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23 期〔86('97).11.01〕﹜


學佛應消除那些障礙

傳道法師 ◎1990年3月16日於台南勞工育樂中心

                        ■整理:郭 廷 立 一、前言──「業障深重」誤蒼生 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晚安! 根據資料統計,台灣目前學佛的人口已經超過 80%,但這其中,還包 括了正信佛教之外的多神教徒。反正只要有在燒香拜拜的,他們都自認為 ,也被統稱為佛教徒。但是這些佛教徒,你如果問他們:何謂佛?佛教的 內涵是什麼?如何學習?遇到障礙如何消除?學佛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恐 怕大多數的「佛教徒」都要張口結舌了。而另外一些有心想學佛的人,則 是不得其門而入,只要聽到那個法師有名,那間寺院的佛祖靈感,他們就 一窩蜂地盲目崇拜供養。說來,這也不能怪他們,四眾弟子(出家、在家 男女眾)應該都有責任。 佛法傳到中國已近二千年,除了最盛時期的隋唐之外,歷經五代、宋 、元、明、清,到民國,由於戰亂頻仍,民生凋敝,佛法一直不見再興盛 。直到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來台,四十多年來許多大陸來台的法師,不 斷地設壇傳戒,不斷地宏法佈教,不斷地發行各種佛教雜誌,不斷地設立 佛學院以培育僧才,這才使得台灣的佛教發展到達顛峰;幾乎每所大專院 校,都設有佛學社,甚至有些高中、高職,也有佛學社團的成立,譬如台 南高工就有「正思社」,我在那裡也已經擔任了九年多的指導老師。   由這些現象看來,佛教在台灣,可說日漸蓬勃發展了,然而佛教徒的 素質,卻仍有待提升。很多人學佛學出了問題,可是大家卻諱疾忌醫,很 少提出來討論。去問出家師父,師父也總是回答:「你業障深重!」試問 :一句「業障深重」,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有人學佛學得發了瘋,學 得著了魔,學得家庭破碎,這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綜言之,就是對佛教 真正的原理,真正的動機,真正的目的,真正的方法,沒有確確實實去了 解、把握,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昨天有人問我:「清海無上師算不算真正的佛教?」這也不能怪發問 的人,事實上,我身為出家人也感到頗為慚愧,因為真正正信正見的佛教 ,提倡的實在不多。從表相看來,台灣佛教好像非常興盛;而實際對佛教 教理不了解的卻大有人在。一些人整天就是忙著念經、拜懺、朝山,甚至 還有寺院隨俗地燒金銀紙、庫錢和紙紮的房子,這離佛法的正信正見,可 說都還有一段距離! 我信佛至今超過三十年,一直都很用心地在觀察,在了解台灣的佛教 ;我發現台灣的佛教,存在許多畸型的發展。為什麼特別提出來呢?因為 學佛如果對整體的佛教不了解,一定會產生障礙。有人學佛之後說:「我 好心沒好報!」依照佛教的因果律來說,好心沒好報是可能的。為什麼? 因為你只是好心,而沒有實際的善行;必須善心加善行,應用正確的方法 ,達成有效的目標,才能有好報,你們說是不是? 有一位小姐,護校畢業,原本護士當得好好的,有天到台南某寺院擲 珓杯,那個師父叫她眼睛閉上,對她觀察了一下說:「妳的業障深重!有 很多孤魂野鬼跟著妳,所以妳得趕快念往生咒,燒往生錢。七月,妳要來 這裡拜梁皇寶懺,一個月就會有感應。」     她照著做,真的也感應了!拜了一個月,工作丟了,還弄得活鬼纏身 。到新化給一位乩童看,他說:「妳冤親債主一大堆,妳父親信佛虔誠, 勸人拜佛,可惜功夫不夠,現在冤親債主都找上妳了!」害得他們全家, 夫妻不和,父女不和,最後說要畫符念咒解冤結,還限制她出門,弄到後 來發了瘋。     她父親帶她到妙心寺來找我,一位好端端的姑娘,因為睡眠不足,心 神不寧,黑斑、雀斑一大堆,她的妹妹來看她,兩個人都差不多,你說信 佛信到這樣,到底是功德無量?還是罪過無量?難怪有人說「不正確的宗 教信仰,是人民的鴉片」,這真的其來有自,所以我們應該反省! 我問她父親:「為什麼正信正見你不信仰?那些不理想的、講感應的 ,一閉眼就看到這、看到那的教你不要去,你卻偏偏要去?」「師父啊! 你就慈悲慈悲吧!」「你應該去找那些教你擲珓杯、燒往生錢、念往生咒 ,蓋陀羅尼被的人,讓他們知道,這一套已經教出問題了!應當注意品管 ,不要再繼續製造一些不良品了。」我可不願再當下游的修理工廠了!所 謂「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你們也別盡怪那些招搖撞騙者的不是,該怪 自己的知識不足,為對方提供了機會,才讓對方得逞的吧! 二、學佛的始終歷程──信解行證 學佛,就是向佛──覺悟的聖者──學習,學習如何去除心中的貪瞋 痴等煩惱,以及如何擴充我們的悲心、智慧、福報……,而後自他圓滿。 所以學佛,就是「信、解、行、證」的始終歷程。     由「信」佛所教,而後去理「解」佛陀所宣說的真理;其次,以所理 解的真理,來勘驗自己是正信或者迷信?信仰正確,理解正確,接著就是 以「行」來驗「解」,將所理解的道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以實踐來驗證自 己所理解的是否確實可行。有一些道理是說得通,行不通的,那就是還不 究竟、不圓滿。最後以實踐的結果來「證」明所信是實,所解是真,所行 是善;也在實踐之中加深自己的信心與理解。信得切,見得真,實踐就更 為積極,而所體證的也就更為深入,終至究竟圓滿。所以學佛就是在相「 信」、理「解」、「行」踐、體「證」中,使自他益臻清淨圓滿的整個歷 程。   學佛的人通常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開悟之後,一悟百悟,什麼都會 、什麼都通了,其實那是青蛙跳水──「噗通,噗通」(不通,不通)。 一個未曾學過開車的人,開悟之後就會開車?無因無緣怎會有果?你如果 說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那是謗佛;說佛經上寫的,那是謗法;說高僧大德 講的,那是謗僧!     佛教講因緣果報,無因無緣就沒有果,你沒有聽經、沒有看經,那能 了解佛理呢?或許有人會說:六祖慧能沒有讀過書,也開悟了。請問,你 是六祖嗎?你怎麼知道他沒讀過書?你了不了解唐朝佛教鼎盛,沒讀過書 的,聽經早聽得滿腹經綸了,就是因為當時的人太執著於語言文字,不知 去力行,所以禪宗才會以「不立文字」來對症下藥。如果甚麼都不懂,真 的會開悟,那恐怕是開「誤」,誤盡天下蒼生罷了;那時候「參禪」恐怕 也會變成「參慘」,這下就「誤得很慘」了! 三、學佛三綱要──信願、慈悲、智慧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三綱要: (一)信願菩提心──高尚的目標  信佛所信,解佛所解,接著就要發願學佛的慈悲,學佛的大願,學佛 的智慧,廣學多聞來普度一切眾生,讓所有眾生都能共成佛道,同證菩提 ──這就是信願菩提心。亦即「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的深 徹大願。 (二)同體大悲心──純正的動機  一般人總是為名、為利、為功德、為感情、為面子,才肯做事,就世 俗的眼光來看,這原本無可厚非,只是容易變質。一旦名、利、功德、感 情等等沒有了,就容易「退心」。所以談到動機,佛教說到「同體大悲」 ,就是體認到宇宙間的一切,包括人類、動物、植物,甚至礦物,都和我 們息息相關,我們無法離開這些而獨存。所以整個生活空間的品質如果被 破壞,使得植物不能生長、動物不能生存,那人類也就要遭殃了。      由此可見,空氣、河川等等,都直接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了解這些 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就會自自然然去維護河川,自自然然去關懷空氣 品質,因為這是我們的本分,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並沒有什麼功德可言, 這就是「同體大悲心」。 有了同體大悲心之後,發展出來的行為就是「無緣大慈」。緣是條件 ,無任何附帶條件的關懷:就是將宇宙間的一切平等對待,不分遠近親疏 ,都同等關懷;不再以自我或人為中心去分別誰重要、誰不重要,只要存 在宇宙間的,就必然有他存在的價值。如此體認,自然地就能夠「平等視 眾生」,而盡己之力幫助他們提升、淨化,這就是純正的動機──同體大 悲。 (三)空無我慧──善巧的方法 有高尚的目標、純正的動機之外,還必須講究方法──方便善巧,才 能逐漸根除無始以來,以自我為中心的情見執著,無私地從事利他的一切 事業。《金剛經》上也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 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遍覺。」為善而不因有所得的成 就感,引生種種執著與驕慢,這就需要徹見緣起的智慧才可通達的。 初學佛者或依信願門入,或依慈悲門入,或依智慧門入。入門雖各有 所偏,但這三者應當在熏修學習之中,逐漸平衡發展,才不致因偏廢而生 障礙。 四、學佛可能產生的障礙 現在來談學佛可能產生的障礙:   (一)執著感應、神祕、神通                     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學佛如果沒有建立正信正見,只 一味執著於神祕、感應,就很容易出問題。一般人的病可分三種:          1. 生理病,看醫生吃藥就好。 2. 心理病,找心理醫生,解開心結就好。 生理、心理都有病,就要 雙管齊下。 3. 業障病:醫生看了,藥吃了,就好了。 沒幾天,病又來了!再吃 藥,又好了;沒兩天,病又來了。去檢查,沒有病;回到家,病又來了, 你說奇怪不奇怪! 台南有位某某醫生,有一天夢見人家告訴他:「你不可以去爬山,山 上有許多冤親債主等著要抓你。」醒過來以後,他想:「我怎麼能不去呢 !以前我主辦,朋友都支持我;這次朋友主辦,我當然義不容辭。何況我 又約了二十多人,我不去的話,我約的人和他們不認識,他們當然也都不 會去。」所以他還是去了。到了山中,說也奇怪,沒有被蛇咬到,沒有被 蟲螫到,也沒跌倒摔跤,可是一隻腳卻莫名其妙地腫起來,無法走路,只 好抬下山去看醫生。這位醫生是台大畢業的,他看了看,說:「這簡單! 你也是醫生,想必你也了解這是微血管破裂嘛!打針吃藥,一個星期至十 天就好了,可以包醫。」     不料到了第七天,七竅出血,家屬嚇得趕緊將他送往台北長庚醫院。 醫生說:「你的症狀病理上是有,但實際的病例,你還是頭一個被發現的 。這是因為外表的血止了,內部還繼續出血,所以會竄往七竅!」於是又 跟他打針吃藥,這下血止了,但是兩隻腳卻腫起來了,接著,頭、手、全 身,連脖子都腫了。醫了五、六個月,花了數百萬元,一點效果都沒有!   回到台南,一位信徒不知狀況,就熱心地介紹他到妙心寺來找我。去 到那裡,四個婦人將他抬了下來,我請他坐下,一看他的眼神不對,我心 想這應該是「業障病」吧!我教他雙手合掌,念「解冤釋結真言」,我念 ,他跟著念。現在我教給大家,以後自己念就可以,不必再來找我。「我 ,弟子某某某,解結、解結、解冤結,解了多生冤和業,洗心滌慮發虔誠 ,今對佛前求解結,藥師佛、藥師佛,消災延壽藥師佛,隨心滿願藥師佛 。」這是《藥師經》後面的解冤釋結懺悔文,照著唸七遍,心中虔誠懺悔 ,就會有效。 經過這一番折騰,他好了,可以站起來行走了。臨走之前,他們說: 「明天要去碧龍宮謝願。」說曾經在那裡許了願,所以要去還願。聽他們 這麼講,我真被搞糊塗了!我幫他醫好,他卻要到那裡去還願,你們說這 是不是很有意思!    業障病可透過懺悔等宗教儀式化解,但是有的人卻連得了急性盲腸炎 ,都要找師父懺悔;或者念大悲咒,喝大悲咒水來治病,延遲到最後變成 腹膜炎,那就太愚痴了! 所以,如果沒有正信正見,而只建立在宗教的神祕感應上,有感應, 就讚歎三寶;沒有感應,就毀謗三寶!正所謂「讚也三寶,毀也三寶」, 這就產生障礙了。 我再舉一個例子,台南有個大富翁,聽說曾經在某某寺做過焰口,也 拜過梁皇,不知他去向誰打聽,說要到我這裡來拜梁皇寶懺,他兒子才會 好起來。我聽了他的情形,就告訴他說:「如果你按照我講的方法去做, 不必拜梁皇都會好。」但是他卻沒聽進去,你們聽聽看,像下面這些毛病 ,拜梁皇寶懺有用嗎? 大清早,這個孩子得父親叫一程,母親叫一程才起床;起床後,父親 幫他端洗臉水,母親幫他擠牙膏。牙刷好了,父親拿漱口杯給他,母親把 毛巾扭乾送到面前來;洗好臉,母親已經泡好牛奶送過來了。喝完後,一 個幫他穿衣,一個幫他扣釦子;一個幫他穿襪子,一個幫他拿鞋子。聽清 楚啊!他兒子已經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了!零用錢一次都是五千、一萬的 給。有天,他伸手要錢,媽媽說:「你該節儉一點啦!昨天才拿五千。」 「不給算了!」要再拿給他,他也不要,掉頭就走了。   夫妻倆做了半天工作,一想「今天沒要到錢,到學校去不知道怎麼樣 ?」於是就放下工作,到學校去問他同學:「有沒有向你借錢?」「有。 」「借多少?」「一萬。」「好,我給你。」又問別的同學:「有沒有向 你借?」「有。」「多少?」「五千」「你呢?」「兩萬。」「好,通通 還你們,以後我兒子向你們借錢,你們就給他,我一定會還你。」原來他 們是這樣教育兒子的。 氣得他兒子不願回家吃飯,沒自由嘛!簡直是將他當植物人看待嘛! 這樣去誦經拜懺,你們說有沒有效?沒效啦! 台南有一位在銀行服務的襄理,有一天來告訴我說「師父啊!神通真 是不可思議!那天我朋友帶我去找一個人,他沒讀過書,可是我一到,他 就能叫出我的姓名。我以為是我朋友告訴他的,可是,我再問另一個朋友 ,他居然連他的風水、地理、住宅方位都知道,實在太厲害了!」我說: 「栽(知)有什麼用?還欠澆水啊!如果他知道你欠人家三千萬,有沒有 辦法幫你還?」「當然沒辦法。」「這樣他知道了,又有什麼用?」「還 有, 我在看《普門品》,他站在我後面,突然說『你現在正看到 " 世尊 妙相具,我今重問彼 " 』師父, 你說奇怪不奇怪?」我說「難能,不一 定就可貴,走鋼索也不容易啊!但這除了滿足你的好奇心之外,能不能讓 你的心靈淨化?能不能使你的智慧增長?使你的修養更好?」 大家要了解,神通是修定的副產品,而禪定則是共世間的;佛法所著 重的,卻是在定中引發智慧而解脫生死煩惱。如果沒有正知正見,只是徒 有神通,是會讓你下墮地獄的。為什麼?因為你的貪瞋痴未除,那一個人 得罪了你,你就很難不會運用神通去報復他,那你就造了惡業!知道那個 銀樓、銀行,有黃金、有鈔票,你正缺錢用,我想也很難不會用什麼「五 鬼運財」法,去將它搬過來。你雖然暫時有了財富,但是等到那天拿出來 用被發現了,你還是難逃被抓的命運。 所以,神通不是萬靈丹,神通也終究敵不過業力。我們不妨這樣去思 考:神通如果是萬能,釋迦牟尼佛就用神通就好了,何必眼睜睜地看著自 己的家族滅亡呢?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琉璃太子率領軍隊,欲滅釋迦族, 釋迦牟尼佛就在太子必經的路上,一棵枯樹下靜坐。琉璃太子來到那裡, 就下車向世尊頂禮,「世尊啊!你怎麼不在有蔭的樹下坐呢?」釋迦牟尼 佛回答他(大正 2 . 691a ):「親族之蔭,勝 外人也。 」(種族的 庇蔭,勝過其他。)琉璃太子一聽,心中明白,立即班師回去。這樣攔阻 了三次,釋迦牟尼佛知道,這是自己家族的因緣果報已經成熟,他也愛莫 能助了。(成熟的果報無法改變,就像已經開花結果的梨子一樣,我們無 法使它變成蘋果。但如果尚未成熟就可以改變,而不是「定業不可轉」, 就像種下梨樹,尚未開花之前,我們可以接枝,讓它長出蘋果,所以「定 業可轉」。這點我們要了解,才不會被邪師、外道所迷惑。) 這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不信邪,就運用神通,將釋迦族最優秀的五 百男女放進缽中,救往天上,然後對佛陀說:「我救了五百人。」「在那 裡?」「在天上。」「帶下來看看。」目犍連將缽放下來一看,不得了! 只見一缽血水,那有人的影子?所以神通終究敵不過業力。 釋迦牟尼佛一生只准兩位弟子用過神通,一是目犍連,一是蓮華色比 丘尼;但別忘了,這兩位弟子都死得很慘。釋迦牟尼佛所以准許目犍連用 神通,是因為目犍連前生做過五百世的捕魚人,冤親債主無數,這些人轉 世為婆羅門外道,都有神通,所以准許目犍連以神通去度他們。結果,因 為目犍連的神通勝過外道,反而結了怨。有天,目犍連在山下入定,這些 外道來了,「在那裡,在那裡,釋迦牟尼佛的左右手目犍連就在山腳下。 」「好,將大石推下,活活將他砸死!」於是一塊石頭砸下,二塊、三塊 ……許許多多的人聯合起來,就將目犍連砸成肉醬。弟子們看了,心生恐 懼,就請問釋迦牟尼佛說:「為什麼修行修到證得阿羅漢果,神通第一, 還死得如此之慘?」「不是這樣,你們不了解,目犍連已經心解脫了,但 他知道異熟果報不可逃。因為神通逃得了一時,逃不了永世,所以他歡喜 捨壽,讓五百世的債,在一次劫難中完全還清,好輕鬆啊!」 目犍連早就知道「神通敵不過業力」,一個人縱然有他心通、天眼通 、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這五種神通,不修智慧仍無法解脫生死輪迴。 其實,「神者,變化莫測;通者,達而無礙」,真正的神通要如這一 杯水,喝下去之後,能夠消化、吸收、應用,再轉化成身體所須的養分。 有些人是多聽一句話也「不通」,多做一件事也「不通」,少吃一種東西 也「不通」的。「不通」你們了解吧!就是臉臭臭的,所以不要迷惑神通 。   有個女老師一下班就往某處跑,人家問她忙什麼?她說「我無夫無子 沒關係,就是不能沒有清海無上師。」「她到底有什麼好?」「你不知道 ,我一打坐,眼睛閉上,就看到我師父在放光,金光閃閃地,出來之後, 感覺身上還有金粉呢!」學佛如果眩惑於這些,那就麻煩了! 全省各地,有許多國小老師都相信清海,台南市某國小有位郭老師, 經過清海「印心」後,教她要「絕食」。絕食後無力教書,乾脆就辭了教 職,結果走路不穩,有一次站在台北陸橋時,幻想自己會飛,於是跌到橋 下,就這樣死了。還有另外一位,聽說也在絕食,現在健康不知如何了。 像淨土宗有些精進佛七,也是吃得很少,還大聲念「阿彌陀佛,阿彌 陀佛!」拼命拜,很少睡覺的。照這樣,只要三個小時,就可以看到耀眼 的金光了!很多人參加「佛七」,結果出了問題的,不可勝數!但我們卻 都在粉飾太平,不敢面對現實。其實,只要道理了解,正見具足,不管有 沒有神通,都可以解脫。所以《阿含經》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 雖經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二)執著儀軌  佛像、幢幡、供花,其實並不是在莊嚴釋迦牟尼佛,也不是在莊嚴演 講者;而是在莊嚴眾生的心。環境莊嚴,眾生受清淨的環境影響,也肅穆 莊嚴。早晚課、念佛、打七、拜懺,目的是借助儀式,讓我們的心靈淨化 ,言行得止惡行善。可是有些寺院,一大早就打鐘鼓,還將麥克風朝外, 吵得人家不得安眠。就如某寺,前陣子在里民大會上就被提出抗議,而且 上了報,住持才說要改成初一、十五,何必呢?寺內參與課誦的大眾聽到 就可以了,何必要強迫人家聽呢?「唉!你不知道,播出去讓人家聽到, 也好結個緣嘛!」這實在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緣是結了沒錯,但結的卻是 惡緣;你念阿彌陀佛,他念的可能就是「三字經」。所以,在家居士清晨 做早課時,別忘了聲音小一點,不要說「念大聲一點,好讓大家都聽到。 」也許你喜歡聽「阿彌陀佛」,但別人喜歡聽的,卻是輕音樂,所以不要 執著儀軌。       有一對夫妻住在中部,兩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其中一個親近某某高 僧,一個親近某某大居士,都是重戒條、執儀軌的淨宗行者。結果兩個人 都修得很「慘」!太太雙眼幾乎要凸出來,喉管沒毛病,卻吞嚥困難,只 能進食流質食物。婚前相愛,卻不敢結婚,雙雙出家去修行;可是,一靜 坐下來就想到對方,不得已,只好又還俗。師父告訴他們:「你們慘了啦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使得他們心生 恐懼,雖然結了婚,卻又不敢親密,所以,太太就請調到台南,到那位「 高僧」的台南講堂去修行。每次,她眼睛一閉上,就出現一大堆裸體的幻 影;她請教高僧,高僧說:「你業障深重,福報有限,拜懺去!」不料越 拜是越嚴重。      後來,一位信徒帶她來找我,說要學氣功,打通任督二脈。我一看, 不得了!她根本不必練,她的氣功比我還好,滿肚子都是氣,全身都被氣 撐滿了。我知道她的毛病,就講了一個故事;她聽了之後痛哭失聲,就把 情形全告訴了我。談到一半,晚課鐘聲響起,她聽了,臉色頓時變綠   !人家是「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她卻是「聞鐘聲,煩惱 重」。我知道她在恐懼什麼?就對她說:「沒關係,我陪妳繼續談。」   一般出家人都是聽到課誦鐘聲響,就趕快去精進用功。但課誦的目的 是要「修戒定慧,滅貪瞋痴,有慈悲心,有願力,普度眾生」。如今要度 的人就在眼前,那有捨近取遠,我去課誦,卻丟下她,讓她在此愁苦的道 理?幫她解決問題,就是我的功課。再一次提醒大家,不要誦經誦到一半 ,有人來找你,就急得幾乎要敲破木魚;要不然就擺個臭臉出來,不耐煩 的問:「幹什麼?」(害得我功課做不完!)其實,每天的早晚課誦只是 形式,有空多做,沒空少做,今天很忙,不做也沒關係。做到一半,有重 要的事情就停下來,拿個書籤夾住,有空再繼續做,這才叫「到處隨緣無 住著」,如果執著儀軌而忘了修行的目的,豈不是本末倒置!   她因為壓抑正當的欲望,竟至雙眼突出,喉管緊縮。我告訴她,欲不 是生死煩惱的根本;多少離惡向善,還不是正法欲為動力;輪迴的根本在 於「我執」。以自我為中心,無明執著、貪愛佔有、嫉妒排他,而衍生身 、語、意種種的染業,這才是生死煩惱的根源。         《俱舍論》提到:欲,是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之一。欲 是對一件事情強烈的需求;求而不得其正,才叫惡欲。也就是所追求的方 法不對,觀念不對,手段不對,才成為惡欲。   後來,我才了解他們夫妻真是懵懂!真是「古椎」!兩人都是大學畢 業,居然因為修行而不敢在一起。其實,這也是一種欲,只是方法不對。 有很多出家人都教在家居士分居禁欲,人家是夫妻,你卻教人家不可行房 ,那豈不是違背了最基本的倫常?實在顛倒!在家夫婦,應持不邪淫戒才 對。所以,我在此要呼籲:「出家人當修出家行;在家人當修在家行。」 正當夫妻應當互相關心,但不可互相佔有而生嫉妒,這才是在家居士學佛 的正常道。我這麼和她談一談之後,她哭了一陣,我告訴她「桌上的東西 可以吃下去!」好了!可以吞嚥下去了。她現在已經懷孕,調回中部去了 。   每看到一些人信仰宗教,出了問題,我實在忍不住感慨系之!正所謂 「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我相信在她們的團體中,一定不只這對夫 妻有了問題。佛教徒啊!如果連最基本的是非曲直都判斷不來,就不要只 一味地責怪別人,也該怪怪自己吧!不合理的,不合法(真理)的,不合 情的,為什麼要拿來障礙自己呢? (三)執著於任務觀點  別忘了,素食的目的在培養慈悲心,念佛的目的在增加信心願力,如 果執著於「我素食已經多久了;念佛念了幾千聲,幾萬聲。」那就麻煩了 !又比如說,規定 自己早課一小時,晚課一小時,多久要誦幾本經,這 對於初學者當然有「剋期求證」的功效。但有些人忘了誦經是為了開智慧 的前方便,於是,當家人在旁邊吵雜時,一邊念一邊就在心裡罵:「你再 吵,等我念完你就該死!」又如和人約了時間,時間快到了功課卻仍未作 完,就拼命念,念得心浮氣躁;要趕在一定的時間內念完多少經,這就產 生了業績壓力,產生了煩惱。                   要明白,學佛是要「開智慧度眾生」,今天誦經,誦到一半,有人來 找,我先暫停。對方若問為什麼要誦經?剛好可以借機教化。       念佛的「念」是「明記不忘」,不忘佛有度眾生的大願,不忘佛有大 慈悲心,不忘佛有大神通,不忘佛有大智慧。你的起心動念,你的做事態 度,都像佛的大慈悲、大願力、大智慧,你每個念頭,每一言行都這樣, 你雖然嘴上沒念佛,其實就是在念「自性佛」,這才是念佛的第一要義。 有許多「高僧」,總刻意將自己塑造出精進不懈的形象。每當人家來 找他,明明是躺著的,一聽到敲門聲,就趕緊端身正坐起來(打坐)。其 實,人吃五穀雜糧,工作繁重,那有不累的?就像車子也需要保養一樣。 可是為了市場需要,他只好起來,穿好衣服出來,接受來訪者的頂禮,而 後說:「有善根!有福報!好!對不起,我功課還沒做完,你們坐一下。 」又進去拜佛、誦經或打坐了。「讚!這真是高僧,每分每秒都在用功。 」你回去後,他是否仍如此用功,那就不得而知了。    有些人為了修多少座法事,念多少咒,而心急、造成負擔,使得學佛 的歡喜、自願、虔誠、輕安等,變成苦惱、束縛,這就叫做障礙。 (四)執著名相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應機說法,你那方面不了解,他就針對那方面來談 。有些人說念咒要念「梵音」,效果才好;其實念國語,念台語都沒關係 。有人說要念「ㄚ彌陀佛」,不可念「ㄛ彌陀佛」,因為「ㄛ」的音階向 下,念了會下地獄。真是胡 說八道!      佛教說往生西方,必須具備往生西方的資糧;下地獄,也必須具備下 地獄的業果報,假使你沒有做任何惡事,只念「ㄛ彌陀佛」的「ㄛ」就下 地獄,沒因沒緣,會有果,這豈不是將因果律一筆勾銷了嗎?可是聽眾都 說:「不簡單!」       還有人說:「只要買件陀羅尼經被(被上印有梵文咒語),蓋在死者 身上,一切惡業就都消除了,即刻就得『上品上生』,只需花個五百元就 可以。」你們聽聽看,這可能嗎?可是居然很多人相信!    其實,佛經的道理是要我們理解,然後去實踐、去體驗的。可是很多 學佛的人,執著於這個字該如何解釋,要念什麼音?而忘了「依義不依語 」。禪宗說:「有時候一句要當一句用,有時候一句不當一句用。」大家 不要聽迷糊了,我舉個例,你們就明白。有位先生向我介紹他太太說:「 這是我太太,她不但漂亮,而且能幹,是個才女;以前讀某某學校,成績 都是第一,料理很會做,公關又很好。」太太說:「你別聽他的!死相! 亂說。」其實她真正的意思是──「是的,我贊成你這樣讚美;不過,我 在場你這樣說,我會不 好意思。」說「死相」,那是打情罵俏的話,不 是真的罵她先生!        釋迦牟尼佛在經中,有時說:「印經功德無量。」有時說:「建佛寺 功德無量。」有時說:「度人出家,功德無量。」有時說:「造佛像功德 無量。」慘了!這樣我們即使把田產賣光了,都不夠拿來布施。其實,我 們要了解,佛陀說法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佛教初創時,需要弘法利 生的出家人,所以說:「度人出家,功德無量。」若是隋唐,出家人已經 太多,若再鼓勵人出家,那就製造問題了。    又如「印經功德無量」,那是因為當時經書太少,得來不易,需要大 眾發心贊助。現在經書已經太多了,還有人在報上大登廣告,說要印大藏 經,一部三萬九千九百元,說要免費贈送大陸和台灣的寺院,你們可不要 被騙哦!那個主事者就是以前利用嬰靈牟利的,現在「改行」印大藏經。 他事先發出一份通知說:「有人發願要印藏經,如果貴寺需要,請將負責 人的姓名、住址、統一編號填好,蓋上印章寄回來,印好之後就送一部給 你們。」台灣全省有很多寺院都收到這份通知,我也收到了。然後他在報 上大刊廣告,說有很多寺院需要大藏經,所以請大眾發心助印,功德無量 。真是顛倒黑白!對寺院說已經有人出錢了,對信徒卻說許多寺院需要藏 經,所以大家都被利用了,我這裡還有許多資料,可以查證。據估計,佛 教徒單單印藏經,被騙走的錢超過一億以上,很多人看了報上的廣告匯錢 過去,還自以為功德無量呢!      最近我去了一趟大陸回來,也有一些信徒自大陸回來,大家才發現, 我們這邊的報紙登什麼要印藏經到大陸,都是假的。有許多佛教團體,印 了藏經和一些經書要送到大陸;我告訴他們要寫「北京中國佛教協會轉某 某寺收」,他們就是不聽。那些書才到海關就被沒收,然後就在海關燒毀 ,燒了三天三夜還堆積如山,許多佛教徒看了真是心痛!像這種出錢印經 書,卻遭中共在海邊焚毀的行為,你們說有沒有功德?所以大家的腦袋不 要再發燒了,清醒一點吧!         有許多事情我們要了解,就像經書,如果要印,就印一些比較容易理 解的,分初級、中級、高級,文義深入淺出,讓大家都看得懂,才能改變 觀念、改變言行,對社會有利益、有貢獻,這才有功德。 (五)執著功德相  有些人一見面,就談他在助印經典,修行用功,度人出家,建寺廟, 弘法利生,布施等等。這些有功德嗎?有,但若執著於功德,卻不注重內 涵,那就失去意義。   為了名,為了利,為了感情,為了面子,為了地位,以這樣的動機來 信仰宗教,來參與布施,並不純正。有所求而來,自然有人看到的時候, 花一百萬,他都心甘情願;沒人看到的時候,即使一百元都 捨不得。就 像南部某家大企業,位於市郊附近,他製作過程所排出的毒素非常嚴重   ,一旦爆炸,工廠附近的居民,都將全遭波及!學者專家向他提出建言 ,告訴他如何處理,估計花十一億元,就可以完全解除這種危機。他不但 不要,卻要捐十三億 來建美術館。你們聽聽看!這是什麼心態?花十一 億,工廠的員工、附近的居民,生命財產就有保障,為什麼不做?因為這 十一億環保經費用出去,別人看不到啊!所以他寧願花十三億建美術館, 好讓大家看見──「某某美術館,某某某捐贈」,多神氣啊!    更何況,想建美術館那塊地,本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實驗農場,那一 片土地,用何種肥料,在何種土壤,種何種作物,會產生何種狀況,從事 實驗的時間在一百年以上,可以說那塊地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估計的。 但是政府官員就急著和省政府溝通,看那塊實驗農地能否成為美術館 用 地,人家要捐十三億可不簡單哪!你看看!我們的從政人員,只看到那十 三億的金錢,卻顧不得實驗農地的不可替代!見不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危機 ,你說這有智慧嗎?這就是執著於功德相的急功近利!    有些人做了一點好事,就念念不忘,常掛在嘴上:某人哪!如果不是 我以前救他或幫忙他,現在就如何如何……,那還能怎樣怎樣……都是記 住這些有形相的,這就成了障礙,即是佛教所說的「雜染心」。別忘了傳 說當年菩提達摩來到中國,梁武帝問他:「寡人建寺、度人出家無數,功 德幾何?」達摩說:「一無功德」。    《六祖壇經》說「見性為功,平等為德」。見性就是修行能夠見到本 來面目;修行有了成果,叫做見性為功。「平等為德」,就是能將理論不 著痕跡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而且連對於這種成就的執著也沒有了。對我 的親朋好友如是,對疏遠的人如是,對陌生人如是,對冤家對頭亦如是, 而且做了之後不放在心上,這叫做「無所得心」。《般若經》六百卷,濃 縮為二百六十多字的《心經》,《心經》再濃縮為三個字即「無所得」; 無所得即無所失,無所失即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能得究竟涅槃。無 所得再濃縮成一字,就是「淨」──心地純正清淨,無有雜染,不貪功德 ,不著相,無貪心、瞋恨心、愚痴心,所以「淨」亦是「空」的別名── 空掉貪、瞋、痴等煩惱執著。    若能以清淨心去止惡行善,以清淨心去度化眾生,以清淨心去布施, 以清淨心去持戒,以清淨心去做一切,就是與智慧相應的六度萬行。     起心動念不著相,做的過程不著相,做成之後又不執著,這是真正的 解脫。佛學泰斗印順導師,在其《般若經講記》〈示宗要〉裡曾說:「般 若無住的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依此觀究竟,究竟也如是;依此觀 初心,初心也還如此。」就是說初發心的動機不是為名、為利、為功德, 不是為感情、為面子、為地位,是「無住離相」的同體大悲心。發心時如 此, 做時如此,直到三覺圓滿,也不說我開悟了,我的德行比別人好, 我的功德比別人 大,我修了多少年,我已經證到第幾果了,這種始終如 一的「離相」才是功德。如果還執著於這些成就的「相」,就是還放不下 ,就是尚未解脫。           五、結語──把握四原則  在學佛道上,除了排除種種的障難,最主要的,還是要掌握住學佛的 三綱──信願(目標)、慈悲(動機)、智慧(方法),依此三綱,再把 握下列四種原則去學習,就不致偏離學佛常道。 (一)親近善知識──依法不依人  那些是善知識?對於教理如果不明白,只有道德,而沒有宗教信仰的 ,那很危險!只有神通而沒有正見的,等同於外道;只有慈悲心、同情心 的,容易受騙。佛教的特色是,做任何事「以智化情,以智導行」,亦即 「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凡是渲染自己,說「我開悟」的,我 們有理由相信他不是真正的善知識。 離佛世越遠,善知識越是難求,何況我們每個人的差別因緣,不一定 就得遇全德的善知識。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要對方有一分的長處,我 們就學習一分,切莫陷入盲目的偶像崇拜,所以是「依法不依人」。 (二)多聞熏習──依義不依語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是要聽聞正法,從其學習佛法正理,所以要將所 聽聞、見聞的,「依義不依語」地領會到自心中。 (三)如理思惟──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如理思惟就是抉擇、分別自己所聽聞、見聞的一切,捨棄不究竟、不 徹底的部份,而將究竟、徹底的真理,化為自己的知見,端正錯誤的觀念 ,而後再以正知見去指導言行,清淨三業,那就是「法次法向」。   (四)法隨法行(法次法向)──依智不依識 理論知道了,方法知道了,善法惡法也抉擇清楚了;接著,就要真正 去實踐體證。佛教是「從證出教」的,在還未親自體驗之前,所了解的一 切不過是一堆知識罷了!唯有腳踏實地去實踐,漸行漸修,才能向圓滿的 涅槃趨進。   希望大家能夠滌除學佛的一些障礙,在佛法的熏習下,能夠越學越輕 鬆,越學越不執著,越學越自在,越學越歡喜,沒有任何禁忌。凡是不合 理的,或是合理但與我們心靈的淨化、生死解脫、利益眾生無關的,通通 捨棄掉。       最後,感謝主辦單位的辛勞,感謝活動中心提供這麼好的場所,感謝 諸位菩薩的蒞臨,祝福各位,信心增長,正見具足!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