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習奢摩他,及毗缽舍那, 二業處次第,此後我當說。 一、止的業處 <2>此中先說奢摩他(止)。當知十遍處、十不淨、十隨念 、四無量、一想、一差別、四無色七種,是攝奢摩他業處(注1)。貪 行者、瞋行者、癡行者、信行者、覺行者、尋行者六種,是攝行 者。遍作修習、近行修習、安止修習,為三種修習。遍作相、取 相、似相,為三種相。 1.四十業處 云何(為十遍等)?地遍、水遍、火遍、風遍 、青遍、黃遍、赤遍、白遍、虛空遍、光明遍,此等名為十遍(注2) 。 膨脹、青瘀、膿爛、斷壞、食殘、散亂、斬斫離散、血塗、 蟲聚、骸骨,此等名為十不淨(注3)。 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寂止 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安般(出入息)念,此等名為十隨念(注4) 。 慈、悲、喜、捨名為四無量,又名四梵住(注5)。 食厭想名一想,四界差別名一差別(注6)。空無邊處等名為四無 色(注7)。這一切是解釋奢摩他的四十業處。 2.六行者與四十業處的適不適 於(六)行(注8)者中,貪行者 適合於修習十不淨及稱為身至念的(身體三十二)部分。瞋行者 (宜修)四無量及青(黃、赤、白)等四遍。癡行者及尋行者( 宜修)安般念。信行者(宜修)佛隨念等六(種隨念)。覺行者 (宜修)死(隨念)、寂止(隨念)及(一)想、(一)差別。 其餘一切(六遍及四無色)業處、適合於一切行者。又於諸遍中 ,大(所緣)唯適合於癡行者,小(所緣)唯適合於尋行者。 這是關於適合(不適合)的差別(注9)。 3.三種修習於(三種)修習中(注10),遍作修習於一切(四十業 處)中都可以得。近行修習得於佛隨念等八(隨念)及(食厭) 想和(四界)差別的十業處中成就,(但於此十業處中)無安止 修習。安止修習得於其餘的正三十業處中成就。於此(三十業處 )之中,十遍和安般念,(得證)五種禪。十不淨和身至念,( 得證)第一禪。慈等三(種得證)第四禪。捨(得證)第五禪。 這二十六種,是(屬於)色界禪的業處。其次四無色是屬於無色 禪。 這是關於修習的差別(注11)。 <4>4.三相 次於(三)相中,遍作相及取相,於一切(四 十業處)中都可以適當的方法而得。似相則僅於(十)遍(十) 不淨,部分(身至念)及安般念(的二十二業處)中獲得。此中 由於似相(的得證)而轉起近行定及安止定。(其進行)怎樣? 即初學者於地曼陀羅(注12)等,攝取其相(為所緣而修習),那種所 緣名為遍作相,而那種(初步的)修習則名為遍作修習。 其次以心攝取彼相,(閉眼亦能)來現於意門,如同以眼所 見之時一樣,那種所緣,名為取相,而那種修習則能等持(於心 )。如是等持者,從此之後,於取相以遍作定繼續修習,當那( 與取相)類似而脫離所依法的及被稱為施設並由修習所成的所緣 ,善能於心中安立靜止的時候,便名為似相生起。從此以後,即 名圓成捨離障礙及稱為欲界定的近行修習。此後,於那同樣的似 相以近行定修習者,便證得色界的初禪(安止定)。此後,能於 禪以轉向(自在)、入定(自在)、在定(自在)、出定(自在 )、觀察(自在)等的五種自在(注13)而自在(修習),為了捨離 尋等粗支及生起伺等細支而努力者,適宜而次第的證得第二禪第 (安止定)。 如是於地遍等的二十二業處中可得似相。在其餘(十八業處 中)的(四)無量則對於有情施設而轉起(安止定)。 5.四無色定的程序 於(十遍中)除了虛空遍,他以由於放 棄(其餘九)遍中的任何(一)遍所得的空無邊處而修遍作者, 得證第一無色(安止定)。他以第一無色的識無邊而修遍作者, 得證第二無色(安止定)。他以第一無色的識無所有而修遍作者 ,得證第三無色(安止定)。若於第三無色以“這是寂靜,這是 勝妙”而修遍作者,得證第四無色(安止定)(注14)。 6.關於不得安止的業處 在其餘的十業處中(佛、法、僧、 戒、捨、天、寂止、死隨念、食厭想、四界差別),若以佛的功 德等為所緣而修遍,當善能把握彼(佛功德等)相之時,則只能 安立遍作(定)及成就近行定(不可能得安止定)。 7.顯現神通 為了顯現神通的人,從色界第五禪──為神通 的足處(基礎)的第五禪出定之後,想念了(在顯現神通時候的 )決定等而遍作修習,適當地以色等為所緣而證(神通)安止 (注15) 。所謂神通(是什麼?即如下頌): <5>神變與天耳,以及他心智, 宿住隨念智,天眼成五種。 至此說境的差別及奢摩他業處法竟。 二、觀的業處 <6>其次,在毗缽舍那(觀)業處中,當知(一)攝七種清 淨:即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 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二)三相:即無常相、苦相、無我 相。(三)三隨觀:即無常隨觀、苦隨觀、無我隨觀。(四)十 觀智:即思惟智、生滅智、壞智、怖畏智、過患智、厭離智、脫 欲智、省察智、行捨智、隨順智。(五)三解脫:即空解脫、無 相解脫、無願解脫。(六)三解脫門:即空隨觀、無相隨觀、無 願隨觀。 1.七種清淨 云何(戒清淨等)(注16)?即(一)別解脫律儀 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及資具依止戒的四遍淨戒。(三)以 相(特相)、味(作用)、現起(現狀)、足處(近因或直接因 )而把握(理解)名色,名為見清淨。(四)把握彼等名色之緣 ,名為度疑清淨。(五)(在度疑清淨)以後,(瑜伽者)於前 面所述的有緣的及有過去等差別的三界諸行(名色),簡括以蘊 等的理法,以聚(而思惟它們的三相),即以滅盡之義為無常, 以怖畏之義為苦,以不實之義為無我。或以(時分的三)世,以 一期相續、以剎那(滅)、由思惟智而思惟(諸行的無常、苦、 無我)三相。其次由生滅智以緣及剎那而(數數)隨觀於彼等( 諸行)的生滅。(如是有如下頌所說的十種觀的染生起:) <7>光明喜輕安,勝解與策勵, 樂智及現起、捨欲成十種(注17)。 <8>由於能夠把握(理解)光明等(十種)觀的染是障礙, (而知此為)道、(此為)非道之相的區別,名為道非道智見清 淨。(六)脫離了(觀的染)障礙的(瑜伽者),繼續觀三相而 行道,如是他獲得從生滅(隨觀)智至隨順(智)的九種觀智 (注18) ,名為行道智見清淨。(七)如是行道(的瑜伽)者,(他 的)觀己成熟,(知道)“現起要生起(道的)安止定了”,便 斷有分,生起意門轉向心之後,緣於無常等任何的一相,便轉起 二三(剎那)名為遍作、近行、隨順的觀心。這(末後的一)個 到達頂點的(觀),名為隨順(觀)、行捨(觀)及至出起觀。 此後便轉起(一剎那)以涅槃為所緣的種姓心,超越凡夫的(種 )姓而成聖者的(種)姓。此後無間而生起知苦諦、斷集諦、證 滅諦及修道諦的(聖)道(心),入安止路。從此轉起二三(剎 那)的果心之後,隨墮入有分。於是再斷有分,(次第)轉起諸 觀察智(注19)。 <9>智者善觀察:道果與涅槃, 或者亦觀察:斷煩惱殘餘(注20)。 如是應漸次,修習六清淨, 而得四種道,名智見清淨。 這是關於清淨的區別。 <10>2.三解脫門 此中,由無我隨觀脫離堅固的我執,故名 空隨觀解脫門。由無常隨觀離顛倒相(注21),故名無相隨觀(解脫門 )。由苦隨觀脫離渴愛的願望,故名無願隨觀(解脫門)(注22)。 (這三種導至解脫的觀,以任何一種都能獲得道心。)是故 此道由於觀的程序不同而得三種名稱:(一)若從至出起觀(注23)而 觀無我(所得的道),名為空解脫道;(二)若從觀無常(所得 的道),名為無相解脫(道);(三)若從觀苦(所得的道), 名為無願解脫道。如是果(心),依據在道的路線,由於道的程 序不同(亦得空、無相、無願三種名稱)。在(證)果定的路線 中,只是在上面所述的方法的那些觀,生起各自之果,但由於觀 (共同的)自性,故使在(道的路線及果定的路線的)一切處而 同得(道、果的)一切三種名稱。 這是關於解脫的差別。 <11>3.出世間的四種人 修須陀洹道已斷除見、疑及斷惡趣 行(不生惡趣)者,(在世間)最多(再受)七番(生死),名 為須陀洹(預流)。修斯陀含道已,而使貪、瞋、癡更薄弱者, 名為斯陀含(一來);(他僅)一番來此世間(生死)。修阿那 含道已,斷除殘餘的欲貪與瞋恚者,名為阿那含(不還);他是 不復還來於此(世間)。修阿羅漢道已,捨斷(一切)殘餘的煩 惱者,名阿羅漢;(他是)漏盡者及出世間的最上應供者(注24)。 這是關於人的差別。 <12>4.滅定 此等果定,一切人都能得其隨(於道的)各自 之果。滅定則唯阿那含與阿羅漢可得入定(注25)。此(滅定)中,即 次第的入初禪等的大(上二界)定及出定,並在其處觀各處的諸 行之法(無常、苦、無我),直至無所有處。從此(無所有處出 定)之後,(首先)作出決定(在他入定期間的)預備工作(注26), 然後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在那裏經過二(剎那)安止速行之後, 便斷絕他的心相續(而成無心),是名入滅定。在出定之時,如 果他是阿那含,便轉起一回阿那含果心,若是阿羅漢,則轉起一 回阿羅漢果心,便墮入有分,此後則轉起觀察智。 這是關於定的差別。 <13>若於佛教中,欲求行道樂, 應修此最上,止觀二修習。 攝阿毗達摩義論攝業處分別品第九竟。 ──攝阿毗達摩義論畢。── 〔注 釋〕 1. 參考 Visuddhi-magga 110 頁以下。(華宇版,上冊172 頁以下) 2. 見《清淨道論》第四、第五品。 3. 見《清淨道論》第六品。 4. 見《清淨道論》第七、第八品。 5. 見《清淨道論》第九品。 6. 見《清淨道論》第十一品。 7. 見《清淨道論》第十品。 8. 這裏的“行”是性格的意思。 9. 參考 Visuddhi-magga 101 頁及107 頁以下。(華宇版,上冊 162 ~163 頁、169 頁以下) 10. 在三種修習中,遍作修習──是初學者預行的禪定,為安止定的準 備工作。近行修習──是到達安止定以前的一個欲界速行心,因為近於安 止,故名近行定,約等於北傳的近分定。安止修習──是屬於色、無色界 的速行心,約等於北傳的根本定。參考 Visuddhi-magga 137~138頁。( 華宇版,上冊216~217頁) 11. 參考 Visuddhi-magga 111 頁以下。(華宇版,上冊173 頁以下) 12. 曼陀羅( Ma?ala)是圓相的意思。“地曼陀羅”即以地作成的圓 相,為地遍業處修習的對象。參考 Visuddhi-magga 123 頁以下。(華宇 版,上冊196 頁以下) 13. 關於五自在的解釋,見 Visuddhi-magga 154 頁以下。(華宇版, 上冊234~235頁) 14. 關於四無色定,詳見《清淨道論》第十,說無色品。 15. 顯現神通的過程是這樣的:瑜伽行者從任何業處證得色界第五禪的 時候,他便出定,預作了為現某種神通所必要的各種想念之後,於是再入 定而現神通。 這裏,在他作各種想念以前所得的禪,名為足處(基礎)第五禪或為 神通基礎的第五禪;在顯現神通時候的禪名為神通禪。 參考《清淨道論》第十二種變品及第十三神通品;《長部》第二經─ ─沙門果經。 16. 在《清淨道論》第十八品以下詳論七種清淨。若以七種清淨各別而 說:則戒清淨見《清淨道論》第一品,心清淨見第三至第十一品,見清淨 見第十八品,度疑清淨見第十九品,道非道智見清淨見第二十品,行道智 見清淨見第二十一品,智見清淨見第二十二品。 17. 十種觀的染,參考 Visuddhi-magga 633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 331 頁以下) 18. 從生滅智至隨觀智的九種觀智,見《清淨道論》第二十一品,即 Visuddhi-magga 639頁以下。(華宇版,下冊341 頁以下) 19. 關於觀的說明,見Visuddhi-magga 672頁以下。(華宇版,下冊391 頁以下) 20. 關於智者的觀察,參考 Visuddhi-magga 676 頁。(華宇版,下冊 396 頁) 四果的聖人共有五種觀察法:一、觀察道,二、觀察果,三、觀察已 斷的煩惱,四、觀察殘餘的煩惱,五、觀察涅槃。阿羅漢則無觀察殘餘的 煩惱。然而有學者對於觀察已斷的煩惱及殘餘的煩惱兩種,也是或有或無 的。 21. 顛倒有三種:一、想顛倒,二、心顛倒,三、見顛倒。 22. 關於三解脫門,參考 Visuddhi-magga 657 頁以下。(華宇版,下 冊365 頁以下) 23. 至出起觀,參考Visuddhi-magga 661頁以下。(華宇版,下冊370 頁以下) 24. 這些關於聖者的區別,參考 Visuddhi-magga 709 頁以下。(華宇 版,下冊448 頁以下) 25. 關於滅定,參考 Visuddhi-magga 702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439 頁以下) 26. 欲入滅定者,首先要作出決定,在他入定期間的預備工作,共有四 種:一、使無損害屬於諸人的資具,二、僧伽的期待,三、師(佛)召, 四、壽限。對於這四種應該預作之事的詳細解釋,參考 Visuddhi-magga 606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295 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