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自然生態﹛第 37 期〔87('99).01.01〕﹜


  • 保育天然林才是宗教界的積極護生/陳玉峰
  • 記「環境佈道師營隊」合歡山之旅/邱敏捷
  • 迎接「1999年森林文化年」--自然平權宣言
  • 台灣島的隆起/編輯室
  • 台灣生態研究中心--專欄系列

  • 保育天然林才是宗教界的積極護生

                              文/陳玉峰  現世台灣人常會感嘆世風日下、亂相叢生,好似過去世就是祥和世界 。然而,我不認為今人善根不若先前,從生物學族群遺傳的計算,恐怕也 無法證明今人有何演化上的顯著變異,何況善惡同源,悲喜同根,從未曾 增減,也無有消長,一切但視如何轉化。  轉化首重智慧與知識。表面上當今知識爆炸,人智出神入化,實際上 失掉的可能比獲致的多,加上傳統道德規範淪喪,社會或民族的一致性丟 失,因而多個人救贖,罕見集體救贖;多小善小德,難以匯聚為時代倫理 ,而宗教界尤為指標,甚或淪為怪力亂神,荒誕外道極為盛行,殊為可惜 可嘆。  而片面、片斷知識雜多,整合性、深度化者少,更不幸的是相互牴觸 的小知、無知,早已氾濫為社會之惡,例如在生態保育、放生護生面向, 絕大部分台灣在破壞之後的行為,並非在協助自然生界的運作,正好相反 ,都是在阻礙土地的自我療傷,都在傷口上灑鹽巴,除了滿足人們私慾與 心理補償之外,其實盡是反自然的逆向操作,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造林、 放生、水土保持、闢建寺廟、生態旅遊等等。  多少有善心的做錯事都導源於無知,無知是種無可藥救的罪惡,而假 借功德的無知更是大惡。誠如《華嚴經》所言,「以智慧了無所有,善知 於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此智乃法界智,「而能隨俗種 種開演」,必須「無盡辯才門皆悉」,加上「無礙大悲」,用以「利益一 切眾生」,「以本願力,盡未來際而無厭倦」,台灣人亟須覺悟,「眾生 」事實上包括所有生界、生命,更重要的是任何生命在地球上,複雜得無 以復加的萬物相關,各自擁有奧妙的自然之道,我們有必要深入認知學習 。  學習認知的第一步驟便在正知見,正確認知「雜草不雜、雜木無價、 荒野不荒、大地有情」,因為台灣島冒出海平面的二百五十萬年來,經歷 四次冰河時期正是物種來台天演的根源,且隨後四次的間冰時期,亦即在 地適應、特產種化過程,天悠地久的調適,好不容易才演化為終極圓滿的 天然林相,代表真正本土的生界與自然文化,卻是如今台灣文化所缺失的 內涵。迄今為止,台灣人從未曾瞭解此等天然林才是一切土地倫理與文化 的真命脈;更不幸的是,百年來徹底將此系列生態系,摧毀了大約四分之 三,遠遠超越土地本身的自我療傷能力,導致歷來災變每況愈下的主因, 荒謬的是水土保持與保育,並非著力於自然生態系的保存、復育,卻拼命 以人本霸道、經濟利益的無知,持續終結自然生界。  歷來筆者闡述台灣生態問題、山林運動、理念與事實的文章已達數百 篇,真正落實到推動保育與文化的常民措施,卻發現不僅要重述我一、二 十年來的基本立論,且必須轉化為更通俗、更利益化的論調,於情難堪, 卻不得不然。此乃因為台灣文化的本質源自中國貧窮與唯用,大多數民眾 仍然秉持開發與現世近利的營取;雖有善念,卻不知如何匯聚為時代善果 ,因此,針對環境及生態議題,我們在此提供真正利益台灣眾生及世世代 代的若干原則,容或可讓宗教界人士卓參。  其一,舉凡土地上任何類型的原始林都是瑰寶,其價值超越任何人造 物,應予妥善保存;凡私有地、承租地,若存有原始林,只要善加維護, 勿予人力干擾,則為持有人及台灣的最佳福田。  其二,所有林地的原始森林伐除之後,自然界存有力圖復原的潛能, 它們係經由自然發生的苗木,遵循複雜的因緣模式,須一段時期而可自我 療傷,形成次生林。亦即被一般人歸類為「雜木」的林相,卻是僅次於原 始林的天然造林,除非該林地被視為人類經濟用地,否則,保存次生林, 假以時日可以完成終極圓滿的原始林。亦請土地所有人或管理單位儘可能 尊重自然秩序,讓它自然發展,即最佳處理方式,是為第二福田。  其三,絕大部分為水土保持而進行的造林(非為木材生產)或全民造 林,多屬造孽,因為其將阻礙自然運作;台灣人應該虔誠相信,土地公比 人類會種樹,事實上天然土壤中每平方公尺表土至少存有一萬粒種子,土 地及環境因子會決定,什麼樣的物種才是保護土地的最佳配置。尊重土地 公,是為第三福田。  其四,任何土地上的雜草,除了極少數的外來種,除了生產農地或人 類經營作物地域之外,請讓它們自然發展,因為雜草一除,長出的仍然是 雜草,但放任它們數年,雜草會完成其天賦使命,退位給次生林木,成就 次生林。要給土地足夠的時間,生界才能健康。耐性以及對雜草謙虛,是 為第四福田。  其五,如果一片土地上及其四周皆已遭到人為長期開發、破壞,經專 業判斷,甚難自然回復天然林的不得已情況下,才予進行人為助力,亦即 生態綠化,理應審慎挑選最合自然之道的當地樹種進行造林。最簡約原則 ,要先知道該土地三百年前或未遭開發前的原始林木種類,遴選此等物種 苗木,才可輔助性造林,是為第五福田。  其六,儘可能不種植外來樹種,絕對不要再引進外來新種,因為二百 五十萬年來台灣島依自然律才完成的平衡,今已破壞殆盡,外來種很可能 帶來無法應付的疫情、災變,搶佔原生種的地盤,改變台灣的穩定性,禍 延動物界。請留給本土種一絲生機,是為第六福田。  其七,蓋寺、蓋廟基本意義誠然有福報,破壞台灣土地生界、自然生 態系則適得其反,佛陀也會落淚。弘揚佛法不一定要落在一大堆假慈悲、 真惡業的形式與輪迴。任何人隨時隨地行使當下誠意,法施、布施皆需以 智慧為前提,婉拒迷信或大興土木,與其募資另建大道場,不如針對傳統 古剎補強、翻修,是為第七福田。  其八,發心學習自然知識,謙虛接近自然生界,不危及一草一木,親 近自然善知,「普入一切世界,而於世界無所著;普入一切眾生界,而於 眾生無所取;普入一切身,而於身無所礙;普入一切法界,而知法界無邊 」,是為第八福田。 其九,發願成就台灣自然生界,還給台灣一片真面目,恢復台灣天然 林,是為積極護生、弘法、布施、法施。「清靜無礙、無所依止,無有攀 緣,無所染著」,是為第九福田。  關於自然生界的知識、技術或作為,任何有心、有識、發願人士,請 不吝與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聯繫,我們願與您相互砥礪,討論如何導向正見 與正行(台生中心:04-4619722)。(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 1998.11.10 自立晚報副刊)

    記「環境佈道師營隊」合歡山之旅

                              文/邱敏捷 這是我第一次去爬「大山」──「合歡山」。本( 11 )月 21 日( 週六),在朝陽將起未起之際,先生放我兩天的假,乘興而往。 兩天的「知性之旅」,跟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陳玉峰老師、陳 月霞老師、楊國楨老師以及鐘丁茂老師的帶領下,先到「埔里地理中心點 」,聽了一段有關原住民「邵族」的故事;再到霧社重溫「莫那魯道」─ ─「台灣史上為土地生為土地死」的不朽史歌;然後抵達武嶺遠眺「台灣 冷杉」,看岩壁上成六十度或一百二十度的「板岩」以及腳下已被凍僵的 「虎杖」。陳玉峰老師說:「回家的感覺真好!」當然,我沒有辦法體會 這句話的真實感,因為對這塊「土地」,我是這麼地陌生。 飯後,陳老師用幻燈片解說「合歡山生態」。一張張「幻燈片」記錄 著這片土地的「眾生相」,也留下陳老師的過去。當他講解給我們聽時, 「言語」中充滿了反省。他的意思似乎在說:「我在此第四次的講述著『 冷杉』的前世今生,你們在裡面聽,外面的『它』也在聽,一次又一次的 ,我不知道我講的對不對。在『無知』之中,我知道,『我』還是『我』 ,『它』還是『它』。」雖然我不太能了解陳老師的言外之意,但我知道 他在「省思」。這已不再是「表相」的知識問題,因為知識觸及不到「真 實」。然而「真實」又是什麼?我覺得陳老師一直在「變」,他有「反省 」的工夫。不管你是做什麼,只要對生命略微「省察」,你都可以在工作 中修行。「工作」就是「修行」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當然,這是非常好的一門「環境教育」課,先由陳老師介紹整個「合 歡高地的生態」,再由楊國禎老師實地解說,它突破了傳統教育人與實物 的「隔閡」,讓我們真實的了解土地、了解眾生。在時而細雨霏霏,時而 山嵐飄來,時而陽光暫露之際,一路與楊老師「拈花惹草」,楊老師不厭 其煩的為我們解說,我們每個人幾乎都認識了「合歡山」上最常見的七、 八種植物。 「玉山箭竹」,滿山遍野,隨著火燒山,它的生長高度也逐漸產生變 化,且只有在岩石多的地方才少了一點它的足跡,而盤生著「台灣刺松」 、「玉山圓柏」或「玉山杜鵑」等。「台灣刺松」,葉成針狀,約一公分 長;「玉山圓柏」,盤根錯節的生長在岩石上,葉將近五公分長,由於迎 風而長,幾乎成圓形狀;「玉山杜鵑」,禁得起風雪的吹拂與覆蓋,在冰 雪裡可以等待春天的來臨,到五、六月時,便開滿山腰、山頂;「台灣冷 杉」,一年才長一節,挺挺直立,樹幹與主幹成四十五度,它的毬果一個 個直立;「玉山小蘗」穿梭在綠野中,十一月時,它的「紅」葉是山中的 驕客,身上也帶有三個一叢、三個一叢的刺;「玉山野薔薇」,和「玉山 小蘗」有點相似,葉較黃,身上有兩個刺,葉較「玉山小蘗」黃;「高山 白株樹」,一棵棵的、約十公分左右,長在岩石的小角落,十一月末了, 它的身上變得較「紅」;再則綠綠的、小小的「石松」;翠綠的、由陽光 透視有一點點白白的「玉山金絲桃」;還有一身灰色的、小小的「尼泊爾 賴蕭」等。 在彎腰觀賞、認識這些山中的「主人」之時,我們也不時仰望遠在側 邊的「合歡主峰」,並回眸欣賞「合歡尖峰」。由於氣候變化的關係,我 們不能三百六十度的環視整個大小群山,然而心滿意足,當到達終點,我 們都情不自禁地歡呼! 一次又一次的訓練,拉近了我與「植物」的距離,我發現,除了「欣 賞」它,進一步的「認識」它、「了解」它,不再那麼難,那麼有負擔! 一路走來,很多的師姐、師兄都有長足的進步,特別是隨車帶隊的楊師兄 。楊師兄為了增加我們旅途的樂趣,放映了不少的「記錄片」,一分一秒 也不肯放失「教育」我們的機會。 「環境佈道師」關心的是整體的社會,既是「自然」又是「人文」。 我們非常慶幸成為其中的一員,它讓我們成長了許多。認識環境,關心社 會,是一件快樂的本分事,它,並不再那麼困難!

    迎接「1999年森林文化年」

    自然平權宣言

    基於土地文化、自然倫理以及世界宗教的終極關懷,為復育台灣自然 生態體系、保育天然基因庫、防治環境及生物性災變、深沉反省文明與文 化,並楬櫫生界萬物平權觀,在此世紀交替之際,奉人類時代的良知,我 們宣示「自然平權宣言」。 我們認知: 一、任何生命體皆為宇宙的唯一且無可替代,此為自然平權的根本原 則。 二、生命歧異度本身即為善,任何生命個體及其族群擁有維持及增進 其自然歧異度的天賦生存權。 三、生命與生命、生命與環境之間皆為密不可分的關係網,更且,整 體永遠大於部分的總和,人類對此全知識仍屬無知,有待謙虛的 向自然學習。 四、任何生命過程皆為不可逆,小至個體發生、發育,大至地球變遷 ,無有任何生命過程可資重覆,更且,此一流變的道理即生命的 終極道理,生命演化的趨勢即在於探究此一本質性的究竟之道。 五、人類天性中存有與任何地球上其他生命之遠、近、親、疏的關係 ,此等時空網的依存關係,正是人類價值之所在,它存在於深邃 的心靈記憶,有待內省而開發。 我們主張: 一、除了自然律食物鏈的運作原則之外,任何生命不得對其他生命擁 有宰制、奴役、虐待、操控生死的權力;萬物各有自主性,依演 化複雜洪流,各自逕行其生存策略。 二、承認任何生物對地球資源的使用及保育權。人類必須在國土規劃 中制訂特定比例的下限,保留給後代生命,圓滿「後代生命資源 使用的選擇權」,不僅在國內制訂於法規,更須推展國際結盟與 執行。 三、台灣亟須依據自然維生生態系健全運作的下限,制訂人口及資源 使用的適度承載量,且為任何自然生命設立保育區。 四、關於已經遭受開發、破壞的台灣原生生態系,必須規劃天然復育 之措施,復育則遵循自然演替法則而進行,成就莊嚴國土及美麗 家園。 五、深入學習自然善知,培育本命土的文化意識,結合並推動全球生 命共同體的長程目標。 今後我們將以出世的超然、入世的精進,從認知土地生界到社會人文 關懷,從科學知識、生活藝術到覺知教育,從人性、人道到眾生平權,奠 定環境守望、山林監測、土地倫理與自然情操的基本涵養,並且以此善根 ,為台灣土地、全球生靈,傳播「生態中心」的理念與實踐。無論何時、 何地、何事、何物之境遇,期待得以具備高度的內觀智能,看得見這社會 尚未存在的善與是,且竭盡心力促成美夢成真;慈眼透視這社會既存的惡 與非,且以善巧方便如法力挽狂瀾。(本文摘自《綠色救援行動──環境 佈道師培育營第二梯次(南台營隊)手冊》)

    台灣島的隆起

    滄海桑田本為常,但所有地球上的任何大變動,其速率比不上人類摧 毀自己賴以為生的環境。(1) 台灣史必須以土地為主體,台灣人必須熟知二百五十萬年的滄桑與生 界的變遷;全球格局的生態地域主義奠基於本土,深沉詮釋人地關係。新 生的台灣文化必須從族群的靈魂與意識形態著手,新的世紀必須從文化基 因池,培育出自然情操;台灣島從大洋中挺昇,雄偉的山峰擁有渾厚的山 根,新的台灣文化必將緣此誕生。(2)   (1) 摘自陳玉峰教授,《台灣生態史話》,頁17。 (2) 摘自陳玉峰教授,《台灣植被誌.第一卷》,頁 14。

    台灣生態研究中心--專欄系列

    《生態台灣》   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自1995年3月開始,於自立晚報副刊設有《生態台 灣》專欄,由陳月霞與陳玉峰執筆,專欄以論述台灣現階段的各類生態為 主,含教育生態、政治生態、兩性生態、家庭生態、環境保育生態等。   此專欄目前於每星期二出刊。 《非台北觀點》   1997年8月,應邀加入台灣日報《非台北觀點》撰文。   此專欄目前於每隔兩週之星期三出刊,由陳月霞與陳玉峰執筆。 《自然的夢》   自1992年8月開始,於幼獅少年雜誌為青少年朋友撰寫《自然的夢》 ,此專欄是以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為青少年朋友介紹本土植物。   此專欄目前為不定期出刊,陳月霞執筆。 地址:台中市西屯路3段159巷56弄42之1號 電話/傳真:04-4619722 E-mail:taiwan@mail.alishan.net.tw http://www.alishan.net.tw/taiwan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