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答:傳道法師 主持人:陳珍漢教授 記 錄:郭恆志居士 問:出家眾那麼多,怎麼沒辦法在奧運得金牌,若能以神通取得金牌 ,定可讓世人多數向心來學佛,又是否會產生後遺症。看法如何﹖ 答:佛教本義並不是教人去變魔術或專崇神通;奧林匹克運動會,闡 揚運動精神頗受世人的推崇與敬重,參選資格、過程皆講求公平合理進行 競賽,以展現人類堅毅、上進、團結、和平的高尚情操。若竊以神通來參 賽,即失去公平原則。又佛教並非授以神通為其本義,神通只是一種修行 的附屬品而已,最主要是著重「教育」。另有一謬誤的想法:以為若運用 神通,將天堂、地獄的化境展現出來,即可很快的感化民眾並使之歸向佛 教;似如施弄變幻魔術般,剎那間就可達成攝化效果,如此,豈不本末倒 置﹖誤導信徒、民眾不須學習修行、道德學問,反而傾向奇奇怪怪的行徑 ,後遺症頗鉅,罪過也重!此類想法不切合實際,想吃蘋果,就得種植蘋 果的樹苗、栽培、灌溉、成長,務實如份,方為正途。由社會新聞受騙事 件中可發覺到,為何受騙者事後總有一些似是而非之類措詞,無非想遮蓋 自己的貪心之過,事情根源於內心的「貪」才會被騙;「神」是變化莫測 ,「通」是達而無礙,即如日常生活中喝杯水可通達解渴、變化吸收等真 正受用,這種「神通」才有用。 問:對於密宗,初學者(未學佛)者,應抱持怎樣態度﹖ 答:密宗有許多派別,基本有:紅、黃、花、白教派四類,黑教則不 包括其中。它原是西藏當地的原始巫術教派;密教的內容並不完全是佛教 的根本教義。約六世紀左右(佛陀滅度後約一千年)當時佛教力圖振興, 卻吸收了低俗的符咒、性力崇拜,才有了護摩(火供)祭祀、符術、男女 雙修等外道法,(相同時期在印度的婆羅門教吸收許多佛教的精華,並攻 擊佛教的短處)。想學習密教之前,顯教的佛教史及教理、修證等應先行 瞭解,個中的興衰、歷史的借鏡,不可疏忽!釋迦牟尼佛當時反對四吠陀 的咒術、神通、祭祀,提倡理智、德行,佛教方能興盛。當然自己對密宗 、神通可持有個別看法,只是何者為佛教本質,何者為變質的佛教,須分 辨清楚。歷史當中,佛教發展到後來,是摻雜了佛陀最反對的咒術、祭祀 ,神通、男女雙修等而自取滅亡,這些是印度的史實。任何宗教若走向講 究神通、咒術、男女性慾,勢必導致社會風氣敗壞,宗教本身也會自取滅 亡。在中國清朝,為何讀書人厭惡喇嘛教,也因當時宮庭中穢腐淫亂,為 世人所唾棄。所以,對教史、教理先行瞭解,再進一步修習密宗、他教, 這樣的理念較健康,方不致淪為邪門外道的受害者,以後再來辱罵宗教、 後悔莫及! 問:請問法師「感應」與「相應」的意義是否一樣﹖ 答:兩者本無不同,嚴格區別時有些許差異;譬如:「心念」與佛、 菩薩的心念相同,才有「感」有「應」。佛、菩薩有救度眾生的心,眾生 也有渴求被救度的心,一者為感,一者為應。你的慈悲心和我的慈悲心, 你我的看法彼此相應;一方是教導、救渡者,另一方是被教、被救度者, 兩者是「感應道交」。眾生遇困難、苦厄時,很虔誠的求助於佛、菩薩時 ,會有感應,雖有應驗實例事跡存在,但勿停留於此。通俗而言,「英雄 所見略同」此是相應;母子連心,也是相應。更深廣來說,我們的心行與 佛菩薩的悲智一樣,也叫「相應」! 問:佛教的戒條對比丘尼的要求比比丘多,以及一些對於女性學佛的 限制,它是否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答:它並不完全是重男輕女,而是保護女性,戒條的多寡差異緣於兩 性生理、心理的需求不同所致,根本戒皆相同。有些威儀考量到女性的心 理層次方面,較傾於軟弱,事實上許多細則的本義即是為了保護女性。當 時,在印度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度,而佛陀能打破四姓的不平等,男女皆可 信奉佛教,非常不容易。女性出家修「八敬法」……在台灣現今景況,尼 師的地位比男眾還高,頂禮乃出自內心的恭敬之意,對象是誰?或男或女 ,應無差別,持以恭敬心頂禮,是一種禮貌。女眾同樣可學佛成佛、這樣 的解脫平等,才是真平等! 問:學佛是否應擇某宗派而專精之。若是,又該如何了知自己適合某 宗﹖ 答:修行選擇宗派乃屬一門深入層次的問題,有通才、專才差別,對 於初學者,不必限定於那宗那派才合適;而對於此宗、彼派各別的修行方 式、進階情況會如何、略為通盤知曉。瞭解佛教的特質──去除貪、瞋、 癡,培養肯擔當,負責任感的情操,有智慧。各宗派初學一陣子後,發覺 有所相應、合己之根性,那就可進一步學習該宗派。但非永久如此,到某 一階段停頓、不能突破,再換另一方法、宗派。亦如求醫治病,重點在於 能對症下藥、依各別情況講求療效為要,非因為醫者親和力強較和善、收 費便宜,就固定該位醫者、罔顧病症。 問:弟子很想在婚宴上舉辦素食,怎奈家父母不允許,又民風如此使 然而深感困擾。 答:婚宴上想以素食宴客的用心之處何在,能於先前與父母溝通使之 理解,事關個人信仰理念問題、不可勉強或執意己見。想度化長輩應儘量 採漸進方式,勿操之過急,也不必為了葷、素食起爭執,顧念長者的本意 、做法為重。若平時父母親友都有共識,那以素筵待客就不成問題了。 素食的主要意義乃培養慈悲心,身為社會凡眾,本與出家眾不同。因 社會習俗使然,與親朋好友、同事相處,或為工作應酬所需,也就不必堅 持非素食不可。試著調整、改變自己與生活環境合適相處;否則,漸與旁 人疏離、招惹他人反感。有一則關於戒律的事例:當初祇陀太子先已受持 五戒,後來得悉釋迦佛在教示十善,為了其中無「不飲酒」的規約,前往 請示佛陀:能否只修十善,而不必受持五戒?原因是朋友來訪常攜酒相贈 ,於飲食中相互斟敬,並非嗜好杯中物、非此君不可,也不致過量醉倒, 每見到酒就會思及戒律。酒本無素、葷之分,唯只喝下肚,不能控制,量 過多醉倒,行為乖張,不該說也說,不該做也做;尤其喝醉駕駛車,等於 對自己、他人的生命都不尊重,女性喝醉酒,更易招惹是非。祇陀太子會 警策自己不致喝醉,身份是太子,為了能與部眾、百姓融洽相處,佛陀告 之『不捨五戒,也修十善』,飲酒與否可自行權宜應用,不會徒增煩惱, 並能生智慧;應酬得當,且也不致衍生貪心、瞋恨心。 問:對佛教有向心興趣的朋友,要如何適當的幫助他歸向佛道﹖ 答:剛開始勿只教導一宗一派的教義,此點為基本原則,比如:自己 念佛、念得很好,有感應,就認定唯只念佛就好,別無他門,這種強迫性 太濃的做法,極不恰當;形同自己在服用的藥品很有療效,得知他人有疾 病時,不管詳情如何,認為只要服用相同的藥必也會痊癒一般的危險。先 從佛教的教史、教理能略為瞭解,這會比一開始就導入專某宗派的方式, 較為健康;另外,較無宗教色彩的印順長老著作《妙雲集》,雖不是很容 易懂,可先讀下編的《佛在人間》。另外,昭慧法師的《如是我思》當中 有關如何解讀《妙雲集》的內容,可借助參考。有關深、淺的佛教史、教 理、制度、宗派等分門別類,頗為詳細,也不偏重那宗那派,是很適當的 入門途徑。 主持:想讓人開始接近佛教,應儘量降低、減少宗教的色彩時,較易 使人接受;多做少說,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之。若似強迫、硬性推銷式的介 絕,會反效果。 問:人、事、物的真實性是什麼﹖ 答:依佛教的看法,人事物各有其本有的屬性,但三者的實體性是共 通的。它的真實性是什麼,是空性:「人」是由因緣、條件組合而成;「 事」由許多條件、因素組合而成;「物」的產生、消失也是由許多條件、 因素促成。而三者之間的共通性,皆不是單獨存在,稱為「空性」;亦就 是人、事、物的真實性。 瞭解此道理後,即可聯想到古時禪師所言皆其來有自:若問『何者為 佛』,當下取一茶杯示之不言;茶杯是「物」──緣起無自性、中道、如 實,確實是空性,非單獨存在。人本由五蘊和合,許多條件因素和合,「 照見五蘊皆空」,「空」就是「人」的本性。「事」的得失成敗也是空無 自性,不是單獨存在。又殺人放火的事件,也非當事者想做即可做的,仔 細分析個中原因歸結於:本身的問題、心理、教育的問題、個人價值觀念 問題,家庭、社會、政治、制度的問題,皆牽扯其中,相互關連,而問題 的核心是「空性」。又如禪師秤量其麻,量到三斤時適有門徒問及「何者 為佛?」答曰:「麻三斤」。這就是如實,在理叫「理性」,在法名「法 性」,在人叫「人性」,作用方面稱「覺性」,能成就佛的可能性,名「 佛性」。所以佛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這緣起空無自性 ,就是人、事、物的真實性,也是禪宗宗師作略的活水源頭。 主持:常常困擾人心的問題、煩惱,它的根源是出自於問題的本身。 「佛性」本來就不是語言文字所能傳達清楚,況且每個人的理解程度不一 ,原本當下就是佛性,不能問的,也不須問,無法以言傳。學習佛法(學 佛)不是為學得知識性的內容、模式,聽聞佛法、累積知識後,依樣畫葫 蘆,徒有外在表象的模樣。智慧是出自內在,累積許多外在資訊、知識, 對於修行作用不大。 師父補充:智慧雖是內在的,但仍須外在知識、教育等啟發,有以致 之;倘學佛一開始,就不依憑語言文字「不能問、也不須問」,易流於行 為乖張、狂怪、不正常,這才是依樣畫葫蘆的「狂禪」、「狐狸禪」哩! 因此,學佛欲體證佛性,有一大原則:對於佛教的基本道理要瞭解,才不 致於漂流佛門之外! 問:宗教界的山頭主義相當嚴重,各不相服,甚至互相爭奪勢力範圍 ,壟斷社會資源,這似乎有違宗教慈悲度化人心之理﹖ 答:此問題至為淺顯,其必定是違反宗教慈悲度化人心之理,但為何 會存在﹖又社會層面當中,算命、騙子仍存在﹖原因是市場需要,許多人 充做幫兇而不自知。 佛教界常有人皈依多次,此種情事,當然宗教師教導的有問題,介紹 人有問題,本身學佛者也有問題,於教義、律則皆無前例可循。單方面而 言,宗教師、信徒各有問題,如市場供需問題般,假使自己並不好奇,與 說者自不相應,就無任何作用會產生;而現今的社會有病,且病得很嚴重 ,對於奇形異狀者仍趨之若鶩,毫無分辨能力。佛教若要興盛,亦須信徒 護持;要讚僧,就要讚護正確、真正的佛教,真正在做淨化社會、民心的 人,讚騙子者,形同助紂為虐、為害蒼生。佛教徒們要慎思明辨,社會當 中常見到法會場面,為數眾多皈依者,卻可看到許多熟悉面孔,皈依意義 已全失,宗教師的意圖有問題,信徒也是不對。設若稍費心關注那些水陸 法會、義賣,是否為假借名義歛財欺眾,也可追蹤其經費處理的來龍去脈 、會計制度是否健全、支用浪費無度﹖ 於今頗為敏感的社會福利制度,數十年來未曾進展過,頓時成為政爭 熱門話題,大眾傳播非但無法將問題真實原貌報導傳佈,甚而扭曲問題情 節,社會大眾怎能認知清楚,環境的混淆乖錯,社會問題如此,宗教的問 題也是如此,因此,身為宗教徒的一份子,必須詳加檢討、反省,凡是違 反宗教的行為不再做;要知道會說「不」,長大成為社會大眾的一員,當 面臨無意義的事,又被人情所束縛而不敢說「不」,那就不是「成人」了。 問:懺悔的意義與功能,與「拜懺」的儀式有何關係﹖ 答:懺悔與拜懺,從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差別而論,印順法師曾敘 述:釋迦佛在世,那時期稱為原始佛教,其較為接近人性化,佛教與社會 整體較相接近,樸實、科學、嚴謹,釋迦牟尼佛如何的修而成佛,我們就 依循如是修習,必也能成佛。大乘佛教較尚藝術化、戲劇化,放光、驚天 動地等情景經常出現於經文內。 「懺悔」是原始佛教的說法;與人相處,有所不當之處,即向當事者 認錯、改過,稱為懺悔;或向當事者的代表、師長認錯、悔過;不好的觀 念不會再有,不好的心念行為不會再有,叫做懺悔。而發展至今,卻都在 「拜懺」,以為拜「大悲懺」、「梁皇懺」、「水陸」等愈多愈有效,事 實上又是如何呢﹖狹義而言,拜懺之時不會做其他事、發脾氣,待拜懺結 束以後就不得而知。待返回日常生活步調裡,不好的行為,若已改善很多 ,則其功用與懺悔雷同;但若誤以為拜懺、捐助巨額經費就能消災滅罪, 行事處世仍是作姦犯科,也就意義全失。「拜懺」,本意乃集多數人而懺 悔,由祖師起文,則信徒「隨文起懺」,隨懺悔文起觀想,內心會清淨, 所以有好多人拜得感動流淚,那也可達到懺悔;若只徒具形式隨眾膜拜, 那也只具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