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妙心佛學讀書會在進行《妙雲集》研讀時,第一單元為作者介紹。期 間閱讀《平凡的一生》(增訂本)、《人間佛教的播種者》、《法海微波 》、《遊心法海六十年》和《印順導師學譜》等相關書籍。茲將導師的生 平行誼簡要的整理,希望能讓更多學人了解導師的懿行風範,以啟迪後進。 導師在嚴明、慎思、平淡的生活中,博學三藏, 並有體大思精的等身 著作。從其著作中,充份呈現「人間佛教」的思想義涵,更強調「青年佛 教」的重要性;因此,他不只是一位「人間佛教的播種者」,更是一位「 永遠的、悲智莊嚴的青年導師」。
◎一生難忘是因緣
從導師描述自己:「如水面的一片落葉,向前流去,流去。忽而停滯 ,又忽而團團轉。有時激起了浪花,為浪花所掩蓋,而又平靜了,還是那 樣的流去。 」(註 1 )中,可以看出導師不論遇到任何橫逆,皆在順應 因緣、盡己所能的理念中渡過,而讓因緣決定了一切。
但是在探求佛法真義這方面,導師卻是自動自發的去尋求、了解,發 現與貫通,從中獲得無限的法喜,並將之內化為生命中的一部份。對於這 樣的處世原則與探求真理的態度,是值得晚生後輩學習的。
◎尋求皈依的歲月
導師出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西元 1906 年)。十三歲到中醫師家 裡學醫,,並研讀《抱朴子》等道書。後來到小學任教,受師友的啟發, 研究老、莊思想,發現獨善隱遁的生活,不能給予社會積極的助益,因而 走出仙道的夢想。之後,飽覽儒書,從中也無法有堅毅的信念。
在徬徨中,經友人介紹基督教,並研讀《舊約》、《新約》及相關雜 誌;因不相信耶穌可以為人贖罪而離開。偶然間讀到馮夢禎的〈莊子序〉 ,而開始向佛法中探求消息。
民國十七、八年間,導師的母親、叔祖、父親相繼過世,導師由內心 的沉悶抑鬱,而決定邁向出家的旅程。
從離鄉背井,來到普陀山「藏書極富,主持者有道行」的般若精舍, 拜訪昱山上人,並由上人的指引,來到福泉庵,促成出家因緣。
◎普陀閱藏的心得
導師於二十七歲至三十一歲間,在普陀佛頂山慧濟寺閱讀藏經三年, 對於探求佛法的未來方向,有重要的影響。昭慧法師於《人間佛教的播種 者》中,歸納為四個要點:
一、造就宏觀的視野:「從所讀的大藏經中,發見佛法的多彩多姿, 真可說『百花爭放』、『千巖競秀』!」(註 2 )所以, 導師能從整體 佛法的角度,來談論事情。
二、醞釀「大乘三系」理論:「知道法門廣大,所以不在局限於三論 與唯識。對於大乘佛法,覺得虛大師說得對,應該有『法界圓覺』一大流 。」(註 3 )所以提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三系的看法。
三、見出(知)大乘經的特色:「大乘經不是論書那樣的重於理論, 到處都勸發修持,是重於實踐的。」(註 4 )
四、肯定《阿含經》的重要:「讀到《阿含經》與各部廣《律》,有 現實人間的親切感、真實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經,表現於信仰與理想之中 。」(註 5 )
◎生死隨緣的態度
導師由於先天不足(早產),後天失調(缺乏營養),從小身體瘦弱 ,臉色蒼白,正如導師所說:「身體虛弱極了,一點小小因緣,也會死過 去的。」(註 6 )
三十七歲時,因過度疲勞跌落山坡,卻沒有因為一點小小因緣而死去 ,於是體會到:「業緣未了,死亡是並不太容易的。 」(註 7 )後來, 在種種的病苦中,導師一直以從聞思中所獲得的法喜,來支持他的生命。
◎修學佛法的方法
「佛法以篤行為尚,而篤行必先之於勝解。 」(註 8 )「我立志為 佛教、為眾生──人類而修學佛法。……重於考證,是想通過時地人的演 化去理解佛法,抉示純正的佛法,而丟下不適於現代的古老方便。」(註 9 )
導師於修學佛法中,發現佛法與現實佛教的差異,以「不忍聖教衰, 不忍眾生苦」為治學的原動力,發願理解教理、澄清佛教思想。其治學方 法如下:
一、從論入手:「因為論書,不問小乘、大乘,都要說明生死流轉的 原因何在。知道生死的癥結所在,然後對治、突破,達成生死的寂滅。抉 發問題,然後處理、解決問題;這是理智的而不只是信仰的。……論書條 理分明,至少修學幾部簡要的,對於佛法的進修,明智抉擇,一定是有幫 助的。」(註 10 )
二、重於大義:重視佛法的整體性,也就是不出於「釋(世)尊化世 的方法與精神,制律攝僧的意義,法義的重要理論,修持的主要方法。」 (註 11 )
三、重於辨異:由於導師從修學論書入手,所以記得不少異論,能超 越宗派的看法,以佛法的立場、超然的態度去理解異論,並探求異說的原 因。
四、重於思惟:「經過思惟,片段(斷)的便能連貫起來。有時候在 固有的知識堆裡,忽而啟發得新的理解,觸類旁通。」(註 12 )如思惟 不得,必須適可而止,寧可存疑,以待來日釐清。並在不斷思惟、存疑、 解惑、修正的過程中,進修佛法。
此外,諸如筆錄資料、分類集錄、科判內容等,也都是導師曾經使用 的方法。導師並且認為應「以佛法研究佛法」,才不致於使佛法變質、走 樣,因而提出:所研究的佛法,應包括佛法的一切內容──教、理、行、 果;主張以佛法的根本法則──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來研究佛法,才能把握佛法的精神與要義。
◎不朽的篇章
導師一生體弱多病,卻能有著等身的著作,實為少見。
其《妙雲集》被國人稱譽為「佛教的小藏經」,內容「不止是法義的 客觀陳述,也兼而啟發宗教情操、堅定宗教信念、條陳修學門徑,是信智 合一、解行並重的良書。」(註 13 )
《華雨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原始佛教聖典之集 成》、《空之探究》、《中國禪宗史》、《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 想史》、《如來藏之研究》、《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等書 ,都是導師影響國人頗深的著作。
◎人間佛教的精神
導師在閩院求學時,深受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的影響,認為現實 佛教的問題,源自於思想問題,並從原始佛教的經律中,找到大乘的源頭 ,尊崇偉大的菩薩行,於其著作中,貫徹「人間佛教」的思想理路。 導師本著「為佛法、為佛教而學」的精神,希望佛法久住世間。以「 探其宗本,明其流變,抉擇而洗鍊之」的信念與態度,著手探究印度佛教 史,並從其思想演變中,探索其發展的脈絡,使佛法成為適應時代,有益 人類身心的佛法。進而闡揚「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思想,揭示人菩薩行 必備的特質及作法,以邁向自利利他的目標。
導師說:世尊之本教,言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而重現在,志度 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因此,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 化,「忘己為人」、「盡其在我」、「任重致遠」的菩薩精神,應是建設 人間淨土的重要課題。
「人間佛教」是重於人菩薩行的。人菩薩行的大乘法,也是適應少壯 青年唯一契機的法門。其修持心要以信願、慈悲(大悲心)與智慧(空性 見)為主,而修習利他的一切。所以,人間佛教是從人發菩提心、修菩薩 行,進而圓滿成佛的。
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三者是修菩薩行所必備的。菩薩在堅定菩 提、長養慈悲心、勝解緣起空性的正見中,淨化身心,在自身不斷的進修 中,以三心修六度、力行十善為基礎,認清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而「適 應此時、此地、此人的實際需要」,於「隨份隨力」的利他當中,使自身 的福德、智慧漸增,使眾生從理解佛法,得到內心的淨化;從事行中得到 利益。
人間佛教的菩薩行,不但是契機的,也是菩薩的正常道。時時以眾生 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減少,慈悲心一天 天的增長。不急求自證,直入大乘的菩薩道,不但是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 ,更是世尊人間成佛的本懷。
◎永遠的學佛青年導師
大乘佛教都是從青年大眾中開展的。導師在《青年的佛教》中,以《 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善財童子為佛教青年的典範。
並揭示佛教青年是情智的綜合,結合冷靜究理的智慧,與熱誠濟世的 悲心,並「在真誠、柔和、而生力充溢的青年情意中,融合了老人的人生 的寶貴經驗。」(註 14 )
所以青年佛教的「青年」二字,是著重於精神與行為層面的青年化, 而不含生理方面的衰退與老化。
因此,「唯有青年的童真──純潔的、真誠的、和樂的、活潑的,不 厭倦的精神,才與『利他為先』的大乘精神相吻合,才敢有決心趣求究竟 圓滿的佛果,才能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荷擔起弘法利生的責任!」(註 15 )
導師說:「現在,我的身體衰老了,而我的心卻永遠不離(佛教)少 壯時代佛法的喜悅!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 身。」(註 16 )
由此,更可看出導師熱誠濟世、不厭倦的悲心,願意生生世世在這苦 難的人間,傳播正法。導師的睿智與悲願,正如佛教青年的精神一般;因 此,導師可說是現代佛教青年永遠的楷模。
◎結語
看了導師的自傳,以及教界緇素大德對導師的讚歎與解讀,其無畏於 外在環境的風雨,與世事的紛爭,專心浸淫於法海,直探佛陀的本懷,重 視「人菩薩行」,宏揚「人間佛教」、「青年佛教」的精神,是值得我們 效法學習的。
註釋:
1. 印順導師著,《平凡的一生》(增訂本),頁1。 2至5. 同上,《華雨集(五)》,頁9。 6. 同上,《華雨香雲》,頁27。 7. 同上,頁31。 8. 同上,頁255。 9. 同上,《華雨集(五)》,頁50。 10. 同上,頁40。 11. 同註10。 12. 同註10,頁 42-43。 13. 昭慧法師著,《如是我思》(新版),頁 113。 14. 印順導師著,《華雨香雲》, 頁 158。 15. 同上,頁 238-239。 16. 同註14,《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頁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