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妙心法雨﹛第 25 期〔87('98).01.01〕﹜


解脫道與菩提道

■主講:釋傳道(1997年6月29日講於台南妙心寺)
■整理:釋清度

一、前言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佛教說見面就是有緣,古德也說過: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今天很高興有緣與大家談「解脫道與菩提道」 。學佛道次第各人不同,「因機成差別」,因為各人的根機、習性,悉皆 不同的緣故。通常我們說學佛有「正常道」與「方便道」,若依「正常道 」的次第,大家都是一樣的;但是有些人無法直接切入「正常道」,而須 做種種的迂迴,於是就有「方便道」的施設。但「方便道」有時候還是沒 有辦法切入,那就要用更容易的「異方便」了。這些「方便道」即名為「 易行道」,而前述的「正常道」,又叫做「難行道」。然而,方便道的施 設,其終極目標,切勿忘記──是為了正常道的完成。所以《法華經》說 :「正直捨方便,直說無上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一般人總以為:愈簡易的愈快成佛,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沒那回 事!比方說有一項工作,以正常道一天工作八小時,每小時搬三千塊磚來 講,需要三十個工作天才能完成。但你覺得這樣太難了,就改成每小時只 搬兩塊磚,或甚至只拿一塊吧!那就容易得多、輕鬆得多了!但是這樣會 很慢很慢才完工,因為你工作量減少,工作次數就要增多,完工期限相形 地就要拉長了。所以我們要知道:「難行道」快成佛;「易行道」反而慢 成佛。釋迦牟尼佛比彌勒菩薩晚發心,卻早成佛;就是因為釋迦牟尼佛行 正常道,而彌勒菩薩行方便道──「易行道」之故。 該做的工作沒有完成,不能叫做完工;該修的福報未修,該斷的煩惱 習氣未斷,你說你已圓滿成佛?請問:你成的這是什麼佛啊?智慧沒有, 慈悲沒有,願力沒有,福報沒有……什麼都沒有!有那樣的佛嗎?煩惱一 大堆,有煩惱佛嗎?壞習慣一大堆,有懶惰佛、愚癡佛嗎?沒有!倒有精 進軍佛,有離愚癡佛。要注意啊!不要笨笨地讓人家把佛法當人情送給你 :說你已經開悟,說要為你「印心」、「接心」,說你是什麼佛……而沾 沾自喜,高興得不得了!要小心!如果你喜歡這些,那就得努力存錢,好 住進龍發堂嘍!         學佛,就是向佛學習,學佛的「道」。「道」,不但只是瞭解就好, 是要用來實踐的,就像道路是用來行走的一樣。佛教是宗教,宗教的特色 ,不僅是讓你知道、讓你信仰而已,還要你去實踐──瞭解以後去實踐, 才能得到利益。瞭解必須百分之百,信心必須百分之百,要求實踐也必須 百分之百,這樣才會有衝勁,否則中途就會鬆懈下來。 二、出離心與菩提心──比較《菩提道次第廣論》與《成佛之道》的異同  談到學佛道次第,講得最清楚、最正確的是正常道,而不是異方便; 這又以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論述得最為詳盡。有些人說印順導師的 《成佛之道》,完全抄襲了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是不正確的 說法。他是閱讀過,卻不是抄襲!在其序文中,印老自己明確地說,他是 參考太虛大師的「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再加上 自己翻閱藏經多次,融會貫通而編為《成佛之道》,希望能統攝一切佛法 ,開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所以有許多地方和《菩提道次第廣論》並不相 同;但有些雷同的,是因為引用了相同的資料;若引用不同的資料,或不 同的思想見解,那當然就大異其趣了。 比方說:《成佛之道》判攝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 系、「真常唯心」系,這是根據印度佛教的史實,前後次第而判教的;這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就沒提到。《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引用解脫道 來述說的;而《成佛之道》則從菩薩道的觀點來闡發。《廣論》以「念死 入道」,這是適應中品、發出離心的根性;出離心強,重在自利而急於解 脫,這便和發菩提心,重於利他而悲愍眾生的菩薩道大大不同!《成佛之 道》從凡夫發菩提心,直趣大乘為主流;或二乘迴小向大的迴入大乘為旁 攝,當然與發出離心的「念死入道」迥然有別!  職是之故,宗喀巴以出離心(念死入道)來談菩薩道,始終格格不入 。他們多數只是口說慈悲,而並沒有實際去救度眾生。要是某地有災難, 他們就僅止於修護摩(火供)、念咒……如此而已!但這樣做,災難依舊 是災難!受苦的人們依舊沒有得到絲毫的救濟。菩薩就不同了!菩薩是那 裡有災難,便挺身率先去救助,而不是念念咒,比比手印就算了!當然, 這樣是省事、容易得多了!要是親臨疫區或面對愛滋患者,不小心被感染 ,那可麻煩!但,這與佛菩薩的悲濟眾生,未免相距太遙遠!佛菩薩始終 是以大無畏的精神,奮不顧己地去救人,單是喃喃念誦,有什麼用!印順 導師揭示「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重視正見增上,悲心殷切 ,在生死苦海中,「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從利他中完成自利而成 佛。這與發出離心「念死入道」的急於自利,無異天淵之別!  再其次,《菩提道次第廣論》裡,說到尊師重道,這原是很普遍的做 人道理。尊師重道當然是應該,但《廣論》太強調上師的重要,而無可懷 疑或替代!以致於密乘末流,演變成「依人不依法」的弊端!例如「法本 」未經上師教你,你不能隨便自己看,否則就是盜法;如果上師德行不好 ,你不相信他、懷疑他,你所修的一切就會前功盡棄,等同破功!但《成 佛之道》則絕不作如是說,而是秉持世尊「依法不依人」的遺教;以經、 律、論等三相,來考辨善知識的真偽。世尊說:你不相信我,不聽我的道 理沒關係,只要你對宇宙人生的真理證悟了,照樣可以得到解脫,這叫做 緣覺(獨覺)。那裡有自己亂七八糟,還責備弟子說:「你的學問是我教 給你的,你不聽我的,我就把它收回來,你的學問就沒有了!」這是什麼 歪理?老師有學問沒有修養,但學生學得了學問,自己又有了修養,這學 養已是學生的,老師要如何收回呢?       宗喀巴太強調「人」,以人為師;印順導師則強調「法」,以法為師 。現在我們強調以戒為師,這是不大理想的,應該是以法與律為師,而經 則包括在法裡面。聲聞戒律是講規矩、講軌範,少講內心;重在他律,要 別人監督你。所以律重約制、是消極被動的;而法重修證、是積極主動的 ──是自己覺得不這樣修不成,不這樣度眾生我難安的慚愧心。但是,度 眾生不是功德,布施不是功德,是本分、是義務,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的具體表現,這都不一樣啊!《成佛之道》徹始徹終,都是以菩提心、大 悲心、無我慧三綱要來條貫,這那裏是抄襲《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呢?《 廣論》還有一個異方便,認為學會中觀之後,最快的方法就是修密乘,否 則不易成佛。所謂密乘的末後一著,就是無上瑜珈,即男女雙修,以具貪 相、憤怒相,為其特質。所以,大貪、大瞋、大癡──那就是他們的「佛 法」,這就與原始佛教的精神特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距離遠而異質化了! 然而,「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菩薩精神,在中國並沒有得到很好 的闡揚。中國禪宗和淨土宗的末流,講的是比大乘還大乘,但做起來卻比 小乘還小乘!專重己利自了,連死了都不願意捐出器官來,還說八小時之 內不能動,動了就會下地獄。這樣的修養功夫,實在太差!佛菩薩活生生 的時候,別人要他的頭、目、腦、髓,他便毫無吝惜、畏懼地施與,這樣 尚且不會下地獄;我們佛教徒怎麼學的,學得像貪生怕死的膽小鬼呢!問 題就在這些人發心的動機是出離心,而不是大悲心,「念死入道」不就是 講這些嗎?要是我今天沒修,明天死了怎麼辦?我還沒開悟,還沒到不退 轉地,若在中間退道心,墮落到三惡道怎麼辦?若有隔陰之迷,我下輩子 怎麼辦?所以他不會去度眾生,急急忙忙地就要自修自了。要度人啊?等 我成佛,倒駕慈航再說!         這般的「大乘」佛教,不禁使我想起莊子借糧的故事:一天,莊子要 向監河侯借三十塊錢,說他已經餓了三天了。監河侯說:「很好,等我去 收租回來,就送你三百兩銀子!」這緩不濟急嘛!等他收租回來,莊子恐 怕老早就餓死了!於是莊子就對他說:「剛才我來的時候,在路上的車轍 中(車溝裡),看到一條鯽魚在掙扎著,那條鯽魚對我說:『我本是東海 的驕客,不幸被人捉到,掉在這裡,快要乾死了,請給我一桶水,救救我 好嗎?』我說:『好啊!我正要去南方看幾位國王,那裡是水鄉,水很多 ,我一定開一條運河,引西江的水來救你。』魚卻生氣地說:『現在你只 要給我一桶水,就可以救我,再等你開好運河來,恐怕我早就死了,那時 候你只好到魚干店去找我了!』」所以救人要及時,我們說要行菩薩道, 說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事到臨頭卻說:那是你家的事,我還沒成道哩!這 怎麼可以?這種言行不一的表現,當心患了「人格分裂症」!      「人死後八個小時不能動,否則,會因痛苦生瞋恨,而會下地獄。」 這在經、律、論中都沒有記載,若說這是佛說的,而佛沒有說便是謗佛; 若說是經典寫的,經典中沒有記載,這便是謗法;若說是高僧大德講的, 但高僧不曾講,那便是謗僧!你們知道這是怎麼來的嗎?這是來自民初的 印光和弘一長老的建言。但他們不是這樣說,他們是說:「最好八小時」 以後才處理。後來的淨宗人士便誇大其辭地說:「八小時是人生最重要的 一件大事!」甚至憑空臆測,想當然爾地解釋:為甚麼說要八小時呢?因 為人有八識,所以要八個小時之後,八識才能離開。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經律論都沒有這樣說!釋迦牟尼佛在原始佛教也只講了六識。八識是後 來應哲學和心理學上分析的需要,才將第六識分成第六、第七、第八識來 講,事實上只講六識就夠了。  按中華民國的法律,人死開立死亡證明後,要經廿四小時才能火葬或 土葬。這是擔心死者沒有真正死亡,只是一時昏厥,若匆匆燒了、埋了, 豈不是冤死了?而不是因為動了以後會怎樣的緣故。要知道第八識是無覆 無記的,是無好無壞的,你誇獎他,他不會高興;你責罵他,他也不會生 氣,他是好好先生。助念要在人還未斷氣、神識清楚時才有用;一旦斷了 氣、神識離開了,誦經念佛就沒用了,這一點要注意!所以要念佛,趁著 頭腦清楚時自己好好念;要皈依,在精神還很好的時候皈依。有些人很沒 道理,總等親人送到加護病房了,才要求師父去開示,那真是很惡質的事 情!親人已經都沒意識,連家屬都認不得了,才要師父去;他親人意識清 楚時,為甚麼不度他來學佛呢?真是奇怪!這些觀念我們應該要導正的! 三、道前基礎 總括整個學佛的過程,分為五乘共法(下品)、三乘共法(中品)、 大乘不共法(上品)三個階層。如果以三層樓來講,最底下的基層是五乘 共法,發心的動機是增上生:希望我學佛以後, 今生、來生,我的人格 、修養、品行、學問、道德都能夠提升;我的親戚、朋友、感情、事業能 夠一天比一天增上,這是正人君子的正當願求。要是你學佛以後,仍然是 甚麼都無所謂,別人勸你認真一點,你卻說:「不要緊,我無罣礙!」那 真是無藥可救!那是賴皮!當然就沒有正人君子的資格。所以第一層是增 上生心:發增上生心,修五戒、十善,可得人天果報,這是解脫道與菩提 道的基礎。       五戒十善濃縮起來,就是施、戒、定。施,不一定是金錢的布施;施 是服務奉獻。用金錢可以服務、幫助人家;用知識、學問,可以幫助人家 ;用才能、技術,也可以幫助人家。還有精神上使人免於恐懼、怖畏,這 是無畏施。所以施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我們若有以上這些犧牲奉獻 、服務人群的精神,便是最好的了。  戒,是德行的意思。但我們現在卻只重在戒條,講五戒,或是什麼過 午不食等等。一些人到了別人家裡,就跟人家聲明說:「你要十一點鐘準 備飯菜給我吃啊!否則就來不及了!」他甚麼事都不做,就只等著吃飯。 如果人家遲了,十一點半才有飯吃,他就發脾氣了,說人家破壞他的修行 。他修的這是甚麼行啊?是修瞋恨行?還是修貪心行?或者名利行?如果 你告訴他這沒什麼功德,他準會暴跳起來!你這時候最好準備一頂安全帽 ,免得他把頭撞破了!這都是不了解佛陀制戒的因緣、意義,太重形式的 結果!那戒是什麼呢?淺顯一點說,就是講出來、做出來,對別人沒有妨 礙、沒有傷害,這是消極的說法。積極來說,是行善;也就是講出來、做 出來,對人有建設性、有鼓勵、有利益。前者是沒有破壞別人、陷害別人 ;後者是進一步又幫助別人、利益別人。高深一點地說:戒是清淨心,就 是內心沒有貪心、沒有瞋恨、沒有愚癡、沒有嫉妒,所謂「諸惡莫作、眾 善奉行、自淨其意。」止惡、行善、淨心,這六個字便可把佛教的道理都 包括完畢。這就是戒,做人的根本。     布施的動機多雜染,有時是為了愛名利、貪功德,所以布施雖然有福 報,但不一定能得人身;只有持戒,才可得到人身。你如果想要生天,而 且生高一點的天,那就要修定了。我們都會講錯話、做錯事,說錯、做錯 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便是沒有智慧,判斷錯誤,與無明相應。有的人卻 不是與無明相應,他很清楚、很明白,照理說他應該可以做得很好,但是 表現出來卻走樣了,這是為甚麼呢?那是內心散亂、沒有定力的緣故。內 心散亂、不能專注,雖然知道那些該怎麼做,那些不該做,可是他仍然做 錯了,就是因為散亂心的關係,所以要高一點層次,必須修定。  施、戒、定,是報生人、天必修的學分,叫做三端正行,也叫做人天 三福行(業)。換句話說,你今生做為人,即使沒有解脫輪迴,但是你的 人格、聲望、事業、人緣……,甚麼都比學佛以前好,這樣的生活就更為 圓滿了!可是有的人不是這樣,學佛之後,人際關係越來越差!只知道每 天早晚念經,即便是星期日,家人要睡晚一點,你卻依然在那裡「叩、叩 、叩」敲木魚,吵得家人和鄰居不得安寧。你念阿彌陀佛,他們可能會念 三字經、五字經,甚至連祖宗八代都請出來!你說他們業障深重,要結結 緣,讓他們聽聽佛號,結果你自己卻與他們先結了惡緣。不是他們業障深 重,而是你自己智慧不足,善巧方便不夠!   學佛,自己應該先得到受用,對別人才有足夠的說服力,譬如說:以 前我很懶惰,學佛以後變勤勞了;以前我很自私,現在我會關心人了;以 前我很浪費,現在我會節儉、會愛惜福報了;以前我動不動就以羅剎臉示 人,現在我時時都以菩薩臉待人。這樣的話,你不用講經,不用說法,你 的家人自然會問:「咦?你最近怎麼變得不一樣了?」你只要告訴他們你 在學佛,他們一定就會跟著你一起來學了。否則你講得天花亂墜,行為卻 是亂七八糟,人家退避三舍都唯恐不及了,那裡還會跟你一起學?那你就 是以身障法了。  所以出家人要教導在家居士,先做好自己的分內事,不要一天到晚都 往寺廟跑。你要來寺廟當義工可以,但是你本分的工作要先做好,行有餘 力,才來發心。你本分的工作就如同你的早晚課,如果沒做好它,而只是 忙著朝山、打佛七、打禪七,說什麼一個星期之後就會有感應。感應肯定 是有的,而且還是大感應!工作不做,飯也不煮,一個星期之後回到家, 不是吵架,便是離婚嘛!這樣的學佛是顛倒的。我們應該把本分事都做好 ,事情都分清楚,學佛之後表現得比以前好,比以前有自信,比以前獨立 ,比以前讓人看了歡喜,這樣學佛一定很快樂,周圍的人也就能夠得到利 益。  現在有一些沒有正信正見的出家人,竟然教信徒舉債或是把房子賣了 ,拿那些錢來作捐獻,說這樣功德會很大。而那些盲從的信徒,甚至把小 孩也送去寺院,可憐那些孩子國小還未畢業,書也不讀了,每天半夜兩、 三點,就被叫起來做早課──那正是孩子熟睡的時間啊!卻將他們都叫起 來。結果早課是東倒西歪,孩子們不但健康受損,也失去追求知識的機會 。而這些在家居士,卻相信他們的師父道行高超,已經修得了「般舟三昧 」,二十年都不曾睡覺。他們的孩子只要跟著師父學,將來即使裝模作樣 ,都會有人供養了!唉!有這樣的市場需求,難怪有這樣作怪的師父!根 據醫學的研究,人要是連續一個星期不睡覺,眼睛便瞎了。釋迦牟尼佛的 弟子阿那律,就是這樣瞎的。如果那師父說他二十年都沒睡,你們應該看 看他的眼睛瞎了沒有?如果他的眼睛沒瞎,就是你們看的人眼睛瞎了(看 走眼了)!所以不是人家要騙你們,是你們自己要讓人家騙的,那就是周 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嘍!  許多人你跟他講正法,他不學;跟他講邪法,他卻很虔誠。根機不同 ,沒有辦法!我們說那是業障深重,他們卻自認為福報廣大;我們不相信 ,他們反倒認為是我們業障深重呢!他們製造了上百個沒有上小學的孩子 ,這樣的師父居然有人相信,而且一些居士還陸續送孩子到他那裡。我們 想想,這些孩子連國小都沒畢業,將來那裡會有知識?沒知識卻當了出家 人,肩負教化眾生的重任!而在家居士又多數認為「既然是出家人,便不 會騙人;既然是出家人,便甚麼都懂。」於是他們隨便亂說,你們隨便亂 聽,這真的就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了,多可怕!  所以學佛一定要從五戒、十善──施、戒、定這些基礎打好,這是那 三層樓的地基;無論是五乘、三乘、一乘──人乘、天乘、聲聞、緣覺、 菩薩,都必須具備的共同基礎。如果沒有五戒十善──施、戒、定這些基 礎,發菩提心也是沒用的!如果你發了菩提心,卻一樣貪瞋得不得了,脾 氣大得不得了,那你不但不會生天,反而會下地獄,因為你造的是地獄、 餓鬼、畜生的業;你雖發心,但你的業力大過願力,還是會墮落! 四、由人乘直入菩提道  一般人有的要生天,有的要做人,正信的佛教徒則是「修天不生天」 ,因為天上沒有佛法可學。雖然彌勒內院有彌勒菩薩說法,但機會少。有 的就從凡夫起信,「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 。」發菩提心,勤修十善,悲濟眾生,是為直入大乘菩薩。他們從下品的 煩惱凡夫便發心,以三心修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向 於佛道。三心就是菩提心、大悲心、空無我慧:菩提心是目標,舉凡起心 動念、動靜語默,都是要度眾生、都是為眾生,願眾生成就大菩提;等一 切眾生成佛,我才成道,這是忘己為人的信願菩提心。但是你為什麼要度 眾生呢?動機是同體大悲心。我們今天能夠長大,能夠健康地學到佛法, 要感謝父母生我們、養我們;老師、鄰居、朋友,陽光、空氣、水,還有 樹木、蟲鳥……等等。沒有這些,我們就無法生存,因為整個生態是互相 依存的,所以我們要感恩、要報恩。有了同體大悲心,一定會無緣大慈的 悲濟眾生。緣是條件因素,沒有任何附帶條件,而不是我布施幫忙你,請 你記住,將來怎樣回報我。  如果你度眾生的動機不是為了報恩,不是為了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而是因為人家說:要成佛必須度眾生,否則就不能成佛!在這種無奈的心 態下勉強化度,這樣就累了!「業績」壓力實在太大了!所以我們應該以 感恩、報恩的心,隨分隨力去做,那就輕鬆多了!像我自己,向來就沒有 業績壓力,也不要求自己在多少時日內要度多少人。有的人是發願要度多 少人,像我前面講過,二十年沒有睡覺的那位,他說要度兩百萬人出家。 你想想看,台灣才兩千一百萬人,讓他度了十分之一出家,那台灣的百業 不都要停擺了!這麼多人不事生產,專門在拜佛,在那裡「阿彌陀佛、阿 彌陀佛……」念不停,晚上朝山又吵到附近住家,佛教恐怕要被罵慘了! 這種情形越多,就如烏鴉滿天飛,對佛教的形象實在不好!  所以初發心菩薩,一定要以同體大悲心做動機;動機純正了,目標又 高尚,不是為功德,不是為名為利,但在方法上也要講究。否則想要度人 ,可能反而被人度了;想要斷煩惱,結果卻愈斷愈多!所以必須以「空無 我慧」做為善巧方便,與空、無我相應,知道緣起無我,才能破我執而勇 往直前。 五、解脫道次第  有些人學佛是希求人天福果,所以由下品增上生,修五戒十善而得人 天善果;但是有些人則厭離這個世間,不願意再來此人間,想要超出三界 的輪迴,這就是中品出離心的根性。因為視三界如火宅,生死如冤家,所 以不願意再結人緣、度眾生,什麼都不要了,只想早日解脫,不貪不怨。 據說當年阿育王供養佛塔、羅漢塔時,有人告訴他:這裡有一位尊者 ,平生不愛說法,只喜歡獨自修行。阿育王聽了,心中不很愉快,他想怎 麼有這樣的出家人呢?便起了差別心說:那麼,我供養他少一點,給一塊 錢好了!誰知那一塊錢竟從塔中飛了出來!阿育王不禁讚歎地說:「好個 少欲知足,連一塊錢也不受哩!」  發中品出離心的,品行很高,不過悲心略差!他所修學的是戒、定、 慧三增上學,也就是八正道。分別為:正見、正思惟(古譯為「正志」較 好,即提升自我,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兩支屬於慧學。有了 正見、正志,必然有具體的戒德表現:正語、正業、正命,這三支屬於戒 學。換句話說,就是指講話、做事、職業、經濟蓄用等等,合理而得當的 德行。正精進通三增上學,意指適當的調整。而後,以戒學德行做基礎, 進修正念、正定的定學──定慧相應,破我執而解脫。以下略述八正道內 容: (一)正見  所謂正見,就是正確、合理的人生觀──確知確信有善有惡:不淨心 、損人為惡,淨心、利人為善。報必由業:善報、惡報都是自己造業招感 而來,不是什麼風水、地理、祖先積德與否……完全是今日之前,自己一 切善惡行為招致,所以說:報必由業。正見有三世因果:現在是過去的未 來,未來是現在的延伸;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所以改善現在, 才能把握未來。正見有凡夫、聖人:激發慚愧心,見賢思齊,見聖思齊。 (二)正志(正思惟)  正見有凡夫聖人的境界,有了希賢希聖的心,才會有正確而高潔的正 志(正思惟):佛、菩薩是人,我也是人,有為者亦若是;才會力爭上游 ,不甘墮落。 (三)正語  在表達見解時,那些尖酸刻薄、虛假害人的話都不說,而能講些鼓勵 性的、建設性的話。 (四)正業         正當而合理的身業,包括不殺生而護生,不偷盜而布施,不邪淫而成 就節操。 (五)正命 就是正當而合理的職業,與合理適當的經濟生活。佛法的正命,除了 國家法律認定是正當的行業之外,尚以不害眾生、不殺眾生、不擾眾生、 不麻醉眾生的準則,予以較嚴格的界定。譬如公賣局賣煙酒,依國法認定 是正當的行業,但是佛教認為不理想,因為煙酒會使人心智喪失。又如酒 家,有些也是有執照的,但佛教也認為不好。所以在選擇職業或轉業時, 一定要合理、合法,而且沒有害眾生、殺眾生的。否則賺得愈多,表示你 害得愈多、殺得愈多,你造的業也就愈重。即使你以此所得去布施,那就 如補藥吃三十帖,你想能夠抵擋一帖毒藥嗎?所以正命很重要。學佛的人 ,尤其是在家居士應特別注意,寧可短期因轉業而失業,也不要長期造惡 業。這一點如果沒有堅持,那學什麼都沒有用!       依正當的職業賺來的錢,一般是用來養命的,對這一點,佛教有所謂 的四分法。現在舉例來說明:如果一年賺了四百萬,那便用四分之一,即 一百萬做為經常費用;四分之一儲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譬如現在的醫 療保險、老年給付、婚喪喜慶等等費用;另外四分之一用來擴展事業,如 人才培育、增加設備……;最後的四分之一,才用來布施、回饋社會。如 果你這麼做,事業愈做愈大,錢愈賺愈多,服務面愈來愈廣,人緣福報也 就愈好愈多了。所以並不是將所得吃掉一半,布施一半,既沒有儲蓄,也 沒有再投資,那日後隨便生個小病,可能都要仰賴別人救濟了。在家居士 應該這樣去實踐,出家師父也該這樣教信徒。       出家眾的正命是依信眾的樂施自活,不要替人算命、看風水,或以靈 異之事騙人、做生意等,《遺教經》上講了很多,在此從略。 (六)正方便(正精進)  正方便通常譯為正精進;精是專一不雜,進則不退。南傳佛教翻譯為 「正方便」,比「正精進」好,為什麼呢?正方便是適當的調整,懂得調 適自己是很好的。要是一個人只知一直往前衝,不知道適當調適,那就很 容易疲乏,等到撐不住就整個垮下來了。不少人剛出家時,晚上都不睡, 一直打坐、拜佛、誦念,不到六年,還俗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衝太快 ,以致後繼無力。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半天;學佛 六年,佛在西天(離得更遠了),學佛十年,佛就不見!不見佛還無妨, 修學十五年,要與佛要錢哩!這就是學得太急進了,這時候就要緩一緩, 我們不能一味只講精進;但對太沉緩的人,則要適當地激勵他一下,適時 適人地調整,才是真正的精進。正方便的內容就是四正勤:已生惡令斷, 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從這四句中可以看出適當 調整的必要,對太急進的人要勸他休息一下,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對懶惰的人就不能這麼說,不然他聽了之後就更鬆懈了,今天休息,明 天也休息……所以譯為正方便,就是要調適得恰到好處。 (七)正念  正念的內容就是四念處:念,是明記不忘,憶持對治。所謂明記不忘 ,是指念茲在茲,以前學過的,正面的都知道了,負面的也清楚了。而憶 持對治,是指遭遇問題時,能適時地憶念起所學過的方法,把問題對治解 決。有的人學了許多,與人辯論時卻輸了,事後才懊惱:剛才若是講那一 句,便可贏對方,只可惜已經失去時效了!這就好比有人學會不少功夫, 但遇到人家打他,卻想不出該用那一招還擊,於是只有挨揍的份。台語有 一句俏皮話說:「拳頭(功夫)學過二十四館,拍一隻胡蠅,拍合(到) 沛沛喘!」這種功夫還有用嗎? (八)正定 四神足(四如意足)是正定的內容。正定就是要精神能夠專注,由有 分別、進入無分別,定與慧相應,引發無漏慧而得正解脫。所以,正念、 正定屬於定學。  綜括來說:八正道就是三增上學。但只說三增上學過於簡略;三十七 道品,則名目太多。事實上也可以由八正道總括一切道品,所以八正道是 最詳備的。今天因為時間所限,無法詳述八正道和三十七道品的搭配相關 性。  若約自修來說,上述的智慧(正見、正志)、持戒(正語、正業、正 命)、禪定(正念、正定)、精進(正方便)四度就夠了;雖然少了布施 和安忍兩度,以少事、少業、少煩惱……來自修,照樣可以解脫生死,而 且是三乘共法──聲聞、緣覺、菩薩必修的!就好像要登上三樓,不能不 經過一、二樓。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曾經講了一則寓言故事,十分傳神! 說有位大富翁到另一富翁家作客,主人請他登上三樓觀景,他覺得景觀很 好,又涼爽,又舒適。回家之後,他想:我和他一樣有錢,何不也蓋個三 樓享用一下?於是就找到原來承建的建築師,對他說:「我要蓋一間像我 朋友那棟房子的三樓一樣的建築,你可以替我建嗎?」建築師說:「沒問 題!那棟豪宅就是我蓋的啊!」「好,那就請你替我蓋吧!」數日之後, 富翁到工地看進度,見到建築師正在開挖地基,便責問建築師說:「你在 幹甚麼啊?我要的只是那第三層的樓房,我不要它下面的樓層、支柱、地 基……呢!這樣比較省錢又省時啊!」建築師說:「那是不可能的!」富 翁說:「你太笨了,我另外找人來建好了!」聽說到現在都還沒找到哩! 六、由解脫道迴入菩提道 中品出離心的極位是阿羅漢、或是辟支佛。於此品位的聖者,自以為 究竟圓滿了,其實還不夠,還要努力向前。印順導師說:如果我們都在一 條河川裡掙扎,少數人有幸上了岸,對於脫險來說,這些人本身是安全了 ;但是還有很多同伴溺在水中,如果不予救助,實在是不夠圓滿的!當然 ,有人會說:我自己都不會游泳,如何救他們呢?要是你有心的話,應該 可以想想辦法,譬如放下救生圈、繩索、呼叫別人救援……等等,只要有 心,就有救的。否則,一旦離水他去,永遠也休想學會游泳啊!    又如全部的旅程如果是從台北至高雄,到了台南,就善巧方便地對你 說:「到了,到了!」其實這只是讓你歇歇腳而已。之後再告訴你,此地 是台南,還要三、四十公里才到高雄,還要再向前走一小段路,才到目的 地。你從台北來已經走了不少路,若不向前走而折返台北,不是更遠了嗎 ?於是乎:「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發上品菩提心, 這就是迴小向大的迴入大乘菩薩。「發心名菩薩,眾生之上首,世出世功 德,悉由菩薩有。」由此可知,有沒有發菩提心,為大小(乘)關的分水 嶺。  迴小向大的聖者,重視實踐布施、安忍,和三學八正道的四度,就成 了六度菩薩行。為什麼大乘不共的菩提道又重視布施和安忍呢?要知道, 布施,不一定會得到感激。如果有人因感情、債務困擾,極端煩惱而自殺 ,想要一死百了,你卻去救他,他只會恨死你,那時候修菩薩行的你,就 要忍耐啊!忍有順忍和逆忍,上面舉的例子是逆忍,逆境要忍辱容易,順 境要安忍就比較難。六度中通常翻為「忍辱」,這翻譯得不好,若譯為「 安忍」較恰當,因為順忍的對象不是辱。為什麼說逆忍容易呢?你要忍耐 的對象、事物,如果是來勢洶洶地罵你、侮辱你,你會見機防備,這容易 做到。要是有人恭維你功德大,讚美你修行高……你心裏就飄飄然,得意 忘形,不知自己是誰了。此時若沒有智慧,就不能做好順忍的功夫,因此 服務人群必須具備布施、忍耐,這兩度在菩薩行的重要性便突顯出來了。  「佛心者,大悲心是」。大悲心就是佛心,而最能具體表現大悲心的 ,便是布施。當有人需要金錢救急,需要心靈安慰,需要工作機會,你若 是有能力,為何不幫忙他,讓他離苦得樂呢?連這都不能做,那一切豈非 空談?所以,布施是菩薩精神最具體的表現。有了這兩度──布施和安忍 的實踐,再加前四度,就達到六度萬行了。    菩薩是以三心──菩提心、大悲心、空無我慧,修六度萬行,而最後 以六度圓滿三心。圖表一放在三增上學最末的智慧,是著重它的完成;而 放在八正道最前的智慧(正見、正志),是側重它的前導,正所謂「以般 若攝導萬行」。因為見解若不正確,所作所為就都錯誤的。這圖表兩邊都 有智慧,表示徹始徹終都要與智慧相應。 七、由凡夫菩薩至佛果位  以上所說,由煩惱凡夫要成熟為圓滿的佛果,恰如登上三樓,須由下 逐級而上,現在就來說明實際的次第。從下品發增上生心,於凡夫位修五 戒十善,發菩提心──願度眾生成佛的心,這個階段稱為十信位。十信位 的凡夫菩薩叫做十信菩薩,也叫做十善菩薩,因為他以十善度眾生,淨化 自他。雖然他只是修五戒十善,但因為他發的是菩提心,以大悲心與空無 我慧相應,所以這也是成佛的菩薩道。《金剛經》上說:「以無我、無人 、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四相,其實 只有一相,即與無我、空無我慧相應,去修一切善法,都是成佛之道。因 為你的動機是大悲心,而目標是度一切眾生成佛,這個階段你只是瞭解, 還沒有實際達到空無我慧,所以十信位叫做凡夫菩薩。   (圖表一) ┌正見 ┐   └正思惟 │ ┌ 菩提心 ┐   ┌戒 ┌正語 │ │(目標)│   │ ├正業 ├ 八正道 │ │ ┌ 三增上學 ┼定 └正命 │(解脫道) 三 心 ┼ 大悲心 ├ 六度 ┤ │ 正精進 │ (菩提道) │(動機)│ ├ 布施 └慧 ┌正念 │ │ │ └ 安忍 └正定 ┘ └ 無我慧 ┘ └────┬──┘ (方法)←身心、自他、依正淨化莊嚴→ 正解脫   凡夫菩薩有兩個特色:一、具煩惱身,但正信、正見具足。自知仍有 貪、瞋、痴等煩惱,仍未開悟,所以謙卑好學,不會開口說「我開悟了」 ,閉口說「我會放光,我解脫了」,更不會裝模作樣。二、悲心殷切,不 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所以凡夫菩薩值得我們恭敬。一般人都 以為菩薩就是能飛行變化、有神通的,那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薩;不是凡夫 菩薩。   其次,安住菩提心而行菩薩行,能迴向,不再只為自己,這樣就到了 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位,叫做賢位菩薩;等到與空無我慧相應,即 進至聖位,從初地到十地,就成聖位菩薩,兩者合稱賢聖菩薩位。再圓滿 到等覺程度,就是佛菩薩位──是快要成佛的菩薩;(《楞伽經》以八地 以上菩薩,與佛的證智功德相近。《般若經》說十地名為佛地──佛菩薩 位),聖龍樹譬喻此佛菩薩位,就如同八月十四日晚上的月亮一樣,只差 一點就是最圓滿的明月(喻成佛)了。(見圖表二)   總之,從凡夫位就要以三心──菩提心、大悲心、空無我慧做為修學 的綱要,使煩惱逐日減少,而且廣學多聞,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愈學愈 多,愈度愈廣,最後圓滿成佛。修阿羅漢的解脫道,只要四十劫;最鈍的 ,一百劫也可以達成。而成佛卻要三大阿僧祇劫,有人說這時間太長了! 我以前也有同感,但後來有了度眾生的經驗之後,就覺得三大阿僧祇劫還 不一定夠。因為有的人固執不通,硬是不改,過了三大劫還是我行我素, 依然故我!這樣要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成佛果,難嘍! (圖表二) ┌ 十 信 (十善菩薩)───────── 凡夫菩薩位 ├ 十 住 ┐ ├ 十 行 ├─三賢位┐ 五十二階次第 ┼ 十迴向 ┘ ├───────── 賢聖菩薩位 ├ 十 地 ──聖 位┘(八地以上) ├ 等 覺 ──────────────── 佛菩薩位 └ 妙 覺 ──────────────── 圓滿佛位   此外,還有所謂的「功德劫」,功德劫的意思是以工作是否完成而言 ,工作沒有做完,即使過了三大阿僧祇劫,也不能成佛;如果一劫內就把 工作做完,那麼,這個功德劫就完成了。如果應度的已度,應修的已修, 應斷的已斷,那你不必問何時成佛,應該修的學分都修完了,這時候成佛 ,就像是不小心成佛的。因為學分修完,不畢業也不成了。   有的人不是從凡夫位發菩提心,他是生到天道才發菩提心的;有的則 是在初果、二果、三、四果位才發菩提心。雖然個人根機不同,在學佛道 上,我還是強調由建立信心,發菩提心而行十善的凡夫位做起。平時我常 對人說我不是法師,我沒有資格擔當,我只是菩薩吧了!聽的人就驚歎說 :「你的胃口還真不小哦!」他們不知道我指的是凡夫菩薩。我是個凡夫 ,發了菩提心,想行菩薩行,自知貪、瞋、痴等煩惱未斷,但是我有正信 、正見。斷煩惱的方法我知道,雖然還未開悟,但我仍然可以把這些正確 的方法告訴你,你照著去做,也會受益無窮。這不是很可行嗎?可惜,很 多人都說自修就好了。   如果按照一般傳統的佛教,知道你們要來了,我就打坐,等你們回去 後才出定,那你們就會讚歎說:「雖然沒聽到甚麼,但看到法師入定,三 個鐘頭都不見他眼睛眨一下,哇!功夫好高啊!」還有一種怪現象,就是 喜歡談玄說妙,講得你們都聽不懂,這樣大家又會讚歎說:「哇!師父很 會講啊!很高明,講得很好……」「有多高明?」「高明得我們都聽不懂 !」愚蠢的凡夫就是這樣,把聽不懂的認為是高妙,如果學佛者都如此, 佛法就傳不下去了。誠如印順導師在《平凡的一生》裡所說:「從經論所 得來的佛法,純正平實,從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薩行,是糾正鬼化、神化 的『人間佛教』。」這也正是印老於《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所表白的, 其所講、所寫的真正意趣:「只是為了從教典自身,探求適應現代的佛法 ,也就是脫落鬼化、神(天)化,回到佛法本義,現實人間的佛法。」這 樣平實淳樸的佛法,這種平凡中益顯其崇高的菩薩行,的確值得佛教徒盡 未來際,奉行無渝! 八、結語   現在我把資料整理一下,作個總結:修行菩薩道的過程如「杵」(見 圖表三),兩邊大,中間小。套一句《老子》的話:「為學日增,為道日 損,損而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做學問是每天增加一點, 例如學技術,學電腦、外文,每天學,每天會增多一些。但是學道就恰好 相反,今天貪心少一點,明天執著少一點,後天壞脾氣沒有了……壞的愈 來愈少,少到完全沒有,我執全破。破我執之後才是開悟證真理的聖者, 才是解脫,才是真正地為眾生。凡夫菩薩表面上是為眾生,但內心上仍難 免以自我為中心。譬如對自己較中意的、覺得有緣的,或是比較有關係的 人,就會熱心一點。但也無妨,由親而疏,由疏而怨,終可擴大至一切眾 生。 (圖表三) 空 發出離心 無 發菩提心     解脫道(淨心第一) 我 菩薩道(利他為先) 相 應 (迴 入 大 乘) │ ╭─────╮ │ ╭─────╮ 凡│ 五 三   ↓ 大│ │佛 │ 乘│乘│     乘六四 │ 夫│ 共施共戒 ‧ 不度攝 │果 │ 法戒法定 凡 共、 │ 位│ 定 慧 聖 法 │位 ╰─────╯  關 ╰─────╯ │ │ │ │ 發 發 發 ↑ │ 增 出 ↑ 菩 │ │ 勝 離 │ 提 │ │  心 心 │ 心 │ │   (直 入 大 乘) │ └──────────────────┘     「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 「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所以十信位菩薩雖未盡善,但可繼續努力,從種善根下功夫,繼而成 熟利根,最後成就解脫。此「種、熟、脫」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也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麼六祖慧能一聽聞佛經即刻領悟,我們聽了多次卻 依然不能了解?不必氣餒!六祖是多生多世用功,早種善根,五法具足( 親近善知識、成就善根等等),好學認真很久了,我們則是剛開始。其實 這過程每個人都平等的,不過用功程度、時間的先後不同而已!對自己而 言,無所謂頓悟,自己和別人比,似乎有頓、有漸;自己與自己比,則只 有「漸」,都由種善根、多聞熏習而來。所以學佛第一是能分別善惡(智 ):注意!分別心是入門首要,如不能分清是非好壞,那就糟糕了!那真 是癡人啊!第二是具慚愧心(情):佛菩薩有的優點我們沒有,應該慚愧 ,應該學習;佛菩薩沒有的缺點,我們都有,應該懺悔,應該改過。第三 是住不放逸(意):以正方便認真貫徹始終。智、情、意──智慧、情操 、意志,這三者推廣起來,就是智、仁、勇三達德;再提升與空無我慧相 應的話,就是成佛的三德:智德、恩德、斷德。       瞭解了上面所說的道理,就不會為某人已成佛,我仍未得道而焦急。 知道了修行的正確方法,聽到那座山上有人開悟、有人放光,我都不會上 山去找他了。因為開悟的是他,他也不可能給我什麼;若他告訴我的方法 是正確的,那一定是我已經知道的;如果不正確,那我不就糟了!所謂「 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個人。」信解之後的行證,還是要靠個人紮實地下功 夫,而不是外來的。      除了一、辨別善惡;二、具慚愧心;三、住不放逸,及四正勤(正方 便)之外,還要親近善知識──依法不依人;多聞正法──依義不依語; 如理思惟──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如法修行──依智不依識。如果能這 樣修行,不用擔心,在家也可以解脫,不一定就要出家;也不是唯有比丘 才能成佛,這是大男人主義的說法。權力和機會不應都在男眾手上,在家 女眾、比丘尼也應自強、爭氣,不要遇事忸怩畏懼,說自己沒有能力,沒 能力如何能成為「大丈夫」?「大丈夫」在日語的意思是沒畏懼,能解決 問題,真是一語雙關,很有意思!   為什麼有人發心自己修好就好,不進而利他?其實能自修也不錯,我 們不要貶抑他,這是個性使然,生生世世就是如此孤僻,至少他們不做壞 事,能淨化自己,這已經很不錯了!人人能如此自愛,世間就不需要法院 了。真能發菩提心的當然最好,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說得好:「依下 能起上,依上能攝下;隨機五三異,歸極唯一大。不滯於中下;亦不棄中 下,圓攝向佛乘,不謗於正法。」(見圖表四)做人最重要的,一定要修 五戒十善,這無論在家、出家都要注意。種善根、成熟利根、成就解脫, 修戒、定、慧、八正道,加上布施、安忍,不忘記菩提心、大悲心、空無 我慧,這樣就不會邀功,不會有煩惱,不會有「有所得心」,不會有業績 壓力……一切罣礙都沒有了。這種從凡夫發心、依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 滿三心,就是人菩薩行的正常道。願與大家共勉,共同發願從凡夫菩薩做 起!  (圖表四) ╭─╮ ╭ ╮ │ 一 │ │ 大 ︵│ │ 乘 上│ │ 法 ︶│ ┌─┘………└─┐ │ ︵ │ │ 三乘共法 中 │ │ ︶ │ ┌───┘…………………└───┐ │ ︵ │ │ 五 乘 共 法 下 │ │ ︶ │ └───────────────┘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