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自然生態﹛第 43 期〔88('99).07.01〕﹜
疏林帶
自然生態 封底
疏林 (savanna),發展在半沙漠氣候下之海埔新生地及河谷沖積平原
。
台灣並不存在典型的氣候型疏林。但因西部沖積平原的鹽鹼土,及沿
海沖積地地區,降雨量為全台最低區域,冬天旱相顯著,因難以成為森林
,而發展出狀似疏林的景觀。
台灣西部沖積平原,原為疏林草原生態系,甚為鹿科動物所喜愛,曾
經是梅花鹿的國度。因此,台灣有「草萊之地」的「鹿田」區之稱。
現在,梅花鹿雖已不復見。但在疏林中還可見到的鳥類,如:白頭翁
、紅頭伯勞、綠繡眼、白翎鷥、暗公鳥等。
白頭翁出現於台灣西海岸, 春季繁殖前,三五成群在疏林上空追逐
;秋冬繁殖期後,則聚集於樹上聒噪。
綠繡眼為台灣普遍留鳥, 棲於海拔 1200 公尺以下之疏林,體形嬌
小可愛,鳴聲嫩細,成群活躍於樹上之枝葉間,繁殖期為四至七月。
另外,台灣鳥類白翎鷥、暗公鳥等也常在竹林或疏林中築巢。此外,
常綠大灌木杜虹花,於臺灣全境平野,山麓至低海山區灌叢中或疏林內處
處可見。
大坑二號步道 780 公尺處的第二展望台周圍,呈現疏林狀態, 四季
變化顯著,為該步道最佳景觀點。
大自然可以洗滌塵慮, 並讓自己對生命有全新的認知,進而尊重一切
生命。得空不妨到戶外感受寧靜致遠的喜悅,享受疏林掠晚霞的美景。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