」,到底是出定「捨」,還是定 中「捨」?為何要修不淨觀?

      印老說:所謂脫落身心世界,屬於未到定,還是很淺的定。出定入定 只是一念之間,大抵是出了定後,在日常生活中的「未到定」捨掉。

      至於不淨觀,是對治的修行法;在佛世時就曾經出問題,因眾生「貪 念」強,故修不淨觀,觀死屍,修成則遍地都是死屍,拿一碗飯來一看也 都是死屍,怎麼活下去?故要轉,轉修其他如「數息」等觀都可以。

         我還沒有多少充分的時間來研讀印老的著作,於是東一個問題,西一 個問題,都有待解決。先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是《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印老所說的:「『大乘佛法』說:『依 於勝義』,『依無住本立一切法』;或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 故涅槃』,含義雖可能不同,而以『真常』為依,卻是一致的。」這「真 常」是什麼?

      印老說:大乘佛法其實還執著一個不虛妄的、不生不滅的、不來不去 的「真常」──「法執」。

     第二個問題是《修定修心與唯心‧祕密乘》中所提「心性本淨」的問 題。

     印老說:說一切有部的經典裡面沒有「心性本淨」四個字,但是別人 如此說,他也解釋「心性本淨是無記心,無記心不是善、不是不善」。對 愚癡眾生不便說「心性本淨」不是佛說,「心性本淨」是不了義。無記性 不是善,也不是惡的。

    ◎後語

     讀其書,又見其人,對於佛教界如此慈悲的九十多歲的一位難得的長 者,我們內心真有說不出的歡欣與感激。能與善知識共沾法喜,能得到善 知識的指引是我們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幸福。究竟能探討出世間佛法,是煩 苦人生中的一大慰藉!傳道師父說我們實在是有福報。  

    如何善用此福報,生生世世得聞佛法、得遇善知識、抓住修行的要訣 、好好用功,盡我們所能,去影響周圍的人,方便接引而啟發之,是我們 必須再用心、再共勉的地方。(本文作者現就讀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 班)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