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 要 壹、前言 貳、過去中國佛教的內修外弘情形 參、台灣佛教的現況及其弊端 一、台灣佛教傳教的現況 二、台灣佛教傳教的弊端 三、未來台灣佛教的展望 肆、多鼓勵新興的佛教團體有助於內修外弘 伍、對今後傳教的建議 一、將早晚課的時間縮短 二、舉辦不同主題的講座 三、運用科技製作視聽媒體 四、給予工作人員合理的待遇 五、成立評鑑團體 六、增進社會相關團體交流,避免紛爭 七、圖書的編輯和出版籌畫 八、尊重智慧財產權 九、加強佛學院的功能 十、培養行政人才 十一、弘傳佛法者應有識見與勝解 十二、關心社會福利事業 十三、推選富有菩薩精神的人士參政 十四、成立資訊中心 陸、結語 壹、前言 佛教的精神是慈悲,其特質為緣起,尤其強調悲智雙運。因為佛教緣 起、相互依存之理念,發揮得宜,足以體現「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如 此,必然視關心全人類和生態環境為本分。 因為緣起之故,佛教否定無因論、創造論、宿命論等邪因論,而倡導 「自力創造非他力、機會均等非特殊、前途光明非絕望、善惡有報非懷疑 」(註一);所要揭櫫的基本教育,即是「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 淨化。其宗教精神是「忘己為人、盡其在我、任重致遠」(註二)的悲濟 眾生。 本此精神與特質以掌握社會脈動,重視時代需要,因應眾生機宜,悲 智雙運,方克有效。 貳、過去中國佛教的內修外弘情形 遠溯世尊一生內修外弘,無不因時、因地、因人而教;其內容不外分 化為法與毘尼。結集所成的經「法」,是應機以修證為主的,有四大宗趣 ──「吉祥悅意」、「滿足希求」、「對治猶疑」、「顯揚真義」,成立 為四部《阿含》;依緣起三法印,法次法向循「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 」為修證的次第。「毘尼」──譯義為「律」或「調伏」,以行為的軌範 為主。其發展次第有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命清淨──四清淨行。佛 弟子依佛的教誡共住,過著集團和合的生活。其中,由於根性的不同,又 分為經師、律師、論師,這是著重在僧伽內部的教化。譬喻者與唄匿者, 則重於對在家眾的攝化(註三)。 佛教由印度到中國,從諸行無常的法則觀察世諦流佈,必然隨著時、 地、人的因應而有所演變。以戒、定、慧三增上學而言,在印度以戒為中 心,傳到中國以定為中心。今天工商業的現代,則漸漸以慧──義學為中 心。 修行,一般而言,可分為共修和自修──自我成長淨化、自己與團體 交互成長淨化,而至圓滿。 律是四眾弟子都要遵守的,淨土是三乘共仰的目標,不能獨立成宗( 註四)(註五)。但中國一向著重於一宗一派的修持方法,如大乘八宗各 有不同的修行方法 ,方便可歸納分為「宗統」、「學統」、「術統」( 註六)三大類。 「宗統」──大眾化的宗派,如參禪、念佛,重實踐體驗;非知識分 子也可以學,就社會大眾的價值來說,大於「學統」的宗派。「學統」─ ─知識分子之宗派,如:天台、唯識、賢首、三論宗等,注重概念、分析 ;於經論文字,常人每不能入見堂奧,如若學養未達一定的水平,是無法 研究與自修的,當然,外弘也就不易。再則,中國人個性好簡,求速成, 喜歡穿鑿附會,不喜歡瑣碎嚴密的思考、組織,故如:華嚴、天台、唯識 、三論等,較難於普及;而「術統」化的密宗,重儀式咒術;又不適合傳 統文化的國情,因此僅局限於西藏等地區。反而是參禪、念佛,在中國最 盛行而普及。 除此,中國和印度國情也多不同,在印度是托缽化緣,沒有伙食問題 ,到處可以修行遊化。但中國如果像印度一樣,就會招來不事生產之譏; 所以,中國佛教才孕育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佛教。 農禪佛教,早出晚歸,白天工作時間長,所以集中共修,做早晚課時 間較長,通常每堂課一、二個小時。自修方面,農業社會因為要種田,個 人單獨用功的時間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體會;所以,造成禪宗和淨土宗 特別盛行,這也與中國的文化背景有關。 農業社會,通常收成之前有一段很長的農閒時間,除了早晚課誦,尚 有多餘時間行朝山、禪七、佛七等短期的密集訓練,這些都是共修。一般 民眾也是在農忙之後才有空來寺院聽經,弘法利生的方式大多是在寺裡講 大座。講大座通常很莊嚴,有引禮師迎請法師,唱爐香讚、開經偈、文殊 菩薩偈等;講經的儀式,可說是隆重而冗長,特重排場氣氛,佔去講經時 間的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因宗教氣氛濃厚,聽眾在莊嚴的氛圍下, 容易激發宗教情操,進而將佛法吸收。但是,開大座的演講者,往往不太 注意聽眾是否聽得懂,只是照本宣科,不講求方法,也不評估效果,對於 想多吸收的人,可說是廢時曠日。這種不辨機宜,只知按照注解科判講解 ,最有名的便是九旬談妙。 參、台灣佛教傳教的現況及其弊端 一、台灣佛教傳教的現況 現在的工商社會,一般人的時間較少,聲光電化的誘因特強!如果墨 守於傳統,對於現代人的需求,似乎已不敷適用,而失去其攝受力。 過去為父兄家長制,長者之言,晚輩沒有不迎合的。現代由於個人主 義抬頭,晚輩往往有自己的主張,不會照單全收。信仰自由之後,更是多 樣性的抉擇;所以,現代的傳教方式,如再沿用傳統的講大座,將是不合 時宜的。 所幸現在有些法師已在突破,不但走 出寺院,從文化中心、體育館 到窮鄉僻壤,更普及到電台、電視、學校、監獄、看守所,甚至大專院校 ;並經常舉辦兒童、初高中、大專、公教冬夏令營,禪七、佛七、八關齋 戒、五戒、菩薩戒等弘化活動。尤其使受戒成為一種時尚,禪七、打香板 也是最近流行的。相較之下,最近是比以前積極得多了,但對於效果的評 估,則付諸闕如! 二、台灣佛教傳教的弊端 到目前為止,大專院校的知識青年學佛,通常還停留在學習出家生活 的模式:諸如:做早晚課、念佛、拜佛,甚至朝山、過午不食等。但這些 並不全適合在家人學;尤其是知識青年,應從義解來發展思想的正知正見 ,開拓悲心以及濟世事業,使學佛落實於日常,關懷社會,才是根本而當 務之道! 甚或有反教育者,大唱其學問無用論,以為只要念佛、持咒、打坐, 則開悟後無所不能;因此,大專院校的佛學社團,熱衷念佛、拜佛、打佛 七、灌頂、持咒,反而荒廢學業,漠視周邊關懷,對社團或社會、國家的 負面影響不可忽視!尤有甚者,竟然教國小、國中生集體穿羅漢衫,托缽 、朝山、打坐、修止觀,形式繁複,不一而足! 在家人修出家行是不相宜的,但卻有人鼓勵在家居士放下一切,不必 讀書、做事,「只管打坐」、「只管念佛」的。如此的弘傳佛法,定會引 起社會上強烈的反彈!尤其目前佛學社團強調宗教儀式,忽略宗教情操和 精神,除了社團活動之外,對外界所發生的社會問題缺少關懷,這是佛教 活動於熱絡之餘,不能不省思的! 各式佛教活動的籌畫者,有些是目的取向,認為辦一次活動,只要其 中有一、二個人出家,或者成為該團體的成員就值得;再不然,將來當個 大長官、大老闆,預先投資,這也值得? 以這樣的動機辦活動或傳教,對於佛教是非常危險的,短期或許會達 到其目的,但是與佛教真正的精神──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豈止背道而馳 !其負面效應,必然持久而擴大! 且聽印老在其〈佛教與教育〉裡,苦口婆心的告誡我們:「佛教的重 心,是覺化的完人教育;方法是實踐教育;傳習的科目是五明:……。佛 稱這些為『法施』,是最有意義!……但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於與人同 樂,為人拔苦的同情,這是無條件的施與,而不是為了果報,或者為了現 生的功利。所以從事世出世法的教育,不但不應為自身的名聞利養著想, 也不應為教團的擴張著想。為了正法,為了利益人類,而發心勇進的做去 。這才是佛教的教育,佛教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註七) 三、未來台灣佛教的展望 如前所述,佛教由印度東來,修學的重心也有由戒轉而為定的傾向。 這種以禪定為中心的導向,使得中國佛教幾乎不注重戒律;若有,也只是 在教條形式上,而忽視團體和合、民主、法治、平等的戒律精神。 戒律和經典,在重慧的現階段,理應給予新的詮釋和定義;如何配合 社會背景和需要,使運用在日常生活,實是目前社會迫切需要的!如:社 會老化問題;如何使老人安享餘年?如何處理病痛?久受病痛折磨的人, 或已經無法活下去的痛苦病患,如何幫助其度過?並得以尊嚴、安祥的死 亡,也是非常迫切的。 戒律的精神本在止惡、行善、清淨心,進而激發悲心,普度眾生。但 在中國或台灣,卻偏重持午、結夏、洗淨等,而衍生諸多禁忌,如:念佛 、誦經、持咒之時間必須特定等。所謂的慈悲,也只注重在放生的功德, 而不關心人類、社會,缺乏同體大悲的闡揚。若為因應社會的需要,把放 生擴大到環境的保護、生態的保育,以及為少數民族或弱小團體爭取福利 ,應比較符合佛教的精神。 傳教的方式應符合時代性,不要自讚毀他,只停留在感應、放生,或 稱讚出家、建寺之功德。應多教育信眾,使其信仰具正信正見、身心健康 ;各人依根性,在其崗位盡分盡力,學習菩薩的犧牲奉獻,離好惡貪瞋, 就是修行。不要一味鼓勵出家或嚴斥出家,徒增家庭或社會問題! 對弱小團體的關心,應有計畫,並實際參與,尤其是原住民的福利、 環境保護等,由宗教人士來關心,應是義不容辭的。 佛教走入現代,逐漸發展為以義學為中心,偏重在智慧的修學。從內 修到外弘,智慧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智慧不足則正見不具。換言之, 觀念不正確,方法也不一定正確。所以一味自以為是的盲修瞎練,智慧不 足、正見不具的佈施、持戒等,都是圓滿菩提之障礙,或者只能感得人天 福報,或者因施慢、戒慢……而不得解脫。 緣起的世間,必依著無常法則而變化;因此,每個時代都具有保守的 、前衛的、折衷的三大類型。不應一味地責備傳統,或一時地高揚前衛, 也不宜盲目地予以折衷。應以中道──如實、應機的態度,學習佛菩薩的 精神,因應時代的需要,使佛陀的慈悲濟世精神再現。 肆、多鼓勵新興的佛教團體有助於內修外弘 世尊住世,因政治因素之故,當時並沒有在家團體的組織。從中國到 台灣在解嚴以前,出家僧團也只隸屬於同一個教會,加上領導者與政治結 合,教會功能幾乎近於零。解嚴以後,不僅社團、政黨林立,出家、在家 團體也相繼成立。兩者除了可以互相砥礪,也有制衡防腐的功用,是好現 象!新興團體間或主張過激,應多諒解;但是在其主張發揚自己所宗之外 ,新興團體亦不應以對傳統、或其他教團攻訐為能事,以免造成嫌隙,抵 銷正面功能!尤須拳拳服膺者,信佛、學佛,以清淨身口意三業,三德圓 滿為鵠的,豈可因少數個案而類化成緇素對立,放縱貪瞋痴而詆譭對方! 如此,自他兩損,實為不智之舉!凡佛之四眾弟子,應謹語慎行,同心合 力,為內修外弘而努力! 尤有甚者,以住持正法為由,大做白衣、僧伽之爭。有所謂以法律代 替戒律,白衣取代僧伽之說。實則,法律乃被動的,實行之間有疏漏(邪 淫戒則不為法律所限──告訴乃論,不告不論);戒律則屬自動警策,由 起心動念至舉手投足,鉅細匪遺。白衣可為僧伽之列,當於證果聖者之位 ──勝義僧(註八)方成立,切不可混淆視聽! 伍、對今後傳教的建議 一、將早晚課的時間縮短 早晚課不一定要按照原來的《楞嚴咒》、《十小咒》等全堂課誦,既 費時間,又不易明瞭義理。若改成《八大人覺經》、《心經》、《四十二 章經》、《佛遺教經》等經典,不但時間短,容易專注相應;一般人也比 較熟悉,容易激發悲心、智慧,進而淨化身心。 二、舉辦不同主題的講座 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學者專家、高僧大德作專題演講。此舉一方面可 使教內的出家眾,藉由專家學者的演講,彌補自己不瞭解的部份;且可吸 收別人的長處,如: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文獻學、宗教學、文學、 文物維護等,皆可借此來教導寺眾。或可邀請學有專長的高僧大德,將他 們修證的經驗,透過演講或短期、分級(初、中、高級)的密集訓練,留 傳給後人。如此,不但可消除信眾的迷信,更可刺激宗教師再進修而充實 、提昇自他。 三、運用科技製作視聽媒體 將第二項活動,運用現代科技製成視聽媒體,做為修行進階的借鏡, 互相切磋。例如:將自己修證之體驗,紀錄成錄影帶、幻燈片;或於打坐 時,用心電圖測出心跳的起伏變化等等。這些製作計畫,可以分為對內與 對外兩個方向,對內可將各宗派整合,聘請各宗各派或有所心得,學有專 精的出家、在家二眾指導,並製作成教學錄影帶。如有疑難,可邀請至現 場當面請益。對外開闢視聽教室,使信眾得以學習,也可開放借閱,以方 便大眾。 因為錄影帶的普及,製作過程必須非常謹慎,唯經過嚴格籌製和考核 的宗教節目,才能達到利生之效用;否則,傳播出去,徒增負面的影響。 尤其是現階段的電視弘法,建設性太少,技術水平也有待提昇。這一點, 友教的作法,頗值得我們參考,例如:他們利用二個木偶講半個小時,或 幾十分鐘,效果不錯。反而我們動用的人力及財力較多,卻不見得有很好 的成效。 運用科技來製作多媒體,效用最大的是電視節目。目前電視上的佛教 節目,尚有待加強,還無法與功夫影集,或其他宗教的電視節目相提並論 。所以無論在家、出家,尤其是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必須多看、多聽其他 宗教或高水準的節目,才能製作出有內容、高品質的佛教節目,使社會大 眾喜歡,甚而受益。 四、給予工作人員合理的待遇 待遇提高,使工作者無後顧之憂,才會有超水平的作品。即應唯才是 用,組織與制度之設訂,須顧及佛教徒以及非佛教徒,如此才能吸收人才 加入弘化的工作。 五、成立評鑑團體 教育工作講求實效,不能閉門造車,不問市場需要與否就製造成品, 之後再扮演哀兵來要求接受,這是不合時宜的。應該多加運用科技,至於 做的是否理想,可以邀請各種行業參與,組織評鑑團體,將錄影帶、錄音 帶、圖書、刊物等,做多方面的評鑑,並檢討、改進。 六、增進社會相關團體交流,避免紛爭 戲劇是一種社會教育,宗教也是社教的一環,如果弘化或戲劇,對社 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則社會教育的功能將被抵銷,這是非常可惜的。 若依方法和效果之考量,則不妨邀請具功力之名劇作家,編寫高水準 的佛學作品,透過演藝人員的演出,以發揮教育的效果。 積極地、定期或不定期和演藝人員、學者專家聚會,互相交流,將佛 教的精神融入文學、戲劇,可減輕因誤解佛教而引起的衝突;如「思凡」 一劇,只有徒增困擾。各社團唯有互敬互諒,消弭曲解於無形,方為上策。 以前曾有一個單位想要拍攝「靈與肉」的影片,請教有關佛教的觀念 及戒律問題。我蒐集了中國、台灣、印度、日本、韓國等佛教界,對於男 女性觀點的看法給予參考,期望籌畫者對佛教的精神有所了解,作品問世 時,也可避免抗爭。 七、圖書的編輯和出版籌畫 善書的贈送也是傳教。目前善書的品質不良,且不具整體規畫性,多 有重複;這不但無法提昇大眾的知識水平,更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使收 受的人困擾,既非功德,反成罪過,這是值得大家反省的! 教育效果應是正面的,無論有聲或無聲的出版品,均應成立編輯委員 會,由專家撰寫,通過審核之後,分初級、中級、高級,及佛教徒、非佛 教徒出版,以達到深淺適中的教育效果。 有計畫性的編纂、研究佛書,可避免人力、財力之浪費。在社會上, 對宗教正確理解的人口愈普及,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將是正面的。無論有聲 、無聲(書)的出版,都從正面的建設性去著手;對不正確或是反面的、 負面的理念,才有分辨能力。兒童文學專家林良先生說:對年輕的小孩, 應告知正確的待人處世之道,而不是灌輸社會上有很多壞人的反面教育。 不要一開始就給予污染,使先入為主,形成所知障。對於初信佛,或沒有 宗派觀念者亦然,應該教示其辨別是非邪正的方法和見解,將佛教真正的 精神、特色,不偏頗而清楚明白的教導,這是往後應加強的。 八、尊重智慧財產權 無論對有聲、無聲的出版品,台灣佛教界並不注重智慧財產權,認為 拷貝、翻印流通是善事一樁,故未徵得原著者的同意,即逕行印贈。表面 上是贈送,如接受捐款,無異於變相歛財。但即使免費贈送,也是侵犯了 別人的版權;也就是戒律所講的,犯了「不予取」戒,這對作者除了造成 傷害之外,品管不良,還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鮮少願意開發心智去研究 、出版! 九、加強佛學院的功能 目前台灣各佛學院所,師資仍然普遍短缺,應多培育師資人才,集中 人力、財力,避免品質不良之佛學院、師資,遺害佛教教育。建議可將佛 學院中之社會學科免除,鼓勵受社會學教育之後,再來接受佛學教育。開 設社會學是因應以前受正規教育的比較少,現在普遍是高中以上教育程度 ,社會學科應是可免。基督教、天主教的做法,是到大學旁聽或選修,雖 然沒有學位,但效果較好,也不易與社會脫節。研究人才應由初、中、高 級班、研究所,循序培養,統籌辦理。令擅長於研究者從事研究;擅長編 輯者任編輯;擅長佛教史者教授佛教史;如此在經濟、教育、人才方面, 才不致重疊或浪費,日後宗教學或文學院成立時,專業人才方不虞匱乏! 十、培養行政人才 佛教比較弱的一環,是行政管理,傳統上以為行政與解脫無關。佛教 界在辦教育、慈善、醫院等事業,常以宗教的方法來辦行政,所以會失敗 !以出世的精神辦入世的事業,應秉持「菩薩的無我精神,企業家的組織 管理」,才能把弘法利生的事業辦好,達到最大的邊際效用。 許多佛教團體不談效率,只講求發心,將人力、財力、物力浪費,例 如:建寺院,辦公益事業,大都是未經縝密籌畫、集思廣益的孤軍奮鬥。 甚至有因不諳法令,未將寺院登記為合法的法人,寺產變成私產。這是近 代整個社會急速變遷之後,常有之事。尤其出家人,常因步伐與社會脫節 ,而發生糾紛,甚至寺院錢財、土地被騙,還被掛名利用。 一位現代化的宗教師或佛教徒,必須比以前更努力,如專重內修證量 ,除佛學外,社會學問不必太多,可矣!然而一位外弘的宗教師或行政人 員,在此瞬息萬變、資訊充斥的強烈誘因下,不但佛教的內明,甚至因明 、聲明、醫方明、工巧明都應具備。不然,少學寡聞或不學無聞者,必遭 時代淘汰!此外,也可延攬具備這些才能的人,互相支援。尤其是聲明─ ─語言文字,及因明思辨應當加強;否則無法與國際交流,不能運用國際 的研究成果。當外籍人士學佛求法時,就不能給予法益。因此,社會脈動 的掌握、社會市場的調查與評估非常重要,如何因應社會脈動,設計一套 社會所需要、簡要、易接受的教育方法,實為當務之急。 十一、弘傳佛法者應有識見與勝解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一般信眾的行持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但對弘 傳佛法的大德,則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如此才能應機說法,保持佛法 的完整性,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註九)。接引初學,重要在引 發興趣,信仰奠立,才可能從事進一步的研究。除非從事專門研究,切不 宜一開始就分宗派,倒可提出自己的特色、方法,而不應互相詆譭,自讚 毀他。倘要評判宗派之高低優劣,當以「宗教精神、教義體系、修行方法 、教團組織」(註十)為要則,方能保持客觀而不落宗派之爭。 總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 ,都會犯上偏取部分而棄全體的過失(註十一)。 對其他宗教,不要以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外教都是邪教、不了義教 。不能真實了解外教真正的優、缺點,無法友善地溝通,也是本身的損失 。當時世尊的弟子多是外教徒,彼此並無敵視和對立存在,同是社會工作 的教育者,如果能夠互相配合,對社會也將是一種福祉。 十二、關心社會福利事業 關心或贊助已成立之社福機構,如:未婚媽媽之家、單親家庭、孤兒 院,以及收容低能兒、特殊病痛等單位。更可推廣環保教育,以提昇於放 生、護生的層次。 十三、推選富有菩薩精神的人士參政 如果社會的壓迫痛苦是來自於政治,則關心政治就是宗教師必修的科 目。佛教以大悲救苦救難為職責,而苦難的根源若是來自政治惡法,做為 一位宗教師或宗教徒,焉能袖手旁觀?應效法菩薩大無畏的精神,不計個 人的利害得失,挺身而出。佛教之十信菩薩,即是以十善來教育眾生;國 王之十德,也是一種救度眾生、教育眾生的方法:可見佛教四眾都應關心 政治。推薦具菩薩精神,了解民生疾苦、社會需要的人士,出來參選民意 代表,從立法、教育、行政,全面推廣,才能從根救起,徹底造福社會人 群;而非等到受災受難時,才來救濟或醫療。 十四、成立資訊中心 設立視聽圖書館、資料中心,培養四眾弟子攻讀圖書館系、教育資料 系,增進資訊的處理與運用。 推廣佛教徒對五明的學習研究,諸如:法律、經濟、政治、人事管理 、傳播媒體等。多鼓勵個性相近、才華相近之信眾從事各行業,對社會、 佛教均為佳事。 陸、結語 一般而言,佛教的傳教活動,內修外弘,不外乎個人與團體、教內與 教外、教內與教內的關係;也就是整個社會的脈動。其間包括制度、政治 、經濟等因素。弘傳佛法須依現代人的需要去規畫、評估、改進,不能一 味地迎合。如果不明社會問題的癥結所在,本身又問題叢生,自救尚且不 暇,遑論度化眾生、淨化社會了? 以上幾點,是面對目前的傳教方式所做的建議,希能獲得各界的迴響 。今後當急之務是:凡我四眾弟子,應建立「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共 識,攜手團結,分工合作,融貫學術與信仰,為社會人群安祥淨化而努力! 註釋: 註一: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七章。 註二: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自序。 註三: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一章序說。 註四:印順導師《淨土新論》。 註五:太虛大師:「律為三乘共基,淨為三乘共庇。」 註六:參照藍吉富先生〈佛教思想史略〉所分法( 1980 年,大專夏令營 演講稿)。 註七:印順導師《佛在人間》〈佛教與教育〉,頁 331-332。 註八:《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五、法苑義林章卷六》勝義僧(第一義僧 ),指諸佛世尊及諸菩薩、緣覺、聲聞等眾,其德尊尚,於一切法 通達無礙而得自在,故稱勝義僧。 註九:印順導師《成佛之道》自序。 註十:同註六。 註十一:同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