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攝離路分別品


    

  <1>依路心轉起,已如上所述;
    在結生活動,概要今當說。

  <2>當知攝離路有四種四法:即四地、四種結生、四種業及四種死的生起。

      一、四地

  此中惡趣地、欲(界)善趣地、色(界)地及無色(界)地,名為四地。


  (一)在彼等(四地)中,地獄(界)、畜生(界)、餓鬼(界)與阿修羅眾四種,是(欲
界)惡趣地。

  (二)人、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與他化
自在(天)七種,是欲界善趣地。

  以上這十一種構成為欲界地。

  (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是初禪地。少光(天)、無量光(天)與光
音(天),是第二禪地。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是第三禪地。廣果(天)、
無想有情(天)、淨居(天),是第四禪地,色界地有十六種(天)(注1),(其中)無煩(天
)、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與色究竟(天),是淨居地的五種。

  (四)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與非想非非想處地,是無色(界)地的四種。


  <3>於諸淨居天,凡夫不得生,
    預流及一來,亦不生此天。
    聖者皆不生,無想與惡趣。
    聖者非聖者,得出餘諸處。

  這是(四種四法中)地的四法。


      二、四種結生

  <4>惡趣結生、欲(界)善趣結生、色界結生及無色界結生,是名四種結生(注2)。
  此中(無因)不善異熟捨俱推度(心),生於惡趣地的剎那成為結生,此後便成有分,於最
後成為死而斷絕,這是一惡趣結生(心)。
  其次,(無因)善異熟捨俱推度(心),在欲(界)善趣人(界)中的生盲等(注3)與依地
而居的苦處阿修羅,轉起結生、有生、死。八大(有因)異熟(心),在一切欲界喜趣中,轉起
結生、有分、死。這九種名為欲界善趣結生(心)。

  以上十種稱為欲界結生(心)。

  在此(欲界)中,四惡趣、人與苦處阿修羅的壽量,是沒有定數的。四大天王的壽量,是五
百歲的天壽,合人間的壽量為九百萬歲(注4)。從此三十三(天)的(壽量是四大王天的)四倍。
夜摩(天)的(壽量是三十三天的)四倍。兜率陀(天)的(壽量是夜摩天的)四倍。化樂(天
)的(壽量是兜率陀天的)四倍。他化自在(天)的(壽量是化樂天的)四倍。

  <5>自在天壽合人壽,數為九十二萬萬。
    又一千六百萬歲,為此天中之壽量。

  <6>初禪的異熟(心),在初禪地中,轉起結生、有分、死。如是第二禪異熟(心)與第
三禪異熟(心),在第二禪地(轉起結生、有分、死)。第四禪異熟(心),在第三禪地(轉起
結生、有分、死)。第五禪異熟(心),在第四禪地(轉起結生、有分、死)。第五禪異熟(心
),在第四禪地(轉起結生、有分、死)。無想有情,唯是色而結生,在(結生)之後的生活與
死的時候,亦唯是色的活動與滅。這六種名為色界結生。

  於彼等(色界天)中,梵眾天的壽量是一劫的三分之一,梵輔(天)的(壽量)是半劫,大
梵(天)的(壽量)是一劫,少光(天)的(壽量)是二劫,無量光(天)的(壽量)是四劫,
光音(天)的(壽量)是八劫,少淨(天)的(壽量)是十六劫,無量淨(天)的壽量是三十二
劫,遍淨(天)的(壽量)是六十四劫,廣果(天)的無想有情(天)的(壽量)是五百劫。無
煩(天)的(壽量)是一千劫,無熱(天)的(壽量)是二千劫,善現(天)的(壽量)是四千
劫,善見(天)的(壽量)是八千劫,色究竟(天)的(壽量)是一萬六千劫。
  初無色等的異熟(心),在初無色等地中,如其次第,轉起結生、有分、死。此等四個名為
無色結生。
  於彼等(無色界天)中,生於空無邊處天的壽量是二萬劫,生於識無邊處天的(壽量)是四
萬劫,生於無所有處天的(壽量)是六萬劫,生於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壽量)是八萬四千劫。

  <7>結生與有分,以及死心位,
    於同一生中,同境同一性。

  這是(四種四法中的)四種結生。

      三、四業

  <8>令生(業)、支持(業)、妨害(業)與破壞(業),是依作用(而說的四種業)。
重(業)、近(業)、數習(業)與已作業,是依取異熟(果)的次序(而說的四種業)。現法
受(業)、次生受(業)、後後受(業)與既有業(注5),是依異熟的時間(而說的)四種業。
不善(業)、欲界善(業)、色界善(業)與無色界善(業),是依異熟的處所(而說的四種業
)。

  此中不善業,依業門有三種:既身業、語業及意業。

  (這三種業)怎樣?殺生、不與取與欲邪行,常常是由於稱為身表的身門而造作,故名身業。
妄語、兩舌、惡口與綺語,經常是由於稱為語表的語門而造作,故名語業。貪欲、瞋恚與邪見,
雖然也有其他(身與語)的表(注6),但通常是由意門而造作,故名意業。
  於彼等(不善業)中,殺生、惡口轉瞋恚是由瞋根而生。欲邪行、貪欲與邪見,是從貪根而
生。其他(不與取、妄語、兩舌與綺語)四種,是由(貪、癡)二根而生。這裏依照(八十九)
心的生起,一切不善(心)有十二種。

  欲界的善(業),依照業門的區別有三種:既由身門轉起的為身業,由語門轉起的為語業,
由意門轉起的為意業。如是依照(布)施、(持)戒及修定的區別,也有三種。依照(八十九)
心的生起,則(欲界的善業)有八種。依照(布)施、(持)戒、修定、恭敬、義務、回向、隨
喜、聞法、說法、見正直業的區別有十種。以上(十二不善心與八善心)的二十種,為欲界業。
  色界的善(業)唯是意業,(它)是由修所成而證得的安止(定),依照禪支的區別,(色
界的善業)有五種。
  無色界的善(業)也唯是意業,(它)也是由修所成而證得的安止(定),依照(禪定的)
所緣的區別,(無色界的善業)有四種。
  此(諸業)中,(十二)不善業,除去掉舉(注7)(的其餘十一心),使在惡趣地結生。但
在轉起之時,一切十二種(不善業),於欲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能感七種(無因)不善異
熟(心)。
  欲界的(八個)善(心),使在欲界善趣結生,但在轉起之時,(一切八善心)於欲界與色
界的一切處,適當地能感(八)大異熟(心)及八無因異熟(心)(注8)。
  此中三因殊勝的(四個智相應的)善(心),給與三因(四個智相應的異熟心)結生,在轉
起之時,則能感十六異熟(心)(即八個無因異熟心與八個彼所緣作用的有因異熟心)。三因劣
的(四個智相應善心)與(無貪、無瞋)二因殊勝的(四個智不相應善心),給與二因的(四個
智不相應異熟心)結生,在轉起之時,能感除去三因的(四個智不相應的)十二個異熟(心)。
(無貪、無瞋)二因劣的(四個智不相應的)善(心),唯給(八個)無因(善異熟心)結生,
在轉起之時,也唯感(八個)無因(善異熟心)。

  <9>茲有某異師(注9),  曾作如是說:
    無行心不感,  有行之異熟,
    有行心不感,  無行之異熟。
    如是彼等說:  異熟有十二(注10),
    又有十與八(注11), 次第而發生。

  <10>關於色界善(心),修下(品)的初禪,生於梵眾(天),修中(品)的(生於)
梵輔(天),修上(品)的(生於)大梵(天)。同樣的修下(品)的第二禪與第三禪,(生於
)少光(天),修中(品)的(生於)無量光(天),修上(品)的(生於)光音(天)。修下
(品)的第四禪,(生於)少淨(天)。修中(品)的(生於)無量淨(天)。修上(品)的(
生於)遍淨(天)。修第五禪的(生於)廣果(天),依離想而修(第五禪)的(生於)無想有
情(天)。阿那含生於淨居(天)。

  如是次第修了無色界的善(業),既生於無色界(天)中。

  <11>上二界福業,決定依於地。
    於結生轉起,生同樣異熟。

  這是(四種四法中的)四種業。


      四、四種死與結生的次第(注12)


  <12>由於壽盡、業盡兩者俱盡及斷業(而死的),是名四種死的生起。
  其次,臨終者在死的時候,由於業力,於六門的任何一門現起(如下三種相中的一種):(
一)面向於後有能得結生的業。(二)或在(他)以前作業的時候曾得色等工具的業相。(三)
或於後有當得享受(苦樂)的趣相。此後,便住於那現起的所緣(業、業相或趣相),依照成熟
的淨(業)或染(業)及依照將得(生)有之處,他的心相續數數轉起,極大地傾向於彼處。或
者僅是依此而得新生的業,現於(意)門。

  臨終之人,在他的路心之末,或在有分滅盡之時,由於死之故,生起那現在有的終點的死心
而後滅,於是既在(那死心)滅了之後,取得那同樣的所緣,如其情況,或有所依或無所依(注13),
生起稱為結生的意識,而住於後有──因為它是由於無明隨眠的纏縛,是以渴愛隨眠為根本的行
(業)所生,為相應的(諸法)所執取,為俱生(諸法)的主要住處,為(諸法的)先行者,是
(前有)與後有的連接(故名結生的意識)。

  <13>在正死的路心,由於遲緩的轉起,只有五速行(剎那)的期望,如果是在來現於(
意門)的現在所緣而死的,則結生、有分也取得現在所緣。在欲界結生,是由六門的(任何一門
)取現在與過去所緣的業相與趣相。業只是意門所取的過去的(所緣)。所有這一切的所緣法,
唯是小(欲)界的。

  於色界結生的所緣,只是假設的業相。同樣在無色界結生的所緣,根據情況,是上二界的(
業相)與假設的業相。無想有情只有命九法(注14)結生而生,於是稱它們(無想有情)為色結生者。
無色有情為無色結生者。其餘的有情名為色與無色的結生者。


  <14>無色有情死,不生下無色,
    生更高無色,及欲界三因。
    色界有情死,不生無因類,
    結生於二因,以及三因處。
    欲界三因者,能生一切界;
    其餘有情死,於欲界結生。

  這是死與結生的次第。

  <15>如是取結生者,既從結生滅了之後,獲得那同樣的所緣,轉起一相似心,猶如河流
不斷地(生起),直至死心的生起,在沒有路心生起的時候,因為它是生命的(主要)部分,名
為有分相續的意(識),最後由於死的死心生起而後滅,此後再結生等,猶如車輪,次第展轉轉
起。

    在於此生中,結生與有分,
    以及路心死,如是於後有,
    再結生有分,轉起心相續。
    善務之智者,如是而觀察,
    知生命無常,善斷愛結縛,
    得永久寂靜,至不死涅槃。


  攝阿毗達摩義論攝離路分別品第五竟。


    〔注釋〕

  1. 色界地十六種天:即前三禪地中有九種天,在第四禪地中有七種天,因淨居天包攝有五
種天,而淨居天本身不算,這樣就成為色界地的十六種天。
  2. 詳見 Visuddhi-magga 548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187 頁以下)
  3. “在欲界善趣人界中的生盲等”一句,此中“等”字,即包攝著:生而聾的人、生而精
神錯亂的人、生而啞的人與非男非女的人等。
  4. 四大天王的壽量合為人間九百萬歲,這個數字是依人間的年歲和日子而計算出來的。因
為此天的一晝夜是人間的五十年時間,天壽有五百歲,以人間一年為三百六十天計算,即是九百
萬歲。
  5. 對於各種業的解釋,詳見《清淨道論》第十九說度疑清淨品。Visuddhi-magga 601 頁以
下。(華宇版,下冊285 頁以下)
  6. “雖然也有其他的表”一句,這“也”字,根據注疏的解釋:因為意業不限制於意門,
有時也與身語二表相俱,但依意識為主,故為意業。
  7. 因為掉舉心太弱,沒有結生的力量。
  8. 在轉起之時,八大異熟心在欲界中生起,形成彼所緣的作用。八個無因異熟心,則在欲
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生起。
  9. 根據阿毗達摩義廣釋說,異師即是目羅婆毗寺的大法護派。有說此派的領袖是大授長老。
  10. 據他們說:兩個殊勝的智相應無行善心,能感十二種異熟(四個無行及八個無因)。二
個殊勝的智相應有行及善心,也能感十二個異熟(四個有行及八個無因)。
  11. 二個劣的智相應無行及二個殊勝的智不相應無行,能感十個異熟(二個智不相應無行及
八個無因)。二個劣的智相應有行及二個殊勝的智不相應有行,能感十個異熟(二個智不相應有
行及八個無因)。
    劣的智不相應善心,只能感八個無因異熟。
  12. 關於死與結生的說明,可參考 Visuddhi-magga 548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187 頁以
下)
  13. 有所依是指欲界與色界的心。無所依是指無色界的心,詳見本論第
六品。
  14. 命九法,參考本書攝色分別品。


※※※本 Htmled 版權屬十方法界,歡迎複製流傳;※※※
※※※法義尊貴,請勿商品化流通!※※※


  • 回到上一頁(論文目錄)

  • 回到南傳法句經。

  • 回到府城佛教網
  • 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