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見岸 一、前言 人生不免有苦,修學佛法是希望透過正見的建立、法義的了解以及解 脫法門的實踐,讓自己能透悟世間相無常、無我,突破生老病死等苦的束 縛,達到自在無礙的境界。而吾人之生老病死苦等身體的變化無常,是任 何人所不能避免的,即使是大覺者如世尊也不例外。但是因為對真理的認 知或證悟程度不同,修持者與不修持者,或是聖者與凡夫,對生老病死的 看法會有所差異,乃至他們的身心所受的影響也會不一樣;這也就是煩惱 的存在與伏斷之別。 佛法教給我們的就是要如實的看待世間,如實的看待自己的身心,讓 自己很坦然的去面對生命現象中的生滅;所以我們以為一位證悟的聖者, 在色身上是能以真實的、無執的態度去面對,在心念上是已斷除煩惱、達 到清淨無染的解脫境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好像不完全如此,例如:在阿含經中記載著,有 三位尊者因為病苦之因,令色身無法忍受而生厭世之念;律藏中也有比丘 因為患病經久不能痊癒,而請看病比丘殺他之例。從這些例子中透露出一 個訊息:一位在修行上有證悟境界之人,到底其身心狀態如何?如果能了 解其厭世行為產生之因,或許能令已知者淨信心增強,未知者不退信心, 使吾等在實際修持上有所助益。 二、經論中的幾個案例 從《雜阿含經》卷 47 及《增一阿含經》卷 49 所記載的三個案例中 ,可以歸納出下列幾點共同性: 1. 三位比丘都是因為身體長期病痛,而想要執刀自殺。他們不僅久 病在床,甚至臥在大小便上,因此不堪忍受,而不願意如此痛苦的活下去 。 2. 對五蘊法皆有所證悟。有的是尚為凡夫,後來經過自己對五盛陰 深深思維的結果,而於有漏心得解脫;有的是經佛陀或舍利弗之驗證,證 明他已經除去我執之見。例如:佛陀到跋迦梨比丘的床前,和他做了一番 問答,證實跋迦梨比丘已能證知五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於其中無 可貪可欲,後來並由天人授記,說他於善解脫而得解脫。 3. 佛陀對他們並未斥責。 4. 因為他們都是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在自殺事件發生後,有其他比 丘問佛陀:「彼比丘當生何趣?到何處受生?」佛陀回答說:「跋迦梨善 男子不住神識。」「我不說彼(禪陀比丘)有大過,若有捨此身,餘身相 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 過也。」(註一) 既然是對五受陰的無常能如實知,何以會說出:「我身病極患苦痛難 可堪忍,所起之病,但增無損,唯欲執刀自殺,不樂苦活」之語?並不是 說阿羅漢 不會生老病死,而是說他們既然能除人我見,斷五上分結,卻 依舊會對色身苦不堪忍受,這種情形令人想要了解:一位得現法樂住者的 聖者,他的身心是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呢? 三、何謂現法樂住? 《雜阿含經》卷 24 說得很清楚:「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 善攝其 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穩涅槃, 是名比丘詰慧辯才,善巧方便,取內心相,攝持外相,終無退減,自生障 閡,受心法觀亦復如是。」(註二) 由經文中可以知道,得現法樂住是因為修習色界四禪定成就的結果, 而且是無學聖者經由善修靜慮,而住於解脫的法樂。無學聖者入定,念「 我一境心於一日中樂住」而修定,由於他們修習安止定,所以得現法樂住 之功德(註三)。這種法樂並非欲界之樂,而是必須斷了欲界樂之後,所 得的法喜之樂。這點在《中阿含經》卷 58 有說明:「非一切樂覺欲使也 ,……云何樂覺非欲使耶?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 樂,得初禪成就遊,是謂樂覺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斷欲故。」(註四 )得現法樂住是修禪定的五種功德之一(註五)。不但能令心明淨、輕安 ,身體也會隨著禪定而輕安,所以經上說:身輕安、心輕安。 四、如何能得現法樂住? 要得現法樂住必須修四念住觀,經中說如果可以七年立心正住四念住 者,必定可證得二果以上或現法得究竟智;乃至利根之人,少少須臾頃, 能立心正住,一日之中就能大為進步(註六)。 除了修四念住之外,還必須成就八正道法,因為現法樂是由禪定中生 ,佛陀曾經告訴舍利弗說:「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為根本,為眾具。何 等為七?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於 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註七) 五、得現法樂住者的身體狀況 由於得現法樂是在禪定之中,因此從外表看起來,色身是不動的。這 點在《大智度論》卷 17 中曾說到:「菩薩入深禪定,一切天人不能知其 心所依、所緣,見聞覺知法中心不動。」(註八) 因為在禪定中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三界,所以可使內心及色身寂然不動 ,得到輕安。文中又以釋迦牟尼佛的前生螺髻仙人為例:有一天螺髻仙人 在樹下禪坐,入第四禪定,出入息斷,色身兀然不動。有一隻鳥以為它是 一棵樹,就在仙人的髮髻上生蛋,這時仙人從禪定中出,發現頭頂上有鳥 蛋,心想:我若是起身,母鳥必定被嚇走,母鳥不能孵蛋,蛋就孵不出小 鳥來了。於是仙人又入禪定,一直到小鳥出生,學會飛翔之後,與母鳥一 同離,仙人才出定起身。 證得初禪的人,無鼻舌二識,如果到了第二禪以上,就前五識全部都 不起了。證二禪時,在心念上是無尋無伺,也就是對外境沒有麤分別,也 沒有細分別,所以不會有語言產生,因為語言是內心尋伺的聲音化(註九 )。由此就可以知道,在佛世時,曾經發生過有許多比丘共同在作衣服, 而一位年少比丘沒有去幫忙,大家很不以為然的時候,佛陀卻告訴大眾說 :「汝等莫與是年少比丘語。」就是要大家不要怪他,不要和他講話,因 為他已證得四禪定,正受現法樂住,對外境的事物不能分別的緣故(註十 )。 四禪的「現法樂」,與生理有某種程度的關係,所以如果修行偏重得 現法樂,就會在身體上著力,要不然就是不問人間,獨自在禪定中自得其 樂(註十一)。 六、得現法樂住者的心理狀況 依照四禪的定義來看,禪定者的內心染淨轉變有以下不同(註十二) : 1. 初禪:思惟貪淫欲之害,除欲、惡不善法,去除麤煩惱纏,但是 仍有覺(粗分別)有觀(細分別),依離欲生喜樂。 2. 二禪:除次麤垢(欲覺、恚覺、害覺),滅有覺觀,內心之信根 種子,依定修得清淨實踐的正信。信根成就,淨信專一(無尋伺所擾故, 稱為淨),且內心安住等持,明了寂照,勝妙一心,此時依信定力,生起 喜樂。 3. 三禪:除細垢(思惟除滅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有善法覺) 。喜者,與定共生歡喜之觸受,若不除之,障定增長,堅固身執,不能發 慧;所以要離喜修捨念,自知身樂,聖賢所求,護念樂行,成就捨念樂住 。 4. 四禪:憂喜於前三禪已滅,此時捨滅苦樂,修不苦不樂捨,護念 清淨,入第四禪,心不高不下,不憎不愛,定住不動。 這四禪,都是色界的法樂,第四禪雖然沒有說到樂,但它所緣的「寂 靜樂」是勝過三禪的。 無論是哪一禪,在住禪時,都會感受到「津液遍滿,無有減少」的情 形,這是指禪定法樂從生起到發展,逐漸地周遍全身。好像用水灌溉農田 一般,剛開始時是表面濕潤,漸漸地往四周擴散,往下滲透,直到土地全 部包含水份為止。這就是所謂的禪悅,也應該就是「現法樂住」。 七、 得現法樂之功德 得現法樂的四禪定,與欲界、無色界定不同,是可以定慧均等的。可 以從禪定進而修慧觀,達到真正解脫。《舍利弗阿毗曇論》〈禪定品〉說 :「如是比丘,親近四禪多修學已,欲證通法,隨心所得,自在無礙。若 欲盡有漏,成無漏,得心解脫、慧解脫,現世自知證成就行,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隨所能入。」(註十三)所以,如果四 禪完全成就的話,就能發六通三明,隨意自在。 八、證入禪定之障礙 雖然四禪定有上述殊勝功德,但是在修習上還是有許多障礙,依《摩 訶止觀》卷九之記載:「夫長病遠行是禪定障;立世阿毗曇云:多諫諍、 多營事亦是禪定障;復有多讀誦,亦是禪定障。」(註十四) 這是說長病、遠行、多諫諍、多營事、多讀誦,都會障礙修定,而且 也會退阿羅漢果(註十五)。 另外,在初禪謝已,還未進入二禪的中間定,也是容易退失的階段; 所謂「於此單靜心中,既失下,未發上;若生憂悔,此心亦失。」(註十 六)如果在此時有種種外緣、病障,都會令禪定不起,無法得到身心輕安 的現法樂。 九、結語 由以上經論的整理可以知道,文前所提之例,比丘們皆是因為病緣之 故,無法生甚深禪定;若是在禪定之中(二禪以上),既然已無前五識的 作用,色身疼痛的覺受應當不起,但是就是因為病障,所以無法入禪定, 因此在五蘊假合的色身上產生病變時,仍會覺得疼痛。然而,他們在慧觀 上已能除我見,並且斷五上分結,是不受後有的慧解脫阿羅漢;故生厭世 之心,卻不會與煩惱相應。因此,佛陀對他們自殺的行為保持沉默的態度 ,並未加以訶責。但是,凡夫僧則不然,不論是因為患病既久不可差,還 是因為修習不淨觀故,深入厭惡恥愧此身,自己殘害生命。佛陀得知之後 ,都會種種呵責:「汝等愚癡,所做非法,豈不聞我所說慈忍護念眾生, 而今云何不憶此法。」且為比丘們制戒:「若自殺身,得偷蘭遮罪。」( 註十七)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它是這樣說的:諦閑老和尚生病了,其弟子倓虛 大師服侍他,並且安慰說:「師父!不要難過了,平常您不是教導我們: 『五蘊假合,色身如幻』嗎?沒有什麼好執著的啊!」諦閑老和尚一聽, 嘆了口氣說:「沒錯!色身是假的,可是身體的疼痛卻是真的。唉!真的 是好痛啊!」 所以,我們所能做的是:儘量重視身體的健康,避免病痛,至少可以 延後或縮減生病的時間。 註釋 註一:大正2,P.346-348;P.642。 註二:大正2,P.172c。 註三:覺音造,葉均譯,《清淨道論》(中),P.221。 註四:大正1, P.789c。 註五:同註三。禪定五功德是指:現法樂住、毗婆舍那、神通、勝有( 生梵天)以及滅盡定。 註六:《中阿含經》卷 24, 大正 1, P.584b。 註七:《雜阿含經》卷 28 ,大正 2, P.199a。 註八:大正 25, P.187c。 註九: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120。 註十:《雜阿含經》卷 38, 大正 2, P.277c。 註十一:印順法師,《華雨集》(三), P.152。 註十二:依《長阿含經》卷 4、卷 8,大正1,P.23c、P.50c;《舍利弗 阿毗曇論》〈禪定品〉,大正 28,P.621c; 及《清淨道論》( 上),P.217-251,綜合整理。 註十三:大正 28,P.624c。 註十四:大正 46,P.117a。 註十五:寶靜法師,《摩訶止觀述記》, P.1513。 註十六:同上,P.1543。 註十七:《五分律》卷二,大正 22,P.7c。 《摩訶僧祇律》卷四,大正 22,P.253c。 參考書目 1. 大正藏第1、2、22、23、24冊。 2. 佛光大辭典。 3. 覺音造, 葉均譯,《清淨道論》,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80 年 8 月,二版。 4. ACHAAN NAEB 著,凡拉達摩譯,《身念處禪觀修法》。 5. 寶靜法師, 《摩訶止觀述記》,台北:止觀弘法社,84 年,一版。 6. 能學上師,《定學:定道資糧論頌,止觀略法,舍利弗阿毗曇論禪定 品學記》,台北:方廣文化,84 年,一版。 7. 印順法師,《華雨集》,台北:正聞,82 年 4 月,初版。
文/藍吉富 一、前言 禪法的流傳,在中國是淵源甚古的。在佛教初輸入中國的東漢末年, 兩大譯師──安世高與支婁迦讖所傳譯的佛典,就有為數不少的禪經與大 乘三昧佛典。尤其是安世高,所譯的《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 修行道地經》等書,就都是有關禪法的專著。 安、支二師之後,一直到南北朝末期,印度禪法在中國的傳播,大體 而言,可以說是興盛的。以譯師或禪師為例,東晉的鳩摩羅什與覺賢、玄 高、慧遠、曇摩密多、 良耶舍、求那跋陀羅等人,都在禪法的傳承上有 甚大的貢獻。 上述這一禪法傳統是包含大小乘的。而致力於將大小乘禪法作融貫會 通的古代大德中,鳩摩羅什與覺賢就是影響較大的二人。但是,能將魏晉 南北朝以來南北方、大小乘作集大成之綜合融貫的,當以天台大師智顗居 功最偉。 在禪法的傳承上,智顗是印度禪法在中國的集大成者;在著述方面, 智顗的多種禪學專著在中國佛教史上也無人能與比擬。對印度禪法作組織 化、系統化的整理,而終能成一家之言的,在迄今為止的中國佛教史上, 也僅見智者大師一人而已。至於慧能一系的禪宗,可以說是中國式的獨創 ,與智顗對印度禪法的集大成,性質不同。因此不能同日而語。 智顗師資之後,天台宗名家不多,除了湛然、知禮等若干人之外,罕 有能成一家之言的大師級人物出現。加上禪宗興盛,參公案者多,而講究 循序漸進之印度禪法者逐漸稀少,因此,智顗在禪法上的輝煌成果,在唐 代以後的中國,終未能產生較大的影響。 筆者以為,像智顗的禪學理論這樣珍貴的佛教文化遺產,居然少人問 津,這是歷史發展的遺憾。在目前這一文化全面開放的時代,去整理這些 文化遺產是彌補這一歷史遺憾的開始,應該是有意義的。本文的寫作意圖 ,即是肇始於此。 不過,智顗的禪學體系並不簡單、也不素樸。要全面檢討並不容易。 因此,本文僅擇其中之禪病問題作為探討智顗禪法的開始,並希望能為目 前的習禪者提供一些較為實用的參考資料。 本文所處理的「禪病」範圍,包括坐禪時所引發的生理疾病、魔事、 業障等身心干擾。較智顗書中所謂「觀病患境」的「病患」內容,取意稍 寬。 將禪病作專題探討,古代印度已有《治禪病祕要法》之專著傳入中國 ,但是智顗所探討的領域,較此書更為博雜。其所論述,牽涉到佛法、傳 統醫學、坐禪經驗等問題。因此,要深入檢討這一問題,實非筆者目前之 能力所堪。本文的意圖,只不過擬將智顗的禪病理論規模及特質,作一初 步探討而已。 《智顗》的禪病對治理論主要記載在《禪門口訣》、《小止觀》、《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諸書中,本文主要即對這四部著述 作一檢析。至於其他著作,因為關係較少,至多僅能在文中附帶提及(如 《六妙門》),而其他零星之相關記載,此處歉未能全面蒐尋,讀者諒之 。 二、《禪門口訣》 《禪門口訣》具云《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此下略稱《口訣》) 。這是一篇敘述修禪經驗的長文。由於文章之中,常有「師言」字眼出現 ,可以推知這是由智者的弟子記錄成文的。智顗的著述,大多由他的高足 灌頂記錄。但是《禪門口訣》的記錄者則未署名為誰,可見並非灌頂所記 。明代的蓮池大師(雲棲袾宏)曾經懷疑此文並非智顗所撰。不過,由於 學術界迄今未有定論,因此,這裡仍暫依傳統看法,視之為智顗所傳。 這篇文章的內容,包含有坐禪時的身心現象、禪病原理及預防之道, 治療方法等等。茲擇其中與禪病有關者,略述如次: 1. 體內身風之分位相亂 《口訣》以為人身之中有多種「風」,如行風、橫起風、諸節風、百 脈風……等。「如此諸風,位各有分,不可相亂。亂則賊。大則顛狂廢絕 ,小則虛實相陵。虛則癢,實則痛。」 ( 註 1) 此處所謂的「風」,是指體內一種較粗的氣,這種風在體內各有其一 定的分位,不能混亂。混亂則會衝突而相互傷害。小則形成坐禪時身體的 癢或痛,大則會導致精神顛狂。 依《口訣》所云,身體中的氣有四種,即:風、氣、喘、息。「有聲 曰風,結滯曰氣,出入不盡曰喘。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這四種體 內之氣,在坐禪時,只能守息。其餘三種皆不可守。因為「守喘則勞,守 氣則結,守風則散亂,守息則定。」這幾句話點出氣息的粗細與坐禪品質 的優劣有一定的關係,頗值得注意。 2. 坐禪時如果姿勢不正、或內心懈怠,則易成身病 《口訣》將禪病分為身作病、鬼作病、魔作病、不調息成病、業障病 等五種。這五種病中的身作病,是指人體生理上的病。《口訣》謂此病的 成因是:「坐時或倚壁、或衣襟,大眾未出而臥。此心懈怠,魔得其便, 入身成病。使人身體背脊骨欲疼痛,名為注病難治。行者慎之。」 治療這種病,《口訣》提出的方法是「用息從頭流氣,向背脊歷骨節 邊注下。須好用心方差耳。」這是在呼吸時以意導氣,將氣自背脊骨節邊 流下的療法,與氣功療法近似。文中所謂的「方差耳」的「差」,即病癒 的意思。 3. 心念神通,引鬼作病 《口訣》云:「有人坐時,其心念種種事,或望有所知,或欲知人吉 凶。有兜醯羅鬼,來入其身,種種變現。或見吉凶事、知他身,或知一家 、一村、一聚落、一州、一郡,及一國土中,吉凶善惡等,或如似聖人。 此非聖也,並是前鬼所作,莫取之也。若不治之者,久久亦能殺人。」 這是常見的「鬼附體」的禪病。病因是行者「心念種種事,或望有所 知,或欲知人吉凶。」此種心念,為兜醯羅鬼所窺知,乃附體使行者誤以 為自己已得神通。 對這種病的預防,主要在心態的端正。簡言之,即在坐禪時內心不可 有希冀,不可有求神通的欲望,則鬼不來附。 4. 心念利養,引魔作病 「魔」是與鬼不同,但也會障礙行者的一種異類。《口訣》云:「有 人坐時,心念利養,魔即現其種種,衣服、飲食、七珍、雜物供養之。具 應識之。若覺,急須治之。若不治,入心成病者難治。」 這種病,也很容易讓行者誤以為:自己已經證得聖果而有天人供養。 智者以為此種病「入心成病者難治」,值得修行人警惕。 5. 不懂呼吸方法而成病 依《口訣》所載,因為「不解調息而成病」,會使人「身體枯閉而羸 瘦。」這也是常見的禪病。一般人常以為坐禪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實則如 不得法,往往反而成病。而關鍵之一,就是調息之是否得法。 6. 業障病 「業障」是指在過去世或今生裏,行者自己所曾造的惡業。狹義的業 障指五種會使自己在輪迴時下地獄的極重惡業──害父、害母、害阿羅漢 、破和合僧、與惡心出佛身血。廣義的惡業泛指所有不善業。《口訣》中 沒有為此處之「業障」作較嚴格的定義。但是仍可以解釋為:由於行者在 過去曾造惡業,因而現在坐禪時,惡業之果報力出現而成病。《口訣》記 載這種病狀是:「舉身腫滿,顏色虛肥而黃。」 治療這種病的方法之一,是行者內心須對過去的惡業懺悔。懺悔是行 者為自己行為之不當所作的誠心悔改。這是對治業障病的特殊療法。此外 ,《口訣》曾為這種病提出一些調息療法,但也特別註明「唯須懺悔」。 意謂這不是單純的生理問題,而且也是「心病還須心藥醫」的心理疾病。 7. 思索太用力而成病 《口訣》云:「行者心少開悟於其深義,如有漸解,其心歡喜。思量 過分,復得忍勞患。……思勞之狀眾多,亦得頭痛、(腹中)氣滿。」 這是坐禪時,「止」與「觀」的應用不得當所致。行者應該「以智籌 量。應止則止,應觀則觀。止觀順宜,便可得久。」 8. 外聲之干擾成病 《口訣》云:「若入淺定,而為外聲觸,或有事觸身時,即覺出定, 不能成患。若心嫌恨瞋恚惱,則成氣滿患。若入深定,有大聲觸,……是 人欲出定,不能得出。心在身中怖怕,精神荒迷後乃得出,即令人得腹脹 患。或暴下血。有事觸身得患,亦如是。」 坐禪時最怕外界干擾,尤其怕聲音。這是一般行者所常引以為誡的。 《口訣》所載的致病原因是內心對外聲嗔惱嫌恨,或入深定時遇外聲而起 恐慌心理。 除了上述八類之外,《口訣》中,另有(一)「修觀過分、心則浮亂 ,怡空過分、則心消沉」,(二)眼根執著明相,(三)衣帶太緊、食太 飽,(四)內心妄想太過……等禪病。文煩,茲不具述。 關於上述各種禪病,《口訣》的對治方法,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大體 可以歸納成下列幾種: (1) 「繫心在境, 不令他緣」:亦即攝持內心緣慮一境,心不妄緣 。亦即不隨妄念起舞。這是預防禪病的根本原理。有時,不同位置或比例 不同的繫心,也有各種不同的治療效果。 (2) 調息:即坐禪時各種基本的、或對治的正確呼吸法。 但是這種 呼吸法與現代氣功方法類似,是有技巧性的。尤其是在治病時,更須依不 同的病情隨時加以調適。因此,如果沒有老師教導,仍然不容易有治癒的 可能。 (3) 持咒或呼喚惡鬼名號:這是心理病或「鬼作病」的治療法。 (4) 內心對先前所造惡業的至誠懺悔: 這是治業障病的主要心理療 法。 三、《小止觀》 智者的《小止觀》,又名《童蒙止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等。 這是現代台灣佛教界的習禪人中,最受歡迎的坐禪入門書之一。 《小止觀》是一部自成體系而整然有序的禪定學著述,與《禪門口訣 》之為零散筆記不同。關於禪病方面的看法,主要收在本書第八章〈覺知 魔事〉與第九章〈治病患〉之中,此外,在第六章〈正修行〉、與第七章 〈善根發相〉中也曾零星地言及。 綜合這部書對禪病的看法,大約有下列幾點: (一)止與觀的修習時機,應當事先斟酌 修止與修觀,各有不同的效果與反應。因此,何時應該修止、何時應 該修觀,必須先加斟酌,否則易生禪病。《小止觀》第六〈正修行〉章中 ( 註 2),即列出幾種應當修止或應當修觀的時機, 如:「坐禪時其心闇 塞……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 時應當修止止之。」此外又有「隨便宜修止觀」、「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為均齊定慧修止觀」等項。在不同的時機或情況裏,須有不同的止 或觀來調適,如果止與觀的調適不當,則可能產生「乖僻之失」、「煩惱 患」、「痴定」、「狂慧」等過失。 (二)善根發相之時,如不能辨別真偽,則易致禪病 「善根發相」是指正確修禪定之後,所得的正確效驗現象。如修數息 觀,則易致「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穩;……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 八觸(痛癢冷煖、輕重澀滑)而發。……身心安定。」修不淨觀,則有「 見他男女身死……白骨狼藉……」 ( 註 3) 之發相等等。 正確的禪觀行,會有好的善根發相。但是這種禪定相狀也有真偽優劣 之別。邪偽發相,例如下列: 「或身手紛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時身輕欲飛,或身如被縛, 或時逶迤垂熟,或時煎寒,或時壯熱,或時見種種諸異境界,或時其心闇 蔽,或時起諸惡覺,或時念外,散亂諸雜善事,或時歡喜躁動,或時憂愁 悲思,或時惡覺觸,身毛皆驚豎,或時太樂惛醉,如是等種種邪法,與禪 俱發,名為邪偽。」 ( 註 4) 這種禪定現象的特徵是行者內心不澄靜,發相不均勻,所感得的相狀 變易莫測,行者心境容易隨之起起伏伏。《小止觀》以為這些都是邪定現 象,應該遠離。該書對這種相狀的勸誡是:不可愛著,否則即為鬼神所附 。其文云: 「此之邪定,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之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 ,或時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染。邪定邪智,辯才神 通,感動世人。凡愚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其內心顛倒,專行鬼法 ,惑亂世間。是人命終,永不值佛,還墮鬼邪道中。……行者修止觀時, 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偽相,當即卻之。云何卻之?若知虛誑,正心不 受不著,即當謝滅,若不謝滅,應用正觀破之,即當滅矣。」 ( 註 5) 《小止觀》接著又列出正確禪定發相的綜合相狀,如「覺與定相應、 空明清淨、內心喜悅……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鑒分明、身心柔軟…… 厭患世間、無為無欲……。」 這些相狀不祇可以讓修行者用來戡驗自己,而且也可供習禪者用來戡 驗所擬從學的禪師。有些禪師雖然小有靈異能力,也喜歡從事佛教事業, 但是內心不穩定,情緒起伏甚大,有時藉口他人不如法而勃然怒叱他人, 但有時又狀似甚為慈悲。有時似是無欲無求、八風吹不動,但如稍受指責 又常怒不可遏。這種「禪師」往往是上文所述的邪定發相者,初學者千萬 不要貿然以之為師。 (三)魔事的干擾 《小止觀》在第八章〈覺知魔事〉中對「魔事」所下的定義是「破除 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的事。形成這種魔事的「魔」共有四種。前三種 是煩惱魔、陰入界魔、與死魔,這三種「皆是世間之常事,及隨人自心所 生,當須自心除之。」揆其語意,應是指行者自身的煩惱障、陰入界障、 與死亡障,這三種障礙足以妨礙修行,故云為魔。但是因為是「隨人自心 所生,當須自心除之」,故《小止觀》並未詳加詮釋。該文所詳說的是第 四種:「鬼神魔」。 鬼神魔有精魅鬼、堆(又作「埠」)惕鬼、魔羅鬼三種。他們常變化 成男女老少等種種形相以干擾坐禪者。書中所提出的對治方法是:先要覺 知這些都是魔事,其次是用呼喚其名字、誦戒本或三皈依文等方法來加以 驅逐。如果驅逐無效,則有下列方法可以循序使用:(引號中之文字,錄 自《小止觀》第八章中) (1) 修止,「凡見一切外諸惡魔境,悉知虛誑, 不憂不怖,亦不取 捨,妄計分別,息心寂然,彼自當滅。」 (2) 修觀:在修止無效時,「即當反觀, 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 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念,勿生恐懼,不惜 軀命,正心不動,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 則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即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這是用 天台宗之「百界千如」的觀想法去作觀的除魔法。 (3) 將魔境視為幻化,而不為所動。 「若見魔境不謝,不須生憂! 若見滅謝,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見有人坐禪,魔現化作虎狼來食其 行者;亦未曾見魔化作男女來為夫妻也。當知!皆是幻化,愚人不了,心 生驚怖,及起貪著,因是心亂,失定發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無智受 患,非魔所作。 」 ( 註 6) 這種方法,使人想起《圓覺經》「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的修行方法。 (4) 如果魔境長年不去, 則仍須端心正念,以強韌的意志力堅持下 去。行者內心要存念三寶、生懺悔心、慚愧心,並且要誦戒誦經,持咒防 範。如此,則「邪不勝正,久而自滅」。 (四)對於各種禪病的綜合治療原則 在《小止觀》第九章〈治病患〉中,智者將禪病分為四大五臟增損病 、鬼神所作病、與業報故得病等三類。對於這些病的治療原則或方法,下 列幾點是比較重要的: (1) 要儘早治療:該文云:「初患即治,甚易得差。 若經久則病成 ,身羸病結,治之難愈。」 ( 註 7) (2) 可用止觀治病:在止法方面, 該文提出「安心止在病處」、「 守丹田」、「止心足下」、「不取病相、寂然止住、斷一切攀緣」等法。 在觀法方面,該文提出「六氣(吹呼嘻呵噓哂)治病法」、「十二息治病 法」、「假想觀治病法」等。並謂「止觀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則無病不 治也。」 ( 註 8) (3) 鬼病與業報病:「若是鬼病,當用強心加咒以助治之, 若是業 報病,要須修福懺悔,患則消滅。 」 ( 註 9) 此中所提及的持咒與懺悔 ,是《禪門口訣》所曾提過的。(待續) 註釋 註 1:《大正》 46 冊 581a。此下所引《口訣》文,俱出自《大正》46 冊581-584 頁。為省文煩,茲不 一一再註。 註 2:《大正》 46 冊 467-469。 註 3:同前註,469b。 註 4:同前註,470a。 註 5:同前註。 註 6:此處所引之三段文字,見《大正》46 冊 470c - 471a。 註 7:《大正》 46 冊 471c。 註 8:同上,472a。 註 9:同上。 作者按: 智者大師的著作,在坊間已有多種新式標點本。大多係中華佛教文獻 編撰社所出版,頗便於讀者。 該社電話:(02)2556-4649,有意研讀者,可逕往洽購。
天台大師智顗的禪病對治理論(一)
文/黃子維 什麼是美?它在那裡?有人說:「自然就是美」,也有人說:「整齊 就是美」;每一個人對美的感受程度各不相同。不過也因此,所以有許許 多多的人紛紛去尋找、創造他們心中美,讓美的範圍更加遼闊、寬廣,也 更多彩多姿。美,可以讓人興奮、快樂;如果世界上沒有了美,那就像一 部只有影像而沒有色彩的黑白電視。 有的人把美分為雄美和秀美兩種,雄美,例如:山川的壯麗、大海的 無際、平原的寬廣、森林的幽靜、雲海的起伏;秀美,例如:小巧的石子 、清澈的小溪、一朵盛開的花……。美麗的東西總是獨一無二的,無人能 複製它的美,它就像上天賜給人間的一種恩惠。 有人說美是無形的,但是你可以去感受它。有的人為國犧牲,有的人 濟助貧老,有的人熱心公益,都可以說是美;這種是可以學習的,雖然沒 沒無聞、無名無利,但是又何必去追求名利?助人是快樂之本,那又和樂 不為呢? 美是好的,不過卻有人為了爭搶美麗的東西而大打出手,小則傷人, 大則勞民傷財。人不僅要學習欣賞美,也要保護它,使它不受傷害,更要 讓自己變成一位美的人。 美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在每個人的眼中,美沒有一定的判準;一 個東西,有的人認為它是無價之寶,也有人認為它一文不值。美麗與否, 完全在於個人的心中。美的東西不是永恆的,最重要的是去創造、保護。 (本文作者就讀國中二年級)
「美」談
雛菊 花語:嬌小玲瓏、精靈可愛 (忌送給上司。宜送給小朋友, 而且要送一大叢。) 花材:小菊、水蠟燭、枯藤、太陽花、銀河葉、壽松、八角金盤葉、雄草 。 花型:平行之變化 插序: 1. 先以水蠟燭做平行設計,且以不等高低插之。 2. 小菊則以圓球海綿平舖在上,成一個有趣之花球。 3. 深桃紅色太陽花高低處理,使其作品更亮麗。 4. 底部以壽松、銀河葉、八掌葉舖成。 5. 因為平行看來較生硬, 所以加入了枯藤、雄草,使作品更生動 、活潑、有趣。
封底§花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