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應住色生心,不應住生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法,心為善導,若能知心,悉知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

能知空者,是名知涅槃,若能知涅槃,是名佛弟子。

縛凡夫,若發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濁惡世界中,眾生煩惱力強,在尚未斷除煩惱,獲證無生法忍前,心隨境轉,為聲色所縛,常墮三惡道中,焉能救度眾生。

此五濁愛欲之中,應生憂畏,一失人身,難可追復。調伏心蛇,令入道果,深思行業,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云: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智人。二、愚人。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獄極重之業,現世輕受。愚痴之人,現世輕業,地獄重受。

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

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雖是我所制,餘方不以為清淨,皆不應用。雖非我制,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生分為三類:一、造作十惡業的眾生,將來一定要墮落下去的,是為邪定聚眾生。二、已發心修行,決定走上大乘佛道,再也不會墮落惡趣,是為正定聚。三、遇到善緣就可趣向佛道,遇到惡緣就趣向惡道,是為不定聚。

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入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不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

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說法者 無說、無示。其聽法者 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

云:有二種人謗佛、法、僧。一者,不信,瞋恚心故。二者,雖信不解義故。善男子!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

云:「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初轉的法輪,就是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一、示相轉: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轉: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作證轉:謂,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聖所制的戒條是死的,時代社會的變遷是活的。用古代之戒鏈套在現今的每一位佛弟子身上,顯然是一件不合時宜的事,若不隨時制宜,佛教焉得不衰滅﹖

凡一個領導者,如果不講求法治,就會陷於混亂。如果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就是違背時代的潮流。

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成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薩應學十法:誦習多聞、虛閑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悅、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

陀在菩提樹下,夜賭明星,豁然大悟,嘆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祇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執著,則清淨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

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高頂上,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諸祖略容話會。

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故修道人直下無心默契,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

是從少欲、知足、寂靜、正念、正定、精進、正慧、無戲論等八法得到的。

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

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

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告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

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若不生諸佛國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誓不成正覺,惟除不善及不至誠」。

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

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的是些許的傲骨,為的是不肯茍合世俗,不願墮隨與眾同流的堅持。

人說:「財物易使人腐化,權利易使人瘋狂」。

對人類歷史文化的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要有『讓你的雙腳踏在上一代的肩膀」的不讓雄心,也都要有「讓下一代的雙腳踏在你的肩膀」的寬宏雅量。

者 在寂寞中站起來。弱者 在寂寞中倒下去。

獨有時並不完全不好,孤獨可以使我們冷靜,理智思考、反省。古今多少的哲學名理,多少藝術的發明、結晶,都是從孤獨的環境裡產生的。

啟超說:「佛學之最大綱領,曰悲智雙修,自初發心以迄成佛,恆以轉迷成悟為一大事業」。又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山大師云:「以余生人道,不越人乘,故師孔子。以知人欲為苦本,志離欲行,故少師老莊。以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知十界唯心之影響也,故皈依佛」。

與眾生同稟一真如性,此真如之體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無始以來未曾變異。好比明鏡,雖能映現萬物,而永不與此幻影和合。諸佛聖賢,明達此理,守此自性,故得享無生大樂和隨緣度眾生。凡夫則不然,貪染塵境,捨鏡體而取幻影,隨幻影而起憎愛之情,於無生中,妄受生死之苦。

欲出離生死,亦至簡單,但調伏貪欲,不認六塵緣影為心,但對鏡中的幻影不再馳逐,自然妄盡真露。

國哲學家羅素說:「各種宗教中,我所讚成的是佛教」。

時印度最高的學術是五明和四吠陀:一、語文學的聲明。二、工藝學的工巧明。三、醫藥學的醫方明。四、論語學的因明。五、宗教學的內明。四吠陀即是:一、養生之法的梨俱吠陀。二、祭祀祝詞的傞馬吠陀。三、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四、咒術文獻的阿闥吠陀。

云:「我說的法,如鏡子一樣,是要你反照自己的」。

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乘者智慧廣大,善能建立一切法。最上乘者,不見垢法可厭,不見淨法可求,不見眾生可度,不見涅槃可證,不作度眾生心,不作不度眾生心,是名最上乘,亦名大般若。

首五教:一、小教:但名人空,不說法空;但求自利,不肯利生;即台宗藏教,貪著小乘,三藏學者,但證我空之理,但了分段生死。二、始教:始者初也,即大乘初門,故名為始。此教有空宗、相宗二種,若約但明諸法皆空義,「為空宗」台宗通教。當體即空,不待滅色而後空,一切身心世界,猶如空花鏡像,即色即空。若約廣談諸法差別義「為相宗」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多談法相,少說法性,有成佛不成佛,亦名分教。若約真妄,則有六凡依正因果。返妄歸真,則有四聖依正因果,即台宗別教,十界具足,差別不同也。三、終教:說如來藏緣起正理,如來藏隨緣,成一切法「俗諦」,緣起無性「真諦」,一切皆如「中諦」。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理,故名為終,亦名實教。多說法性,少說法相,縱說法相,亦會相歸性,以稱合實理而說,故名為實。此教真俗二諦圓融,即台宗圓教雙照義。四、頓教:不依地位漸次,亦不說法相。唯辨真性,絕相泯心,一念不生,即名為佛,頓超佛地,不歷三祇,故名為頓。此教離一切相,即台宗圓教雙遮義。五、圓通教:說一切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身毛塵剎,互相即入,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故名為圓。「三細:一、無明業相;二、能見相;三、境界相;六粗:一、智相;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