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吉富 一、前言 佛教的宗教哲學體系,是從「苦諦」的體認開始建立的。釋迦牟尼感 受到凡夫生命的不圓滿,才起而追求超越之道。關於這一點,從佛教四諦 說以「苦諦」為首,以及在「四法印」中有「一切行苦」的法印,都可以 看出端倪。 佛教所說的「苦」,是對凡夫在三界六道流轉生死之價值的負面判定 。「苦諦」在佛教的思想體系中,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八苦(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苦等)的分析。其中 ,「苦苦」是肉體受到傷害時所感受的痛苦;「壞苦」是在自己的身體或 事物衰、壞時所感受的苦;「行苦」是對凡夫界一切現象之存在價值的負 面評斷。至於八苦中的前七苦,則是生命流轉過程中的各別感受,較易理 解。而最後的「五取蘊苦」,則是對構成自我生命的五蘊的負面評價,意 謂凡夫對五蘊皆執取為自我,因而必然會導致一切皆苦。 從上述「三苦」中的「行苦」及「八苦」中的「五取蘊苦」的立論, 可以看出佛教對無始以來眾生在三界六道中的流轉現象,是不滿意的。佛 教主張必須要超越;超越這種一切皆苦的流轉現象,抵達涅槃境界,是佛 教的基本宗教目標。而從另一角度來看,涅槃境界正是凡夫掙脫種種內心 束縛(纏、結使、隨眠……等煩惱)的解脫境界。因此,佛教的信仰之道 ,其實也是通往解脫境界之道。 佛教創始於釋迦牟尼,而釋迦牟尼的教義則在部派佛教時代,被各部 派作過系統化的整理。雖然這一階段(原始與部派佛教)的理論依據(經 藏),與後期的大乘、祕密乘截然不同,但卻是後期佛教的基礎,也是一 切佛教的核心。因此,本文僅對此一時期的解脫觀稍作整理,並非全無意 義。 二、解脫境界的體現者──阿羅漢 早期佛教是以阿羅漢為修行極果的。 「阿羅漢」 (arhat) 一詞的語 義有三:其一是「應供」,意謂阿羅漢是修行成就的清淨聖者;是凡夫供 養布施的福田,因此應該接受供養。其二是「殺賊」,意謂阿羅漢之三毒 (貪、嗔、痴)已徹底斷盡,由五蘊所生起的苦已經止息,內心中所有「 煩惱賊」(即內心中之染污成分)已被殺盡。其三是「無生」,這就是原 始經典中所常見的「不受 後有」。意謂阿羅漢已經不會在輪迴圈中流 轉生死。在此生命終之後,會進入無餘依涅槃境界,而不是再投胎為人、 天、畜等六道眾生。 此中,第一項「應供」象徵阿羅漢在生前所具有的宗教地位。在佛陀 之世,阿羅漢與佛陀一樣被佛教徒尊崇,在佛陀逝世之後,阿羅漢在部派 教團中的宗教倫理地位更是至高無上。其次,「殺賊」一義表顯的是阿羅 漢的內證境界。在內心的煩惱賊被殺除淨盡之後,阿羅漢是一個恆處在內 心清淨、寂靜狀態的生存者。他的內心不會被外在環境所擾亂(即古人所 謂的「八風吹不動」);他的心境恆處在「正念正智」的基礎上。至於「 無生」,則意指阿羅漢在逝世之後的歸趨,這也是佛教徒的終極宗教理想 ──無餘依涅槃。 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教團,是以出家僧人為主的修行團體;因此,證 得阿羅漢果的人都是出家眾。雖然在原始經典(北傳《阿含經》或南傳《 尼柯耶》)之中,並沒有明文規定唯有出家人始能證得阿羅漢果,但是到 部派佛教之時,則大多主張聲聞四果的前三果(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 )。其證得者可以是在家眾,但是在證得阿羅漢時,則必須立即出家或入 般涅槃 ( 註 2)。 不過也有一派的看法與此不同, 此即南傳《論事》 (Kathavatthu) 所引述的北道派 (Uttarapathaka)。該派明言在家眾是可 以證得阿羅漢果的。關於這一點,日本學者藤田宏達曾有專論。他在論中 頗贊成北道派的主張。( 註 3) 證得阿羅漢果,則內心之貪嗔痴三毒已除,且完全沒有我執,這樣的 人如果還過著夫妻家庭生活,即使依據佛教教義不是完全不可能,至少也 是相當困難的。如果勉強與家人同住,這種情形就如同他的家人在家中, 與一位沒有世俗情欲的修行者同住一樣。因此,除非當時他的家人必須仰 仗於他(如病、殘等 ),否則這種同住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三、阿羅漢在性格上的特質 阿羅漢是徹悟無我、解脫三毒束縛的修行成就者。這樣的佛教聖者, 在性格上與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大不相同的。他是以佛教的如實知見 、正智正念來行事待人的。他沒有僵化的成見及固定的意識形態,也不會 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待人又全無貪欲,內心是自在、自足的、不憂不怖的 。就原始與部派佛教的角度來看,這是圓滿生命境界的呈現。 《中阿含經》第 123 經 ( 註 4) 記載富家子二十億耳在證得阿羅漢 果之後,曾向世尊敘述他的悟境。他說證得阿羅漢果的人喜好的六種情境 是:無欲、遠離(利養)、無諍、愛盡、受盡、與心不移動(不忘失正念 )。 綜合各種對阿羅漢性格的描述,可以看出這種聖者是一個自足自在、 無所求、對生命問題有十足把握的佛教成就者。但是,這種聖者在人類社 會中,其 行事風格自有準繩,不盲從世俗潮流。由於他們不會有激情、 不會被煽動、沒有物欲與情欲;因此,他們與人類這種以我執、情欲為核 心的文明發展潮流是不同調的,而且也強調捨離。又加上他們的性格之中 缺乏「熱情參與社會」的質素,因此,要使他們主動參與社會,或對社會 產生較大的良性影響力,就必須有適當的外緣;否則,對這些具有寂滅、 出離心、與世無爭、常樂獨住等特徵的聖者而言,「積極入世」並不一定 是必要的。這大概是後來大乘佛教直斥之為「自利不利他」,而希望他們 「迴小向大」的原因吧! 四、阿羅漢在人類社會中的角色功能──附論獨覺 如上所述,阿羅漢的性格具有自足自在、捨離物欲世界、常樂獨住的 特質,缺乏積極入世的熱情。但是,這只是就性格偏尚來說的,並不是說 阿羅漢全然不關心世事。至少,比起另一種修行有得的成就者──辟支佛 (獨覺、緣覺)而言,阿羅漢的淑世熱情還是要濃一些的。 首先,阿羅漢至少可向社會提出他們的解脫經驗。在社會分工的舞台 上,可扮演解脫教導者的角色。又因為他們在世俗道德上的純潔無瑕,對 世道人心的善良影響力也有一定的份量。因此,即使他們的專長僅僅是修 行經驗的傳授,但是處在多元開放的社會裡,這種經 驗當然也有一定的 價值。 在《大毘婆沙論》 ( 註 5) 裡曾經提出「無諍行」的概念。 論中敘 述有一類阿羅漢為了不願意帶給世人任何麻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別 注意五種行持。這五種行持是指規範自己的語默動靜及乞食等方式,使其 儘量不去干擾世人。譬如:在向世人乞食時,「假使一切有情因見我故起 煩惱者, 我即往一無有情處斷食而死,終不令他因我起結。 」 ( 註 6) 論中又說這種阿羅漢「不忍有情造惡招苦,為拔彼故,恆作是念:我 無始來與諸有情互起纏縛,輪迴五趣,受諸劇苦。我幸得免,復應救彼。 」 ( 註 7) 這一類阿羅漢有這種救拔世人出離的明確想法,與大乘佛教「上求下 化」的理念已經頗為接近,無怪乎《大毘婆沙論》要說這種阿羅漢「先是 菩薩種姓」了。 阿羅漢住世弘法的事蹟,除了佛陀之世的諸大弟子之外,在佛陀逝世 八百年後的師子國(斯里蘭卡),也有「十六羅漢奉佛付囑而在各地住持 正法」的傳說 ( 註 8)。由此可見,「阿羅漢是社會上的弘法師,或解脫 經驗的傳授者」這種看法,是原始及小乘佛教的共識。阿羅漢在社會上是 有一定的角色功能的。 然而,儘管阿羅漢多少有其社會服務功能,但是整體看來,阿羅漢之 欠缺積極入世的情懷,仍然是無法掩飾的事實。依《大毘婆沙論》卷六十 (下引括弧內文,出自《成唯識論》卷三)所載,有五種因緣可能導致羅 漢退法。此即(一)多營事業(好作務);(二)樂諸戲論(好讀誦); (三)好和鬥諍(好裁決時論);(四)喜涉長途(好遠行);(五)身 恆多病(長病)。 這五種因緣可能導致羅漢境界退失,對於一心求證了生脫死的這些聲 聞聖者而言,當然必須力求避免。但是,如想積極入世,則其中前四者又 往往不能或免。這種矛盾狀況,當也是導致羅漢(或想追求羅漢果位的人 )無法積極入世的原因吧! 除了阿羅漢之外, 在佛典裡也常會提到另一種解脫者──獨覺 (pratyeka- buddha 緣覺、辟支佛) ( 註 9)。這種解脫者的特色是他們 生性喜歡獨處,不樂喧嘩。不唯不喜歡跟隨他人學法,而且也不願為他人 說法。由於他們具有比常人卓越的天資,因此,只依靠自修也終能證入涅 槃境界。這是一種自恃資質優越、喜愛獨居的隱士型修行者。依佛典所載 ,他們的天分都比一般聲聞要高,是屬於利根睿智型的修行人。這一類人 有逃世傾向,對社會的關懷程度比阿羅漢更低。但是,如果從美學的角度 來衡量,這種人所顯現的是一種孤高的生命情調,猶如與人無涉的天際孤 星。因此,如能將他們看做人類史上的「生命的藝術」,也未嘗不可以豁 人神智。 「獨覺」這種解脫者的提出,顯示出佛教教義的獨特包容度。佛教以 為,開悟證果不是佛教徒的專利,只要行之得法,即使像獨覺這種不皈依 三寶、不從佛學的修行者,照樣也可以證得解脫境界。這樣的宗教態度, 在其他世界各大宗教之中即使不能說全然未見,至少也是極為罕有。因此 ,「獨覺」這種位格,不祇表顯出宗教信仰的某些實態,同時也使人看到 佛教的另一種宗教特質。 五、無餘依涅槃 阿羅漢的解脫境界可分為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二種。有餘依涅槃 是指尚有肉體、壽命猶存的涅槃,無餘依涅槃是指死後的涅槃。 生前的涅槃境界是三毒永斷、我執全除、蘊苦永息的境界,比較容易 理解。但是死後的無餘依涅槃到底是什麼境界,則不易把握。 依據說一切有部的核心論典《發智論》所說,無餘依涅槃的境界是「 阿羅漢諸漏永盡,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依五根身、心不復轉, 無餘依故,諸結永盡,名無餘依涅槃界。」 ( 註 10) 論文中的「諸漏永盡」「諸結永盡」是指脫離一切束縛的解脫狀態。 「壽命已滅、大種造色相續已斷」指在人間之生命已經結束,死後的肉身 已無作用。「依五根身心不復轉」謂原來依據五根所產生的生命活動全部 停止。《大毘婆沙論》卷卅二解釋此中的「無餘依」更提出沒有「煩惱依 、生身依、染污依、不染污依」的說法 ( 註 11), 意謂生命現象的所有 存在依據完全消除無餘。因此,才是「諸結永盡」的境界。 這種身心狀態全部消失的境界,就是中印大乘佛教界所說的「灰身滅 智」。印度金剛仙所撰的《金剛仙論》,謂「小乘人斷三界煩惱,盡分段 生死。灰身滅智入無餘涅槃,善惡因果一切俱捨。」 ( 註 12) 中國天台 大師智顗在《維摩經玄疏》中也說:「若入無餘解脫,灰身滅智,猶如虛 空,無所施為。」 ( 註 13) 這樣的境界,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種「絕對的死亡」與「絕對的空 無」。由於流轉生死、輪迴六道原是一種雜染的、痛苦的生存狀態,因此 ,無餘依涅槃就可被解釋為是這種劣質生存狀態的徹底滅絕。這種滅絕是 對生命的連根拔起;於是,佛教的解脫之道就可能被詮釋為趨向「絕對死 亡」之道。 事實上, 像這樣的結論是古今都有人主張過的。 佛陀的弟子焰摩迦 (Yamaka) 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看法外,現代學者如:De La Vallee Pousin 所撰的《 The Way of Nirvana 》書中,也曾認為無餘涅槃就是徹底的虛 無。 焰摩迦的故事收在《雜阿含經》卷五 ( 註 14)。 經文記載焰摩迦公 開宣稱「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而引起其他僧眾的責難, 最後請舍利弗前往開導,才使焰摩迦收回原來的成見。 從這一段故事,我們大體可以掌握到有關無餘依涅槃的下列信息: (1) 在佛陀之世,雖然佛陀對無餘依涅槃境界未作正面的描述,但是 絕大部份的弟子仍然相信那種境界不是絕對的空無。因為上述經文中,大 眾對焰摩迦的「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的主張,即認為是「惡邪見」 ;經文在作客觀陳述時,也說「焰摩迦起惡邪見」。而佛陀門下弟子以「 智慧第一」著稱的舍利弗,也認為焰摩迦的說法是錯誤的。 (2) 經過舍利弗的開導之後,焰摩迦終於瞭解原先成見的謬誤。但是 關於漏盡阿羅漢的境界問題,也只陳述他們的五蘊無常、苦。而「苦者寂 靜、清涼、永沒」云云。對於身壞命終之後的境界還是未作正面的描述。 因此,從這部經的內容還是無法清晰地瞭解無餘依涅槃的境界。在《 雜阿含經》卷卅八 ( 註 15) 裡,也記載一段入無餘依涅槃的故事。內容 敘述阿羅漢陀驃摩羅子 (Dabba Mallaputra) 向佛陀請示可否在佛前入般 涅槃。得到佛陀答應之後,他立即進入三昧,以禪定力自焚其身而取無餘 依涅槃。經文在形容他的無餘依涅槃境界時云:「譬如空中燃燈,油炷俱 盡。陀驃摩羅子空中涅槃,身心俱盡,亦復如是。」文中並且記載佛陀為 這件事說出一偈: 「譬如燒鐵丸,其焰洞熾然。 熱勢漸息滅,莫知其所歸。 如是等解脫,度煩惱淤泥。 諸流永已斷,莫知其所之。 逮得不動跡,入無餘涅槃。」 這故事是個相當震撼世人的宗教信仰事例。因為佛陀答應阿羅漢弟子 在他面前結束生命。這件事至少顯示出一種佛教的生命價值觀,即佛教雖 然反對一般未臻解脫境界的凡夫自殺,但是,已證阿羅漢果的聖弟子則有 提前結束生命的資格。可見在佛陀心目中,阿羅漢的自殺,提前使自己「 身心俱盡,入無餘涅槃」,與留在世間等待自然死亡,這二種結束現世生 命的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 遺憾的是,在描述這個故事的經文中,對於無餘涅槃的境界,佛陀也 沒有正面的描述。無怪乎後代印度的經量部,也明言無餘依涅槃沒有實體 ( 註 16) 。現代俄羅斯學者 T Stcherbatsky 在他的《佛教的涅槃概念 》(中譯本《大乘佛學》)書中,在評析諸家的涅槃論之後,對分別論者 所說曾有下列詮釋: 「涅槃的狀態, 依據分別論者 (Vaibhasikas) 的想像,有某幾點極 類似現代科學所假想的這麼一種宇宙狀況──當所有的能量耗盡之後, 它 仍然存在。因為能量( alharma-svabhava 法之自性,法性)是永恆的, 但它已不起作用。」 ( 註 17) 這樣的詮釋是否正確?我們無法判斷。但是,用能量來說明涅槃的狀 態,是相當有創意的詮釋。它為現代的研究者開闢了一片寬廣的思考空間 。如果佛教哲學界能與物理學、生物學界攜手作整合性的研究,也許能為 佛教的涅槃理論作出較合情理的解釋,亦未可知。 六、小乘佛教解脫觀的反動──大乘解脫觀 大乘佛教是釋迦牟尼逝世數百年後,印度的新興佛教,也是在部派佛 教發展穩固之後出現的佛教新風潮。大乘經典的出現大約在西元前後開始 ,陸續地出現在印度的佛教界。這類經典雖然也承認原始經典為佛說,但 是對小乘部派佛教的修行理想、修持方式、義理體系、宗教精神及戒律等 方面,則明顯地以為有所不足,而多所改革。在解脫觀方面也是如此。粗 略地看,大乘的解脫觀略如下列: (一)小乘佛教認為證得阿羅漢始能徹底獲得解脫,大乘佛教則認為 阿羅漢並不是究竟境界,而主張成佛才是究竟解脫的終極目標。《法華經 》卷三〈化城喻品〉即以小乘的阿羅漢果為僅供暫時休息的「化城」(變 化出來的城邑),而不是真正解脫的終站。《大般涅槃經》卷十一〈現病 品〉也敘述阿羅漢必須經過二萬劫才能成佛。大乘佛教所提出的「迴小向 大」或「五果(聲聞四果與辟支佛)迴心」的說法,都是在「阿羅漢的境 界是不究竟的」這一理論基礎下,所形成的。 在原始佛教的經典裡,常載有如來十號 ( 註 18)。 在這十號之中, 雖然也有「阿羅漢」(應供)一號;但是其他九號卻不是一般阿羅漢所能 擁有的。像「正遍知」一號就明顯地區分出佛陀的圓滿悟境遠非聲聞菩提 ( Sravaka- bodhi) 與辟支菩提 (pratyeka-bodhi) 所能企及。可見在原 始佛教時代,佛與阿羅漢就有明顯的區別。大乘佛教即站在「發揚原始佛 陀精神」之立場,來批判部派佛教的。 (二)大乘佛教主張成佛之後有法、報、化三身。其中的報身,就是 自己受用內證法門之法樂的佛果。而佛身所居止之處即為佛土(如:天台 宗所說的常寂光土、淨土宗所說的西方淨土,以及三論宗所說的諸佛獨居 土)。 (三)抵達大乘解脫境界的聖者,在境界上是「常、樂、我、淨」的 ,這種積極性特質與阿羅漢之消極性的灰身滅智,恰成對比。此外,大乘 強調的「無住處涅槃」也與阿羅漢的「無餘依涅槃」顯然異趣。無住處涅 槃是在成佛之後仍然「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是用而常寂」的解脫境 界。這種境界顯然是無餘依涅槃的進一步發展。 (四)在修持過程中,部派佛教強調捨離現世之此岸,以趨涅槃之彼 岸,有濃厚的出離心態。大乘則不然,由於大乘修行者體驗到生死流轉與 涅槃解脫二者的本性都是空寂的,具有這種「空性平等」的「空勝解」, 故倡立「生死 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之境界,因此能夠安住在「不厭生 死煩惱、不欣涅槃解脫」的無住涅槃之中,並隨眾生之機感 而應化說法 。就這一點而言,大乘解脫者是入世的,不捨離眾生的。 (五)小乘的解脫階次有四階位,即四果。大乘則有十地。關於四果 與十地的異同問題,頗為複雜,茲不詳論。不過,單就境界的淺深而言, 古德曾將二者作過擬配。《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云: 「菩薩有四種果,一者入初地時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二者於第八 地中而得授記,是斯陀含果。三者於第十地中而得受職,是阿那含果。四 者佛地,是阿羅漢果。前三是學果,第四是無學果。」 ( 註 19) 這是就修證階次所作的比較,並不是指菩薩之初、八十地及佛地,即 百分之百全等於聲聞四果;因為二者所修所證的內容並不相同。要進入大 乘之初地階位是相當不易的,遠比小乘要證得初果艱難甚多。隋代天台宗 的智者大師臨終所有的「圓教五品位」,即與初地尚有一段甚長距離。以 智者的資質而言,他絕不能算是一個劣根怠惰的修行者,但是透過他的畢 生修持,卻僅得此等果位,可見大乘菩薩道的修持方向(眾生無邊誓願度 )與內容,絕非如聲聞乘之單純。 (六)大乘經論中常對阿羅漢作「迴小向大」的呼籲。《瑜伽師地論 》(卷八十)即曾為阿羅漢如何住世修習佛 道提出具體的方法;謂有一 類迴向菩提之阿羅漢能修增壽行,可依神足力留下根身以修證無上正等正 覺。同時也可另作化身,在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 槃。而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並 接受諸佛菩薩的教導,以修習菩提資糧。( 註 20) 綜上所述,可知大乘佛教的解脫理論與實踐,與小乘是截然異趣的。 大乘法門可以說是小乘佛教思想的大幅度發展。關於阿羅漢無餘依涅槃的 「不知伊於胡底」,以及有餘依涅槃之未能較積極地入世,這兩項容易啟 人疑竇的問題,都在大乘佛教的涅槃論中,得到較能令人滿意的解答。就 現代人的角度來衡量,無疑的,大乘佛教的解脫境界是比較圓滿的,阿羅 漢的無餘依涅槃是甚難索解的。印度佛教終於步入大乘佛教的境地,應該 是佛教史發展中有跡可尋的脈絡,是有正面意義的。 附註 註 1:本文副題中所謂的「早期印度佛教」,是指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而 言。這兩個時期的經藏與律藏都大體一致,教團生活方式也沒有較 大的差異。可以合併看待。這也是印順法師將它們合稱為「佛法時 代」,而與「大乘佛法」與「祕密大乘佛法」相區別的原因。因為 「大乘佛法」與「祕密大乘佛法」二時代,都各自擁有不同於早期 佛教的經典。 註 2:見《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大正》 27 . 241a。 此外,《南 傳大藏經》 59 冊《彌蘭王問經》也有類似記載。 註 3:藤田宏達著《在家阿羅漢論》(收在《結城教授頌壽紀念佛教思想 史論集》)。 拙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6 冊 3154 頁收有依觀 節譯。 註 4:《大正藏》 1 . 612a。 註 5:《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九,《大正藏》 27.898-899。 註 6:《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九,《大正藏》 27.898。 註 7:同註 5。 註 8:參見《法住記》,《大正藏》49 . 12-14。 註 9:有關獨覺的記載,可參閱《俱舍論》卷十二,《瑜伽師地論》卷卅 四,《大毘婆沙論》卷一八○,及《辟支佛因緣論》等書。 註 10:《發智論》卷二,《大正藏》 26 . 923b。 註 11:《大毘婆沙論》卷 32,《大正藏》27.168a。 註 12:《金剛仙論》卷九,《大正藏》 25.864c。 註 13: 《維摩經玄疏》卷五(上),《大正藏》 38.551b。 註 14:《大正藏》 2.30c。 註 15:《大正藏》 2.280b。 註 16:參見《俱舍論》卷六, 《大正藏》29.34a; T Stcherbatsky 《 The Buddhist Conception of Nirvana 》第九章(立人譯《 大乘佛學》 70-71 頁,1994 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註 17:T Staherbatsky 著, 立人譯《大乘佛學》 67 頁,出版時、地 ,參見註 16。 註 18:如來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註 19:《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大正藏》 31.650a。 註 20:《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大正藏》 30.749a。
用 心 耕 耘 文/呂姝貞 今年元旦,我到台灣師大,參加「 1997 第一屆全國讀書會博覽會」 ,頓時大開眼界,得知台灣北部讀書會領導人培訓課程的熱絡,內心一直 期盼有朝一日,「讀書會領導人培訓」課程,能夠移師南部辦理。 今年的九月上旬,期待已久的讀書會種子培訓,終於在南臺灣有了消 息,這是一件令人非常高興的事。由文建會主辦,高師大成教所承辦的「 南部地區讀書會種子人才培訓計畫」(分三階段,為期八個月),是一個 頗具規模的培訓計畫。看了計畫內容,內心雀躍不已,同時也希望有更多 人能夠參與這樣一個培訓活動,帶動更多的地方學習團體。 九月下旬,高師大成教所來函,希望筆者檢具合約書、保證金等,於 十月五日參加研習活動。當時的心情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歡喜的是有 機會充實技巧;擔憂的是恐將分身乏術,因為每星期要前往高師大上課兩 次,來往奔波耗時費力。但是又想到這是自己目前非常需要,也是在南部 非常難得的機會,還是勇於接受吧! 十月五日,計畫主持人何青蓉副教授於始業式中,將整個培訓內容做 了簡介,並告知外縣市的學員,於研習期間,將獲得自強號車資的補助。 聽到這樣的消息,讓我內心更加的感動;想想自己不但有公費學習的機會 ;實習期間辦理讀書會還有場地、講義補助,甚至連交通費,辦理單位也 都為我們設想周到了。對於主、承辦單位的這份用心,內心實在太感動了。 始業式之後,由何老師介紹「讀書會的意義與發展」,讓我了解到變 遷社會中,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以及領導人必須設計不同的活動,來滿足 成員的需求,增進學習的成效。 王介言老師講授「讀書會的團體動力與領導技巧」,讓我從中學習到 團體動力的效用,以及領導者要記得創造舞臺給成員發揮潛能;成員的成 功,才是領導人的成功。 王德明老師介紹了「閱讀材料的選擇與組織」,讓我從中得到許多不 同材料的選擇資訊。藉由選擇適合成員閱讀的材料,讓讀書成為每一個人 的好習慣。 范方凌老師講解「書報小品導讀技巧」,讓我了解到以書為師的樂趣 ,並由閱讀經典作品,培養思辨能力,充實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而關懷社 區文化、生態環境,善待每一個生命。 吳淑惠老師講授「電影名著的介紹與欣賞」,讓我對電影文學的認知 與鏡頭表現的掌握,有進一步的了解,並且得知不要輕易忽視每一個畫面 、每一個鏡頭所表現的重要內涵。 張金玉老師介紹「藝術欣賞技巧」,讓我了解到藝術的生活化,對藝 術不再有所畏懼。 林美琴老師的「讀書會活動設計與行銷」,讓我對讀書會的設計與行 銷的活動,有實質上的幫助。 洪田浚老師的「大自然解讀技巧」,引導觀察自然,傾聽自然的生命 故事,進而向大自然學習;以觀察、思考,體驗自然的美與寧靜,分享自 然生命的喜悅。 黃文棟老師的「學習資源與輔助教材教具的利用」,讓我更增強信心 ,不再膽怯,學習利用資源,來幫助讀書會成長。黃老師並且勉勵讀書會 的人要勇於接受挑戰,以共同讀書,思考盲點,來一起成長。並透過生活 體驗,來共同分享,進而內化於行為中。 在這第一階段的研習課程即將結束之前,個人從研習課程及觀摩活動 中,獲得了許多新的啟發,例如:整個社會是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的,在 我們不斷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也別忘了帶領別人一同成長,鼓勵別人創 造更好的作品。 另外,許多朋友的幫助與提攜,也是自己這些日子來的收穫,如:王 瓊櫻同學自願載我們遠地的學員往返於車站;何教授、娟妃、明華、介言 、蕙瑤等經驗豐富的輔導、工作人員,是我們最得力的後援系統;還有和 我一起學習的所有夥伴們,讓我增廣見聞,獲得更多的成長。這些情誼, 都是令我永難忘懷的。 最後,還要感謝所有成就此項計畫的人員,身為讀書會的種子,我將 效法菩薩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本著「忘己為人」、 「盡其在我」、「任重致遠」的精神,用心耕耘,讓讀書會生根、茁壯, 推廣讀書會參與風氣,落實社區成人教育工作,提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實現終身學習社會之理想;進而解決自身與社區問題,創造祥和的社區, 以提昇國家的文化。 胡適先生的名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參加種子培訓之後, 讓自己更能用心的感受生命、珍惜生命裡的每一分鐘。讀書會是一個成長 的有機體,在感性與知性的交融中,把握每一個成長的機會,與書接近, 讓閱讀與生活相結合,將書中的經驗,應用於生活、環境中。(附註:本 文忝獲研習心得徵文首獎,衷心感謝各位老師的指導。)
──迎接學習社會的來臨
火鶴 花語:熱情、有生氣、高傲而瀟灑、永遠有希望 (送禮以三、六、九枝為宜;因有三三不盡、六六無窮、長長久久 之意。) 花材:火鶴、百日草、姬百合、斑太藺、白木、玉羊齒。 花型:不等邊三角型 插序: 1. 以白木為中心線,高約花器二倍,成三角之一點。 2. 斑太藺折成不規則三角型狀,為三角之另一點 。 3. 火鶴不規則的曲度成另一點,長度比例約為 3:2:1。 4. 焦點以黃色姬百合處理之,大約白木 1/4 長。 5. 中心點旁以百日草填補空間,看來更細緻。 6. 最後再以玉羊齒綠意點綴其間,使作品更有生氣、自然。
封底§花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