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答:傳道法師 主持人:陳珍漢教授 記 錄:郭恆志居士 問:要如何才能做到「看破」、「放下」和「自在」? 答:要如何做到看破、放下、自在的境地。「看破」這兩字的意義須 先界定一下。一般都是人云亦云,而個別定義,差異若干則不甚清楚。凡 對於事物看得透徹、瞭解個中內在的實相──「看透」,此說法較恰當。 要做到「放下、自在」也必須由有透徹的看法。它們之間有其聯貫性,例 如:對於某件事物不清楚、有所迷惑,也就是「無明」,此際往往會依循 個己原有的想法、方式而行,到後來被事物、慣習、人情束縛、牽絆而無 法自在,當然想要放下,卻也放不下。應如何方能看透事物?通常,皆會 聯想到應持以客觀的態度。但要對於客觀的實義清楚、且應用自如的,並 不容易。 佛教當中有個名詞──「如實」,不以自我為中心、不以個己的好惡 為出發點,以事實為如何、相應看待之;對於宇宙、人生的存在、聚合離 散、成敗得失之間,皆能站在事實、如實的立場看待之,這樣才能看透。 有所謂「放不下」,即是有「我執、情執」梗於其中,雖知其原因, 但卻仍放不下。如追求異性時,往往明知對方並不中意自己,自身某些條 件的欠缺不改,但仍癡心、緊緊追求不捨,放不下,看不透,也就不自在 了,整日為之茶不思、飯不吃,神魂顛倒。佛教當中所講的:必須瞭解個 中的因緣,如實知緣起法則,對於每一件事物的成敗得失、因緣條件因素 ,皆能真正清楚。現今社會家庭夫妻相處、婚姻問題繁多,姑且不論其細 節如何,先只問當事者自身想要如何面對問題的狀況?非只要求單方懺悔 即能解決問題了事;(在早先印度所謂懺悔,也非從事拜懺而已,乃是向 當事者表白認錯、改過、不再重犯)雙方應儘量冷靜下來,回想一下原先 雙方初識、結婚的愛慕之意,於今是否尚存,能平心靜氣的自我分析、檢 討過去的種種過錯,這就是看透。問題的癥結找到了,針對它並加以改進 ,方能解決問題。而以後再逢相類似問題困擾時,必可迎刃而解,不再為 其困惑;不相互推諉、指責,藉問題的發生相互容忍、承認,而得以成長 ,獲致幸福、圓滿境地,此也是看得透、自在,而其先決條件在於「無我 」。 問:如何修行才能得到「解脫」? 答:前曾述及相關問題,再做補充:「如實」以外,就是要「如理」 ──合乎道理;「如份」合自己的身份,若於行事處世依此三樣確實做到 的話,也就不會執著,不再受之束縛,名為解脫。「解脫」的意義,即從 現實的迷惑的黏縛中解放脫出來,而進入收放自在的境界。 禪宗曾有菩提達摩傳法予慧可的公案。此則公案:神光斷臂請法,身 痛而心不自在,求達摩「安心」,師問:「且將不安之心拿來,好替你安 頓!」神光遍尋不著,答道:「覓心了不可得」,師告之:「與汝安心竟 」;神光當下解黏脫縛,師印證其慧解脫,而改名為「慧可」。觀此行解 過程,只要將以自我為中心的無明染愛通身捨棄,自然解脫! 在《般若經》中專門講述智慧,有六百多卷,濃縮為二百多字的心經 ,主要意思為有智慧才能解脫,不受束縛,「以無所得故」,才能「無有 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才得以「自在」。其根本做法從聞思修而來,多 思考、分辨、體驗,若只掛在口頭上,說「放下」、「解脫」,流於喊口 號,對於修行怎會有所助益﹖ 問:鄙人日日急除煩惱賊而賊不減,日日念佛而智慧不增,為何﹖抑 或業障、五蘊作怪使然﹖ 答:「解脫、開悟、自在」不是徒有挖空心思的想法就可,更不是用 「祈求」能得來的,須具備解脫開悟的條件、因素;試由靜坐經驗分析探 究:常會一直念佛而心思卻愈來愈散亂,因起初已先預設立場、執著於想 要「開悟」,已經為了想開悟而起了煩惱心,輾轉累積致夢想增繁。身軀 與造業、修行、解脫有密切關係,若無身軀怎能造善惡業,也無法修行。 應知色(身)、受、想、行、識(心)五蘊,心為其主,當善自攝心,注 意當下言行;不能將問題全諉過於前生的業障或身軀(五蘊)來擔負責任。 臨濟禪對於此點講得很恰當:身體具有六種根門(眼、耳、鼻、舌、 身、意六根與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接觸),仿若有六賊進入 屋內(根、境、識三和合觸而染著)時,有一極佳的方法,不動聲色、集 中精神兩眼盯視之,不消一刻鐘,定會讓該賊毛髮悚慄而逃。如貪心、煩 惱起時,當如實知,如理思惟,觀其生,俟其滅;散亂時,是在頭部﹖在 心臟﹖很生氣時,是何處在生氣,尋伺之,精神專注的去觀照。靜坐時, 須明瞭念頭從何處生,於何處滅,日常生活中,由飲食習慣動作,察覺到 較喜歡某種菜餚時(它也是一種貪心)應即設法轉移。起初做起來定會稍 有勉強,到後來則漸至自然,類似此種行為方面是可以加諸訓練的,心念 亦可;唸佛號、「阿彌陀佛」的意義、作用即在於此。 若對之採刻意壓抑,易致反效果;本應直接面對它觀照每個念頭、起 心動念的生滅變異(對之清楚明瞭)好比賊入屋內,對其一舉一動皆注視 ,清楚明白,致其畏縮逃脫般;(於現實生活裡遇賊入侵,須冷靜應對, 勿與之正面衝突、敵對)而煩惱、夢想生起時,隨順尋求根由,至其消亡 。若如此做就不會昏沉,行住坐臥、感覺聽受、接觸種種皆要詳明清楚, 如此,要「解脫」就不太困難。此與「六念」(佛、法、僧、施、戒、天 )、「四念處」(身、受、心、法)相通,在於根、境、識三者之間的互 動消長,時時刻刻保持清淨的心、清醒、了了分明,依此法,修行的功夫 必定更增長。 主持人補充:有則故事提出來與大家分享:有回佛陀與阿難同行前往 某一村莊,途經一條清澈溪流,再行一段後稍作休息,口渴,喚使阿難返 回原先所經過的溪流取水。阿難走回該處欲取水適逢牛車經過,水濁而未 取即回到佛陀跟前稟述原因。佛陀告知阿難,再去一趟取水,且注視那溪 水等它清澈時再取。阿難如是做,終於取回清澈又質美的水解渴,並向佛 陀懺悔原先心中的疑惑困擾。由此故事可瞭解,若遇事況發生,困惑不解 ,先讓自己冷靜放鬆下來,因應之道於焉產生,峰迴路轉。心中急急忙忙 用盡辦法想把煩惱消除,反而讓自己沒有轉寰的餘地,有時「放鬆」會是 個很好的辦法。 師父補充:先前所提的方法是「如實觀之」。另一種方法:經過如實 觀後,連念佛、開悟、增長智慧等通通都不要想的「空相應」。引述一則 故事說明:曾有位青年,聽聞人家說某位和尚已經開悟了,原本已經打算 好準備要結婚了,心裡卻認為「解脫、開悟」此事較為重要,就決意出家 並跟隨該位師父。二十年後,將師父行住坐臥的模樣學得十分相似,結果 師父告之再過兩天就要捨壽走了,並勸之得趕緊用功。徒弟稟告:「就是 為了要開悟,才出家跟隨師父學習的,雖一心一意想要開悟,至今卻仍然 茅塞未開。」師父問:「心胸壅塞擠滿了『要開悟』的妄念,如何能開悟 ﹖如果把『要開悟』的念頭捨棄,給自己一些空間,好與佛性、空性相應 !」徒弟聞及此話,方當下開悟。 問:佛教說有「六道」;請問如果碰到外力,諸如神、鬼、魔之時, 該如何應付? 答:此問題與前類同,不須應付之。其原理似電視機必須藉通電源、 頻率,才會有音聲影像出現;若將電源的插頭拔除時,電視機的功能、作 用即消失殆盡。因此,只要心中不相信有外力、外道的存在,就不會與之 相應,(如同電源已除,但外在尚存有靜電、電波),若再遇到旁人、朋 友談論有關六道輪迴之類、或神通、通靈如何偉大等等的暗示,不必理會 ,該種場合處所不再去。(好比,勿再讓他人將電源插頭接上)先斷除內 心的心理,再斷外緣;如此,一切的外道、鬼怪即無門徑孔道可循。所謂 「外力」的介入干擾,無非是在生活環境當中熏習使然,觀念上的畏懼、 惶恐、企求,勉強抑制成為潛在意識,遇外境的染著──牽引、復發── 行為表彰;如同放大鏡聚集光的焦點引燃火柴棒的原理。明瞭其原由後, 問題當可迎刃而解。 問: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被「暗示」,造成心理的壓力,一直揮之不 去的陰影,請問如何才能使他解決問題不再痛苦? 答:所謂被「暗示」,意指心理被控制、約束住,例如:弄符咒、作 法事唸咒、將紙火化滲水使之服下,同時告知將會不能行走移動,而人就 真的走動不了。其實它是虛幻的,是因心理以為走不動了,腳就不聽使喚 ,抬不起來,相信對方所說的,真的有那麼一回事,與之相應所致。因此 ,只要理解不相信它,也就起不了作用。心力好比電波、頻率,道理相同 :當事者雙方之間強弱的差異、抗衡,較強者自不會受到弱者一方的干擾 、影響。 相信宗教、有宗教信仰者,有其正面性的作用、好處,持誦佛號,念 阿彌陀佛、大悲咒等方式運用,依各別根性較為親切、熟悉的途徑。借助 佛法僧三寶力使自己培養有絕對的信心,讓自我潛在的力量產生出來。偶 有個別特殊應驗的狀況、效應,另當別論。起碼會獲致靜定自在的心境。 無形中,已將不能預知的符咒、邪門外犯祛除掉。 若知自己的心力不強較為懦弱時,當可假託「外緣」──佛、菩薩、 咒、經等,借助使進入安穩情況。最主要在於內心的培養正知正見;外界 的如幻如化之屬,原本就是「冤有頭、債有主」。對於「鬼神」犯不著與 之有何瓜葛,佛教徒可起「慈悲心」對待之。乩童之類或是鬼神或是偽裝 ,對其「暗示」自可不必理會之。只要自身不做虧心事,思想正確,德行 很好(此為大前提),全然不須畏懼之,即能將他人的「暗示」祛除。若 有虧心處,將之暴露出來,不便對朋友、親人述說時,也可向佛、菩薩表 敘,意義相同。 常常因自己的作為曾有過錯,經他人暗示、影射之,也就被牽著鼻子 走。若無做虧心事,豈有懼怕之理?君子坦蕩蕩。對於「鬼魅」恐懼的心 情、心理,也可唸佛迴向,次數不拘,應可獲得平和心境。 主持人:其實所謂鬼神、符咒之類情事,基本上都是一種人為的暗示 作用,如法師所開示之法──將插頭拔掉後,頻率就無法與之相應,也就 不會有其他情事產生可言。 問:養魚供應市場,是否殺生﹖ 答:殺生分為直接、間接之別。養魚供應市場,屬間接殺生。間接殺 生較直接殺生不嚴重。若徹底論之,只要有市場需要,就會有人做相關的 生產、製造;反之,有人養殖,才有人殺戮,供需是相依共存的。如人不 吃貓肉,不會因之衍生貓的數量激增為患,自然的生態平衡本非由人類的 作為所控馭。佛陀垂示我們應過著不直接或間接的殺害有情的職業生活, 慈心不害他的中道生活,才能解脫自在! 問:皈依已有三年,為了參加活動,早晚課沒做,好不好﹖ 答:做早晚課的主要意義是在於培養個人的宗教情操;在那種氣氛裡 ,可以使心靜下來,思慮事情會較為冷靜、清楚。依個人的生活步調做適 當安排、良性調適,勿過呆板僵化、流於形式。使生活作息正常,如實如 理如份,並且自己的煩惱愈來愈少,別人也無煩惱;不因為個己做早晚課 卻影響到家人、鄰居安寧,視為個人修行的功課。秉持慈悲心、濟助他人 的急難、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工作,也是修行的功課。若是平時工作空閒 時刻,無所事事,用來做早晚課,當然也有其良好的作用。誦經、做早晚 課本義是為了要學習、啟發智慧(忍辱、慈悲……);如照鏡子,整理儀 容端正。將經文的要義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念佛,則是為了要增加信心、願力:佛陀、阿彌陀佛皆已成佛,任何 一尊佛皆已成佛,所以使我們產生信心,立志願意跟隨學習、效法。素食 的本義是要培養慈悲心,將這些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這樣就是真正的「 誦經、早晚課」的主要意義。有些信徒為了堅持做早晚課,卻得放棄聽經 聞法等其他學習修行的機緣,甚或為了曾空缺數日未做早晚課,事後再行 補做誦經而煩惱不已!應知早晚課為一種儀式,但勿過於僵硬、形式化, 能瞭解個中意義,合理、靈活運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將不致於讓它成為負 擔、累贅。 問:飼養寵物恰當與否﹖ 答:勸告佛教徒們慈悲為懷最好不養寵物,養寵物供己玩娛,淪於「 玩物喪志」,其本意不佳。且各種動物都是某些細菌的中間寄主,會傳染 於人的,如:貓有哮喘菌,鴿子有腦膜炎細菌等。何況寵物生病、對之厭 煩、新鮮感不再、罹皮膚病變為醜陋不堪時,將牠隨意到處遺棄,漸衍生 環境污染問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常常因一時的新鮮感,覺得無聊、空 虛想找伴的心理,爾後再將之拋棄,後遺症很多,則所必須付出的社會成 本將更大。 問:孔子說:「鬼神之為德也,其盛矣乎!」其意云何﹖ 答:中國人向來有一傳說極不妥當,認為「人死後就成為鬼」。而在 生有德者,死後對之稱為神。一般稱為鬼神者有二類:一為忠義神,一為 正義神,如:關公,民間做生意的人,很多人供奉之;認為他有正義感、 有信用,商界引以為模範。對社會有貢獻,死後人人尊之為「神」。 孔子其意指:家族祖先列宗的先靈祭拜,此是慎終追遠的孝思;非親 戚者,生平對社會、地方頗有建樹、貢獻者,庇蔭後世民眾百姓、利他濟 民,稱之為「神」──德之盛者。若名不見經傳,生前作為毫無可載,死 後為鬼,對之膜拜,並有所求,此舉不甚妥當;所以孔子說:「非其(祖 先、有德之)鬼祭之,諂也」。 成為鬼神,也有其壽命、時限:有福、德者,稱為「福德正神」;較 少人祭拜者,屬於佛教所謂的餓鬼之流──鬼道。鬼神者,或具有五種神 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等,但仍有煩惱、貪心、 暴戾脾氣。所謂「敬鬼神而遠之」,因其脾氣使然,若接近,動輒易觸怒 犯其忌,應避免招惹非必要的困擾臨身,敬而遠之方為上策。 問:看佛書、聽佛經時,是不是不能躺在床上聽、看;否則,來世會 變矮呢﹖ 答:不用來世,此世就會變矮,躺著比站著或坐著,必定較低矮一些 !其本意當指聽經、看經時,須心存恭敬;並且為要專心起見,坐著比躺 著時效果較佳,原則上是如此。佛教於各方面的教化,皆不是借教條化做 為規範,而是人性化、合理化、生活化;若白天上班工作身體疲累,休閒 時刻、晚間還想聽經、看經,躺著會較為舒適時,這也無啥不妥之處;或 身體骨骼曾受傷過,不能坐立太久。況且現今錄音放音設備方便輕巧,躺 著聽錄音帶內容,心情放鬆效果會更好!唯只較容易讓人睡著。坐著看經 、聽經,姿態較為端正。此乃一般原則性的做法,只要能達到瞭解、吸收 得了聽、看的內容為目的,坐、臥兩者並無差別,至於來世會變矮,此說 毫無根據,也容易引起誤會! 問:如何選擇善知識﹖面對似是而非的佛法、言行怎麼抉擇﹖ 答:只要能把握己身無好騖於奇特怪異行徑、企求速成的心理即可。 想親近善知識之前,也須具備些許條件因素:其一、須能分辨善惡、 好壞、是非。佛教的教義其重點在於教導如何提昇人的精神層次、智慧的 啟發;假若心裡面想探求奇異、狂怪、邪魔外道者(已經將其誤認是『善 知識』)或通靈之類,也就找尋相關、專門的對象,與佛教本無有所關聯 。本身的動機如何,原則方向先擬定好再行尋求之。 佛教所教導的,簡約而言有三要:其一「菩提心」、覺悟──如何使 自己的智慧啟開,發願學習效法佛菩薩的悲濟行願;其二「慈悲心」,長 養慈悲心,使之漸漸擴大、寬廣,以「同體大悲心」,行「無緣(無附帶 條件)大慈」,饒益眾生;其三「空無我慧」,體證空無我慧,才能自淨 化他而無礙。所以,與善知識接觸、聽聞時,當先排除「權威」、「偶像 」等心理,應先具分別善惡的良知(智),提昇自己的慚愧心(情),貫 徹始終的精進心(志)。謹記學佛三要(菩提心、大悲心、無我慧),依 據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與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 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不求善知識過錯,學無饜足 心即可。 親近「善知識」時,起初先思慮其所說的是否有根據,符合經、律、 論,還是莫衷一是、斷章取義?「律」──戒律、德行的好壞(貪心、貪 色、貪財、貪利與否)。其所教導的是否可將貪、瞋、癡去除。以這些來 衡量、觀察,選擇學佛的門徑,方屬正途。反觀當今的社會信仰者,鮮不 著重放光、神通、三世因果、未卜先知之類,喜好者為數頗眾,真實顛倒 ,可悲又復可憐!(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