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專題報導﹛第 16 期〔86('97).04.01〕﹜


  • 「太虛大師與近代佛教」座談會側記。
  • 青年的宣教師──文殊菩薩。

    「太虛大師與近代佛教」座談會側記

                            文/謝杏熏

         太虛大師圓寂半世紀 慧日盛會四眾同讚習

        印老蒞臨勉勵申敬意 本佛正見契機承師志 由慧日講堂與佛青文教基金會主辦,妙林雜誌社協辦之「太虛大師圓 寂五十周年學術座談會──太虛大師與近代佛教」,三月九日下午二時, 於台北慧日講堂隆重召開。

    座談會原定由聖嚴法師擔任主持人一職,因時值法鼓山舉辦社會精英 禪修營,不克分身,遂委由慧日講堂住持如虛長老代為宣讀書面文稿。文 中,聖嚴法師述及虛大師的思想大要,以及對現代中國佛教的貢獻與影響 ,使與會人士對一代大師的思想有一概略性的認識。接著,由傳道、宏印 法師與楊惠南教授,分別以〈太虛大師對僧伽教育的貢獻〉,〈太虛大師 佛教三大改革的現代意義〉及〈太虛大師對近代中國佛教的啟發〉為題, 各發表了三十分鐘的引言講演。

    ▲印順導師致詞(圖略)

      此次盛會最難得,也最令與會人士振奮的,莫過於印順導師的慈駕蒞 會。始終以虛大師學生自居的印公老人,不管在其著述,或者在當日的致 詞中,都流露出對師恩的念念難忘。印公老人在致詞中說:自其出家以來 ,蒙虛大師德蔭,才得以在學團中安靜的進修、治學。今日我們緬懷虛大 師,應效法虛大師的菩薩精神,不離佛法正見與時代意識,去從事自行、 化他的一切事業,才不致使佛法變了質。從老人的言教,與不惜抱著孱弱 之軀蒞會,並堅持到座談會結束方始離去的身教之中,後生小子們真是上 了尊師重道最深刻的一課!

    ▲傳道法師演講(圖略)

     虛大師對近代佛教的貢獻,誠如聖嚴法師文中所述:「提起近代的中 國佛教,有貢獻的僧俗大德當然很多,若從思想史、教團史、僧教育史, 乃至宗教史及社會史的角度來探討,貢獻最多的人,就必須首推太虛大師 」。  

      對於印順導師所編纂的《太虛大師全集》與《太虛大師年譜》,學者 專家評介其具三大特色: 

      一、取材周全。  二、富批評精神。  三、對虛大師勾勒出「活生生人物」的推崇,而非偶像崇拜。  

      治學、修持謹嚴的印順導師,在其編著中,也嘗肅然起敬地讚歎:「 虛大師為近代佛教唯一大師」。關於這一點,宏印法師與楊惠南教授不約 而同地在其演說中引述。正因為虛大師不同於印光、虛雲、弘一三位高僧 的保守傳統、偏重自修,或專弘一宗一派;而關懷攸關整體佛教、民族的 存亡,更突顯其全面貢獻,虛大師被肯定為「近代佛教唯一大師」,誠是 實至名歸。比較上來說,虛大師走的路線是開創性與改革性的,他不但具 現代觀與世界觀,更將佛教的發展與民族前途、時代脈動緊密地結合在一 起。他不但企圖在教理、教制與教產三方面作一番革命,更期望將佛教從 傳統與保守,重死與重鬼的奄奄然無生氣中,另創現代化、世界化的新契 機。偉哉!虛大師!

    如虛長老說:虛大師對現代中國佛教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也就是全方 位的貢獻,影響是深遠的。此次座談會的意義,如道師父所言,除了「彰 顯 虛大師對佛教的影響與貢獻」之外;「更應效法 虛大師的今菩薩行 ,提升僧伽教育,建設現代化的佛教,以淨化身心為職責」。尤應秉承印 公導師所慈示的:不離佛法正見,不悖時代意識,如此的弘傳佛法,才真 能適應現代而薪傳不絕,也才不辜負在此紀念虛大師圓寂五十周年之深意。

    積極勇健的文殊菩薩

                            文/善住

    ▲日本京都磋峨野天龍寺附近小寺的文殊菩薩像(圖略)

     文殊師利,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又作曼殊室利,略稱文殊、濡 首,意譯為妙德、妙吉祥,一般稱為文殊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或曼殊 室利童子等。是大乘佛教中以智慧著稱的菩薩,與普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 佛的兩大脅侍。

    其形像種類頗多,而以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花,以獅子為座騎的 形像,最為常見。   

     《放缽經》載︰「佛語諸菩薩阿羅漢言……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眾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本是我師 。前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 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所以,文殊菩薩銳利的 智慧,不只是四大菩薩中「大智」的象徵,更是諸佛成道之母。 

    雄健剛毅的文殊菩薩騎著青獅,勇猛無畏,能摧伏一切怨敵;手裡拿 著犀利的寶劍,能剷除自他的煩惱,並負起宣揚教化的責任。是一位擅長 宣講而智慧淵深的青年思想家,也是一位體魄宏偉、身相嚴淨、音聲巧妙 、容光煥發、生力橫溢、威力自在,廣修一切善根的青年。  

    文殊菩薩具有信念與理智和合的大智,攝導萬行,而由萬行的修集, 使智慧更明淨。與願宏行健、負責執行艱巨利他工作的普賢菩薩,共同協 助佛法的宏傳。 

    ◎文殊菩薩與青年  

     學佛的青年要以緣起性空的正見,配合著大行的宏願,才是學佛青年 的正確人生觀。精進不已,為佛教青年的真精神。文殊菩薩為大乘佛教的 普賢行而努力,以童年的真誠、純潔、慈和,以及不惜一切為真理而追求 ,因而被稱美為永久的童年。

     文殊菩薩本著「大悲」、「大願」的精神,以「智慧」、「方便」攝 化眾生。不但不為天宮的欲樂所迷惑,也不為地獄的苦痛所擾亂,具有「 勇往直前」、「無往不化」、「不可沮壞」的雄健。  

     文殊菩薩以正見為導,重於啟迪正見、勸發菩提心,並為眾生做無盡 期的教化。如:文殊菩薩把當時印度青年獨善隱遁,急求解脫的消極觀念 ,轉為積極入世的剛健精神;因而告訴祇園的青年們:「解脫生死是不錯 的,但不能專為自己的生死打算而厭倦一切。把你們的心,移到利益眾生 上去吧!」(註 1 )所以, 見聞佛法,修學六波羅蜜,都要為利益眾生 而學不饜足。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文殊菩薩啟迪善財童子的參訪,並勉勵善 財童子:「求見善知識,是走上普賢行的不二門。善知識的教誨要切實去 行。此外,要從善知識的學力、德力、實行中,發見他的偉大,去尊敬修 學,切不可吹求師友的過失。 ……這是參訪的第一義。」(註 2 )

    ◎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台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薩在中國示現的道場。 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山勢雄偉,並以五峰聳立,峰頂平緩如台而得名 。又因山中氣候清涼宜人,又名清涼山。  

     山中寺剎雲集,殿宇相望。顯通寺是此山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名寺, 寺中的無量殿內有高八層的華嚴經字塔,係中國無樑建築物中的傑作。

    《清涼山志》中,也有文殊菩薩在此山應化的相關記載。歷代來山巡 禮、參學、建寺、弘法者,也絡繹不絕。

    ◎相關經典 

     與文殊菩薩有關的經典頗多,因篇幅所限,無法一一介紹,讀者可參 閱 印順導師著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二章第一節,即可 知其梗概。今擇部份略述如下:

    一、文殊師利問經    

    二卷。梁‧僧伽婆羅所翻譯。或稱《文殊問經》。起自〈序品〉,終 於〈囑累品〉,共十七品。內容敘述大乘菩薩戒律、悉曇五十字,及小乘 二十部之分派情形。屬大乘律藏,更是後代研究部派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二、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一卷。西晉‧聶道真所翻譯。內容敘述佛在舍衛國祇園時,對跋陀婆 羅開示文殊師利變現功德、攝化自在的事蹟。又謂:若有眾生聞文殊師利 名,禮拜供養,生生世世為文殊威神所加護。又說若有人欲供養修福業者 ,文殊即化身作貧窮、孤獨、苦惱眾生,至行者前。若念文殊師利者,當 行慈心,即得見文殊師利菩薩。

    三、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經

     為佛對文殊師利童子,就佈施等六度行及空觀,乃至分衛等說十事。

    四、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中,論及文殊菩薩的有:

    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一卷。與《普門品經》同本。佛說色、聲 、香、味、觸、人、天、善、惡等法,了知其性空,本自無生起,皆悉寂 靜,是名諸三昧普入不思議法門。

    第十五〈文殊師利授記會〉,三卷,唐‧實叉難陀譯,與《文殊師利 佛土嚴淨經》同本。佛說文殊師利於往昔雷音佛所初發菩提心,過微塵數 劫行菩薩道,名為普見佛,剎土功德莊嚴,非極樂世界所能比量。

    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一卷,與《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同本。文殊演說諸佛於眾生煩惱中,修得不可思議甚深境界。 

      第四十六〈文殊師利說般若會〉,一卷半,蕭梁‧曼陀羅仙譯。文殊 師利菩薩說般若波羅蜜及一行三昧法。

    ◎文殊信仰及法門

     我國自東晉以來,信仰文殊菩薩之風漸漸興盛。據《貞元新定釋教目 錄》卷十六載:唐‧大曆四年( 769 ),依不空三藏之奏請, 勒令於天 下佛寺食堂中,除賓頭盧尊者像外,別置文殊菩薩像以為上座。由此,更 可見其風氣之盛況。文殊信仰以五台山為中心,並傳播遍及西藏、蒙古、 日本等地。 

    大乘經的文殊法門,是屬於阿門淨土系的,也是重第一義諦、重不退 轉的法門。此法門以闡揚性空的道理為主;以所體悟的勝義、法界、解脫 ,依眾生現前的身心活動,次第的引導眾生趣入。 

     文殊菩薩經常使用反詰、否定、突兀的語言或行動,來警醒眾生,促 使眾生反觀自己;因此,曾經以「仗劍迫佛」的權宜示現,來曉喻疑悔不 安、無法悟入深法的行者。中國禪宗的宗風,與文殊法門也有頗多符合之 處。古代三論宗的傳承,也仰推文殊菩薩為遠祖。

    相傳農曆四月初四為文殊菩薩的聖誕,在緬懷菩薩之聖德時,我們應 效法其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以正見攝導萬行,讓正法永留人間。

    註釋:

    1. 《青年的佛教》,頁 17。 2. 《青年的佛教》,頁 25-26。

    參考資料

    1.《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2.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二章、 《青年的佛教》 、《華雨香雲》。 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文殊菩薩〉等條目。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