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31 期〔87('98).07.01〕﹜


學佛三要

■主講:傳道法師◎1991年4月7日講於高雄佛教堂
■紀錄:陳淑芬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釋尊雖然也談到五道(六道)眾生,甚至唱 導眾生平等,但卻特重此現實人生,而少談神說鬼;這與儒家的「子不語 怪力亂神」,頗為相近。佛教所以珍視此人身,是因為人有三種與生俱來 的特勝,即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這三種特勝發展起來,近似儒家所 講的三達德──智、仁、勇;進而可昇華淨化為成佛三德。     一、憶念勝:人類的記憶力特別好,思考能力特別發達,尤其有了文 字之後,我們的文明可謂一日千里。憑藉著文字,人類將經驗、文化、技 術代代傳承,依此憶念思惟的「生得慧」,經聞、思、修慧的熏修淨化, 即成佛的「智德」。       二、梵行勝:「梵」就是清淨,梵行即清淨而非穢惡的行為。因為人 有自覺的慚愧心,可以促發自己離惡向善,所以超勝他道眾生。慚與愧是 人類一切道德的基礎,不過通常太過偏狹,若能擴展周遍至一切眾生,則 成佛的「恩德」。  三、勤勇勝:就是不達目標,絕不終止的堅忍與毅力。人類為達成某 一目標,往往可以忍苦耐勞,甚至犧牲一己的生命,亦在所不惜。這種勇 於實踐的勤勇,若用來行菩薩道,定能行難行之行,忍難忍之苦,進成佛 的「勇德」。   儒家稱智、仁、勇為三達德,似乎已臻至善的境界,但依照佛教的標 準,仍未圓滿。因為儒家所說,是以「我」為中心──我有智慧、我有仁 慈、我有勇氣,所以要名留青史。是為了名、為  了我,為了我的親戚 朋友,以及我的事業、我的種族等等,都是以「我」為前提。在有所求、 有附帶條件的情況下,總是不純潔、容易變質,所以要將智仁勇再超越「 我」執,昇華、淨化,也就是學佛的三綱要──智慧、慈悲、勤勇(信願 ),以至成佛的三德──智德、(悲)恩德、斷德。       佛的智德圓滿,「不但覺了一切法的本性,也覺察了一切法的特性、 形態、作用、關係等;覺了現在,也覺了過去、未來。」更能以智慧的善 巧方便來度脫眾生。   佛陀救苦的大悲心──恩德,「不限於一人,一事、一族,一地區、 一世界,為一切眾生,一切苦難而發心。」不論你是否信佛,也不僅限於 今生,是盡未來際的;眾生一日沒有離苦得樂、轉迷成悟,佛對眾生的救 護就一日不停止。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裡說:「悲心的深切,徹骨徹 髓,無所不用其極。」所以說「智圓悲無極」,這種悲心、智慧,與儒家 差等的「仁智」,顯然不同!         佛的斷德,不但斷盡一切煩惱──理障、事障,甚至無有絲毫雜染餘 習。亦即勘破我、法二執,淨盡積習,不再受「自我」左右而徹底解脫。 不像有些自稱聖潔的神,動不動就發怒殺人,甚或用洪水加害不信祂的人 !       學佛,應先掌握三綱──信願(目標)、慈悲(動機)、智慧(方法 ),才可能進趣圓滿的佛德,而不致越行越遠。(詳見印順導師《成佛之 道》〈歸敬三寶章〉,《學佛三要》。) 貳、學佛的階次   佛是由人──凡夫發菩提心,廣學多聞,行菩薩道,廣度眾生,覺行 圓滿而成。為了廣度眾生,由於眾生的需求不一,根性各異,於是乎要遍 學一切法門。可以說整個學佛的歷程──從凡夫,而福慧具足、悲智雙運 成佛,或由聲聞迴入大乘,或依凡夫發心直入大乘,莫不以發菩提心、行 菩薩道為主,最後才圓滿成就佛的三德。   從初發菩提心終至圓成佛果,其間的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 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二位階。其中,從十信到十回向稱為「 四凡」,十地到妙覺稱為「三聖」。四凡中的十信位,名為外凡,又稱凡 夫菩薩;十住、十行、十回向叫作內凡,又稱為三賢位菩薩或三賢菩薩。 三聖又稱聖位菩薩,其中十地、等覺是「因」,妙覺是「果」。   一般人初學佛,道心的勇猛熱烈,如鑽石、珍珠一般,看似晶瑩剔透 ,實則是露水道心,經不起風吹、日曬、雨淋,是以此時名為凡夫菩薩。 等覺菩薩是成就佛果的前一位,也是菩薩位階的最後一階。對佛來說,他 仍是菩薩;對其下位菩薩而言,他不久將成佛了,因此也稱為佛菩薩位─ ─就是快要成佛了,但還是菩薩的身分,所以稱「佛菩薩」。龍樹菩薩以 月圓來比況,形容佛菩薩位就如同八月十四夜的月亮,佛則如皎潔明亮的 中秋滿月一樣的福慧圓滿。   由凡夫發菩提心,學菩薩行的,就叫作凡夫菩薩,因為我們都是凡夫 ,所以我們只講凡夫菩薩。凡夫菩薩有二項特色:   第一、具煩惱身,正信正見具足:自己雖是凡夫身,有七情六慾,有 煩惱,也有很多缺點;但他知道造惡業會墮到三惡道,造善業會上生三善 道,甚至怎麼修行、解脫,他都清楚,但他不會開口閉口就說自己開悟、 證果,或者誇言自己會放光。凡夫菩薩雖具煩惱身,但他有警惕心,不誇 大自己,而且精進不傲慢。傳統佛教一般認為,自己尚且還未得度,何以 度人呢?這如同不會游泳就無法救人一樣,聽起來似乎頗有道理;但不要 忘了,無法下水去救人,還有其他方法可用,比方託別人救,或用繩索、 救生圈幫助他上岸……等等。度化眾生也一樣,只要正信正見具足,將一 己所知道的告訴別人,別人根據這些方法去學,同樣可以得到利益。   第二、悲心殷切:凡夫菩薩不會急急忙忙地計算自己的利益,而能忘 己為人。一般人只相信佛有菩提心、慈悲心、勝解空慧,但是光只相信還 不夠。尤甚者,有人則是求佛,佛有智慧,分我一點;有慈悲,分我一點 ;有福報,也分我一點,都是要求佛的。所以有些人常常三炷香一拿起來 ,就許了一大堆的願,這並不是正確的學佛態度,佛教是講究自力的宗教 。學佛與信佛、求佛不一樣,信佛是因佛有智慧,有慈悲與願力,所以信 他;學佛則是瞭解佛有慈悲、智慧、願力,所以願學佛發菩提心、行菩薩 道,廣學多聞、廣度眾生;不但自己圓滿,也要幫助別人圓滿(自他圓滿 )。 參、學佛三要   雖然佛隨順眾生的根機不同,而宣說了無量法門,但在這千差萬別的 無量法門之中,仍有它一以貫之,條理統攝的心要所在。不論任何根性、 程度,也不論修此學彼,只要是學佛,都不能離此三大綱要,一切法門的 進修皆依於此,一切法門的修學也莫不為圓滿成就此三德,這三要就是前 言中提到的信願、慈悲、智慧。   《大般若經》上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 便」,可說將菩薩行的心要一語道盡。一切智智即是佛智,又名無上菩提 。相應作意,就是指學人的起心動念,心心念念都在菩提心上轉,願求無 上菩提。無論做一件事,學一樣東西,乃至一舉手、一投足,無非為了利 益眾生。有這樣的深信,不但信得佛菩薩有圓滿的人格與道德修養,更發 願向佛菩薩看齊,欣求這樣的圓滿菩提,這就是學佛的目標──信願菩提 心。   有了崇高的目標,其次就要注意到發心的動機。一個人學佛也好,做 學問或世間事業也好,動機不同,其結果必然不同。有人為名、為利、為 情、為地位而學問,我們不能說他不對。有人層次高一些,為學問而學問 ,這也不錯;只是佛教認為這還不夠,應該為濟世而學問,以此作為發心 動機,就不同一般。   菩薩有深徹的悲心,見眾生的苦難,就想度脫他;見眾生的沒有福樂 ,就想成就他,所以說「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菩薩何以如此 呢?因為他能夠正見緣起,了解到人與人,人與動物、植物、礦物之間的 相互依存關係,所以他就會從事實際的事行──「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佛教的環保倫理,也就是建立在緣起彼此相關的網絡上,以此作為依據 而關懷環境、保育生態。另一方面,菩薩因為「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 」,所以「自未得度先度他」。雖然菩薩也想自求解脫,但是更不忍眾生 長期在生死苦海中輪迴不已,所以菩薩「不厭生死,不住涅槃」。他了解 眾生因為不明白真理,所以要他做好事難,要他不做壞事更難!所以他願 意長在生死海中教育眾生,度脫眾生,只要眾生能離苦得樂、轉凡成聖, 世界得清淨莊嚴,對於一切順逆,他都甘之如飴。   我們新發心菩薩,雖然不若久學菩薩的悲深智廣,但就整體來看,的 確要大家同時都有修養,自己才修養得來,所以菩薩為什麼要積極度人? 因為度人就是度己,別人如果都有修養,自己要修養也就容易了,所謂「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所以同體大悲,不是我們在度眾生或者在教育眾 生,而是一切眾生在教育我們,提供我們學習的機會。所有眾生的正報( 有情自體)、依報(有情所依止的器世間),都是和我們一體的,牽一髮 而動全身,因此我去淨化環境、美化環境,是本分事,不是什麼功勞。所 有的大地眾生,動物、植物、礦物,就如同我們身上的細胞,如果一個手 指頭受了傷,我們不會說我為你犧牲多少時間,犧牲多少精神,你該如何 感謝我吧!因為這是本分事──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   「無所得為方便」,無所得就是勝解空性的般若慧。有了欣求無上菩 提的信願,又有大悲心作為動機,如果缺乏體解無我的智慧為方便來助成 ,那就無法成就慈悲行與無上佛果。   佛教特重智慧,若以無我來行一切行,不離三心,則一切行都是菩薩 道。《金剛經》上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行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 覺,亦即成就佛果菩提。其實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只有一「我」相 :因為有我相,才有相對的人相;有了人類,才有相對的眾生類(眾生相 );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才有一期的生命長短,才有壽者相,所以 四相其實只有一「我」相。如果自己不與外界對立,就沒有相了,所以說 實相無相。這裡的以無我等四相行一切善法,即得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 菩薩──無我的精神。   約菩薩行的特勝來說,願菩提心,大慈悲心,大般若慧,是超勝一切 人天及二乘(聲聞、緣覺)法,而又含攝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的。發心修學 菩薩行,應該審慎地檢視自己的目標、動機與方法,時時警惕自己,端正 自己的心行才是! 肆、以三法印研究佛法   佛教從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時間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空間上則從 印度經中央亞細亞,而到中國等地;因此,必然會受到不同時空的文化背 景所影響,在發展過程中慢慢附加、攙雜了一些不純的因素,使很多有心 一探佛法究竟的人,因誤會、曲解佛教而卻步!誠然時空的發展是演化, 不是進化,越往後的不一定就比以前進步,有時候是退步。比如杯子沒洗 ,往後會變乾淨嗎?所以要以佛法研究佛法,才能抉擇出流變中純正的佛 法,而不致使佛法變了質。以藝術來研究佛法,或以科學、音樂、美術來 研究都可以,但這都是初入門的方便,真正要進入佛法的堂奧,則捨此( 以佛法研究佛法)而無由。   佛法包涵太深、太廣,佛經除了釋迦牟尼佛所說之外,另有菩薩說、 弟子說、外道說、變化人(鬼神)說。因此,須要一個最高法則來統攝一 切,那就是三法印;掌握住以三法印來研究佛法,對與錯就容易分辨出來 了。法,是普遍、必然的真理;印,是依此而證驗為正確無誤的,就好比 刻印章,刻上誰的名字,印下去就是誰的,不可能變成別人的名字。真理 就是如此,不管你信它與否,它都是如此。比如,我不相信地球會自轉或 公轉;但是不信它,它仍然自轉,且隨著軌跡公轉。講到三法印,從緣起 來看,緣起的三面觀即是三法印。 什麼是緣起的三面觀?   一、從時間上看──諸行無常,我們應從佛法的演化過程中,去發現 它的真義與適應。適應,佛教有個專有名詞,名為方便(善巧)。在佛法 的長期流變中,有些是佛陀說法真正的意涵,有些則是因應當時社會的權 宜施設,或因受教者的因材施教差別;所以凡是戒律、制度,應用在別異 的時空,一定會受到影響而產生不同的適應,所以釋尊才說「毗尼是世界 中實」(戒律、制度是現實世界的產物)。   例如:出家人拿不拿錢,這個問題就有它的不同適應,古印度的出家 修道者都不拿錢,這是印度的文化背景所使然;到了中國或台灣,就行不 通了。近代高僧慈航菩薩,素持「不捉持金銀生像戒」。有一次至屏東講 經,天乙法師要送錢給他,他不拿,大家就送他到高雄。到高雄後,糟糕 !身上沒錢,沒辦法買車票。就在車站徘徊了一個多鐘頭,直到見了一個 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拿了一串唸珠,猜想她是一位佛教徒,他才上前合掌說 :我叫慈航,因為要上台北,所以想向妳化一些錢買車票。老太太拿錢給 他,他說:不可以!我不能拿錢,妳只要幫我買車票就行了,累得這位七 十多歲的老菩薩,只好請人去幫他買。到了台北,天色已晚,這次可沒遇 到手拿唸珠的佛教徒了,只好一路走到善導寺。遇到一位居士問他:師父 !您怎麼走到這裡呢?他告訴人家因為要上山沒錢!居士於是叫了車送他 上去,他才終於回到常住。           佛陀說:「我所說的戒(法)如爪上土;我沒說的戒(法)如大地土 」。佛所制定的戒律(殺盜淫妄四根本戒除外),到任何一個地方,如果 那個地方認為不必守,就可以不必守;如果未制定的,那個地方說要這樣 做才合乎道德,那就必須遵守,這是有彈性的,所以有「隨方毗尼」、「 隨時毗尼」的不同。    釋迦牟尼佛曾經告訴弟子說:「我不與世間(智者)諍」。當地既有 的風俗習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加以合理化就好了,何必對立!比方三火 ,印度有護摩(火供)的習俗,釋迦牟尼佛就曾將它合理化,並且昇華淨 化。他說:在家裡孝養父母,稱為根本火;對妻兒照顧體貼,稱為居家火 ;對修行人供養,則稱為福田火。佛法有很多法門,都是如此而來的。   佛教說「行」,包含三種廣狹不同的意涵:色受想行識的「行」,範 圍最小,是意志(思心所);而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的「行」 ,是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這就廣了一點;範圍最大的,是諸行無常的「行 」,包括生理、心理、物理。「諸行無常」是說宇宙所有一切,包括生理 、心理、物理,無不是變動的,不恆常的。外在的一切物質,小至原子, 大至星球,無一不在成、住、壞、空地變異著,有的只因週期長,遠勝過 我們一期的生命,所以我們看不到它的毀滅。但今日科技之昌明,幫助我 們瞭解星球本身,乃至整個宇宙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它還是會隨著因 緣條件而變動,以及毀滅。至於人類的生理、心理會有變化,是無常的, 更是每個人最為親切、最有經驗的感受,這裡就不再多言。         關於無常,印光大師說「念死近道」,這個意思其實是說你現在不快 點修行,萬一死了就沒機會──這樣才是積極地,真正體得無常的真義。 所以,把握當下──才是佛教正確的無常觀。因為是無常的,所以聰明人 不會永遠聰明,笨的人也不會永遠愚笨。因為是條件因素組合,所以教育 有用,修行有用,凡夫都可以轉變而為聖賢。若非無常,而是固定這樣, 永遠都不會變的,那麼凡夫永遠是凡夫,成不了佛。從諸行無常,可知佛 陀所講的教義、制度,有真實性、有適應性,必須明辨其為究竟抑或方便 (詳見印順導師的《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及《以佛法研究 佛法》)。           二、從空間上看──諸法無我:「我」,梵語「阿特曼」,是靈魂的 代稱,又叫命者;是獨存性,不變性,主宰性之意。《心經》所謂:「照 見五蘊皆空」的「五蘊」,就是指構成「我」的五種因素──物質(色) ,情感(受)、想像(想)、意志(行)、分別(識),這是粗分。再細 分的話,我們的色身(物質)就是固態(地)、液態(水)、溫度(火) 、氣態(風)的組合。至於我們的感受,又可細分為苦的感受、樂的感受 、不苦不樂的感受……等等。又為何會有感受?因為有感官神經、外在的 境界和我們的心集中注意力……等等諸多的因緣合會。如果我們心不在焉 ,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所以沒有獨存性;獨存性不 可得,所以名無我。     「我」的第二義──不變性,因為緣起,一切是條件因素的組合,所 以在時間上是無常,不但獨存性不可得,主宰性不可得,不變易性亦不可 得──這種唯一、常恆、可主宰的我不可得。無我,是緣起在空間裡的展 現;無常,則是緣起在時間的必然。       無我又分人無我、法無我。我們該如何與人共處,與自己獨處?就看 你是不是真正懂得緣起無我。一件事的成就,通常不是單一因素可成,而 是眾緣和合而成的。就以這次的活動來說:因為有佛教堂董事會決議要辦 這個活動的「因」,再加上台南的朋友(妙心寺慈恩婦女會、法雲文教協 會),還有很多工作人員、老師、學員等眾緣和合而得成就。在成就這一 事件的所有因緣條件中,如果抽掉了其中一項,便無法完成。所以,瞭解 此一道理之後,就不會搶功,更會懂得感恩。         人無我──即不以成見預設立場,不存好惡之心;如果預先存了什麼 心理,一遇到了,表現出來的就不一樣。例如:斧頭掉了,心裡直覺認為 是被對方所偷,那對方的一舉一動,彎個腰、轉個頭,都會加深內心對他 的猜忌。改天自己找到之後,很奇怪的!這時候對方的舉動,卻怎麼看都 覺得很瀟灑,而不再猥瑣、心虛。你看,這完全是自我的心理作用在作崇 !所以,儘量不要預設立場。要知道世間除了對、錯之外,還有很多其他 的情況,對幾分、錯幾分,百分比也要算一算。很多人要講人家壞,就找 出一點;要講人家好,又找出一點,其實這是不如實觀的,大家都同樣是 凡夫,不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連欲讚之辭,都不愁找不到呢!但 這畢竟與事實有出入!我們有了預設立場,就是先存了一個主觀的判斷, 這樣在處理事情,就無法真正如實無我地保持客觀與中立,那就不易達到 圓滿。        法無我──把握眾緣和合的要領,研究佛法時,方能理解宗派的形成 ,也都是有其歷史、文化背景作後盾,而不可能是自己獨力或突然形成的 。比方說,天台宗若沒有吸收三論宗、禪宗這二宗的成果,就不可能開宗 立派。縱使開悟了,也不可能悟出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諦圓融。就是因為 當時的三論宗已經相當的發達(有南地三論,北地三論),加上當時的禪 宗也非常興盛,因此智者大師吸收了這兩宗的精華,再加上自己的體驗, 才創立了天台宗。         又如西方學者認為《大智度論》不是龍樹菩薩所造,可是若說它是本 偽經,這又不對了。他們之所以有此說法,是因為《大智度論》裡頭所講 的人物、礦物、地名、植物,在龍樹菩薩的其他論著裡都不曾出現過;而 且龍樹菩薩沒去過那些地方,他去過的地方也並沒有這些東西。書中所提 到的人是鳩摩羅什曾經見過的,那些礦物、植物、地理,也是鳩摩羅什走 過的地方才有,所以他們才會這麼推論。我們知道,《大智度論》是解釋 《大般若經》的,在意識、思想上,是龍樹菩薩的;但因為譯者鳩摩羅什 有一個習慣,他常常將自己的意思加進去作註,是這個緣故,才使學者有 此論斷。但即使如此,仍無損於這本論典的價值。這就是以佛法研究佛法 的妙用,印順導師就是以此來治學,來條理流變中的佛教思想。       再者,天台宗將佛陀四十五年(或說四十九年)所宣說之三藏十二部 經典,判定「阿含經」講了十二年,大乘「方等經」講了八年,又講了二 十二年的「般若經」。仔細論辨,就會發現這與事實不合。我們知道,釋 迦牟尼佛在世時,弟子對佛所講的法(經)與毘奈耶(律),是採展轉傳 誦的方式,口耳相傳。釋尊滅度後,才經由會誦的方式將聖典加以編集; 直到西元前一世紀,才開始有書寫的文字紀錄。目前我們看到的《四阿含 》,在中國祖師的分科判教中,一向被貶為小乘經典(小教),非大乘利 根者所應學。其實《四阿含》,尤以《雜阿含經》,最接近原始佛教釋尊 的教法。乃至後起的大乘經、小乘論,都是佛教在不斷的發展中,因思想 分流而漸次集出的聖典。印順導師依佛教思想在歷史上的演化,將經典的 結集分為三期,詳細可參閱《妙雲集》《佛法概論》第二章第二節,即可 明了。   如此說來,天台判教真的就一無是處,對其他宗派都沒有貢獻嗎?有 的,在當時也有他的貢獻。至少他將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法分門別類,同 類的「涅槃經」放在一起,「法華經」放在一起,這樣已經不簡單,在當 時已經相當科學了。至於佛什麼時候講什麼經,那是有待商榷了。在《初 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裡,印順導師也有 相當嚴密的考證。     三、從當下直觀──涅槃寂靜:寂靜是無生,涅槃是無上菩提──大 菩提,涅槃寂靜就是說一切的我執、煩惱都沒有了,斷惡行善都圓滿了, 而且連斷惡行善的觀念都沒有,如《心經》講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一念不生,沒有生起一個本體,就無須滅一個本體,不生不滅即是涅槃 。南傳講的更為簡潔──貪、瞋、癡等煩惱永滅──名為涅槃。只要是真 正想學佛的,一定都要以此作為最高的修學理想和指導原則,如此,不論 遭遇順境、逆境,才不致迷失自我的方向。 伍、依三增上昇華三德行   如前所述,學佛「三要」是根據人類的三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勤 勇勝)來的。我們要如何將這三種德行昇華淨化呢?那就必須藉助道德的 三增上──自增上,法增上,他(世間)增上,才能夠盡其功。增上,是 依──有力的意思,依此三者能使我們的德行益趨完善。     第一、「自增上」,是尊重自己的人格,佛教的專有名詞稱為尊重「 佛性」。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自己也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尊重自己 。大覺圓滿的佛,一切福慧具足,但卻沒有瞋心佛,沒有貪心佛,也沒有 懶惰佛。所以要成佛,必須斷瞋恚而有慈悲,無貪心而有布施,離懈怠而 有勇猛精進;「佛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陀由人而成 的,吾人也可見聖思齊!如果有這樣的心念,那自己講話就不敢隨便,對 自我的鞭策也一定不敢稍加鬆懈,這樣自己的三種特勝才會提升淨化。    第二、「法增上」,就是尊重真理。講起話來很有自信,做起事來很 有自信,如果不合法,那是自大狂!所以尊重自己,也應該尊重真理。    第三、「世間增上」,如果講的是真理,但是社會人士沒辦法接受, 推行時還是會遭受挫折的。所以有了「自增上」的見聖思齊,及「法增上 」的尊重真理,更要有「世間增上」,通過尊重社會的輿論公意,能使真 、善、美更趨純淨、圓滿。     這三增上是相互依存的,而「法」──真理最是重要,因為有時候社 會公意並不等於真理,大多數的人說對,並不一定對。釋迦牟尼佛講過一 則寓言,說有五百隻猴子,只有一隻兩眼俱明,其他四百九十九隻都瞎了 一眼,牠們反而說沒瞎眼的這隻猴子不正常,害得牠也覺得可能是自己有 缺陷吧!現實社會到處充斥著這種劣幣逐良幣的異象,所以首應依於真理 ,在真理的前提下自我提升,又不違反當時的輿論公意,才不致往反方向 增上,離圓滿越來越遠。    人類的三種根本煩惱──貪瞋癡(也就是三毒,也叫三不善根),如 果能把它轉化、淨化,就成為三善根。否則貪心一起,理性就沒有了;愚 癡一起,講什麼道理都沒有用。《阿含經》說:「離貪故,心得解脫」, 心得解脫是定,因為心不貪著外界的一切名聞利養,就有定力而不隨境轉 。「離癡故,慧得解脫」,有了智慧的光明,就得以照破愚癡無明的黑暗 。「離瞋故,慈得解脫」,慈是戒,思慧成就一定是淨戒具足,也一定會 有慈悲心,不敢加害眾生。在三不善根裡面,貪和癡還有救,因為有很多 慈善事業,都是貪名貪利而做起來的;愚癡雖然呆呆的,也還可以教育。 唯有瞋恨心一起,別人給予的恩德或自己所修、所積的功德,不管多大都 一筆勾銷,危害自己的功德法財最烈。瞋恨心與佛的大悲心也最不相應, 是以我們除應讓三善根平衡發展,更須慎護瞋心,使之淨化擴展為慈悲。 陸、依三心修六度  再來是依三心修六度。六度,即是在解脫道的三學、八正道,再加上 施、忍二法而已。六度就是六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 定、智慧。「度」是超越義,因為布施等六種功德,能夠使我們超越煩惱 、生死,而達不生不滅的彼岸,所以叫六度。修六度一定要與三心相應, 三心──信願菩提心是目標,大悲心是動機,空性見(慧)是方法(善巧 )。布施如果不以信願菩提心為目標,就很容易得少為足,或者反而執著 在有漏的功德。再講到動機──大悲心,如果說我們的動機只是為了名聞 利養,沒有與智慧相應,布施就會希求人家的感恩回報;如果別人不如自 己的預期,就瞋心大發,悔不當初了。所以布施如果沒有與三心相應,都 是落入世間法,布施愈多就愈驕傲,這叫施慢、施貪、施瞋、施癡,也就 是布施的貪、瞋、癡。反之,則是菩薩道,成佛之道。戒是德行,持戒如 果沒有無我的智慧,不與三心相應,有德行也會驕傲;雖有名聞利養,但 不能超凡入聖,就名戒慢。有些人精進的目的,是為了名、利、情與地位 ;有一個我,我在精進,就會產生精進慢。禪定亦然,如果不能與三心相 應,也會流於定慢,總是在比誰坐得最久,誰的境界高!佛教講禪定是一 種過程,不是目標;禪定是要訓練精神集中,它真正的意思是靜慮(思惟 修),是靜下來思考、觀照,目標在勘破「我執」,「照見五蘊皆空」, 「我執」若破了,那來「我」的定慢?智慧也是一樣,應與三心相應。以 三心修六度,以六度圓滿三心,才能使三德圓滿。       聞、思、修──聽聞、見聞之後,還要經過思考、辨別、抉擇,然後 修、證。學佛、行菩薩道要發四弘誓願──度無量眾生、斷無量煩惱、修 無量法門、成無上佛道,在修行路上切莫忘記目標、動機、方法(善巧) ,也就是學佛三要(信願、慈悲、智慧),否則貪、瞋、癡──曠劫以來 眾生的根本無明,必隨時伺機反撲!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