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道論導讀--第六章:五蘊─慧地之一[Five Aggregates of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


資訊更新日期: 87('98)/08/12


第六章:五蘊─慧地之一

1:回答慧學的第五個問題的章節安排。慧學的第五個問題是如何修習智慧 ?第一個重點是學習智慧所要深入的大地,它的內容就是五蘊、十二處、十 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緣起、四諦。第二個重點就是五清淨的修觀次第。就 修觀的實際需要來看,先詳細地學習五蘊是最基本的,其餘的處、界、根、 緣起、諦都是在蘊的基礎之上作解釋或加入不同的內容。所以,我們在第六 章先詳細說明五蘊,第七章解釋其餘的。第八章教導修觀的五次第,回答慧 學的第五個問題。 2:五蘊是什麼?蘊就是一堆一堆的聚合,五蘊就是五堆不同的聚合,它們 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就是一切物質及物質的特性,包含 四大種及二十四個所造色。受蘊就是一切感受,想蘊就是一切想知,行蘊就 是一切造作,這三蘊就是五十二心所法。識蘊就是一切識知,包含八十一世 間心與八種出世間心。這五蘊就包含一切勝義真實的法,其餘的存在都由之 組合。了解五蘊就是了解身心與世間,是悟入真理的開始。 3:慧地的內容極豐富,就是通常所謂的教理,佛教的真理。<<清淨道論>> 詳細地分析論究,開顯勝義的法,我們得耐心地學習。本書盡可能以白話, 作簡要的解釋。更系統詳細的說明留待<<攝阿毗達摩義論>>。

第一節:色蘊

色乃被冷熱所破壞的東要,色蘊包含物質及物質的特性,進一步分析可 區別為四大種和二十四所造色。 1:四大。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它們是色蘊的基本特點。地界就是堅固、粗 硬的特點,水界是流動、凝結的特點,火界是暖熱、遍熟的特點,風界是浮 動、支持的特點。雖然四大各有特點,但任一個的生起必然依緣於其餘三個 ,任一個的現起就是它在四種特點中的顯著、突出、現起。 2:二十四個所造色。所造色就是四大聚合成的色法,所以說,四大是能造 色,四大聚合成的是所造色。這二十四個所造色是四大的基本衍生色。 (1)眼睛能接觸顏色。 (2)耳朵能接觸聲音。 (3)鼻子能嗅觸香氣。 (4)舌能接觸味道。 (5)身能接觸於所觸,遍於身體之中有執受色的一切地方。 (6)顏色能刺激眼。 (7)聲音能刺激耳。 (8)香能撲鼻。 (9)味道能刺激舌。 (10)女根是表現女性特點的機能,顯現為女性的相貌、行動、氣質等。 (11)男根是表現男性特點的機能,顯現為男性的相貌、行為、氣質等。 (12)命根是維持生命現象的機能,生命力。 (13)心所依處是在心藏之內的血液,心依之而活動。 (14)身表是由身而表示自己的意志,它是身的動轉之因。 (15)語表是由於語音而表明意志,它的現起就是語音之因。 (16)虛空界能劃分色的邊際界限,四大種不接觸的狀態或孔隙的狀態;有了 虛空界的劃分界限,我們才產生「上、下、左、右」等空間區別。 (17)色輕快性可以除去色的粗重,現起為輕快。 (18)色柔軟性可以除去色的堅硬。 (19)色適業性使身體隨順適合工作。 (20)色積聚性能積聚成色的特點。 (21)色相續使色隨順結合不斷滅。 (22)色老性可以成熟色。 (23)色無常性有色的壞滅的特點。 (24)段食是滋養素,可以支持身體。 在四界差別觀(第三章第六節)中,以四界差別,觀察人體的四十二部分 與現象,那主要是從人體的部分來區別。本節的二十四個所造色則著眼於人 的各種主要機能(如眼等)及色蘊的一般現象(如色老性)等。

第二節:識蘊

  識蘊包含八十九種心,這個部份非常重要。八十九心有十四種作用,十 四種作用的不同路徑可以指明各種境界的心路歷程,乃上座部教理的心藏地 帶。由之,可以對人作最徹底的觀察。

第一項:解釋八十九心

八十九心,<<清淨道論>>是依善心、不善心、無記心分成三類,可以整理成 表二。以下我們先耐心地依表一分類的編號逐次解釋。 表二:八十九心的分類表(NOTE:待補) 1:善心有二十一個(1-21),它們的生起是無貪、無瞋、無痴,能造善業而 感善果。分成四類,欲界八個、色界五個、無色界五個、出世間四個。 1.1:欲界善心八個(1-8)。(1)喜俱智相應無行,有歡喜、正見應為善、沒有 行(內不猶豫、外不受他人鼓舞)。「行」在這裡是專指受自己考慮或受他人 鼓舞的制約。沒有行是指不受條件制約、當下就做,有行則是受條件制約、 內自考慮或外受鼓舞。(2)喜俱智相應有行,有行是指為善時自己猶豫或受 他人鼓舞,例如孩子父母鼓勵才佈施。(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智不相應例 如小孩看到父母行善而模仿行善、並不是自己正見當行善。(4)喜俱智不相 應有行。上來的四個善心都與喜俱,善心的強度是依次遞減。接下來(5)到(8) 的四個善心都是捨俱,強度也是依次遞減。捨俱是伴隨捨心,例如不得所施 之物和受施之人,或者沒有其它歡喜的原因。(5)捨俱智相應無行,(6)捨俱 智相應有行,(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這八個心發生 在世俗人和前三果的聖者,會有欲界善的異熟心(42-49)。阿羅漢不再造作有 異熟果報的業,即是唯作業而沒有受報,他有八個欲界的唯作心(73-80)。 1.2:色界善心有五個(9-13),就是色界的五個禪心,已除粗硬的色,變成淨 妙的色。(9)尋、伺、喜、樂、定相應初禪,五禪支參見第二章第三節對初 禪的規定。(10)伺、喜、樂、定相應第二禪。(11)喜、樂、定相應第三禪。 (12)樂、定相應第四禪。(13)捨、定相應第五禪。相應地有五個色界的異熟 心(57-61),五個唯作心(81-85)。 1.3:無色界善心有四個(14-17)。(14)空無邊處禪。(15)識無邊處。(16)無所 有處禪。(17)非想非非想處禪。這四個心都超越了色界,乃因定心的不同對 象而區分;它們都與第五禪相同地俱有捨、定的禪支。有四個無色界的異熟 心(62-65),四個唯作心(86-89)。 1.4:出世間善心四個(18-21)。(18)初道。(19)第二道。(20)第三道。(21)第四 道。(1)到(17)的善心屬於世間善,這四個屬於出世間善,就四道智。相應的 出世間異熟果是(66)初果到(69)第四果,就是四果智。這四個道智和四個果 智就是八個出世間心,乃智見清淨(第七清淨)的內容,前六清淨都是世間心 。 2:不善心有十二個(22-33),都是屬於欲界,超過欲界的心就超越不善心。 不善心依三不善根分成三類,能造惡業而感惡果。 2.1:貪根有八個(22-29)。(22)喜俱邪見相應無行,有歡喜心、邪見相應(如 :認為於諸欲中無過失,認為淫欲非障道法)、無行而享受貪欲。(23)喜俱邪 見相應有行。(24)喜俱邪見不相應無行。(25)喜俱邪見不相應有行。這四個 不善心都與喜俱,其不善的強度依次遞減。(26)捨俱邪見相應無行,(27)捨 俱邪見相應有行,(28)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29)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2.2:瞋根有二個(30-31)。(30)憂俱瞋恚相應無行。(31)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憂是心的苦受,不是身受的苦。瞋心雖與邪見不同時相應而起,但於較前的 心有邪見相應。 2.3:癡根有二個(32-33)。(32)捨俱疑相應,疑是懷疑不確定。(33)捨俱掉舉 相應,掉舉是不休息擾動不安心。 3:無記心有五十六個(34-89),不記別為善心或不善心,分為異熟無記與唯 作無記。 3.1:異熟心有三十六個(34-69),它們是無記心(不記別為善或不善)而「異」 於善心與不善心,又是善心或不善心必然引發成「熟」的,所以稱為異熟心 。相對而言,善心與不善心是主動的,異熟心是被動的。它們分成四類,欲 界二十三個、色界五個、無色界四個、出世間四個。 3.1.1:欲界異熟有二十三個(34-56),相應於善和不善心分成善和不善異熟。 3.1.1.1:善異熟有十六個(34-49),乃善心所引發的異熟心,分成無因和有因 的。 無因的善異熟有八個(34-41),無因是指不含三不善根(貪、瞋、痴)和三善根 (無貪、無瞋、無痴)。(34)捨俱眼識。(35)捨俱耳識。(36)捨俱鼻識。(37)捨 俱舌識。(38)樂俱身識。前五識的功能分別是看、聽、嗅、嚐、觸,前四識 的對像在識影響弱,故捨俱,身識的觸強故為樂。(39)捨俱領受作用意界, 前五識的認識作用之後,領受前五識所認識的對像。(40)喜俱推度作用意識 界。(41)捨俱推度作用意識界。這兩個心推度前五識所認識的對像及領受心 所領受的對像。 有因的善異熟有八個(42-49),有因是與無貪或無瞋或無痴相應。(42)喜俱智 相應無行。(43)喜俱智相應有行。(44)喜俱智不相應無行。(45)喜俱智不相應 有行。(46)捨俱智相應無行。(47)捨俱智相應有行。(48)捨俱智相應無行。 (49)捨俱智不相應有行。這八個就是八個欲界善心(1-8)的異熟心。 3.1.1.2:不善異熟有七個(50-56),乃不善心所引發的異熟心,它們也是無因 的(不伴隨貪瞋痴)。(50)捨俱眼識。(51)捨俱耳識。(52)捨俱鼻識。(53)捨俱 舌識。(54)苦俱身識。(55)捨俱領受作用意界。(56)捨俱推度作用意識界。 3.1.2:色界異熟有五個(57-61)。(57)初禪。(58)第二禪。(59)第三禪。(60)第 四禪。(61)第五禪。這五個是五個色界善心(9-13)的異熟心。 3.1.3:無色界異熟有四個(62-65)。(62)空無邊處。(63)識無邊處。(64)無所有 處。(65)非想非非想處。這四個是四個的無色界善心(14-17)的異熟心。 3.1.4:出世間異熟有四個(66-69)。(66)初果。(67)第二果。(68)第三果。(69) 第四果。這四個是四個出世間善心(18-21)的異熟心,這八個心就是四道智與 四果智,都是以涅槃為所緣,即是第七清淨(智見清淨)的階段。 這三十六個異熟心,有因的善的異熟心二十一個(42-49,57-69),就是分 別相應於二十一個善心(1-21)的果。無因的有十五個,無因是指不含三善根 (無貪無瞋無痴),三不善根(貪瞋痴)。八個是無因的善的異熟(34-41),七個 是無因的不善的異熟(50-56)。無因的還有三個欲界唯作心(70-72)。 3.2:唯作有二十個(70-89),唯作乃非善心、非不善的、非異熟,只有作用 而不再感果。有餘依涅槃(已斷盡煩惱但還有五蘊身)的阿羅漢在三界的活動 就只是這二十個唯作心。 3.2.1:欲界唯作有十一個(70-80)。 3.2.1.1:無因的三個(70-72)。(70)捨俱意界,轉向外在對像的作用,它發生 於外在對像已刺擊五官而五識未作用前,引轉心向於對像,<<攝阿毗達摩 義論>>直接稱為捨俱五門轉向心。(71)捨俱意識界有二種活動狀況。一是意 門轉向心,引轉意識向於對像;二是屬於五門轉向的過程,在推度心之後進 行確定、定義、決定對像的作用。(72)喜俱意識界,阿羅漢(含佛、獨覺)向 欲界對像微笑的心。阿羅漢也以(73)到(75)的欲界唯作心向對像微笑。 3.2.1.2:有因的八個(73-80)。(73)喜俱智相應無行。(74)喜俱智相應有行。 (75)喜俱智不相 應無行。(76)喜俱智不相應有行。(77)捨俱智相應無行。(78)捨俱智相應有行 。(79)捨俱智 相應無行,(80)捨俱智不相應有行。這八個唯作心,相對於欲界善心(1-8)和 欲界善的異熟 心(43-49)。 3.2.2:色界唯作有五個(81-85)。(81)初禪。(82)第二禪。(83)第三禪。(84)第 四禪。(85)第五禪。這五個唯作心相對於的色界善心(9-13)和色界異熟心(57- 61)。 3.2.3:無色界唯作有四個(86-89)。(86)空無邊處。(87)識無邊處。(88)無所有 處。(89)非想非非想處。這四個唯作心相對於無色界善心(14-17)和無色界異 熟心(62-65)。

第二項:八十九心的不同分類

八十九心可以作不同的分類說明,以助認識它們的特點。修見清淨的不 同方法就基於這裡的基礎知識。 1:八十九心與一百二十一心。四道心(18-21)與四果心(69-69)共有八心,若 將這八心分屬於五禪,則有四十出世間心。八十一世間心加上八世間心成八 十九心,加上四十出世間心成一百二十一心。這兩種方式<<清淨道論>>都 有提到,但以前者為主,以下我們作說明都是按八十九心。 2:世間與出世間。世間心共八十一種,分屬三界,欲界心五十四個,色界 心十五個,無色界心十二個;出世間心共八個,四道心和的四果心。這就是 <<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分類順序。見清淨修名色分別智,世間心屬於名。 第三清淨到第六清淨都是以名色為直接對像;出世間心則為第七清淨的階段 。 3:七識界。十二處和十八界可基於此作進一步的說明。眼識界有二心,善 異熟(34)和不善異熟(50)。耳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5)和不善異熟(51)。鼻識 界有二心,善異熟(36)和不善異熟(52)。舌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7)和不善異 熟(53)。身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8)和不善異熟(54)。意界有三心,善異熟的 捨俱領受作用意界(39)、不善異熟的捨俱領受作用意界(55)、唯作的捨俱意 界(70)。意識界有七十六心,分成三類,無因意識界的五心為善異熟二心 (40-41)、不善異熟(56)、唯作心二心(71-72),不善的十二心(22-33),其餘五 十九個為善淨心;若簡分為二,世間心六十八個,出世間心八個。 4:主動、被動、唯作。善心(1-21)與不善心(22-33)都是屬於主動的,能造現 在業並招感未來果。無記中的異熟心(34-69)是被動的,乃過去的業所招感而 成熟的。無記中的唯作心(70-89)是中性的,既非主動又非被動,唯只是心的 作用卻不再招感未來的果,佛、獨覺、阿羅漢的世間心都屬於此。 5:由受區分,這就是<<清淨道論>>解釋受蘊的部分。受是遍相應相隨於 一切心的心所,論中以受和一百二十一心的相應關係區分之。受就是感受, 可分三受:苦、樂、不苦不樂;也可分為五受,將三受的苦分為身的苦與心 的憂、樂分為身的樂與心的喜、不苦不樂就是捨。與樂受相應的一心,樂俱 身識(38)。與苦受相應的一心,苦俱身識(54)。與喜受相應的六十二心,欲 界的共十八個,四欲界善(1-4)、四欲界善的有因異熟(42-45)、4欲界善的無 因異熟(40)、四有因唯作(73-76)、一無因唯作(72)、四不善(22-25);色界的 是除了第五禪之外的十二個四善心(9-12),四異熟心(57-60)、四唯作心(81- 84);第五禪與無色界都沒有喜受;出世間的三十二個,出世間的八心分別 屬於前四禪,共三十二個。憂受的二心(30-(31)。其餘五十五心為捨受。 6:無因有因。無因是指不含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三不善根(貪瞋痴),共 十八個。八個是無因的善的異熟(34-41),都是捨俱或樂俱或喜俱;七個無因 的不善的異熟(50-56)是捨俱或苦俱;三個欲界唯作心(70-72),也是捨俱或喜 俱。其餘就是有因的。

第三項: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

  八十九心有十四種作用,換言之,八十九心可分屬於十四作用。它們的 關係可以整理成表三。以下依表三的次第解釋十四作用,各作用有那些心, 參見表三。 表三: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NOTE:待補) 〔1〕 結生:連結新生與前生。 〔2〕 有分:結生心入胎息滅之後,接著即是有分。有分識如同生命流,     保持個體生命的相續。 〔3〕 轉向:      當對像擊觸六根,有分受到波動,波動滅後猶如有分斷絕,接著      轉向於對像,這就是轉向。有五門轉向和意門轉向。這是認識過      程的開始,認識過程包括3-13這十一種作用。 〔4〕 見、 〔5〕 聞、 〔6〕 嗅、 〔7〕 嘗、 〔8〕 觸:前五識作用經驗到感覺與料。 〔9〕 領受:領受前五識感覺到的對像。 〔10〕推度:推度所領受的境,調察、推論、度量之。 〔11〕確定:      確定所推度的境,確定、定義、決定之。9-11這三種作用只發生      於五門轉向的路徑上,不發生於意門轉向的路徑上。3-11這八種      作用都是由無因心的活動,也就是這階段還沒有決定善惡,只有      苦樂等感受。下一種速行作用就開始決定善惡。 〔12〕速行:      心快速地行於前一對象上。      五門轉向的路徑,速行心有二十九心,心包括八個欲界善心(1-8)      、十二個欲界不善心(22-23)、九欲界唯作心(72-80)。      意門轉向的路徑,不經歷4-11的八種作用。若屬欲界的意門轉向,      接著就是同於五門轉向的二十九欲界心的速行作用。若屬種性心,      色界的有十心,五善(9-13)和五唯作(81-85);無色界的有八心,      四善(14-17)和四唯作(86-89);出世間的有八心,四道心(18-21)      和四果心(66-69)。 〔13〕彼所緣:      在速行之後,也就是註明速行的對像。彼所緣是認識過程的結束,      之後又回到轉向作用,開始另一次的認識過程。 〔14〕死:      一生的有分結束,就是一般的死亡。在彼所緣之後,如果又回到新      一次的認識過程,過去有分、有分波動,…就不是死。從死之後再      結生,有分,…死。有情就是以這十四種作用在三界中輪迴不斷。      只有阿羅漢在死心滅時,即出離三界。 十四種作用的四到八是五識作用,若識為一作用,則成十階段。中國傳 統佛教有所謂「上座部立九心輪」,就是對十四作用的誤稱。

第四項:心路歷程

    心路歷程就是心識活動的路線,這是真理與實踐的核心。 1:八十九心的作用可以進一步說明不同的心識活動路線。其中,轉向、五 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是路心,這些作用就是不同心識活動 過程的作用。若再加前面的有分則共有八個。它們的不同路線依六根而轉起 六路,眼門路、耳門路、鼻門路、舌門路、身門路、意門路。六路可以分成 兩類,五識心的五門路線和意門轉向的路線。意門路線有欲界、色界、無色 界、出世間的路線。由上述的不同路線,說明各種不同境界的實際過程,對 於佛法的解行極有價值。 2:八十九心有五十二種相應助伴的心所(第三節說明),心與心所構成全幅 的心。不同的心有不同的心所助伴而起,不同的心路歷程就有不同的心與心 所遞次結伴而起。心依觸對的外境而有不同的心路歷程,這就是世界的現實 存在和變動歷程,是歷程,也是實況。再從善惡心業報與作用來看,這就是 價值世界的因果環節,不同價值的業果了然於胸。結合觀之,既是真相,也 是價值,修行解脫是何其真切。 3:結生心與死心可以了知三界輪迴的實況。阿羅漢的死心則是對三界最後 的微笑。

第三節:受蘊、想蘊、行蘊

  受、想、行三蘊就是心所法,「心所」的字面意思就是心所有的,或屬 於心的。心由心所的幫助而完成認知,八十九種不同的心各有它相伴的心所 ,依心的善惡等而有不同的善惡心所。心不能離心所而獨立活動,心所也不 能離心而獨立活動。它們之間的主從關係猶如國王與待從。   <<清淨道論>>對受蘊、想蘊、行蘊的解釋,它是以識蘊為主來,依八 十九心為線索來分別解釋三蘊與心法相應。但,這種方式解釋心所法不易瞭 解,為了易學易用,以下我們先依<<攝阿毗達摩義論>>的組識編號,依次 解釋五十二種心所法。最後則說明心與心所相應。

第一項:解釋五十二心所

五十二種心所法可整理成表四,以下依次解釋。

表四:五十二心所的分類表

  遍一切心 共某些心
同他心所
13個(1-13)
(1)觸 (2)受 (3)想 (4)思(5)心一境性
(6)命根 (7)作意
(8)尋(9)伺(10)勝解(11)精進(12)喜(13)欲
不善心所
14個(14-27)
(14)癡(15)無慚(16)無愧(17)掉舉 (18)貪(19)惡見(20)慢(21)瞋(22)嫉(23)慳
(24)惡作 (25)昏沉(26)睡眠 (27)疑
善淨心所
25個(28-52)
(28)信(29)念(30)慚(31)愧(32)無貪(33)無瞋
(34)中捨(35)身輕安(36)心輕安(37)身輕快性
(38)心輕快性(39)身柔軟性(40)心柔軟性
(41)身適業性(42)心適業性(43)身練達性
(44)心練達性(45)身端直性(46)心端直性
(47)正語 (48)正業 (49)正命 (50)悲 (51)喜 (52)慧

1:同他心所共十三個(1-13)。同他心所是指心所本身沒有決定的善惡屬性
,隨其餘相伴的心所來決定善惡。可分成兩類。

1.1:遍一切心的心所有七個(1-7),是一切心都必須俱有的心所,完成最基
本的認知作用。

(1)觸,就是接觸,心由接觸的心所而觸接到對像。
(2)受,就是感受,包含整個受蘊,心感受經驗到對像。
(3)想,就是想知,包含整個想蘊,心憶念想取對像。
(4)思,就是意志活動,統攝相應的心所而集中到對像上。
(5)心一境性,就是心集中在對像上,好人壞人都有心一境性,但發展到
  初禪的心一境性則是善心相伴的。依<<清淨道論>>則稱為定。
(6)命根,就是維持心理現像的機能,猶如色法的命根是維持物質現像的機能。
(7)作意,就是引心指向對像。


1.2:共某些心的心所有六個(8-13),它們的善惡亦由其餘的助伴心所決定,
但只是相應於某些心,不是遍相應一切心。

(8)尋,就是尋找,引心尋思對像,而作意則是引心指心對像,所以作意須
  遍一切心。
(9)伺,就是伺察,繼續深細考察對像。
(10)勝解,就是確認信解對像,不再動搖猶豫。
(11)精進,就是勇健努力。
(12)喜,就是喜悅歡喜,使心覺得有興趣,可以發展為禪的支分。
(13)欲,就是希望去做,如希望修行的善法欲,不是專指惡法的貪求。

2:不善心所有十四個(14-27),它們的特性是不善的,伴隨著不善心。也可
以分成兩類。

2.1:遍一切不善心的有四個(14-17),乃十二個不善心都必須俱有的。

(14)癡,就是愚癡無知,心的暗味,乃一切不善的根本。
(15)無慚,就是對惡行不感羞恥。
(16)無愧,就是不怕惡行的結果,無慚無愧都有造作惡行的功能。
(17)掉舉,就是浮躁不安穩的心態。


 圖十一:遍不善心的四種心所(待補)


2.2:共某些不善心的有十個(18-27),只伴隨某些不善心。

(18)貪,就是渴求愛著對像,乃不善的第一個根。
(19)惡見,就是錯誤的見解、信念、詮釋,癡則著重於不了知對像的暗味
  心態。
(20)慢,就是自我標榜、令心高舉。
(21)瞋,就是瞋恨,包含所有排斥、生氣等心態,乃不善的第二個根。
(22)嫉,就是嫉妒,見不得別人好。
(23)慳,就是吝嗇,不分享自己的好處。嫉與慳都是與瞋同伴。
(24)惡作,就是憂悔所作的惡行。
(25)昏沉,就是昏昧低沉,不堪努力工作的狀態。
(26)睡眠,就是想睡、昏昏欲睡的樣子。
(27)疑,就是懷疑、不確定、猶豫不決。

3:善淨心所有二十五個(28-52),它們是伴隨善淨心而起。
也可以分成兩類。

3.1:共善淨心所有十九個(28-46),是共一切善淨心。

(28)信,就是淨信,由信任而淨化的狀態,如信任正覺真理的佛而淨化內心。
(29)念,就是注意念住當下的對象,不是記憶、回憶過去的事。
(30)慚,就是心裡羞恥惡行,
(31)愧,就是會害怕惡行的結果,所謂內慚外愧,它們是無慚無愧的相反。
(32)無貪,即不貪,乃貪的相反,有佈施等積極的善行。
(33)無瞋,即不瞋,乃瞋的相反,有慈祥友善的德行。
(34)中捨,即不偏頗的平等態度,平衡心與心所,避免太過與不及。

(35)到(46)共十二個,依身與心分成六對,這裡的「身」是指心所的總合,
心就是泛指八十九種心。

(35)身輕安、
(36)心輕安,身心的輕安,消伏心所與心的不安、煩躁,乃掉舉與惡作的相反。
(37)身輕快性、
(38)心輕快性,身心的輕快,消伏心所與心的粗重,乃是昏沉與睡眠的相反。
(39)身柔軟性、
(40)心柔軟性,身心的柔軟,消伏心所與心的頑強緊繃,乃邪見與慢的相反。
(41)身適業性、
(42)心適業性,身心的適業,消伏不適業而成為堪能作善業,如能于可信樂事中
  取得信樂。
(43)身練達性、
(44)心練達性,身心的練達,消伏心所與心的不健全態度而成為熟練通達。
(45)身端直性、
(46)心端直性,身心的端直,消伏心所與心的屈曲折繞,成為端莊正直。

(37)至(42)可與所造色的(17)輕快性、(18)柔軟性、(19)適業性合看。


3.2:共某些善心的有六個(47-52),最後六個善心所不全共同伴隨善心而起
,只伴隨部分的善心。

(47)正語、
(48)正業、
(49)正命,這三個是離心所,<<清淨道論>>稱為離語惡行、離身惡行、
離邪命,就是遠離惡作的心所。

正語是離語惡行,正業是離身惡行,如殺、盜、淫,正命是離邪命,如販賣
毒品或武器人口、飼養待宰的動物等。

(50)悲、
(51)喜,即四無量心的兩個。

悲是同情他人的苦,止息害就是悲的成就,轉成悲傷是違反悲心。喜是隨
喜別人的成就,相反於嫉。慈與無瞋(33)、捨與中捨(34)有關,所以不再獨
立地置於無量心的心所。 

(52)慧根,如實正知對像的機能,乃無痴,是痴的相反。


第二項:心與心所的相應

1:心與心所相應。心與心所的相應關係有四點。 (1)同生,指心與心所同時生起。 (2)同滅,就是心與心所同時滅去。而心雖也與色法同生,但大部分色法   不同滅(色法持續較久才滅去)。 (3)同所緣,就是心與心所有共同的所緣,而色法的身表與語表雖也與心   同生同滅,但色法則沒有所緣。 (4)同所依,就是心與心所有都依色法為基而起。 2:心所與心的全幅展開。上來用善不善來說明心所,似乎全著重在倫理的 意涵。事實上,心所可以作多重說明。例如,貪和瞋都是不善心所,這是著 重在倫理學上的說法;若從心理學上說明,貪則是依戀愛著對像的心態,瞋 則為排斥反抗的心態,各有其心理現像;還有認識論的向度,貪瞋伴隨著心 的認知活動,心就不能如實正知對像。對於心所的解釋,南傳佛教應用四種 界說的方式(特點、功能、現起、原因,這些是下定義的工具)詳細說明心所 ,不偏限於倫理的向度,華語系的學習者常受儒家尚倫理的要求而特重倫理 式的說明。再就修毗婆舍那觀而言,如實觀察對像的狀態與生滅,是就對像 的樣相全幅地通達,不只是語言詮釋的各面向。相同地,心分為善、不善、 無記,也可以全幅展開,通達心的樣相。心與心所相應的千變萬化,整個內 心世界就全部打開了。對像刺激心,而有不同心路歷程的相續流轉,這就是 人生世界的全幅展開。而它們的共同實相就是無常的生滅變化,通達無常、 苦、無我,不執一法,就是解脫。

第四節:餘論

1:五蘊可以簡單地分成兩類,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世間法包含色蘊的二十 八法,受想行三蘊的五十二心所法,識蘊的八十一世間心,這些心所與心法 統稱為「名」(傾向於對像,心法都是傾向於色法、認取對像、執取對像); 出世間法包含識蘊的八出世間心。五蘊直接作為毗婆舍那觀的業處是屬於第 三清淨(見清淨)。見清淨是觀察確知世間只有名與色,沒有真實的人或有情 。人或有情只是語言的施設,用來代表五蘊聚合起來的人。本章只是在義理 的層面確認世間只有名色,而沒有真實的有情。修見清淨,就可觀察體驗世 間唯有名色,破除有情想、我想。 2:<<清淨道論>>的五蘊與阿含經的五蘊之關係。阿含經的五蘊都只是世 間法,不包含出世間法,亦即不包含八種出世間心。所以說,<<清淨道論 >>是方便地以五蘊來包含一切世間與出世間法。 3:<<清淨道論>>的五蘊與<<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四種勝義法的關係。前 者的色蘊就是後者的色法,前者的受想行三蘊就是後者的五十二心所法,前 者的識蘊的八十九心就是後者的心法。<<攝阿毗達摩義論>>的第四種勝義 法就是涅槃,涅槃就是識蘊的八種出世間心(四道心與四果心)所證,道智與 果智是不離涅槃,涅槃亦不離聖智。依世間之認識與對像的關係,方便地區 分為能證的聖智與所證的涅槃,而事實上為同一。<<攝阿毗達摩義論>>另 立涅槃,解釋一些相關的問題。換言之,<<清淨道論>>的五蘊就包含<<攝 毗達摩義論>>的四種的勝義法。 4:蘊與處界的關係。這裡先簡單地說明,下一章會詳細說明處界。十二處 的法處與十八界的法界都包含涅槃,這是五蘊未直接提到的。五蘊中有一個 屬於色、四個屬於心,可說是重於心的解釋。十二處有十個半是色法、一個 半屬於心,可說是重於色的解釋。十八界有十個半是色法、七個半是心法, 可說是詳於心法的解釋。修見清淨可分別從蘊處界的角度入手,觀察它們的 名與色,成就名色分別智,而不涉及其中的出世間法。


  • 回到清淨道論導讀目錄。

  • 回到護法法師 Homepage。

  • 回到府城佛法篇。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