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 No. 67


中華民國85年1月1日創刊

中華民國91年1月1日出刊


目次

妙心法雨 法句經講記(三)/傳道法師主講,吳一忠、謝杏熏紀錄

台灣佛教 《台灣佛教辭典》選刊/編輯部

自然生態 封面介紹--喜瑪拉雅山系的東絨布冰河/陳玉峰
      封底裡--台灣島的前世今生/陳玉峰
      封底--檜木林帶的組成/陳玉峰

生活萬象 念佛法門的理論與實踐/善思

妙雲集導讀 導師對基督教的批判(下)/昭慧法師主講,地律法師記錄,法印講堂、妙心寫作讀書會整理

藝文資訊 慈恩護法會第三屆新任會長暨幹部名錄
      妙心假日兒童成長活動
      法界衛星弘法頻道
      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公告
      活動預告
      妙心寺一~二月份定期活動表


導   師:釋傳道 社   長:韓鳳鶯 編輯顧問 :林政華、藍吉富 發 行 人:呂姝貞 編   輯:葉雲蘭、伍麗滿 封面提供 :台灣生態研究中心 發 行 組:吳金蓉、陳郁仁 發 行 所:710台南縣永康市勝利街11巷10號 電   話:(06) 3111099‧3111098‧3111097 傳   真:(06) 3115713    E-mail :miaoshin@ms28.hinet.net 贈閱‧歡迎函索、助印


自然生態


封面介紹--

喜瑪拉雅山系的東絨布冰河

封面為「喜瑪拉雅山系的東絨布冰河」。   臺灣有將近 4000 公尺的山地,還須配合冰河期的到來,全球降溫、 海平面下降,台灣海峽露出成陸,北方物種南移,因此,由冰河期推論, 來台檜木或應已超過百萬年。(陳玉峰 ) *** 請參考
圖片版之妙心雜誌(妙心寺)網站。


封底裡--

台灣島的前世今生

  台灣的檜木究竟從何處來?就全球而言,大多數的古老物種松柏類, 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兩岸地區,其生長環境特徵為多山、氣候溫暖勻和且缺 少劇烈變動的地區,中性且潤濕的地帶,而檜木類全世界有 6 或 7 種, 只見於北美、日本及台灣。   或可稱為台灣紅木(red wood)的檜木,依據筆者研究推論,很可能 是由日本遷徙至台灣者。   海洋性高山才可能孕育檜木類,但台灣檜木的前世、今生如何貫串, 必須考量台灣島浮出海平面及冰河期的時間來推演。   台灣島約在 250 萬年前浮現海面,一百多萬年前多地震而劇烈抬升 ,形成將近 4,000 公尺的山地,因而氣候帶變化涵括寒、溫、暖、熱, 提供溫寒帶生物來台避難。   至於檜木從何處來?可由檜木林帶內的組成如昆欄樹來推斷。昆欄樹 只分布於台灣、琉球及日本系列,是以台灣必有一些生態系的來源,係由 日本、琉球而引渡來的,而中國沒有檜木。   從平地台灣,可由地理分布歸之於華南、台灣及琉球系列;然而,從 山地生態系看,台灣可歸於日、韓、華東、琉球系列,是以強化台灣檜木 林來自日本的推演,但並非檜木林組成皆自日本。 ▲台灣扁柏 ▲台灣是海洋性氣候的高山島 ▲昆欄樹的花 ▲昆欄樹的果

檜木林帶的組成

▲台灣杉(左)及紅檜(右) ▲台灣杉樹幹 ▲台灣華參   冰河時期引渡台灣的檜木林內,存有大量活化石珍稀物種,其中,最 具世界瑰寶代表,最能代表台灣特色者首推台灣杉(Taiwania)。   台灣杉為台灣最高的樹種,發現時舉世震驚,因其與銀杏、水杉、世 界爺等,同屬古老活化石系列,日本學者特以台灣之名作為屬名命名之。 先前阿里山區 30 株檜木約伴生有一株台灣杉。如今檜木林被砍伐殆盡, 珍稀國寶的台灣杉當然隨之式微。   檜木林內許多古老物種已特化為台灣特產,例如台灣華參。

妙心法雨


法句經講記(三)

◎1997.5.1 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主講:釋傳道  紀錄:吳一忠.謝杏熏 〈無常品第一〉 二、釋頌義及因緣 4. 如河駛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還   駛,音(史)su2 時矩切   返,音(反)hoan2 喜管切   逝,一音(誓)se7 時地切     一音(世)se3 時計切   還,一音(旋)soan5 時權切     一音(凡)hoan5 喜權切   恰「如河」水「駛」疾地向前奔「流」,一「往而不」再回「返」; 「人」的生「命」無常,不論貧富權貴,生離死別,迅速而至,亦「如」 急速流去的河水,「是」忽爾過去,消「逝者」之生命時光,再也「不」 可能倒流復「還」。   這一首偈頌乃釋尊對波斯匿王所說。相傳王與釋尊同年同月同日生, 當時他高齡九十的母后,因為遽得重病而亡故,這一日,王與朝臣如法為 母后舉行過喪葬儀式之後,便至釋尊住錫說法的祇園精舍,來向佛請安問 訊。釋尊讓他們安坐之後,就問王從何而來,為何服粗布衣,又神色有異 ?王就將為母治喪之事稟白釋尊。釋尊聞言,即開示王說:「自古至今, 凡夫之人最感怖畏之事有四:一者以老,一者以病,一者以死,一者親愛 別離。這四者是生而為人,大抵必須面對的。萬物無常,變動不羈,難得 久住,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啊!正如那五河的水,日日夜夜、無有少息地疾 速流逝,一去便不復回返!」於是釋尊即說偈言: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逝者不還。」   說完此偈,釋尊就再對波斯匿王說:「生死原係世間常態,只要有生 ,必然有死;而且從生的那一日起,便逐步趨向死亡,沒有任何人得以倖 免。縱使是勳業彪炳的國王,功圓德滿的諸佛聖者,抑或神變莫測的五通 仙人,他們的色身亦一如常人,終歸要無常過去,不可能常住不壞。王又 何必為此而悲感交心、形容憔悴呢?若王真欲報答母后劬勞教養之恩,真 心愍傷母后之故亡,就該廣植福德以回向亡者,一如贈禮予遠遊者一般。 」經佛這麼開示完後,波斯匿王及群臣各個法喜充滿、忘悲除憂,連旁聽 的弟子、信眾,亦皆得受法益!   個人一期生命的短長,固因各人的業果因緣而異,但人在一生當中, 除去襁褓哺育、童少學習,及為老病所苦等階段,若再扣除每日例行的吃 飯、睡覺、休閒,其實可自主運用的時間並不多。在所剩無幾的時光裡, 倘不知善加把握,而又因循怠惰、為煩惱所苦害,生命也就在蹉跎中浪擲 過去了!無怪乎常聽人慨歎年華似水,一去無回!   時間的洪流,總是這般無聲無息的悄然流逝,一刻也不曾稍待。我們 每個人都無法確知,自己現在是來到生命之河的中游、抑或下游,甚且行 將流至盡頭;但我們可以做也必須去做的,就是掌穩自己人生的舵,好好 運用自己僅剩有限的生命,多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那麼,當我們行將結 束這生命之河的旅程時,就可以坦然而無憾地告訴自己:這一生不曾平白 走過! 5. 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猶然 亦養命去 6. 千百非一 族姓男女 貯聚財產 無不衰喪 7. 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 壽之消盡 如  水  操,音(磋)chh 1 出高切   杖,音(丈)tiong7 地共切  牧,音(木)bok8 文獨切  牛,音(揉)giu5 語求切  老,音(惱、潦)l 2 柳稿切  死,一音(史)su2 時矩切    一音(始)si2 時紀切  千,音(遷)chhian1 出堅切  百,音(逼)pek4 邊激切  姓,音(聖)seng3 時敬切  貯,音【拄】tu2 地矩切  聚,音(自)tsu7 精遽切  衰,音【梳】soe1 時【瓜】切  喪,音(宋)song3 時貢切  命,音(孟)beng7 文競切  攻,音(功)kong1 求公切  削,音(肅) siok4 時菊切   ,音(榮) eng5 英擎切   ,音(榮) eng5 英擎切  水,音【 】sui2 時鬼切   「譬」如牧「人」手「操」棍「杖」,「行牧」其所飼養之「食牛」 (即肉牛),待其肥碩,便宰殺之。「老死」之患就「猶然」如同那牧人 一般,「亦」虎視眈眈地靜待吾人長「養」壽「命」,而後盡取而「去」 。   自古以來,人類何止「千百」,但「非一」例外的,不論其膚色民「 族」、種「姓」階級、「男女」性別為何,對於物資,乃至五欲境界之馳 求,總是欣趣而無厭的。但是處心積慮所「貯」蓄積「聚」之「財產」名 位,到頭來,又「無不」歸於「衰」敗「喪」失殆盡,正所謂「積聚皆銷 散,崇高必墮落。」 1   對於身外五欲的趣求是如此,之於生命本身的強烈愛執,更是深深矇 蔽了凡夫眾生對於生必歸滅,這一自然法則的體認。所以儘管「生者日夜 」不息地,性「命」正一點一滴地兀「自攻」劫「削」減,年「壽之消盡 」,就「如」同傾覆(「 」)深水池(「 」)裡的「水」一般,再深 的池水,也終有枯竭的一日。可是,能警惕到生也有涯,而不隨波逐浪於 萬丈紅塵的,又有幾人?   佛陀說這三首偈頌的因緣是:有一次,釋尊偕弟子在摩揭陀國王舍城 中,受請說法完畢,於出城所見,有感而發的。這一天下午,釋尊暨弟子 們在出城途中,巧遇一人正驅趕著一大群牛,自城外放牧歸來。這群牛吃 飽了牧草,一路上且跳躍奔逐,且以牛角更相牴觸。釋尊見狀,即說偈言 :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   老死猶然,亦養命去。   千百非一,族姓男女,   貯聚財產,無不衰喪。   生者日夜,命自攻削,   壽之消盡,如  水。   回到精舍,釋尊洗足畢,即敷座而坐。此時,侍者阿難便趨前向釋尊 頂禮,而後問言:「世尊!適才您在途中說了三首偈頌,弟子不能理會其 中的意涵,祈世尊慈悲開示!」佛遂問阿難:「你剛才是否也見到了牧人 驅趕群牛,放牧歸來呢?」「是的!世尊!弟子見到了。」釋尊又言:「 這一個飼養肉牛的屠戶家裡,本豢有千頭牛隻,屠戶日日命人出城去尋找 牧草豐美之地,以放牧群牛,再日擇其肥碩者而殺之。連日以來,一千頭 牛不覺已殺了過半,但是其他的群牛卻仍渾然不覺,依舊跳躍奔逐,更以 牛角相互牴觸。我愍傷其惛然無智,故說此三偈。」   「其實,何祇是彼群牛呢!世間愚痴凡夫亦復如是啊!不知物我世間 ,凡存在者盡皆無常、無我、空寂,反而計執有一常住、獨存、實有不變 的主體『我』,於是日將身心耽著於五欲中,更為此永不滿足的欲求,彼 此殘害惱迫。不知無常苦患原不待時而至,如此之矇昧不覺,又何異於彼 群牛呢?」此時,座中恰有二百名貪求供養的比丘,他們聽了釋尊如是的 譬喻開示,各個心生慚愧,暗自惕勵,遂於座上定慧相應、破妄證真,迅 速得阿羅漢果,並具六神通。在座大眾亦深得法益,而恭敬向佛作禮!   物質生活,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但是人類卻往往陷於物欲的無限追求 ,而引生種種的憂悲惱苦。佛法並非要人放棄世間的一切,相反地,卻要 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善盡己責、守分知足,而不汲汲營營於財富的累 積、名位權勢的趣求。因為這些可能伴隨個人的福報努力而來,卻是眾緣 和合、虛幻多變而不可保固的。所以不論對出家或在家弟子,佛均示以正 命的中道生活,既不放縱自己的欲求無限的擴張,也不過分自虐的刻苦營 生,當受用則受用,當儉省則儉省,量入為出,蓄用兼顧,如此即能隨遇 而安、恬然知足。畢竟,生命中除了欲樂的享受、名利的戀求,還有很多 值得吾人追求的!端看自己願意將心力投注於何處!   佛教譬喻故事中,有一則母馬與小馬對話的故事,也頗發人深省!一 日,小馬就對著母馬抱怨說:「媽媽!為什麼牛伯伯和我們都吃得這麼差 ,卻得每天辛苦地耕田、拉車工作;而豬媽媽和牠的孩子們,卻可以吃得 好,又不必工作呢?」馬媽媽聽了,就憐惜地對小馬說:「孩子啊!你慢 慢地看吧!慢慢看下去,你就知道了!」「媽媽!你要我看什麼呢?我只 看到牠們每天都吃得飽飽,卻是什麼工作都不必做啊!」小馬忍不住嘟著 嘴回答。   日子就在這樣的自怨自艾中過去,小馬儘管滿心埋怨,可還是得每天 心不甘情不願地工作。直到有一天,天快亮了,竟然聽到豬家兄弟姊妹淒 厲的慘叫聲,小馬被驚醒之後,連忙問媽媽到底怎麼一回事?這才明白: 原來牠們是養來被宰殺的,怪不得不必工作,只管把自己養得肥肥的就好 了!   世間因緣就是如此具相對性,眼前的好際遇,不一定真正好,也不會 永遠好;現時的境遇不順,也不一定壞,更不會永遠壞。我們原無須羨慕 旁人,更無須嫉妒,畢竟「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 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2 倒是在衣食無虞之際,能多多去從事一 些有意義的事,來利人利己,這才是真正明智的。否則,一眨眼老病倏至 ,只怕再要做什麼好事,也已力不從心了! 8.常者皆盡 高者亦墮 合會有離 生者有死   墮,音(道)t 7 地賀切   生,音(升)seng1 時經切   死,音(史)su2 時矩切   這一首偈頌即佛教有名的「四非常偈」,印順導師在其《成佛之道》 <歸敬三寶章>中,更進一步引申,而作了「六非常偈」,偈言:「積聚 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 毀。」 3 以表世間一切有為法,皆無常變易而無有究竟的。   總的來說,凡存在的一切,皆在生、(住)異、滅的不斷變幻中推移 ;儘管眼前看來似乎是常恆不變的事事物物,它的內裡,其實充滿著錯綜 複雜的離斥力。一旦離散的因緣具足,便外顯而成就壞滅的事實,所以說 「常者皆盡」。依此以觀世間的富貴榮華,任你如何攢聚經營,終究會有 消散佚失的一日到來;世間的名位權勢,無論其為如何崇「高」顯赫「者 」,終究「亦」有傾「墮」衰頹的一刻現前;而世間眷屬、朋友,無論其 「合會」之時是如何親愛和睦,到頭來,終亦免不了「有」生「離」死別 的椎心傷痛。即如個己五蘊假合之身心,亦無一例外的,凡「生者」終必 「有死」,這是每個人在自己周遭,甚至切身皆能遭遇的事實。   財富、地位、眷屬,以至一己有限的生命,的確是危脆而不可依怙的 。再擴大一點來看,有些人盡相信只要國家繁榮、社會進步,個人便可以 獲得長久的幸福安樂;殊不知由無數個人所組成的國家、社會,亦在一治 一亂、成而復毀中無常變動不已,哪裡可堪恃怙呢?但我們往往在冷眼旁 觀之餘,習得一句「無常」的口頭禪;一旦事臨己身,卻又呼天搶地,不 明所以地大嘆:為什麼是我?我做得這麼好,為什麼還會遭受這樣的待遇 !但,無常是平等的,它從不厚此薄彼,只要具足和合的因緣,即成、即 有;具足離散的因緣,即壞、即無。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隨順無常的法則 ,並把握無常到來之前的時光,讓它成為有意義的永恆!   佛之所以宣說這首偈頌的因緣是這樣的:在舍衛國,有一位老婆羅門 ,他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長得聰明、伶巧又可愛。不料這個女兒突然 得了重病,數日之間即一命嗚呼。禍不單行的是,婆羅門田裡原已成熟待 收的麥子,此時也為野火燒個精光,原本還期待豐收可賣個好價錢的,而 今卻什麼都沒剩下了!經歷接踵而至的雙重打擊,婆羅門頓時憂惱交加, 失意恍惚,就如同發了瘋般,無法自解。   他曾聽說佛是世出世間的大聖者,一切天人的導師,佛所宣說的法義 ,可以令人心開意解、去惑除憂。於是,這個婆羅門就前往當時佛所在的 祇園精舍,想求得佛陀的開示。見了佛,他不覺悲從中來,頂禮長跪而稟 白佛說:「世尊,我本無兒子,唯一愛女,視之如掌上明珠,沒想到近日 卻忽然得了重病,捨我棄世。為此,我日夜愁憂,悲痛逾恆,唯願世尊慈 悲垂示,導我以開解憂結之道。」釋尊就告訴這位婆羅門說:「這世間有 四事是不可長久的,哪四事呢?一、有常終必無常;二、富貴終必貧賤; 三、合會終當別離;四、強健終將老死。正所謂:常者皆盡,高者亦墮, 合會有離,生者有死。」婆羅門聽了世尊所說法偈,心結即解,不復愁悒 ,遂發願隨佛出家,為佛弟子,修習梵行。於是他便自剃鬚髮,成為釋迦 僧團的一員。由於之前對無常有過切膚之痛,所以他的修習,側重在思惟 無常苦空之理,不多久即證了阿羅漢果。   名、利、情,是一般人所渴求的,尤其財富、名位、權勢,頂好就是 「醒握天下權,醉臥美人膝」。萬一三者不可得兼,至少也要有一種可堪 稱雄,於是有人終其一生,就是孜孜矻矻於財富的累積,與名位、權勢的 馳逐,而且樂此不疲。   有個故事就說到一個生性慳吝的富翁,因為家財萬貫,擺在家裡,怕 人偷走;借給人家,又怕被倒帳。所以,他就決定去買黃金,來埋在庭院 裡的一棵樹底下,以掩人耳目。可是,埋了黃金之後,他又深怕被人發覺 而盜走,所以一天都到那個地方去看三次。這種不尋常的舉動,很快地就 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一日清早,他才睡醒,就到埋黃金的那棵樹下去 看看。不看還好,一看竟發覺表土已然有著新翻的痕跡,這一驚可非同小 可了,趕快找來鏟子挖挖看,完了!先前埋的黃金都不見了!他忍不住坐 在地上放聲痛哭了起來!   旁人聽了,趕緊過去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問明原委之後,熟知富 翁習性的鄰人,就捉狹似地對他說:「我還以為是什麼天大的事情呢!那 還不簡單嗎?再埋一些石頭下去不就得了?」「什麼?要我埋石頭?我這 黃金是可以用的呢!石頭算什麼!」鄰人又說了:「黃金本來是可以用的 沒錯,可是你一直將它埋在那裡,跟埋一堆石頭有什麼兩樣?更何況,埋 黃金會被盜走,石頭可就不會了!」   這件事就這麼被傳了開來當笑譚,有個人聽了,一時說溜了嘴,就將 自己的經驗說了出來:「唉!那真是飯桶!我的金子可不會埋起來讓人偷 ,我都是請金匠打成一粒粒的像湯圓,晚上吞進肚子裡頭去,明天早上再 排出來;洗一洗,明天晚上吞下去,後天早上再排出來。…像這樣,人家 絕對偷不走!」不料有一天,這些個金湯圓跑錯地方,跑到盲腸去了,害 得他平白還挨了一刀!   這看來似乎是個博君一笑的趣談,卻也反映出人心的貪婪無知,佛說 錢財是──水、火、盜賊、惡王、不肖子──五家所共的,名位、權勢、 眷屬,也不是一得永得,可以恆常持有的。但對於適合自己心意的人、事 、物,我們卻偏是不許它無常,而期待它永恆,這豈不是很愚痴嗎!無常 的,且還給它無常吧!常者可盡,高者可墮,合會可離,生者可死!所以 ,好好把握這因緣會遇的當下吧!別等錯過了它,才懊悔莫及! 9. 眾生相剋 以喪其命 隨行所墮 自受殃福   剋,音(克)khek4 去激切   喪,音(宋)song3 時貢切   命,音(孟)beng7 文競切   墮,音(道)t 7 地賀切   殃,音(央)iong1 英恭切   「眾」緣和合的「生」命體 -- 動物,尤其是人類,由於自我感的作 祟──自我中心的無明痴闇,而有愛、慢、見等種種煩惱,以及人我的分 別與對立。於是,互「相」侵奪、「剋」害與爭鬥,「以」致「喪」失「 其」生「命」,因此必「隨」自己「所」造作的諸惡業「行」,異時成熟 ,「墮」落惡趣,親「自」承「受」所應得的禍「殃」罪報。同理,若造 作善業成熟,亦當親承所應得的「福」樂果報,所以說「眾生相剋,以喪 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   動物為了覓食、為了勢力範圍、為了後代的繁衍而爭;人類則更是無 所不爭、無所不鬥。什麼「一山不容二虎」啦!「瑜亮情結」啦!不共戴 天啦!在在都反應出對於敵對他方的不能容忍。因為不能容忍,所以就使 盡手段、更相惱害,耳語、毀謗、譏刺,從背後的詆毀,乃至正面的挑釁 ,非逼得對方不再出現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不可;尤有甚者,還糾結同黨, 以刀杖器械(現在可能就是槍砲毒藥了!)加諸對方,直到對方被置之死 地而後已。   試問:對方死了,難道自己就得以稱心如意了嗎?不,這種人永遠不 會缺乏敵人,他是靠著與敵人共諍而存活下去的,所以終其一生,都會像 隻鬥志昂揚的鬥雞般,四處尋求對手。可以想見的是為了爭勝,為了鬥垮 對方,他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如此心行,欲獲得福報而不隨其所造作的惡 業,承受所應得的罪報也難!這唯有確切信解因果緣起的必然法則,纔能 於因緣生法中,得有進而改善因果系的下手處,使化惡為善,日進於善而 離惡。4   傳說一位雄才大略的國王,鎮日就是在盤算著如何擴張自己的領土, 一日,他就對宰相說:「你與將軍策畫一下,我們準備出兵去攻打東邊的 鄰國。」宰相一聽,沉吟了半晌,才緩緩地回答說:「陛下,那攻打完了 以後呢?」「拿下東邊的鄰國之後,接著,再出兵去攻打南邊的鄰國。」 宰相心裡一驚:「敢問陛下,那打下南邊的鄰國之後呢?」國王志得意滿 地說:「再來就是把其他那些鄰近的小國,一一都併到我的國土來;然後 ,我就可以高枕無憂,安心地吃睡了!」宰相聽了國王這一番話,就不急 不徐、意味深長地反問了一句:「陛下!難道不出兵吞併鄰國,您就無法 安心吃、睡了嗎?」   這位宰相的膽識與智慧,真非常人所及!嘗想:小至個人、團體,大 至族群、國家,其所以互爭,除了欲、見,就是一個「唯我獨尊」的優越 感(慢)在作祟,除了自己(己群)──自我中心,容不下他人(他群) 能力比自己(己群)強,站得比自己(己群)高──除非對方臣服於我( 群),聽令於我(群),如此我(群)便「允許」對方(他群)的存在, 否則就用盡機心去詆毀、去破壞,甚而侵略、驅逐,以保持這「唯我獨大 」的優越地位。這是人性共眾生性的一面,也是個人、團體、社會、家國 ,乃至世界所以紛擾不安的根源之一。佛法說積習以成性,吾人靜夜觀心 ,亦當檢省自己所行所思,切勿讓小惡反覆循環,漸盈而為大惡。因緣果 報是歷然不爽的,莫忘了老死之患就在不遠處鵠候!人生幾何,該當好好 把握當下,去充實自己、淨化自己才是正途! 10.老見苦痛 死則意去   樂家縛獄 貪世不斷   老,音(惱、潦)l 2 柳稿切   痛,音(湯)thong3 他貢切   死,一音(史)su2 時矩切     一音(始)si2 時紀切   樂,音【藕】ngau7(即愛好)   縛,音(復、斛)hok8 喜獨切   獄,音(玉)giok8 語局切   人生世間不免是憂苦多過於快樂的,而且依於不同的關係與階段,就 有不同程度和內容的憂苦。就一己生理而言,生而老、病、死,是每個人 都必然經過的生命歷程(除非夭折);可是老來,髮蒼蒼、視茫茫、齒牙 動搖,身體各部分器官都退化了,做起事來力不從心不說,有時候連說起 話來都不知所云。   眼睜睜地看著衰「老」一步一步向自己侵逼而來,心裡真是倍「見苦 痛」!一旦業盡壽終,「死」亡前來召喚,「則」四大(地、水、火、風 )離散,「意」識隨著另一成熟的業系而「去」轉生。現世所擁有的一切 ,儘管難捨,卻不得不捨,而隨往昔所造的善惡業習,重新開展另一期的 生命。如若愛「樂」男女「家」庭支配佔有,那就猶如繫「縛」在牢「獄 」一般,不得自由。為「貪」戀此「世」間五欲,亦將「不斷」生死狂流 ,出離無期!   釋尊宣講此偈的因緣是:有一日,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眾比丘 很好奇地請示他說:「世尊,當年究竟觀察何義,所為何事,竟能放捨世 間欲樂、權位,而出家修道呢?」釋尊正待向眾比丘開演未曾說過之微妙 法義,便囑比丘們諦聽善思,而後說起自己出家修道的其中一個因緣:「 眾比丘啊!當時我雖貴為迦毘羅衛國太子,住的是四時宮殿,享受的是錦 衣玉食、極盡奢華之物欲生活,但內心總有一股空虛幻滅的感覺揮之不去 ,所以常常一個人抑鬱寡歡,令父王深心擔憂。有一日,我心血來潮,突 想到皇室的御後園去遊觀,侍臣將我的意思稟告給父王知道後,父王瞬時 喜不自勝,直希望我藉遊園之便,能得一展愁容。所以就趕忙親自欽點了 三十部車,除去前後導引外,左右翼從各有十五部,護衛我出城去。   來至路上,見到有一老人形體枯槁,皺紋滿面,還有氣無力地拄了根 柺杖徐徐而行。我就問車夫說:『這是什麼人呢?為何形容枯槁、衰弱至 此?』車夫回答我說:『那是老人。』『人老了就是這模樣嗎?』車夫又 恭敬地回答我:『是的,太子!所謂老,就是年邁體衰,生命危在旦夕, 不知死神何時前來召喚!』   向居深宮的我,從來只知人間榮華,身邊圍繞的是青春婀娜的宮女, 年輕力壯的侍衛,即使是朝臣,也個個雍容體面,幾曾見過這般孤單落拓 的身影呢?所以內心有了不少的衝擊。車夫還告訴我:凡生而為人,不論 貧富貴賤,皆當領受老來的苦痛。想想自己是幸而生在帝王家呢!否則豈 不也像眼前這個老者一般嗎?但榮華權勢能夠享有多久?它能夠使我不受 老患嗎?腦子裡不斷地浮現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但卻一個都得不到解答, 越想越深,一時遊興全無,便吩咐車夫駕車返宮。   父王見我與護衛們回宮,深恐壞了我的興致似的,也不敢直接來問我 是否暢遊盡興,便轉而向車夫詢問。豈知他得到的答案,竟是還沒抵達御 後園,就返宮來了;又聽到車夫描述路上所見,及至滿懷憂思而還,父王 心中更是充滿忐忑與悵惘。沒想到事前早已安排侍衛先行出訪,嚴令街道 兩旁不得出現不淨穢汙之人、物,免得我見了徒增感懷的,而我到底還是 見到了。愛我至深的父王,那時真是憂心如焚啊!   而回返宮中的我,雖復陷入深深的思惟,但慢慢地,也就接受人自出 生,就必然要老邁的事實。過了一些時日,念及上次未竟之遊,又想至御 後園一攬勝景。甚為憐愛我的父王一聽到我想出遊,高興得什麼似的,又 趕緊親點了三十部車護衛我出遊。   這一次來至半路,卻見到了一個渾身惡臭的病人,形銷骨立,口吐穢 物,身臥大小便溺之中,一任蠅蟲沾滿他黃臘的軀體與便便的大腹。車夫 告訴我:『凡生而為人,不論貧富貴賤,只要四大不調,即生病痛。如若 得病,再怎麼可口的美食,都索然無味;再怎麼歡愉的樂事,也都無心消 受。甚至連聽了人聲,都覺煩厭!』想到自己他日也不免要遭受此患,一 時遊興闌珊,就迴車返宮去了。當時內心只想一個人獨處靜修,以找尋讓 自己與眾生咸能免脫此患的方法。   返回宮中,父王從車夫那裡得知情形後,又大為不悅,心裡著實擔心 我會因出遊所見,更加悲憐世間眾生的憂苦,而竟出家修道,去追求那可 以度脫一切苦厄的究竟方法。於是就增派侍衛宮女,常隨我側,伴我習武 娛樂,以解我煩憂。   數日之後,我慢慢地也接受了人自出生以至於老,終必面對病苦折磨 的事實。一日,又念起御後園之遊,便又囑車夫擇日成行。這一次來到路 上,卻見一亡者停屍路旁,親族朋友都蓬頭散髮地圍繞在他身旁涕泣號哭 ,令我不覺也感染了那一分的悲傷!車夫告訴我:『凡生而為人,不論貧 富貴賤,都必然要死。人死,即四大分散,各在異處,形同乾木,無所覺 知,即連世所親愛的眷屬、名位、財富等皆當永離。』瞬息之間,之前所 見老、病者的影像,與眼前的亡者,竟在我眼前交織成一幅人間悲苦圖, 令我撼動不已!   老、病、死,真是眾生所必不可免的苦患啊!即使貴為帝王之尊,亦 無能豁免。想到國家的前途、眾生的苦難,如果我留在宮中繼承王位,充 其量也只能使我國內的人民得到富足安樂;而即使能令壯有所用、老有所 養、病有所護、死有所歸,仍無法使我的人民免除這老、病、死的大苦。 更何況人生世間的憂苦又何止於此呢?親愛別離、怨憎會遇、所求不得, 而最根本的,就是我們這個由四大所和合的身心,它才是一切苦患的根源 。為了度脫一切眾生的苦難,我願意捨棄王位、出家修道,以求成究竟無 上的度苦之道!所以諸比丘啊!我今日得成等正覺,度脫無邊眾生,皆因 無戀慕世間短暫的欲樂,立堅固願以救拔全人類的苦難而來。」於是,釋 尊即在眾中宣說此偈:「老見苦痛,死則意去,樂家縛獄,貪世不斷。」 11.咄嗟老至 色變作耄   少時如意 老見蹈藉   咄,一音(茁)tut4 地骨切     一音(惙、輟)toat4 地括切   嗟,一音(炙)chia3 精【寄】切     一音(遮)chia1 精【爹】切   老,音(惱、潦)l 2 柳稿切   耄,音(帽)b 7 文道切;     又音mo7   少,音(筱)siau2 時矯切   蹈,音(道)t 7 地賀切   藉,音(寂、賊)chek8 精極切   「咄嗟」,猶言倉卒,意為呼吸之間,以喻很短暫的時間。《晉書. 石崇傳》有云:「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耄」,《禮記‧曲禮》上 說:「八十九十曰耄」,在此泛指老年。   人生匆匆數十寒暑,無論是庸庸碌碌,抑或叱吒風雲,一眨眼,「老 」年便已忽焉來「至」。老來,不但形「色」容貌一「變」而「作」龍鍾 「耄」態,體力、記憶力、執行力也都大不如前了,「少」壯「時」期做 起事來,儘管外界的因緣不一定能配合,但至少個己身心還能「如」己「 意」所使,以向既定的目標努力。一旦年紀「老」大,只「見」年輕人活 力充沛地,一個個迎頭趕上自己,甚至超越自己;想再做些什麼,已徒然 有心無力了!恍然覺得過去的光榮,像被老病之患踐踏(「蹈藉」)在地 上一般,如今也僅能自我憑弔追憶一番了!   釋尊晚年,有一日,侍者阿難前來禮座,並稟白佛說:「世尊啊!而 今弟子看您形變色衰,身體諸根已漸朽緩,似乎已不如從前那般靈敏了! 」釋尊聞語,不禁慈和地回答阿難說:「是啊!是啊!誠如你所說的,老 ,能使極妙的容貌不復殊勝,圓滿的諸根不復靈敏,病為老伴、死為老待 ,顏色體力不復豐澤,豪貴財富不復盈溢。平正強健的身體,如今須憑杖 佝僂而行;如紺青又如純墨的頭髮,如今已斑白零落;黑白分明的雙眸, 如今既失光澤復生眼翳;光亮照人的額頭,如今已然皺紋滿佈;甚至連純 白整潔的皓齒,如今也已疼痛難當、動搖掉落!總而言之,諸病之苦,實 莫甚於老!如來身相莊嚴,又兼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尚且為老病所踐 踏,何況是凡夫,哪能得免於此患呢?」於是釋尊即說偈曰:   「咄嗟老至,色變作耄,    少時如意,老見蹈藉。」            (待續) 註釋: 1.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歸敬三寶章〉。 2.《雜阿含經》卷二(大正2.12下)。 3.同1。 4.印順導師,《中觀今論》,頁170、171。

台灣佛教


《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編輯部 桃園佛教   (一)清代   佛教之傳入桃園縣,依文獻所載,當始於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 當時有一出家於南海普陀山的僧人順寂,自廣東省潮州攜帶觀音木雕像來 台,在桃園與一信徒張衍剛共同結一草庵加以供奉。庵名「三草庵」。此 庵後來演變成寺剎,此即今日龜山鄉之壽山岩觀音寺。   壽山岩觀音寺肇建之後,迄日本據台為止,桃園縣寺院之有史可稽者 共有 14 座。分別設在桃園市、龜山鄉、大溪鎮、大園鄉、觀音鄉、楊梅 鎮等地。以供奉觀音佛祖(即觀音菩薩)者為多,偶亦有主祀阿彌陀佛、 釋迦如來、地藏菩薩或大勢至菩薩者。其中,有部份道場是齋教的齋堂, 有部份是民俗信仰與佛教相混融的寺剎。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桃園佛教的 萌芽期。   (二)日據時代   日據時代,桃園縣除了新增若干傳統寺院之外,日本佛教也陸續傳入 。當時傳入的日本宗派,有真宗大谷派、曹洞宗、臨濟宗妙心寺派、淨土 宗等四派。這四派在桃園或設布教所,或有相關寺院(傳統寺院改宗者) 。透過這些道場,日本佛教的傳教方式,乃逐漸入本縣之中。   這個時期的桃園縣,下列諸剎頗值一提:   大溪鎮名剎福份宮。創建於道光年間,供奉觀音菩薩。該剎於同治年 間改名為齋明堂。此後經過幾次大規模改建,並於 1937 年改名為齋明寺 。該寺除了是大溪古剎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據時代曾自中國大陸請 購一套《磧砂大藏經》回寺庋藏。這在當時文化層次低落的台灣佛教界裡 ,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   此外,中壢市的圓光寺,開創於 1918 年,為妙果所開山。該寺對二 十世紀中葉以後的桃園佛教,有重大的影響。龜山鄉的迴龍寺在日據時代 改宗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大溪鎮的修德堂,創於清代嘉慶年間,在當時 是日本淨土宗的布教所。中壢鎮的妙善寺也屬於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此 上諸寺,都是日據時代較受矚目的佛教道場。   (三)現代(光復後迄今)   台灣光復後,日本佛教撤離,中國大陸佛教傳入,桃園縣佛教又步入 一嶄新的階段。截至 1998 年為止,桃園縣總共的佛寺數量有 108 座。 縣轄各行政區所有的寺院數量略如下列:   (1)桃園市:22座   (2)中壢市:19座   (3)平鎮市:2座   (4)龍潭鄉:13座   (5)楊梅鎮:5座   (6)新屋鄉:3座   (7)觀音鄉:6座   (8)龜山鄉:10座   (9)八德市:6座   (10)大溪鎮:16座   (11)大園鄉:1座   (12)蘆竹鄉:5座   從上表所列數字,可以看出桃園縣的佛寺主要集中在桃園市、中壢市 、大溪鎮、龍潭鄉與龜山鄉諸地。桃園市居冠,有 22 座;中壢市居次, 有 19 座;大溪鎮居第三位,有 16 座。  在這一百餘座新舊寺院之中,圓光寺是自日據時代以來即具有相當影響 力的名剎。光復之初,該寺住持妙果即自南洋招聘慈航來台,為該寺主持 「台灣佛學院」。1974 年,如悟出任該寺住持之後,積極興辦圓光佛學 院,大力提倡佛教文化事業,在桃園縣諸剎中甚受矚目。   另一古剎齋明寺,光復後為居士江張仁所住持。1999 年元月,江居 士將寺務交由法鼓山聖嚴主持,成為法鼓山分支道場之一。此外,該寺也 被政府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這在桃園縣內佛教界,也具有不尋常的意義 。   此外,舊稱印心堂而今改名的印心寺,在捷圓的主持之下,寺宇曾有 大規模的重建。如今也已成為大溪鎮郊區具山林之勝的名剎。   在光復後的新興寺院方面,由昭慧、性廣二比丘尼主持的佛教弘誓學 院,成立於觀音鄉雙林寺內。該學院創於 1986 年,以弘講印順之佛學思 想為主。1999 年 10 月,建於雙林寺旁的新校舍落成。桃園縣在圓光佛 學院之外的另一佛教教育生力軍,總部於焉成立。   除雙林寺之外,中壢市繼夢主持的華嚴學苑,專弘《華嚴經》;觀音 鄉廣心主持的寶蓮寺常在國外進行佛教文化交流工作;台北華嚴蓮社在大 溪鎮也設有僑愛佛教講堂;佛光山也在桃園市設有佛寶寺。至於密教,不 論藏密或東密,在桃園縣內都甚為罕見。(《桃園縣志》;《台灣佛教名 蹟寶鑑》;《台灣佛教名剎》)。 高雄市佛教   (一)清代   高雄市佛寺之創建,有史可考者,當始於 1689 年(康熙二十八年) 在左營區所建之興隆寺。據該寺開山碑所載,當時有臨濟宗僧勝芝茂義、 勝芝茂伽等人在當地搭設茅亭,供奉觀音菩薩,這是該寺的濫觴。到 1719 年,鳳山知縣李丕煜與各地善信募地捐款興建寺宇,名興隆寺,又 名觀音亭。此即今之興隆淨寺的前身。   此外,位於鼓山區之元亨寺,據載係 1743 年(乾隆八年)由經元和 尚所興建。該寺也是迄今仍然香火鼎盛的古剎。   由於文獻不足,今人對清代高雄市佛教的瞭解甚為有限。除上述二寺 之外,我們尚未獲得其他資料可資描述。大體而言,清代高雄市佛教的發 展,是遠不如高雄縣興盛的。   (二)日據時代   據 1988 年版《台灣佛教名剎》〈後部〉,及 1977 年版《台灣佛教 寺院庵堂總錄》所載,日據時代,高雄市所創建的寺院有:    (1) 龍泉禪寺:1923 年創於鼓山區,首任住持為日據時代甚為活躍 的日僧東海宜誠。    (2) 慈雲院:由高雄市望族林迦之妹(法號孝淨)所創建,位於楠 梓區,創建年代不詳。1959 年改稱慈雲禪寺。    (3) 禪海佛寺:位於楠梓區,由張陳綢(法名普織)初建茅堂,以 為靜修之處。1927 年改建,名百善堂。1933 年改稱禪海佛堂,1937 年 再改稱禪海佛寺。   此外,日據時代,有不少日本佛教宗派來台佈教,或建布教所,或成 立支部;其後又因皇民化運動,舊有寺院紛紛改宗日本佛教。因此,當時 高雄市佛教有強烈的日本佛教氣氛。依據現存中日文獻所載,當時日本各 宗派之相關寺院或布教所,至少有下列各處:   ◎臨濟宗妙心寺派    (1)龍泉禪寺    (2)財團法人佛教慈愛院    (3)元亨寺   ◎真宗大谷派:高雄別院   ◎曹洞宗:南禪寺   ◎淨土宗:高雄教會所   ◎日蓮宗:高雄布教所   ◎高野山真言宗    (1)高雄支部     (2)打狗支部   在上列諸寺中,新成立的龍泉寺及佛教慈愛院都曾由日僧東海宜誠所 主持。東海氏曾任龍泉寺首任住持及佛教慈愛院理事長。其中,佛教慈愛 院是當時全台灣罕見的佛教醫療濟世機構。在日據時代名僧東海宜誠的擘 劃下,有一定的成績。   依上表所列,當時傳入高雄市的日本宗派共有六宗,其中當以東海宜 誠所屬的臨濟宗妙心寺派最為時人所知。   (三)現代(光復後迄今)   光復後,高雄市佛剎大增。依《中華佛教寺院通訊錄》 1997 年版, 及《世界佛教通訊錄》 1996 年新版(第十三次版)所載,到 1997 年為 止,高雄市總計有 11 4 所寺院。其中,各行政區之寺院數量如下:   (1)新興區:九所   (2)前金區:四所   (3)苓雅區:二十六所   (4)鹽埕區:三所   (5)鼓山區:十二所   (6)旗津區:三所   (7)前鎮區:十三所   (8)三民區:二十四所   (9)楠梓區:七所   (10)小港區:七所   (11)左營區:六所   由於光復後日本佛教勢力撤離,因此,原在日據時代加入日本佛教宗 派的寺院,紛紛恢復漢傳佛教的傳承。加上中國大陸僧人之陸續到高雄市 開創寺院,因此,光復後高雄市的佛教呈現一片新穎的漢傳佛教景象。   在 114 所寺院之中,古剎興隆淨寺在日據時代被列為軍事禁地( 1938 以後),故當時該寺的弘法事業暫停。到 1948 年乃遷建於現址。 該寺在天乙、心淳二位尼師之住持之下,寺務頗有發展。迄今已成為高雄 市著名的尼眾道場。此外,元亨寺在菩妙的經營之下,也頗為台灣佛教徒 所知。該寺倡印漢譯本《南傳大藏經》之一事,尤為教界、學界所讚嘆。   在新建寺院方面,壽山寺為佛光山星雲早年崛起於佛教界時所創,具 有歷史意義。開證所創建的宏法寺,與台南縣的妙心寺,共同促成了《中 華佛教百科全書》的出版,為台灣的佛學研究,提供一部篇幅最大的工具 書。此外,該寺在其他佛教文化方面也頗有推動之功。上列二寺之外,前 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心在高雄市的弘法道場──高雄佛教蓮社、慧律的 文殊講堂,以及由一群學佛居士所擘劃的高雄佛教堂等剎,在高雄市佛教 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解嚴(1987)以後,佛光山的普賢寺之外,法鼓山、慈濟,以及中台 山在高雄市的分支道場,也為高雄市佛教再添加新氣象。二十世紀末期台 灣佛教這四大勢力(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也都在高雄市展 示出具體的影響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密教在高雄市也逐漸抬頭。除了藏傳佛教有六 、七處弘法處所之外,日本的東密,也有悟光的光明王寺在弘傳。這是日 據時代高野山真言宗之外,密教的再度傳入高雄。(《台灣佛教名蹟寶鑑 》;《佛教大年鑑》 1969 年版;《高雄市志》)。

生活萬象


念佛法門的理論與實踐

             善思 壹、前言   佛弟子,從佛陀正法的光明中,身受佛陀無比的恩德,並學習到真智 慧,以及無限的悲願與信心;進而從黑暗中走向光明,漸離苦惱而得清涼 ,跳脫險惡而登坦途,化極苦為極樂。因此,在「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 念」中,為適應眾生崇敬的心理,經典不斷傳出念佛滅罪、往生淨土、不 退菩提心等信念,漸漸強化了念佛的功德。   「大乘佛法的興起,與淨土念佛法門,有密切的關係。原則的說,大 乘是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的。」 1 可見大乘佛法的興起,是由於念佛法 門的發達,而逐漸開展起來的。     佛法依眾生根性的不同,修行的法門也就有所不同。「大乘佛法」特 重信而以稱名、懺悔等為方便,由此引發悲心、慈心,進而趨向菩薩的大 行。   「六隨念」中的念佛,是「佛法」中重信的方便道。六念是以念佛為 先的。所以,重信菩薩所修行的,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所說:「菩 薩法者,唯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晝夜六時,說罪懺悔;二者、常修 念佛,不誑眾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頭 然。」 2 但是念佛法門,並不僅限於信與持名,也可以引向智證的念佛 三昧。所以依念得定,依定發慧,依慧而得解脫。   大乘經典所介紹的十方淨土中,各有特色,尤以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 最為殊勝。所以,如何具足往生極樂淨土或其他淨土的條件,是大家所關 心的。再者,初學佛的人,必先以善念對治惡念,以淨念去除染念。念佛 法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此,將研讀心得,歸納整理如下,以供參考。 貳、念佛法門的理論與開展   「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是佛法邁向大乘佛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   印度佛教初期,是沒有佛像,僅有菩提樹、法輪、足跡,象徵佛陀的 成佛、說法、遊行。所以初期的念佛,僅限於念佛的十種德號,也就是念 佛的功德。 佛為病苦、恐怖、憂慮等眾生,開設念佛法門。由念佛功德而消除眾 生的憂悲苦惱。《妙法蓮華經》中也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3 因此念佛,不但能免於苦難,而且能種下善根,並成為往生淨土的因緣 。如心性怯弱、業障深重者,可時時念佛,多作懺悔。廣集善根福德資糧 ,才不致於辜負佛菩薩的慈悲攝受。   由於眾生的心,散亂起伏多變,必須有一法使其依止,然後才能漸漸 安住。不但定依念而來,就是修觀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   「念佛」一詞,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最早出現於《阿含經》。如念 佛、念法、念僧的三隨念;或加念施、念天、念戒的六念法門,都是以繫 心思惟的念。《增壹阿含經》中所說的念佛是:包含佛身與功德;十力、 四無所畏;佛相端正莊嚴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佛陀在世時 ,「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是依人間佛陀、比丘僧,以及佛陀與比丘 所開示的法,作為繫念的內容。   念,是佛法的修行方法之一。念是心念,是繫念一境而使之分明現前 。真正的念佛,是要使心繫念佛境,分明不忘,而得正定。   念佛法門的發達,是在大乘佛教時期,與造作佛像有關。大乘佛法中 以「念佛」為主的易行道,在《十住毘婆沙論》所說的,是先說稱念佛名 、憶念、禮拜,進而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一般而言,易行道是廣義的念佛法門。對於稱名(語業)、禮拜(身 業)、憶念(意業),這是對於佛陀的敬信而起的清淨三業。在佛前修懺 悔、勸請、隨喜,以回向佛道,不但能成就信心而引生慈悲心,並能進修 六波羅蜜。求生淨土,也不是為了享受安樂,而是為了繼續精進菩薩道; 因為淨土中沒有障礙,容易修行,所以是易行道。 參、念佛法門的種類   印順導師把念佛的類別分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 」四種。   一、稱名   口稱南無佛,是表示歸依禮敬的誠意,而求佛的慈悲攝受。「稱名」 是憶念佛而口稱佛名,希望以稱念佛名的音聲,獲得感應與救度。   稱佛名號,與禮敬諸佛、稱揚讚歎佛有關,都是歸依佛陀,而表現於 身口的誠敬行為。所以稱念佛名,是教內極為普遍的宗教行為。   稱名念佛,並非僅限於口頭的稱念。如《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 ,玄奘法師別譯作「思惟」。由此可見,稱名不但是口念,而且內心必須 思惟繫念。由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而體會到佛的功德,繫念思惟的念佛 。   稱名念佛的音聲:有大聲、細聲、默念三種。在念佛的過程中,三種 都可交互使用。   稱念佛名,是在危急苦痛時;或無法修學高深法門,甚至臨命終時, 教以念佛法門,容易修學。稱名念佛的易行道,也因容易修學,而廣大的 流行起來。近代的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也以稱名念佛為唯一法門。以教化 的普及層面來說,易行道的稱念佛名,確實是值得讚歎的。   執持佛名號的易行法門,主要能懺除罪業;往生清淨佛土;不退轉於 無上菩提。念佛名號而求生淨土,在「大乘佛法」中,是十方諸佛所揭櫫 的共同法門。   二、觀相   這可以分為觀色身相、觀法身相二種。觀色身相:即念佛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觀法身相:即念佛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   大乘普遍重視的,是念佛色身相。如《坐禪三昧經》說:「若行者求 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專念十方三世諸佛生身。」 4 《佛說觀佛三昧海 經》也說:「如來滅後,多有眾生,以不見佛,作諸惡法。如是等人,當 令觀像;若觀像者,與觀我身等無有異。」 5 所以佛像的發達,與念佛 色身相好是有關的。   初學者可先以觀佛像的修法。再以「色身觀法」;進而「法身觀法」 ,念佛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等功德。或先觀佛像,把佛陀的相好莊 嚴,謹記在心、歷歷分明,然後靜坐繫念佛相。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解說「念佛」,是念佛十號,三十二相、八十 隨形好,……解脫知見眾具足,一切智、一切見、大慈大悲、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這包括了念佛名號、念佛色身與念佛功德法身 三類。   三、唯心   唯心念佛,是出於《般舟三昧經》的。初學「般舟三昧」的行法,是 從「觀相念佛」開始,但到了三昧成就,佛相現前,不但光明徹照,而且 能問答,能解說經義。因而覺察到,這是自心三昧所現的境界。並類推到 三界生死,都是由自心所作、所現,虛妄不實的。即使是能念的心,也是 空無所有的,而進入三解脫門。這是念佛三昧中,從「觀相」而引入「實 相」的過程。   四、實相   「實相」或「諸法實相」,玄奘法師譯為「實性」或「諸法實性」。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說:此法念佛,分為五陰;三十二相、金 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生身);戒眾、定眾、慧眾、解脫眾、解脫知 見眾;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十二因緣( 法身)。   一般解說世尊以五陰為體,所以念五陰身。《中阿含經》卷七說:「 若見緣起便見法」 6,所以見法空無自性就是見佛,因此念十二因緣。   般若法門,是信解五陰身、生身、功德身、緣起等一切自性無所有; 所以《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說:「無憶故,是為念佛。」 7 「無 憶」的念佛,是直接以佛的五陰、色身、功德、緣起,而直觀實相的,所 以名為「實相念佛」。因此,由如幻如化的因緣,而深悟一切無所的空性 為佛,稱為「實相念佛」。   念佛,發展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在四類念佛中,以稱名念佛 最為簡易;一般所宏通的淨土法門,都著重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並 信求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 肆、念佛法門的特色   念佛法門,有他增上、易行道、異方便三種特色。   他增上:修學佛法雖然重於自力,但是他力也是確實存在的。自力與 他力,必須互相展轉增上。念佛法門是依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他力 ),才有往生淨土的可能。所以,念佛法門是屬於他增上的。   念佛法門是為怯弱下劣根性、業障深重、修行不易的眾生而施設。所 以,念佛、懺悔、勸請、迴向等,可以增長善根、消除業障,也都是屬於 易行道。   方便有正方便、異方便兩種。《妙法蓮華經》說:「正直捨方便,但 說無上道。」 8 到了大乘佛法時期,除了對無常、苦、無我、不淨等, 給與新的詮釋以外,更有異方便的教導:如廣修供養,興建寺院,造畫佛 像;乃至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等。 伍、念佛三要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為三要。   一、信:修淨土法門者,不但要確信淨土的實有,而且還要相信淨土 的清淨莊嚴;更重要的,是要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既深且廣。   二、願:有信心之後,當然要有願行。但切實修學佛法者,因法門無 量,只能選擇與自己意趣相投合的,因此便由信而進一步的發願實行。淨 土法門的願,除了願成佛道、願度眾生以外,主要是願生彼國。眾生願與 佛願相應,往生淨土,才有可能。   三、行:行,有往生淨土的主行與助行。《阿彌陀經》說:「不可以 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9。可見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因緣,增長福德資 糧,才能往生淨土。例如:孝敬父母、佈施、持戒、讀誦大乘經典等善根 福德,應該隨份隨力去做,使善根增長,福德增勝。因此,欲求往生淨土 ,念佛是主行,培植善根福德是助行。   信、願、行的結合,是淨土念佛法門的三要,缺一不可。現生念佛, 能使眾生積集善根福德資糧,修六度萬行,展轉增上,定慧成就,身心清 淨,才能與淨土相應,往生淨土中。往生淨土後,各種善緣具足,容易修 學。 陸、念佛法門的實踐   印光大師說:念佛必須具備「口念、耳聽、心想」三到;三者同時相 應,念得清晰明了。稱名時,要用自己的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跟著音 聲明明白白的起念。如此才容易修得一心不亂。總之,不論時間長短,佛 號多少,都必須要口、耳、心三到,專一繫念使心不散亂。   念佛,是大乘佛法的通泛法門,通常有二種:一是定時念佛:如早晚 的定時念佛。二是平時念佛:是在日常生活中念佛。定時念佛、平時念佛 ,由於限於時間及世事紛擾的影響,不容易專精。所以,也不容易達到一 心不亂。   結七念佛是一種加行。是擺脫世俗雜務,在七天之內,專心一意,以 念佛為方法,希望達到一心不亂,並願往生極樂世界。佛弟子,除了平時 與定時念佛之外,參加佛七共修,是精進修學的好方法,也能增強自己統 攝身心的功力。所以國內道場,經常舉辦佛七,以成就大家專心修學。 柒、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   「大乘佛法」的念佛見佛,主要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念十方現在 一切佛的法門;般舟三昧的意義是:「現在佛悉立在前三昧」,是專念現 在佛而佛現前的三昧。   念佛三昧的修習,是與懺悔等相結合的。除「稱名」以外,主要是從 佛像觀、生身觀、功德法身觀,到十方佛觀,次第增進的。   因此,修習念佛三昧時,必須念念唯此佛念,遠離掉舉、昏沉,沒有 雜念摻入,而且要相續,沒有間斷,念念等流下去;不但惡念不起,除了 佛號以外,其他的善念也不生起。淨念相續時,經常會有清淨法樂,或聞 到香氣,或光明乍現等,佛像清清楚楚的現前,也就能達到一心不亂。由 念佛而得定,稱為念佛三昧。   般舟三昧的念佛,是繫心正念的觀念。在三昧中現起的佛,不但是相 好莊嚴:光明徹照,而且是能行動,能問答的。所以,不論時間長短,如 能真正放下萬緣,唯一淨念,即使是短時相續,也能達到一心不亂。   若有眾生平時不知佛法,到了臨命終時,得到善知識的啟發,因而虛 心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惡,也能在短暫時間內,以一心一意、至誠懇切的念 幾聲佛號,而往生淨土。這因為受到死亡的恐懼以及墮落的怖畏,所以信 願的熱忱就特別深切,而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一心不亂,而得往生。 捌、結語   念佛法門的廣大流行,主要原因之一是:「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 」。   念佛能往生佛國,念佛能消罪業,生生世世見佛聞法,得不退轉,而 滿足佛弟子的願望,是一切念佛法門盛行的原因。所以,《大智度論》卷 七中也說:「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現在前。復次 ,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 10   在「大乘佛法」中,念佛執持名號,雖然是適應信行人的易行道,但 念佛修習三昧,是從「觀相」、「唯心」而深入實相的;所以易行道本是 甚深難行道的方便,善巧誘導行者深入的。   所以,現世的佛弟子,雖生不逢佛陀在世,但透過修行也能往生佛國 ,見佛聞法。或依教奉行,以修行之力,結合同願同行者,發揮大乘菩薩 精神,著重「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共同創造人間淨土,也 是報答佛恩的方法之一。              參考資料: ‧印順導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著,《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著,《方便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 ‧《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大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五冊。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坐禪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註釋: 1.印順導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759 。 2.《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七,《大正藏》第十五冊,頁682b-c。 3.《妙法蓮華經》卷第一,《大正藏》第九冊,頁9a。 4.《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1a。 5.《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藏》第十五冊,頁690a-b。 6.《中阿含經》卷七,《大正藏》第一冊,頁467a。 7.《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大正藏》第五冊,頁126b起。 8.《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方便品第二〉,《大正藏》第九冊,頁10a。 9.《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7b。 10.《大智度論》卷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09a。

妙雲集導讀


導師對基督教的批判(下)

單元二:宗教觀 導師對基督教的批判(下) ◎妙雲集導讀(十五)79年11月5日下午 8:10~9:00 主講:昭慧法師記錄:地律法師整理:法印講堂、妙心寫作讀書會 閱讀範圍:   1.〈上帝與耶和華之間〉    (下六7,頁275-300)   2.〈上帝愛世人〉    (下六5,頁179-216)   3.〈「上帝愛世人」的再討論〉    (下六6,頁217-274)   4.〈佛教的知識觀〉    (下一10,頁267-296) 參、問答及詞句解釋  一、〈上帝愛世人〉問題整理   (一)182/21 「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請問是 何意?   答:一般而言,先民也會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起心動念,發現還是 自私、貪婪、瞋惱等在作怪,這些都是不光明的,所以說「盡都是惡」。 對人類「罪性」的體會,在希伯來宗教中算是很有特色的,因為它把罪性 的源頭歸結於人類祖先不聽神旨而吃善惡樹上的果子,也就是說:罪惡與 道德自覺的能力是有關聯的。倘無道德自覺能力,如一般動物純依本能行 事,則所有行為無從辨識是善是惡,也就無有罪惡可言。道德自覺就是罪 的源頭,看似吊詭,卻也有幾分邏輯。只是希伯來宗教似乎把它導向「不 服神旨是罪」的思考方向,那才讓人難以理解起來。   (二)182/4「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是何意?   答:那是指史前的洪水時代。西亞各民族都有類似記載,中國也有大 禹治水的故事。可想而知:這是史前發生的全球性災禍。   (三)182/-5 「被共產黨徒稱讚為農民革命的張獻忠」,為什麼共 產黨徒稱讚他呢?   答:明朝末年,張獻忠聚集農民造反。這反應了當時農村的疾苦,農 民在生活無以為繼的情況下,聚集為寇,挺而走險。可怕的是:他們四處 流竄,行止不定,所以被稱為「流寇」。所到之處,殺戮慘烈,這當然沒 有什麼可讚歎的。共產黨之所以稱讚張獻忠,主要是認定張獻忠是結合無 產階級起而作奪權的革命鬥爭,這是佃農對地主、貧窮者對既得利益者的 鬥爭。所以中共讚賞的是張獻忠「農民革命」的形態。   (四)183/6 上帝所造的以色列人,「使上帝從亞伯拉罕以來的無邊 祝福,完全落空。」它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答:依希伯來宗教的說法,「亞伯拉罕」是萬民之父。《聖經》說: 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始祖。連回教徒也稱頌亞伯拉罕。〈創世紀〉記載: 他是挪亞的長子,是閃的後代,所以此一族群稱為閃族。閃族包含了近東 民族──中亞、西亞一帶的民族。   猶太民族的形成,依《舊約》記載,是亞伯拉罕帶領著部族,到達了 「流奶與蜜之地」迦南(現在的巴勒斯坦)。後來因為饑荒,曾經到達埃 及,最後又回到迦南。上帝給他的祝福,是應許他的子孫「眾多如繁星」 。   導師說:「使上帝……的無邊祝福,完全落空。」這是因為:事實上 ,以色列民族並沒有這樣幸運地「眾多如繁星」,反而是一再顛沛流離, 飽受亡國滅種的痛苦。從《出埃及記》中知道:這群人曾經流落埃及,受 到奴隸般的待遇;回到迦南以後,又先後受到巴比倫人的俘虜以及羅馬的 征服。爾後猶太民族更是失去了國家的依憑,而散落各方。由此以觀,他 們好像是沒有真正得到上帝所應許的祝福。   (五)183/-1 「這也算是上帝愛世人嗎?……是否上帝所造,這涉 及無可徵信的創造論,姑且不論。」為何說創造論是無可徵信的?它的荒 謬在那裡?   答:創造論要如何加以證實?它只能訴諸信仰。故說「無可徵信」。 導師責其「荒謬」,因為就邏輯而言,如果上帝創造了人,那麼上帝又是 被誰創造的?如果有人創造上帝,上帝就不是第一因。如果沒有人創造上 帝,而上帝能夠自存,人類及其他動物又為什麼不能自存而非得要受造不 可?   (六)185/-2 對於神的主宰一切,使人受苦難,不明白要如何表現 「神的公義」?   答:有同學說到:因為人造罪,所以神降災難處罰人類。可是事實上 這很難訴諸神的公義。因為我們可以質疑:既然造人之權責在上帝,那他 為什麼不造好一點,卻造出沒有相當意志力以抗拒罪惡的人,然後再懲罰 其惡,這不是「神的公義」,而是「神的矛盾」了。   (七)186/3「天地不仁」?   答:引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芻狗」,是古時候用草結紮成的狗,用來祭祀亡靈,祭祀後就丟棄之 。老子的意思是:天地把萬物都看得如同「芻狗」般輕賤,並沒有什麼特 別優遇。深一層的意義是,道體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不是心存善德 的位格神,這些善德都是人類自己所賦與的想像。   (八)186/-7 「希伯來的偉大宗教家,為了貫徹上帝的絕對性,而 宣說上帝是絕對完善的愛;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達成唯一絕對的主宰意欲 ,與絕對完善的道德意識的統一……這一工作,從先知時代開始,到耶穌 先生的被殺而草草完成。」是表達什麼樣的思想?   答:《舊約》中的上帝,並不強調完整的愛,只強調「貫徹上帝的絕 對性」之公義。可是從以色列先知時代開始,已把教義再加以充實,特別 是耶穌,大大地填補了「愛」的觀念。一直到耶穌以「天主之子」的身份 ,為人類贖罪而揹上十字架受刑死亡,「上帝愛人」的觀念都貫徹其間。 「草草完成」,是形容其理論建構礙於受到迫害的形勢而顯得匆促。   (九)197/-5講到「法先王」?   答:法,是效法的意思。在〈中國的宗教興衰與儒家〉中,導師也提 到:法家是「法後王」的。儒則稱道三代以上的政風與民風。三代是指夏 商周三代,三代以上是指夏以上的時代,儒家最景仰並效法的是堯舜。墨 家也是法先王的,但他所效法的是夏禹。   至於法家,其主張是「法與運轉」。嚴格而言,既然「法與運轉」, 就不會肯定的要「法」(效法)什麼。例如:商鞅以變法讓秦國富強,他 的根本主張是:不一定要拘泥於古時候所用的方法;只要能達成「富國強 兵」的效果,就是最好的方法。相對的,孔子就非常拘泥古禮,敬服周公 ,心心念念希望能恢復傳統的社會秩序。孟子曰:「孔子,聖之時者也。 」(《孟子》〈萬章篇〉),但若從這方面來說,孔子代表的是復古思想 ,反而法家還有掌握時勢所趨的「時者」風格。   《韓非子》〈五蠹〉:「今有搆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 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 、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五蠹篇〉大大批評當時 諸家:儒家、墨家與老莊學派,他最反對的就是「法先王」學說。「搆木 鑽燧」:先民(傳說是有巢氏)在樹上構作房子,或是用木頭摩擦生熱以 取火。在夏朝若還搞這一套,一定會被鯀、禹父子譏笑。「決瀆於殷」: 先民時代有洪水,所以很重視疏通渠道的工作。到了殷周之世,這方面的 威脅減輕,如果再於這方面大費周章,一定會被商湯、周武之所譏笑。然 則現在稱美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一定會被現時代的聖者之所譏笑。這是法 家的看法,法家思想明顯的是反對復古傾向的。   (十)97/-4「天威咫尺」?   答:周尺八寸曰咫,咫尺比喻距離很近,意指天威不遠,近處就可以 展現出來。   (十一)199/4什麼是「玄珠」與「罔象」?   答:在〈佛教的知識觀〉裡也有談到這個譬喻。玄珠、罔象,是莊子 的譬喻。《莊子》〈外篇天地第十二〉:「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 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 得之乎?』」黃帝遺失了他的玄珠,別人都找不到,只有罔象才找得到。 「玄」是黑色或是深紅色。此中「玄珠」的意象,不是指具體的紅色寶珠 ,應該還是指道體──宇宙中最高的原理。「罔象」原是指水怪,但拆解 其字:「罔」,就是無;「象」,就是相。唯罔象能得玄珠,這是指唯有 無形無相,無法名狀的境界,才能觸證道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有形有象的物體或名言概念的知識,都是有缺陷性的,無法 觸證到最高的境界。   (十二)212/-1 「耶和華上帝的愛世人,著重於種族的,……而耶 穌先生的愛世人,著重於個人的,使每個人因信而得永生。」請問他們的 不同之處?   答:可以說,《舊約》時代的猶太教,原屬種族性格很強的社會宗教 ,後來到耶穌才拓展為世界性宗教,其「愛」及於一切的世人,不強調種 族利益的「選民」觀念。   (十三)213/-2「稱孤道寡」?   答:皇帝往往自稱「孤」或「寡人」,表示在最高之位的人謙下之意 。不單是帝王如此;中國文化中忌諱對自我的讚頌或自我標榜,一般都謙 下自稱,對別人的稱謂則比較尊敬。   (十四)(216/-1)「阿門」之語。   答:希伯來文的「阿門」,是「誠心所願」的意思。古猶太教在儀式 結束時,或祭師宣講以後,信眾齊稱「阿門」。「阿門」在印度宗教中也 有近似的發音:「唵」(oM)。可以看出南亞、中亞、西亞一帶的宗教有 其互通之處。「唵」在印度表示「皈命」或「供養」,含藏著敬意。  二、〈「上帝愛世人」的再討論〉問題整理   (一)222/-4什麼是「纏夾廿三」?   答:指呶呶反覆、糾纏不休。這有二意:一是指嘮嘮叨叨,不斷反覆 。二是指故意講附會或使人發笑的話。在這裡主要是指第一個意思。   (二)230/-1「官話和合本」?   答:「官話」是指北京話,因為那是官方語言,所以叫「官話」。「 和合本」是指新、舊約的裝訂和合本。   (三)232/7「揎拳捋袖」?   答:「揎拳」,把手腕或胳臂露出來。「捋袖」是捲袖。「揎拳捋袖 」,表示摩拳擦掌,擺出要與人打架的樣子。   (四)240/-2 「亞當先生只是為地上的畜牲、野獸、空中的飛鳥取 名,竟忘記了水裡的魚、蝦、龜、鱉(注意!注意!當上帝的憤怒臨到地 上,毀滅一切活物時,對水裡的魚、蝦、龜、鱉,也特別聖恩浩蕩,沒有 毀滅。這是《聖經》的奧妙之一,讓我告訴吳牧師,不妨研究研究)。」 這句話含藏甚麼意思?   答:中亞、西亞地區的水源並不豐富,但是還不致於完全不知道有水 棲類的魚、蝦、龜、鱉之類。所以只能說:創造這樣的神話,為了盡量避 免漏洞,當然故意不提到它們。洪水漲了,水裡的魚、蝦、龜、鱉,是再 多的水也沖不死的。既然不會死,那與洪水淹滅了眾生,而只留下挪亞一 家,顯然不符。既然不符,乾脆就不說(從頭到尾都沒說)。從亞當取名 字開始,乾脆就不說到魚、蝦、龜、鱉之類。   (五)現今的宗教師,是否需要戰鬥力?因為這裡講到:256/1 「充 實戰鬥力,第一要緊。否則刀兵不利,糧食不足,戰略還不等於廢話!」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答:這是反諷的,意思是說:你們要加強教義,如果你們的教義不加 強,再能言善道,也還是招架不住別人的問難。換句話說,還沒有本事, 就不要動不動挑釁別人。   (六)256/5 「我是和尚,不是道士,也不是道士出身。如我是小道 士出身,那末說『手橫桃木劍』,多少還有點取笑成分。」請問此是何意 ?   答:要了解寫這段話的歷史背景:因為吳恩溥是道士出身的;另外, 龔天民原來是比丘,後來到香港的道風山(一個專門招收佛教僧尼,並為 其洗腦,勸其改變信仰並還俗的基督教機構),就還俗改信基督教。當時 基督教盡量收買佛教人士,利用佛教人士對佛教的了解,來攻擊佛教。因 為無法攻擊教義,所以,儘講些是是非非以醜化佛教。龔天民與吳恩溥兩 人都是在攻擊導師,由於他們有道士或和尚的背景,所以導師暗諷之。   (七)我們以佛法觀點看,生命的流轉還滅,歸因於無明的推動。而 耶教的教義卻「信我者永生」、「逆我者永火」,基督教能真如它所說的 教義而達到此一境界嗎?   答:依佛法看,凡有生者必有滅,永遠生在天國或地獄,那是不可能 的。而入地獄與否,與信不信教無關,與其是否造下重大罪行有關。不過 ,基督教義還是有它的相對價值:因為它要求教徒恪遵神的教誡以行善, 果能如是,應該還是可以因其善行而達到天界的福樂境地。   (八)既然亞當、夏娃背叛上帝,為什麼上帝不乾脆把亞當處死?   答:從神話學的立場看,先民往往是依於事實而編造一些象徵性的神 話。所以,若把亞當處死,那就沒戲唱了。   (九)早期的民主思想淵源於歐洲,為什麼西方宗教還是停留在主奴 立場的社會之中?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存在?   答:雖然民主思想是根源於歐洲的希臘,但是希臘的民主思想,其實 是少部分人的民主,並沒有及於城邦所有的人。奴隸與婦女並不能夠真正 得到民主參與的平等待遇。西方存在著主奴立場,這是由來已久的,更何 況強調神人之間主奴關係的希伯來宗教,也不等於希臘文明,所以淵源並 不相同。   (十)既然神知道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就能分別善惡, 為什麼不將樹砍除以絕後患,或者乾脆不種它?   答:這是很妙的問題,應該去問神學家。   (十一)264/1 「以『夏娃為人類智慧的徽號』,是『左派嘍囉』的 天機嗎?」什麼是「左派嘍囉」?為什麼講到:『夏娃為人類智慧的徽號 』會和『左派嘍囉』扯在一起?   答:「左派」在議會政治裡,是指激進派或在野黨,或稱為左黨。當 時在英國議會裡,左派、左黨的位置是在主席的左邊,所以才會產生「左 派」的名詞。「嘍囉」,就是供差遣、使喚的,跑龍套的角色。「以『夏 娃為人類智慧的徽號』,是『左派嘍囉』」,這句話的背景是:當時的共 產黨也反宗教。他們對於基督教所說:「人類的原罪」,是不承認的,反 而認為夏娃很偉大,促進了人類的智慧。導師正好有同樣的論調,所以論 敵就罵導師是:「左派嘍囉」。   (十二)272/-1「放空砲」是指什麼?   答:就是「無的放矢」──沒有目標卻放出冷箭。   (十三)273/1「從此說不響嘴」?   答:「說不響嘴」,就是理不直氣不壯,沒有辦法再大聲說話了。   (十四)273/-4「殃及梨棗」?   答:「梨棗」是書版。古時候並不是用鉛字排版,而是用梨棗木(梨 棗木是上等的材料),在木板上刻字,做成書版,再印製書本。所以,「 殃及梨棗」就是殃及書本。其實,書本無所謂「受到災殃」。導師所說的 :(273/-5)「不但浪費筆墨,真的『殃及梨棗』」。是指吳牧師囉囉嗦 嗦的語言,害得書本也跟著受累,填上那麼多無用的話。「殃及梨棗」類 同「殃及池魚」。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失火,本來沒有池 魚的事,但是池裡的魚,因為熱氣讓水溫上升的關係,也受到了亡命之殃 。  三、〈上帝與耶和華之間〉問題整理   (一)275/3 為什麼導師「讀『新舊約』時」,能生起「景仰與同情 」?   答:主要是對於耶穌慈愛且沒有怨尤地犧牲自己,產生很大的感動。 如果每一個人看過「耶穌傳」,應該或多或少會有這種感動之情的。   (二)275/4為什麼導師會對耶和華上帝「感到震驚」呢?   答:他覺得依《舊約》的訊息,這是一個「無情撻伐異己」的暴惡之 神,卻蒙受「至上創造神」之名義,所以感到震驚。   (三)275/-3 「猶太教、天主教、耶穌教、真耶穌教」,各有什麼 不同?   答:基督教派非常繁多。他們對《聖經》某些部分的詮釋不同。倒是 從猶太教到天主教,從天主教到宗教改革以後的基督新教,這三者的區分 ,可以大致敘述一下。   猶太教是宗本《舊約》,不承認《新約》,也不恭敬耶穌的。天主教 崇奉新舊約,也崇奉聖母瑪利亞(耶穌的母親)。基督教只崇奉上帝與耶 穌,不崇奉瑪利亞,把瑪利亞當作是一般凡人。   基督教和天主教之間,還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天主教強調神父的中介 性格。也就是:人必須透過教會所屬神父以與天主溝通。但基督教則認為 「萬民皆祭司」:人應該可以直接與神溝通的。基督新教強調「因信稱義 」,但天主教則還是傾向於在「信」德之外,人必須「依善行而得主恩寵 」。   真耶穌教是基督教內的新興靈恩教派,依聖靈充滿的神秘經驗而受到 教徒的歡迎。   (四)294/5 為什麼「無比嚴厲的耶和華」,對當時的以色列民族來 說,「是最理想的神」呢?   答:當時的以色列民族,在埃及受到的是奴婢的待遇。他們長期培養 出了一種奴隸的性格,有很強烈的惰性,改變生活方式的意願並不很強。 人類對奴隸制度的反省,往往還不是來自於奴隸,而是來自於一些非奴隸 的人道主義者。真正的奴隸,頂多在受到太多的壓迫打擊時,會產生局部 的,針對特定對象的憤恨、報復,然而乖順意識已經養成,就很難改變。 解放黑奴的林肯總統,反而死於黑人手中,就是因為有些黑人被解放後反 而莫所適從。   對這樣有順服心態,滿足於現狀,不思改變的以色列人而言,摩西想 要帶領他們返回故里談何容易?可想而知:他是很受挫折的。所以,摩西 透過政教合一的方式,以絕對權威的神來下達指示,因為這樣最為有效。 神的絕對權威,可以替代埃及的主子,變成是以色列奴隸心目中至高的主 人。這樣的主子比埃及的法老王本事還大(所以可降種種懲罰給法老王) ,這才能讓奴隸重新聽受新主人的話。新主人叫他們回去,他們就不敢不 回去。就這樣走出埃及而回到了迦南的故鄉。所以,這種帶有高度父權性 格的神,在當時的摩西而言,應該是最為理想,便於統馭族人的。   (五)大梵天在色界,照理應該是無瞋的,為什麼人民不順從,就會 降下災禍?   答:如果是指耶和華上帝,還要再看他是《舊約》的上帝,還是《新 約》的上帝。如果從《舊約》來看,耶和華的神格不高,他是何烈山的山 神,這種信仰屬於自然宗教的物象崇拜,其神位階停留在欲界低層四王天 或其下的鬼神道間。如果是《新約》的上帝,由於有無限的愛慈,神格是 已到達無瞋境界的。由於新舊約之間有些差別,所以教會對它們的接納度 也有差異。有些教會是《新約》、《舊約》都接納,但是原則上盡量詮釋 《新約》的內容,因為覺得《新約》的教義比較站得住腳;有些教派乾脆 就推翻《舊約》,直接接受《新約》。  四、〈佛教的知識觀〉問題整理   (一)下一,268/-22 「墨子是從儒家中流出,發揚比儒家較樸實而 實用的思想。」是怎樣的樸實而實用?   答:這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例如:以喪禮而言,墨家不主張厚葬 久喪,而力求簡單不舖張,這與儒家重視喪儀祭禮的看法,差距很大。墨 子希望民生日用足夠就好;儒家則不但如此,還希望能「富而好禮」,他 們強調「禮治」,所以重視禮儀。《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 餼羊。」子貢想把在祭祀中「餼羊」(獻祭羊隻)的儀禮取消,孔子就說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在佛教來看,當然是羊的生命重要!可是孔 子卻把禮看得更為重要。由此可知:儒家為了這類禮儀的實踐,難免會有 較為舖張的情形;相對的,墨子即不崇尚此道。   (二)下一,269/-1 莊子說到:「有人教以用水車取水,他卻說: 用不得。因為以機巧取水,即有機心,有機心,便是一切災禍的根源。」 依此而言,行善以機巧方式而得利,是不是也會受到災禍?   答:莊子的話有一些只是譬喻,看看就可以了。要照莊子的說法,人 類文明可能要大倒退了。他只是用一種象徵的手法,讓我們留意:心要歸 於質樸,而不要巧用心機,以免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產生很多問題。至 於到底要不要用水車,那是另外一回事。   而我們行善,如以機巧方式而得,是不是也會受到災禍呢?所謂機巧 ,譬如:用心機行善,希望能夠博得美好名聲或是權柄、地位,那當然「 因地不直,果招紆曲」。假使是屬於菩薩的善權方便,是為了適應眾生種 種根機而用種種的方法,這樣的行善,也是某種程度的機巧(方便智)。 但由於菩薩不淪於私心用事,自亦不會得到災禍。因此是否得到災禍,不 是看他機不機巧,而是看他的動機。   (三)下一,272/-2 「近代的西方文明,宗教信仰與知識之間,始 終沒有做到協調的地步」。如何才能協調?   答:這應該是當時很嚴重的課題。啟蒙運動時代,科學開始發達。西 方宗教起先並不是與其協調,而是試圖打壓,以免其研究結果挑戰《聖經 》的權威,後來無法再打壓下去了,才不得不改為與科學協調,重新詮釋 教義,盡量讓教義合理化而符合科學新知。但直到目前為止,許多西方教 會還是試圖施壓,使學校不得傳授達爾文的進化論。這是希伯來宗教與俗 世科學對立且無可妥協的部分。   (四)如何依聞思修以進達觀慧?   答:聞,是多聞教法,這不但是從明師、善知識聞,也包括自己閱讀 經典。必須是對佛所說的道理明確認知,有深刻的信解,才是聞慧成就。 進而如理作意,深刻思惟佛陀教法──十二分教,在奢摩他(止)成就之 前,對十二分教的深刻思惟,那只是思慧。等到奢摩他成就,引發身、心 輕安後,才進入毗婆舍那(觀)。以毗婆舍那觀十二分教的所緣境,成就 觀慧,這才是修所成慧。   觀慧並不是一下手就侈談「無分別」的,《解深密經》就說到要先觀 盡所有性,再觀如所有性。換句話說,觀的過程,不可能一開始就觀如所 有性──真如法性。所謂盡所有性,就是五蘊、六處、四諦、緣起等等的 道理。這也與「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 道理相同。   (五)知識份子在學佛以後,對於世間知識往往懶於追尋,應該怎樣 調適?   答:本文也有談到世間學問的相對性與缺陷性。一些佛弟子基於對知 識相對性和缺陷性的透視,往往懶於學習世間知識。世間知識是不是可以 完全不予理會呢?其實不能。我們可以分兩個層面來看:   以出家眾而言,出家以後,確實應該專研內明。至於其他的知識,可 以用一部份時間學習一般性知識;對於過去所學,則不妨把它拿來隨緣教 化。特別是剛出家的前幾年,應該把重心放在內典的研修。常常有同學問 道:「別人問我們關於世間法的問題,可是我們不懂,應該怎麼辦?」其 實以出家眾的立場,大可告訴他們:「這方面我所知道的很淺薄(或者一 無所知也不妨),我自己的專業還是在佛法方面,如果談的是佛法,我很 樂意互相切磋。」時間畢竟有限,顧此就難免失彼,假使是為了怕世間法 的知識不懂,會被人家恥笑,然後一天到晚拚命找世間法的資料來看,到 頭來,人家問到佛法的問題,反而不懂,本門不專精,那才更是丟臉。   至於在家眾,當然還是要學世間的知識,但最好也在廣泛瀏覽之外, 能夠專精一門。現在的學問分工很細,任何一門的學問都是很深很廣的, 不太可能一切包抄,什麼都學。所以在家眾除了一般性常識要有所涉獵之 外,宜就一門以專精研究或專精操作,以他的專業知識配合佛法來度化有 緣眾生。在家眾一定要有「正命」(正當職業),正命來自他對世間技術 或知識的基礎。所以,在家眾對於世間知識更是不能完全不管。   佛教的知識觀是重在生命意義的探索,然則在物質環境方面,是否相 對會有不甚重視的現象?可不可能發展出西方純粹基於好奇心的知識追求 ?這都值得進一步討論。大體而言,佛教雖不是唯心論,但確實是把重點 放在心靈的鍛鍊;而在物質方面,則傾向於少欲知足的態度。所以,到大 乘時期會有這樣的反思,希望在精神建設之外,也能莊嚴淨土(參與物質 文明的建設),而使環境得以富足安樂。   至於是否會發展出像西方那種純粹好奇的知識探求?印度哲學較屬於 探討生命終極意義的宗教哲學,中國哲學則大都關懷現實世間生命處境之 改善,有關此一宏旨的知識探求較不多見,所以理論科學的發展,確實在 東方文化體系中有所不足。不過西方純粹好奇的知識探求,也是以希臘文 明(而非希伯來文明)為其根源的,希伯來文明重視的也還是生命的終極 關懷,而不是純粹理論知識的追求。 註釋: 1.為方便讀者檢閱《我之宗教觀》內容,於引用文字前,加註起首出處, 皆以「頁/行」表之,並省略書名。 2.為方便讀者檢閱《佛在人間》〈佛教的知識觀〉內容,於引用文字前, 加註起首出處,皆以「下一,頁/行」表之,並省略書名。

藝文資訊


慈恩護法會

第三屆新任會長暨幹部名錄

幹部名稱 姓  名 會 長 施奕朱 副會長 李雪香 副會長 郭玉鶯 文藝組 陳錦花‧石文子 梵唄組 蘇添榮‧傅素珠‧鄭枝花 康樂組 蔡秀顗‧林秀勤 慈善組 李玉貞‧王 雪 弘法組 吳金蓉‧石麗敏 總幹事 鄭惠英

妙心假日兒童成長活動

期間:91年3月2日至91年6月22日(16週) 班  別 時        間 人 數 對   象 美語班A 每週六上午9:00~10:30 6~12人 已學過(認識26字母) 美語班B 每週六上午10:30~12:00 6~12人 未學過者 美術班 每週六上午9:30~11:00 4~8人 國小三年級以上   兒童合唱團 每週六上午9:30~10:30 15人以上 國小生        音樂班 每週六上午10:30~12:00 8~10人 國小一年級以上    書法班 每週六上午10:30~11:50 5~10人 國小二年級以上    期間:91年5月4日至91年8月24日(16週) 班  別 時        間 人 數 對   象 圍棋班A 每週六上午9:30~10:30 5~12人 未學過者       圍棋班B 每週六上午10:30~11:30 5~12人 已學過者       PS. ※上課週次共16週,但不包括6月15日端午節。 ※音樂班學習內容:樂理、視譜、鋼琴彈奏等。 報名專線:06-3136709‧3111099名額有限,欲報從速,額滿為止。

法界衛星弘法頻道

時    間 主  講 講  題 每週一~五下午13:00~14:00 宏印法師 妙雲華雨 凌晨 1 :00~ 2 :00(重播) 的禪思   每週二上午6:30~7:30 慧理法師 成佛之道 晚上23:00~24:00(重播) 每週四上午6:30~7:30 昭慧法師 佛教倫理學 晚上23:00~24:00(重播) 每週六下午13:00~14:00 傳道法師 契理契機的 每週日凌晨 1 :00~ 2 :00(重播) 人間佛教 晚上18:30~19:30(重播)

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

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公告

壹、選課事項 選課日期:即日起至二月廿八日止 上課期間:91年3月至91年6月 說  明: 1. 每課程之選課人數,須滿二十人始能開課,因此,為方便統計人數、 確定開課及準備教材,請於選課截止日前選課,以便利作業。謝謝! 2. 出家師父,免費參加。 3. 每個課程,上課三十小時。課程費,每科貳仟元。選三科,優待一科 。各科全勤者,頒發全勤獎,以資鼓勵。 報名方式:(請註明姓名、電話及     所選課程) 1. 親自或通訊報名(寄台南縣永康市勝利街11巷10號)。 2. 電洽:(06)3115713.3111099轉  341洪翠憶小姐 3. 傳真:(06)3115713 4. E-mail:miaoshin@ms28.hinet.net  或mst@mail.mst.org.tw 貳、課程介紹(依上課次序) 課程名稱:唯識學概論 授課教師:見岸法師 上課時間:每週三晚上      7:30~9:20 課程簡介:   唯識是大乘佛法學派之一,在唯識學中,整理了聲聞佛教及大乘佛教 之基本教理、修行綱目及證果次第。所以,學習唯識不只是重於繁瑣名相 之辨析,而是要能把握到整體佛法及修持法門,能從「無境」之義,實踐 「善觀緣起」之教;從「唯識」之理,落實「自我內省」之行。   本課程將以《唯識三十頌》為上課之主要教材。世親之《唯識三十頌 》雖僅六百字,卻簡潔、完整地以「相」、「性」、「位」來建構唯識學 的體系,是集唯識思想之大成者。修學佛法者,可依此論掌握佛法的知見 ,進而實踐從雜染至清淨之行持。 課程名稱:中國佛教史 授課教師:陳玉女老師 上課時間:每週四晚上      7:20~8:45 課程簡介:   本課程內容,將按照中國佛教史實發展性質分門類別,以專題形式介 紹各類別之歷代發展背景、趨勢與影響。同時,於不同專題單元中,儘量 提供學習者較系統性的相關參考文獻,以及引導學習者對中國佛教史各問 題的思考。因此,本課程擬由以下七大單元,分成上、下兩學期授課,以 期達成課程學習的目標。 第一單元:序論。 第二單元:佛教與中國社會。 第三單元:佛教與中國政治。 第四單元:中國佛教及其教團的形成。 第五單元:佛教與中國思想的交涉。 第六單元:經典的翻譯與刊刻(含大藏經的刊刻與流傳)。 第七單元:佛教藝術文化。 課程名稱:印度佛教思想史(下) 授課教師:傳道法師 上課時間:每週六晚上      7:30~9:20 課程簡介:  探求佛法宗本、特質,為信、解、行、證之所依。  明其流變過程,指出了抉擇取捨的標準。

活動預告

◎  成長教育講座  ◎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妙心寺大殿 ※日期:91年1月5日(六)  講師:陳茂雄老師(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  講題:時政評論 ※日期:91年2月2日(六)  講師:張正揚老師(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講題:從水開始的故事 ◎   妙心共修會   ◎ 時間:晚上7:30~9:00 地點:妙心寺大殿 日期: 1 / 7(一) 1 / 8(二)金剛寶懺 1 /14(一)  1 /15(二)藥師寶懺 1 /21(一)藥師經 1 /22(二)金剛經 1 /28(一)  1 /29(二)共修暫停(大掃除) 2 / 4(一)  2 / 5(二) 2 /11(一) 2 /12 (二)  共修暫停 2 /18(一)~2 /26 (二)元宵共修暫停 ※ 3/4(一)恢復共修 ◎  千 佛 法 會  ◎ 日期 91年 2 月12日 (二)~2月14日(四)    農曆正月初一~正月初三 時間: 5 00~ 5 30第一支香早課     8 30~ 9 20第二支香禮三千佛     9 40~10 20第三支香禮三千佛    10 30    皈依    11 10~12 00第四支香午供    12 00~14 00午齋、午休    14 00~15 00第五支香禮三千佛    15 20~17 30第六支香禮三千佛、晚課    17 50    藥石 地點:妙心寺大殿 ◎ 慈恩護法會91年度 ◎ 會長幹部交接、聯誼會 ※日期:91年1月13日(日)     (會長暨幹部交接)     91年2月10日(日)  時間:上午9:30開始  地點:妙心寺法緣堂     ~敬邀會員踴躍參加~

妙心寺一~二月份定期活動表

週 班  別 師   資 時間/上午 一至五 健身瑜伽 邱雪華老師 6:45~7:45 8:00~9:00 週 班  別 師   資 時間/下午 一 花藝設計 廖惠燕老師 7:30~9:30 健身瑜伽 邱雪華老師 7:00~8:00 8:00~9:10 共 修 會 常住師父 7:30~9:00 箏 藝 班 楊寶玉老師 6:00~7:30 7:30~9:00 二 共 修 會 常住師父 7:30~9:00 健身瑜伽 邱雪華老師 7:00~8:00 8:00~9:10 三 唯識學概論(上) 見岸法師 7:30~9:20 國 樂 團 李明鄉老師 7:00~9:30 四 合 唱 團 陸一嬋老師 8:00~9:30 大乘佛法的發展  莊春江 7:30~9:20 五 健身瑜伽 邱雪華老師 7:00~8:00 8:00~9:10 六 印度佛教思想史(下)傳道法師 7:30~9:20 日 手 語 班 王婉菁老師 7:00~8:30 服務電話:06-3111099‧3111098 ~~歡迎隨時加入學習的行列~~

    郵    撥:03388083 小東山妙心寺
  • 回到妙心雜誌。
  • 回到府城佛教網。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