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40 期〔87('99).04.01〕﹜


善知識──傳道、授業、解惑

■主講:傳道法師◎1990年10月8日講於台南師範學院
■紀錄:陳楓兒

壹、前言 貳、個人受教育的階次 一、家庭教育 二、學校教育 三、社會教育 四、自我教育 五、宗教教育 六、教育效應 參、善知識 一、善知識的定義和條件 二、全德的善知識難逢 三、師生之間 壹、前言 人生在世,所遭遇的因緣有善緣、惡緣,順緣、逆緣,甚或也有孽緣 ,個中差別可說相當的大。但我們活在世間一天,即不能不為這些因緣所 左右,所牽繫,可以說人生就是「因緣──前後延續,自他關涉中的個性 生活的表現」(印順導師《平凡的一生》頁 2 )。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 中,能夠在彼此聚首時結下善緣,是相當重要的。  本週是貴社的良師週,因此貴社社長希望我今晚來為同學們談談佛教 在這方面的看法。同學們應該都讀過韓愈的〈師說〉吧!他將所謂「師者 」,定義為「傳道、授業、解惑者」,就相當於佛教所說的「善知識」; 只是佛教除了稱能導人入善道者為善知識外,也稱自修菩提、並教人修行 菩提者為善知識。換句話說,佛教所講的善知識之傳道授業解惑,包括了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但真正全德的善知識難逢,即使只是世間法,全德的 老師亦不多見,一般只能做到授業,要傳道、解惑,就比較不容易了。 貳、個人受教育的階次 一、家庭教育 個人從小到大,在經歷的各種教育階段中,最先接受的往往都是家庭 教育。較諸其他動物,人類有著相當長的哺乳養育期,所以小時候我們無 法養活自己、照顧自己,更沒有能力判斷是非善惡,端得仰賴父母,或者 再加上兄姊及其他親友的教養。 當今先進國家對於學前教育均相當地注重,目前國內也普遍加以重視 。學前教育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個人從三歲到八歲間的學習經驗,幾乎都 烙印在他的八識田中,形成潛意識,怎麼也不容易抹滅掉,所以這段時間 是基礎,對個人的一生,也起著相當的影響。因此,佛教認為人格、情操 的教育、培養,必重視佛化家庭教育,尤應從胎教開始! 二、學校教育 其次談到學校教育,它與自學有什麼不同呢?自學儘管同樣讀完學校 的授課內容,但與在學校和同學共學的效果就是不同。讀書貴在變化氣質 ,而氣質的改變並非讀一讀書,就能即刻改變的;教育與宗教的共通點, 即在於實踐,知識要用在日常,才能真正地變化氣質。  在學校共學的過程中,師生、同學互相學習,彼此熏染、摹仿,影響 所及,潛移默化,無形中在學校教育的薰陶下,學生會展現出該校獨特的 氣質,一般稱之為「校風」。所以南一中有南一中的校風,省南女有省南 女的校風,商科學生的氣質和文科學生就是不一樣。 在家裡自學,面對的除了書還是書。通常語言、文字有其侷限性,冷 冷清清的文字,是一種死知識,缺少人的感情及人的氣質去賦予它生命。 再者,自己關在象牙塔裡,沒有同學、老師一起討論,缺乏良性的互動, 所得的知識可能是片面的,只限一隅的管蠡之見。孔子也說:「為學而無 友,則孤陋而寡聞」。而且一般來講,自學的人通常比較不易和人溝通, 這就是我們要重視學校教育的原因。 三、社會教育 有人曾訪問著名的哈佛大學校長說:「貴校的校風很好,學生氣質相 當高,你覺得學生畢業後,自己最引以為榮、最得意的是什麼?」他回答 說:「我們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學生畢業之後,將學校所學的都忘記 !」 各位聽了一定會覺得很驚訝,可是仔細一想,畢業後若仍完全照著學 校所學的樣板、模式,那就很悲哀了!第二點是他們都有重新學習的興趣 ,也就是再教育。以前在學校的學習,畢了業即算暫告一個段落,踏入社 會以後,面對的是一個大千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更複雜、更多元化 。彼時該如何調適自己?如何向別人學習?如何消化以前所學,而應用於 實務?應用之後又呈現如何的風貌?這是哈佛大學校長自認該校畢業生比 別人強的地方。 在座各位畢業以後都是準老師,我請問各位,畢業以後還會再想要讀 書是在什麼時候?是剛剛當老師的前三年。通常畢業以後,當實習老師的 第一年讀最多書,因為戰戰兢兢地,深怕誤人子弟,所以拼命請教老師、 學長,也勤跑資料室和圖書館。如此一年下來,所讀所學的恐怕還勝過大 學四年呢!可是到了第四年,就開始慢慢走下坡了。雖然我們的教科書是 三年一換,但大都只換其中幾課,所以只要準備這一、兩課的新教材就夠 了,於是漸漸懈怠下來,終於變成一個「教書匠」!這真是為人師者最大 的危機!你看!如果連老師自己都不再讀書,卻要他教學生讀書,這樣的 身教如何具說服力呢?其他專科、大學畢業的同學更慘,學校畢業進入社 會之後,就很少再讀書──這裡所說的「讀書」,不僅是讀小說,而是知 識性、勵志性等科哲學、宗教、藝文讀物,更要讀大自然!各位不相信, 可以利用問卷調查看看,高知識水平的精英分子,多鮮少再讀書、再受教 育了,其他人就更不要說了!要建立書香社會,的確是不容易的!  社會教育,就是畢業以後重新調整步伐,自「社會大學」中學習,而 後再出發的嶄新教育。人人都說社會是個大染缸,但經過這染缸的洗禮之 後,是否還能堅持原則和理想,這個決定權就操諸在自己。所以接著,我 們就來談談更重要的一個教育階次──自我教育。 四、自我教育 在不同的境遇下,各人因其成長、學習、經歷的不同,而展現不同的 人格與作風:有的人韌性高、適應力強;有的人卻硬梆梆的,一碰即斷。 如何在逆境中適應環境,向環境學習,進而創造環境;又如何在順境中謹 守自己的本分,而不迷失自己的方向,此則有賴於自我的教育。大部分的 人一出了社會,即隨波逐流,甚少注意到自我的提升。提升自我有很多方 法,譬如藝術、音樂,譬如宗教,都可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對各位比較 生疏的大概是宗教,因此,我接下來就談第五個層次──宗教教育。 五、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與一般教育不一樣,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以感恩、奉獻、 服務作為出發點──那就是「無我」。所謂「無我」,就是不以自我為中 心,凡是生命,一律平等的尊重;不要凡事「我的」學生、「我的」國家 ……,都以「我」與「我所屬」出發。宗教是超越國家,跨越政治的,它 不侷限於某一列強,也不僅止於民族意識的範圍;只要對人類有利益,有 幫助,能提升,就不遺餘力地去推廣。但君國主義者就很討厭宗教,因為 它不能為「我」所用,不能完全歌頌「自我」。假如世界各國人民對宗教 (真正超越各種藩籬的宗教)有著深刻的認識,今天就不會表面限武而實 際在武器競賽;口說仁慈、和平,但祇要立場不同,馬上劃清界線,甚或 兵戎相向!我們要知道,宗教教育實際上超出一般教育,但並非脫離一般 教育,而是以一般教育為基礎往上提升,這一點很重要。 六、教育效應 綜觀世界各國,那個國家重視知識,那個國家就比較強盛。譬如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無條件投降,可是很快地又從廢墟中重建,幾十年 來建立成經濟強國,這是十分了不得的!常聽國人說「日本能,我們也能 」!「漢學中心不在東京,而在台北」!乍聽之下似乎還滿動聽的;事實 上,不止漢學中心在日本,從宗教、科技、哲學,到藝術、音樂、建築、 美術……等,日本都有系統性的整理、研究。漢民族很聰明,等日本人研 究完成後,我們再將它譯為中文鍵入電腦,然後沾沾自喜地說「漢學中心 在台北」!這種聰明,個人實在不敢苟同! 我們看看日本,人家不斷在培養人才,甚至在編列國家預算時,都將 教育經費列入第一優先。說實在的,當年孫中山先生也有此洞見,他在臨 時憲法中即明文規定:教育經費不得低於國家總預算的百分之十五,為什 麼其他如地方建設、國防軍需方面,就沒有明文條列提撥預算的百分比呢 ?因為他知道教育是國家的長遠事業,不是一、兩年就會有所收穫的。所 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除能為國家培育各種人才之外,還能提 高國民的人格、愛國情操、民族意識。所以孫中山先生特別交待,國民教 育一定要重視。 你們是否知道目前實際的教育預算是多少呢?帳面上是百分之十三, 而實際上是百分之九,因為他們將三軍士官學校的教育經費,也一併計算 在內。七折八扣,難怪學校的設備會不理想。你們學校還好,其他學校更 糟,大概是想你們將來是國家的棟樑,要為國家作育未來的主人翁,因此 設備要好一點。事實上,許多中小學的燈光設備都不夠,這也是造成學童 戴眼鏡人數增多的原因之一。 各位知不知道台灣所有的中小學,燈光最足、通風設備最好的,是那 一個縣市呢?是宜蘭縣。因為宜蘭縣長在縣庫的財政運用上,是將教育列 入最優先考慮。所有管轄的學校,不用申請,自動添增設備。如這次聯考 設在宜蘭的考場,每間教室不但燈光照明好,且都有抽風機二台或四台, 由於通風設備足,空氣流通,應試時考生就不會頭昏腦脹。 我們回過頭來談談日本、德國,這兩個二次大戰的戰敗國,他們人民 的危機意識都很強。就日本而言,他們的生活教育好得令我們慚愧!目前 世界上看書人口最多的就是日本,每每一本有貢獻、有智慧的書一出版, 大家就爭相購買,沒有人會盜印。他們對於飲食的消費就比書籍貴,精神 食糧反而便宜,所以大家對吃的都很儉省。從老到小,甚至八、九十歲的 老太婆、老先生都還在讀書,可見他們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學,真正落實了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格言。所以他們容易溝通,容易建立整體的共識 ,對前瞻性的科技、知識也較能吸收,不像我們國會中的「耆老」,總認 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離譜的是他們簡直與現實脫了節。比如投票選舉 總統時,有某位代表就說:「不選給李登輝,要選給蔣經國先生」,經國 先生都去世了,還說要投票給已故的蔣經國,真令人哭笑不得! 再談台灣的出版界:由於買書的人口少,所以在台灣出書,賠本幾乎 是鐵的事實。比方說許先生出了一本書,他一定是送老師,送同學,送到 自己虧了本;日本他們就不是了!他們是老師出了一本書,同學就自動去 買,還推介朋友去買。花了一百多元,就能得到作者學問、智慧的精髓, 這是相當值得的!另一方面,作者得到了讀者的肯定和鼓勵,就可以繼續 研究、創作,這樣的良性循環,社會才會更發達。 我到日本時,看到他們的人民在公眾場所並不大聲喧鬧,才恍然大悟 我們教育國民要「肅靜」是什麼道理──是因為大家太吵雜了,所以才要 求大家肅靜。在日本是兩個人講話,第三個人聽不到;三個人講話,第四 個人聽不到;沒在講話的人,就一定在看書;沒有看書的人則閉目養神。 反觀我們「大漢民族」,只要三個人在一起,就像市場般喧鬧不已,如入 無人之境!國人在這方面,的確需要好好地自我約制一番。 總之,一個國家要興盛,得注重教育。教育是一種知識水平,凡是水 平高的傳遞者、學習者,我們給予適當的尊重,這樣國家才有希望。否則 人人不讀書,不知利害關係,存著天高皇帝遠的心態,認為那一個人當「 皇帝」都和我沒關係,這是很危險的事。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今天的主題─ ─「善知識」。 參、善知識 一、善知識的定義和條件 在前言中,我們說過善知識即相當於老師,這裡所說的「老師」,不 單指在學校授課、或傳授某種專長者的稱謂,它是廣義的:凡在學識、技 藝、道德方面能教導我們,作為我們表率的都涵括在內,所謂「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佛教所講的善知識,涵蓋面更廣:包括佛、菩薩、師長, 舉凡引導我們步上正道者;在身命、慧命的長養上,對我們有所裨益者, 無一不是。所以《安樂集》卷下云:「依法句經作善知識。」世尊答寶明 菩薩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然 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諸法,是為善知識。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 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善知識者, 是汝大船,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大正 47 . 20c )即此之謂。  其次,善知識還必須善知、善解、善修、善行、善說法要、善別來機 。他對於受教學生的根器都清楚明白,而能隨順教化、因材施教;他還需 貫通五明,博曉世間學及出世間學。五明的內容包括: 1.聲明──訓詁、音韻、語言學等都包括在內。 2.因明──即現代的邏輯學,從認識、推理到辯論等。 3.醫方明──生理學、醫藥學、解剖學屬之。 4.工巧明──一些工藝、技術學問皆包括在內,是理論科學、實用科 學,例如建築、科技、藝術、插花、書法、音樂、烹飪、紡織、印刷…… 等等。 5.內明──即佛所說的法與律,也就是佛法的整體內容。 以前,善知識為了自利利他,教化一切眾生,所以必得精通這五明。 如最初將佛教傳入中國的印度出家人,那位不是兼具多項才藝的?即使是 西方傳教士,想傳教到世界各國去,也是得靠各種技藝。比如馬可波羅, 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傳教士,因為他通曉天文學及科學等知識,所以國 家的重要人物都與他往來密切。我們為人師表者,除了多才多藝,還要有 仁慈的心、高尚的品格、廣博的學識,如此,還有那個學生不服你呢!怕 的是三十年前教的,到三十年後還是那一套,一點新的都不曾增加,這樣 就麻煩了!善知識除了扮演老師的角色之外,還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扮演朋 友的角色,才可以稱得上是良師益友。 二、全德的善知識難逢 老師高明,教出來的學生泰半不致差到那裡去,正所謂明師出高徒; 但老師要有成就,光靠自己一個人是沒辦法的,還是得借重他的學生。譬 如默默無聞的老師教出優秀的學生,學生聲名大噪,老師也與有榮焉。事 實上,一般的老師只專重知識,或其專業技能的傳授,對於人格情操的修 養、生活生命的疑惑,較不注重。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得遇一、二位真 正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好老師,是不容易的。   個人的福報不同,在了解全德的善知識難遭遇之後,我們親近老師, 就應抱持著「觀德莫觀失」的態度──只要老師的教導正確,就聽受其教 誨;只要老師有一分的長處,就以他的優點為學習目標,而不是專挑老師 的缺失,妨礙自己的學習。老師雖負有教導學生的責任;但是「聞道有先 後,術業有專攻」,老師不一定樣樣比我們強。無論年紀或地位,只要在 那方面有其專業,就有資格當我們的老師,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 必賢於弟子」。 老師與學生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應該互相教授,互相學習。老師 懂得的一定要教學生,學生懂而老師不懂的,學生也一定要回饋。否則資 訊不足,直接受到影響的還是學生自己,所以當學生的有義務提供其心得 ,作老師的亦應傾囊相授。第二、人吃五穀雜糧,情緒不免有高低起伏, 學生情緒會有波動,老師當然也不例外。依此推論,師生之間、同學之間 更應當互相鼓勵、慰勉。漢民族好像很吝於這樣做,總覺得這樣做,有損 於老師的自尊。所以老師為了維護師道的尊嚴,心情再不好都要強自壓抑 ,裝作沒事一樣。這如果沒有適當的宣洩管道,終將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而形成人格異常的問題人物! 凡夫大多是大過不犯,小錯不斷的,即使至聖先師──孔子,也難免 如此。以「宰予晝寢」為例,孔子罵了宰予好幾次,好管閒事的子路就對 孔子說:他實在並非如此。他真的是很用功,只因家中很窮,白天讀書, 晚上要趕著做簍筐,所以白天上課才會打瞌睡。知道這種情形之後,孔子 此後不但不收宰予的束脩(學費),甚至有人拿束脩來,還會拿一些給宰 予。由此可窺知,孔子也有補償心理,這是相當親切的! 又,孔子的弟子子游,當魯國武城縣的縣令。有一次,孔子到武城去 ,聽到百姓鼓瑟、唱詩的弦歌聲,便莞爾一笑地說:「割雞焉用牛刀」? 此譬喻意謂:治天下移風易俗,要用禮樂;如今治一個小小的縣,何必費 這樣大的氣力呢?子游就回答孔子說:「老師,您以前不是告訴過我們: 居上位者學了禮樂,就能夠愛恤人民;老百姓學了禮樂,就容易聽從教令 嗎?」孔子於是反身向身旁的弟子說:「子游說的是啊!我剛才講的是戲 言!」 平時,孔子最稱讚顏回了。顏回死後,他父親請求孔子將車子賣掉, 好替顏回買一付外棺。孔子就說:「以前我兒子鯉死的時候,也是只有棺 而無槨(外棺)。我可不能賣掉車子來為他做一付外棺啊!因為身為大夫 而徒步行,是於禮不合的!」所以儘管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他還是 反對弟子們厚葬他,只因於禮不符。 談到《論語》,順便向各位報告,因為《論語》是由弟子們口誦後彙 編結集起來的。所以將來你們教學的時候,除了《論語》之外,還要參考 稗史、小說、《孔子家語》等書,這樣才能清楚了解弟子們的個性與當時 的背景。要知道,當一個人被老師責罵的時候,老師罵他的話,他本人是 不一定記得的;但是他的敵對者一定記得很清楚。  又如《論語.學而篇》中的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要和 《為政篇》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讀,這是專向學而不習者 的剴切教誨。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要和「為學而無友, 則孤陋而寡聞」對讀,這是針對個性孤僻,不和人家一起研讀的人而說的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要和同篇最後一句「不患人之 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求為可知也!」對讀,這是 對於學不了多久,就急於炫耀者的警語!依此類推,還可以再找到更多的 句子,把它配合比對起來,意思會更通暢,也更凸顯孔子因材施教的高明 。 有關孔子與學生間對談的例子很多,這些即使在二千多年後的現代, 仍鮮明地反映出孔子及其弟子們的性格,且絕不因一些瑕疵而抹煞了他對 中華文化的貢獻。就教育而言,孔子是世間聖人、萬世師表,可堪為我們 的典範。他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他當然明白自己也是會犯錯的 ,這怎麼辦?他說「過則勿憚改」,這說明了一個人不怕犯錯,怕的是不 認錯,不改過。 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警策是雙向的,老師要有此雅量,不要被同學一問 「老師您這句話我不懂。」就惡言相向地說:「誰教你問?沒有人要你問 ,你問什麼?」尊師重道不該是個掩飾自己心虛的藉口,或者遁辭。 前一陣子我到馬來西亞,在政府最高辦公大樓演講。台下有好幾位博 士,其中有一位苦學者好問問題,很多人都很怕他,我卻很欣賞他。因為 佛教的教育就是講求雙向溝通,能夠發現問題才能繼續思索,進而解決問 題。《禮記.學記篇》上說:「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 ,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 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有人問難,才能警 覺自己之不足,也才知道該多查資料,多研究、思考;知困然後才知自強 ,而能收教學相長之效。 至於個人的成與敗,其實,成功是對失敗而言的,失敗是對成功而說 的,一切都是相對待的,如減少與增加、來與去、善與惡、得與失,莫不 如此。莊子說:「凡物無成與毀,其成也毀也,其毀也成也,成與毀互通 為一。」譬如將一棵樹伐倒,就一棵樹而言是毀了,但對木頭而言是成了 。如再將木頭鋸成木板,就木頭而言是毀壞了,而木板是形成了;所以就 看你站在那一個角度去思考。依此類推,「其成也毀也,其毀也成也,成 與毀互通為一」,一切祇是觀點不同,而非絕對性的對立。 中國素來有三種人生價值標準的「道」,即儒家的服從而治之道,道 家的無為而治之道,還有佛家的菩薩道,無論當老師或善知識,均應將「 道」傳出去,才不負春風化雨之天職。傳道不是要學生都聽老師的,順我 者昌,逆我者亡。如果師長教的正確,大家不順從是錯;如果師長本身觀 念就不對,要人順從也是錯!以上所提「善知識」的觀念,提供各位將來 在為人師表時作為參考。 三、師生之間 關於老師與學生的相處之道,在《善生經》(又名《六方禮經》)中 ,佛陀十分周詳切要的開示彼此對等的五項綱要。首先,我們來談弟子敬 奉師長當有的五事: 1. 必審於聞:對於老師所教導的,必得如實審慎地聽聞思惟,善持 不忘。 2. 必愛於學:學習可略分為三個層次──好之者,樂(ㄧㄠˋ)之 者,樂(ㄌㄜˋ)之者。對於師長的教授敬順無違,而能夠以歡喜心、專 心一致地學習,且樂在其中,學有所得。 3. 必敏於事:理論了解之後,還要如理思惟,積極勤敏地任事,不 可拖拖拉拉。如孔子的弟子子路,聽到一個好的道理他還未能實踐,就唯 恐自己再聽到新的教誨。 4. 必無過行:有人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說是顏回,因為 他「不遷怒,不貳過」。所以「無過行」不是都不犯錯,而是不貳過── 同樣的錯誤不再重蹈覆轍,「過則勿憚改」。 5. 必供養師:對於師長的供養,一是給侍日常所須,另一種則是精 神的恭敬──尊師重道。依佛教來看,「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弟子對 於師長最佳的供養,莫過於依師所教,奉行不悖,那將是老師最大的慰藉 。 其次,老師亦當以五事教示弟子: 1. 以學學之:為師者應授以所長,誨其未聞,且隨其所問,善示義 理。 2. 技藝教之:老師除了知識、學養的傳授,也應有技藝方面的教授 ,老師要能誨授不吝,毫無藏私;若有藏私,則一代不如一代。 3. 使敏於學:對於學問、修養,能善誘敏學,甚至期盼超勝於師。 孔子一生好學,至死都不間斷,他好學的精神是他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如 《論語.公冶長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 好學也。」又如《述而篇》中,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無以對。孔子就 告訴他說:「你怎麼不回答他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 老之將至,云爾(就是這樣)!』」師長的好學向道,的確會帶給學生很 好的身教示範。 4. 導以善道:為師者要能自我提升,善分辨是非邪正,才能順法調 御,引導學生行往善道。 5. 示屬賢友:老師還要指導學生分辨朋友的好壞,儒家說:「益者 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損矣!」佛教也談到四種損友與四種益友。 損友有四: 取異物之友: 貪取朋友的財物故為友。 予人點滴,卻要人報以泉湧。 因畏懼對方的權勢地位故為友。 因圖求對方的利益故為友。 言佞之友: 宣揚友人的隱私。 隱藏自己的缺點。 當著面虛情假意。 背地裡卻興毀謗。 面愛之友: 表面殷勤愛護以博得信任者。 暗地詛咒友人未來的過錯。 將自己不喜愛之物送給朋友。 希望對方有危險困厄臨身。 邪教之友: 以殺生之事勸化友人。 以盜竊之事勸化友人。 以婬邪之事勸化友人。 以欺詐之事勸化友人。 益友有四: 同苦樂: 以自己珍寶之物分享朋友。 以家中所有之物施與朋友,而不是非法得來的贓物。 為朋友不惜自己的身命。 朋友所說,皆堪容忍。 利相攝: 不當眾揭發對方的缺點。 不對朋友有所隱瞞。 當面稱揚對方的優點與長處。 別人對朋友有所毀謗,能為之闢謠辯白。 與本業: 為朋友介紹有利益的事業以維生。 所介紹的事業朋友能稱職,不會力不從心。 見朋友放縱自己或是志得意滿,給他忠告勸諫。 以善心、善言、善行涵養自己與朋友。 仁愍傷: 教勸朋友以成就其信心。 教勸朋友以成就其德行。 教勸朋友以成就其多聞。 教勸朋友以成就其布施。 善知識或惡知識、益友或損友,對學生的影響是一輩子的。老師若能 示以實例,學生定會受益無窮。誠然,能傳道,又能授業、解惑的善知識 ,是不容易找到,也不容易做到的。但有了這個目標,自己也就有了孜孜 不倦的努力方向。最後,要提醒各位:不要只期待別人做我們的良師益友 ,自己要先嚐試著去做別人的良師益友,這是同等的付出。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