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更新日期: 90('01)/05/13(3rd ed.)
第四章:心路過程之概要
(
Vithisangahavibhaga)節一:序文
Cittupp
adanam icc’evam katva sangaham uttaramBh
umi-puggalabhedena pubbaparaniyamitamPavattisangaha
m nama patisandhippavattiyamPavakkh
ami samasena yathasambhavato katham.說畢殊勝的心生起之概要,我當依界依人與前後簡略地解說心發生的次序,包括結生與轉起。
節一之助讀說明
我當簡略地解說等等:
在上一章裡,作者已依受、因、作用等把諸心與心所分類。在此章與下一章裡,他將解說諸心在生命過程中活躍的一面。這一章探究發生在心路過程(cittavithi)裡的心;於下一章則探究發生在心路過程之外的心,即:結生、有分、死亡。依前後(的心)
(pubbaparaniyamitam):這一片語的意思是:在任何心路過程裡,以及在之前與隨後的過程裡,諸心都是依照自然定法的次序生起。列舉類別
節二:六個六
Cha vatth
uni, cha dvarani, cha alambanani, cha vibbanani, cha vithiyo, chadha visayappavatti ca ti vithisangahe cha chakkani veditabbani.V
ithimuttanam pana kamma-kammanimitta-gatinimitta-vasena tividha hoti visayappavatti.Tattha vatthu-dv
ar’alambanani pubbe vuttanayen’eva.於心路過程之概要,當知各有六支的六組:
一、六依處;
二、六門;
三、六所緣;
四、六識;
五、六種心路過程;
六、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
所緣對離心路過程心的呈現方式有三種,即:業、業相與趣相。其中的依處、門及所緣則如前(一章)所述。
節三:六識
Cakkhuvi
bbanam, sotavibbanam, ghanavibbanam, jivha-vibbanam, kayavibbanam, manovibbanab ca ti cha vibbanani.這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意識。
節四:六種心路過程
Cha v
ithiyo pana cakkhudvaravithi, sotadvaravithi, ghanadvaravithi, jivhadvaravithi, kayadvaravithi, mano-dvaravithi ca ti dvaravasena va cakkhuvibbanavithi, sotavibbanavithi, ghanavibbanavithi, jivhavibbanavithi, kaya-vibbanavithi, manovibbanavithi ca ti vibbanavasena va dvarappavatta cittappavattiyo yojetabba.依門而分的六種心路過程是:
一、與眼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二、與耳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三、與鼻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四、與舌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五、與身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六、與意門相關的心路過程。
或者,依識而分的六種心路過程是:
一、與眼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二、與耳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三、與鼻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四、與舌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五、與身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六、與意識相關的心路過程。
依門的心路過程應與依識的(相符心路過程)配合。
節四之助讀說明
六種心路過程:
直譯巴利文vithi是「路」,但在此則意為「過程」。當諸心於根門或意門生起以識知目標時,它們不會雜亂無章或單獨地生起,而是在一系列不同的識知過程階段,依照有條有理的次序一個接著一個地生起。這次序名為「心之定法」(cittaniyama)。心路過程必須具足一切所須的因緣條件才能發生。根據註疏,每一種心路過程所須的因緣條件如下:
一、於眼門心路過程:
(1)
眼淨色(cakkhuppasada)、(2)
色所緣(ruparammana)、(3)
光(aloka)、(4)
作意(manasikara)。
於耳門心路過程:
(1)
耳淨色(sotappasada)、(2)
聲所緣(saddarammana)、(3)
空間(akasa)、(4)
作意。
於鼻門心路過程:
(1)
鼻淨色(ghanappasada)、(2)
香所緣(gandharammana)、(3)
風界(vayodhatu)、(4)
作意。
於舌門心路過程:
(1)
舌淨色(jivhappasada)、(2)
味所緣(rasarammana)、(3)
水界(apodhatu)、(4)
作意。
於身門心路過程:
(1)
身淨色(kayappasada)、(2)
觸所緣(photthabbarammana)、(3)
地界(pathavidhatu)、(4)
作意。
於意門心路過程:
(1)
心所依處(hadayavatthu)、(2)
法所緣(dhammarammana)、(3)
有分。
為了方便,六種心路過程可以分為兩組:一、五門心路過程(
pabcadvaravithi),這包括發生於五根門的五種心路過程;二、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vithi),這包括一切只發生於意門的心路過程。由於五門心路過程也(必須)經由有分而生起,所以有時它們也稱為「混合心路過程」(missakadvaravithi),因為它們涉及了意門與根門。只在意門裡發生的心路過程則稱「純意門心路過程」(suddhamanodvaravithi),因為它們沒有通過根門,而只通過有分生起。如隨後可見,雖然首五種心路過程通過不同的根門發生,但它們都依照同一個次序。第六種(即:意門)心路過程則包括了多種不同的過程,唯一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依靠五根門生起。節五: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
Atimahanta
m mahantam parittam atiparittab ca ti pabcadvare, manodvare pana vibhutam avibhutab ca ti chadha visayappavatti veditabba.當知
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是:一、於五根門,它是極大、大、微細、極微細。
二、於意門,它是清晰及不清晰。
節五之助讀說明
所緣的呈現方式:
巴利文visayappavatti意為所緣(目標)在六門之一呈現於心識,或所緣呈現時的諸心活動。所緣的六種呈現方式可分別為在五根門的四種,即極大、大、微細、極微細,以及在意門的清晰與不清晰。在此所用的「大」(
maha)及「微細」(paritta)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它給予心的撞擊力。即使巨大或粗顯色所緣呈現於眼門,但若眼淨色很弱,或所緣在眼淨色的高峰期已過才撞擊它,或光線很暗,該所緣即不能給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屬於微細或極微細所緣。反之,若細小的所緣在眼淨色的高峰期撞擊它、眼淨色很強、光線又亮,如是該所緣即能給予清楚的印象,因而是屬於大或極大所緣。因此「大所緣」和「微細所緣」等並不是指所緣的體積,而是指從所緣呈現於根門的那一刻起,直至停止呈現期間,有多少個心路過程心生起。對於呈現於意門心路過程的清晰及不清晰所緣的分別亦依據相同的原則。
五門心路過程
(
pabcadvaravithi)節六:極大所緣
Katha
m? Uppada-tthiti-bhanga-vasena khanattayam ekacittakkhanam nama. Tani pana sattarasa cittakkhanani rupadhammanam ayu. Ekacittakkhanatitani va bahu-cittakkhanatitani va thitippattan’eva pabcalambanani pabcadvare apatham agacchanti.如何(決定所緣呈現的強度)?一心識剎那有三個小剎那:生、住及滅。色法的壽命是十七個心識剎那。五所緣在一個或幾個心識剎那過去之後,在住時呈現於五根門。
Tasm
a yadi ekacittakkhanatitakam ruparammanam cakkhussa apatham agacchati, tato dvikkhattum bhavange calite bhavangasotam vocchinditva tam eva ruparammanam avajjantam pabcadvaravajjanacittam uppajjitva nirujjhati. Tato tass’anantaram tam eva rupam passantam cakkhuvibbanam, sampaticchantam sampaticchanacittam, santirayamanam santiranacittam, vavatthapentam votthapanacittab ca ti yathakkamam uppajjitva nirujjhanti.如是,若色所緣在經過一個心識剎那之後(
1)呈現於眼門,有分波動了兩個心識剎那後即中斷(2-3)。隨後轉向於取同一個所緣的五門轉向心生起與壞滅(4)。緊接著依照次序生滅的是看該色所緣的眼識(5)、領受它的領受心(6)、推度它的推度心(7)、確定它的確定心(8)。Tato para
m ekunatimsakamavacarajavanesu yam kibci laddhappaccayam yebhuyyena sattakkhattum javati. Javananubandhani ca dve tadarammanapakani yatharaham pavattanti. Tato param bhavangapato.隨後任何一個具足因緣的二十九欲界速行心即會生起,一般上是七個心識剎那(
9-15)。在速行之後,兩個彼所緣(16-17)則依照情況生起。過後即沉入有分裡。Ett
avata cuddasa vithicittuppada dve bhavangacalanani pubb’ev’atitakam ekacittakkhanan ti katva sattarasa cittakkhanani paripurenti. Tato param nirujhati. Alambanam etam atimahantam nama gocaram.至此十七心識過程已完畢,即:十四心路過程心、兩個有分波動及一個已過去的(有分)心識剎那。過後該所緣即滅盡。這所緣即名為「極大」。
節六之助讀說明
圖表
4-1:極大所緣的眼門心路過程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
心路過程 |
|||||||||||||||||
有分流 |
過去有分 |
有分波動 |
有分斷 |
五門轉向 |
眼識 |
領受 |
推度 |
確定 |
速行 |
速行 |
速行 |
速行 |
速行 |
速行 |
速行 |
彼所緣 |
彼所緣 |
有分流 |
色法的壽命:
在《阿毗達摩論》裡,一個心的壽命名為一個心識剎那(cittakkhana)。這時間單位是非常短暫的;根據諸論師,在閃電間或眨眼間,即有數十億個心識剎那過去了。雖然它極其短暫,但每個心識剎那還可以再分為三個小剎那,即:生時(uppada)、住時(thiti)及滅時(bhanga)。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一個心生起,執行其剎那間的作用,隨後即壞滅,而供給下一心生起的因緣條件。如是,依心識剎那次序,心流持續不斷地發生,即如河水之流一般。有些論師,例如阿難陀尊者(
Acariya Ananda,《阿毗達摩初疏鈔》Mulatika的作者),則不接受名法有「住時小剎那」,舉出《雙論》中的「心雙」一章只提及心的生時與滅時,而沒有提及住時。然而阿耨樓陀尊者並不支持這觀點,註解其著作的諸論師也都不支持該觀點。《阿毗達摩義廣釋》指出「住時小剎那」是諸法生時與滅時之間的階段,其時該法「面對自己的壞滅」(bhangabhimukhavatha)。列迪長老認為住時是生與滅兩個階段的中間點,就譬如把一塊石頭拋上空中,它必須有一個(停止的)剎那,然後才開始掉下來。他也說住時可以包括法的生時與滅時之外的整個壽命。許多論師認為佛陀在《增支部》(A.3:47/i,152)裡所說的:「緣生法有三相,即:生、滅、及住立的變易」已暗示了有住時。在此,他們認為「住立的變易」(thitassa abbathatta)即是指住時。色法也經過生、住、滅三時,但這三時所佔的時間是等於十七個心生滅的時間。名法與色法的生時和滅時的時間都是一樣長短,但色法的住時則等於名法的四十九個小剎那。
五所緣……在住時呈現於五根門:
色所緣等五所緣都是色法,所以能夠維持十七個心識剎那。由於它們在生起的小剎那還很弱,所以只有在住時才能呈現於五根門。如是,若色所緣:
當沒有活躍的心路過程發生時,屬於同一種心的有分心流即會不斷地發生,且只取同一個目標,也即是前一世最後一串速行(臨死速行)的目標,此目標是業、或業相、或趣相。在五所緣之一呈現於根門的當下,一個有分心已過去了,此心名為「過去有分」(atitabhavanga)。隨後有兩個由於該目標的撞擊力而波動,第二個中斷了有分流。在疏鈔裡,這兩個(有分心)被分別為「有分波動」(bhavanga-calana)與「有分斷」(bhavang’upaccheda)。之後,在五門轉向心生起的那一剎那,心流即已從「離路的階段」出來,而進入心路過程。二十九種欲界速行心:
它們是十二不善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及唯作生笑心。這所緣即名為「極大」:
在取極大所緣為目標的心路過程裡,所緣的生起與過去有分的生起同時發生。由於五所緣與淨色的壽命都是十七個心識剎那,它們兩者與第二個彼所緣同時滅盡。如是,這種心路過程進行了整整十七個心識剎那,而其中從五門轉向心起始的十四心是真正的心路過程心。這種心路過程名為「彼所緣時分」(tadarammanavara),即結束於彼所緣的過程。(見圖表4-1)心路過程與「六個六」之間的關係可以如下理解。當色所緣撞擊眼淨色時,在眼處的支助之下,眼識即生起,取該撞擊眼淨色的色所緣為目標。對於眼識,眼淨色是它的依處及門,色所緣是它的目標。在該心路過程裡的其他心──五門轉向心、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及彼所緣──是屬於意識。它們也取同一個色所緣為目標,以眼淨色為門,但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對於該過程裡所有的心,有分也是它們的門,因為整個心路過程是從有分出起的。如是所有的五門心路過程皆有二門,即個別的根門和共用的意門或有分。由於它特別地在眼門生起,所以稱它為「眼門心路過程」,而由於特別地擁有眼識,所以稱它為「眼識心路過程」。由於它的目標是極大所緣,撞擊根門之後只有一個(有分)心識剎那過去,所以稱之為「極大所緣的心路過程」。對於其他的根門心路過程亦可如此理解,只需把「眼識」換成各自的根識,如:耳識等。
古代阿毗達摩論師以芒果的比喻來形容心路過程。有個人蓋著頭睡在芒果樹下。其時有粒熟了的芒果掉下撞在地上,其聲吵到他的耳朵裡。被聲音吵醒之後,他張開眼看,伸手取該果,捏一捏及嗅一嗅它。然後把它給吃了,吞下及回味它的味道。過後再倒回去睡覺。
在此,那人睡在芒果樹下就有如有分流。芒果掉下撞在地上,其聲吵到他的耳朵則有如所緣撞擊根門,如:眼門。被聲音吵醒即有如五門轉向心轉向所緣。張開眼看即有如眼識執行看的作用。伸手取該芒果有如領受心領受所緣。捏一捏芒果有如推度心在推度所緣。嗅一嗅它則有如確定心在確定所緣。吃芒果即有如速行在體驗所緣的滋味。吞下及回味它的味道有如彼所緣取速行的所緣為所緣。那人過後再倒回去睡覺則有如再沉入有分。
應注意整個心路過程的發生是毫無自我的,沒有所謂在其背後的永恆體驗者,或內在控制者,或在心路過程之外的「識知者」。剎那生滅的諸心本身已完成了一切識知應有的作用,而識知過程的互相配合是源自因果緣起的法則。在心路過程裡,每一心皆依照「心之定法」生起。它依靠各種不同的緣生起,這包括前生心、所緣、門及依處色。生起之後,它在心路過程裡執行它特有的作用,然後即滅盡,及成為下一心的緣。
節七:大所緣
Y
ava tadaramman’uppada pana appahontatitakam apatham agatam alambanam mahantam nama. Tattha javana-vasane bhavangapato va hoti. Natthi tadaramman’uppado.當所緣在(兩三個有分心)過去之後呈現於根(門),而不能支持到彼所緣生起,該所緣即名為「大」。在這情形,速行結束之後即沉入有分,彼所緣則沒有生起。
節七之助讀說明
當所緣……該所緣即名為「大」:
對於這種心路過程,所緣生起直至它的撞擊力令到有分心波動的期間,已有兩三個過去有分過去了。由於該所緣及根門只能維持十七個心識剎那,這過程沒有充足的時間以令彼所緣生起;即使過去有分只是兩個,彼所緣也不能生起,因為彼所緣必須在連續生起兩次,或完全沒有生起。當過去有分有兩個時,還有另外十五心可以在該所緣的壽命期裡生起。在這種情形之下,該所緣及根門(淨色)兩者皆與速行之後的第一個有分心同時滅盡。當過去有分有三個時,還有另外十四心可以在該所緣的壽命期裡生起。在這種情形之下,該所緣及根門(淨色)兩者皆與最後一個速行心同時滅盡。這種心路過程亦名為「速行時分」(
javanavara),即結束於速行的心路過程。節八:微細所緣
Y
ava javan’uppada pi appahontatitakam apatham agatam alambanam parittam nama. Tattha javanam pi anuppajjitva dvattikkhattum votthapanam eva pavattati. Tato param bhavangapato va hoti.當所緣在(四至九個有分心)過去之後呈現於根(門),而不能支持到速行生起,該所緣即名為「微細」。在這情形之下,即使速行也都不能生起,但確定發生兩或三次,過後即沉入有分。
節八之助讀說明
當所緣……該所緣即名為「微細」:
對於微細所緣的心路過程,有四至九個過去有分先已過去,而沒有速行能夠生起。確定心將發生兩次或三次,隨後心路過程即沉入有分。依據過去有分的數目,微細所緣的心路過程有六種。這種心路過程亦名為「確定時分」(votthapana-vara),即結束於確定的心路過程。
圖表
4-2:不同所緣強度的眼門心路過程
所緣 |
之前 |
所緣的壽命(十七心識剎那) |
之後 |
|
1 |
極大 |
有分 |
(1) 過-波-斷-五-眼-領-推-確-(7)速-(2)彼 |
有分 |
2 |
大 |
有分 |
(2) 過-波-斷-五-眼-領-推-確-(7)速-有分 |
有分 |
3 |
有分 |
(3) 過-波-斷-五-眼-領-推-確-(7)速 |
有分 |
|
4 |
微細 |
有分 |
(4) 過-波-斷-五-眼-領-推-(3)確-(4)有分 |
有分 |
5 |
有分 |
(5) 過-波-斷-五-眼-領-推-(3)確-(3)有分 |
有分 |
|
6 |
有分 |
(6) 過-波-斷-五-眼-領-推-(3)確-(2)有分 |
有分 |
|
7 |
有分 |
(7) 過-波-斷-五-眼-領-推-(3)確-(1)有分 |
有分 |
|
8 |
有分 |
(8) 過-波-斷-五-眼-領-推-(3)確 |
有分 |
|
9 |
有分 |
(9) 過-波-斷-五-眼-領-推-(2)確 |
有分 |
|
10 |
極微細 |
有分 |
(10) 過-(2)波-(5)有分 |
有分 |
11 |
有分 |
(11) 過-(2)波-(4)有分 |
有分 |
|
12 |
有分 |
(12) 過-(2)波-(3)有分 |
有分 |
|
13 |
有分 |
(13) 過-(2)波-(2)有分 |
有分 |
|
14 |
有分 |
(14) 過-(2)波-(1)有分 |
有分 |
|
15 |
有分 |
(15) 過-(2)波 |
有分 |
註:
過
= 過去有分 領 = 領受心波
= 有分波動 推 = 推度心斷
= 有分斷 確 = 確定心五
= 五門轉向心 速 = 速行心眼
= 眼識 彼 = 彼所緣( )
裡的數目是指生起的次數,例如:(7)速 = 七個速行心。對於五門裡的耳門等心路過程,只須把「眼識」換成相符的「耳識」等。在五門的每一門都可以產生上述十五種過程,所以在五門裡一共有七十五種過程。
節九:極微細所緣
Y
ava votthapan’uppada ca pana appahontatitakam apatham agatam nirodhasannam alambanam atiparittam nama. Tattha bhavangacalanam eva hoti. Natthi vithicittuppado.當所緣在(十至十五個有分心)過去之後呈現於根(門),由於它是在壞滅的邊緣,所以不能支持到確定生起,該所緣即名為「極微細」。在這情形,只有有分波動,而心路過程則完全沒有生起。
節九之助讀說明
當所緣……該所緣即名為「極微細」:
當所緣是極微細所緣時,沒有心路過程心能夠生起,而只有有分波動。在該所緣的十七個心識剎那的壽命期裡,有十至十五個心識剎那被過去有分所佔,兩個是有分波動,剩餘的是波動過後的有分。這類過程有六種,名為「無效時分」(moghavara),即無效的過程。節十:所緣的呈現方式
Icc’eva
m cakkhudvare tatha sotadvaradisu ca ti sabbatha pi pabcadvare tadarammana-javana-votthapana-moghavara-sankhatanam catunnam varanam yathakkamam alambanabhuta visayappavatti catudha veditabba.與眼門相同,於耳門等亦是如此。如是當知於一切五門皆有四種所緣呈現的方式;依次序,這四種方式名為:一、彼所緣時分;二、速行時分;三、確定時分;四、無效時分。
節十之助讀說明
如是當知於一切五門等:
若把這四種過程再分類,則一共有十五種根門心路過程。由於每一種都可以發生於所有的五根門,因此一共有七十五種根門心路過程。(見圖表4-2)節十一:總結
V
ithicittani satt’eva cittuppada catuddasaCatupa
bbasa vitthara pabcadvare yatharaham.心路過程心一共有七種及生起十四次。詳說則於五門有五十四種心。
Ayam ettha pa
bcadvarev
ithicittappavattinayo.於此,這是五門心路過程生起之法。
節十一之助讀說明
心路過程心一共有七種等:
這七種心路過程心是五門轉向心、根識(五識之一)、領受心、推度心、確定心、速行心及彼所緣。生起十四次則是計算速行七次及彼所緣兩次(其他的各是一次)。發生於五門心路過程的五十四心是所有的欲界心。意門心路過程
(
manodvaravithi)節十二:有限速行心路過程
Manodv
are pana yadi vibhutam alambanam apatham agacchati, tato param bhavangacalana-manodvaravajjana-javanavasane tadarammanapakani pavattanti. Tato param bhavangapato.當清晰所緣呈現於意門,有分波動、意門轉向、速行及在速行之後的彼所緣即會轉起。隨後即再次沉入有分。
Avibh
ute pan’alambane javanavasane bhavangapato va hoti. Natthi tadaramman’uppado ti.對於不清晰所緣,在速行之後即沉入有分,彼所緣沒有生起。
節十二之助讀說明
意門心路過程:
當心路過程發生於五門的任何一門時,事實上是涉及了兩門,即根門與意門。稱為意門心路過程的是純粹只發生於意門的心路過程,完全沒有涉及根門。為了使它更明確化,也稱之為「純意門心路過程」(suddhamanodvaravithi)。意門心路過程包括了在節十二至十三所述的欲界或「有限心路過程」(
parittavithi),以及在節十四至十六所述的廣大(mahaggata)與出世間(lokuttara)心路過程。有限或欲界意門心路過程本身有兩揰:一、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的隨起意門心路過程(
pabcadvaranu-bandhaka);二、獨立的心路過程(visumsiddha)。(一)鼓只受到棍敲擊一次即會傳出一陣陣的回響,如是當五根門只受到五所緣撞擊一次,而在五門心路過程停止之後,過去所緣即會呈現於意門,引發了許多意門心路過程。由於這些心路過程是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它們稱為「隨起心路過程」。依據隨五種根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它們可分為五種。
列迪長老解釋:明確地識知所緣是發生於這些隨起心路過程;在純五門心路過程裡並沒有如此明確地識知所緣。例如,在眼門心路過程之後,首先生起的是「彼隨起意門心路過程」(
tadanuvattika manodvaravithi),再次緣取根門心路過程剛剛識知的所緣。隨後依次生起的各個心路過程則整體地識知該所緣(samudayagahika)、識知所緣的顏色(vannasallakkhana)、領會所緣的實體(vatthugahika)、識知所緣的實體(vatthusallakkhana)、領會所緣的名稱(namagahika)、以及識知所緣的名稱(namasallakkhana)。「整體地識知該所緣的心路過程」是(第二個)意門心路過程,它整體地識知已重複地被前兩個過程(即根門及彼隨起心路過程)識知的所緣。這過程執行組合的作用,把對所緣片段的感覺組成一體,有如把旋轉的火炬看成一圈火光。只有在這發生之後才有可能識知顏色。當識知顏色發生時,人們就會識知它為「藍色」等等。當識知實體發生時,人們識知實體或形狀。當識知名稱發生時,人們識知(所緣的)名稱。因此,列迪長老認為,只有在識知(所緣的)個別特徵時,人們知道:「我看到這或那特徵。」
(二)當六所緣的任何一個直接呈現於意門,而不是在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發生時,「獨立意門心路過程」即會生起。可能有人會質問所緣如何能夠不依靠五根,而直接呈現於意門。列迪長老舉出幾個來源:從以前直接體驗的,或從以前直接體驗的再加以推測;從以前聽來的,或從聽來的再加以推測;由於相信、觀念、推理或省思之後所接受的見解;通過業力、神通力、身體不調、天神的影響、觀照、覺悟等等。他解釋:如果有人只是清晰地體驗某種目標一次,即使是過了一百年之後,緣於該目標,在條件具足時也有可能令到有分心波動。已受到過往體驗滋養的心是非常易於再受到它們的影響。當它遇到五所緣的任何一個時,該所緣都可能觸發一連串心流,而識知上千個過去所體驗的目標。
不斷受到這些因緣刺激的心流,時時刻刻都在尋求機會自有分心中出起,以清楚地識知目標。因此,有分心裡的作意心所不斷地令到有分心波動,以及不斷地把心轉向由於因緣已具足而呈現的目標。列迪長老解釋,即使有分心已有自己的目標,它還是傾向於緣取其他目標。由於有分心不斷地「蠢蠢欲動」,當某個目標基於其他因緣而足夠明顯時,它即會把心流從有分心中拉出來,而呈現於意門心路過程。
獨立的意門心路過程可分為六種:根據以前直接體驗的、根據以前直接體驗的再加以推測、根據聽來的、根據聽來的再加以推測、根據所識知的、根據所識知的再加以推測的心路過程。在此,「所識知的」包括了相信、觀念、觀照與覺悟;「從所識知的再加以推測」包括通過歸納或推理而得來的結論。
當清晰所緣呈現等等:
在欲界裡有兩種意門心路過程,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目標的強度。對於取清晰所緣(vibhutalambana)為目標的心路過程,當所緣呈現於意門時,有分波動(兩次)之後即停止。然後意門轉向心轉向該所緣,繼而有七個速行及兩個彼所緣生起,而後心路過程再度沉入有分。這是指在欲地的有情;於色界天及無色界天的有情,即使是對特別清晰的所緣,彼所緣也不會生起。(見節十九至二十)對於不清晰所緣:
對於取不清晰所緣(avibhutalambana)為目標的心路過程,不論在什麼情況之下,彼所緣都不會生起。列迪長老認為,對於取不清晰所緣的心路過程,於速行之後沉入有分應是最長的過程。然而,他認為,當所緣是不清晰時,也有在意門轉向心發生兩三次之後即結束的過程;而且只有有分波動的過程也可能發生。因為對於純意門心路過程,有無數次目標呈現於意門時只令到有分波動兩三下,過後該波動即停止,而沒有真正的心路過程心生起。所以,根據列迪長老,對於意門,所緣的呈現方式亦有四種。結束於彼所緣的可稱為「極清晰的呈現方式」(
ati-vibhuta);結束於速行的可稱為「清晰的呈現方式」(vibhuta);結束於意門轉向心的可稱為「不清晰的呈現方式」(avibhuta);而只有有分波動的則可稱為「極不清晰的呈現方式」(ati-avibhuta)。呈現的清晰程度是依據目標有多明顯或心的力量幾強。因為即使當心很弱時,很明顯的目標也能夠清晰地呈現;再者,即使目標很微細深奧,強勁的心還是能夠清楚地識知它。
圖表
4-3:有限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所緣 |
之前 |
心路過程 |
之後 |
清晰 |
有分流 |
波 -斷-意-(7)速-(2)彼 |
有分流 |
不清晰 |
有分流 |
波 -斷-意-(7)速 |
有分流 |
註:意
= 意門轉向心其他的與圖表
4-2相同。節十三:總結
V
ithicittani tin’eva cittuppada das’eritaVitth
arena pan’etth’ekacattalisa vibhavaye.於該心路過程有三種心,心生起則十次。於此詳細解釋則有四十一心。
Ayam ettha parittajavanav
aro.於此,這是有限速行篇。
節十三之助讀說明
三種心等等:
該三種心路過程心是意門轉向心、速行及彼所緣。心生起十次是意門轉向一次、速行七次、彼所緣兩次。在此的四十一心包括除了雙五識、五門轉向心與兩個領受心之外的一切欲界心。發生於此的三種推度心的作用是彼所緣;確定的作用則是意門轉向。安止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
appanajavana-manodvaravithi)節十四:安止心路過程
Appan
ajavanavare pana vibhutavibhutabhedo natthi. Tatha tadaramman’uppado ca. Tattha hi banasampayutta-kamavacarajavananam atthannam abbatarasmim parikamm’-opacar’anuloma-gotrabhu namena catukkhattum tikkhattum eva va yathakkamam uppajjitva niruddhe tadanantaram eva yatharaham catuttham pabcamam va chabbisati mahaggata-lokuttarajavanesu yathabhiniharavasena yam kibci javanam appanavithim otarati. Tato param appanavasane bhavanga-pato va hoti.於安止速行時分,並沒有清晰與不清晰(所緣)之分。同樣地,彼所緣也不會生起。於此(安止心路過程),八欲界智相應速行的任何一個生滅四或三次,順次是遍作、近行、隨順及(更改)種姓。一旦它們滅盡,依情況是第五或第四剎那,二十六種廣大或出世間心的其中一個,會即刻如心所願而進入安止心路過程。隨後,在安止的末端即會再沉入有分。
節十四之助讀說明
安止
(appana):巴利文appana原本是指受到高度提昇的「尋心所」(vitakka);它把相應名法深深地投入於目標裡,致使它們安止於其中。雖然在超越初禪之後即不再有尋,但由於入禪之心已一境專注於其目標,因此「安止」一詞亦包括一切屬於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的禪那定。並沒有清晰與不清晰(所緣)之分:
於安止並沒有這種區分,因為只有在很清晰地覺知目標時,才有可能證得禪那定(安止)。於此,八欲界智相應速行的任何一個生滅四或三次:
當禪修者即將證得禪那、道或果時,首先會生起意門轉向心。然後在同一個安止心路過程裡,於安止速行之前,會有一系列的欲界速行依次生起,把心從欲界導向安止。於凡夫或有學聖者,這些速行將是四種欲界智相應善心之一;於阿羅漢,則是四種欲界智相應唯作心之一。順次是遍作、近行、隨順及種姓:
於鈍根者,這些基礎速行生起四次,每次都執行不同的基礎作用。第一個剎那名為「遍作」或「預作」(parikamma),因為它準備心流證入安止定。下一個剎那名為「近行」(upacara),因為它已接近安止。第三個剎那名為「隨順」(anuloma),因為它順從在它之前的心,以及在它之後的安止。第四個剎那名為(更改)「種姓」(gotrabhu):於禪那定,它因超越欲界以登上廣大心種姓而得其名;於初道定,它名為種姓是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聖者種姓的轉變點;對於進入更高層次道果的轉變點,則隱喻式地稱它為(更改)「種姓」,但有時亦另稱它為「淨化」(vodana)。於根器利者,則少了「遍作」剎那,如是於安止之前只有三個欲界速行生起。
圖表
4-4:安止速行心路過程
初次證得 |
禪修者 |
之前 |
心路過程 |
之後 |
禪那 |
鈍根者 |
有分流 |
波 -斷-意-遍-近-隨-種-禪那 |
有分流 |
利根者 |
有分流 |
波 -斷-意-近-隨-種-禪那 |
有分流 |
|
道果 |
鈍根者 |
有分流 |
波 -斷-意-遍-近-隨-種-道-(2)果 |
有分流 |
利根者 |
有分流 |
波 -斷-意-近-隨-種-道-(3)果 |
有分流 |
註:
波
= 有分波動 近 = 近行斷
= 有分斷 隨 = 隨順意
= 意門轉向 種 = 種姓遍
= 遍作
一旦它們滅盡等等:
在種姓心之後,於利根者的第四速行,或鈍根者的第五速行,即刻生起了第一個屬於安止層次的速行心。此心可以是色界五善五唯作心之一,也可以是無色界四善四唯作心之一,或是四道四果心之一。如是一共有二十六種。當知在安止心路過程裡,是可以有不同的速行心,甚至屬於不同界(在道果心路過程裡則更能緣取不同的目標),而所有在(同一個)欲界心路過程裡的速行心都是同一種心。
如心所願
(yathabhiniharavasena):這是指所生起的安止心是受到禪修者的心願所決定。若他希望證獲初禪,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禪那地修習止禪(samatha),對於更高層次的禪那亦是如此。若禪修者所願的是達到道果,他即會把自心導向於證獲該道果地修習觀禪(vipassana)。在安止的末端:
在安止結束之後就會即刻沉入有分,不會有彼所緣生起。節十五:安止當中的關係
Tattha somanassasahagatajavan
anantaram appana pi somanassasahagata va patikankhitabba. Upekkhasahagata-javananantaram upekkhasahagata va. Tattha pi kusala-javananantaram kusalajavanab c’eva hetthimab ca phalattayam appeti. Kriyajavananantaram kriyajavanam arahattaphalab ca ti.其中,在悅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悅俱;在捨俱速行之後,即刻生起的安止亦是捨俱。
亦於其中,在善速行之後,以善速行或首三果心之一生起安止。在唯作速行之後,以唯作速行或阿羅漢果心生起安止。
節十五之助讀說明
這段內文的目的是:確定安止心路過程當中的基礎心與安止心之間的關係。下文諸偈將會對這段內文所述及的原則提供詳細的解釋。
節十六:總結
Dvatti
msa sukhapubbamha dvadas’opekkhaka paramSukhitakriyato a
ttha cha sambhonti upekkhaka.Puthujjan
ana sekkhanam kamapubba tihetutoTihetuk
amakriyato vitaraganam appana.在悅俱善心之後,三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捨俱(善心)之後,十二(種安止速行能生起)。在悅俱唯作心之後,八種能生起。在捨俱(唯作心)之後,六種能生起。
對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安止發生於欲界三因善心之後。對於離欲者(即:阿羅漢),安止發生於欲界三因唯作心之後。
Ayam ettha manodv
arev
ithicittappavattinayo.於此,這是意門心路過程之法。
節十六之助讀說明
在悅俱善心之後等等:
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在兩種悅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首四禪(樂俱)廣大善心、屬於首四禪層次的四道與首三果心。(4+16+12=32)在捨俱(善心)之後等等:
亦於凡夫與有學聖者,在兩種捨俱智相應欲界善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十二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禪那速行),即:色界第五禪善心、四無色禪善心、屬於第五禪的四道與首三果心。(1+4+4+3=12)在悅俱唯作心之後等等:
只於阿羅漢,在兩種悅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八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首四禪廣大唯作心與屬於首四禪層次的阿羅漢果心。(4+4=8)在捨俱(唯作心)之後等等:
於阿羅漢,在兩種捨俱智相應欲界唯作心其中之一執行基礎作用之後,有六種心可以生起為安止速行,即:屬於第五禪的五種廣大唯作心及阿羅漢果心。(5+1=6)對於凡夫與有學聖者等等:
對於凡夫及已證得首三道果的有學聖者,在四種欲界智相應善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四十四種安止心(32+12=44)之一可以生起。對於阿羅漢,在四種欲界智相應唯作心其中之一生起之後,上述的十四種安止心(8+6=14)之一可以生起。彼所緣之定法
(
tadarammananiyama)節十七:彼所緣之分析
Sabbatth
a pi pan’ettha anitthe arammane akusalavipakan’eva pabcavibbana-sampaticchana-santirana-tadarammanani; itthe kusalavipakani; ati-itthe pana somanassasahagatan’eva santirana-tadarammanani.於此,在一切情況之下,當所緣是不可喜時,(所生起的)五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皆是不善果報心。當所緣是可喜時,它們則是善果報心。若所緣是極可喜,推度與彼所緣則是悅俱。
Tatth
a pi somanassasahagatakriyajavanavasane soma-nassasahagatan’eva tadarammanani bhavanti. Upekkha-sahagatakriyajavanavasane ca upekkhasahagatan’eva honti.另者,關於這點,在悅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也是悅俱。在捨俱唯作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也是捨俱。
節十七之助讀說明
當所緣是不可喜時等等:
所緣可以分為三組:不可喜(anittha)、中等可喜(itthamajjhatta或ittha可喜)與極可喜(ati-ittha)。可喜所緣有兩種,然而不可喜所緣則只有一種。根據《阿毗達摩論》,所緣本質的差異是在於所緣本身的自性,不會由於體驗者的性格或偏愛而變更。註解《分別論》的《迷惑冰消》提出,當人們把可喜所緣視為不可喜,或把不可喜所緣視為可喜時,那是因為他的「顛倒想」(
sabbavipallasa)才會如此。無論如何,該所緣皆依本身自性而屬於可喜或不可喜,完全與體驗者的偏愛無關。《迷惑冰消》再指出,可以根據「中等有情」(majjhima-satta)去區別所緣的自性是可喜還是不可喜:「可根據中等(的人,如)會計師、政府公務員、議員、地主及商人對所緣感到可喜或不可喜來區別它。」人們會體驗到不可喜、可喜或極可喜所緣是由自己的過去業所決定。如是所遇到的目標提供過去業成熟的因緣,而生起為果報心。該果報心自動地會與該所緣的自性相符,完全沒有刻意造作,即有如鏡中的臉影與真正的面容相符一致。
由於不善業成熟,人們遇到不可喜所緣,以及生起識知該所緣的不善果報心。在此,根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肯定是不善果報心。除了苦俱身識之外,它們都是捨俱。
反之,由於善業成熟,人們遇到中等可喜或極可喜所緣,以及識知該所緣的善果報心。在此,根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四種果報心肯定是善果報心。除了樂俱身識、體驗極可喜所緣的悅俱推度與悅俱彼所緣之外,它們都是捨俱。
當目標是不可喜所緣時,執行彼所緣作用的肯定是不善果報推度心。對於中等可喜所緣,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是捨俱善果報推度心或四種捨俱大果報心之一。對於極可喜所緣,執行彼所緣作用的是悅俱善果報推度心或四種悅俱大果報心之一。
應注意果報心是由所緣的自性決定,但速行心則不是如此,而能依照體驗者的性格及內心傾向變易。即使當目標是極可喜所緣,速行也可能是捨俱善心或捨俱不善心;例如:在見到佛陀時,多疑者心中可能會生起疑相應(不善)心;而在見到美女時,禪修的比丘心中可能會生起捨俱智相應善心。甚至可能對極可喜所緣生起憂俱瞋恚相應心。再者,對不可喜所緣,也有可能生起一般上是遇到可喜所緣才生起的速行。所以,受虐待狂能夠在遭受身體苦楚時生起悅俱貪根心;而禪修的比丘能以悅俱智相應善心觀想腐爛的死屍。
另者,關於這點等等:
這段指出並不是只有果報心與所緣相符,而是阿羅漢的欲界唯作速行心也是如此。當阿羅漢體驗極可喜所緣時,其速行心是四種悅俱唯作心之一,而彼所緣則是五種悅俱果報心之一(該五心是四個悅俱大果報心及一個悅俱推度心)。當他體驗不可喜或中等可喜所緣時,生起的速行是捨俱,而其彼所緣則是六種捨俱果報心之一(該六心是四個捨俱大果報心及兩個捨俱推度心)。列迪長老指出,上述對所緣和阿羅漢唯作速行之間關係的解釋,只是針對速行是自然(而不是造作)的情況之下生起時而言。在適當的作意之下,面對極可喜所緣時,阿羅漢也能夠激起捨俱唯作心,以及面對不可喜所緣時,激起悅俱唯作心。對於該見解,列迪長老引用以下《中部‧根修習經》(
Majjhima Nikaya, Indriyabhavana Sutta)的經文加以證明其正確性:「於此,阿難,當比丘以眼看顏色,其時生起了可喜的、生起了不可喜的、生起了可喜亦不可喜的。若他願意,他能安住於體驗可厭的為不可厭……若他願意,他能遠離可厭與不可厭兩者,而安住於捨、念與明覺。」
節十八:額外有分
Domanassasahagatajavan
avasane ca pana tadaramma-nani c’eva bhavangani ca upekkhasahagatab’eva bhavanti. Tasma yadi somanassapatisandhikassa domanassasahagata-javanavasane tadarammanasambhavo natthi, tada yam kibci paricitapubbam parittarammanam arabbha upekkhasahagata-santiranam uppajjati. Tam anantaritva bhavangapato va hoti ti pi vadanti acariya.但在憂俱速行之末,生起的彼所緣或有分都是捨俱的。所以,對於結生心是悅俱的人,若在憂俱速行之末沒有彼所緣生起,那麼,諸師解釋,其時即會生起捨俱推度心,而識知任何它所熟悉的小所緣。之後就即刻沉入有分。
節十八之助讀說明
但在憂俱速行之末等等:
由於悅受和憂受是兩個極端,擁有這兩種不同感受的兩個心是不能前後緊接著生起的。但擁有這兩種感受之一的心,能在捨俱心前一剎那或後一剎那緊接著它而生起。所以,當速行是憂俱瞋根心時,若隨它之後有彼所緣生起,該彼所緣必定是捨俱。若沒有彼所緣生起,只有在有分是捨俱時,它才能隨著速行之後生起。所以,對於結生心是悅俱的人等等:
對於有分是四種悅俱大果報心之一的人,若沒有彼所緣隨著憂俱速行之後生起,在速行之末就不能即刻沉入有分,因為擁有兩個極端的兩個心是不能緊接著生起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古代諸阿毗達摩論師解釋,其時即會生起一剎那的捨俱推度心,作為調和速行的憂受及有分的悅受。其時該心並沒有執行推度的作用。它緣取一個與該心路過程不同的目標,即任何它所熟悉的欲界所緣,而純粹只是為回到正常的有分流鋪路。這特別的心名為「額外有分」(agantuka-bhavanga)。節十九:彼所緣的法則
Tath
a kamavacarajavanavasane kamavacarasattanam kamavacaradhammesv’eva arammanabhutesu tadaramma-nam icchanti ti.同樣地,他們認為彼所緣(只)在欲界速行之末生起、(亦只)於欲界有情、且只有在欲界法成為(所取的)所緣的時候。
節二十:總結
K
ame javanasattarammananam niyame satiVibh
ute ‘timahante ca tadarammanam iritam.他們說,必定是欲界速行、欲界有情、欲界所緣時,彼所緣才能緣取清晰或極大所緣為目標而生起。
Ayam ettha tad
arammananiyamo.於此,這是彼所緣的法則。
速行的法則
(
javananiyama)節廿一:欲界速行
Javanesu ca parittajavanav
ithiyam kamavacarajavanani sattakkhattum chakkhattum eva va javanti. Mandappavatti-yam pana maranakaladisu pabcavaram eva. Bhagavato pana yamakapatihariyakaladisu lahukappavattiyam cattari pabca va paccavekkhanacittani bhavanti ti pi vadanti.於速行當中,在有限速行心路過程裡,欲界速行只生起七或六次。但在軟弱的心路過程裡,例如死亡的那一刻等等,它們只生起五次。他們說,當世尊顯現雙神變等時,由於其轉起極輕快,所以省察心只生起四或五次。
節廿一之助讀說明
在有限速行心路過程裡:
這是指在欲界心路過程裡,一般上速行生起七次,但當所緣非常微弱時,它們則只生起六次。在臨死之前的最後一個心路過程裡,速行只生起五次,因為心所依處軟弱之故。當世尊顯現雙神變等時:
佛陀在其一生之中有好幾次顯現雙神變,以激起他人對其證悟的信心。通過此神變,佛陀的身體能夠同時發射出火與水(《無礙解道》)。其時,他極其迅速與交替地進入火遍與水遍第五禪,然後決意讓火與水自其身發射而出。在從每一個禪那出來之後,佛陀極其迅速地省察它的禪支,而速行只生起四或五次,這是欲界最快的速度。雖然雙神變是由第五禪神通心所執行,但省察諸禪支的則是由欲界心路過程執行。節廿二:安止定裡的速行
A
dikammikassa pana pathamakappanayam mahaggata-javanani abhibbajavanani ca sabbada pi ekavaram eva javanti. Tato param bhavangapato.初學者所證得的第一次安止,以及每一次的神通速行,都只生起一次而已。過後即沉入有分。
Catt
aro pana magg’uppada ekacittakkhanika. Tato param dve tini phalacittani yatharaham uppajjanti. Tato param bhavangapato.四道之生起只維持一個心識剎那。根據情況,隨後有兩個或三個果心生起。過後即沉入有分。
Nirodhasam
apattikale dvikkhattum catuttharuppa-javanam javati. Tato param nirodham phusati. Vutthanakale ca anagamiphalam va arahattaphalam va yatharaham ekavaram uppajjitva niruddhe bhavangapato va hoti.在證入滅盡定時,第四無色禪心只生起兩次,之後即證得滅盡。在從滅盡定出來時,根據情況是阿那含或阿羅漢果心生起一次。當它滅時即會沉入有分。
Sabbatth
a pi samapattivithiyam pana bhavangasoto viya vithiniyamo natthi ti katva bahuni pi labbhanti ti.對於安止心路過程,即有如有分流一般,是沒有固定的過程規則。當知(廣大與出世間)速行甚至能夠(連續地)生起許多次。
節廿二之助讀說明
初學者所證得的第一次安止等等:
對於每一種禪那的第一個安止心路過程,廣大速行只生起一次,因為缺少重複而弱的原故。執行神通的第五禪神通心每次都只生起一次,即使在已熟練於神通者亦不例外,因為一剎那的神通心已足以完成其任務。四道之生起等等:
每一道心只維持一個心識剎那(而且都只出現一次),在那一剎那間,它已執行了斷除或減弱煩惱的作用。於鈍根者,道心路過程的基礎部份包括了「遍作」剎那,所以在道心之後的果心只生起兩次。於利根者則沒有遍作剎那,所以在道心之後的果心生起三次。在證入滅盡定時:
已證得四色禪及四無色禪的阿那含與阿羅漢能夠證入滅盡定,於其中,心與心所之流暫時中斷。雖然其時一切名法活動已停止,但依然擁有保命之溫的身體還活著。若要證入滅盡定,禪修者必須依次進入每一種禪那,出定後觀照它的名法為無常、苦、無我。在達到無所有處及從其中出來之後,禪修者實行某些準備工作,然後決意入滅盡定。其時有兩個第四無色禪心生滅,之後心流即被切斷。
入定的時間長短是由禪修者先前早已決定,而通過修習,它能夠延長至七天之久。在出定之後有一剎那的果心生起,於阿那含它是阿那含果心;於阿羅漢則是阿羅漢果心。過後心即沉入有分。詳見第九章、節四十三至四十四。
對於安止心路過程等等:
這是指對於禪那定與果定,通過不斷的修習即能夠延長安止的時間。初證得的安止只有一個速行剎那。但通過修習即能把它延長至二、三、四速行剎那等等。對於已掌握禪那五自在的禪修者,安止能夠持續不斷一段長久的時間,甚至是好幾天。節廿三:總結
Sattakkhattum parittani maggabhibba sakim mata
Avasesani labbhanti javanani bahuni pi.
當知有限速行生起七次,道與神通一次,其餘的(廣大與出世間心)許多次
Ayam ettha javananiyamo.
於此,這是速行的法則。
依人分析
(
puggalabheda)節廿四:無因者與二因者
Duhetuk
anam ahetukanab ca pan’ettha kriyajavanani c’eva appanajavanani ca na labbhanti. Tatha banasampa-yuttavipakani ca sugatiyam. Duggatiyam pana bana-vippayuttani ca mahavipakani na labbhanti.於此,對於(結生心是)二因或無因的人,唯作速行與安止速行不會生起。同樣地,在善趣裡,智相應果報心不會生起。但在惡趣裡,智不相應的大果報心(也)不會生起。
節廿四之助讀說明
若有情的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是由兩種捨俱推度心之一執行,該有情的結生心即是無因(
ahetuka)。若有情的結生、有分與死亡作用是由兩種智不相應大果報心之一執行,其結生心即是二因(duhetuka),即少了無痴因或慧根。對於這類有情,專只屬於阿羅漢所有的唯作速行是不可能生起於他們心中,而且也不可能證得禪那安止或道安止。以智不相應的結生心投生到人間或欲界天善趣者,在其心中不會生起三因大果報心,因為他們的結生心低劣之故;對於這些有情,其彼所緣只能是無因或二因果報心。在惡趣裡,結生心肯定是無因的;在其地連大果報心也不會生起為彼所緣,而只有無因心能生起為彼所緣。
節廿五:三因者
Tihetukesu ca kh
inasavanam kusalakusalajavanani na labbhanti. Tatha sekkhaputhujjananam kriyajavanani. Ditthigatasampayutta-vicikicchajavanani ca sekkhanam. Anagamipuggalanam pana patighajavanani ca na labbhanti. Lokuttarajavanani ca yatharaham ariyanam eva samuppajjanti ti.在(結生心)三因者當中,善與不善速行不會生起於阿羅漢。同樣地,唯作速行不會生起於有學聖者及凡夫。邪見相應及疑相應速行不會生起於有學聖者。瞋恚相應速行不會生起於阿那含。唯有聖者才能依各自的能力去體驗出世間速行。
節廿五之助讀說明
以智相應的結生心投生者是結生三因者(
tihetuka)。這些有情可以是凡夫、有學聖者或阿羅漢(當然是在投生過後才修成阿羅漢,不是依結生心之力而成為阿羅漢)。在須陀洹道(入流道)時,邪見及疑煩惱已被斷除,因此邪見相應及疑相應速行不會生起於有學聖者。阿那含(不還者)已斷除了瞋煩惱,因此不會再體驗到瞋根心。
節廿六:總結
Asekkh
anam catucattalisa sekkhanam uddiseChapa
bbas’avasesanam catupabbasa sambhava.如是說,根據情況,無學者體驗四十四種心,有學聖者五十六,其餘則五十四。
Ayam ettha puggalabhedo.
於此,這是人之分析。
節廿六之助讀說明
結生心三因的凡夫最多能夠體驗五十四種心,即:十二不善心、十七善心(即不包括四道心)、廿三欲界果報心及兩個轉向心。
然而,對於投生到惡趣的有情,其結生心是無因的,而只能體驗三十七種心,即:十二不善心、八大善心、十五無因果報心及兩個轉向心。對於以無因或二因結生心投生到善趣者,他們也能夠體驗到四種智不相應大果報心,所以一共能體驗到四十一種心。結生心三因者所能體驗的五十四種心則再包括了九種禪那善心;當然對於還未證得某禪那者則應減去該禪那心。
在須陀洹道時,邪見及疑煩惱已被斷除,因此四種邪見相應心及一種疑相應心已被消除。若包括禪那心,須陀洹與斯陀含能夠體驗以下五十種心:七不善心、十七善心、廿三欲界果報心、兩個轉向心及一個果心;後者於須陀洹是須陀洹果心,於斯陀含則是斯陀含果心。阿那含又已斷除了瞋恚,所以不會再體驗到兩種瞋根心,而其所體驗的果心是阿那含果心;最多能夠體驗四十八種心。內文提到有學聖者能夠體驗五十六種心,這是把首三果心及四道心都包括在內的算法。
在此稱為「無學者」(
asekkha)的阿羅漢已完全斷除了一切煩惱,因此不會再體驗任何不善心。他們所能體驗的四十四種心是:十八無因心、八大唯作心、五色界唯作心、四無色界唯作心及一個阿羅漢果心。這些數目是對於欲界有情而言。如下節指出,對於色界與無色界有情,該些數目則必須減去不能生起於該界之心。
依地分析
(
bhumibheda)節廿七:分析
K
amavacarabhumiyam pan’etani sabbani pi vithicittani yatharaham upalabbhanti.R
upavacarabhumiyam patighajavana-tadarammana-vajjitani.Ar
upavacarabhumiyam pathamamagga-rupavacara-hasana-hetthimaruppa-vajjitani ca labbhanti.於欲地,上述的一切心路過程根據情況而發生。
於色地,(一切都能發生)除了瞋恚相應速行和彼所緣。
於無色地則再除去第一道、色界心、生笑心及較下層的無色界心。
節廿七之助讀說明
此文所提的「地」是指生存地,而不是指心之地或心之界。瞋恚相應心不會生起於色地,因為在修習以證入禪那時已鎮伏了瞋恚。瞋恚與彼所緣也不會出現於無色地。沒有色身則不能笑。投生至無色界天者不能證得色界禪或較下層的無色禪。
節廿八:特別情況
Sabbatth
a pi ca tamtam pasadarahitanam tamtam dvarikavithicittani na labbhant’eva.Asa
bbasattanam pana sabbatha pi cittappavatti natth’eva ti.於一切地,對於缺少某根者,與該根門相關的心路過程不能生起。
於無想有情則完全沒有心路過程生起。
節廿八之助讀說明
對於缺少某根者:
這是指在欲界裡瞎眼、耳聾等的有情,以及沒有鼻、舌與身根的色界有情。於無想有情:
這些有情是完全沒有心的,所以不會有心路過程。見第五章、節卅一。節廿九:總結
As
iti vithicittani kame rupe yatharahamCatusa
tthi tatharuppe dvecattalisa labbhare.根據情況,於欲地有八十種心路過程心;色地有六十四種;無色地有四十二種。
Ayam ettha bh
umivibhago.於此,這是依地分析。
節廿九之助讀說明
能在欲地生起的八十種心路過程心包括一切心,除了絕不會發生在心路過程裡的九廣大果報心。
能在色地生起的六十四種心路過程心是:十不善心(除去兩個瞋根心)、九無因果報心(除去三對鼻識、舌識與身識)、三無因唯作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五色界善心、五色界唯作心、四無色界善心、四無色界唯作心及八出世間心。
能在無色地生起的四十二心路過程心是:十不善心、一個意門轉向心、八大善心、八大唯作心、四無色界善心、四無色界唯作心及七出世間心(除去須陀洹道心)。
節三十:結論
Icc’eva
m chadvarikacittappavatti yathasambhavam bhavangantarita yavatayukam abbocchinna pavattati.根據情況,只要壽命未盡六門心路過程即會繼續生起,(它們)之間則間隔著有分心。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V
ithisangahavibhago namacatutth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心路過程之概要」的
第四章至此完畢。
譯按:在此把眼、耳、鼻、舌及身五門稱為根門,以區別它們和意門。 對於意門心路過程,只在有色法之地才需要心所依處。雖然意門心路過程也能緣取五根所緣為目標,但列出了法所緣,以示它是(意門)特有的所緣。 但有些色法是例外的,即:身表、語表與四相色(見第六章、節四)。兩種表色的壽命只是一個心識剎那。於四相色當中,色集積與色相續等於生時;色無常性等於滅時;色老性則等於四十九個小剎那。 譯按:五所緣必須同時撞擊各自的根門與有分,如此才能令各自的心路過程生起。例如,色所緣必須同時撞擊眼淨色與有分,如此依靠心所依處的五門轉向心、依靠眼淨色的眼識、依靠心所依處的領受心等等才能生起。 譯按:在此稱所有雙五識為根識,以區別它們和意識。 這比喻記載於《殊勝義註》巴、頁二七一至二七二;英、頁三五九至三六○,但無吃芒果之後的部份。後來的傳承(如《阿毗達摩義廣釋》)再加上吞芒果及倒回去睡覺來個別形容彼所緣與再沉入有分。 見《清淨道論》第廿二章、段廿三、註腳七。 見《迷惑冰消》1:10-11。 從這項聲明看來,若對極可喜所緣生起瞋恚,隨速行之後生起的彼所緣則不能是悅俱(如節十七所言);反之,該彼所緣將是捨俱善果報心。