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51 期〔89('00).03.01〕﹜


佛教建築的使用與管理

                    評論者/傳道法師 《一九九八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 【主題三】:佛教建築的使用與管理   發表之論文:1.寬謙法師〈思想風格──佛教寺院建築的主導〉 2.慈惠法師〈佛教建築的使用與管理〉 3.悟因法師〈佛教建築的使用與管理──以紫竹林精 舍的設計與使用為例〉 4.丁育群先生〈寺廟建築設置相關法規之探討〉 按:此篇〈評論〉係發表於 1998 年 1 月 4 日《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 際研討會》。該研討會係緣於寬謙法師有感於國內佛寺建築比大、比 美之風日盛,尤以「中台禪寺竟成破壞景觀的龐然大物」為甚!為呼 籲佛教界回歸素樸本質,遂由主辦單位: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中華慧炬佛學會;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中華佛寺文教基 金會, 暨佛教界結合建築界、藝術界,於 1998 年 1 月 3 ~ 4 日 ,在台北慧日講堂召開此研討會,並於同年 11 月 20 日將會議實錄 予以出版。因傳道評論部分未經本人校訂,錯漏不少,故特在本刊訂 正發表。 主持人:明復法師,各位法師,各位大德,大家早安。對於建築,我 並不內行,承蒙莊董事長南田及主辦單位不棄,要傳道來參加這個盛會, 竊想是因為個人喜歡參訪、觀察,喜歡思考、分析,又喜歡演繹的緣故吧 !評論之前,我想先借用老子的一句話:「真言不美,美言不真」。台南 藝術學院漢院長昨天講過,楚戈先生也提到了,這一次最歡喜的,是有很 多人講真話;不過真話聽起來,心裡難免不舒服,但這應視為產前的陣痛 ,因為有批評,才會有進步。當代的佛學泰斗──印順導師,曾在他的著 作中說:「受到讚歎,是對自己的一種同情的鼓勵;受到批評,是對自己 的一種有力的鞭策。鼓勵與鞭策,一順一逆的增上緣,會激發自己的精進 ,修正自己,充實自己,不斷的向前邁進」。傳道謹以這段話,與大家反 省、共勉之。 就個人來講,佛法給予我相當大的影響,我的血型是O型,據說日本 人找敢死隊,都是找O型的人,原因是因為其他血型的人,衝到一半,有 可能會再折回來。在佛教界,人家幫我取了不少封號,如:「佛教界的民 進黨」;但我不是民進黨,只是不習慣傳統的思維方式,而希望透過另外 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學了佛之後,我從嫉惡如仇的個性,慢慢地修正到既 不嫉惡,又不如仇。因為按照佛教的緣起觀,害人者本身,其實也是受害 者之一;是社會的教育、制度,與價值觀,將他塑造成今天這個樣子,如 此,我們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是不是都有責任?  昨天,有一位學者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佛教要是再不反省,只有比大 、比華麗、比山頭,這樣是會被社會遺棄的。他講的是客氣了,應該是說 被「唾棄」!我走的地方並不多,但是卻看到了教界很多的傷心面,如果 按照佛教的術語來講,是自己的福報差吧!看到的都是一些不大理想的; 但我寧願自己見得真,也不願為其美化包裝! 現在就先針對丁先生這一篇論文,報告個人的一些淺見。有關『監督 寺廟條例』,首先要向大家報告的是,這基本上就是一種殖民法,是日本 人統治韓國時的殖民法。民初,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八指頭陀──寄禪 和尚,為此與當時的北京政府當局交涉的時候,還被打了兩記耳光,所以 他憤極吐血而亡。在佛教界,他算是一位愛國、愛教的詩僧。後來,在大 眾輿論的壓力之下,這個條例是被擱置,沒有施行了。但來到台灣,沒想 到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府,竟然施行了這個條例;這就如同剛剛出生時縫 製的衣服,到孩子十八歲了才給他穿上一樣,這樣大家居然也都沒啥話說 !尤有甚者,現在不是十八歲,已經都五十歲了(政府來台灣已經五十年 )!  例如在一百零七頁,講到租用民房,如果沒有傳統的佛教建築外貌, 非整棟使用,這樣就不能夠登記寺院。向各位報告:目前這個法令已經修 改了,各位師父可以向你們的上級教會或主管單位,索取到相關的資料。 哪裡一定要蓋個翹脊式或宮殿式的帽子呢!他們還說:這頂宗教建築的帽 子不能脫掉。才沒有這回事呢!在台灣,還有不少老外將宮殿式的醫院、 殯儀館,誤當圓山飯店的笑話呢!我們知道這個法令已經改了就是。幾年 前社團法開放後就整個修改了,但是主辦單位卻往往派一些不諳宗教內涵 和法令的人來,這樣就行不通。 有一次,一位學者,我姑隱其名,他起來發言的時候就稱呼說:各位 和尚、尼姑!……我後來就機會教育告訴他:什麼是和尚,你了解嗎?什 麼是尼姑,你明白嗎?和尚──在佛教裡面,是象徵無上的尊榮地位,連 我都還沒有資格被稱作和尚呢!和尚,是「親教師」之意,相當於大學裡 面指導寫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的教授。有的人甚至還加上個語尾助詞─ ─「和尚仔」!台灣話的語法是很奇妙的,語調不同,意思就不一樣。例 如莊董開了一間很大的店,我們如要貶抑他,就說他開了一間「店仔」( 台語),這就很明顯可以反應說者貶抑的內心嘛!至於出家的女性,正確 是稱作「尼師」,而非「尼姑」。所以政府對宗教,無論是訂法令,管理 、監督或輔導,都應熟諳宗教教義禮儀,才不會鬧笑話。比如輔導佛教, 就找一些了解佛教內涵的人來;輔導道教,就請找個懂得道教的人來,否 則外行干涉內行,法令定下來不但窒礙難行,還會鬧得雞飛狗跳!  關於宗教法令,我們在佛教會開了好幾次會,從以前我當台南縣佛教 會理事長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那時候整個逐條都討論過的,討論完了 以後,下一次再去,還是同樣那些東西,政府有誠意嗎?在台中大覺寺開 會的時候,民政司他們也派人參加了,我想「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 ,所以就對教務主任淨心法師說:我們在大崗山開會,已經逐條逐條都研 討、修訂過。以前用監督條例,只注意到寺廟、庵堂,卻不包括天主教、 基督教、一貫道、神壇。所以那一次,在中央政府開會的時候,我就請問 說:宗教是不是平等的?如果是平等的,那為什麼『寺廟輔導條例』,比 『寺廟監督條例』還嚴苛?寺和廟基本上是不同的,所以不能放在一個條 例下管理或輔導。因為廟是地方性的,每個人出錢,所以在管理上,一定 要成立管理委員會。寺,是出家人住持的,他的信徒來自十方,而不只是 該地方的。如果說寺院要增建房子,還要不同信仰的人來蓋章,那真是開 玩笑了!而且,只要出了五百塊錢,就是信徒,出家人卻反倒不能作為信 徒,這樣合理嗎?這真應了那句俗話:「乞丐趕廟公(祝)」喧賓奪主了 。既然宗教平等嘛!那教會、教堂等理應列入適用範圍才是,我當時就如 此主張正名為「寺廟教堂輔導條例」。後來,果然三讀通過,天主教就去 罵了,基督教罵得最兇,最後只好撤回此議,這是我想到的招數。但直到 現在,宗教法令還是沒通過,在立法院不知要排到幾十年,才審查得到, 恐怕等到更朝換代了,都還沒能改呢! 我們現在來講寺廟財產的獲得,第一百十一頁。這個地方講到有私有 的,有公有的,但是除了這個,以外還有。比方說出家人不諳法令,去暫 借人家的,這是不對,那我們應該要如何處理,這也應該列入。有一樣剛 剛丁先生沒有想到,就是戡亂時期這個單位如果沒有人,才收歸國有財產 局;但有的不是沒有人,有人,卻照樣遭受我們的國家「竊佔」。很抱歉 我用「竊佔」這兩個字,有沒有例子?例子太多了,我講兩個就好了。例 如這個單位不是敵對政府蓋的,是向老百姓募款來建的,可是我們的政府 還是不還,如東本願寺、西本願寺,以及東和禪寺,這些明復法師都知道 ,還有我住了十年左右的圓山臨濟寺。今天如果不是民進黨的陳水扁先生 當市長,臨濟寺恐怕早就被拆了,所以政府說什麼保護古蹟,都是騙人的 !在國外,被列為古蹟是很光榮的,但是被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府列為古 蹟,那就要倒楣了!因為他們沒有編列維護的預算,所以你只能保持現狀 ,不得任意修繕。像台南市政府官員就告訴住安平第一街的老百姓說:你 們拆吧!拆了之後才能發展,否則沒經費可維修。所以現在,安平第一街 已經拆得剩一半了,你看怎麼辦?這種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政策, 實在是很麻煩的!  我們再講到圓山臨濟寺,臨濟寺不屬於國有財產局的,可是卻收歸國 有財產局。我們研究部的院長──白聖長老,和老師范雲白──以前是軍 法處的法官,好不容易和當時的台北市長打贏了官司,不料到頭來卻輸在 出家人的「慈悲為懷」,輸在「忠黨愛國」,所以後來變成向國有財產局 承租。租到最後,租金增加到幾百萬,付不起了,於是面臨被拆的命運; 那不是國有財產局的,卻落得必須還給國有財產局!還有台南一間基督教 的教堂,地是教徒所捐獻的,教堂是日據時代教會自己蓋的,不是日本政 府公費蓋的,結果也是接收歸國有財產局。論理他們是違章沒錯,所以只 好拆了再建;但他沒辦法拿到合法的建照,所以蓋好之後,蘇南成市長又 把他拆了。後來,那個神職人員被調了職。我們宗教界去建議陳情,都說 要研究研究;只是,研究了幾十年,還沒研究出來。這一點,請丁先生向 上級反應一下。 再來是寬謙法師的這篇文章,雖然內容寫的並不多,但是很充實、很 平實,我們剛剛看到他的山門打破格局,不用一個門,而用一個石頭。令 尊是大師級的建築師,所以格局上當然不一樣。這個地方我提一個建議, 寫到思想脈絡的時候提到三個人,如果能夠將妙禪老和尚排第一,從時間 的敘述上來講會比較好。其次是他的高足斌宗法師,最後是徒孫覺心法師 ,這樣比較順暢。另外,在放幻燈片的時候講到中台禪寺,這也是本次會 議召開的主要目的之一;概括他整體的建築,當看完模型藍圖時,我曾經 向他們的李祖原建築師建議說:建構造形是否定案?若未,是不是修改一 下比較好? 上、 中、下整個以塔狀造形, 充滿死亡的氣息, 因為塔( stupa )就是墳墓嘛!他聽了很不以為然! 接著,我們來看悟因法師這篇文章,個人感覺這篇文章實在很像建築 公司打出來的廣告,充滿了宣傳的意味。我實地到那邊去看的時候,他們 一個個告訴我,這個是象徵什麼,那個是象徵什麼。但是我們在意識上, 在使用上,第一個憑的就是直覺,我們不妨分別從建築上,與宗教上來討 論他。從建築上來看,他第一個優點:在都會區,便於教化。第二、充分 利用基地,每一分地都做了最大的利用,就經濟效益來講,可說達到了邊 際效用。第三、中庭有收斂,第二進的中庭有利於心理的收斂。第四點、 外表質樸無華,平易近人,這一點是特色。第五、建築設計很用心,施工 品質相當不錯。 再來講到缺點,全寺都採人工照明與空調設備,沒有自然的採光與通 風,有違自然、環保的理念。從一樓法寶殿到地下室,都沒有窗戶,所以 你們看剛剛這一邊跟那一邊,應該都可以開窗戶,開了窗戶之後心情會比 較開朗。我從一樓走到三樓,再從三樓走到地下室,我想我知道悟因法師 為什麼會常常愁眉苦臉了(一哂!),因為在裡面住久了,自然就會這樣 。  東、西兩邊陽光原本可以從窗戶照進來,可是為了隱密性,犧牲窗戶 而建封閉式的護龍,就影響到光線與通風,所以必須靠空調。但空調不利 於靜坐,且易得風濕病,一般人只要坐上半個鐘頭,頭就會暈暈的;而且 冷氣的機械噪音,會對室內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其次,院內院外都欠缺綠 色,這點太違反大自然了,尤其大殿前面,石板密鋪起來之後不透水,雨 水與地下水就無法自然補充循環。再者,中庭細部太多,「成佛之道」有 矯揉造作之感,缺少中國式獨特的留白藝術與彈性的思考空間。  從宗教方面來看,用《法華經》作為建築意象的主體,雖然大小不一 ,但整個把他表現出來,這是創舉,卻也是敗筆!所以我看完之後,告訴 他們說:你們主事的師父很貪心!為什麼很貪心?因為他什麼都要。什麼 都要的結果,就會造成空間過度利用的繁複感。其次,大門雖設而不開, 所以動線不佳,要進去的時候得從旁邊(左邊),予人有左道旁門之感。 進了山門之後,還得迂迴地繞過來再繞過去,才能夠上樓去。歇心亭高低 不平,旁邊的高低落差太大,椅子也不能坐,才一尺左右,如果你爬得很 喘,坐下來可能會「喢」(氣傷)到。坐在那邊,前面人家可以通過的走 道不到二尺寬,包括到大殿那邊都要側著身子走,欠缺一種寬闊坦蕩的氣 度。  另外,大殿裡頭的矯飾太多,整個線條的稜角相當多,看了之後的感 覺就是,裡頭的幾何構圖太多太生硬,住久之後,人也會變得硬梆梆的。 我們看看大殿,稜角這麼多,佛陀坐下來,整個衣襬好像一個大海拖著他 ,顯得很沈重。大殿兩旁擺了一個個的須彌座,我問他們說:這須彌座是 用來做什麼的?是不是裡頭放《法華經》?他說:不是!須彌座平臺是修 觀用的,觀想自己坐在上頭用功;座底下裡面是放拜墊。放拜墊?好像有 點可惜!我建議: 一、將須彌座改為禪座,那花不了多少錢,因為現在須彌座上面只用 來盛灰塵,你觀想每一個人坐在上頭,倒不如真正改為禪座,那靜坐修觀 可以用,講經可以用,首座和尚可以坐在上頭,禪座底下又可以放置拜墊 ,這樣一舉數得,既實用、經濟,又大方、美觀。  二、大門要敞開,建寺院的目的就是要開放給大眾使用,可是大門卻 沒開,這樣就不大理想,是否有什麼畏忌?稜角彎彎曲曲的地方盡量改一 下,因為「直心是道場」,稜角稍加修飾一下,大門打開,動線就會比較 好一點,心地亦容易調柔。信眾人數如果太多,還可以分不同梯次,像韓 國的新興宗教就是如此,例如信徒從原來的五百人擴增到一千人,那他一 天就分成兩個梯次,再來三個梯次,次第增加,這個方式很值得我們參考 ,那就不必非得建多大的寺院不可了。以上是我的報告,佔用了各位的時 間,很抱歉! 【綜合討論】 : (節錄部分) 台南妙心寺傳道法師:  請教泰國哇拉旺梭比丘有關法身塔的問題:法身有相?且要造 25 萬 尊法身佛像,若以每尊一萬元來算,光是佛像就得花二十五億,請問這是 依據什麼經典?個人認為:與其在泰國蓋那麼大的法身塔──基地面積 1 平方公里,高度 32.40 公尺, 建築面積 39,225m2,塔身直徑 194.4 公 尺──倒不如在台灣北、中、南各蓋一間泰國式的寺院,來得經濟實惠! 一方面既符合向台灣勸募專款專用的原則,亦可以讓泰勞他們來淨化身心 ,以及作為精神上的皈依寄託。像剛剛哇拉旺梭比丘說得那麼大──三平 方公里,花費二十五億元,建造容納一百萬人的大法身塔;可是一年卻只 辦兩次活動──念佛、靜坐,不嫌浪費嗎?我們的社會案件那麼多,該如 何讓我們的社會教育和建築都能夠淨化呢?謝謝! 哇拉旺梭比丘:  謝謝傳道法師。也不只是法師說而已,在泰國也有人說:做那麼龐大 是為了什麼呢?一年只用兩次。其實我剛才表達的十五分鐘,確實是因為 緊張所以表達不大出來,現在大概做個補充。至於我們會這麼龐大,各位 在論文集可以看到,數字我不講。這麼龐大的建築是為了什麼?在歷史當 中,二十七年,法身寺也是從十個人左右開始,然後慢慢變成一百,變成 一千。在去年三月份的時候,已經上了十五萬人,大概在二十七年的時間 ,所以以前三十多甲地是不夠了,擴充在十年的時間,慢慢擴充為三百多 甲地。我們認為如果只有一個人在修行,或者只得到內在的快樂,我們體 證到他,只隱瞞在我們自己不講出來,或一個人只住在一個小房間、一個 小寺院,也只是在那個小寺院帶著那群人而已,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子?所 以整個法身寺的成員,做大也是寺,做小也是寺,寧可做大。然後我們說 ,在這樣佛教能夠凝聚財力跟人力,一百萬人的自身法身佛像,可以代表 佛教的團結。在泰國有六千萬人口,在世界的佛教信徒,我想讓各位想一 想,身為一個佛教信徒,可以給自己跟給後代的人。 寬謙法師:  佛法是依法不依人,不應該依在人上。傳道法師想要傳達的就是要根 據法,要根據經典來,否則我覺得這樣還是模糊的,還是傾向於個人的體 證,應該還不是合乎佛法的原理,就是正知正見,還是要根據佛法的經典 來。目前佛教會遇到很多問題,就是因為在思想理念上,不夠端正的關係 ,所以很多東西只是重體證,會發光或是什麼的,就有很多人會信以為真 ,其實這樣的方式並不合乎佛法。不管他是非常理智的,非常有愛心的, 這些理論都必須有所根據,根據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如果完全靠個人的體 證,那是非常危險的!當然個人會有個人的體證,那是個人的修行經驗問 題,不要只把個人的體證拿來當作佛法,否則那是會有問題的。也就是說 當我們所弘揚的佛法,那必須是有所根據的。 高雄興隆淨寺心淳法師: (前略)。 請問泰國的法師:花那麼多的經費蓋這樣的塔,我們知道 泰國是原始佛教的內觀,是在森林中修行的。現在樹木已經被砍伐得光禿 禿,整個環境生態都已經改觀了,讓這些經費在泰國種很多的樹,是不是 比蓋寺院更理想?因為我們在高雄,有人發放文宣:希望台灣結合泰國的 佛教信徒,勸募經費到泰國去種柚木的造林運動。待柚木成林之後,既有 水土保持兼美化作用,而且可供泰國出家人在森林區修行,過著原始佛教 的禪觀生活。今天看到您要花費龐大的經費蓋法身塔;為什麼不利用泰國 原始資源,呼籲大家廣植樹木,讓比丘們在森林修行,反而要大興土木呢 ? 哇拉旺梭比丘: 我們一向都有跟佛教協會,就是管理寺院配合,讓所有的叢林道場得 到照顧。另外一個法身塔在那邊,剛才已經講過說要讓三平方公里的地方 容納一百萬人的聚會,聚會的時候是來參加佛法的活動,從早到晚要念佛 就念佛,要靜坐就靜坐,會有人帶,並不是說法會時間以外就沒有活動, 都有在做,都很積極,希望法師到泰國法身寺去看一下。在那樣的我們一 個情況之下,以一個這樣的僧侶道場似乎是不夠,那只是提供某一群比丘 或出家人、居士修行,但是現代化的社會需要現代化的建築,用現代化的 工法方式,也需要一平方公里這樣的法身塔。 **************************************************************** 傳道法師:  對慈惠法師所提的寺廟財產,全部登記公家(常住)的名下,或成立 財團法人,或用基金會的管理方式,我補充一下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因為 社團法一開放,很多方法都已經改變了,我曾經做過,而且妙心寺都已經 變更為「執事制」的管理方法。可以召開一次信徒大會,變更組織章程, 成為叢林「執事制度」,這時候信徒就變成顧問,再也不必擔心公產被賣 了! **************************************************************** 傳道法師: 我有一點補充,兩點建議。第一個建議是,慈惠法師說以後如果要建 一個禪堂,要比較隱密性的,就必須有圍牆。我的建議是:不要有圍牆, 可以改為種樹來替代,這是第一個。第二、回應寬謙法師剛才講的,我是 一直建議佛教徒,如果你師父在建寺時還得看風水地理,那你就不要跟他 學,你直接去跟地理師學就好了,這實在是很嚴重的問題!另外一點補充 是,「風水」應該給予新的定義,所謂「風水」,即是自然的風向和流水 ,這樣才對;否則的話,言辭辯證就不及格,建出來的也不是佛教建築。 我認識很多人都相信地理風水,但我最不相信;也有地理師在言談中,建 議我要怎樣做怎樣做,可是我不會聽他的。所謂風,就是風向,台灣和中 國大陸,夏天吹的是南風,冬天吹的是北風。中國傳統認為房子最好是「 坐北朝南」,因為這樣的話,冬天北風不會吹進來,所以不會冷,夏天南 風吹來又很涼爽;如果「坐南朝北」,夏天前門沒有風吹進來,悶熱得很 ,沒辦法修行。冬天又不能開門,一開門可夠你受的!這就是風向的問題 。  此外,還要看地理位置,看四周是不是有山擋著;如果在東部,就一 定得向著海。再來講到水,水有兩種,一種是清水如何進來?另一種是污 水如何出去?我想這樣去看,你就不必聽地理師講得天花亂墜的。所以, 各位以後如果遇到那個師父是相信地理風水的,那就不要拜他為師,直接 去拜地理師好了!現在最好的地理師是建築師、景觀設計師,我們應該多 參考專家的意見。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