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 |
■古蹟類別:祠廟
■等級:第二級
■地址:台南市北區新勝里北園街八十九號
■土地使用別:古蹟
■歷史沿革:
台南市開元寺原先為鄭成功二世嗣子鄭經開拓之「洲仔尾庭園」,此園亭於明末永曆34年間(西元1680年,鄭經在位19年所建),興建為非定居之「鄭氏別墅」,首稱「承天府行台」俗稱「洲仔尾庭園」。令李景監造,張日曜佈置,極盡奢侈,成為文武百官打獵之圍場及宴會享樂之園亭,至明永曆35年(西元1681年),鄭經去世。
康熙22年(西元1683)鄭克塽投降清廷,當時台灣鎮總兵王化行以本島上缺少梵剎,而大橋頭廢舍一所,及原天府行台,宏敞幽靜,修竹茂林,朝煙暮靄,認為是「三寶地」興建為寺院的最佳場所,又經第二任台灣巡台兵備道王效宗的讚允,以及在首任主持志中禪師的努力主持募捐及監督寺院工程下,遂於康熙29年(西元1690年)8月7日動工修葺;補修門楹,重修垣宇,裝塑佛像,至翌年4月8日完工,命名為「海會寺」,並開始募緣鑄造銅鐘,在於第二代主持福宗禪師於康熙34年(西元1690年)元月完成,成為台灣第一早鑄造的銅鐘。
自康熙29年(西元1690年),經由乾隆年間(西元1735年~1795年)以至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共計106 年間;先從「海會寺」又被稱為「開元寺」。又在乾隆15年(西元1746年)間,由台灣縣知縣魯鼎梅募款修建,並由尋到書成修改稱榴還寺或榴禪寺。大約經過60年左右才大修乙次。西元1750~1759年間又恢復舊名海會寺。
乾隆41年12月蔣元樞護任分巡台灣道時,經過海會寺目睹寺予已嚴重損毀故懇請該寺董事陳朝探修葺,並撰文立該碑記;說明北園別館的現況及海會寺的荒廢,經過修理後的精美,回復舊產,並冠稱開元寺。
經過19~20 年之後的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福建水師提督兼管台灣總兵哈當阿奉命兼任台鎮時,到過本寺見其,寺宇損毀,神像以失憑依,欲加修葺但未能做到時值嘉慶地繼位,藉此謀修寺院。經過和巡道劉大懿及台灣之府楊紹裘商議均願意協助捐修,推選修葺董事12人合作辦理,工程僅五個月就完成,並取「仰蒙神力海宇寧靖」之意義,命名為「海會寺」並立「新修海靖寺碑記」說明建寺經過以及命名緣由。重建時由哈當阿所書匾額有三,一次為「三寶殿」、「彈指優曇」、「不二法門」,山門亦提有篆書、隸書以及竹葉體書三種不同字體的門聯,後者為台南的名貢生林朝英所書的作品,目前亦照舊保留。
其後又經過63年的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官方再度募款修建,又再度制訂名為「開元寺」以表達開山主寺寬敞宏大,宗教中心的規範理念了。同治年間(西元1864年以後)由榮方禪師任住持,德高望重,故整修寺院後,宗教風氣大振。其後每隔20~30年均能小修乙次,再隔60年左右大修乙次,並立碑說明其重建經過。由於經過多次修建,除了正立面古樸的前殿左右門廳遠看尚具傳統寺廟建築外觀,其他僅存正殿後的拜亭及大士殿的大木作為木結構工法外,其他均以改為RC柱梁結構,大木作的式樣雖仍仿照其形式修改,但採用洗石子灰色表面已完全破壞其原有面貌。全部法華寺的四分之三均已失去原貌才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目前正在修護前殿及正殿,拜亭後的彩繪也不再,不久前修護完成但已面目全非;僅部份聘請潘麗水先生第三代人修復彩繪,實為非常可惜的作法。(黃秋月,1993)
■現況調查與評估:
一、周圍環境
二、空間與使用
- (1) 調查與分析:
- 開元寺於北園街西邊面臨大街,開元寺山門以及慈愛醫院、開元幼稚園皆面臨馬路,因此在開元寺門前招來了很多的攤販,每當下午時候,就會有人群聚集在開元寺門前,再加上隨意停放的機車,造成開元寺前的混亂。北園街上固然也有商店,但在開元寺的四週,卻都是低層的住宅區。雖然對面的空地目前已開始興建高層集合住宅,但由於開元寺三邊臨接的均為樓高2~3層的住宅群,故周圍環境非常寧靜。
- (2) 評估與建議:
- 周圍環境良好宜維持,在攤販的問題上,建議予以劃訂一定區域,以利於管理並有助於觀瞻。
三、構造與修護:
- (1) 調查與分析:
- 目前開元寺仍持續著日常的祭祀活動,雖然沒有太多的信眾,但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固定信眾到此燒香。目前仍舊有禪學院的學生以及本寺僧眾在此居住,在日常生活上除了到大雄寶殿集體誦經外,其餘時間則是由個人安排讀經或服事,讀經的地點以寮房為主。兩旁的醫院以及育幼院則為附屬的機構,目前營運正常。蓮池寶塔提供給民眾放置骨灰用,清明時節則有民眾到此祭祀已故的親人。山川門外,目前有固定及推車的流動攤販,入口處則設有佈告欄。進入外院大樹底下的濃蔭則是老人聊天以及附近媽媽帶小孩子到此玩耍、乘涼的最佳地點,有小孩子在此騎腳踏車,外院左方並設有一條健康步道。彌勒殿以及大雄寶殿目前大致上仍保持原貌,為民眾祭祀的地點。大雄寶殿後拜殿中的座椅則見民眾在此休息,最後的大士殿為新蓋的二層樓建築,設備較新,裡面供奉觀音大士。其側南山堂則供奉鄭經王爺。老人宿舍的後方,有人聚集於此,並懸掛旗幟以象棋賭博,寺方雖曾出面溝通,但是並沒有效果。開元寶塔前有一片菜園,為開元寺本身種植蔬菜的地方。
- (2) 評估與建議:
- 空間量在可預期的未來無增加之需求在使用上建議在不涉及宗教信仰的層面,可增加前院對外開放的程度,成為社區中的開放空間。
四、設施與設備
- (1) 調查與分析:
- 目前寺內出家的會眾有一百多人,平常的保養維修開支由日常的經費給付,包括香油錢以及寺產收入,但僅限於保養、油漆等。重大的維修、結構的改變須提報政府,等到市政府人員鑑定後才能修護。由於寺方自己仍有經費做油漆等基本的維修工作,因此在古蹟的保持方面,狀況尚可,並無重大的損壞情形。民國61年,修護了山門,並在大雄寶殿的次間上加了兩支RC的三角形梁,有礙室內古樸的原貌。
五、管理與維護
- (1) 調查與分析:
- 目前開元寺只剩中間的山川門、彌勒殿、大雄保殿屬於古蹟的部份,大致上仍維持原貌,但免不了加添新的電器設施:如直接安裝在木梁下的電扇與電燈,隨意牽拉的電線。此外並無其他新的設備,大士殿前的「鄭經井」其周圍已為水泥舖面雖有木蓋蓋著,卻已無法看出其原貌。正殿的中軸線底端有三尊金身的釋迦牟尼像,佛像背後有一面鏡子。在佛像前有光明燈、蠟燭點燈器、香爐、供桌等。在香案之前則是長條形的跪墊,作為晚課參拜以及講經之用。次間的山牆已經被打通,形成三角形的梁。梁下設有電風扇、日光燈等。在正殿的梁架部份則設有投射燈、電器插頭。左右兩側靠近山牆的地方則設有兩個透明的玻璃櫃,裡面擺十八羅漢像,左右各九個。
- (2) 評估與建議:
- 與古蹟之間十分不諧調,屬於隨意的態度。
- (1) 調查與分析:
- 前寺內出家的會眾有一百多人,平常的保養維修支出日常經費,包括香油錢以及寺產收入,但僅限於保養、油漆等。重大維修、結構的改變仍須提報市政府,等到市政府人員鑑定後才能修護。
- (2) 評估與建議:
- 屬於自足式的管理方式,並無一套完備的規章和計劃,該部份將是公部門應加強輔導的項目。建議其成立專職的管理委員會,來進行其維修等庶務事宜。
■修護情形:未修護
一、調查研究單位:黃秋月建築師事務所
二、設計單位:無
三、施工單位:無
四、參與匠師名單:無■設境變遷:
開元寺 年代 設境變遷 行為變遷 明 永曆16年
1663年鄭延平郡王於此鑿井築室為避暑地。 明 永曆34年
1681年嗣王鄭經為母董氏建養老別墅名約北園。 「承天府行台」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嗣藩政經所建,俗稱「洲仔尾園亭」 清 康熙25年
1686年首任巡台兵備道周昌重修亭室,以狀觀瞻。 清 康熙28年
1689年第二任巡台兵備道王效宗向總鎮王化行請改建為寺,翌年四月八日落成,佛像莊嚴宇寬敞名約「海會寺」。 文武官員皆喜樂捐,是年八月興工。 清 乾隆15年
1750年置有田產五十甲元六甲羨園一所以供香燈,改名榴還寺亦稱榴禪寺,後復稱海會寺。 清 乾隆42年
1777年家置田產,增燦香火,寺宇宏大,不亞唐開元年間詔建開元寺,遂冠稱開元寺。 台灣知府蔣元樞重行修建,以陳朝樑董其事。 清 嘉慶 1年
1796年水路提督間台領哈當阿見殿宇頹廢加以重修並改名「海靖寺」,嗣又改為開元寺。1859年改稱「開元寺」。 清 光緒21年
1895年寺產被強人所佔,再加上劣僧盜賣者有半。 日本佔據台灣,僧徒四處流竄,寺宇頹落,鐘鼓聲沈。 清 光緒29年
1903年方丈玄精和尚視寺荒涼發起重修,永定和尚襄理其事,逐漸恢復舊觀,法燈重輝。 民國2年
1913年台南人傳芳和尚繼任方丈,開大傳戒會,逐漸恢復寺宇規模,且徒眾興盛。 民國6年
1917年迎大藏經組織淨業會購置田地開四眾六戎刷新寺風。 民國10年
1921年重修山門開講壇傳四眾六戎。 得圓和尚繼任方丈。 民國18年
1929年增設僧伽學堂。 民國20年
1931年建造圓光寶塔。 民國22年
1933年信徒鄭玉記重修天王殿,改稱彌勒殿又改築大講堂、伽藍殿、父母堂等。 民國37年
1948年增建圓光寶塔。 民國42年
1953年修理佛像,重修山門,擴建圓光寶塔,信徒林全福設立碑記。 印明和尚繼任方丈,因年老事多,就職五年於年圓寂。 民國45年
1956年信徒鄭朝棟、林叔垣建設牆門。 開元寺被台南文獻委員會選為台南十二勝景之一。 民國46年
1957年台南汽車客運有限公司建設柏油路。 印明和尚奉扮執事顧問受經典禮。 民國47年
1958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寺產300餘甲田地多被放領。 所餘寺地之生產收入不足獻稅,以致積欠稅達30萬。 民國48年
1959年興建「外三門」周圍磚牆,並重修三丈餘高的「大士殿奉」 由演淨禪師接任主持,還清債務並創辦開元佛學書院。 民國49年
1960年重修「大雄寶殿」、「雕像十八羅漢像」。興建「外三門」周圍磚牆,修建三丈餘高的「大士殿奉」。 民國52年
1963年大士殿改建為現況。 民國55年
1966年新建蓮池寶塔一座,以配合圓光寶塔為寺的背景雙星。 民國56年
1967年改建大士殿。 民國58年
1969年悟慈大師整修寺院。 民國59年
1970年創辦開元幼稚園,增建老人宅,新建西堂皈堂。 民國60年
1971年增建南北廊廡。 民國61年
1972年彩繪重修,修山門、彌勒殿及大雄寶殿中央。 民國64年
1975年悟慈方丈創辦開元育幼院。 民國65年
1976年悟慈方丈創辦慈愛醫院,翌年創立慧光圖書館。 民國74年
1895年創辦開元禪學院 被指定為二級古蹟,公告文號為338095號。 ■周圍環境現況調查圖
■古蹟本體現況調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