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47 期〔88('99).11.01〕﹜


神通與菩薩(下)

■主講:傳道法師◎1990 年 5 月 28~29 日講於高雄佛教堂

■ 紀錄:郭廷立.釋智融

六、五通仙人 前面所說的是報得的神通,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修得的神通。這類神 通可再分為兩類:一為修持佛教正定而引發的神通,一為修持外道得根本 定而引發的神通。修定發通,是佛教共外道的世間法,所以外道也能透過 定的修習而獲得神通;只是佛教的定慧修持,須以清淨的(身口意)戒行 為基礎,依戒(德行)而修定,依定而發慧,才得真正的究竟解脫。在修 行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突破我執的障礙,只怕神通愈大,反而造(惡)業 愈多。因為自心當中的「貪、瞋、癡、慢、疑」等五毒,如果未去除,凡 事都以自我為中心,神通雖得,煩惱未斷,往往是未蒙其利,已先受其害 。為什麼呢?  從前有個人號稱有天眼通,能夠看透一切物質和表面的障礙,他被一 個國家的大臣縛獲後,挖去雙眼獻給國王,這位大臣告訴國王說:此人將 可永為國王所用,因為他已失明,無法逃到其他國家。國王氣得大叫:「 我留他在此,就是靠他的天眼通為我觀測寶藏,了解敵情,你把他的眼睛 挖出來,那他對我還有什麼用處?」大臣聞言,面露疑惑的說:「他既然 有天眼通,為什麼我要挖他雙眼,他卻事先不知道呢?」說得真有道理, 對不對?所以,外道的通,有時候只通了一點點,沒有神通可能還沒有那 麼多的煩惱,通了一點,反倒惹來無端的麻煩。 再說佛世有五位仙人,聲稱他們擁有避死永生的神通,雖然依業報來 說,他們將在一個星期後往生;但是他們向國王表示:他們既不必修正觀 念與行為,又不必辛苦的修行,就可避開死亡的魘影,在生死之間來去自 如。國王對他們的說法很感興趣,於是派遣許多部下跟隨在這五個仙人身 後,要看看他們到底是如何避死。第一位仙人是混入人群中,他認為躲在 人群裡,閻羅王的使者一定找不到他,沒想到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喊捉賊, 剎時引起一陣混亂,他在混亂中被人推倒,還沒來得及站起來,就已經被 活活給踩死了。第二位仙人以神通力飛到極高的虛空,他心想無常鬼一定 會在人間找他,不會料到他已躲入虛空之中。想到此處,心中不禁一陣得 意;就在他自鳴得意的當兒,一分心,竟從虛空中跌落地面,一命嗚呼! 第三位仙人則潛入深海底躲避,結果因為來不及回到水面換氣,就被水給 溺死了。第四位仙人則鑽入石縫中躲藏,不料因為業報現前,通力消失, 就被夾在石縫中活活餓死了。當佛陀知道五位五通仙人難逃無常業力時, 就告誡弟子說:「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 。所以奉勸大家不要浪費時間,去學這些無法解脫生死的神通,神通在佛 教來講,是修定的副產品;佛教真正重視的是煩惱淨盡的漏盡通,唯有貪 、瞋、癡等煩惱永盡,才是為佛弟子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標。 世尊住世時,有一次波斯匿王率眾在郊外打獵,當時天氣非常炎熱, 波斯匿王與大臣畋獵了一陣之後,覺得又熱又倦,大隊人馬就在一處湖邊 飲酒作樂,稍事休息。伎樂宮女們穿著薄如蟬翼的絲綢舞衣,就在湖邊翩 翩起舞,並展露美妙悅耳的歌聲。正當此時,湖邊上空剛好飛過一位五通 仙人,他受到宮女曼妙歌聲的吸引,忍不住停駐空中欣賞起來。大約是聽 歌聽得太入迷了,以致渾然忘我,定力頓失,就從空中跌落在大臣群中, 從此失去了他的神足通。  由此可見,就算是五通仙人,功夫都還不夠精純,因為他們心中還有 很重的貪執,還有對美色的癡迷,以及對音聲假象的疑惑,所以終究不得 解脫。神通對他們而言,不過是滿足其高人一等的憍慢和虛榮,脆弱如你 我之凡夫,一旦有了權勢名位,就鮮少不忘記自我,甚至作威作福了,那 堪得起擁有「神通」這種利器?煩惱不淨,恐怕只會用來助長自己的貪欲 、瞋恚和愚癡,所以對於神通,凡夫應視之如毒藥! 七、佛教的神通 現在來談佛教的神通,佛教的神通可分為聲聞、緣覺的神通,菩薩的 神通及佛陀的神通。聲聞行者被稱為「小乘」,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的 個性通常較為孤僻,較偏重自證自了,悲心薄弱,不喜歡關心別人,而且 好勝心很強,所以非常精進。因為精進修行,所以特別能斷除煩惱,開悟 解脫;因為悲心薄弱,所以雖然開悟,卻只願隨緣度眾生,不再造新殃; 或甚至不說法度眾。這類根性的眾生有兩種解脫方式:一種是慧解脫阿羅 漢──沒有神通,另一種是定慧俱解脫阿羅漢──有神通力。  接著我們來談談辟支佛,辟支佛的意思就是獨覺。這類眾生的根器, 極為聰慧、孤僻,而且恃才傲物、憍慢心特重。因為聰慧,所以不經老師 的教導即自行開悟證道;但也因為個性孤僻,所以他們完全不願意對其他 眾生說法。因其體證的真理與佛法無異,所以佛教也含容其為解脫的聖者 。他們對於法究竟吝惜到什麼程度?我說個故事,大家就容易明白。  從前曾有兩位師兄弟一起修行,並且都發願證果之後要廣度眾生。這 兩人一位修福,一位修慧。修福的那位後來轉世為唐朝的香山居士白居易 ,他在文學方面極有成就,智慧很高,福報很大,也當了不小的官,只是 還沒證悟解脫。修慧的那一位非常精進,所以很快就開悟證真。因為他道 行高深,很多人都前去請教;只是他內心非常討厭女人,每每等請教的人 一離開,他就拿起鏟子,將任何一位女眾留下的腳印,包括底下的土塊都 一起挖起來,再填上新土。時間一久,大家都知道他的習氣,最後,他不 但沒有女眾的緣,連男眾也不喜歡他。他因為修行證悟,得生佛國,但佛 陀告訴他:「當初你們師兄弟倆一起發過願,證悟解脫之後要廣度眾生, 你如今不但沒度到半個眾生,反而還把師兄弟丟在凡塵,這豈不是違背了 當初的誓約嗎?這怎麼可以呢!你至少得回人間去度你那位還沒解脫的師 兄弟啊!」 但這位修慧成就的大德要再投生人間時,卻碰上了意想不到的障礙。 因為他不喜歡女眾的習氣,早已為世人所熟知,所以雖然已經往生,但一 般女眾談起他,風評仍然相當不好。一些身懷六甲的婦女,如果夢見他, 隔天和其他姐妹淘在聊天時,就會發表一些讓他相當難堪的說法,比方有 的人就說:「那位彆扭的師父如果要來投我的胎,我寧可他一出生就掐死 他,免得他長大了瞧不起我。」「對!對!對!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餵 他,讓他餓死好了!」其他人也附和地說:「我要凍死他!」「我要任他 病死,也不給看醫生!」他在選擇投胎之處,聽到的盡是這種話,實在找 不著一處適合的人家可以投生。最後總算讓他想到,以前經常會將一些沒 吃完的食物,和飛鳥蟲蟻結緣,於是他就在一處山壁岩洞的鳥窠中投胎轉 世,人稱「鳥窠禪師」。  話說當時官任地方太守的白居易,一日派遣部屬出外辦事,部屬遲歸 ,回來時向他解釋,說是因為在回程中聽到一位師父說法,講得實在太好 ,他聽得太入神,以致錯過了回報的時間。白居易聽說如此,覺得很有興 趣,就讓部屬帶他去向鳥窠禪師請教佛法。到了那裡,白居易一開口就請 教鳥窠禪師,什麼是佛法精義?鳥窠禪師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白居易很不以為然的說:「三歲孩兒也道得! 」鳥窠禪師馬上糾正他:「三歲小兒雖說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至此才 真正觸動白居易的內心,讓他有所體會。  回家後,白居易便向妻妾兒孫說:「我過去罪孽深重,深感懺悔要開 始認真修學佛法了!」眾妻妾兒孫聽到他這樣講,七嘴八舌地就對他說: 「你有多少罪孽啊?我們每人幫你分擔一點,不就沒事了!」白居易當時 也就不再說什麼,一直到有一天,他過八十歲大壽。壽宴中大家正點著蠟 燭在慶賀,白居易忽然說:「大家把眼睛閉上。」隨後,自己就偷偷的把 蠟燭吹熄了。等他讓大家睜開眼睛時,大家都覺得奇怪:咦?蠟燭怎麼熄 滅了?「大夫人,是妳吹熄的嗎?」「不是我啊!」「二夫人,是妳吹熄 的嗎?」「也不是我!」問來問去,大家都說「不是我!」這時,有個可 愛的小孫子開口說話了:「爺爺!那不是你自己吹熄的嗎?怎麼還一直問 別人呢!」白居易這時才笑著說:「對呀!你看看,連吹熄蠟燭這種小事 ,都沒有人願意代我承認了,前些天你們還說要幫我分擔罪業,那根本是 不可能的事!好了,不多說了!我要用功修行去了!」 這個故事本身的意義很好,但是我發現講過這個故事之後,產生了一 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有些人就開始早晚施食給鬼神,或鳥獸蟲魚了。 不度人而只想度其他眾生,這似乎本末倒置了! 有些人就是很奇怪,他們對陌生人非常慷慨仁慈,可是對自己的家人 卻刻薄萬分。我認識一位博士,他對布施濟貧的事非常捨得,經常一兩萬 ,甚至十萬、八萬的慷慨布施;但不知為什麼對自己的妻兒,卻是非常的 凶惡慳吝。太太開口向他要個一兩百塊錢,他都很難拿得出來,就好像要 割他的肉一樣,這實在是夠奇怪、夠顛倒的了!我想跟各位強調的是:發 心救濟別人當然是好事,但別忘了孝順父母、照顧家庭、關愛自己的妻兒 。凡事總有親疏遠近之別吧!佛典中教我們的也是由親而疏而怨的漸進順 序,不好太過勉強,強行躐等。 根性慳吝之人,縱使認真持咒念佛,也到不了西方極樂世界,因為《 阿彌陀經》中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慳吝之人福報 太少,資糧不足,故無法往生淨土;即使再得人身,因為福德不足,智慧 也難成就,所以我們不管是財施、法施或是無畏施,都應該努力去修學。  從前有個富翁,儘管家財萬貫卻是非常慳吝,在臨終之際,他始終兩 眼瞪著床前,張大嘴巴,好像想說什麼,卻一直發不出聲音。他憋著一口 氣說不出話來,又斷不了氣,表情相當痛苦。他的妻妾兒女都聚在床前, 大家看他那副痛苦的表情,都相當著急,只是問來問去,不論問什麼,他 都是一直搖頭。後來,一個他最疼愛的小姨太忽然靈機一動,問他說:「 是不是那位太太還沒來,還是那些財產沒有處理好?」他仍然搖頭。這位 小姨太就又問:「是不是床前點兩盞油燈太浪費?」這下他終於點頭了, 於是小姨太就熄滅了一盞油燈。再回頭看他,他還是不閤眼,大家不禁覺 得莫名其妙,後來小姨太就再問他:「是不是燈芯太高,太浪費油?」聽 到這句話,他頻頻點頭,等家人把燈芯剪短,讓燭火暗沉一些之後,他才 心甘情願地嚥下最後一口氣。 去年,我們台南府城有一位工商鉅子去世,遺產不是很多啦!聽說大 約是一千億左右而已。結果因為遺產分配不均,家族親戚與妻兒子孫爭吵 不休,連老人家的身後事都沒人願意去處理,就停棺在市立殯儀館內,遲 遲無法入土,每天早晚甚至連一碗靈前供飯都看不到,實在是夠可憐的! 所以各位如果除了養家及教育子女之外,還有些閒錢的話,我奉勸各位, 還是多拿些出來布施濟貧,或從事社會公益、文化教育事業,多少還可以 對人群有些助益,總比將來留給子孫去爭鬧還好。   說到可以做的好事,那可多了!比方說現在大家在聽講的佛教堂,土 地是租的,除非買斷,否則將來若地主收回不再續租的話,問題可大了! 佛教堂方面當然希望能夠籌資買下來,做為高雄地區的一個永久弘法場所 ;只可惜眼前資金相當有限,與實際需要的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對在座 的各位來說,現在就是一個相當值得把握,種福田的大好機會,大家如果 能夠同心協力,積沙成塔,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成就此一殊勝的利 益眾生的功德。  六度之中,我之所以特別強調布施,是因為布施特別能夠破除我執, 和無我的般若智最相應。我們心愛的東西,如果真能放下,真捨得布施給 需要的人,至少就可以解脫部分對物質的愛著。如果你爺爺有一批非常珍 貴的古玉、珍玩及股票等東西,他一直在心中非常記掛,要是你在他生前 沒有好好處理掉這些寶貝,到他臨終時,恐怕再怎樣努力的念「阿彌陀佛 」都沒用。因為他內心太惦念這些財物,所以要往生就難了!要解決這個 問題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將這些古玩、玉器、股票都賣掉,然後告訴爺爺 已經用他的名義,把這些賣古玩的錢都捐給佛教堂,重新建設更好的弘法 場所,利益眾生。既成事實,老人家就無法再執著;不再執著,就解脫了 !另一個方法則是乾脆將這些寶貝都拿到老人家眼前,當著他的面把這些 東西銷毀。真銷毀掉了,他也會解脫,只可惜失去了一個積集福德資糧的 機會!兩相比較,與其銷毀,不如好好賣掉,將錢捐出來,更可以造福後 人,為日後累積些福業。 真正說來,不只一般人要解脫不容易,甚至有些出家師父,同樣會因 為心有所著而無法解脫。從前就有一位名叫金碧峰的高僧,他每次一打坐 ,就馬上可以進入「金剛無相三昧定」,連身體都可以當下化空,不為人 所見。當他報盡命終之時,閻君使者黑白無常前來找他,準備引領他到下 一個受生處;可是他們無論怎麼都找他不著,黑白無常十分無奈,只好去 求助土地公。了解了黑白無常的困難之後,土地公笑著說:「不難、不難 !金碧峰啊!他已經修到什麼都放下了,可是只有一個皇帝御賜,純金打 造的缽他放不下。你們只要到前面那棵樹下,用鐵棒輕敲地上的金缽,他 就會現身了!」  黑白無常照著土地公所教的方法,用鐵棒輕敲金缽,不一會兒,果然 金碧峰就現身了。金碧峰問黑白無常如何找到他,黑白無常回答說:「土 地公告訴我們的呀!他說你什麼都放下了,就只有這個金缽還放不下,所 以至今不得解脫,還得隨我們前去輪迴轉世。」聽到此處,金碧峰不禁一 陣苦笑,他說:「修了一輩子,最後還是放不下一個缽,真是冤枉!和你 們打個商量吧!我還有一點私事未了,請你們給我三天的時間,三天以後 你們再來找我,好不好?」使者不肯答應,金碧峰又哀求著:「那麼就給 我一天吧!反正你們已經知道怎麼找到我了,我又跑不掉,就一天而已, 可以嗎?」黑白無常聽他說得有理,就約定隔天再來帶他走。等這兩個使 者一離開,金碧峰馬上拿起一把利斧,將金缽劈個粉碎,然後就在土地公 廟的牆上題了一首打油詩:「若要抓我金碧峰,除非繩索綁虛空,虛空若 能綁得住,再來抓我金碧峰。」從此,金碧峰就真的解脫了!可見愛執的 繫縛力,的確是很強!  以阿羅漢而言,他們的神通勝過一般鬼神,但是世尊不准阿羅漢使用 神通,因為神通終究不敵業力。佛世,有一個國王將純金做成的缽,放在 一根高達數丈的竹竿上面,他宣稱若有人能夠不借助其他工具,徒手取得 此一金缽,就將金缽送給那個人。一位長眉長手羅漢得知消息後,就前往 現場施展神通,讓自己的手愈伸愈長,終於取下金缽,懾服全場。世尊知 道此事後,罰長手羅漢不准入滅,永在北俱盧洲廣度眾生。聽說東晉時代 的道安法師,還曾經親眼見過他呢! 在諸大弟子當中,世尊只允許兩位使用神通,一位是目犍連尊者,一 位是蓮花色比丘尼,但是這兩人都死得很慘!蓮花色比丘尼被外道打成重 傷,勉強支持到回精舍就往生了;目犍連尊者則是被外道用大石頭砸成肉 醬而死。當時許多佛弟子,包括出家、在家,還有尚未證得阿羅漢果的修 行者,都相當恐懼,紛紛向世尊請教:為什麼已經證果的大成就者,具六 神通的大阿羅漢,竟然不知道別人要加害他,還會為外道所害而慘死呢? 世尊這才進一步向大家說明,其實目犍連尊者對於一切事情的前因後果, 都了然於心。因為過去琉璃王要消滅釋迦族之時,佛陀知道釋迦族共同的 惡業已經成熟,無法挽救,即使一再阻止琉璃王的軍隊亦屬徒然。當時神 通第一的目犍連就曾運用神通,將五百位釋迦族人藏在他的法缽中,帶到 天界躲藏;但是當琉璃王退軍之後,目犍連尊者從天界放下法缽一看,五 百位釋迦族人,竟然全部化為一灘血水。至此,目犍連尊者終於了解「神 通不敵業力」,所以此後不再輕易使用神通。  至於目犍連尊者以何因緣而得這樣的果報呢?過去生中,目犍連尊者 曾經五百世為漁夫,殺生不可勝數,這些累世被殺的生靈如今陸續轉世投 生為外道,於是相繼前來找他報仇。目犍連尊者明白不能違背業力而行, 與其一個一個去償還,不如藉此受報因緣,一次了結宿業。如此說來,其 實尊者歡喜捨去今生的肉身,一次了結宿世的冤業,已經算是重罪輕受了 。 阿羅漢的宿命通,一般只知五百世,而且一定要入定觀察才會有神通 。菩薩的神通就高明一些,只要專注作意,就可以達到比阿羅漢更高的境 界。佛則比菩薩更高一層,有一句話形容佛的大定說:「那伽常在定,無 有不定時」,可見佛陀時時刻刻都具三明六通。 曾有一次,目犍連尊者捉狹地想要試探看看世尊說法的聲音,到底能 夠傳遞多遠,佛世並沒有擴音設備,但是每當世尊說法,不管與會的大眾 有多少,是一兩千人,甚或是一兩萬人,從第一排到最後一排,所有的人 都可以將佛說的法聽得清楚明白,所以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 得解」。世尊宣說的法音,不但聽眾分別隨其程度高低,而有深淺不同的 了解,淨土行者聽了有淨土的啟示,禪宗行者聽了有禪宗的領悟;而且不 論多遠的距離,都能清晰聽聞。但是當時目犍連尊者並不很相信,他不認 為世尊的神通真能到達如此不可思議的境界。  於是,目犍連尊者就施展神通,拚命的往東方飛,一直飛,飛得筋疲 力竭,直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國土,那裡的眾生體型非常高大,一個個都身 高數丈,像一座山似的。當時他們正群聚一起,在聽他們國土中的奇光如 來說法,目犍連尊者從其中一人的身邊飛過時,被奇光如來身旁的侍者看 見,覺得極為有趣,就稟白佛說:「佛陀,您看!那兒怎麼有一隻蟲,還 會飛呢!真有趣!」奇光如來微微一哂,就接著說:「目犍連啊!你可以 現身出來了!你們大家可別小看他,他是從我們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南贍 部洲的娑婆世界飛過來的。他是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座下弟子中,神 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大眾覺得疑惑,既然有神通,怎麼小得像隻蟲一 樣呢?奇光如來於是要目犍連展示一下神通,尊者搖身一變,立刻身高數 丈,比座中任何大眾更為高大威猛。此時奇光如來又開口告訴目犍連說: 「有時候連菩薩都無法確實了解佛的境界,更何況你還只是阿羅漢,別想 再試探世尊的音聲可以傳多遠了!還是回去娑婆世界好好修行吧!」  目犍連尊者聽到奇光如來當場說出他飛達此地的因緣,才明白佛的證 量真是不可思議,於是滿心慚愧地向奇光如來頂禮求懺悔。洩氣的是:尊 者因為飛得太遠,已經不知如何飛回原地了,奇光如來就告訴他說:「你 只要對著你飛來的方向,誠心頂禮懺悔就可以了!」尊者依言懺悔頂禮之 後,一瞬間就回到世尊座前。此時尊者終於體會到佛陀的不可思議功德, 並對當初的試探想法深切懺悔。 還有一次,有個人來到世尊駐錫之處,表示他想出家,剛好世尊外出 弘法,目犍連尊者一入定觀察他的前生,就告訴他說:「你沒有出家的因 緣,還是回去吧!因為你五百世以來,都不曾說過一句好話,所以沒有條 件出家。」雖然聽到尊者這樣說了,這個人仍然哭著不肯離開。後來世尊 回來知道這件事,隨即表示沒關係,可以為他剃度。結果他出家之後,精 進修行,不到幾個月就證得阿羅漢果。  阿難和目犍連尊者就請問世尊說:「您不是說過,沒有善根福德因緣 的人,不能讓他出家嗎?」世尊說:「無量劫以前,他是一個樵夫,有天 在山裡遇到老虎追他,他爬上樹躲避,沒想到老虎竟然跟著上來,他嚇壞 了,大叫一聲『南無佛』之後就摔落樹下,被老虎咬食而死。他就是因為 無量劫以前,那至誠的一聲『南無佛』,而種下了善根。再加上他出家以 來,自知善根少、福德薄,特別誠心懺悔,日夜用功,所以反而進步的速 度比一般弟子還快。」由此故事我們可以知道,阿羅漢的神通和佛相比, 還是有很大的程度差別。  前面說過,真正最好、最重要的神通,要能夠在生活中產生實際功效 才有意義;尤其,現代講神通更應該賦予時代精神。像畫家奚淞他畫的白 描觀音,左手拿的是清淨水,右手拿的是清淨土,意思就是要大家趕快來 挽救台灣的水土資源。在座的各位,你們知不知道大高雄民眾的飲用水是 來自那裡?首要來源是澄清湖,次要來源則是大寮區的水源;但是這兩個 水源地的水質都相繼發生大問題,大家知道嗎?澄清湖的水質已經因為富 含大量的有機物,以致藻類過度生長,造成氧氣無法對流的「優養化」現 象;優養化的水是死水,水中含有毒素,動植物都無法生長,當然更不適 合人類飲用。大寮地區也好不到那裡去,河流上游的集水區並沒有設定保 護,如今還成為垃圾掩埋場,流過垃圾掩埋地區的水,水質如何,不用我 多說,大家也能想像。所以現在的觀音,不是整天坐在那裡念經靜坐,而 是一手拿清淨水,一手拿清淨土,希望趕快喚醒大家的環保意識,化眼前 這塊土地,成為真正的「人間淨土」。 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如果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就是「雙手萬能 」。我們的一雙手,可以做粗活,也可以做細活;可以文,也可以武;可 以洗廁所,也可以進廚房,還可以開車,一雙手,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如 果你認為「像我這樣尊貴的人,怎麼能去掃廁所、洗碗,那未免太自貶身 價了!」好!這樣你就少了一隻手。你如果這個不肯做,那個又不會做, 東減一隻手,西減一隻手,減到後來恐怕就沒有手了。自己什麼都不會做 ,又不信任別人去做,到後來我看連腳也沒了;沒手沒腳,就剩一張嘴。 所以台灣鄉下有句俚語說:「紙肩頭,鐵喉嚨」,形容的就是那種好吃懶 做,吃什麼都行,做什麼都不行的廢人,這可不太好吧!你希望自己是那 種人嗎?如果你不想的話,那就應該從現在開始,廣學多聞,讓自己像觀 世音菩薩一樣,多出幾隻手來! 日本從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重建起來,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稱名的經 濟強國,他們的天然資源並不豐富,可是為什麼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因為他們的文化教育非常成功。日本民眾平均每個月花費在書籍購閱方 面,大約是新台幣五百元,而台灣民眾則不到新台幣一元,就算加上學校 、圖書館等單位的消費,平均每個月也只有五元,是日本的百分之一。這 樣的比較數字,真是讓人覺得汗顏!時下一般人,幾乎只在學生時代為了 應付考試而讀一點書;一旦由學校畢業,從此便與書本絕緣。踏進社會工 作後,大多數更是不看書、不聽演講,也不進修,如此,知識怎麼可能會 進步?智慧又如何能再增長?  有人說:「我不用聽經聞法啦!我只要全心全意念佛,念到開悟,自 然一切都會了嘛!」不然就說:「六祖慧能大師也沒讀過書啊!他還不是 一樣可以開悟,我為什麼一定要讀書呢?」這種話乍聽之下好像有理,進 一步去推想才知道其實似是而非。比方說,一個很聰明的美國人,他如果 從來都沒拿過筷子,甚至沒看過筷子,那麼縱然有一天他開悟了,還是不 會拿筷子。過去從沒種下任何和筷子有關的因緣,開悟後自然不會憑空出 現和筷子有關的果;絕對不是一開悟之後,任何以前沒學過的東西,都可 以無因無緣地通達,那就不合世尊所開示的緣起正見了。  太虛大師有所體悟之後說:「我以前學過的天台、唯識、賢首,至此 總算貫通了!」大家要注意啊!太虛大師是說曾經學過,卻學不通的東西 ,在體悟後就豁然貫通了!他可不是說以前從沒學過的東西,現在也會了 ! 隋唐時代,民間教育非常普及,尤其佛法更是空前興盛,很多人雖然 沒讀多少書,卻不是無知無識的,他們對禪宗公案和一般佛理都有著相當 程度的理解。唐朝就有位善說《金剛經》的大居士,人稱「周金剛」。一 天,他挑著《金剛經》《青龍疏鈔》,準備前往拜訪德山禪師,中途覺得 肚子餓,就隨意向路邊一位賣點心的老婆婆說:「老婆婆,請給我一份點 心。」老婆婆看他挑了一擔子書,就好奇地問他挑的是什麼書?周金剛回 答她說,那是註解《金剛經》的《青龍疏鈔》。老婆婆又問他:「既然這 些都是《金剛經》,那麼先生一定對《金剛經》相當熟悉了,我請問先生 一個問題,您若答得好,點心我免費招待;如果您答得不好,點心我就不 賣了,您看這樣好不好?」周金剛看問話的人不過是個路邊賣點心的老婦 ,而自己最專長的就是《金剛經》,所以也就放心地回答說:「好啊!妳 請問吧!」老婆婆點個頭之後,笑著說:「《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 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先生,您要點的是那一個心 ?」周金剛一聽,當下瞠目結舌,不知所對。 由此可見唐朝佛法之盛,連這種市井小民都能夠引經據典來談禪論道 。在如此隆盛的禪風下,六祖慧能大師於焉提出:「不立文字、不落言銓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說法,這完全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與一 般民眾的程度所提出的對治之道。因為當時很多人只背經而不修行,於是 被批評為「口唸般若心無行」,慧能大師認為與其這樣的說食數寶,不如 腳踏實地、專心一意修行,所以才提倡「不立文字」。 現代人不了解唐朝的時代背景,與六祖慧能提出對治之道的用心,全 然斷章取義的高喊「不立文字」,於是對所有經典都不屑一顧,你如果請 他多用功看些書或讀些經典,他就會說:「不用啦!我只要專心念佛參禪 就好了,反正等我開悟,就什麼都懂了!」有一個觀念大家一定要有,那 就是「理雖頓悟、事必漸修」。頓悟的「頓」,是說明開悟那一剎那即徹 了真理;但在那之後,事相上還需要不斷的熏修學習,才能將習氣漸漸淨 盡。 八、六道眾生人為本 佛出世間教化的本懷有三:說十方世界而詳此土,立三世因果而重現 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而菩薩的兩大基本任務:一是成熟眾 生,二是莊嚴國土,以現代社會的情況來說,前者的完成須仰賴文教,後 者的圓就則須借助環境保護、生態保育。 說十方世界而詳此土:是說我們應該重視目前所居處的這個地球,珍 惜現有的資源,並且盡力改善我們的環境,使它合於一切人類現在以及未 來的幸福需要。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所以大家都要為自己所居處的每一寸 國土而戮力。  立三世因果而重現在:並非否認過去和未來,我們當然必須檢討過去 、策勵將來,因為現在是過去的未來,未來則是現在的延伸;但真正最重 要的,則是把握現在、珍惜現在。我們應好好利用今生這個難得已得的人 身,努力學習,提升自己有形無形的資糧,而不要只把修行的重點都放在 求取來世的福報,卻對現生的一切了無意趣,漠不關心!這樣的態度就有 失正見。 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菩薩雖然發心盡度一切有情,但在 六道眾生當中,還是以救度人類為最根本、最優先。山河大地、鳥獸蟲魚 固然需要重視,但若離開了這個珍貴的人身,其他的一切依報,也就毫無 意義可言。因為人在五道(六道)之中,居於上升與下墮的樞紐;人的心 力最強,上升天堂,或下墮三途,全是在人間所造的善惡業因,所以任何 與佛法相關的修行,還是要以人為本。 有的佛弟子發願「盡度一切有情」,可是卻專門度些蟲魚鳥獸,忘記 佛世尊是以人身出現在人間,以人的語言對人類弘法;並不是說法給小貓 小狗聽,給小魚小鳥聽的,所以我們要再次強調:「佛法以人為本」,而 不光是度小貓小狗的。只可惜很多佛教徒都忘了這個以人為本的精神,對 動物很愛惜、很慈悲,對人卻很暴戾、很嚴苛,這真是顛倒啊! 比如說蚊子會傳染登革熱,如果看到蚊子來,怕牠再飛去害別人,只 好先出手將牠打死;但目前幾乎所有標榜持戒的人,都會說不可以打蚊子 ,這樣真的就如法嗎?真正大乘菩薩的「無我精神」,大家需要進一步深 入體會,所謂「盡其在我,捨己救人」的胸懷,不是那麼簡單的!每個人 發揮一己之力,儘可能的去做利益眾生的事,這才是菩薩精神。以打蚊子 來說,到底有沒有罪業呢?當然有,但是沒有關係!如果因為造殺業必須 下地獄的話,我寧可自己下地獄,也不要別人因為感染登革熱而死,這就 是菩薩的心啊!因為菩薩「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所以,已經不是有罪無罪的問題,也不是有沒有犯戒的問題。雖然犯戒 ,但是用慈悲心,而不是用瞋恨心去打死蚊子,就是說寧可有罪我擔當, 也不要讓大家受到傳染病的威脅,這才是菩薩精神的精義。 世尊過去世在因地修菩薩行時,曾和五百商人同行出海撈寶,遇見一 個江洋大盜不但搶劫,還打算殺了全船的人。菩薩因為不忍大盜犯下無法 寬恕的殺人罪業,不忍那五百商人的妻兒從此成為孤兒寡婦,所以,以慈 悲心殺了那個江洋大盜。這樣的殺生是出於憐憫,而不是憎恨,因為在諸 佛菩薩的心目當中,沒有可惡的眾生、只有可憐憫的眾生。「這不是殺少 數救多數,是普救一切,特別是對作惡者的憐愍」。千萬不要誤解成殺一 人救五百,功過相抵,不但無罪,還有功德哦!這種說法是功利投資,而 不是菩薩精神!菩薩精神是因悲愍他,所以殺了他,寧願自己因此而墮地 獄,也不願意他造更大的惡業而自害害人。印順長老在其《佛法概論》敘 述人間佛教的菩薩精神時,精闢獨到的分析說:「但願他不作惡業,不墮 地獄,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獄也毫不猶豫。對於殺害這個人,是道德的,是 更高的德性,是自願犧牲的無限慈悲。」這才是菩薩護生的積極意義。  又如不予而取是犯偷盜戒,但大乘菩薩戒有時候不取反而犯戒。不予 取戒中最大者,莫過於奪取國家的名器,如果一國之君昏庸無道,使人民 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那真正的菩薩就要揭竿而起,推翻暴政,把國家的主 導權奪取過來,然後讓賢德之士出來主政。印老說得好:無論是國王、宰 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財物,那不妨「廢其所主」,取消這王臣及聚 落主的權位,從巧取、豪奪、侵佔、偷竊者手中奪回來,歸還被奪者,這 當然需要方便──技巧。推翻他,從他手中索回,對于這個人或少數人也 是善行。如讓他受用非法得來的財即會加深他的罪惡;奪他,即是拯救他 。菩薩的心中,是沒有疾惡如仇的,應該是悲憫惡人過于善人。但這不是 姑息縱惡,要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來殺他奪他。……這 樣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所以說:「有犯戒成尸羅波羅 蜜,謂菩薩教化眾生,不自觀戒。」  祈願所有佛弟子都能時時學習菩薩的無我精神,處處以利益眾生為用 心,讓我們努力做個不炫耀神奇、不講究神通的凡夫菩薩!假使今晚在座 的五百多人,每個人都能利用雙手雙眼,去修持菩薩道,救苦救難,那我 們就是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真能家家觀音、人人觀音的話,那就是眾 生最大的福報。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