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37 期〔87('99).01.01〕﹜


佛教的財富觀

■主講:傳道法師◎1990年10月29日講於新竹市政府大禮堂
■紀錄.整理:郭廷立.蘇釗琳

一、企業管理的要訣──六和敬 佛教的職業觀,如企業管理、職業道德、職業倫理等方面,在經典中 談到非常多,以「六和敬」來說,可算是企業倫理中最具關鍵性的一環, 它可以讓企業團體有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努力方向。以下就先簡單的說明 一下「六和敬」的內容與精神,暨企業的運用。   當代佛學泰斗印順法師,在其《成佛之道》〈歸敬三寶〉章,對於「 事和」的「六和」,有著簡要的敘述:   (一)見和同解:大眾有一致的見解,這是思想的統一。 (二)戒和 同遵:大眾奉行同一的戒律,這是規制的共同。(三)利和同均:大眾過 著同樣的生活受用,這是經濟的均衡。思想、規制、經濟的和同,為佛教 僧團的實質。能這樣,那表現於身心的活動,彼此間一定是:(四)身和 同住;(五)語和無諍;(六)意和同悅了。此六和,是出家僧眾所應該 一致奉行的。   而在《佛法概論》的第一章,印老再精卓地分析道:   正法的久住,要有解脫的實證者,廣大的信仰者,這都要依和樂清淨 的僧團而實現。……從廣義的戒律說,佛教中的一切,團體的、個人的, 都依戒律的規定而生活。律治內容的廣泛,與中國古代的禮治,有著同樣 的精神。律,包括實際生活的一切;但釋尊特別重視思想與經濟,使它與 戒律並立。這就指出大眾和合的根本問題,除了律制以外,還要注重思想 的共同,經濟待遇的均衡。思想、律制、經濟三者,建立在共同的原則上 ,才有和樂、清淨的僧團。在僧團中,有關大眾與個人的法制,固然有要 求參加僧團者嚴格服從遵守的義務,但如有特權階級,特別是執法者與守 法者不能共同的遵守律制,必然要影響大眾的團結。戒和同行,為律治的 精神所在;就是釋尊也不能違反律制,何況其他!我們在社團中,要有物 質上與精神上的適當營養。但一般人,在物質的享受上,總是希求超過別 人的優越待遇;在思想上,又總是滿意自己的意見。這物欲的愛著──「 愛」,思想的固執──「見」,若不為適當的調劑,節制,使他適中,就 會造成經濟上的不平衡,思想上的紛歧。在同一集團中,如讓經濟的不平 ,思想的龐雜發展起來,僧團會演成分崩離析的局面。在釋尊當時,能注 意思想的同一,經濟的均衡,不能不說是非凡的卓見!釋尊說:「貪欲繫 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以見欲繫著 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雜含二○.五四六經)。這還不過從偏重而 說,從佛教的僧團看,經濟與思想並重。釋尊的不偏於物質,也不偏於精 神,確是到處流露的一貫家風。僧團確立在見和、戒和、利和的原則,才 會有平等、和諧、民主、自由的團結,才能吻合世尊的本意,負擔起住持 佛法的責任。有了上面所說的三和──和合的本質,那表現在僧團中的, 就必有後三者。彼此間,在精神上是志同道合的;行動上是有紀律而合作 的;語言文字上是誠實、正確,充滿和諧友誼的。這樣的僧團,才是釋尊 理想中的僧團。   若能掌握僧團「六和」的本質與精神,而妥善地應用在社團或企業上 ,當可發揮最大的邊際效用!試分述如下:   (一)見和同解:大家能夠心平氣和的溝通,最後達成見解的一致, 這就是見和同解的精神。一個企業體如能做到這樣,必定可以促進所有成 員對所屬企業體的認同;有了一致的認同,就會有向心力;有向心力,企 業體才能真正發揮力量,擴大發展。   (二)戒和同遵:不分高低貴賤,大家的一切行事,都遵循既定的制 度,沒有例外,沒有特權,這就是戒和同遵的精神。台灣現有的企業體, 多半是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剛開始固然因為都是「自己人」而容易同心協 力、振奮創業。但家族企業發展到後來,都會產生一個致命的瓶頸──因 為都是「自己人」而難以管理、缺乏效率,於是在家族倫理與行政倫理之 間產生衝突,這就更突顯「戒和同遵」的重要性。 常聽有些老前輩如果說理說不過年輕後輩,就擺出倚老賣老的姿態, 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個人如果遇 到類似的情形,總會玩笑似地告訴他說:「老伯啊!鹽可不能多吃唷!鹽 吃多了會得高血壓、心臟病,還會造成腎臟機能衰竭呢!」「橋過得多也 沒什麼大不了的,現代人到遠地大部分都搭飛機,所以也用不著過橋了! 」 年紀老,可能代表經驗多;但有些人是有經歷而無經驗,所以也不見 得就有智慧。年紀老可能修養好,但不見得就勝過年輕人;事實上也有些 人,越老越沒修養,難怪要被罵「老不修」了!如果老年人能善用穩重和 經驗,再配合年輕人的努力和衝勁,兩者相輔而行,那才可能成就大事。 家族企業中,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職務,但如果不稱職,何妨變換一下 職務,不一定非擔任董事長或掌管一切的人事任用不可。對於一些實際業 務,也應深入瞭解,不論自己擔任那一個職務,只要支領公司的薪水,就 應該依照公司的規定與制度做事,不能耍特權。如果有事不能上班,一定 要按規定請假,不要以為是自己的公司,就可以為所欲為,那如何能讓員 工心服! 每年的年節慶典,不論是晚會或聚餐,全體董監事、經理、主任等領 導階層都應該出席,而且對所有活動全程參與。如果有運動會,大家就一 起穿著運動服裝參與各種競賽,如此才能真正和員工打成一片,這就是佛 門「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中的「同事攝」。能做到這樣 ,與員工部屬就沒有隔閡,那麼對你所說的話,他們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其他方面如管理階層最好能與員工一起用餐,千萬不可員工吃一種飯菜, 董事長和總經理卻另外闢室吃「特餐」,那會讓員工覺得被輕視,是企業 的大忌。尤其是在生產線加班趕工時,職員、工人如果吃便當,董事長、 總經理也應該跟著吃便當,這樣員工才會覺得真正是上下一條心,而甘心 一起為企業體努力,共同爭取更好的業績,這才是企業體真正的希望所在 ,這一點也是台灣家族企業的領導者特別需要加強注意的地方。 (三)利和同均:一切的利益所得,應該讓所有參與努力的員工共享 ,這就是利和同均的精神。以企業體來說,則應該讓員工持有公司的股份 ,及享有年終分紅的機會。孟子說:「民無恆產,必無恆心」。人不像動 物,只要吃飽了就沒事;人有思想,會積蓄,會要求精神生活,如果在經 濟生活上不能得到相當程度的滿足,就很難安心持續不斷的努力工作。所 以理想的企業體應兼顧員工的經濟與精神生活,這一點可參閱《善生經》 (一名《六方禮經》),其中對勞資關係有十分詳盡的說明。   大陸的「共產」方式,就是忽視了人性中私有的特性而無法長久,中 共當年確曾做到「有飯大家吃」的「共產」理想;但他們不讓人民擁有自 己的財產,所以無法達成比「大家有飯吃」更進一步的豐裕富足,於是造 成後來不得不修正開放的結果。 我去大陸訪問時,看到中國人民有個共同的怪現象,非常嚴重,那就 是不管尊卑貴賤,人人都奇懶無比!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的事業都是國營 ,人人都是領死薪水過日子,再怎麼拼命努力,薪水不會比人多;任你打 混摸魚,薪水也不會比人少。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讓自己太辛苦勞動呢? 所以「普遍性懶惰」就成為共產主義的必然產物。這些年來,中共官方也 察覺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而逐漸在作修正,目前已開放一些地區,讓部 分人民可以保有私有財產。慢慢地,才刺激出民間的生產力與競爭力,而 不致老是在世界經濟發展的舞台旁敬陪末座。 社會上經常有一種說法,認為治安不好或人心動亂是因為貧窮,因為 經濟不夠發展所造成的;於是便全力要求政府走上「經濟掛帥,科技萬能 」的路,卻忽略了「心靈資產」與「心靈財富」的重要。事實上,不見得 黃金遍地的國家,社會治安就會比較好,人民心境就會比較快樂。 佛教的財富觀中特別強調,所有農工商的生產都不可過量或不足,生 產過量,必定造成「穀賤傷農」的現象,而且對全體人民來說,也絕對是 有害而無益的。同時,還必須特別注意產銷之間的平衡與利潤分配的平均 ,才不致造成管理階層日進斗金,而生產階層卻三餐不繼。如果社會上有 一部分人整天坐在辦公室內,一看到「漲停板」就歡呼「好啊!好啊!這 下又賺三億了!」但在入夜的公園與騎樓下,卻還有很多蓋著報紙過冬的 遊民──偌大的貧富差距,恐怕才是社會動盪不安的亂源所在!孔子說: 「不患寡而患不均」,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覺得用佛教僧團中「六 和敬」的精神,做為當前企業管理的指南,真是一個最理想的對治之道。 「利和同均」的做法非常重要,這是成功的領袖們所必須特別留意的 。現在就說個利和同均的故事給大家聽,讓大家體會一下古德在這方面的 用心。有一位住持,負責領導一座常住兩百位僧人的寺院,某日,寺中得 施主供養一顆梨,但來人只說要供養常住師父,並沒有指名要供養那一位 僧人。住持於是將梨交給廚房,交待廚房的執事將梨打成梨汁摻入一缸水 裡,然後敲板請寺中兩百位僧人一起前來飲用。雖然這杯梨子水已經淡而 無味,但住持堅持做到「利和同均」的法味,卻是無比濃郁,使全寺僧人 都產生無上的敬意與無盡的感動。 我以前在台北臨濟寺就讀佛學院時,曾親近前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白聖 長老一段時間,對於白聖長老的「衲子本色」,我覺得非常敬佩!他老人 家真正保持了百丈懷海禪師那種「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禪門傳統,而 且絕對不「別眾食」。他本身已經是佛教界的最高領導人,絕對受得起大 家的禮敬,但是,只要到了用餐時間,寺中敲下雲板,大家就準時開飯; 即使他還在接待賓客,無法立即前來用餐,大眾也不必等他,可以先行用 飯,他老人家絕不用「長者未到,不得開飯」的規定來要求大家。不像現 在,有些人不過當個住持,或當個經理,用餐就要另外「別眾而食」,那 是不對的,有違佛法一切平等的精神。其實,只有罹患傳染病的人,才需 要避開大眾另外進食,否則,又有什麼理由需要「別眾食」呢! 「六和敬」的前三項,講的是和合的本質;有了思想、制度、經濟上 的和諧一致,那麼表現於外的就是(四)「身和同住」、(五)「語和無 諍」、(六)「意和同悅」──和合的表現。如果當前企業界的領導者能 夠善加運用這六項原則,相信對企業管理定能產生相當大的助益。佛典中 其實有很多素材都很實用,如果企業界能進一步深入去了解,而後應用在 企業的管理上,定能增進企業的穩固與開展。 我曾有一個構想,想和大家談談「從《阿彌陀經》論現代都市建設」 ,這實在是一個既新鮮又具挑戰性的題目。佛陀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為我 們架構了一個極為完美的都市型態,以當前世界上最有名的幾個現代都市 ,如巴黎、紐約、倫敦或東京來說,都比不上彌陀世界的完美。 旅法名畫家呂無咎女士,她的水墨畫普遍受到國際美術界的肯定。她 留法研學多年,一天她的一位教授拿了本東方的古書來問她:「這本書中 有些畫論很有意思,但我不是很明白,請問妳知不知道此處的文句怎麼解 釋?」呂無咎看了一眼書名,回答說:「這些古書,我看不懂。」此時就 聽老教授面露疑惑,不以為然的說:「這是你們中國的傳統古書啊!而且 內容豐富,理論超卓,妳竟然不懂啊?如果妳連自己民族傳統的東西都不 瞭解,就像個沒根的人,那妳來巴黎恐怕所學就相當有限了!」呂無咎當 時被老教授一頓搶白,簡直是無言以對。後來她開始針對老教授拿的那本 書,進一步做深入的研究,果真發現那本書內容可觀,畫論方面更是相當 高超,才不禁對中國傳統的東西另眼相看。大家猜猜看那本書是什麼呢? 那就是禪宗的《六祖壇經》。 最近有位旅居海外、名聞國際的台灣畫家,回台灣來找我,表示希望 跟我學佛,這位畫家的版畫,不管在中國大陸還是在歐美,都受到相當的 肯定與推崇,我倒是奇怪他為何突然想要學佛。原來他在美國遇到一位畫 家朋友,最近的畫作突有驚人的進步,不但突破既有的傳統,而且還有更 完美的創新。他到朋友家拜訪時,意外的發現他這個原本是基督教世家的 朋友,現在居然手持念珠,虔誠念佛。他問朋友畫作進步神速的原因,朋 友向他表示,那完全是因為學佛以後,突破自我的障礙,看淡名利之後的 收穫,而且他從《心經》和《金剛經》中得到許多心境上及繪畫技巧方面 的啟示。他聽朋友這樣說,覺得很有意思,就拿了朋友送他的《心經》和 《金剛經》回家認真研讀。令他意外的是像他這樣一個高知識的藝術工作 者,對於那些經典竟然是「字懂義不懂」,所以回台灣才會藉機向我請問 佛法。以上說的只是藝術方面,其實還有許多各行各業的經營理念,在佛 教經典中都能找到很恰當的答案與適用的方法。 德國名作家赫曼赫塞,以一部小說──「流浪者之歌」,贏得諾貝爾 文學獎。這本書相信許多青年朋友都曾讀過,書中敘述「悉達多」從出家 到修行證悟之間的種種心路歷程,描寫他在將成佛而未成佛時,靜坐菩提 樹下,心中所經歷的種種情感與理智的掙扎,及種種人天交戰的過程。赫 曼赫塞以生動的文筆,使佛陀當年的情境躍然紙上,感動萬千讀者的心, 這些都是佛教理論確實影響真實世界的例證。佛理不是沒有用的死東西、 老東西,佛理絕對是可以歷久彌新,更可以推陳出新的哲學思想,只看你 有沒有能力去發掘出來而已。 二、正確的財富觀 佛經中有個關於「功德天與黑女」(功德天即南無第一威德成就眾事 大功德天)的故事,敘述一個窮人每天虔誠敬拜功德天,祈求能夠獲賜財 富,一年後功德天果真化身成一個非常漂亮的財神姑娘來到他家,這個窮 人喜出望外的開門禮請財神姑娘進來,可是一杯茶都還沒喝完,門外又響 起了敲門聲。窮人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奇黑無比的醜八怪,說是跟她姊 姊一起來的,也要進去他家。窮人急急忙忙想趕走她,一邊趕就一邊說: 「我家裡只有一位漂亮的財神姑娘,那有妳這醜八怪的姊姊呢!」此時黑 女就說:「對呀!對呀!那就是我姊姊,我姊姊是專門送財,而我是專門 散財的。就算你不想讓我進去,但你請了我姊姊,也就等於請了我,我和 姊姊是一起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錢財都留下來,卻一點都不花掉。不然 請你告訴我,世界上有那一種財富可以永遠不消失也不改變呢?」這說明 了「世間無常」的道理,是遍一切人、事、時、地、物而存在的,不只人 事變幻無常而已,所有的財物受用,悉皆無常! 因此,如何妥善應用我們目前所擁有支配的錢物,進一步去利益眾生 ,那才是最可貴與重要的用錢態度。傳統的宗教觀念經常認為:金錢財物 是墮落之根,是障礙之源;是毒蛇!是猛獸!其實我覺得這個觀念並不完 全正確,大家對金錢財物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其實都可成為廣度眾生的福 德資糧。以今天的會場為例:若不是有許多人出錢、出力、出時間來成就 這個道場,我們那能有如此莊嚴的宏法場所,這些不都是要靠金錢與財物 的累積,才可能達成的?各位不妨想想,那一件宏法利生的事業不需仰賴 金錢財物而完成呢?所以金錢財物其實不全是毒蛇猛獸,完全看你會不會 利用而已。 視黃金為毒蛇的觀念,是來自佛陀的警語:波斯匿王當政之時,某天 佛陀與阿難同行外出,走到一處水池邊,剛好旁邊有個罈子,佛陀看了一 眼,就回頭對阿難說了一句:「阿難,毒蛇!」阿難跟過去看了一眼,隨 即也說:「世尊!是的,毒蛇!」他們兩人的對話,正好被路過附近的一 對父子聽到,等世尊與阿難走遠,兩人就好奇的走近池邊探個究竟。一看 之下,才大驚失色的發現,那裡有什麼毒蛇,根本就是一罈黃金嘛!父子 兩人萬分歡喜的合力將那罈黃金搬回家,隨即拿出一錠金子到當鋪換錢。 當鋪老板與父子二人本來相熟,知道他們家很窮,不可能忽然擁有金錠, 因此判斷金錠的來源一定有問題,隨即暗中報官。衙役前來調查後,就將 父子二人都逮捕起來,並判定他們侵佔國家財產,依律要處以死刑。正當 臨刑之際,父親想到當初取得這罈黃金的因緣,不禁深心感慨,懊悔自己 因一時貪心,招致殺身之禍,如今雖然後悔,卻已經臨刑將死了,於是難 過的轉頭對兒子說:「阿難,毒蛇!」兒子此時也想起這件事,就回看他 父親一眼,回答他說:「世尊!是的,毒蛇!」父子身旁的監斬官正好是 世尊的弟子,聽這對父子兩句沒頭沒尾的對話,又提到世尊名號,就向父 子問明詳情。波斯匿王本是佛弟子,聽官員向他報告了這件事,知道父子 二人已相當懊悔,就把他們叫來訓斥一頓,提醒他們以後不可貪求非分之 財,就釋放他們回家了。 這個故事對後世佛教徒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如後來的王日休居士、 龐蘊居士等人,都在退休之後,因為感歎「人心不足」而將畢生的積蓄投 入大海。但我覺得這只是辟支佛自了的心態,而不是大乘菩薩利濟眾生的 心行。自己的財物如果綽綽有餘,大可拿出來濟貧救苦;或捐獻國家建設 ,利益大眾;或捐給宗教界建大學、蓋醫院,那將成就多少事業、造福多 少眾生,怎會是「毒蛇」呢?不同的觀念,導致不同的行事態度,造成不 同的結果,由此可見一斑。 俗語有云:「貧賤夫妻百事哀」,又云:「貧窮夫妻日夜愁」。雖然 資財太過富足,容易引起其他方面的煩惱;但是生活所需若是太過貧乏, 弄到連衣食住用都成問題,那不但不能解脫,反而容易生起無明煩惱。所 以活在世間,也不能太過強調精神生活,而完全忽略物質的必需性。有人 會說:「沒辦法呀!我就是比較重感情啊!」真的只重感情嗎?怕是因為 你現在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吧!如果你吃不飽、穿不暖又沒得住,用 不了多久,就餓個幾天,看看那時候是不是還可以說自己感情多深,精神 多好,這恐怕是有一點難了! 俗話說:「沒吃不能養命」。佛弟子是社會的成員之一,佛教也是社 會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如何「以出世的精神去經營入世的事業」,就成為 佛教徒們應該深思熟慮的一個重要課題。一般人努力工作,不外是為名、 為利、為兒女、為丈夫、為妻子、為面子、為感情等原因,這樣的動機當 然也無可厚非,只是這樣的出發點很容易變質,一旦所憑恃的誘因消失, 就等於失去持續奮鬥的動力,如同走鋼索的人,如果鋼索忽然斷裂,難免 就要失去憑藉,摔落地面而粉身碎骨! 按照經濟學「風險分攤」的原則來講,一個人最好能夠培養多方面的 技能與興趣,並且吸收多方面的知識。就好像我們都需要好多套衣服,不 能春夏秋冬就穿那一套;如果只有一套衣服,一不小心弄濕,就沒得替換 了。對於世間的營生事業亦是如此,若能建立正確的財富觀,即能身處世 俗而超勝世俗,那對於財物,當可更灑脫地運用以自他兩利,而無所繫累 。 佛教觀念中的財富,除了一般人所熟知的動產與不動產之外,還包括 無形的智慧財產,我們稱之為「法財」。很多佛教徒喜歡印書與人結緣, 但隨隨便便翻印有版權的書送人,自以為功德無量,在無形中即已觸犯了 「著作權法」而不自知。有部分佛教徒經常將「黃金是毒蛇,女眾是老虎 」掛在嘴上,要大家一切「放下」、趕快出家。殊不知若能鼓勵每個人運 用正信佛弟子的菩薩精神,適情適性的各就各業,去發揮個人的才能,從 各種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階層中去成就自己,影響他人,這豈不是更理想 ?   如果,今天的大眾傳播事業中有佛教徒,政府的決策部門中有佛教徒 ,立法機關中有佛教徒,文藝界中有佛教徒,企業界中有佛教徒,各行各 業都有正信的佛教徒,而且都能秉持大乘無我的菩薩精神,發揮個人的力 量,儘可能的用正道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那麼必定可以使人心淨化, 社會祥和,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佛教的正面力量。 如果政界、工商界、文化界、企業界、演藝界等各方面都有一些學有 專精的佛弟子分布其中,那麼佛教的真精神就不會被誤解,佛教的力量與 影響就真的不可忽視了。真能這樣的話,佛教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就不 必再為經費發愁了。現代佛教的宏法,應該是讓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成 為佛教徒來護持佛教,絕不是讓各行各業都不做事,全部「放下」來出家 。 「財以資身、財以養命」,如果投資環境不良,造成工商經濟都不能 有良好的發展,那麼身居其中的我們,勢必更無法安心修行。所以菩薩的 二個重要任務除了「成熟眾生」之外,就是「莊嚴國土」,使大家生活的 世界清淨莊嚴,物質豐足充盈,自然環境安適優美,我們才有可能增進心 靈的淨化與修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希望大家都能一起來努力。印 順導師在〈淨業頌〉中說道:「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佛門無量義, 一以淨為本」,此處所說的「淨」,即包括內在心靈的淨化與外在環境的 清淨,這兩者同等重要,不能偏廢。 三、財富由布施福業而來 以下我們就來談談佛教徒應該如何取得財富,管理財富,及應用財富 。財富的受用是上天所賜與的嗎?或者是命中註定的呢?這兩者都不正確 ;真正可以常保的財富,絕對是由布施的福德而來。布施即施捨,施捨必 包含兩個原則:一是歡喜奉獻,二是對接受布施者確實有利益,所謂「施 以捨以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布施可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以現 代名詞來講,就是金錢、物質、知識、體力、學問、技術、修養等方面的 能力,我們如果具備這些東西或能力,當別人需要的時候,我們都能夠非 常高興的奉獻出來,一點都沒有希求回報的心,這就叫「三輪體空」,無 施者、無受者、無所施之物,對這三方面完全不起執著。因希求回報而施 捨,實在是最愚痴顛倒的,比如說,今天你施捨一碗飯給乞丐,心中若要 求他回報,那豈不是期待乞丐搖身一變,飛黃騰達,而你自身變成乞丐來 討回那一碗飯?有誰會懷著這樣的心意來布施呢!西方人說「施者有餘, 受者不足」,所以認為「施比受更有福」。如果施捨而期求回報,那不叫 布施,而是投資,就好像買股票、買期貨、簽大家樂等等,希望得到暴利 一樣,所以「施一而得萬報」的心態,只是一種「方便說」,不是真正清 淨的布施。 財富從眾緣而非命定:財富從布施福業得來,雖是絕對的定律,但其 中還有許多問題,當特別注意。   (一)有夙因或更待現緣:有一些人認為既然過去積有福業, 現在坐 享福報,一切可以不勞而獲,這種定命論是不對的!依照佛教的理論,我 們今世的受用是由宿世所造的福德,再加上今生的努力,兩相結合才獲得 的,所以不是命中註定,也不是只靠今生的奮鬥。 過去有個人,非常相信算命,聽算命先生說他:「命裡帶雙重財庫, 所以一生中註定衣食無缺,乃至大富大貴。」他聽了非常高興,認為自己 命中既有雙重財庫,那又何必辛苦工作?只要在家靜待財帛上門,再來好 好享用就好了。從此,他不但不事生產,甚至每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 只夢想著財富會自己長腳跑到他眼前來。他太太雖然對他的態度很不以為 然,但又不可能改變他,只得無奈的任由他如此虛度生命。某天,他太太 想回娘家一個星期,擔心自己不在家,先生會懶得烹煮食物而餓肚子,就 事先做了一個大圈餅,然後將那個餅掛在先生的脖子上,心想這足夠他吃 半個月沒問題了,就放心的回娘家去。不料當太太過了近十天回來一看, 只見先生躺在床上動也不動,早已氣絕多時。太太起先不能理解,仔細一 看,才發現大餅只吃掉低頭吃得到的部分,後面竟然完全沒吃!你看!一 個人假使懶到這種地步,那真是應了一句話──「活該」! 先生死後見到閻羅王,就相當不滿的對閻羅王發牢騷說:「算命先生 說我命中帶雙重財庫,不做事也有得吃,為什麼竟讓我活活餓死呢?」閻 羅王聽他說得好似也有一分道理,就傳財神前來問話。後來才終於弄清楚 ,不是財神沒送錢給他,而是當財神將錢送到他床頭,並化身為一隻老鼠 咬他的腳,希望他能起身來,他卻仍臥床不起。財神無奈,只得將錢再送 回原處,所以他當然沒看到那些送上門的錢。 大家一定要明白,縱然宿世有些福報,也還要加上今生的努力,才能 真正得到福報受用。如同播種之後,一定還需經過灌溉、施肥、除草等等 辛苦的耕耘,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收成。來到這個世間,我們無法選擇父 母,無法選擇兄弟姊妹,但我們卻可以選擇自己努力的方向,讀書時代就 認真讀書,出了社會則認真工作,工作經年薄有積蓄後,更要樂善好施, 盡力行事濟人,如此才不枉自己來這世間一遭!有良善的「過去因」,加 上自己努力的「現世緣」,必能順利產生福德圓滿的「現世果」。   再舉個例子來說明:台灣北部的金瓜石蘊含豐富礦藏,但剛開發時, 一般人不是很看好,有一位先生投資了大筆金錢全力探勘礦源,沒想到經 過十年的探測,耗盡了資產,還是勘察不到真正的礦源主脈,但他已經沒 有能力再繼續探測了,不得已只得勉為其難的將礦場頂讓給別人。新買主 當然知道十年都沒探到主脈源的事,他對礦脈本身並沒有什麼企圖心,只 是想自己還有能力,而對方濱臨倒閉,境況堪憐,一念的同情心起,沒想 到過戶之後的第三天,礦場就挖到主脈金礦。原先的業主得知消息後,懊 惱悔恨得活不下去,不久即自殺身亡。這種事情真是沒什麼道理的,唯一 的解釋就是「福報」不同而已。   (二)得福果或造成惡因:有些人家境不寬裕時, 行為舉止都還差強 人意;但是當他們一旦有錢,所有的情況就大不相同,往往吃喝嫖賭、縱 欲妄為,「得福而造孽」,真是徒然令人遺憾!   關於福報,印老在〈佛教的財富觀〉裡,有其獨特的分析:   財富從布施的福業得來,那末現在辛苦的做生意,或從政,或勞動而 得的財富,是由福業而來嗎?是的。盜匪劫掠所得的,或貪污欺詐所得的 財物,也都是福報嗎?是的。這似乎太危險!有財物就是有福報,這不等 於獎勵作惡嗎?不會的。依佛法說,這些非法得來的財富,從往因說,雖 從福業而來;但從現緣──得財的方法說,卻是種下惡因了!因不合法的 手段得財,甚至這分福報不能受用,反而受到罪惡的苦報了。   且以搶劫犯來做個說明,如果一個搶匪因搶劫得手一百萬,各位想想 :這個強徒算不算有福報的人呢?當然算!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如果 沒有福報,根本無法得手,他既然能夠得手一百萬,就表示他今世如果運 用正當方法謀生,至少也可以賺得一百萬。他確實是有一百萬的福報,只 可惜他不走正途,卻鋌而走險地搶劫,他雖然得到福報,但罪業也緊隨而 來了。末了只怕福還沒享到,就得先接受法律的制裁了!所以佛教講的絕 對不是宿命論,而是教我們深入明了人際之間種種因緣果報的關係。深觀 因緣法之後,自然能對所有正反面的事情泰然處之,不怨天、不尤人,而 能以如法的態度與行為,堅持我們應走的方向。 四、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印老剖析說:  什麼是如法(依法、合法),什麼是非法呢?一般人以為從辛勞職業 得來的財物,便是合法的,其實未必盡然。從非法職業得來的財富,是種 下苦因的,這又有兩類:   (一)非國法所許:如從事的職業,沒有違犯國家──或是居留地國 家禁令的,便是(如法的)正業。如國法所不許的──或不許民營的,不 許外僑經營的,不許種植(如鴉片)或出賣的,就不可以作。國家的法令 ,不論國民或僑民,都應該遵守。雖然國家的法令,未必都是對的。如不 同意國家法令,認為不合理,也得依正當的辦法來求補救、求改變,切不 可陽奉陰違,觸犯禁令。比如還沒開放有線電視正式營運,你就違反政府 規定,強行私自營業,那當然就經常會被剪線。應該促成立法院正式立法 通過再來營業,就是沒有問題的「如法得財」了。   以台灣目前的狀況來看,只要是國營企業,通常都會經營不善,長年 虧損。如以鐵路局來說,高雄到台北一張票要五百多元,是所有交通工具 中最貴的一種,卻是服務品質最差的,車廂骯髒,廁所不能用,明明搭乘 的人比其他交通工具都多,卻年年虧損,還鬧到員工罷工抗議,爭取提高 票價,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你看民營的高速巴士,高雄到台北一張票只要 三百五十元,還附送飲料,照樣能夠賺錢,這是為什麼?因為國營機構中 ,吃閒飯、講閒話,不做事卻領高薪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往往有許多從 軍公教退休下來的大官,都會被安排在國營企業中養老,自然形成一種外 行領導內行的現象,長期下來,造成實際負責工作的下屬士氣低落,自然 會經營不善,連年虧損了。這應該從裁汰冗員下手,而非轉嫁於消費者的 負擔,才是如法合理的經營取財正道。   (二)非佛法所許:有些職業,不一定是國法所禁的,但依據佛法, 卻是一種不正當的職業,這就是以殺、盜、淫、妄、酒等,解決生活的職 業。這些行業做得愈好,害的人就愈多,自己造的惡業也就愈重。如賣魚 、賣肉或屠宰業等,每天一開張營生,就是在造殺業,所以生意做得愈多 ,殺業就造得愈重,這些都不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在家修行的佛弟子 們如果體認到這一點,就應當運用合理合法,不傷害其他眾生的方式來營 生養命。基此,凡正見的佛弟子,應有「寧可因轉業而暫時失業,絕不行 邪命而長期造惡業」的堅持! 以下來談談雖從事正常的職業,但在職業上,或與朋友往來上非法取 財的種類: (一)竊取他物:此處說的不是一般人所知的竊取豪奪等方式,那些 不用說也知道是盜竊的行為。這裡說的是「偶然的,對別人的財物,起貪 染心,設法竊取,或順手牽羊的取為己有。」又如撿到他人遺失的財物而 據為己有,這些也都等於竊取他人財物。還有,如故意不繳稅,或偷漏捐 稅等,即等於竊取國庫,當然算是非法得財。 (二)抵賴債務:欠債不還,借物不還,這些也都是非法取財。「還 有故意倒閉他人的貨款、存款,而自己是愈倒愈富,這不但國法所不許, 佛法上也是惡中之惡!」 (三)吞沒寄存財物:這等於「監守自盜」,沒有人格,更是不應該 !  (四)欺罔共財:與他人共同擁有的財物,應當遵守約定,共同經營 享有,不可橫生惡心,侵佔共有財物。 (五)借勢敲詐:乘人之危,藉機勒索取財,使人心生畏懼,極為惡 劣。 (六)經營非法:扼要的說,貨不真,價不實,量不足,或買空賣空 ,炒作股票,內線交易,或違約交割等,以獲得分外利潤的都是。  此外,如以極少資本營取暴利,運用工作關係謀奪他人財物,親族之 間非法爭奪遺產等等,也都是非法取財,一定都有惡業的果報,千萬不要 輕易嘗試!在座的各位大德,如果有福報得到豐厚的資財,除了必需的受 用之外,最好盡量將資財布施給清淨的對象(團體、個人),或與需要的 對象結緣,如此還可以將有形的資財轉化為無形的福德,這應該遠比留給 親族子孫來爭奪造業要好。 五、財富屬於誰 現在來談談「財富屬於誰」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三方面來看這個問 題:   (一)從因緣講:「宿業」是大眾所共同擁有的,如山河大地、清風 明月,人人得而共享。「現緣」則是私人各別的福報,如財富、地位、學 識、事業、功德等,隨人各有因緣差異,不能強求。對於財富,要有「取 之有道、用之有道」的態度,非分之財,不要妄想,否則就算強求得到, 只怕也享用不到。 (二)從保存講:以佛教的觀點來看,錢財是「五家所共」。什麼是 「五家所共」呢?那就是說,我們所擁有的財物,並不是完全屬於我們自 己,還必須和「惡王、盜賊、水、火、不肖子」等五種對象共同分享。水 火無情,災難不求而至;王法苛惡,重稅盤剝;匪人偷盜,無端失財;惡 妻孽子,宿世債主;這些都會在無形之際、無意之間,讓我們的財富消失 殆盡。大家辛辛苦苦的積聚財物,與其這樣無奈的與五家共有,何不主動 將之用於布施造福,或培養人才,還可以真正留下一些不必與五家共享的 「福德資糧」。 (三)從受用講:以佛教的觀念來看,「享福即是消福」。台北有家 知名的餅舖,老板在金錢寬裕之後,貪圖享樂,醇酒、佳餚、美人、豪賭 ,樣樣都不錯過,玩樂到後來,連祖傳的知名招牌,都不得不以一千萬賣 掉來抵債,最後,弄得妻離子散,一無所有的孑然一身。「福消氣盡業現 前」,一旦過去的福報享盡,若不知把握機會累積未來的資糧,只怕很快 的,只有隨業墮落到種種可怕不堪的境地了! 六、如何造福──施於悲敬 布施的財物用於貧苦可憐的人,叫做「悲田」。布施的財物用於三寶 、師長、父母,叫做「敬田」。布施的財物用於慈善、教育、文化等方面 ,叫做「福田」。如此,將金錢、物質等有形之物,轉化成無形的福德資 糧,寄存在每個人的功德海中,這才是真正不會為他人奪取,真正可以永 久保存的財富。  七、財富的處理 以佛法的觀點來妥善處理財產,需注意兩方面: (一)奢儉適中:過於奢侈當然不對,但節儉也要適度,不能過分慳 吝。從前有個有錢人,過年時不肯待在家中用餐,因為他怕多買的食物會 被妻兒朋友分吃掉。於是他自己就到市場,買了兩毛錢花生、五毛錢豆干 、一塊錢燒酒,然後高高興興的帶著這些菜,自己一個人躲到郊外的樹上 ,慢條斯理地享用起來,自詡連玉皇大帝也比不上!你看!這樣的人是不 是很「古錐」?大家不要笑,社會上這種人還真的不少呢!我們對待錢財 的態度應該正確,有意義的事,花了十萬、百萬,都不算奢侈;不該花費 的,五元、十元都算浪費。 一般世俗人的「佔有慾」都相當強,東西一定要買回家來才覺得安心 ,才覺得真正擁有。往往,見了什麼就愛什麼,愛什麼就買什麼,結果買 了一大堆東西回家來堆著,有很多根本用不到,甚至買回來就忘了,到死 都不會再用到。我經常告訴信徒說:「如果你家就住在公園附近,有一個 政府花錢請人栽培、照顧、修剪、清理的大公園,你隨時都能來欣賞,那 就是最大的福報,何必一定要花上幾百萬買個私人花園呢!為什麼每樣東 西都要佔為己有呢?那真是太累了!」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有句名言說得 好:「曾經我眼即我有!」美好的東西,你認真看過之後,就等於已經擁 有!但知足常樂是不容易做到的。 (二)蓄用兼備:佛教對財富的使用原則是四分法:一年總收入的第 一個四分之一,作為事業日用,包括家人、子女的生活費用與教育費用, 應維持適當合宜的生活水準,但不要太過奢華。第二個四分之一儲蓄起來 ,以備不時之需,如婚喪、醫藥、呆帳、退休……等等不一而足的零雜花 費。第三個四分之一,用於充實自己的能力與擴展自己的事業,使個人的 學識、能力、事業等方面,都得向前更進步。是讀書人,就多購買書籍, 進修研讀,以增廣學識;是業務員,就多出外考察,廣學多聞,以拓展視 野。第四個四分之一,才用來「修德造福」,需知金錢是親戚、朋友、同 事、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的有利條件幫我們成就而來,既取之於社會,就當 用之於社會,以回饋社會人群。 如果你不懂得上供下施,不曉得回饋社會,只知一心一意積聚私財, 那麼你的財富累積越多,可能只會招來別人的嫉妒怨恨,有時甚至還會貽 害家人。例如有些工廠突然發生火災,或者公司內部突然爆發弊端,其肇 因往往來自於此。 又如新竹某家綜合醫院,生意很好,可惜老板娘太精打細算,刻薄了 醫師與從業人員,又不知回饋社會,以致醫師們最後不得已而聯合起來抵 制她,從此醫院的營運一落千丈,終至倒閉。大家一定要明白,善待別人 就是善待自己,照顧別人就等於照顧自己。所以,我們對社會公益事業, 慈善、教育、文化等事業以及佛法僧三寶的護持等等方面,都要多多參與 ,多多奉獻,為自己多積一些福,為社會多盡一分力。以上所說的四分法 ,可說是目前最理想、最適切的財富運用方式。 最近有位經濟學者從加拿大回台灣來寫博士論文,他的師長介紹他來 找我,我問他:「有關財富的分配,你覺得用幾分法最合適?」他說:「 三分法。」我就告訴他說:「其實四分法才最恰當。」關於這個問題,原 始佛教的「阿含經」中早有詳細說明。因為三分法或二分法都有不盡完備 之處。如果用二分法,所得一半花費,一半積蓄,你就成了一個慳吝而沒 有福報的人。而且,因為你的慳吝,必定相當不得人緣。若是一半自用, 一半布施,也不很理想,發心布施固然很好,一旦有個災變急難,自己反 倒成了需要別人救濟的對象,所以還是前面所說的四分法最為理想。 聽說台北有位紡織界的名人,因為素來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成材,終日 嬉遊放蕩,因此臨終之前,特別立下遺囑,只留下十分之一的財產及一棟 房子給兒子,並交待只可以讓他兒子當董事,不能當董事長。其餘的財產 ,則用來成立一個基金會和捐贈慈善機構。他過世之後,兒子以為從此可 以接掌公司,任意揮霍;等他看了遺書之後,大失所望,氣得不肯處理父 親的後事,後來還是基金會出面來處理所有的喪葬事宜。我覺得這位老闆 相當聰明,他處理遺產的方式真是面面俱到,救了公司,救了兒子又累積 了功德,真是很明智的決定。 八、結語:造福社會,服務人群 佛教徒應當遵守世尊的開示,在經營任何事業時,都謹守合情、合理 、合法的原則,並且絕不為一己的營利而去傷害任何眾生,如此才能真正 如理如法的擴充事業,賺取清淨的資財。你如果有能力將公司開得好,工 廠做得大,可以提供許多人就業機會,這也是廣度眾生的方便法門。   經常出國的朋友可能在飯店的客房中看過一本《佛教聖典》,這本書 編排得相當精美,而且知見正確,內容豐富。自問世以來,已經發行過四 百八十五版,而且每次再版都是一萬冊以上,全世界各大都市的大飯店客 房中,多半都有這本書。是誰這麼大手筆,能夠長期做這樣的布施呢?這 就是日本的三豐株式會社所成立的「日本佛教傳道協會」,他們依照世尊 教示的四分法,將每年盈餘的四分之一提供出來辦理佛教文化事業。他們 高薪禮聘專家學者,彙集南北傳的佛教經典,將佛教理論加以現代的分類 ,內容包含佛教史、基本佛學觀念、各行各業佛教徒應有的經營態度、人 際關係的應對方式、婚喪喜慶的處理原則等等,都以正統佛教的觀念,做 出詳盡的介紹。而且不只英、日文,還請人將之翻譯成三十八國的語言, 印贈全世界各大都市的大飯店,一、二十年來,不知接引了多少人進入佛 教的殿堂,真是功德無量! 台北和高雄的大飯店中,有些也有這本書,你看過之後若想收存,只 要照著書中的地址,附上百元以上的回郵,都可收到一本贈書。三豐株式 會社的這種做法,就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最佳表率,也正是 佛教所說的「十方來十方去,同結十方緣;十方施十方捨,共成十方事」 的最佳典範。 如果我們大家都能這樣做,那麼事業做得越大,福報積得越多,人緣 結得越廣,自己的煩惱會越少,並且更有接引救度眾生的能力。大家看看 ,所有的菩薩不都是神態從容,法相莊嚴,福德圓滿,讓人一見就能生起 歡喜心的嗎! 希望我們佛教徒,從今天起都能很有精神、很莊嚴的,很健康、幸福 的從事正當的職業,經營如法的事業,以造福社會,服務人群。使我們的 家庭和樂,使我們的社會豐足,使我們的教團興盛,使我們的國家富強。 而且不只是在台灣做到,還要將這種精神,推廣到整個地球村的居民,讓 大家都能在安樂富裕的環境中,得到物質上與精神上的滿足。最後,祝各 位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事業如意,法喜充滿! (按:本文原是應邀專為「中小企業」而說; 但當天各階層的信仰者 特別多,於是參考印順導師之《成佛之道》、《佛法概論》、《佛在人間 》〈佛教的財富觀〉,演繹成通俗講座,如有不妥或錯誤,敬請不吝指正 ,文責傳道自負。詳確,請直接閱讀印老原著。文中楷體字皆引自印順導 師《佛在人間》〈佛教的財富觀〉。)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