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雲集導讀﹛第 51 期〔89('00).03.01〕﹜


妙雲集導讀 (二)《妙雲集》教學的目標/昭慧法師主講,繼初法師記錄
(三)《妙雲集》的教學目次/昭慧法師主講,禪律法師記錄


妙雲集導讀


《妙雲集》教學的目標

■主講:昭慧法師 ■記錄:繼初法師 ◎妙雲集導讀(二)79年9月24日下午3時講於福嚴佛學院 壹、前言 除了啟發性的教學理想,其次談談具體的教學目標。開《妙雲集》的 課程,當然是因為覺得:《妙雲集》是很值得作為教學科目的,是很可以 給我們帶來受用的。我個人就從《妙雲集》的研讀中,獲得很多受用。《 妙雲集》包羅的層面很廣,內容非常豐富,探討的問題非常深刻。我一向 覺得:《妙雲集》應該納入佛學院、佛學系、佛學研究所的學科之中。 現在一些佛研所學生,質素不差,佛研所中訓練的是現代的佛教學術 研究方法,方法是懂了,但在大量時間攻讀語文的情形之下,佛學本門的 知識,吸收的時間很少,所以有時候他們的佛學程度,反而沒辦法與佛學 院的學生相比。 另一方面,他們即便是開大經大論的課程,可是不像各位讀過《妙雲 集》,對佛法有個完整的觀念,所以往往只能夠成為一經或一論的譯註專 家,對整體佛法的了解依然不夠。於是,這部經、論在佛法中的定位如何 ,或他所研究的主題在佛法中的定位是什麼,他們有時候是並不清晰的。 他們當然可以透過索引或其他工具書,寫出四平八穩的論文,但往往 資料堆砌得雖多,卻很難發揮見地,而且形諸語言或文章,有很高的出錯 機率,因為那種學問是很浮面而不夠紮實的。有時雖然發揮一點他對佛法 的見地,但由於對佛法的整體認識不夠,常會發生「瞎子摸象」的情形。 大家讀《妙雲集》,對整體佛法雖不是很精細的認知,但能有完整的 、概括性的認知,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做研究,我相信是會比較得力的。 你們的學長悟殷法師曾讀過非常多的日本學者著作,再回過頭來讀《妙雲 集》,真的是感受到《妙雲集》澎湃的生命力,以及導師對整體佛法認知 的卓絕。 貳、把握印公導師的特見 我常說:讀《妙雲集》真的是:「淺者見淺,深者見深」──不管是 見淺見深,你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法益。初學者由此培養正知正見,久學者 讀《妙雲集》可從中吸收到很多的精華。對於很多以前可能只是片段的法 義觀念,透過《妙雲集》的提示,自己可以連結成完整的思想。 導師的思考方式,也可以帶來很大的啟發,讓我們對於教法、教制、 教史、教典的認識,較為周全,未來研讀經律論時,比較不會犯瞎子摸象 的錯誤,省了很多摸索的功夫;再者,因為知道佛法的問題點及重點所在 ,所以將來自己讀經讀論時,可以從那些問題點下手、著力,將會得到較 多的啟發。很多人讀藏經,有幾個讀出像導師這麼多的心得來?現在也有 很多人,初學即在埔里山中讀藏經,幾年下來,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 體會與著作?如果大家這樣讀下去,未來閱藏時,我相信會比沒讀過《妙 雲集》的人得到的受用大得多。 如果進一步想要走學術路線,深研佛教學理,則不但可學到剛剛所講 到的,對佛法全面性的認知,而且會學習到處理問題的思考模式。雖然導 師沒有用很多篇幅來詳細說明他的治學方法,但可從《妙雲集》的研讀中 ,學習到許多發現問題與處理問題的方法;還有,可以學習到很好的研究 態度:一方面避免在「知識傲慢」中,踰越了佛弟子所應有的謙和;另一 方面,也避免非理性的「知識無用論」的偏見。我覺得這不但是知識的長 進,也是人格的陶冶。 我曾是在法義、律制方面,在傳統的歧路中摸索過來的人,深深體會 到現代的中國佛弟子在傳統佛學與現代佛教學的路線斷層中,往往會有一 些掙扎──在信仰與學術的夾縫中,會有很多的苦悶。在讀《妙雲集》的 過程中,我深受啟發。它幫助我跨越傳統與現代的鴻溝,彌補學術與信仰 間的罅隙。於是對傳統佛教信仰導向的精神,可以加以肯定;對於現代學 術理智導向的治學方法,也可以靈活運用──當然不會認同有些學者「知 識傲慢」或毫無宗教情操的態度。 兩千多年來,佛教的文化資產已經堆積得相當多,有精華,也有糟粕 。以我們有限的生命,加上身處忙碌的現時代,再加上有現時代許多資訊 須要吸收,在無限膨脹的文化資訊汪洋中,幾乎滅頂。即使再有心學習, 有時也會感覺壓力大得喘不過氣來。學習《妙雲集》的好處是:第一、對 兩千多年來的佛法,最起碼有一個明確的總回顧;第二、借重導師的智慧 ,將佛教的文化資產,大刀闊斧地汰粕存菁,這樣我們才不會起步就被資 訊汪洋淹得滅頂。第三、我們也學到一些汰粕存菁的要領,無形中也學到 如何把佛學資訊的精華吸收過來,屬於次要的資訊,就不會太在意「非看 不可」。 太虛大師曾經說:西方的佛教學研究是:「喪本逐末,背內合外,愈 趨愈遠,愈說愈枝,愈走愈歧,愈鑽愈晦。」這樣的一種現代佛教學治學 方向,給許多有心治學者帶來深切的苦悶。許多人不研究佛教學術還好, 研究了以後,反而因「喪本逐末」,而產生了「宗教情操薄弱」的危機感 。讀了《妙雲集》以後,不但得到世出世正見的啟發,也能在治學中同時 得到安身立命處,因為這些正見可以明確用在生活修持之中,而且可以讓 我們在聽聞各種學說時,有了抉擇其「是法非法」的能力。這是我個人讀 《妙雲集》的受用;我當然也希望同學能從學習本課程中得到更多的受用 。 參、吸收導師的研究成果 因此在教學目標方面,希望大家不只是在佛學資料庫中,堆砌了更多 的資料,而是充份把握印公導師的研究要領,並能吸收印公導師研判教義 、教制、教史、教典的成果,免於像我早年入道一樣的迂迴摸索。比較前 人,我們會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像「大乘三系」的教判,是印公導師的特 殊見解。現在一講「大乘三系」,大家好像覺得理所當然,可是你知道嗎 ?當年導師提出這種看法時,可說是佛教界的「大地震」!連他的老師─ ─以「開明」與「博學廣聞」著稱的太虛大師,都不表認同呢!在他的〈 議《印度佛教史》〉、〈再議《印度之佛教》〉等文章中,太虛大師對於 「大乘三系」中「空常孰先」或「空常孰優」,與導師的看法迥然不同。 導師在閩南佛學院的學長默如法師,則寫〈大乘三系的商榷〉或〈大乘三 系概觀〉表述看法(這些文章在《法海微波》中都有收錄),可以看出他 根本還未摸到「大乘三系」的邊。 這兩位老法師,都很有佛學素養,尤其是虛大師,腦筋比我們好得多 了,他的聰明睿智,連導師都自嘆弗如,為什麼他們還是有問題瓶頸呢? 這樣一比較,我們就知道:這是時代使然!我們不是比他們聰明,而是比 他們幸運──我們生在導師之後,所以對於他的研究成果,我們理所當然 的照單全收,或在他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發揮,自然不會產生虛大師或默老 的問題。希望同學多多留意導師思想的特見,也要常懷感恩──我們很幸 運,出生在他老人家之後,少走了多少冤枉路! 肆、理解導師的治學方法 除了這兩點:把握印公導師特見、吸收導師研究的成果,第三是要理 解導師的治學方法。我剛才說讀《妙雲集》「會學習到處理問題的思考模 式」,這只是帶過,沒講具體的例子。現在舉一個具體例子來說:部派佛 教的譜系,南傳有南傳的說法,北傳有北傳的說法。過去中國傳統當然都 用北傳的說法,現代學者則多半依南傳的見解,所以一談到部派譜系,給 我們的印象是一片紊亂,實在不知從何談起,可是導師解釋得非常特殊而 中肯。 他說:每一派系都會不自覺流露出尊自卑他,「高揚己宗」的思想, 會把自己的派系當作是根本的部派。於是,南傳佛教在談上座部的派系時 ,就不容易客觀,因他可能會把自己的派系高揚一點,認為其他部派是由 它流出的。其實不然。這個時候大眾部對它們的分析,可能反而會比較客 觀,因沒有複雜的心理因素存在。 同樣的情形,在講到大眾部時,上座部的分析可能會較客觀,大眾部 支派本身基於同樣的心理因素,也不見得能客觀道出大眾部的正確譜系。 所以導師兼取南傳與北傳之所長──從南傳佛教流傳的部派譜系文獻中, 擷取它講大眾部譜系的部分;從北傳佛教的部派譜系文獻裡,擷取它講上 座部譜系的部分。以此基礎,加以結合、研判,這樣的譜系一目瞭然:從 根本上座、大眾二分,接下來從根本上座又產生說一切有系與分別說系。 說一切有部又分出犢子部,更晚又產生經量部;分別說部則產生赤銅鍱、 化地、法藏、飲光等四部。當然,大眾部還有大眾部的譜系,在此不再細 表。由於論典的流出,大部分是出自上座部,上座部論典有很多彼此相同 或不同的觀念,如果不瞭解譜系,根本不知何以甲派與乙派會有異說,甲 派與丙派會有雷同;若譜系能理得出頭緒來,再瞭解一下各部派在印度輾 轉流傳的區域,在讀諸如《異部宗輪論》之類部派學說時,就能得心應手 。像這些,不但是傳統佛教徒不重視導師的治學方式,就連現代許多學者 ,也都自以為程度高到不必讀《妙雲集》了,只讀日本或歐美學者的著作 。其實就以「部派譜系」的研究而言,我所看過有限的國外資料,反而不 如導師的介紹來得清晰而有條理。 這只是一個研究方法的例子。我們不但可以吸收他研究部派佛教的成 果,使自己對部派佛教的研究,有進一步著手研究的便利,另一方面,比 如「高揚己宗」的觀念,就能給我們一個很寶貴的啟發:一個學說或思想 的流傳,到底它能保持「如實」或「客觀」到什麼程度?是否部派或學派 為了維護自派的說法,或多或少會有「入主出奴」的觀念?這樣的啟發, 有助於我們研究部派或學派論議,並警惕自己謙虛公正,改善治學方法。 伍、培養正知正見 最後也是最根本的,當然是希望培養大家的正知正見,這是《妙雲集 》教學的基本目標。像「緣起」、「性空」、「中道」,這些都是最基本 的佛學知見,但許多佛弟子還摸不著邊,一開口就把佛學的重點放在「唯 心論」或「真常論」中,難怪會滑入「梵我」邪見之中而不自覺。你們的 學長悟殷法師就以他的切身經驗告訴我:讀了《妙雲集》,會發現自己不 知何時具足了一副「照妖鏡」,縱使自己還沒能力說法,但別人說的倘不 如法,可以立刻就「嗅」出來。 註一:   1. 「要知西洋人之學術,由向外境測驗得來,乍觀一層粗淺零碎皮相 ,後人憑藉以條貫整齊之,更進察其隱微,於是日趨完密,或因而又發見 另一物焉。不然者,則向學說上推論得來。甲立一說而乙駁之,甲乙相駁 之下,兩派之短畢彰,兩派之長盡露,於是有丙者起,除兩派之所短,集 兩派之所長,而著後來居上之效,故有發達進化之程序可推測。而東洋人 之道術,則皆從內心熏修印證得來;又不然,則從遺言索隱闡幽得來。故 與西洋人學術進化之歷程適相反對,而佛學尤甚焉。用西洋學術進化論以 律東洋其餘之道術,已方枘圓鑿,格格不入,況可以之治佛學乎?吾以之 哀日本人、西洋人治佛學者,喪本逐末,背內合外,愈趨愈遠,愈說愈枝 ,愈走愈歧,愈鑽愈晦,不圖吾國人乃亦競投入此迷網耶!」(《太虛大 師全書》第 25 冊:第十六編書評, 頁 28-29 )  「二十二日(「臘月六日」), 大師作「評(梁啟超)大乘起信論考 證」,反對以西洋進化論觀念治佛學。略謂:『西洋人之學術,由向外境 測驗得來。……不圖吾國人乃亦競投入此迷網耶』? 『要之, 以佛學言,得十百人能從遺言索隱闡幽,不如有一人向內心 熏修印證。一朝證徹心源,則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切佛法皆湛心海。 應機施教,流衍無盡,一切名句文皆飛空絕跡,猶神龍之變化無方。否則 ,……祗竄繞於一切世間從其本際展轉傳來,想自分別共所成立之名相中 而已!嗚呼!東西洋之科學、哲學、文學史者!而日本於今日,所以真正 佛學者無一人也』! (妙雲集中編之六《太虛大師年譜》, 頁 150-151 )


《妙雲集》的教學目次

                        ■主講:昭慧法師                         ■記錄:禪律法師                         ■ 整理:妙心寫作讀書會 ◎妙雲集導讀(三)79年9月24日晚上八點十分至九點講於福嚴佛學院 壹、前言 現在談談關於《妙雲集》在教學上的分類。本來導師在編輯《妙雲集 》的過程中,就已經將作品做過分類。這是叢書的分類方式。當然,叢書 的分類適合於叢書,但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大家了解在每個佛學領域 中,《妙雲集》講了些什麼?於是我將《妙雲集》中所述及的內容再做分 類,而設計了一套《妙雲集》教學目次,就著目次來穿插講授本文,以期 達到單元教學──同類會通、異類比較──的目的。 貳、《妙雲集》的編類及立名  《妙雲集》一共二十四冊,是印公導師在民國六十年編輯的作品集, 它分上、中、下三編。 一、上編  上編七冊,是經論的講記。它的編輯方式,大的順序是經先論後;小 的順序是依中觀系(空系)、唯識系、真常系的次第來編定經論的次序。 經著重它的普遍性與代表性。如:性空系的《般若經講記》(包含《 金剛經》、《心經》)、《寶積經講記》,真常系的《勝鬘經講記》,淨 土的《藥師經講記》。《藥師經講記》透露導師「創建人間淨土」的一貫 理想──發大願,行大行,以實現淨土的理想。 以論為例:它以性空系的《中觀論頌講記》為先,接下來是唯識系的 《攝大乘論講記》,再來是真常系的《大乘起信論講記》,照著三系在歷 史上的次第編定其順序,且這三部論,都具有學派思想的代表性。 上編講記的特色:不祇是一經一論的疏釋,也不立足於一宗一派來看 待經論的地位,而是以超越宗派的見地,分析經論所透露出學派思想的特 性,間或分析不同學派在某一議題上觀點的異同,及其異同的所以然。這 些才是講記的精華,經論的疏釋反而是在其次。上編七冊,有助於讀者完 整地認知導師對大乘三系思想的分辨與抉擇。 二、中編  中編六冊,都是長篇專書,每冊皆依其主題而立書名。其中,特別被 大家廣泛閱讀的就是第五冊《成佛之道》,其次是第一冊《佛法概論》。 除這兩本書為一般人所熟悉外,第二、三、四冊──《中觀今論》、《唯 識學探源》、《性空學探源》,都是非常精彩的著作。不過,它們的學術 性是比較高了,所以真正閱讀且能讀懂的人,也就比較少了。這三本書都 是幫助我們理解中觀、唯識的發展及其源頭的優良教科書──《中觀今論 》以現代語陳述中觀的內涵,並針對一些重要問題,在大乘三系間作觀點 異同的比對;《唯識學探源》、《性空學探源》則對大乘二系思想作「尋 根」式的探索。 此外,還有《太虛大師年譜》,這是導師為表達對師長的敬意與追思 ,在他主持編纂《太虛大師全書》時,將有關太虛大師生平事蹟與重要言 論著作的豐富資料,依編年的體例撰寫而成。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彰顯 「依人乘而趣向佛道」之菩薩風範,將大師一生行事,作為人間佛教行者 的典型。所以這本年譜的可貴,不祇在於提綱挈領以介紹虛大師對佛法與 世事的看法,最主要讓我們在其「行藏」之中,看出一個菩薩行者的處世 風範,看到一個大時代的縮影,我們也可從中嗅出民國佛教內憂外患的艱 難處境。 三、下編  下編共十一冊,分別依內容或體裁,而將短篇或中篇的文章加以類集 。每冊再根據各文章的共同體裁、綜合主題或代表性文章而立書名。 (一)依共同體裁立名 體裁相同而類集的,如:《青年的佛教》,編入為幼童及少年編集的 教科書,另有依《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內容所鋪陳的文學創作。用「 青年的佛教」為題目,其用意無非在凸顯初期大乘菩薩青年之宏偉願行, 與佛教青年循序學習、參訪善知識的重要。由於是為青年而寫,所以本書 的筆調迥異於導師一向的寫作風格,饒富文學氣息。導師一向對佛教中的 「青年」抱持關切和期許,更期望現時代的佛教是富有活潑朝氣的「青年 佛教」,從本書立名即可見其用心良苦。所以我曾在看完本書後,有感而 發地寫了一篇〈永遠的青年──印順導師〉,發出對他老人家的衷心讚歎 ! 《無諍之辯》,雖無共同主題,但其中諸文皆屬與人論辯之文章,內 容包羅萬象,但於論辯之中,則期以「無諍」之一貫態度,探討現代佛學 及「大乘三系」:有與教內人士的論辯,如回應張曼濤對現代佛學的探討 ,而有不同看法;也有回應太虛大師及默如法師對「大乘三系」的看法; 還有一些是針對教外的──除了〈上帝愛世人〉等幾篇回應基督宗教人士 的論辯文章,編入《我之宗教觀》之外,對新儒家的回應與批判,就編入 《無諍之辯》中。 (二)依綜合主題立名 另外,依主題而立書名的,如:《淨土與禪》是講述淨土宗與禪宗方 面的主題,且在論「淨土思想」時,不拘限於中國佛教的淨土宗,更談及 全人類與印度佛教的淨土觀,眼光是較為寬廣的。再如:《教制教典與教 學》,所論及的都與當前佛教問題或僧教育有關,也有對學僧苦口婆心而 意義深長的開示。內容包含教制、教典、教學三方面。《佛教史地考論》 ,則收集有關印、中佛教史地考證的文章,最重要的是首篇〈中國佛教史 略〉,用最簡潔的文字,將中國佛教史作一極具深度的介紹。 (三)依代表性文章立名  有時採取書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題目,作為書名。 比如:《我之宗教觀》中的文章,皆論及宗教問題,及比較研究中國 之儒道、西洋耶教之風格、歷史、教義,於是就將第一篇最具代表性的文 章──〈我之宗教觀〉,立為書名。 另外,比如:《學佛三要》,其中所談的問題相當多,但是歸結起來 ,內容不外乎大乘要行──信願、慈悲、智慧這三方面的闡述,總論此三 要門的〈學佛三要〉這篇文章的題目,就立為書名了。 再來就是《佛在人間》,這本書整個都以「人間佛教」為主軸,從教 史、教義、時代意義、生活運用等各個角度來談「人間佛教」,內容是非 常豐富的,但是它以「佛在人間」這個最具代表性的題目,作為書名,以 「佛出生人間,在人間修道、在人間證道、在人間說法、在人間入滅」的 最典型例證,強調自太虛大師以來所倡道的「從人乘正行而趣向佛道」, 是有據可考的。  再如:《以佛法研究佛法》,是以其中一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 以佛法研究佛法〉當作書名。這樣內容豐富、所涉問題博雜的文章群,難 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組合嗎?也不是。《以佛法研究佛法》這本書,大家 看後就會知道:雖然其中問題博雜,從〈佛教之興起與東方印度〉、〈密 教之興與佛教之滅〉,到〈阿陀那與末那〉、〈論真諦三藏所傳的阿摩羅 識〉,看似毫無關聯性,但在這本文集中,文章都有一共同的特色──雖 未必是依現代學術論文的規格,卻都是以嚴謹的學術論證形式呈現出來的 短、中篇論文。此中所把握的尺度是什麼呢?就是「以佛法研究佛法」: 把握佛法中「三法印」的原則來談論教史、教義的問題。如:〈佛教之興 起與東方印度〉和〈密教之興與佛教之滅〉,是以整個印度佛教史的演變 ,配合印度大時代的環境來論述的。導師有豐富的印度史地知識,又善於 從經律中爬梳資料,以印證或補充印度史地知識。不管主題是什麼,他一 貫的研究方法與態度就是「以佛法研究佛法」,只是本書諸文的學術氣息 較為濃厚,與一般演講性的文章自有差別,所以就歸攏在一起了。 (四)以文題意義雋永立名 而文題意義雋永的文章,如〈華雨香雲〉,這一題目乍看之下,無法 聯想其內容是什麼?它的內容包括導師自己的傳記,及他為人寫的序、跋 和短篇雜文。他用「華雨香雲」為題,是因為在本書的雜文中,有很多篇 幅是在談《華嚴經》中的境界,是導師閱讀《華嚴經》的劄記。「華嚴」 顧名思義是「妙華莊嚴」,主要是在形容清淨璀璨的佛果境界。佛經中常 有聞佛說法而「天雨妙華」的異象,這代表的是祥瑞之氣,大體而言是以 天界的清淨微妙為藍本,對整個殊勝莊嚴的佛國淨土所作極度的讚揚。 《華雨香雲》中的文章不見得都與《華嚴經》的主題有關;反而像《 青年的佛教》前半部分,很明顯的就是以《華嚴經》〈入法界品〉為藍本 :無論是前面談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氣象的不同,或是後面談善財童子參 訪記,莫不如此。可是這本書反而不叫作「華雨香雲」,而用「青年的佛 教」,用意是把初期大乘的青年氣息提示出來。而《華雨香雲》這本書中 ,除自傳外,很多是「吉光片羽」的點滴體會,沒有一個統一的主題,於 是將文章體裁相類似的「吉光片羽」編輯在一起,而以意義雋永的〈華雨 集〉一文,立為書名。 印公導師對「華雨」二字用得極為頻繁,不但在本書中立為文題,又 於晚年將《妙雲集》與專書之外的文論,集為五冊名為《華雨集》的叢書 ,他長年住錫處在台中縣太平鄉,居處即題為「華雨精舍」。我以為:不 祇妙華莊嚴的佛國淨土之意象值得嚮往——導師甚至常說:大乘的可貴不 在佛果莊嚴的種種描述,而是在於菩薩偉大的願行呢!更令人讚歎的是〈 入法界品〉中各種身份的善知識與為法不懈的參學精神,還有《維摩詰經 》中為比丘們說法的散華天女等等意象——這初期大乘經中豐富的故事, 隱喻著大乘兼濟、平等的思想,不啻是對獨善思想、男性沙文主義與大比 丘主義的顛覆。  另外,以文題意義雋永而立名的,還可再舉一例:如《佛法是救世之 光》──下編第十一冊,所論及的主題很雜,大部分是對一般信眾弘法的 短篇開示,通俗性較高,比起《以佛法研究佛法》而言,比較不強調學術 性,但也有較深刻的文章,如:〈中道之佛教〉、〈大乘空義〉、〈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這樣的文集如何立名呢?就以第一篇〈佛法是救世之 光〉立名。這一篇較諸導師的其他文章,並沒有很大的特色,卻頗具意義 ——把佛法超勝世間而又能引領世間的性質,深入淺出加以說明。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導師在《妙雲集》的編目中,是有 用過一番心思的。 參、《妙雲集》教學單元 介紹 基於教學上的需要,我重行擬訂了一套目次,將主題或內容相關的篇 章類集為一個大單元。總計有十四個大單元。 除了第一單元「作者介紹」與第二單元「宗教觀」外,還有第三單元 「學佛旨趣」。從「宗教觀」到「佛陀觀」為何還介入一個「學佛旨趣」 呢?這些文章雖較簡短,但不艱難,旨在探討:為何在眾多宗教中要選擇 了佛教?為何在茫茫的生死大海中,選擇佛法做為依歸、做為救生的船筏 ?這是激發我們對佛法信念的文章,排在前面,與《成佛之道》的順序有 關。因為《成佛之道》開宗明義先行分析:生命流轉無已,而世間的一切 ——財富、權位、親眷、壽命、國家、世界等等,都無可依怙,由此導入 宗教的需要。這樣正好可銜接「宗教觀」——講到其他宗教後,進一步探 討我們最後選擇佛教的意趣何在?緊接著才是具體行動的「皈敬三寶」。 第二單元為何不先講佛法大意,而先從「宗教觀」講起呢?這也和《 成佛之道》的順序有關。我之所以採用《成佛之道》,是因為認為它的包 涵面最廣,偈頌順序也非常合理。《成佛之道》的順序是:假設一群人完 全不懂佛法,完全不知道什麼是「佛教」,希望以最簡潔有力的陳述,讓 他們在那麼多宗教中,看出「唯有佛法才是依怙」。然後針對這樣開始進 入佛教之門的讀者,對整體佛法做由淺入深的介紹。 宗教有種種,哪一種才是究竟的歸依處呢?偈云:「鬼神好凶殺,欲 天耽諸欲,獨梵依慢住」──這些都不是歸依處,最後才歸結到佛法—— 只有三寶才是「究竟歸依處」。欲說明「餘非皈依處」的道理,當然就得 論及其他宗教。就著《成佛之道》的撰寫順序,我把這一單元的相關文章 定為「宗教觀」。一方面讓大家先了解導師對人類宗教的整體看法,另一 方面也幫助大家留意:在眾多人類宗教中,佛教應該有怎樣的定位?這就 是把「宗教觀」放在前面的原因。  「歸敬三寶」, 當然要瞭解何謂「三寶」?所以以下分別就「佛陀觀 」、「僧伽與律制」這兩單元編入導師述介「佛陀」與「僧伽」的主題。 談三寶,一般是講「佛、法、僧」,法在僧前;可是在《妙雲集》中闡述 法義的文章約十之八、九,可說是重頭戲;也就是說:以後《妙雲集》教 學,「法義」是大部分時間研討的重心所在。這樣鉅大的篇幅,所涉及的 層面既廣,講述的時間也久;而談「僧伽與律制」的時間當然少得多了。 為達成教學上前兩單元一氣呵成的效果,所以順序調整為「佛、僧、法」 三寶——「佛陀觀」之後,先談「僧伽與律制」,再論法義問題。 「法寶」, 導師著作中所涉及的法義很多,應該從何講起呢?我想先 把《妙雲集》中有關「教典」的部分,抽出來與大家談;所以把「教典泛 論」放在前面。後來想到:在入門以前,應讓大家對根本法義有個認知, 所以將有關緣起法——根本義理——的文章,放在「法義泛論」裡,讓大 家知道佛法不共世間的精髓之所在。所以「法義泛論」在前,「教典泛論 」繼其後。這樣的排列次第,不見得是必然的,有關於「緣起法」的部分 ,也可以堂而皇之放在「三乘共法」中一併來說。但是放在前面談,更有 總的綱領意義,因為世出世正見、人天乘法、聲聞乘法、菩薩乘法,都是 不脫離「緣起」法則的。還有一個意義是:既然進入介述「法寶」的階段 ,必然要將最重要最根本的義理,先行提出來讓大家了解。 接下來「聞法趣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等單元,完全是依《成佛之道》後四章的次第來作命名及歸類的。其中 「大乘不共法」單元,部類最龐大,不但包括一般性大乘法義的介紹,還 包括很重要且精彩的「大乘三系」學理和有關「易行道」的問題。所以我 將它再細分為:「大乘泛論」、「三系學理」、「正常道與方便道」三個 子題。 後面無法用《成佛之道》偈頌歸類的是「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 史」,以及最後的「其他」類,包括遊記、雜記、傳記、序跋、教科書等 。這些雖不見得彼此有必然的相關性,但吉光片羽常在這些雜文中出現, 也算是心靈的饗宴。尤其導師早期著作常用文言文,讀讀他的序跋,還能 得到增益國文修養的效果。  至於「印度佛教史」與「中國佛教史」,在「印度佛教史」部分,除 了〈印度佛教流變概觀〉一文,是從《印度之佛教》中抽出的概論性短篇 文章之外,其他大都是人、事、時、地的考證或述介;至於有關思想史的 部分,多已穿插在前面的單元之中。至於「中國佛教史」部分,則包括思 想史及社會史。為何這二者兼而有之呢?因為單元編目是依《成佛之道》 ,而《成佛之道》是以印度的聲聞及大乘佛法為主,雖也論及「五乘共法 」,但重點在於聲聞法與大乘法——性空大乘為主,也約略談到了「大乘 三系」。《成佛之道》內容,鮮少涉及中國的宗派思想。本來在《妙雲集 》中,中國宗派思想方面的文章份量就不多,因為導師畢生治學的重點還 是在「印度佛教史」上。不過中國佛教史部分,他依然有非常多的獨到見 解,而且言簡而意賅。我把它們統而歸於「中國佛教史」的單元中,不再 另行就思想史與社會史而作分類。以上大略介紹完十四個大單元的主題。 肆、教學目次內容概述 一、 中編  在這當中,《妙雲集》中編,每一本書的主題,都有其一貫次第及完 整內容。我只打散了《成佛之道》和《佛法概論》,分別插入於各單元中 ,其餘則保持原作次第內容之完整性,全書只立一目,以便於閱讀時,大 家可以窺其宗趣。 《成佛之道》的內容包含最廣,偈頌次第又有助於將《妙雲集》教學 做個由淺到深的貫串,所以我把它的次第,化約為《妙雲集》教學目次, 以它的偈頌、長行作為主軸,插入《妙雲集》的相關篇章。《佛法概論》 的內容很廣泛,我把它大多數依性質插入於「三乘共法」中,當然,也有 銜接「大乘不共法」的部分,如後面所述「三心」與「六度」即是。其他 諸如有情與世間的介紹,可置於「五乘共法」,談佛陀與僧伽或戒律的部 分,也可置於「佛陀觀」或「僧伽與律制」中。《佛法概論》自成體系, 而且算是在「佛教概論」性質的教科書中,最有思想的一部,不過,許多 初學者還是說它太難了。將它編入不同的教學單元,大家可參照導師其他 的文章,也許有些幫助。 二、上編    至於上編講記,因其本身就已經有很完整的次第,無論是經也好,論 也好,各書已依全經全論而作嚴謹的科判,它的次第內容,可以說是首尾 一貫,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編輯,這樣的情況下,我想還是整部整部的讀, 好讓同學們了解全經全論的綸旨、大意及特色。雖然它們的內容有些是跨 單元的,但我也就不再重行割裂分類至相關單元,以保留它的一貫性。 講記乃依經論而作疏釋或深義的發揮,所以它的一貫性是承襲經論本 身。特別是論典,具足境行果之諸門要義,我只依其明顯主題,如:《藥 師經講記》是專門講藥師淨土的,可編入「淨土」相關單元;或依學派意 義,如:《中觀論頌講記》、《攝大乘論講記》、《大乘起信論講記》, 依其學派意義,而分別編入「大乘三系」單元中。 三、下編  下編是經過拆散而重行歸類組合的。然而,即使是拆散組合下編的內 容,我還是以文章為最小單元。因為一篇文章難免有含攝多重主題的情形 ,如因此再分門別類,那就像在編索引,而不是編目次;而且若如此節節 支解,讀者勢必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旨趣,也無從體會作者構思布局之嚴 密與巧妙,所以教學目次還是以文章為最小單元。至於一文而含多重主題 者,但取其中最重要的主題或字數最多的內容,作為編目優先考慮的標準 。  舉例來說:《無諍之辯》中有一篇〈評「精刻大藏緣起」〉,本文內 容在批評歐陽竟無選編大藏經之心態及方法不當的種種謬誤,但當中涉及 很多大乘空有之辨,及唯識思想與龍樹中觀義不同等問題。像這些,若讀 者對中觀義、唯識義完全不了解,就立刻讀它,不就像「鴨子聽雷」一樣 ,非常辛苦嗎?但就其主題而言,又不宜在「空有之辨」的相關單元,畢 竟本文重點是在於對藏經編目的批判。它既以藏經編目為主題,就應把它 放在「教典泛論」的範疇,所以本文未編入「大乘不共法」單元之中。就 以前的教學經驗,這篇文章是需要對同學們講解的,否則大家會很難理解 導師是在講什麼?既然需對同學們講解,必然會談到唯識、中觀義的問題 ,我還是先將這些觀念告訴大家,使大家有一個雛型印象,算是多一次多 聞熏習的機會。未來分別談「大乘三系」時,還是會再細講一遍。當然一 般而言,前面講過的,後面就不再重覆;但有些重要觀念,在必要時也可 能會重覆的,或許這樣可以幫助大家從各個角度來理解陌生的理念。多聽 ,可以增強印象。  另一個較特殊的例子,是〈人心與道心別說〉,這是在《我之宗教觀 》中的一文,內容論及儒道二家的思想,還包括宗教心理學與哲學本體論 。比如「人心」談的是心理問題,「道心」則牽涉到本體論的問題。本來 也可編入「宗教觀」中,但是文中對於「人心」的內容詮釋,有精湛獨到 的見解。如分析「人心」:不只是一般的五識及意識,還包括過去意識所 轉化的,統一而微細潛在的意根。這樣的說法,必需要對佛教「心意識」 觀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另外,如說:儒家所說的中庸──喜怒哀樂未發( 謂之中)的境界,不過是心理上「捨受」的一種境界。甚至說:人心深處 是「善惡混」的無記狀態,與孔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說法相近 。這些觀念,可以說都是涉及了佛教心理觀的專門知識。若一開始在「宗 教觀」中就先講解,對佛教心理學知識沒有認知的初學者,讀起來是很費 力的,所以我將它編入「三乘共法」之中,談到有關佛教對心意識的看法 的部分,屆時同學們再來研讀它,可理解、學習與比較佛家與儒家在心意 識論上的不同看法;也輔助同學從更多角度理解佛家心理學。  此外,有關淨土與念佛三昧的內容,《妙雲集》是把它編在《淨土與 禪》的前半冊,《成佛之道》則安插在大乘「精進度」與「禪定度」中。 這是很有意思的編輯手法,尤其是把「淨土法門」的大乘易行道放在「精 進度」中,也算是導師的特見。因為一般談淨土,不可能把它和「精進度 」聯結在一起。為什麼導師會如此安排呢?這可說是導師的巧思。 因為大乘行者的精進,往往有兩層障礙:一是不想進修,一是不敢進 修。不敢進修,大都是由於心理上的怯弱。這種情況下,可以對治的方式 ,就是易行道,而其中之一就是淨土法門。大乘經中有無量佛國淨土;但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方淨土與東方淨土。所以《成佛之道》緊接著介紹 這兩大淨土法門。這樣,淨土法門的重大價值就呈現出來了:對治初學怯 懦而不敢發大心、行大心之病,使其得「他力攝護」之異門方便,而能持 續精進。 至於「念佛三昧」,因它是屬於大乘重要的三昧之一,以「觀想念佛 」為修持方法,這種「假想觀」的念佛法門,導師把它排在「禪定度」中 來講,是很適切的。 可是導師在《淨土與禪》中,對有關淨土念佛的問題,是串在一起來 講,並沒有分成兩部分的。面對這種情形,談到「精進度」時,勢必花太 多時間講「淨土」的相關問題,這會形成割截支離的現象。為了將前五度 (布施至禪定)一貫講述下來,所以把「精進度」與「禪定度」中,有關 淨土念佛的部分,以及《藥師經講記》中有關淨土念佛的問題,另立「正 常道與方便道」的子單元來談,以類集此一主題的相關文章。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的重頭戲是「般若度」的部分。後面一 些菩薩位階與佛果境界的相關文段篇幅反而較少。如前所述,在導師的意 境中,莊嚴的佛果是到達修持圓滿時自然呈現的境界,初學者當然可以依 此目標來激勵自己,但不必停留太多的時間做一些玄學的論辯與冥想;大 乘法的可貴,在於菩薩偉大的願行。然而菩薩何以能產生偉大願行?這就 牽涉到法義的特色了。所以有關大乘法義的部分,在《妙雲集》中,才是 重頭戲。  「般若度」的內容,即是大乘慧學的內容。《成佛之道》原則上是以大 乘空系為究竟說的。所以「般若度」前半部分先敘述一般「般若性空」的 觀念,接下來講述「三系」學理時,論及中觀義的偈頌很少,唯識、真常 的偈頌反而較多。這並不表示不重視中觀義,而是因為「般若度」前半段 的大乘慧學大意,都是從中觀的立場出發以闡述的。在此情況下,教學目 次中,除了通論三系的判攝原理,以及比較三系的短文,編入「大乘泛論 」之子單元外,其他發揮學派義理、探研學派起源開展的專書專文,一概 收集於「三系學理」的子單元中,在講「般若度」時就省略它們了。 在導師的《妙雲集》中,我們還可留意的是:他在《成佛之道》中談 「大乘三系」的態度,和在其他專書專文中論「大乘三系」是有一些不同 的。導師一向是長於「辨異」的。他在其他地方談「大乘三系」,就充分 發揮這一特質,而不主張籠統顢頇地融攝一切。但是在《成佛之道》談「 大乘三系」時,則特別強調唯識、真常二系之「應機設教」的深義,採用 的是一般論師在融貫經論異說時的手法。這可能是因為:《成佛之道》是 基礎佛學教材,不講這些異義,會覺得於大乘法義闡述得不夠完整;但這 些異義,倘若沒有「一道一清淨」的融攝,又會增加學習者抉擇去取上的 困擾,他們甚至會認為:佛教教義怎麼那麼複雜,倒底叫我如何是好?所 以導師用「一以貫之」的精神來加以說明。 他以中觀為究竟義,所以「般若度」前半部都依此立說。而後半部在 簡要說明唯識義時,特別強調這是為了攝受不同根機——五事不具的眾生 ,特別是聲聞部派對「有義」有所偏執的人。而真常系則是攝受「畏懼無 我說」的外道與凡夫。以此方式來貫穿「大乘三系」的異說。 其他相關專文,雖也兼而論及這種應機性,但更從佛教思想史的角度 ,談到它們發展變化的歷史狀況與內在理路,並客觀分析它們彼此間的影 響,與出現歧義的關鍵性原因。這些專書專文,篇幅龐大,所以就另行編 目在「三系學理」的子單元下了。  像《成佛之道》「般若度」前後半部這樣的次第,顯然有把般若系統 與中觀系統稍作畫分。般若與中觀一般是連結的,導師所謂的「性空唯名 系」,當然也包括《般若經》與中觀論,不過《般若經》的系統,還是有 不共中觀的小小特色,所以《般若經》系統的相關文章,不編入「三系學 理」子單元中,而直接編在「大乘泛論」單元中。  另外,為了配合教學上的需要,也會做例外的編排。前面已說到:〈 人心與道心別說〉及〈修身之道〉,這兩篇所關涉的法義較難,份量也重 ,雖應歸屬於「宗教觀」的單元,但是另行編入法義部分的相關單元,與 其他相關文章放在一起,以利研讀。 再者,如:〈佛滅紀年抉擇談〉、〈論佛滅的年代〉、〈佛教之興起 與東方印度〉等有關佛滅年代或佛陀故國相關古史考證的文章,本應編入 「佛陀觀」單元中,不過,由於考證就難免牽涉到印度史或印度佛教史, 涉及歷史層面的陳述為多,有關「佛陀觀」的陳述反而較少,所以一併編 入「印度佛教史」的單元中。  還有一些短篇文章,如:〈佛教的知識觀〉、〈佛教的財富觀〉、〈 佛教的戰鬥觀〉,這都是有關「人間佛教」的主題,自然也可以放在相關 單元中。如在「大乘泛論」中,論及菩薩根性、「直入」與「迴入」等問 題時,就可順而論及「依人乘而趣向佛乘」的「人間佛教」,再把這些文 章插入研討。可是畢竟這三篇文章皆有其重要主題,這些主題與其他文章 的主題有關,所以將它們插入以配合研讀。 以〈佛教的知識觀〉為例:因其分析世俗一般知識的缺陷,及其他宗 教對知識的看法,如:早期基督教對知識的不重視,及基督教本質上對智 慧壓抑的狀態,正好在〈上帝愛世人〉一文中,有作批判,所以趁大家印 象猶新時,順便研討這篇文章。當然也不是必然要放在本單元中的,因為 就其所述內容,吾人大可以放在「三乘共法」之「慧學」部分,或「大乘 不共法」之「般若度」部分,來作佛法對「知識」與「智慧」的看法之廣 義介紹。 所以本教學編目,有些文章的歸類,是沒有絕對性的,這只是幫助我 們在某一主題上,凸顯一些足資討論的重點。我的建議是:在一些文章中 ,倘若有屬於其他單元的內容,我們也可在讀到時做一些記號或備忘,將 來在研讀其他相關單元時,回過頭來再讀這些文章,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伍、《妙雲集》教學編目之所依──《成佛之道》  還有一個要討論的問題,就是:《成佛之道》與《佛法概論》是屬於通 論性質的著作,所涉及的層面也都很廣泛,為什麼我在編目時,會採用《 成佛之道》的次第來作標準,而不用《佛法概論》呢? 其理由是:一來《成佛之道》的內容是一貫性的;從「皈敬三寶」、 「聞法趣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與「大乘不共法」,一路介 紹下來,由淺入深,內容一貫而嚴密,層面也比依《阿含講要》談三乘共 法為本的《佛法概論》來得廣泛。在此情形下,當然依《成佛之道》綱要 作為類集編目的標準,會比較完整,不用再設其他的子題來輔助編目了。 其次,《妙雲集》本身並不祇是法義的學術性陳述而已,也兼而有啟 發宗教情操、堅定宗教信念、條陳修學門徑等各方面的重大意義。它是以 「信智合一、解行並重」為目的而編集成的叢書。而《成佛之道》可說是 兼具《妙雲集》的這些特質,且在肯定「三乘共法」價值的立場上,標舉 大乘法的殊勝不共,也闡明「由人乘而趣向佛乘」的「人間佛教」要義; 這更清晰呈現了《妙雲集》的基本精神。由於導師的著作部類繁多,篇幅 龐大,但始終有一種精神貫穿其中,就是「人間佛教」的主題,在這方面 ,可說《成佛之道》凸顯此一主題更為明確,這也是我採用《成佛之道》 作為編目所依的一點「精神層面」的理由。  當然,也有《成佛之道》中短缺,而在《佛法概論》中反而具足的內 容,那就是關於有情所依器世間結構的述介與論議,在這方面,《成佛之 道》著墨的部分並不多。因為大體而言,《成佛之道》主要是開示我們: 一切有情如何保持人天身?如何得聲聞或辟支佛果?如何成正等覺?在此 情形下,論述主軸是在「有情」,而《佛法概論》則不然,它關涉的層面 不但及於有情世間,也及於器世間。 有關器世間結構的問題,可說是《妙雲集》中很精彩的一部分。既然 是以《成佛之道》的編目方式來談,關於「器世間」的說明部分,我就把 它置於「五乘共法」中「有情世間」相關諸文之後,與談業果循環、五趣 輪轉的有情世間諸文章互相呼應。 陸、對教學目次的補充說明  這樣的編目,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中,有些初學的同學對於繁瑣的史地 專書專文感到理解困難,或是對於儒家典籍覺得陌生,讀起來頗為吃力, 像這類文章,我都標以「 ** 」的特殊記號,提醒大家:這些較艱深的部 分,在當下未能完全讀懂,也沒有關係,以後可以復習。 此外,印公導師畢生的著作,也不只《妙雲集》而已,有一些未及編 入《妙雲集》的短文與講記;另有一些中篇文章,也已編成薄薄的書,這 些書包括:《遊心法海六十年》、《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或如菩提樹 出版社所出版的:《往生淨土論講記》、《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 》。再加上一些大部頭的專書:如《印度之佛教》以下的學術專書,都在 《妙雲集》之外,所以不納入目次,但為了教學上的需要,只在教學過程 中,配合教學內容,酌情補充導師在這些專書中所曾提到的相關內容,以 利同學進一步查索參閱。 這些專書當然會要求大家在課餘仔細閱讀,在課堂上,我會提出當中 的重點,以這種方式補充《妙雲集》的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大家全盤了解 導師對各種相關問題的全面性看法,乃至前後期看法的異同。 特別是:有時導師雖在《妙雲集》中提過某種主張,但在其他專書中 ,經各方面考證或近年的思維,可能會做一些適度的修正或補充,若單看 《妙雲集》,而沒有看其他專書,對《妙雲集》的了解雖夠,但對導師思 想,就未必能完全掌握了。所以雖然是讀《妙雲集》,但我也會將專書的 相關內容提出來和大家談談。 以上是有關《妙雲集》教學目次的說明。 柒、結語──期許與勉勵   接下來,做一個結語: 第一、我們在《妙雲集》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到:這些只是多聞熏習 。聞法之餘,更應輔以思修──思惟和修習。《妙雲集》整體而言,固然 三乘境行果講得都很完整,但它的特色,畢竟還是在於慧學。在戒學與定 學方面,雖然有導師特殊的見地,但相形之下畢竟著墨較少。戒定慧必須 相濟,《妙雲集》在戒學與定學方面的篇幅雖少,卻不表示導師不重視它 們,也不表示我們就可以不重視它。導師是相當重視戒學,而且體會相當 深刻的。至於定學,雖然他不讚同獨善的深定,但從不說可以完全忽略它 。我們如果要將聞熏習的佛法加以思惟修習,也是要有心靈上某一程度的 專注力的。所以希望大家在讀《妙雲集》之餘,不要對修持抱著一種「無 所謂」的看法。如果只是就慧學內容而形成「記問之學」,往往只是增長 自己的知識傲慢而已,這和導師在著作中徹頭徹尾流露的宗教情操與成聖 成佛的理想是不相應的。  第二、基於對緣起法的認知,大家共同來上《妙雲集》,要意會到: 這是許多因緣促成的:首先是畢生嘔心瀝血以辛苦筆耕的導師,還有導師 身邊的護持者——特別是在導師座下辛苦地照料著導師的衣食起居的尼眾 法師,再如學院行政與教學部門的老師們及護持學院的善信人等,……這 些因緣,是缺一不可的,點點滴滴都是恩德! 讀《妙雲集》時,要謹記著導師在《妙雲集》中所流露的,透觀緣起 的精神。當我們透觀讀《妙雲集》的緣起時,對於現階段所獲得的一切資 源,要常懷感恩之心。其實,導師並不需要我們報答些什麼,我們報答他 老人家的最好方式就是:回饋到佛教,回饋到一切眾生的身上。有朝一日 將《妙雲集》的精華,讓更多的人共同分享;遇到有些人,對於導師思想 用不合理或偏見的態度加以曲解時,我們也應責無旁貸地加以澄清。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充滿著謙卑的心情。如前所說,假使沒有導師先 我們而出世,在思想上引領我們,我們一定如同前輩高僧一樣,會有很多 思想上的瓶頸、視野上的盲點。我們應覺得非常幸運,而謹記著「謙虛」 二字,不要任情臧否古德。 也許自讀《妙雲集》之後,會有「不讀人間糟粕書」的感覺:捧起其 他一些傳統或現代學者的著作,會有看不下去的感覺。原因可能是這些書 有思想上的瓶頸、視野上的盲點以及失之過淺,或是資料堆砌過多、宗教 情操不夠等等情形。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應以謙遜的心情,看待它們 的弘法價值與學術功能。  再者,既然是在緣起的世間,每一個個體都會有其限量,這種限量, 正透露了緣起的內涵。包括導師在內,假使他的體力更好,壽命又長,相 信會有更多的著作出現。但再多著作,也會有其不足。最少《妙雲集》已 給我們太多太多了,對《妙雲集》不宜抱持挑剔的態度,批評「這裡沒有 說,那裡講得不精細;這邊竟然講錯了,那邊竟然還沒有講到……」,這 種像現代某些學者一樣的挑釁態度,我們絕不可有。《妙雲集》中確實也 會有些人名地名或小片段的瑕疪,但凡寫作的人,誰敢講自己的著作是零 缺點?更何況這些也是「瑕不掩瑜」,並不影響導師所要表達的佛法理念 與重要思想。抱著謙遜與感恩的心情來讀《妙雲集》,相信同學們未來在 修道方面的受用會更大的。 【附錄】《妙雲集》教學單元 一、作者介紹 二、宗教觀 三、學佛旨趣 四、佛陀觀 五、僧伽與律制 六、法義泛論 七、教典泛論 八、聞法趣入 九、五乘共法 十、三乘共法 十一、大乘不共法 (一)大乘泛論 (二)三系學理 (三)正常道與方便道 十二、印度佛教史 十三、中國佛教史 十四、其他 (一)遊記 (二)雜記 (三)傳記‧序跋 (四)教科書 (詳細教學目次, 請參閱法界出版社有聲出版品──《妙雲集教學講 座》講義,頁 39- 49。)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